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金香的组织培养
㈠ 郁金香结不结果实
郁金香结果,蒴果室背开裂,种子扁平。
郁金香多年生草本。鳞茎偏圆锥形版,外被淡黄至棕褐色皮膜,内权有肉质鳞片2-5片。茎叶光滑,被白粉。叶3-5枚,带状披针形至卵状披针形,全缘并成波形,常有毛,其中2-3枚宽广而基生。
花单生茎顶,大型,直立杯状,洋红色,鲜黄至紫红色,基部具有墨紫斑,花被片6枚,离生,倒卵状长圆形,花期3-5月。
原产地中海沿岸及中亚细亚、和土耳其等地。本种为广泛栽培的花卉,因历史悠久,经过园艺家长期的杂交栽培,全世界已拥有八千多个品种。被大量生产的大约有150种,其中红、黄、紫色最受人们欢迎。
(1)郁金香的组织培养扩展阅读:
生长习性
郁金香属长日照花卉,性喜向阳、避风,冬季温暖湿润,夏季凉爽干燥的气候。8℃以上即可正常生长,可耐-14℃低温。
耐寒性很强,严寒地区如有厚雪覆盖,鳞茎就可在露地越冬,但怕酷暑,如果夏天来的早,盛夏又很炎热,鳞茎休眠后难于度夏。要求腐殖质丰富、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微酸性沙质壤土。忌碱土和连作。
生长开花适温为15~20℃。花芽分化是在茎叶变黄时将鳞茎从盆内掘起放阴冷的室外内度夏的贮藏期间进行的。分化适温为20~25℃,最高不得超过28℃。
㈡ 幼儿大量快速的分支郁金香哪种方法最好a扦插b嫁接c压条。d。组织培养。
D
㈢ 郁金香的组织培养方法的主要步骤有哪些
1. 选择外植体与接种 选择良好外植体是组织培养能否顺利成功的第一个关键。要选择生长健壮,无病虫侵害,发育良好的鳞茎,并用清水冲洗干净,表皮上的杂物可用中性肥皂搓洗。然后,用无菌水冲洗数次,放入70%酒精中消毒 30分钟,再经0.1%升汞浴液消毒 5~3 0分钟(时间因品种而异)。取出后,用无菌水冲洗,再经过切块,然后接种到培养基上,放入培养间。培养基以MS培养基为基础。接种需要无菌环境,并要迅速、准确。
2. 接种后管理 接种后培养间温度应保持在15~20℃之间,光照强度在自然散射光线的情况下增加1000勒克斯的日光灯照。大约 10~15天后,外植体开始膨大,25~30天形成愈伤组织,80~90天幼芽开始分化,150~180天形成独立小苗,240天可形成有空心茎的小苗。在这个管理过程中,每30天左右要转移一次,以免老化。根据试验结果说明,如果在培养基中加入活性炭,并在黑暗条件下培养,效果更加明显,它在3个月后可直接形成子鳞茎,可缩短成花的时间,但繁殖系数要较正常的低。
3. 小苗的移植培养 小苗有了空心茎后,就需要及时移栽到苗床上。苗床的栽植土要求疏松透气,并有一定的保水、保肥能力,必须经过消毒。苗床外的温室环境必须有一定的遮阳设备,冬天需要加温设备,夏天需要降水系统。苗刚移植前需要2~3天锻炼,打开培养瓶盖,让其逐步的与外界环境适应。锻炼后,取出小苗,洗去培养基,移栽入苗床,细雾浇水,注意茎部不沾土壤,免受感染。前期要注意遮阳,并控制浇水量,随着小苗长大,减少遮阳时间,适当加大浇水量,并开始施加稀薄液肥。当小苗根子较茁壮时,已具有较强的抗逆能力,可以考虑移植了。
这里需要强调的是,温度对郁金香的组织培养有着决定性的影响。不同的品种,适宜的培养温度是不同的。适宜A品种的温度,放在B品种上,可能会形不成不定芽。据试验表明,温度的变化,引起培养基内生长素和激动素的浓度差异,从而影响愈伤组织不定芽的形成。因此,对郁金香进行组织培养时,要根据品种来确定最合适的培养温度,能够事半功倍,提高培养的成功率。
㈣ 郁金香 培养配方
郁金香的常规栽培
郁金香属于鳞茎植物,它需要经过一定的低温阶段,并在花茎充分生长后才能正常开花。常规栽培是一般的栽培方式,是没有对郁金香鳞茎进行过冷处理的栽培方式。
一、栽培前的准备
在种植郁金香前,需要制定一个完整的生产计划,计划包括选择整理种植场地、如何获得郁金香种球生产用具准备,盆栽的还得准备配制盆土和容器。
郁金香鳞茎应该种植在土层深厚、肥沃的沙性土壤中,其根系生长最忌积水,选择的地势一定要排水通畅。种植畦,畦宽一般为沟深30厘米,地势平坦的地方开沟应深一些。第一年种植的土壤如果土质较粘,可以每100平方米用两个立方泥炭和5公斤复合肥做底肥进行土壤改良。郁金香不宜连作,前一两年种植过郁金香的土地最好不再进行种植。种植郁金香前的一个月应对土地进行深翻暴晒,消灭病菌袍子,并除去杂草。然后选择晴朗天气,用40%福尔马林100倍液浇灌(深度达10厘米以上)土壤消毒后用薄膜覆盖,覆盖时间在一周左右。揭膜之后,把土整细,准备种植。
二、栽植
栽种在向阳排水好的沙壤土中,一般土温稳定低于12℃以下时可以考虑种植。深耕后宜施用腐熟的牛粪和其他的磷钾肥(每平方米施用五氧化二磷7-10克氧化钾13-15克)入士深度约为鳞茎高度的2倍,株行距为鳞茎横径的2-3倍,覆土后不再浇水,但须加盖谷草,以提高土壤湿度并防止土壤板结。待幼芽刚出土展叶前,施1次稀薄的氮肥;现蕾后加大肥料浓度(10%肥90%水)。生长期间一般不浇水,只要保持土壤湿润即可,若天气干旱,可浇1 2次透水(湿润深度15厘米左右)。作为切花使用的,应在花蕾完全变色时剪取,瓶插的观赏期约10天。
种球栽种前应进行消毒处理,可用高锰酸钾溶液或福尔马林溶液浸放30分钟,晾干后种植。生产性种植的密度可以控制在12x12厘米或13x12厘米,根据品种不同而略有差异。一般叶片直立性强,植株矮小的品种可以适当密植。
如果是展览性种植,可以放到20-25厘米,栽植的深度为种球顶距土表4-5厘米。栽培后浇一次透水,以防止干燥脱水。
㈤ 怎样种郁金香
郁金香怎样繁殖?
郁金香种球通常可通过子球栽培和组织培养两条途径来繁殖。
郁金香种球的生长要求阳光充足,气候凉爽,空气湿润的条件。土壤要求土质疏松且排水良好,保水性好。在栽种小子球前,应施足基肥,应以有机肥料为主。深翻土壤,作畦,种前几天,浇透水。下种之后,不要马上灌水,这样才能诱导鳞茎向深处扎根,有利于来年更好地生长发育。
小子球种植密度一般为100-200个/立方米。栽植深度根据球的大小而定。越大的球,种得越深,小球种的浅。
南方一般9-10月栽种。种球栽培同郁金香切花栽培有所不同。首先,子球生长所需养分的量要比切花生产需要的量多。因此,不但要施足基肥,还应在小球生长期间多次追肥。第二,有些种球会抽苔开花,应及时尽早剪去花蕾,保留所有叶片,以使养分集中供给种球;第三,要经常细心检查所有叶片,发现有感病者,及时挖出种球,拿到远离田地之处,予以销毁,避免传染给其他健康植株;第四,种球栽培应采用喷灌,不宜漫灌。这样可利于土壤湿度稳定和降低环境温度。第五,郁金香种球不能连作,否则病虫害严重,应种植一年郁金香后,改种其他作物,进行轮作。
经过栽种,当种球地上茎叶均已枯黄时,可将球根挖出。清理泥土,筛选分级。一般11以上厘米周长种球可用于切花生产。达不到的还要种植一年,才能达到切花球水平。
㈥ 郁金香种球怎么选择
郁金香常用的繁殖方法有分球、播种和组织培养。播种和组织培养多为研究机构及花卉苗木公司使用,普通家庭种植则多用分球繁殖得来的种球栽培。
成熟种球开花与种球大小有关。一般来说,种球越大,开花率越高。生产上常把种球分为5级:直径3.5厘米以上为1级种球,开花率在95%以上;直径3.1~3.4厘米为2级,开花率60%~80%;直径2.5~3.0厘米为3级;直径1.5~2.4厘米为4级;直径1.4厘米以下为5级。通常情况下,3级以下的种球还需经过1年的培育才能形成开花的母球,生产上常选择品质较好的1、2级种球栽培。
我们在购买郁金香种球时也应参照这个标准,尽量购买大的种球
另外,要仔细检查种球,发现有霉烂斑点
img src="https://i.loli.net/2019/06/14/5d03001ed06c813669.jpg"/>
或虫卵等,坚决不能购买。如种植时发现染病球,也应立即处理销毁,以免传染其他种球。
㈦ 郁金香的研究进展
郁金香组织培养技术尹新新 杨瑞卿 金建邦 琚淑明
【摘要】:以郁金香品种红色印象(Red Impression)叶、花茎、鳞片及腋芽等器官为外植体,在8种培养基上进行离体培养。结果表明:鳞片外植体直接诱导小鳞茎或不定芽的频率最高,培养基MS+6-BA2.0 mg/L+NAA2.0 mg/L不定芽诱导率最高,诱导率为8.7%。培养基MS+6-BA1.0 mg/L+NAA0.2 mg/L能诱导出小鳞茎,诱导率为4.3%。腋芽诱导的鳞茎、叶和花茎则未能诱导出小鳞茎或不定芽。
【作者单位】: 徐州工程学院;徐州市珍稀植物快速繁育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关键词】: 郁金香 组织培养 不定芽 再生鳞茎
【基金】:江苏省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 江苏省徐州市科研项目(编号:X2004424-3)
【分类号】:S682.263
【正文快照】:
传统郁金香的生长繁殖率很低,组织培养的繁殖系数为分球繁殖的20~25倍,而且又能保持原品种的优良特性。目前郁金香组织培养研究较多[1-4],但离直接应用于生产还有差距。1材料与方法试验所用的郁金香品种为红色印象(Red Impression)。将种球进行沙培,0.1%KMnO4对基质与郁金香
㈧ 什么是郁金香的繁殖技术
郁金香繁殖是繁衍后代,保存其种质资源的手段。郁金香的繁殖可分成专三大类:有性繁殖、无性属繁殖和组织培养。
有性繁殖又称种子繁殖,是指经过雌雄两性细胞结合而产生新个体的繁殖方法。它是生物界最基本的一种繁殖方法。郁金香从种子播种到植株开花,所需时间长,品种间极易杂交,多数不能保持品种的优良特性,会有不同程度的退化现象,但繁殖系数大,根系强健。在郁金香的育种上看,种子繁殖是其品种选育的重要途径之一,许多杂交品种,如达尔文杂交系等,这些品种的选育,均用种子繁殖来实现其性状的变异。
无性繁殖又称之为营养繁殖,指的是利用植物的根、茎、叶等营养器官的一部分,经人工培养而产生新植株个体的繁殖方法。这种方法的繁殖系数小,根系不如种子繁殖健壮,但种质的特性较为稳定。郁金香的无性繁殖是子球繁殖,是主要的繁殖方法,在生产上大量运用的就是分子球繁殖。
组织培养又称微体繁殖。把植物体的细胞、组织或器官的一部分,在无菌的条件下接种到一定培养基上,在玻璃容器内进行培养,从而得到新植株的繁殖方法称为组织培养。有人称之为植物克隆技术。
㈨ 植物组织培养在园林植物育苗上是怎样应用的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园林植物的花色品种和数量要求也日益增加。为促进园林植物生产的迅速发展,国际上已广泛采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来满足生产中的需要,特别是植物器官的培养技术。从六十年代开始即走出实验室,进入生产领域。西欧和东南亚国家,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方法,快速繁殖兰花的数量已达到35个属150多种。美国现有的兰花工业中心10个以上,应用组织培养技术,不断提供新品种,年产值达5000万~6000万美元;新加坡仅出口兰花一项即获利500万美元。目前世界上采用组织培养技术投入工厂化生产的花卉有兰花、菊花、香石竹、非洲菊、非洲紫罗兰、杜鹃、月季、郁金香等10余种,组织培养成功的植物有250余种。我国组织培养工作起步较晚,但进展较快,现已获得的园林植物有100多种。仅上海植物园就完成50余种木本植物的组培实验。已有油橄榄、灰桉、葡萄桉、白娟梅、金合欢等10余种获得成功。北京的丰花月季试管苗也大批投入生产。
组培育苗能保持母树的优良性状,繁殖系数大,解决了用常规繁殖方法难以繁殖的问题。保存种质资源,培育无菌苗,速度快,省时间,产量大,发展潜力极大。但操作烦杂,要有一定的设备条件,试验阶段成本较高,目前大面积生产受到一定限制。
㈩ 郁金香的组织培养
郁金香鳞片组织培养:
0.1%HgCl2 10min+5%NaClO 20min是最佳的消毒方法。‘Parade’适宜诱导愈伤组织的内培养基为容MS+NAA1.0mg·L-1+BA1.0mg·L-1,诱导率可达100%。
‘Parade’和‘Merry Widow’适宜诱导芽的培养基分别为MS+NAA2.0mg·L-1+BA0.5mg·L-1和MS+NAA0.5mg·L-1+BA1.0mg·L-1,芽的直接再生率均为15.4%。
中层鳞片易诱导成愈伤组织,诱导率为8.0%,内层鳞片较易直接诱导生芽,再生率可达26.7%。
培养基中添加50~200mg·L-1的维生素C有利于直接再生芽,而不利于愈伤组织的诱导。
鳞片接种后暗处理5d和15d可以使芽的直接再生率分别达到12.5%和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