康乃馨革命
A. 葡萄牙为什么会爆发康乃馨革命
1、康乃馨革命,又称四·二五革命,指葡萄牙首都里斯本于1974年4月25日发生的一次左派内军事政变。
3、与普通暴容力革命相对比,葡萄牙的康乃馨革命者采用和平方式来达成目标,而没有经过大规模的暴力冲突获得成功。为纪念此日,葡萄牙把4月25日定为自由日。
B. 如果葡萄牙没有康乃馨革命,澳门能收回来吗
在此之前,中国已经按期收回香港.
1982年9月23日,撒切尔夫人访华,中英两国围绕香港前途的谈判正内式开始了容。这时候,号称"铁娘子"的撒切尔夫人刚刚打胜了马岛战争,从阿根廷军队手中夺过两国争议多年的马尔维纳斯群岛。这一仗不仅打出了英国的威风,使世界对英国刮目相看,也大大提高了撒切尔夫人在国内的威望和国际上的影响。
尽管交涉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但是最终英方在中国强硬的态度下,不得不同意交还香港。而优先选择回归香港,而不是澳门,这招便是杀鸡儆猴,见到强硬的撒切尔夫人都败下阵来,回收澳门几乎不费任何力气,非常顺利!
C. 康乃馨革命的事件背景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很多欧洲国家纷纷自愿或被迫放弃其殖民地。葡萄牙的萨拉专查极右派政权却拒绝属放弃其殖民地,因此它仍然维持着庞大的殖民帝国。葡萄牙尝试抵抗殖民地发起的非殖民化浪潮,并因此爆发了葡属殖民地独立战争(1961年——1974年)。长久的战争和庞大的军费令萨拉查政权失去了很多葡国人民特别是中下级军官的支持。
D. 康乃馨革命的事件影响
1557年葡萄牙来进攻广州失利后源,明朝当局曾将澳门租借给葡萄牙商人。而直至1887年,葡萄牙政府与清朝政府签订了有效期为40年的《中葡和好通商条约》,1928年期满失效后,澳门成为葡萄牙“永居管理”之地。
1974年葡萄牙革命成功,葡萄牙政府宣布放弃所有海外殖民地,并首次提出把澳门交还中国。由于当时不具备适当的交接条件,时任总理的周恩来提出暂时维持澳门当时的状况。1976年,《澳门组织章程》和《葡萄牙共和国宪法》先后颁布,承认澳门是“葡萄牙管治下的中国领土”;1979年中葡建交,之后于1987年葡中双方签订《中葡联合声明》,为后来解决澳门前途问题打下基础。为纪念此日,澳门市政厅把南湾湖两处街道,命名为四月二十五日前地(Praceta 25 de Abril)及四月二十五日街(Rua 25 de Abril)。澳门回归前,自由日为澳门公众假期,回归后被取消。
原本葡萄牙在澳门有驻军,而葡国驻澳军队在康乃馨革命爆发后全部撤出,澳门于1976年1月自立军事化保安部队。 美国哈佛大学政治系教授亨廷顿将此次革命视为第二次民主化与第三次之间的分界点。
E. 有哪些听着很扯,但确有其事的历史事件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德国派出了一艘帆船参战,在英国的海上为所欲为,把英国海军耍的团团转。一艘帆船,在蒸汽机船横行的年代,俘获462名俘虏,击沉14艘敌船,帆船上的德军无一伤亡。这么鲜明的对比,这样的战绩实在是有些扯了,但是不得不承认,这的确是个事实。
首先,富有的德意志帝国的皇家海军竟然用一艘帆船出海,感觉都丢了皇家海军的面子。在一战时,海上霸主是日不落帝国之称的英国,德国的思路还真是不一般,在别人比铁甲利舰的时候,他非得反其道而行,拿淘汰了几十年的帆船跟人家打架。最扯的是,竟然还赢了。
在康乃馨革命那天,在里斯本街头,一看就能看出来是不是本地的士兵。本地士兵手持康乃馨,进行了大规模的游行,外地来的士兵一看这架势不自觉的就会有如临大敌的感觉。
好吧。这还不是最扯的,后边还有康乃馨革命的余波,康乃馨革命直接影响到了足球届,你说这八竿子打不着的关系是怎么联系上的呢?足球教练穆里尼奥的家族曾经依附萨拉的势力显赫一时,敛财无数,在“康乃馨革命”爆发后,穆里尼奥的家族的财产被全部查抄,从此,穆里尼奥从一个富家公子变得一无所有,如果不是因为康乃馨革命,恐怕足球界也不会有这么一个教练吧。
F. 葡萄牙康乃馨革命后放弃海外殖民地,为什么1975
1975年葡萄牙政府放弃澳门时,要求中国以澳门为“殖民地”的前提进行回归谈版判。如果中国同意权了葡萄牙政府的前提,就等于承认澳门不是割让领土,未来可以“独立”。这严重损害了我国的核心利益,也会为之后解决香港问题带来巨大隐患。
因此中国拒绝了葡萄牙放弃“殖民地”的提议,没有在如此的前提下收回澳门。1976年,葡萄牙先后颁布《澳门组织章程》和《葡萄牙共和国宪法》,承认澳门为“葡萄牙管治下的中国领土”,这才为中葡两国解决澳门问题提供了谈判的基础。
G. 葡萄牙共产党的康乃馨革命
康乃馨革命(葡萄牙语:Revolução dos Cravos),又称四·二五革命,指葡萄牙首都里斯本于1974年月25日发生的一次军事政变。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很多欧洲国家纷纷自愿或被迫放弃其殖民地。葡萄牙的萨拉查极右派政权却拒绝放弃其殖民地,因此它仍然维持着庞大的殖民帝国。葡萄牙尝试抵抗殖民地发起的非殖民地化浪潮,并因此爆发了殖民战争(1961年-1974年)。长久的战争和庞大的军费令萨拉查政权失去了很多葡国人民特别是中下级军官的支持。
这些中下级军官组成了“武装部队运动”(Movimento das Forças Armadas,简称MFA),于1974年4月25日在里斯本发起政变,期间并有很多平民自发参与。在政变期间,军人以手持康乃馨花来代替步枪,康乃馨革命便由此而来。此革命推翻了20世纪西欧为期最长的独裁政权(42年),之后引发了两年混乱的“过渡时期”,政府更替频繁,10年内更换15个总理。此后政府宣布实行非殖民化政策,放弃海外殖民地,导致世界各殖民地纷纷脱离葡国统治独立。然而前殖民地莫桑比克、安哥拉独立后即爆发多年内战,葡萄牙被迫收容多达100万葡裔难民(在葡萄牙称之为“归侨”Retornados)。
与普通暴力革命相对比,葡萄牙康乃馨革命者采用和平方式来达成目标,而没有经过大规模的暴力冲突获得成功。为纪念此日,葡萄牙把4月25日定为自由日。
H. 1974年葡萄牙革命的详细过程
康乃馨革抄命(葡萄牙语:袭Revolução dos Cravos)指葡萄牙首都里斯本于1974年4月25日发生的一次左派军事政变。如今葡萄牙每年4月25日有自由日纪念之。
康乃馨革命终止了萨拉查统治下、20世纪西欧为期最长的独裁政权,引发了两年社会骚乱的“过渡时期”(在葡萄牙称之为“革命过程进行间”,Processo Revolucionário em Curso,简称PREC),而最终实现了葡萄牙的自由民主化。
此后葡萄牙政府宣布实行非殖民化政策,放弃海外殖民地,导致世界各葡属殖民地纷纷脱离葡国统治而独立。
与普通暴力革命相对比,葡萄牙的康乃馨革命者采用和平方式来达成目标,而没有经过大规模的暴力冲突来实现政权更迭。
在政变期间,军人用康乃馨花来代替枪中子弹,“康乃馨革命”这个名字便由此而来。
I. 1974年的葡萄牙革命为什么又被称为“康乃馨革命”
葡萄牙曾经是海上霸主,它在海外建立了许多殖民地。二战结束了之后,大多数国家都自愿或者是不得不放弃殖民地,可是当时的葡萄牙萨拉查政权不愿意放弃葡萄牙的殖民地,为了维护殖民地的统治,葡萄牙每年都要花费很多军费,这让民众和一些军官不满。这些军官就发动了军事政变,他们当时拿着康乃馨,于是1974年的葡萄牙革命又被称为康乃馨革命。
葡萄牙人的康乃馨革命是一场非常成功的革命,它实现了葡萄牙人民的自由理由,又没有发生流血事件,所以一直到现在都被人们称颂。这给了其他国家人民启示,谈判沟通比暴力政变更加好,也希望大家都通过和平的方式解决问题。
J. 如果葡萄牙没有发生康乃馨革命,澳门能收回来吗
能,只要时间到了,哪怕葡萄牙不肯政府也会用武力收回,到那时出兵有名,别的国家无借口阻止,最多刁难一下,而且澳门地理位置重要,国家不会让身边有个白人主导的澳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