栀子花黏液
⑴ 栀子花叶面有粘液是什么
花卉生了介壳虫 蚜虫 粉虱等虫害,它们会分泌粘液,继而招来煤污病,影响光合作用,妨碍花卉生长,要抓紧 灭虫
⑵ 栀子花树上,叶出现白色粘液是什么病
有虫害,确定。
去花店买包植物杀虫剂,百虫灵,一包一喷壶,喷喷植物叶片枝干,剩下的浇盆土里,连喷三四次一星期一次就可以
⑶ 这是我在栀子花中发现的,这是什么虫子啊怎么消除它
蜗牛和蛞蝓同属软体动物门、腹足纲、柄眼目,主要为害叶菜类、瓜果类及豆类蔬菜,蔬菜在幼苗期被害较重,受害叶片成孔洞或缺刻状,植株被其排出的粪便及粘液所污染,易诱发病害,严重影响蔬菜品质。
为害蔬菜的蜗牛俗称蜒蚰螺、小田螺、水牛等,常见种类有灰巴蜗牛和同型巴蜗牛;蛞蝓俗称软蜗牛、鼻涕虫等,常见种类有双线嗜粘液蛞蝓、野蛞蝓和黄蛞蝓。蜗牛与蛞蝓常混合发生危害。
1 田间识别
1.1 为害特点
初孵幼贝为害时仅食叶肉,留下表皮,稍大后用齿舌刮食叶、茎,造成孔洞或缺刻,严重者将苗咬断,造成缺苗断垄,近似于甘蓝夜蛾和菜青虫为害症状,但爬行过的地方有白色粘液带。
1.2 形态特征
蜗牛有一个螺旋贝壳,爬行时以头足和腹伸出壳外,遇到不适,头足即缩入壳内,分泌粘液封闭壳口。蛞蝓的贝壳退化为质板或消失。
①灰巴蜗牛 壳中等大小,较厚,呈圆球形,壳高18~21mm、宽20~23mm,有5.5~6个螺层,壳面黄褐色或琥珀色,常分布暗色不规则斑点,并有细致而稠密的生长线和螺纹。壳顶尖,缝合线深,壳口呈椭圆形,脐孔狭小,呈缝隙状。卵圆球形,直径1.5~2mm,乳白色有光泽,不透明,孵化前卵壳色稍变深。
②同型巴蜗牛 壳中等大小,质厚,呈扁球形,壳高11.5~12.5mm,宽15~17mm,有5~6个螺层,壳面呈黄褐色至灰褐色,有细致而稠密的生长线。体螺层周缘或缝合线处常有一条暗褐色带,有些个体无。壳顶钝,壳口呈马蹄形,脐孔小而深,呈洞穴状。卵圆球形,直径2mm,乳白色,有光泽,渐变淡黄色,近孵化时为土黄色。
③双线嗜粘液蛞蝓 体长35~37mm,宽6~7mm。身体柔软、裸露、无外壳,灰白色或淡黄褐色,背部中央和两侧有一条黑色斑点组成的纵带,两侧的纵带较背部色深。体前端较宽,后端狭长,外套膜大,覆盖整个体背,粘液为乳白色。
④野蛞蝓 体长30~60mm,宽4~6mm。长梭形,光滑柔软无外壳,体表暗灰色、黄白色或灰红色,少数有不明显的暗带或斑点。触角2对,暗黑色。体背前端具外套膜,为体长的1/3,其边缘卷起,内有退化的贝壳,上有明显的同心圆生长线,同心圆状生长线中心的外套膜后端偏右。呼吸孔在体右侧前方,其上有细小的色线环绕。粘液无色。
⑤黄蛞蝓 体长100mm,宽12mm。光滑柔软无外壳,体表为黄褐色或深橙色,并有散状黄色斑点,靠近足部两侧颜色较淡。头部具二对浅蓝色触角,在体背前端1/3处有一椭圆形外套膜,前半部为游离状态,运动收缩时可把头部盖住。
1.3 生活习性
两种蜗牛在菜田的发生规律基本相似,1年发生1代,1生经过卵、幼贝、成贝3个时期,寿命1~1.5年。灰巴蜗牛寿命略长于同型巴蜗牛。蜗牛为雌雄同体,异体受精,任何个体均能产卵,成贝有多次产卵习性,一年中大多在5月和9月出现两次产卵高峰和相应的危害和死亡高峰。以成贝或幼贝越冬,越冬场所在菜田作物根部、草堆、土缝里。
蛞蝓1年发生2~3代,世代重叠,以成体或幼体在作物根部湿土下、河沟边、草丛中及石板下越冬及产卵。在保护地内可周年生长繁殖、为害。蛞蝓为雌雄同体,异体受精。从发生量和危害程度看,一年主要有两个高峰期,即春雨4~5月和秋雨9~10月。活动为害高峰期后出现产卵高峰,卵产于湿润疏松土表中,特别是腐殖质含量高的疏松土壤。
蜗牛、蛞蝓喜温暖、潮湿的环境,通常昼伏夜出。傍晚开始活动,虫口逐渐增加,22∶00~23∶00达高峰,清晨之前又陆续潜入土中或隐蔽处。若遇阴雨天气,可昼夜为害。蜗牛及蛞蝓行动迟缓,借足部肌肉伸缩爬行,并分泌粘液,粘液遇空气干燥发亮。另外,蛞蝓畏惧阳光,强日照下2h即死亡,该虫耐饥力强,在食物缺乏或不良条件下能不食不动。
2 防治方法
2.1 农业防治
应用地膜覆盖栽培,不仅有利于蔬菜生长,而且能使蜗牛、蛞蝓的为害减轻。清洁田园,铲除杂草,及时中耕与秋季耕翻,破坏蜗牛、蛞蝓栖息和产卵的场所,使部分成贝或幼贝暴露地面冻死或被天敌啄食,卵被晒裂。在温室或菜田四周、地头或垄间撒石灰带,每667平方米用生石灰5~10kg,保苗效果良好。温室要通风透光,力求室内清洁干燥。
2.2 物理防治
人工诱集捕杀蜗牛或蛞蝓,在田间或温室中设置瓦块、树叶、杂草、菜叶等作诱集堆,使其躲藏其中,然后集中捕获;利用研碎的烟末5kg/667平方米均匀撒施,或用水浸后喷施可防治菜田蛞蝓;天南星科芋属的芋苗,除赤紫色的茎、叶芋苗外,其他茎、叶色的芋苗对蛞蝓均有良好的驱避作用,故可在作物地四周栽植芋苗为保护带;在菜田区的周围用草木灰、粉碎的贝壳及马毛的混合物做成防虫篱笆,当蛞蝓和蜗牛一接触到这种混合物时,立刻就受到严重的刺激,使这些害虫不能自由行动而死亡。
2.3 生物防治
菜田或大棚内可在阴雨天或傍晚时放鸭,即养鸭啄蜗。利用捕食性甲虫防治蜗牛及蛞蝓,捕食性甲虫释放量和害虫的比例为1∶5,可消灭菜田蛞蝓及蜗牛达80%。
2.4 化学防治
蔬菜出苗或移栽后,一般在蜗牛、蛞蝓发生初期,667平方米用6%四聚乙醛颗粒剂500~750g、10%多聚乙醛颗粒剂750~1000g、5%梅塔颗粒剂500~750g或3%灭旱螺颗粒剂750~1000g拌细干土15~20kg,于傍晚均匀撒在受害植株的行间垄上,特别注意植株周围,也可采取条施或点施,药点(条)间距40~50cm为宜。施用颗粒剂最好在气温15~35℃、菜地浇灌后或小雨后潮湿条件下进行,效果较好,大雨冲刷会降低防治效果,施药后不要在田间行走,避免把颗粒剂踩入土中,不宜和化肥、其他农药混用。
在蛞蝓发生期,于清晨未潜入土时,可用氨水100倍液或硫酸铜800~1000倍液喷洒防治。
摘自:《长江蔬菜》
⑷ 救救我啊
鼻子流涕是鼻病的常见症状,不同的鼻病,可以出现不同颜色、性状的鼻涕。如果留意观察,可以从五颜六色的鼻涕中,找到某些疾病的信号。
清水样鼻涕 多见于伤风感冒初期和过敏性鼻炎发作的患者。但头颅外伤或鼻部手术后的患者,如突然流出水样液体,要谨防脑脊液鼻漏,需及时诊治处理。
白色粘液鼻涕 常见于慢性鼻炎,生活环境中某些物理和化学性物质的刺激,也可出现白色粘液鼻涕。
粘脓鼻涕 常见于伤风感冒后,随着感冒的好转,粘脓性鼻涕内的脓性成分会逐渐减少,如果病程超过10天,仍流粘脓鼻涕,应考虑患鼻窦炎的可能。
黄水鼻涕 多为上颌窦内的浆液囊肿破裂所致,表现为一侧鼻腔间歇性地流出黄水。
白渣样鼻涕 常由干酪性鼻炎引起,并有恶臭,如呈绿色而有特殊臭味,则是萎缩性鼻炎�臭鼻症的特征。
黑色鼻涕 多由于吸入的大量黑色粉尘�如煤尘、烟尘、金属尘等混在鼻涕内所致。
红色鼻涕 指鼻涕中带有血丝或小血块,常见于鼻外伤、手术、炎症、结石、异物,以及全身性疾病。另外,红色鼻涕还可能是鼻腔恶性肿瘤的早期症状。特别是中年以上患者,经常擤出或鼻孔流出血性鼻涕,要及时去医院详细检查。
参考资料:http://academy2003.cpst.net.cn/popul/healt/artic/50328095637.html
⑸ 栀子花生密了怎么办
栀子花在这个时节最容易生虫子,蚜虫居多,俗称溺虫。专咬栀子花最嫩的地方,花就会干枯脱落,有时虫子分泌的粘液会引来很多蚂蚁。网上也有很多偏方,都不好用。我是每天早晨用软毛刷把虫子刷下来,你可以试试这个方法,要么就是喷洒农药了
⑹ 栀子花黏叶 怎么办
你的那个黏叶说得不清楚,只能给你以下参考:\
栀子花常病害如下:
炭疽病:
危害叶片,引起叶斑,病斑红褐色,是一种主要常见的叶部病害,
防治方法:
1, 种子、种鳞带菌时,可用50℃温水浸种20分钟或55℃温水浸10分钟,捞出晾干后播种。也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浸种1小时,消灭种子表面的病菌。
2. 花木发病后喷洒25%炭特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50%施保功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
叶斑病:
症状:
主要发生在叶片上,病菌多自叶尖或叶缘侵入,下部茎叶先发病,感病叶片初期出现圆形或近圆形病斑,淡褐色,边缘褐色,有稀疏轮纹,直径5mm-15mm;若发生叶缘处则呈不规则形,褐色或中央灰白色,边缘褐色,有同心轮纹,几个病斑愈合后形成不规则大斑,使叶片枯萎;后期产生众多小黑点,埋生于表皮下。
防治方法:
1.秋、冬季节剪除树上的重病叶,清扫落叶,并集中销毁,以减少侵染源。
2.栽植不宜过密,适当进行修剪,以利于通风、透光;浇水时尽量不沾湿叶片,最好在晴天上午进行为宜.
3. 喷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250-3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700-800倍液防治。每隔10天喷1次。 病害严重时,可喷施杀65%代森锌600-800倍液,或50%多菌灵1000倍液,以控制病害蔓延和扩展。
黄化病:
经常容易发生叶子发黄的黄化病,黄化病由多种原因引起,故须采取不同措施进行防治。缺肥引起的黄化病:这种黄化病从植株下部老叶开始,逐渐向新叶蔓延。缺氮:单纯叶黄,新叶小而脆。缺钾:老叶由绿色变成褐色。缺磷:老叶呈紫红或暗红色。对以上诸种情况,可迫施腐熟的人粪尿或饼肥。缺铁引起的黄化病:这种黄化病,表现在新叶上,开始时叶片呈淡黄色或白色,叶脉仍是绿色,严重时叶脉也呈黄色或白色,最终叶片会干枯而死。对这种情况,可喷洒0.2%—0.5%的硫酸亚铁水溶液进行防治。缺镁引起的黄化病:这种黄化病由老叶开始逐渐向新叶发展,叶脉仍呈绿色,严重时叶片脱落而死。对这种情况,可喷洒0.7%—0.8%硼镁肥防治。浇水过多、受冻等,也会引起黄叶现象,所以在养护过程中要特别加以注意。定期在浇水中加0.1%硫酸亚铁溶液进行浇灌或喷施叶片。
刺蛾:
刺蛾主要有黄刺蛾和绿刺蛾,幼虫体背及侧面有数条明显横线,体上有枝刺,茧雀卵形,其中黄刺蛾茧上有白色花纹,低龄幼虫群集为害为主,高龄幼虫则分散取食,而为害栀子花的主要是黄刺蛾,初龄幼虫为害后叶片呈透明网状,长大后分散食叶呈缺刻。以老熟幼虫在树杈下、树干上及浅土层中结茧过冬,幼虫为害期主要发生在6-9月,第1代幼虫期为6月下旬-7月下旬,第2代幼虫期8月下旬-9月下旬。
防治方法:
必须做到在幼虫期(6-9月)适时防治,低龄幼虫集中为害时,应及时摘茧、剪除虫叶虫枝并烧毁, 发生量较大时,可喷施菊酯类杀虫剂。用2.5%敌杀死乳油3000倍液喷杀刺蛾,(刺蛾在各地发生的情况不同,视当地情况进行防治,)
粉虱:
为害栀子花的主要是白粉虱, 可以看到栀子花新梢上有大量白色有翅小飞虫。大量聚集于新梢,以幼、若虫固定在叶背上吸汁危害。严重时引起枯梢,且分泌蜜露,诱发烟煤病,白粉虱性喜阴湿环境,卵散产,成堆。成虫具有趋嫩性,总是随着植株的生长不断向顶部嫩叶产卵,一年可发生3—4代,能孤雌繁殖,世代重叠。由于繁殖迅速,迁飞能力强,易于传播,所以各地应掌握在越冬代成虫产卵期至一龄幼虫为防治重点,
防治方法:
一、农业措施。加强栽培管理,结合补修剪,剪除病虫枝、密生枝,使园内通风透光,搞好排水,减少氮肥使用量,增施磷、钾肥。
二、物理及生物防治。尽量保护天敌生存环境,利用成虫趋黄性,可设置黄板诱杀成虫。自制黄板方法为:用纸板或塑料板,剪成1米×0.3米左右长方形,漆成桔黄颜色,再涂上一层黏油(机油加少许黄油调匀),置于园中,与栀子花高度相当,然后振动枝条,诱杀成虫。
三、化学防治。选择药剂为90%敌百虫800—1000倍,或用40%氧化乐果乳油1500倍液,或25%扑虱灵1500倍,或10%吡虫啉1500倍,或1.8%阿维菌素2000倍,或25%阿克泰3000—5000倍,可兼治蚜虫;20%螨克1000—1500倍,可兼治红蜘蛛,每7天左右喷1次,连续2—3次。
四、注意事项。喷药时,注意以叶背为主,且连同地面杂草及周围寄主一起喷;由于寄生蜂对菊酯类农药十分敏感,现阶段防治应少用菊酯类农药,以利保护天敌;在花蕾期慎用绿颖乳剂,做好药剂筛选、混用及交替使用;适时组织统防统治,采取防病先防虫的办法。
介壳虫:
为害栀子花的介壳虫主要是红蜡蚧,是介壳虫的一种,在冬季室内通风不良及温湿度过高时,容易发生介壳虫危害,并伴有煤烟病发生。对介壳虫,可用竹签刮除,用40%氧化乐果乳油1500倍液喷杀。也可用20号石油乳剂加200倍水进行喷雾防治。或喷施40%速扑杀乳油1500倍或花宝100倍液防治。
蚜虫:
用10%氧化乐果乳剂1000倍液或马拉硫磺乳剂1000至1500倍液或敌敌畏乳油1000倍液喷洒。
煤烟病
可用清水擦洗,或用多菌灵1000倍液进行喷洒防治
⑺ 我家的栀子花叶子发黄,米兰花的茎上出现了透明的粘液,这是什么情况,速回,在线等。
这两棵花是一样毛病,都是不通风所致。栀子花是喜肥、喜光、是潮湿、喜通风。米兰是喜肥、喜高温、喜强光、喜通风。栀子花还缺肥,马上施叶面肥。用高纯度的磷酸二氢钾兑水一千倍液,雾状喷施,3天一次。很快叶片油绿、还能促进花蕾形成。米兰是流胶病,是高温、通风不良。现在不严重,不用药物处理。如果有条件,把花放到室外,施足肥料。见到雨水后,很快就能枝繁叶茂、清香四溢。
⑻ 栀子花叶子发粘是怎么回事
栀子花的叶子发粘,粘的物质是虫子的分泌物。叶片若发现介壳虫,可用竹签内或小刷刮除。如果容虫子不多,也可把长虫的枝叶直接剪去即可。若为害栀子花叶片的面积比较大,是蚜虫或跳甲虫,可用花卉农药乐果、或敌百虫喷施。
⑼ 栀子花上长了像虫子一样有壳的东西,也不会趴,还有白色粘液结晶。这
这是介壳虫,会吸食栀子花的汁液,造成栀子花生长不良,需要用药杀灭。可以用杀扑磷和噻虫嗪,去相同的体积,稀释1000倍喷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