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郁金香为啥销毁
㈠ 曾风靡荷兰的郁金香交易,发生了什么事,竟让荷兰经济瘫痪3年
在你出生之前,阿姆斯特丹人痴迷一种花,郁金香,它们来自遥远的东方,如此稀有和美丽,所以人们发狂地想要拥有他们。
富人花钱,穷人没有钱就去借钱,争相购买郁金香的花茎,导致花的价格一路上涨,某些罕见的条纹郁金香,被称为碎色者,这种新的碎色者,扮演了上帝,摧毁了人们的生活。一朵白色的花,有上帝御赐的深红色条纹,颠覆了我们的生活。
最夸张时,一朵郁金香可以换一间海景房,然而泡沫总就会被戳破。有一天荷兰报纸报道了这么一条新闻,有一位水手把名贵的郁金香球茎误认为是洋葱而吃了,消息迅速传开,人们这才苏醒,对啊,郁金香只是一种花,怎么能贵的这么离谱呢,就这样郁金香的价格疯狂下跌,最终才回归正常价格。
㈡ 郁金香事件的崩溃
1637年2月4日,这一天所发生的事情是整个世界金融史上最大的悬案(没有之一)。这天上午,在阿姆斯特丹以及各地的交易所里,郁金香的买卖如往常一样顺利进行着,商人们伸着脖子叫价,买主们从豪华的马车上走下来,看似与往常并无不同。当各种交易正进行着的时候,天知道究竟是怎么回事,有人开始将自己的郁金香合同倾售一空,这一刻,郁金香泡沫的第一枚骨牌被推倒了。随之而来的是所有人争先恐后的开始抛售自己的郁金香合同,因为谁也不想成为最后一个傻瓜。荷兰郁金香的价格市场瞬间跌到冰点,交易所内传出各种歇斯底里的怪声音,整个阿姆斯特丹沉浸在一种末日般的气氛里,郁金香泡沫宣告破灭。同年4月27日,荷兰政府在哀鸿遍野的情况下终于出面,下令终止所有郁金香合同的买卖。
为什么是合同买卖?这里需要解释一下:由于郁金香本身属于植物,无论是球茎还是花朵,都不可能长期脱离土壤而在交易市场供人买卖,它会死亡。所以在实物交易的基础上,为了满足狂热的炒作,商人们发明了一种用合约取代实物的交易方法。A将15朵郁金香花按照时下的价格卖给B,在B确认A的库存属实后,双方签订一份合约,B依照合约付给A15朵花的钱,A在合约上签字证明自己已将花转让给了B,然后B等到价格再次上涨之后,拿着付过钱的合同去找寻下一个买主。大概流程便是如此。
㈢ “荷兰是郁金香的主要输出国”一句中“主要”一词能否删掉为什么
这种删不删问题都不大 删掉主要两字 荷兰是郁金香的输出国 大家也知道郁金香是荷兰出口的 加上主要两字 只是更加突出荷兰在郁金香出口中的地位
㈣ 为什么郁金香在荷兰闹饥荒时期拯救了荷兰人的性命阿
郁金香是从波斯文中的“头巾”。郁金香英文名“Tulip”,可是起源已不可考,不过一般推测是源自波斯文中的“Taliban”,即“头巾”之意,后来拉丁文又将头巾转变成了“Tulipa”,与现在郁金香英文的拼法相当接近,如仔细看郁金香的外貌,还真的有点像中东人头上所包的头巾呢!
四百多年前在土耳其,一位被派往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使臣,在苏丹宫廷里看到一种极美的花朵,他非常喜欢,并将此花送给克鲁斯,也就是后来莱登植物园创始人,从此这种形状及色泽极美的花就叫郁金香。而郁金香成为了荷兰的国花,而且成为为荷兰创汇的一大农副产品。四个世纪前,郁金香是财富与品味的象征,也是贵夫人的装饰品,优雅的气质被视为更甚钻石魅力。根据郁金香热“Tulip mania”这本书的考证,在1637年初,郁金香热达到高潮时,一颗极为罕见的白底火红条纹郁金香球茎,等值于一栋位在阿姆斯特丹运河区的豪宅。在投机炒作下,郁金香交易变成了当时的全民运动,价格暴增,许多人万万没想到,原本被欧洲人鄙视为难吃的“土耳其洋葱”,竟然可以当钱来使用,作为交易的媒介!
就像我们所知道的一样,郁金香热来得快去得也快。云霄飞车冲到了顶端,总要转折下滑,只是速度快到让人窒息——郁金香球茎价格在一夜间,从价值连城,变成一文不值,所有满心期待要倚赖手中的郁金香球茎大赚一笔的花商,通通措手不及。破产,身败名裂的大有人在。然而,塞翁失马焉知非福。郁金香热的迅速跌落,让欧洲其它各地的人们也急于见识这引发不可思议狂热的神秘花朵,正因为如此,荷兰花农得以发展出口,造就了今天郁金香王国享誉国际的基础(如今,荷兰每年出口两亿颗郁金香球茎到世界各地);而当时为了满足人们追求新奇罕见花种的培育精神,也成为今日荷兰园艺技术不断精进的先驱。
1944至1945年期间,时则第二次世界大战,荷兰的冬季更显得漫长难捱,并非严寒冷冽的气候,而是当时严重的饥荒。为了生存,许多人只得以郁金香的球茎为食以度过此艰苦时期,所以现在荷兰人非常珍爱郁金香,并奉为国花。今日在荷兰,色彩缤纷娇艳的郁金香,更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观光客。
㈤ 荷兰郁金香泡沫的形成和崩溃
在行会的控制和操纵之下,郁金香的价格被迅速抬了起来。买卖郁金香使得一些人获得了暴利。郁金香价格暴涨吸引了许多人从欧洲各地赶到荷兰,他们带来了大量资金。外国资本大量流入荷兰,给郁金香交易火上浇油。
在1636年12月到1637年1月之间,所有品种的郁金香价格全线上升。以一种稀有品种Gouda为例,其价格在1634年底仅为每盎司1.5基尔德 (荷兰盾),到1636年底也只不过上升到每盎司2基尔德。随着郁金香投机市场的形成,Gouda的价格大起大落。在1636年11月价格猛升到7基尔 德,随后回跌到1.5基尔德,在12月12日其价格再度强烈反弹,直上11基尔德。过了新年之后,再猛跌到5.5基尔德。由于新投机者的加入,价格再次急 剧上升,到1月29日已经突破了14基尔德大关。这三次大起大落,每一次的振荡幅度都超过400%。拿12月9日最低点(1.5基尔德)与12月12日的 最高点(11基尔德)相比,3天之内价格上升将近10倍。超额利润招来了四面八方的投机客。也许有人早就怀疑到郁金香的价格已经完全背离了作为一种花卉的 常规,但是倒买倒卖所获取的暴利使得许多投机客们丧失了理智。到了1637年1月连普通品种的郁金香价格也被抬高了25倍多。例如,Switsers的价 格在1637年1月上旬尚且低于1基尔德,到月底就被炒到14基尔德,到2月5日上涨为30基尔德,在30天内涨幅超过了29倍。在这段时间内几乎每一个 投机者都沉浸在突然发了一笔横财的美梦之中。
1637年新年前后,郁金香的期货合同在 荷兰小酒店中被炒得热火朝天。到了1637年2月,倒买倒卖的人逐渐意识到郁金香交货的时间就快要到了。一旦把郁金香的球茎种到地里,也就很难再转手买卖 了。人们开始怀疑,花这么大的价钱买来的郁金香球茎就是开出花来到底能值多少钱?前不久还奇货可居的郁金香合同一下子就变成了烫手的山芋。持有郁金香合同 的人宁可少要点价钱也要抛给别人。在人们信心动摇之后,郁金香价格立刻就开始下降。价格下降导致人们进一步丧失对郁金香市场的信心。持有郁金香合同的人迫 不及待地要脱手,可是,在这个关头很难找到“傻瓜”。恶性循环的结果导致郁金香市场全线崩溃。
郁金香泡沫的高峰期仅仅持续了一个多月。由于许多郁金香合同在短时间内已经多次转手买卖且尚未交割完毕,最后一个持有郁金香合同的人开始向前面一个卖主追讨货款。这个人又向前面的人索债。荷兰的郁金香市场从昔日的景气场面顿时间变成了凄风苦雨和逼债逃债的地狱。
在1637年2月24日花商们在荷兰首都阿姆斯特丹开会决定,在1636年12月以前签订的郁金香合同必须交货,而在此之后签订的合同,买主有权少付 10%的货款。这个决定不仅没有解决问题,反而加剧了郁金香市场的混乱。买主和卖主的关系纠缠不清。荷兰政府不得不出面干预,拒绝批准这个提议。在 1637年4月27日,荷兰政府决定终止所有的合同。一年之后,荷兰政府通过一项规定,允许郁金香的最终买主在支付合同价格的3.5%之后中止合同。按照 这一规定,如果郁金香的最终持有者已经付清了货款,那么他的损失可能要超过当初投资数量的96.5%。如果还没有支付货款的话,他很侥幸,只需支付合同货款的3.5%,那么卖给他这个合同的人就要遭受非常严重的损失了。
在这个打击之下,荷兰的郁金香投机市场一蹶不振,再也没有恢复过元气来。
㈥ 荷兰金融危机郁金香狂潮的解决方法:在调查结束之前保留郁金香的交易是什么意思为什么就解决了危机
意思就是说已经完成的交易不会改变,是有效的。
也就是说亏的人认栽吧,赚了的算你运气好。这样虽然有些人亏的很惨,但是后续没有人再炒作郁金香了的话,事情也算“解决”了。
㈦ 荷兰郁金香事件是怎么回事
郁金香事件指郁金香的价格一直上涨,人们通过购买郁金香来积累财富的投机行为,泡沫最终破灭,千百万人倾家荡产。
1637年早春的一天,一个叫弗朗索瓦•科斯特(François Koster)的商人以6650荷兰盾的天价购买了几十个郁金香球根。
在一个300荷兰盾能够满足一家人全年开销的年代,这样一笔交易显然是及其不平常的。更让人意外的是,科斯特购买郁金香球根并不是为了种植,而是打算转卖。他坚信这笔投资是稳赚不赔的。
科斯特的一掷千金发生在一个特定的历史时期,也就是历史上最令人匪夷所思也难以遗忘的1633—1637年郁金香狂热的最高峰。这笔交易后来被证实为这次狂热的最后一次体现。
科斯特买下球根之后不到一个星期,郁金香的价格就毫无预兆的下跌了。几天之内,郁金香的价格狂跌至原来的十分之一甚至更低。
至1637年2月底,荷兰曾经最富有的——起码从账面上看最富有的人们——一夜之间倾家荡产。其他在郁金香上大笔投资的商人也面临着血本无归的下场。
(7)荷兰郁金香为啥销毁扩展阅读:
郁金香泡沫的形成必然有其特殊的理由。
1、在短期内,即使郁金香的价格上升,生产者也没有办法迅速增加供给。供给数量不能及时增加来满足需求,这就为投机活动提供了空间。
有实力的投机者可以通过大量囤积商品或者垄断供应渠道的方式来减少供应,哄抬价格,赚取利润。这是投机泡沫形成的第一个条件。
2、货币的增加速度大大快于实体经济的增长速度。人们除了进行消费和投资实业以外,还有大量的“闲钱”来从事投资活动—用现在流行的话就是“流动性过剩”。这是投机泡沫形成的第二个条件。
3、金融市场的形成,为投机活动提供了资金支持和低成本的交易平台。这是投机形成的第三个条件。
㈧ 1637年荷兰的“郁金香泡沫”为什么会破灭
商品必须同时具备两种属性才能成为商品,一种是价值,一种是使用价值,而只有生产商品的人才能够获得财富,这是最基本的道理,然而很多人忘记了,他们收贪欲的影响干了一件有一件蠢事,把好运说成自己能力,把厄运说成国家不好,世界不好,为自己的无知无能愚蠢而找理由,1634年到1637年的荷兰人就是愚蠢的案例。
传销的最大特点就是骗子喜欢造梦,让人用欺骗下家的方式获取财富,荷兰就不幸成为这样的案例。当时的人们都有一种信念,就是郁金香能够保值增值,实际上,生产郁金香的人会富裕,富裕的人不是储藏郁金香的,而是面向市场种植郁金香的人。
郁金香成为传销的工具,有一个酒鬼因为吃了郁金香被关到监狱里三个月。
于是郁金香出现了泡沫经济,最终,最后一个接盘郁金香的人破产自杀,郁金香泡沫的破裂也将荷兰带入了地狱之门,荷兰走向衰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