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兰朵怎么变茉莉花的
A. 在歌剧《图兰朵》中,茉莉花的旋律多次出现,
前面一群小和尚手捧着蜡烛走过场,后面是姑娘们站成排唱。
B. 中国民歌《茉莉花》在歌剧《图兰朵》中的应用是怎样的
作曲家特地选取了18世纪末英国人巴罗的《中国游记》中用五线谱所记录的中国民歌《茉莉花》的旋律,作为歌剧《图兰朵》的重要音乐主题之一。
C. 图兰朵与茉莉花有什么关系
《图兰朵》是个洋人杜撰的东方爱情故事,讲述了残酷而又美貌的公主图兰朵,高傲不羁,提出谁能够回答她的问题,谁就可以得到她和王位。
鞑靼王子被图兰多美貌所动,宁愿落得与波斯王子同样下场,对答如流终于获胜。此夜全城无人入睡,然王子指责图兰多冷酷残忍,一把抓住并大胆地吻了她,最终赢得公主欢心。
《图兰朵》因采用了《茉莉花》的旋律,而赢得华人的欢心,《图兰朵》因剧中优美的旋律而讨得世人的欢迎,《图兰朵》因世界著名的歌手参加演出而闻名。
《茉莉花》代表着中国,《图兰朵》也将中国介绍给了世界,尽管国内学者对《图兰朵》情节产生疑义,但丝毫抹杀不了它的艺术价值。
(3)图兰朵怎么变茉莉花的扩展阅读
打造背景
中国著名导演张艺谋率奥运团队重金打造的鸟巢版《图兰朵》于2009年10月6日、7日在中国国家体育场鸟巢上演。
1998年张艺谋首次执导歌剧《图兰朵》,以紫禁城当做天然背景的演出惊艳世界,随后张艺谋的太庙版《图兰朵》在世界各地成功上演。11年后,他和他的奥运会开幕式团队投资1.2亿重金打造的《图兰朵》将搬进鸟巢。
据介绍,张艺谋鸟巢版《图兰朵》将借鉴奥运开闭幕式的经验,首次引入现代高科技视觉效果、用多媒体影像对经典之作重新演绎。来自意大利与中国的优秀歌唱家戴玉强、莫华伦、田浩江、孙秀苇、幺红等,共同演绎这部经典歌剧。
D. 茉莉花是怎样被普契尼运用到歌剧《图兰朵特》中
起源
①江苏民歌名。
关于《茉莉花》这首江苏民歌的起源,历来有不少说法。其中甚至还有《茉莉花》源至古印度佛教音乐之说。目前国内比较肯定和准确的说法是,《茉莉花》的前身是流传在扬州仪征、南京六合等地的小曲“鲜花调”(又名“仙花调”)。这种曲调广泛流传于明、清时期。现存最早的“鲜花调”歌词见于清乾隆三十九年(公元1771年)扬州戏曲演出脚本《缀白裘》丛书中《花鼓》一剧的“仙花调”。现在发现最早的曲谱,国外见于约翰·贝罗的《中国游记》中记载的“小调”(有谱无词,后被意大利作曲家普契尼运用到歌剧《图兰朵特》中)。国内最早记谱为工尺谱,此工尺谱记载在清道光元年(公元1821年)刊行的《小蕙集》上,由扬州清曲家王万卿演唱、张中操记谱、武俊达校订,王万卿演唱的“鲜花调”更接近当代流行的“茉莉花”。
1942年冬天,新四军淮南大众剧团来到江苏六合八百桥镇金牛山脚下演出。一个雨天的下午,年仅14岁的小团员何仿(何仿,著名军旅作曲家,原前线歌舞团团长)听当地人说附近有位艺人不仅吹拉弹唱是一把好手,更有一肚子的歌。何仿在一间茅屋里找到了那位艺人。艺人很热情,问何仿有没有听过《鲜花调》。何仿摇了摇头。艺人说,这歌在道光年间就有人唱,蛮好听的。说着艺人拉着琴唱了起来:
“好一朵茉莉花,好一朵茉莉花;满园花草也香不过它,奴有心采一朵戴,又怕来年不发芽;好一朵金银花,好一朵金银花,金银花开好比勾儿牙,奴有心采一朵戴,看花的人儿要将奴骂;好一朵玫瑰花,好一朵玫瑰花,玫瑰花开碗呀碗口大,奴有心采一朵戴,又怕刺儿把手扎。”
年轻的何仿一下子就被这首悠扬动听的《鲜花调》迷住了,他花了大半天的时间,不仅用简谱记下了这首歌,而且按照艺人的方法准确唱了出来。《鲜花调》虽然动听,但毕竟来自于民间,创作上不免有些粗糙。何仿考虑再三,对《鲜花调》动了“大手术”,将歌中三种花改为一种花,更改后的歌词为:“好一朵茉莉花,好一朵茉莉花,满园花草也香不过它,我有心采一朵戴,看花的人儿要将我骂。好一朵茉莉花,好一朵茉莉花,茉莉花开雪也白不过它,我有心采一朵戴,又怕旁人笑话;好一朵茉莉花,好一朵茉莉花,满园花开比也比不过它。我有心采一朵戴,又怕来年不发芽。”
1957年,已是前线歌舞团作曲兼指挥的何仿率合唱队到北京参加全军文艺会演,修改后的六合民歌《茉莉花》一炮打响,不久被正式灌制成唱片,很快在全国流传开来,成了一首脍炙人口的民歌。1959年,《茉莉花》正式走出国门,在维也纳歌剧院唱响。在这之前,何仿又对歌词作了修改,将“满园花草”改为“满园花开”,将“看花的人儿要将我骂”改为“又怕看花的人儿骂,”旋律上又进一步丰富,在维也纳演出受到高度赞赏。从此《茉莉花》一发不可收,从奥地利唱到前苏联,唱到印尼、波兰、匈牙利、阿尔巴尼亚,唱遍了世界各地。还被收入了《世界名曲专辑》。1997年6月30日午夜,香港会展中心5楼会议大厅,在香港回归祖国政权交接仪式开始之前,中国军乐队奏响了脍炙人口的江苏民歌《茉莉花》;1999年12月19日午夜,《茉莉花》再次在我国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交接仪式现场奏响。2002年12月3日,在摩纳哥首都蒙特卡洛举行的2010年世博会主办权投票活动现场,中国代表团的申博宣传片中先后十多次响起《茉莉花》的旋律,并以此征服了各国代表和国展局的官员。2004年8月19日雅典奥运会闭幕式上,《茉莉花》的旋律再次倾倒了全世界的观众。
发展影响
我国地域辽阔,历史悠久,民族众多,因此广泛流传的民歌小调数量也甚多。它们就像暮春三月花园中的百花,姹紫嫣红,姿态万千,芳香四溢。其中有一个品种姿压群芳,栽培悠久,广受大众喜爱,她就是大家耳熟能详的民歌小调《茉莉花》。
她旋律委婉,波动流畅,感情细腻;通过赞美茉莉花,含蓄地表现了男女间淳朴柔美的感情。早在清朝乾隆年间出版的扬州戏曲剧本集《缀白裘》中,就刊载了它的歌词,可见其产生流传年代的久远。
十八世纪末年,有个外国人将她的曲调记了下来,歌词用意译的英文和汉语拼音并列表示。后来,又有个叫约翰·贝罗的英国人来华,担任英国第一任驻华大使的秘书。1804年,他出版了自己的著作《中国游记》。也许在他眼里《茉莉花》是中国民歌的代表吧,所以在著作中特意把《茉莉花》的歌谱刊载了出来,于是这首歌遂成为以出版物形式传向海外的第一首中国民歌,开始在欧洲和南美等地流传开来。
1924年,世界著名歌剧大师、意大利作曲家普契尼在癌症的病患中完成了歌剧《图兰多特》的初稿后逝世。该剧以中国元朝为背景,虚构了一位美丽而冷酷的公主图兰多特的故事。普契尼把《茉莉花》曲调作为该剧的主要音乐素材之一,将它的原曲改编成女声合唱,加上剧中的角色全都穿着元朝服饰,这样就使一个完全由洋人编写和表演的中国故事,有了中国的色彩和风味。1926年,该剧在意大利首演,取得了很大成功。从此,中国民歌《茉莉花》的芳香,随着这部歌剧经典的流传而在海外飘得更广。
1942年冬天,著名军旅作曲家、原前线歌舞团团长、苏皖民歌《茉莉花》的搜集整理加工者音乐家何仿先生到六合八百桥镇采风,从当地一位知名的民间艺人那里,采集到了这首在当地广为传唱的民歌,将她的曲调及歌词一一记录了下来。1957年,他将原曲原词作了改编,三段歌词都用同一曲调,由原来歌唱三种花改成集中歌唱茉莉花,并以悠扬婉转的拖腔作结束,遂成为现在大家所熟悉的这个样子。该曲当年由前线歌舞团演唱,后由中国唱片社出了唱片,于是得到进一步的流传。
本世纪初年,张艺谋在它导执的申奥、申博宣传片中,都用《茉莉花》作背景音乐。2003年8月3日,2008年奥运会徽——“中国印.舞动的北京”在北京天坛公园祈年殿隆重揭晓。当著名运动员邓亚萍和著名影星成龙扶着会徽缓缓走上祈年殿时,管弦乐又响起了《茉莉花》的旋律。此时此刻你所听到的《茉莉花》的乐声,委婉中带着刚劲,细腻中含着激情,飘动中蕴含坚定,似乎向世人诉说:《茉莉花》的故乡——古老的中国正在阔步向前。随着这些电视片的播放,相信《茉莉花》的芳香,将飘得更远更广。
E. 图兰朵的故事梗概
在古中国,政府下令,欲娶公主图兰朵(Turandot)者,须猜对公主的三个谜语;但如有猜错,便要处死。有一位波斯王子莅临求婚,但猜谜失败,将于月出之时斩首。
流亡中国的鞑靼王子卡拉富(Calaf)与父亲帖木儿(Timur)、侍女柳儿(Liù)在北京城重逢后,即看到波斯王子遭处决,及图兰朵在场亲自监斩。卡拉富王子被图兰朵公主的美貌吸引,不顾父亲、柳儿和三位大臣平(Ping)、庞(Pang)、彭(Pong)的反对来应婚,答对了所有问题,原来这三道谜题的答案分别是“希望 ”、“热情”和“图兰朵”。
但图兰朵拒绝认输,向父皇撒赖,不愿嫁给卡拉富王子,于是王子自己出了一道谜题,只要公主若在天亮前得知他的名字,卡拉富不但不娶公主,还愿意被处死,公主捉到了王子的父亲帖木儿和丫鬟柳儿,并且严刑逼供。
柳儿自尽以示保守秘密。帖木儿此指责图兰朵十分无情。天亮时,公主尚未知道王子之名,但王子的强吻融化了她冰般冷漠的心,而王子也把真名告诉了公主。公主也没公布王子的真名,反而公告天下下嫁王子,并说王子的名字叫:“Amore”,在意大利文中即“爱”。
(5)图兰朵怎么变茉莉花的扩展阅读:
《图兰朵》(意大利语:Turandot)是贾科莫·普契尼作曲的三幕歌剧,剧本改编自意大利剧作家卡洛·戈齐的创作。普契尼在世时未能完成全剧的创作,在普契尼去世后,弗兰科·阿尔法诺根据普契尼的草稿将全剧完成。
该剧于1926年4月25日在米兰斯卡拉歌剧院首演,由托斯卡尼尼担任指挥。在该歌剧中,普契尼部分采用了中国民歌《茉莉花》的曲调。
F. 求《图兰朵》中茉莉花部分的MP3
楼主你好。
下载地址已私信,注意查收。
希望对你有帮助。
有问题请追问。
如果满意的话,望采纳,外加赞~
“木叶”的进步离不开您的支持,谢谢合作。
G. 在歌剧图兰朵中,茉莉花的旋律出现了几次,分别是在什么时候,有什么作用
出现过两次,第一次是在波斯王子在行刑的途中,第二次出现是在卡拉夫(Calà内f)敲响铜锣之后,旋律随鼓乐齐容鸣而盘空飘逸。作用是烘托了悲伤的气氛,这部歌剧呈现的是西方人思维中的中国古代的女人和爱情。
这部歌剧是意大利著名歌剧大师普契尼最伟大的作品之一,也是他一生的最后一部作品。在完成他计划作为该剧高潮的二重唱之前,癌症夺去了他的生命。这部作品最后一场由阿尔法诺于1926年替代完成。这部作品的脚本,由阿达米和西莫尼根据意大利剧作家戈济的同名戏剧撰写。
(7)图兰朵怎么变茉莉花的扩展阅读
《图兰朵》的原始作品,是一篇名为《杜兰铎的三个谜》(即《卡拉夫和中国公主的故事》)的短篇故事。选自阿拉伯民间故事集《一千零一日》(注:《一千零一日》和《一千零一夜》是两本不同的作品)。
《杜兰铎的三个谜》则是由波斯诗人内扎米的叙事诗《七个美女》(又名《七座宫殿》或《别赫拉姆书》)演变而成。
内扎米《七个美女》的题材则选自波斯诗人菲尔多西(940—1020)的《列王纪》(980—1009)中关于“萨桑尼王朝(226—651年)的别赫拉姆五世(420—438年)的记载和有关他的传说。
H. 有一部著名的歌剧图兰朵描绘的是传说中发生在古代中国的故事其中使用了茉莉花
作曲家韦伯(Carl Maria von Weber)、布索尼(Ferruccio Busoni)和中国当代剧作家魏明伦。歌剧吸收了江南民歌《茉莉花》的旋律,带有浓郁的东方韵味
I. 请问图兰朵中的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是江苏民歌还是河北民歌
你理解的很对啊!
江苏民歌<<茉莉花>>
<br>除了江苏、东北、河北流传着《茉莉版花》的民歌以外,我国还权包括山西、陕西、四川等省市流传着《茉莉花》的民歌。但由于江苏民歌《茉莉花》其旋律婉转、优美,很生动的表现了茉莉花的特点,因此这首《茉莉花》早在18—19世纪享誉全世界。意大利著名的作曲家普契尼在他的歌剧《图兰多特》中就以江苏民歌《茉莉花》的旋律为主题再现了神秘而美丽的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