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罗兰的病症
『壹』 非洲紫罗兰的病虫害要怎样防治
非洲紫罗兰病虫害。
非洲紫罗兰在成苗期最易感染灰霉病和白粉病。为了预防灰霉病的发生,可以采用通风、及时摘除多余叶片等方法。如果发现感染病株一定要及时销毁。白粉病发生时,可用甲基托布津或粉锈宁乳等治疗。如发现蚜虫、蓟马等虫害也要及时使用相应药物进行治疗。
『贰』 紫罗兰能治病吗如果能,能治哪些病
紫罗兰的花香可以使人的精神振奋。
『叁』 紫罗兰的病虫害要怎样防治
紫罗兰的病虫害防治:紫罗兰在生长期,常受到霜霉病的侵害,受害叶片和嫩专梢处属有白色霜霉状物,致使植株矮化或畸形。在发病前或发病初用200倍波尔多液,每10天喷1次,连续喷2~3次,可以抑制该病的发生。
当花枝上1/2~2/3小花开放时采收。采收时间以早晨或傍晚为好。此时植株体内的细胞含水量较多,能使鲜花保鲜时间延长。从茎基部采剪,使花枝更长。每束10~20支,绑扎好后基部放入容器中充分吸水,再用包装纸或塑料薄膜包裹后,冷藏或装箱上市。切花花枝在4摄氏度温度下可保持3~4天,3~4天后就应回到室温环境中。
『肆』 紫罗兰的花叶病会出现哪些症状
紫罗兰来花叶病:分布:全世界。自影响切花质量和产量。
症状:受病叶片出现明脉、斑驳、花叶或系统褪绿斑,有时出现细小坏死斑,花碎锦。严重时病株矮,叶簇生,叶缘上卷,叶片扭曲和皱缩,花梗扭曲严重影响切花。
发病规律:十字花科或其他病株是田间初侵染源,通过多种蚜虫传播。
『伍』 紫罗兰有哪些病虫害
(1)常见病害、症状及防治办法。
栽培中紫罗兰主要病害有枯萎病、黄萎病、白锈病及花叶病。
枯萎病:主要症状是植株变矮、萎蔫。幼株叶片上产生明显的脉纹、在较大的植株上引起叶片下垂等。防治措施:①可用50~55℃温水进行10分钟温烫浸种,这样可以杀死种子携带的病菌。②药剂消毒,种植紫罗兰用的土壤应消毒后再利用,药剂可用1000倍高锰酸钾溶液。③如发现有严重感染的病株,应立即拔除烧毁,以防传染给其他健康植株。
黄萎病:此病症状为植株下部叶片变黄、萎蔫。病株严重矮化,维束管组织迅速变色。防治办法同紫罗兰枯萎病。
白锈病:此病是由白锈病所引起,紫罗兰植株受侵染后,病害部变为黄色,后期变为褐色。在叶片的表皮下产生链状的无色孢子。防治措施:①该病在其他十字花科植物上为害也很严重,紫罗兰如与其他十字花科植物放置在一起会互相传染,故应铲除十字花科的杂草,并与其他十字花科植株隔离。②紫罗兰植株发生病害前应喷波美3~4度石硫合剂预防,生长季节根据发病情况喷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或敌锈钠250~300倍液进行防治。
花叶病:此病是芫菁花叶病毒,又称甘蓝病毒1号所引起。通过以桃蚜和菜蚜为主的40~50种蚜虫传毒,也可通过汁液传播。该病毒可为害很多十字花科植物和其他非十字花科植物,故应与这些植物隔离。防治措施:①与其他毒源植物隔离。②应及时消灭蚜虫,药剂可用植物性杀虫剂1.2%烟参碱2000~4000倍液或内吸药剂10%吡虫啉2000倍液喷雾防治。
(2)常见虫害、症状及防治办法。
虫害有蚜虫、蓟马、潜叶蝇等,分别用10%一遍净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1.8%爱福丁乳油3000倍液,75%辛硫磷乳油1000~1500倍液进行防治。
『陆』 紫罗兰和小狐狸病了英语怎么说
紫罗兰和小狐狸病了
英文可以是Violet and Fox are ill
『柒』 紫罗兰菌核病的病症是怎么样的
紫罗兰菌核病茎、叶柄、叶常染病,染病初期呈水浸状并迅速软腐,后长出大量回白色菌丝,菌答丝密集形成黑色鼠粪状菌核。一般长在腐败了的茎基部、烂叶、叶柄等组织上,茎表皮纵裂,但木质部不腐败,故植株不表现萎蔫,病部以上叶、茎凋萎枯死。
『捌』 紫罗兰花叶病的发病规律是怎样的
【分布】
全世界。影响切花质量和产量。
【症状】
受病叶片出现明脉、斑驳、花叶或系统褪绿斑,有时出现细小坏死斑,花碎锦。严重时病株矮,叶簇生,叶缘上卷,叶片扭曲和皱缩,花梗扭曲严重影响切花。
【病原】
引起花叶病的病原有三种:一为芜菁花叶病毒(Turnip mosaic Potyvirus,TuMV),见图版28,详见旱金莲花叶病,中国的病原种类是芜菁花叶病毒;二为黄瓜花叶病毒(CMV),详见唐菖蒲病毒病;三为花椰菜花叶病毒(Cauliflower mosaic Caulimovirus,CaMV),病毒粒体球形,直径45nm或50nm(不同染料的差异)。沉降系数为220S,A260/280=1.40~1.48,核酸为双链DNA,约含16%,分子量约4.5×10^6。病毒粒体存在于病细胞的细胞质内。内含体为粗糙的粒状。病毒的致死温度为76~80℃;稀释终点约10-3;体外存活期20℃5~7d,免疫原性中等,与大丽花花叶病毒(Dahlia mosaic virus)血清学近缘。
【发病规律】
十字花科或其他病株是田间初侵染源,通过多种蚜虫传播。
【检测】
芜菁花叶病毒(Turnip mosaic virus):详见旱金莲花叶病。
黄瓜花叶病毒(CMV):详见唐菖蒲病毒病。
花椰菜花叶病毒(Cauliflower mosaic virus):
1.电镜下确证直径45nm或50nm的球形病毒粒体。
2.接种小花紫罗兰产生系统褪绿斑驳。花椰菜和芸薹产生明脉症状。
【防治】
1.温室育苗,防止苗期感染。
2.选择远离侵染源的地块种植。
3.药剂防治蚜虫,以达到减少传病的几率。常用的杀虫剂有50%马拉硫磷乳油1000倍液,或40%乐果乳油1000~1500倍液,或复果乳油(敌敌畏40%、氧化乐果10%)2000~3000倍液等。
『玖』 紫罗兰曲顶病的症状表现有哪些
【分布】
美国北部、墨西哥以及加拿大。
【症状】
受病植株节间短,矮化,侧枝丛生,叶片呈线状,叶缘向内卷曲,叶背的叶脉扭曲并有突起,有的病株叶尖变紫或变黄。病株基部叶片干枯,顶叶变成白色,由于韧皮部坏死,从叶片、叶柄和茎中渗出褐色液体。病株花梗细而密集成丛,花畸形,花瓣常干枯。病株生长衰退,枝、叶和花均畸形,失去商品价值。
【病原】
甜菜曲顶病毒(Beet curly-top Curtovirus,BCTV)。属于联体病毒科(Geminiviridae)。病毒粒体球状,直径约18~22nm,单个或成对,都有侵染力。病毒的致死温度为80℃;稀释终点约10-3;体外存活期20℃时,8d左右。免疫原性强,与大丽花花叶病毒(Dahlia mosaic virus)血清学近缘。
【发病规律】
由于病原的寄主范围极广,可以侵染44科的300多种双子叶植物。田间初次侵染来源很多。叶蝉和菟丝子可以传病,汁液不传播。
【检测】
1.电镜下确证直径约18~22nm双生病毒。
2.利用甜菜曲顶病毒抗血清进行血清学反应。
【防治】
1.在防虫温室培育幼苗,避免早期感染。
2.拔除病株和菟丝子。
3.生长期喷药杀死介体叶蝉,减少田间传播蔓延。常用的药剂有40%乐果乳油2000倍液,或50%马拉硫磷乳剂2000倍液,或50%杀螟松乳剂1000倍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