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罗兰第一炉香
『壹』 张爱玲写沉香屑一炉香的时候和胡兰成分手了没
确切地说,张爱玲写《沉香屑一炉香》的时候(经“张学”学者推断,应该是在30年代,即20岁之前)和胡兰成是不认识的。直到在《紫罗兰》上发表了该文后(1943年,张23岁),经人引见,才认识了当时颇具文名的胡兰成。于次年(1944年)结婚,于1947年离婚。
我很欣赏张看破红尘的透彻,哪怕她自己最后也堕入其中,而不可自拔。所谓
心里对爱的挫败感,应该来源于父母无实际情感的婚姻。
附张爱玲年表:
1920年9月30日出生於上海,原名张煐,晚清军政重臣李鸿章之重外孙女
1922年迁居天津
1928年由天津搬回上海,读《红楼梦》和《三国演义》
1930年改名张爱玲
1939年考进香港大学,
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投入文学创作
1943年发表《倾城之恋》和《金锁记》等作品,并结识周瘦鹃、柯灵、苏青和胡兰成
1944与胡兰成结婚
1945年自编《倾城之恋》在上海公演;同年,抗战胜利
1947年与胡兰成离婚
1952年移居香港
1955年离港赴美,并拜访胡适
1956年结识剧作家赖雅,同年八月,在纽约与赖雅结婚
1967年赖雅去世
1973年定居洛杉矶;两年后,完成英译清代长篇小说《海上花列传》
1995年九月逝於洛杉矶公寓,享年七十四岁
张爱玲生平:
张爱玲,1920-1995
原名张煐,笔名梁京,祖籍河北丰润,生于上海,她是清末著名“清流派”代表张佩伦的孙女,前清大臣李鸿章的重外孙女,出身名门闺秀。1942年开始职业写作生涯。40年代上海著名女作家,创作擅长心理分析。1952年赴香港。1966年定居美国,后死于公寓。
张爱玲,英文名字的中译,当时她母亲为她报名上学时匆匆起就的名字,却成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个用刀刻过般的名字,任凭岁月流逝,时代变迁,这一最普通的中国女人的姓名,伴随着她奇丽而又精美的佳作,流传到今日,并逐渐在风云中流露出她丰厚而又瑰丽的魅力。
张爱玲的祖父张佩纶原是清末的著名大臣,而她的祖母李菊耦则是慈禧心腹中堂李鸿章之女。可到了她父母一代,家道已然完全败落。父亲属于遗少型的少爷,母亲则是一个时髦的新女性。3岁时张爱玲随父母生活在天津,有一个短暂的幸福童年。受父亲风雅能文的影响,张爱玲从小就会背唐诗,给了她一些古典文学的启蒙,鼓励了她的文学嗜好。同时也受母亲向往西方文化的影响,生活情趣及艺术品味都是西洋化的。然而好景不长,父亲娶姨太太后,母亲不但勇敢地冲出了家庭的牢笼,而且更勇敢地与姑姑一起出洋留学,而年幼的张爱玲,则在失去了母爱之后,还要承受旧家庭的污浊。因此,张爱玲后来在文学创作中总是以"衰落中的文化,乱世中的文明"作为文化背景。
张爱玲是一个天才儿童,6岁入私塾,在读诗背经的同时,就开始小说创作。如果说第一篇小说写一个家庭悲剧,可以看出家庭环境对她的影响,那么第二篇小说写一个女郎失恋自杀的故事,则充分显示了她的文学创造力。此外,她还写过一篇名为《快乐村》的类似乌托邦式的小说,寄托了她对未来的幻想。1927年,7岁的张爱玲随家回到上海,不久,母亲回国,她又跟着母亲学画画、钢琴和英文。张爱玲对色彩、音符和文字都极为敏感,她曾说:"我是一个古怪的女孩,从小被目为天才,除了发展我的天才外别无生存的目标。……九岁时,我踌躇着不知道应当选择音乐或美术作我终身的事业。看了一张描写穷困的画家的影片后,我哭了一场,决定做一个钢琴家,在富丽堂皇的音乐厅里演奏"。因此,张爱玲笔下的女人都是怕穷的,为了不过穷日子,在当时女性无路可走的情况下,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婚姻作为自己的奋斗方式和目标。
张爱玲从四十年代初开始文学创作生涯。1943年,张爱玲在周瘦鹃主编的《紫罗兰》上发表了《沉香屑 第一炉香》后,一鸣惊人(这年她23岁,与曹禺十年前发表《雷雨》时同岁)。从此,她一发而不可收,在两年的时间里,她在《紫罗兰》、《万象》、《杂志》、《天地》、《古今》等各种类型的刊物上发表了她一生中几乎所有最重要的小说和散文,包括小说《沉香屑 第二炉香》(1943年5月)、《茉莉香片》(1943年6月)、《心经》(1943年7月)、《封锁》(1943年8月)、《倾城之恋》(1943年9月)、《金锁记》(1943年10月)、《琉璃瓦》(1943年10月)、《年青的时候》(1944年1月)、《花凋》(1944年2月)、《鸿鸾禧》(1944年5月)、《红玫瑰与白玫瑰》(1944年6月)、《桂花蒸 阿小悲秋》(1944年9月)、《等》(1944年11月),以及散文《到底是上海人》、《洋人看京戏及其他》、《更衣记》、《公寓生活记趣》、《烬余录》、《谈女人》、《论写作》、《有女同车》、《自己的文章》、《私语》、《谈画》、《谈音乐》等。晚年从事中国文学评价和《红楼梦》研究。事实上,张爱玲在五十年代已完成她最主要的创作,包括《倾城之恋》、《金锁记》、《赤地之恋》、《半生缘》等等。她的作品,主要以上海、南京和香港为故事场景,在荒凉和颓废的大城市中铺张旷男怨女,演义着堕落及繁华。
在张爱玲的这些作品中,最能代表她的风格的当数《倾城之恋》。《倾城之恋》是写一对精明过份的男女是如何在爱情上锱珠必较,功利全局,最后却因香港的沦陷而成全了那份世故的婚姻。这是一部香港式的'传奇'故事,却深刻地反映出乱世中的人情全然没有些许纯真,使人性得到稳定和规范的竟是险而又险的'传奇'力量,这部小说对人性冷漠的描写令人震慑,仿佛出自一个饱经沧桑的大家之手,其艺术之圆熟,语言之精美堪称中国现代爱情小说中的经典之作。《张爱玲的这些作品曾被当时的评论家评为:“我们文坛最美的收获之一。”这是她用灵魂去读灵魂的所得。
张爱玲在当时的触目,还不仅仅在她的美文,她的为人处世也几成一篇篇“传奇”,让人们留传至今,成为文坛轶事。见过张爱玲第一面的人,都会为她的衣着所惊叹。你很难用奇装异服的词句来形容她,但她的衣着款式、色彩的确与众不同。张爱玲不但在服装上出新出奇出古,在颜色的选配上也喜用一种鲜明而又参差对照的色彩。柠檬黄,大红,葱绿,桃红,士林蓝都是她常选用做衣料的色彩。可以想象,如此出色的颜色与出格的款式相配,会产生多么惊人的效果。但张爱玲的态度却是如行云流水,处惊不乱,我行我素地按自己的意愿着装出席各种活动和社交。从中可见她观念意识的笃定和超常规性。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张爱玲占有一席重要位置。她的作品,不论是小说还是散文,几乎都是以上海、香港等大都市作为背景的。她特别敏感都市生活的大雅大俗,一份独特的见解,一种越轨的笔致,十分耐人玩味。
1961年夏志清教授的《现代中国小说史》曾以专章讨论张爱玲,并将她与鲁迅及茅盾等大师平起平坐,不单肯定了张爱玲的才情,更为日后“张学”的研究奠下基础。
『贰』 如何评价马思纯、彭于晏主演的电影《第一炉香》
《第一炉香》里,女主人公葛薇龙受虚荣心和欲望驱使,可以说是自愿地一步步走向堕落,整个过程环环相扣、合情合理,四个关键的桥段好比四幕戏剧,在人物和环境的冲撞中,在人物内心的冲突中,最终的命运埋下伏笔。
在张爱玲的第一篇小说《沉香屑·第一炉香》(1943年上海《紫罗兰》杂志)的故事开端,“葛薇龙,一个极普通的上海女孩子,站在半山里一座大住宅的走廊上,向花园里远远望过去。”请注意,作家这里特别标明极普通的上海女孩子,后来王安忆《长恨歌》也这样强调弄堂女儿王琦瑶的上海身份,不过两个作家目的是不一样的。
这个上海女孩在香港读书,没钱了也不想回上海,就去找她的姑妈。她姑妈多年前嫁给一个广东富商做第四房姨太太,现在富商死了,姑妈很有钱,年纪虽然大还很风流,不过两家关系不好。所以当薇龙自己报上姓名:”姑妈,我是葛豫琨的女儿。”梁太太劈头便问道:”葛豫琨死了么?”葛薇龙忍气吞声:”我爸爸托福还在。”
姑妈却更加单刀直入说:”你爸活着一天,别想我借一个钱!”说得薇龙”……原是浓浓的堆上一脸笑,这时候那笑便冻在嘴唇上。”用动词写笑,“堆”是常用的,“冻”却非常罕见。“腮颊晒得火烫;滚下来的两行珠泪,更觉得冰凉……”梁太太这么无礼,一则是报复上海家族当年的道德谴责,二来也是当天正好不巧,她被乔家十三少假约会耍了一下,这个乔家公子就是后来小说的男主角。
『叁』 《沉香屑第一炉香》的结局是什么 他们没有结婚吗 为什么说乔琪乔最后抛弃了葛薇龙拜托了~谢谢~
结婚了,说“乔琪抛弃薇龙”是因为薇龙失去了利用的价值之后就会被乔琪无情的抛弃。
结局:
逐渐沉迷于靡丽生活的薇龙又忍不住爱上了一个放荡不羁的纨绔子弟乔琪,在梁太太和乔琪的设计下,薇龙最终嫁给乔琪,成为乔琪和梁太太谋取钱财和男人的工具。
剧情:
《沉香屑·第一炉香》是作家张爱玲创作的中篇小说,发表于杂志《紫罗兰》1943年第二期至第四期,收入1944年8月上海杂志社《传奇》,中国大陆地区版本收录于小说集《倾城之恋》。
该小说讲述了从上海来到殖民地香港读书的少女葛薇龙如何一步一步堕落的故事。小说描绘了殖民地时期香港上流社会的纸醉金迷,刻画了葛薇龙在爱情中自处卑下的形象,使得普通女子的悲剧命运与社会生存现状呈现出一种苍凉、悲壮之美。
『肆』 第一炉香的基本内容
上海女学生葛薇龙求学香港,投靠姑母梁太太,被梁太太利用,当做诱饵来吸引男人,葛薇龙渐渐沉迷在纸醉金迷中。后来被花花公子乔琪乔吸引,为了继续过声色犬马的上流社会生活,不惜出卖自己的灵魂,费尽心机嫁给了乔琪乔,最终沦为姑母梁太太和乔琪乔敛财的工具。结局不言而喻,当薇龙失去利用价值时就会被乔琪乔无情地抛弃。
『伍』 张爱玲作品:《第一炉香》的主要内容
《第一炉香》的主要内容:
上海的女中学生葛薇龙在八一三事变后,跟随家人一起到香港避难。后因物价飞涨,家人打算离港返沪,薇龙为了继续求学,投靠了与亲戚断绝关系多年的,富有寡居的亲姑母。
在姑母豪华、精巧的房子里,葛薇龙开始为姑母的物质款待所俘虏。三个月后,当初决心出淤泥而不染的薇龙在衣服与首饰的慢慢腐蚀下,对姑妈家的生活已经上了瘾。
等薇龙已经迷恋上了这样奢华的生活后,姑妈梁太太便露出了真面目。她先是以薇龙为诱饵吸引青年才俊,以供自己之需,然后充当皮条客,企图把侄女推到老情人司徒协怀里。
陷入困境的薇龙,继而为浪荡子乔琪乔的风仪震撼,迷恋而无法自拔。梁太太为了达到人财两全的目的。
劝乔琪乔同葛薇龙结婚可以先让薇龙以出卖肉体挣钱,等薇龙不能挣钱养家了,乔琪乔尽可以离婚。在姑母指导下,葛薇龙最终和乔琪乔结了婚,却堕入为梁太太弄人、为乔琪乔弄钱的交际花境地。
(5)紫罗兰第一炉香扩展阅读:
张爱玲的《沉香屑·第一炉香》是一个少女成长从而丧失天真的故事,是一个少女被诱惑而堕落的故事,显示了物欲、情欲对人的摧毁性力量,以及道德的脆弱性。
小说中,梁太太和乔琪乔合力促成了薇龙的堕落。对于梁太太的意愿来说,薇龙的堕落没有磨损对乔琪乔的爱,她没有成为梁太太那样无爱的物质主义者。
对于乔琪乔来说,因为薇龙的自我牺牲以及没有磨蚀的爱情,所以这个荡子面对她时仍然会有良心上的愧疚。更重要的是,薇龙对自己的境遇一直是有自省意识的。
她纠缠在自省与自欺之间,这种内在矛盾到结尾简直成为肉中骨刺一般的痛苦。小说写出了薇龙的心路历程,但作者对人性的深刻洞察在于,同时写出自省和自欺的争战。
虽然自欺一时战胜自省,导致薇龙的堕落。但自省却并没有就此缺位,而是始终伴随薇龙左右,难以彻底堕落。
『陆』 张爱玲《第一炉香》赏析是什么
《第一炉香》是张爱玲的处女作,此作一发表,张爱玲便名声大噪。这部小说发表在《紫罗兰》杂志,这是鸳鸯蝴蝶派办的文学刊物,鸳鸯蝴蝶派是通俗文学的一个流派,是专写言情小说的。
从《第一炉香》这部小说的情节看,它就是一部言情小说,写了一一个女大学生和一一个花花公子的爱情故事。就是这个原因,这个流派的带头大哥周瘦鹃看了这部小说拍案叫绝。这说明张爱玲写小说一开始就是走言情路线的。
然而张爱玲的文化背景决定了她的言情小说中根本没有真诚的爱情,有的只是男人对女人的利用和女人对男人的依附。她的言情小说由于加进了她的人生苦痛,揭示了女性依附性存在的悲剧,因此使得她的小说更具有现代意义,小说中剩下的只有对爱情的悲凉,对人生的悲凉。
《第一炉香》简介:
上海女学生葛薇龙求学香港,投靠姑母梁太太,被梁太太利用,当做诱饵来吸引男人,葛薇龙渐渐沉迷在纸醉金迷中。
后来被花花公子乔琪乔吸引,为了继续过声色犬马的上流社会生活,不惜出卖自己的灵魂,费尽心机嫁给了乔琪乔,最终沦为姑母梁太太和乔琪乔敛财的工具。结局不言而喻,当薇龙失去利用价值时就会被乔琪乔无情地抛弃。
『柒』 我要张爱玲的【第一炉香】txt 速求。急。
链接:
提取码:fkcd复制这段内容后打开网络网盘手机App,操作更方便哦
作品简介:
《沉香屑·第一炉香》是作家张爱玲创作的中篇小说,发表于杂志《紫罗兰》1943年第二期至第四期,收入1944年8月上海杂志社《传奇》,中国大陆地区版本收录于小说集《倾城之恋》。
『捌』 张爱玲的《第一炉香》赏析怎么写
《第一炉香》是张爱玲的处女作,此作一发表,张爱玲便名声大噪。这部小说发表在《紫罗兰》杂志,这是鸳鸯蝴蝶派办的文学刊物,鸳鸯蝴蝶派是通俗文学的一个流派,是专写言情小说的。
从《第一炉香》这部小说的情节看,它就是一部言情小说,写了一一个女大学生和一一个花花公子的爱情故事。就是这个原因,这个流派的带头大哥周瘦鹃看了这部小说拍案叫绝。这说明张爱玲写小说一开始就是走言情路线的。
然而张爱玲的文化背景决定了她的言情小说中根本没有真诚的爱情,有的只是男人对女人的利用和女人对男人的依附。她的言情小说由于加进了她的人生苦痛,揭示了女性依附性存在的悲剧,因此使得她的小说更具有现代意义,小说中剩下的只有对爱情的悲凉,对人生的悲凉。
(8)紫罗兰第一炉香扩展阅读:
《第一炉香》简介:
上海女学生葛薇龙求学香港,投靠姑母梁太太,被梁太太利用,当做诱饵来吸引男人,葛薇龙渐渐沉迷在纸醉金迷中。后来被花花公子乔琪乔吸引,为了继续过声色犬马的上流社会生活,不惜出卖自己的灵魂,费尽心机嫁给了乔琪乔,最终沦为姑母梁太太和乔琪乔敛财的工具。结局不言而喻,当薇龙失去利用价值时就会被乔琪乔无情地抛弃。
『玖』 沉香屑第一炉香是什么意思
《沉香屑·第一炉香》是作家张爱玲创作的中篇小说,发表于杂志《紫罗兰》1943年第二期至第四期,收入1944年8月上海杂志社《传奇》,中国大陆地区版本收录于小说集《倾城之恋》。
该小说讲述了从上海来到殖民地香港读书的少女葛薇龙如何一步一步堕落的故事。小说描绘了殖民地时期香港上流社会的纸醉金迷,刻画了葛薇龙在爱情中自处卑下的形象,使得普通女子的悲剧命运与社会生存现状呈现出一种苍凉、悲壮之美。
内容简介
上海的女中学生葛薇龙在“八一三事变”后,跟随家人一起到香港避难。后因物价飞涨,家人打算离港返沪,薇龙为了继续求学,投靠了与亲戚断绝关系多年的,富有寡居的亲姑母。在姑母豪华、精巧的房子里,葛薇龙开始为姑母的物质款待所俘虏。三个月后,当初决心出淤泥而不染的薇龙在衣服与首饰的慢慢腐蚀下,对姑妈家的生活已经上了瘾。
等薇龙已经迷恋上这样奢华的生活后,姑妈梁太太便露出了真面目。她先是以薇龙为诱饵吸引青年才俊,以供自己之需,然后充当皮条客,企图把侄女推到老情人司徒协怀里。陷入困境的薇龙,继而为浪荡子乔琪乔的风仪震撼,迷恋而无法自拔。
梁太太为了达到人财两全的目的,劝乔琪乔同葛薇龙结婚:可以先让薇龙以出卖肉体挣钱,等薇龙不能挣钱养家了,乔琪乔尽可以离婚。在姑母指导下,葛薇龙最终和乔琪乔结了婚,却堕入为梁太太弄人、为乔琪乔弄钱的交际花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