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花卉百科 » 香港茉莉花

香港茉莉花

发布时间: 2021-01-09 14:00:51

1. 中国各市市花是什么

1、上海市

上海市市花为白玉兰,是属于玉兰花的其中一种。选择白玉兰为上海市市花,象征着一种开路先锋、奋发向上的精神。1986年经上海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审议通过,决定白玉兰为上海市市花。

2、天津市

天津市市花是月季花,1984年根据市民评选结果,市园林局、园林学会推荐,市10届人大常委会16次会议批准确定。 天津素称“月季之乡”,月季栽培历史最久,南运河、子牙河沿岸是重要产区。月季花绚丽多彩,馥郁芬芳,且四季花开不断,深受市民喜爱。

3、重庆市

重庆市市花是山茶。今巴南区石岗枝子桥还生长着一株"七心红"古茶花,树高8米,直径72厘米,据传树龄已有400余年。重庆地区凡园、风景区、庭院、楼台均有种植。1986年,山茶花被正式命名为重庆市市花。

4、厦门市

厦门市市花是三角梅。1986年10月23日厦门市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三次会议,审议了厦门市人民政府关于提请确定市树、市花、市鸟的议案,决定凤凰木为市树、三角梅为市花、白鹭为市鸟。厦门市的公营单位多以白鹭形象为徽标。

5、福州市

福州市市花是茉莉花。福州城郊有许多成片栽培的茉莉园。它象征福州这座历史文化名城芬香四播。以茉莉花薰制的福建茉莉花茶亦久负盛名,远销海内外。1985年2月8日福州市第八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决定命名茉莉花为市花。

2. 茉莉花是哪里的民歌

《茉莉花》是扬州民歌。

《茉莉花》歌词的最早刊载出版物是清乾隆年间(1736—1795)玩花主人选辑,钱德苍增辑的戏曲剧本集《缀白裘》,记载了《西厢记》的剧词,没记曲谱。

《茉莉花》曲谱的最早刊载是道光十七年(1838)贮香主人编辑出版的《小慧集》,卷十二载有箫卿主人用工尺谱记录的《鲜花调》曲谱。

《茉莉花》最早名称叫《双叠翠》,以后才称为《鲜花调》或《茉莉花》。各地民歌《茉莉花》在音乐形态上有着不同演绎。我国著名音乐理论家、评论家易人、冯光钰和钱国桢在各自的论述中,都是以扬州的《茉莉花》为最基本的形态。


(2)香港茉莉花扩展阅读

《茉莉花》发展的历史沿革:

1896年,万国运动会召开,当时李鸿章作为中国代表出席,当时李鸿章所唱,正是如今大家耳熟能详,享誉世界的中国名曲《茉莉花》。

18世纪末期,一位初至中国的英国年轻人,在他随身携带的记事本上记录下他初听到中国民歌《茉莉花》时的激动心情。

1792年,马嘎尔尼使团在华逗留期间,约翰·巴罗和使团的一位德籍翻译惠特纳都深深喜欢上了中国民歌《茉莉花》,并把它带回了欧洲。

3. 找一首梁咏琪唱的关于茉莉花的歌的歌名,歌词没变,但是曲调变了。 不是香港回归和瞿颖一起唱的那首

gigi在北京春晚上唱过茉莉花 可是貌似去掉也没怎么变化

4. 97香港回归的时候为什么第一首演奏的歌曲是《茉莉花》

首先,它是一首具有代表性的中国民歌,具体的原因可以参考下面这段话。
在中国及世界广为传颂,系南京六合民歌。 在六合区八百桥镇东北角,有南京市最大的人工湖——金牛湖,环湖多山并因有金牛山而得名,山清水秀,鸟语花香,素有“天然氧吧”之誉。钟灵毓秀出华章——蜚声世界的南京六合民歌《茉莉花》就源出于此。 1942年冬天,新四军淮南大众剧团来到南京六合金牛山脚下演出。一个雨天的下午,年仅14岁的小团员何仿(何仿,著名军旅作曲家,原前线歌舞团团长)听当地人说附近有位艺人不仅吹拉弹唱是一把好手,更有一肚子的歌。何仿在一间茅屋里找到了那位艺人。艺人很热情,问何仿有没有听过《鲜花调》。何仿摇了摇头。艺人说,这歌在道光年间就有人唱,蛮好听的。说着艺人拉着琴唱了起来: “好一朵茉莉花,好一朵茉莉花;满园花草也香不过它,奴有心采一朵戴,又怕来年不发芽;好一朵金银花,好一朵金银花,金银花开好比勾儿牙,奴有心采一朵戴,看花的人儿要将奴骂;好一朵玫瑰花,好一朵玫瑰花,玫瑰花开碗呀碗口大,奴有心采一朵戴,又怕刺儿把手扎。” 年轻的何仿一下子就被这首悠扬动听的《鲜花调》迷住了,他花了大半天的时间,不仅用简谱记下了这首歌,而且按照艺人的方法准确唱了出来。《鲜花调》虽然动听,但毕竟来自于民间,创作上不免有些粗糙。何仿考虑再三,对《鲜花调》动了“大手术”,将歌中三种花改为一种花,更改后的歌词为:“好一朵茉莉花,好一朵茉莉花,满园花草也香不过它,我有心采一朵戴,看花的人儿要将我骂。好一朵茉莉花,好一朵茉莉花,茉莉花开雪也白不过它,我有心采一朵戴,又怕旁人笑话;好一朵茉莉花,好一朵茉莉花,满园花开比也比不过它。我有心采一朵戴,又怕来年不发芽。” 1957年,已是前线歌舞团作曲兼指挥的何仿率合唱队到北京参加全军文艺会演,修改后的六合民歌《茉莉花》一炮打响,不久被正式灌制成唱片,很快在全国流传开来,成了一首脍炙人口的民歌。1959年,《茉莉花》正式走出国门,在维也纳歌剧院唱响。在这之前,何仿又对歌词作了修改,将“满园花草”改为“满园花开”,将“看花的人儿要将我骂”改为“又怕看花的人儿骂,”旋律上又进一步丰富,在维也纳演出受到高度赞赏。从此《茉莉花》一发不可收,从奥地利唱到前苏联,唱到印尼、波兰、匈牙利、阿尔巴尼亚,唱遍了世界各地。还被收入了《世界名曲专辑》。
世界名曲,在59年就走出了国门,应该是具有代表性的信息了吧。传遍了世界各地,更加广泛

热点内容
手拿一朵玫瑰花的头像 发布:2025-07-14 06:06:34 浏览:686
河里盆景 发布:2025-07-14 05:52:22 浏览:753
网络插花班 发布:2025-07-14 05:50:29 浏览:740
荷花喷鼻香 发布:2025-07-14 05:42:57 浏览:470
百合薏米茨实 发布:2025-07-14 05:41:39 浏览:871
一朵什么冰花 发布:2025-07-14 05:34:49 浏览:330
变成丁香 发布:2025-07-14 05:29:39 浏览:492
精灵球盆栽 发布:2025-07-14 05:29:39 浏览:259
2017樱花 发布:2025-07-14 05:20:47 浏览:698
古诗词中梅花的别称 发布:2025-07-14 05:20:01 浏览:6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