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鹃花怎杂交
Ⅰ 杜鹃花要怎样切接繁殖
杜鹃花的切接法:4~5月用野生毛白杜鹃花作砧木,采用优良品种杜鹃花的新梢作为内接穗,接后套上塑料袋容,3个月愈合。如果用嫩枝劈接,春、秋两季最好,嫁接后20天即可成活。1个月以后可去除绑扎物,使苗木正常生长。
靠接法:4~8月以毛白杜鹃花做砧木,选优良品种杜鹃做接穗,进行靠接,成活后第二年分栽。
Ⅱ 杜鹃花是异花传粉吗
自花传粉植物的花必然是两性花,雌、雄蕊挨得很近,花粉易于落到本花的柱头上。 (就是说一朵花同时有雌蕊,与雄蕊是可以自花传粉的) 杜鹃花可以自花传粉的,也是可以异化传粉的,杂交杜鹃一词就能说明一切
Ⅲ 杜鹃花的花色要怎样育种
花色育种:红色花:在众多的杜鹃花中就颜色而言以红色为最多。追求红花杂种的育种工作是20世纪50年代的热门,理想的亲本都产于中国,如火红杜鹃、文雅杜鹃、似血杜鹃、马缨花(R.delavayi)等常被作为红花亲本,另外粘毛杜鹃以及由它们育出的后代,如Harold:Amaties等,也是常用的红花杂种亲本。红色花在杜鹃花中是一个显性因子,遗传性很强,与白花种类杂交第一代表现为红色。如作者所做的一个杂交种其亲本是马缨花(红)大白花杜鹃(白),杂交第一代为深粉红色,但后代常出现叶片稀疏,开花后显得全株较瘦,只能与枝叶丰富的种类再杂交才能改进它的缺点。
粉色花:粉红色的杜鹃花也较常见,据我们的杂交育种研究,如用白色花杜鹃与红色花杜鹃进行杂交,即可得到粉红色杜鹃花。如用大白花杜鹃(白)马缨花所得的杂交一代就是粉红色。自然界中粉红色的花较多,故粉红色在杂交育种中一般不作为育种的重点。
白色花:天然的白花种类很多,如大白花杜鹃、碗花杜鹃、滇南杜鹃、大喇叭杜鹃等。白色花纯洁可爱,用它们杂交的后代因白色花瓣中仍有形成杂色的花青素,故其后代会出现红色或浅紫色晕斑。用白色花杜鹃与红、粉、橙、黄色花的杜鹃杂交,常出现两亲本之间的中间色,也偶有白花在杂交第一代中成为隐性,到第二代才会出现白花。总之,白花的遗传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另一亲本的遗传特性,因为白花是由一个弱基因所控制。
黄色花:近年来,世界各地特别是欧洲对黄花杜鹃爱之有加。在自然界,黄色杜鹃花很多,常绿无鳞类黄色杜鹃花如凸尖杜鹃、黄杯杜鹃、乳黄杜鹃、腺柄杜鹃、羊踯躅等均产于我国,有鳞类黄花杜鹃如硫黄杜鹃、黄花杜鹃等产于我国云南,卡罗林纳杜鹃产于美国。杜鹃黄色花的遗传主要受基因的控制,其次是细胞内色素化学变化的结果。已知杜鹃花花瓣中有不溶于细胞液的质体色素,有溶于细胞液的黄体酮或黄碱醇,还有产生红、蓝二色的花青素,这三类物质含量的多少,决定了花的颜色。较显著的例子是云锦杜鹃黄杯杜鹃(R.wardii),二者杂交后得到了大花淡黄色品种金星(Gold:Star)。该杂种是由美国的D.Hardgnore培育出的杂交种。
橙色花:要想得到橙色花,最常用的亲本是无鳞类的两色杜鹃(R.dicroanthum)。国外用该种做亲本育出的橙色品种是经过如下杂交得到的:[(两色杜鹃火红杜鹃)朱红杜鹃]腺柱杜鹃→紫血杜鹃[(腺柱杜鹃腺柱杜鹃)(两色杜鹃朱红杜鹃)]→朱红杜鹃→‘Bodnant’。在以上5种亲本中,只有两色杜鹃和紫血杜鹃具有橙色花,其余3种只有红、粉、白花,但具花大、有香味等其他性状,经过反复杂交最终得到了较为理想的品种。
蓝色花:野生杜鹃花中,蓝色花仅在有鳞杜鹃有,属于淡蓝色花的有灰背杜鹃、紫蓝杜鹃(R.rassatum)、优雅杜鹃(R.concinnum)以及张口杜鹃(R.augustinii)等,都是较好的蓝色花亲本材料。上述种类均为蓝紫色系。目前国外育出的品种尚无纯蓝色,因此各国育种者都在积极努力,试图育出纯蓝色的杜鹃花品种。
Ⅳ 杜鹃花的重瓣大花要怎样育种
重瓣大复花育种:在杜鹃花资源调查中我制们发现了蓝果杜鹃的自然重瓣变异。在无鳞类杜鹃花中极少有重瓣的种类,变异的蓝果杜鹃的发现无疑引起了杜鹃花栽培者极大的兴趣,但可惜没有保留下来。重瓣品种在啊扎里亚类杜鹃花中很多,如爱丽、玫瑰皇后、加州晚霞、红牡丹等。它们的重瓣特性一是来自杂交,二是来自芽变。如我们在云南的腾冲找到了野生映山红的重瓣品种。由于大多数重瓣种类都集中于啊扎里亚类杜鹃花的品种中,因此育种者又把目标集中在了常绿无鳞杜鹃花的重瓣大花的育种上。
我国花型较大的杜鹃花如大喇叭杜鹃的花朵直径可达8~11厘米,云锦杜鹃的花冠直径达8厘米左右。这些花都是宽漏斗形,且具有香味。世界上获得大花型的实例为云锦杜鹃腺柱杜鹃,通过杂交育出了直径达18厘米的大花品种。
Ⅳ 杜鹃花的繁殖方式是怎样的
杜鹃花可以采用以下方法繁殖:扦插法:每年4~7月,选取当年生半木质化的嫩枝或木质化的粗壮新枝为插穗。长5~12厘米,插条剪口成“马蹄形”,以利生根。除去下部叶片,上部保留2~3片叶,并把保留叶剪去一半。随采随插,不要久停,最好以砂土、山泥或蛭石作扦插基质。扦插深度为插条的一半。插后浇透水,放置荫棚下,注意经常喷水,保持土壤湿润。1~2个月杜鹃即可生根成活。有些地区气温低,扦插后盆上应罩塑料薄膜以达到密封有保温保湿的作用。
切接法:4~5月用野生毛白杜鹃花作砧木,采用优良品种杜鹃花的新梢作为接穗,接后套上塑料袋,3个月愈合。如果用嫩枝劈接,春、秋两季最好,嫁接后20天即可成活。1个月以后可去除绑扎物,使苗木正常生长。
靠接法:4~8月以毛白杜鹃花做砧木,选优良品种杜鹃做接穗,进行靠接,成活后第二年分栽。
高空压条法:一般在春杜鹃花后进行,夏杜鹃6月份进行。选取1~3年生长健壮的粗壮枝进行环状剥皮,在剥皮处绑上塑料薄膜,里面装上潮湿的松末土和粗砂,保持湿润。2~4个月生根,生根后剪下分栽,放置阴凉处。
播种法:将种子采后晒干翌春播于花盆内,盆土可用山泥或松末土拌粗沙,插后稍覆浅土,温度保持在18℃左右,半个月后即可发芽。夏季置荫棚下,冬季防霜冻,第二年春季移栽4~5年才能开花。多用于杂交培育新品种。
高枝换头法:早春用杜鹃单瓣花品种“粉大叶”或“东方红”做砧木。选花色艳丽、花冠大、花瓣层多的优良品种作接穗。在砧木适当高度的位置上,平截去头,留下的砧木高3~5厘米,用左手捏住砧木主干,右手持刀在砧木截断处的中央,向下劈深约5毫米的切口。剪取粗细与砧木相同,且木质程度与砧木劈口处相同或相近的接穗,长2~3厘米,去掉3~5枚叶片,然后用刀把接穗削成楔形,插进砧木劈口处,以离手不掉即可。将接穗稍微倾斜一点,倾斜不能太大。用塑料条捆绑,不必绑得太紧。嫁接后用塑料袋套在花盆上,下口与花盆绑紧,保持花盆中的水分和温度。花盆可见弱光,不能放在阳光下直晒。20天嫁接成活后去塑料袋。接口下不能有砧木的枝芽。这样能使花枝生长快、健壮、不发生变异。
Ⅵ 杜鹃花养户
1、适量浇水
需要注意的是,杜鹃花的根系多为毛细根,平时在浇水的时候不能用大水猛浇,如果淋了雨,也要及时的排水,防止根系腐烂。在春秋两季可以1~2天浇一次水,夏季高温时可以早晚各浇一次,浇水的时候最好用喷灌的方法,这样更利于植株的吸收。
2、光照充足
杜鹃花喜欢半阴的环境,平时可以将其放在阳光散射充足的地方。杜鹃花惧怕强光,在夏天的时候一定要适当的荫蔽通风。光照过强可能会灼伤叶片,导致叶子干枯死亡。
3、改善土质
杜鹃花喜欢在微偏酸性的土壤中生长,土质要肥沃疏松,有良好的透气排水性。所以在养护的时候,要经常的进行松土工作,如果PH值偏碱的话,可以在浇水的时候加入硫酸亚铁溶液进行改善。
4、合理施肥
杜鹃花在花谢之后,施加的肥料以氮肥为主,每隔一个月施一次肥即可。在杜鹃花开花之前,要多施加磷钾肥,施肥的时候一定要把握好量,千万不能烧根。
Ⅶ 要怎样进行杜鹃花的杂交育种
杂交育种能够获得较为理想的杂种,是获得优良杜鹃花品种的主要方式之一,也是杜鹃花爱好者常用的方法。育种先要查询和选择亲本。亲本可以用野生种,也可以用栽培品种。野生种因长期生长在自然界,生存竞争的能力远胜过栽培品种,同时野生种某一性状比较纯净稳定,因此在杂交时亲本选择仍以野生种为好。
除了解其特性之外,育种者还要了解亲本的分布区。
杂交组合决定后,理论上认为母本细胞的影响比较大,母性遗传的比重较大。因此,母本的选择尤其重要。进行杂交育种一般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母本开花的准备:杂交前选择母本杜鹃花即将开放的花朵,于早上10时前将花瓣剥开,将雄蕊去掉后观察柱头是否有分泌物出现,如有分泌物出现表明可以进行授粉,如没有分泌物要先将去掉雄蕊的花朵套袋,待柱头分泌出黏液、表面有光泽时再进行授粉。一般一株杜鹃花上处理8~10朵为宜,一个花序上留3~4个发育相近的,其余均去掉,以节约养分。
(2)父本开花的准备:杜鹃花的花药是生在花丝顶端的一对壶状物,开口在顶部,内部藏有花粉,花粉互相粘成花粉块。授粉前可先做花粉的发芽实验,最便捷的方法是用化学方法,一般选用靛蓝做花粉萌发实验,如花粉呈蓝色,即说明该花粉成熟度高,有萌发率。授粉时一般选晴天无风之日,于上午10时左右用镊子将父本花药取下,花粉囊口向下在母本花柱上轻轻抖动,使花粉块轻轻落在柱头上,或轻抹在柱头上。
对于一个杂交组合来说,花粉与柱头不一定同时成熟。解决的方法大致有三:一是每个花序和花序上的每个花朵都有先后开放的差别,因此可以利用这个差别相互等待;二是用低温、干藏(用氯化钙为干燥剂)的方法延长花粉的寿命;三是先在温棚内盆栽,人工控制花期,待授粉后再在露地栽培。
(3)重复授粉:从花粉萌发到花粉管伸入约需2小时。为确保授粉成功,可在柱头成熟后的2~3天内再重复授粉1~2次。
(4)挂牌及登记:杂交后一定不要忘记挂牌,牌上写明亲本名称、授粉日期及授粉花朵数,挂在花序梗上。挂牌的同时进行登记。花粉贮存时挂牌与登记要同时进行,以免混杂。
(5)种子采收:授粉成功与失败的标志,是看子房是否膨大发育。如逐渐变大,授粉后1周即可达到采收时的果实大小,表示授粉成功。果实的采收一般在10~11月进行。将采收的果实在室内晾干,待果瓣开裂、种子自然落出时进行收集,并写明亲本。然后在当年即可将种子播下,这样可以缩短杂交育种的周期。
Ⅷ 要怎样选育杜鹃花的变异品种
杜鹃花新品种的选育工作与遗传资源、育种目标和育种技术紧密相关。总的来说,杜鹃花的选育分为自然杂交、引种驯化、人工杂交、诱变育种等方式。
(1)自然杂交:因杜鹃花是异花虫媒传粉植物,在自然界的杂交较为普遍。而人工杂交需要的时间较长。因此,选择自然杂交的类群进行引种驯化是获取杂交种较为便捷的方法。
(2)引种驯化:一个出色的育种者,要能充分地掌握世界上的杜鹃花种质资源,并对它们的习性、体形、花期、花色、花形、香味、抗逆性等有可靠的第一手资料。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查阅资料,根据分布进行杜鹃花的引种驯化。野生种的引种驯化工作国外始于20世纪30年代,国内则起步较晚,60年代初开始野生杜鹃的引种工作,后因种种原因而搁置,80年代初恢复。现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已引种驯化了140多种(包括亚种和变种)野生常绿杜鹃花,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杜鹃花的选育研究。
(3)人工杂交:杂交亲本可以用野生种,也可以用栽培品种。野生种因长期生长在自然界,对原产地的自然环境已有牢靠的适应性,具有一定的抗逆性,生存竞争的能力远胜过栽培品种。同时,野生种某一性状的等位基因多为相同基因结合的纯合子,比较纯净稳定。而栽培品种中多是杂合子,因此在杂交时仍以野生种的配子为好。除了解特性之外,育种者还要了解亲本的分布区。对于露地栽培的杜鹃花尤其要了解亲本原产地和以后传布的栽培范围。如果选用的亲本是杂交种,应该了解这个杂种的祖先,以及这个品种的优良特性及其适栽范围。
另外,还要充分了解国外、国内已做过的杂交组合,以免重复。1963年英国皇家园艺协会出版的《杜鹃花手册》以及Peter:A.Cox和Kenneth:N.E.Cox于1988年出版的《杜鹃花育种大全》,载有杂交品种的亲本及其分布,给近代育种者带来很多方便。亲本的选择还应注意杜鹃花之间的亲缘关系。研究表明:杜鹃亚属不同亚组之间杜鹃花杂交亲和力强,不同亚属之间的杜鹃花杂交不育。这说明,杜鹃花的亲缘关系愈近,杂交的亲和力愈强。另外据我们实验,二倍体与二倍体的杜鹃花杂交容易成功,二倍体与多倍体杂交较难获得杂交种子。因此,育种前首先获得有关杜鹃花的染色体数目是较为重要的,以避免盲目进行杂交。
此外,在选择亲本时应注意亲本间的生长习性。生长习性相近也是杂交成功的因素。如父母本之间原分布地的海拔高度相差太大,常绿与落叶之间等都因习性与环境差异太大而不易杂交成功。
(4)诱变育种:又分为辐射处理和离子注入两种方法。辐射处理法到目前为止在我国杜鹃花育种上尚无成功的先例。这里主要介绍离子注入法。
20世纪90年代,我国科技工作者把离子注入应用于生物诱变育种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科技成果,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兴趣。离子注入即用能量为10~1000千电子伏量级的离子束入射到材料里去,离子束与材料中的原子或分子发生一系列物理和化学的相互作用,入射离子逐渐损失能量,最后停留在材料中,并引起材料表面成分、结构性能发生变化,从而促使生物产生各种变异。我们可以从中选出所期望的优良变异,再经过培育而成为一个新品种。
Ⅸ 杜鹃花的花期要怎样育种
花期育种:因杜鹃花开花大多集中于4、5、6月,如要杜鹃花提前开花,除控制温度及光照以外,最重要的是选择有早花习性的杜鹃花为亲本进行杂交,获得早花品种。早花类杜鹃花的亲本有马银花亚属的红马银花(R.vialii),常绿无鳞类的大白花杜鹃以及有鳞类的云南杜鹃、碎米花杜鹃、迎红杜鹃等。大白花杜鹃花大而香,在国外常被用作亲本。早花杜鹃花杂交后第一代的种子如在当年收种后即播种,3~4年就可开花。但如果亲本选择不当,杂交5年也不会开花。晚花类如绵毛房杜鹃(R.faceyum)和黑红血红杜鹃(R.sanguineum:var.didymum)的花期均在6~7月,用作亲本可以延迟后代的花期。
Ⅹ 杜鹃的新品种要怎样培育
(1)选择亲本:亲本的选择取决于育种的目的。如想获得金黄色、重瓣、大花、耐寒、耐热等性状的杜鹃花,就应选择具有上述性状的杜鹃花作父、母本。
(2)杂交方法:杜鹃花一般多在3月下旬至5月上旬开花。杂交前需掌握不同品种的开花期和雌、雄蕊成熟情况。杜鹃和月季等花木一样,雄蕊花药开裂,说明花粉已成熟,应及时采集,立即应用或冷藏保存。
雌蕊柱头分泌黏液并发出光亮,此时是授粉适期。授粉前选一朵尚未开放的花朵,轻轻剥开并剪去上半部花瓣,让雄蕊露出,再用尖头小镊子夹取花丝,将所有花药都除净,然后套上纸袋,等待授粉。父本花朵初开时连同花梗一起剪下,插入盛水的盘中,上面加罩,以防昆虫混杂花粉。等到授粉时机成熟时即可用镊子夹取花粉,将花粉轻轻抖落在柱头上,次日再重复授粉一次。每次授粉后都要立即套袋并挂上标签。约一周后柱头萎缩即表示授粉已成功。这时去掉纸袋,并将其周围的花蕾、花朵摘除,增施含磷素多的液肥。待蒴果变色、末端稍微开裂时及时采收。取出种子,精选后立即播种或用纸包好放入玻璃瓶里贮藏。
杂种第一代会在性状上出现差异,根据需要进行初选。选出性状好的给予良好的肥水条件,培育第一代杂种。然后再用第一代杂种与原来的母本进行第二次杂交,这次杂交叫做回交,回交后得到的第二代杂种,再按需要进行选择,一般即可获得较多的新型杂种。如果连续2~3年花色、花型不变,证明已稳定,即成为一个新的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