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花卉百科 » 西洋杜鹃花病虫害视频

西洋杜鹃花病虫害视频

发布时间: 2021-03-08 02:05:14

『壹』 西洋杜鹃的病虫害应该怎样防治

黑斑病,及时摘除病叶并清除盆中或地上的枯枝落叶,集中烧毁;保持通风、透专光,降低湿度;属发病初期喷施7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或用50%多菌灵1500倍液。红蜘蛛,可用0.1%的三氯杀螨醇喷杀,每周喷一次,连喷3次;也可用50%的氧化乐果乳油,加水1500倍喷洒。介壳虫,可先人工刷除,然后喷施氧化乐果乳油1500倍液。

『贰』 对西洋杜鹃怎么进行病虫害防治

西洋杜鹃属抗性较强的花卉,但养护不当也有病虫害发生常见病害有黄化病黑斑病根腐病等回黄化病是答生理性病害,可结合灌水,浇灌硫酸亚铁溶液或0.1%~0.2%磷酸二氢钾溶液改善土壤酸碱性,或叶面喷洒0.5%的硫酸亚铁溶液,均有明显效果常见的虫害有冠网蝽红蜘蛛等

『叁』 怎么防治杜鹃花常见病虫害叶肿病

又称杜抄鹃饼病瘿瘤病,主袭要危害杜鹃的嫩枝嫩梢和叶片等幼嫩部位

(1)病害症状叶片受害后病部明显肿大,正面隆起呈半球形,背面凹陷;潮湿时病部出现白色的粉层,后期病疱干缩,病叶脱落;嫩枝嫩梢受侵染后,症状同叶片

(2)发病时间此病害以春季发病最重,秋末冬初也有发生

(3)防治措施

①应在病部发生白色粉末之前彻底摘除病叶,切勿错过防治最佳时期

②在病部未产生白色粉层前的发病初期(一般是在4月底,9月底)向叶面喷雾浸种灵1000倍液,可控制病害蔓延

③通风透光,降低空气湿度

『肆』 西洋杜鹃花养殖方法

西洋杜鹃花在新手手里是算是比较难养的,因为各地的气候不同,特别是北方,买来的时候很好,养不了多久及落叶,掉蕾,只要多了解西洋杜鹃花的习性要想养好西洋杜鹃花也不是那么难。 一、西洋杜鹃花的生长习性 喜温暖、湿润、空气凉爽、通风和半阴的环境。要求土壤酸性、肥沃、疏松、富含有机质、排水良好。夏季忌阳光直射、应遮阳,常喷水,保持空气湿度。土壤以疏松、肥沃和排水良好的酸性砂质壤土良好。盆栽土壤用腐叶土、培养土和粗沙的混合土,pH在5~5.5为宜。 二、西洋杜鹃花养殖过程中的常见问题 1、花后植株易枯死 解决关键:空气湿度要适中。 西洋杜鹃对空气湿度的要求较严格。温室大棚中莳养的西洋杜鹃,只要保证温室地面不积水,在正常的情况下,其空气湿度完全可以适合杜鹃生长。需要指出的是在装有空调的房间里,空气湿度远远小于杜鹃花的生理需求。因此,会出现叶色枯黄,花后大部分植株枯死的现象。这正是西洋杜鹃莳养困难的症结所在。只要莳养时每天都向杜鹃花的叶面喷洒清水以提高植株周围的空气湿度,这个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2、植株两侧生长不均衡 解决关键:日常浇水施肥要均匀。 由于西洋杜鹃的培养土必须是疏松透气的基质,实际莳养中采用的大多是松叶土,其透水性相当强,在浇水过程中水会径直下渗,部分养分也会随水流失。而我们常常习惯于从方便操作的一侧浇水,培养土便始终处在一侧干一侧湿、一侧肥一侧贫的状况。久而久之会造成植株的毛细根系一侧发达一侧萎缩,从而使植株外观表现为两侧生长不均衡。所以,西洋杜鹃浇水施肥时一定要从花盆的四周入手,操作均匀。 3、植株零星开花,花期不一致 解决关键:适时集中打头。 从经营者的角度来看,花卉在节假日等用花高峰期开放才能赢得最大利润,因此,西洋杜鹃的集中、按时开放至关重要。打头是调整花期的重要手段,经验证明,西洋杜鹃在春节期间达到盛花期应在七月下旬至八月上旬进行一次集中打头,在打头过程中植株的各个枝端务必彻底,去除长度以保证整株株型整齐为宜。在莳养西洋杜鹃的整个过程中,这个步骤极为关键,不容忽视。 4、植株出现“小叶病” 解决关键:防治螨虫。 西洋杜鹃本身抗性较强,但在操作不当的情况下也有病虫害发生,除常见的褐斑病、缺铁症外,还有一种常见症状,它一般最先发生的部位在植株的新梢,叶呈簇状,不舒展且叶色偏黄,与果树的小叶病症状极为相似,因此习惯称它为杜鹃“小叶病”。 大多数花农也自然而然地认为西洋杜鹃的“小叶病”也是缺锌引起的生理病害,用尽各种方法给杜鹃植株补锌但效果不佳。事实上西洋杜鹃的这种病症是由螨虫引起的,我们在植株进温室或购买时剔除病株,芽绽期可喷布1至3波美度的石硫合剂或用40%氧化乐果5至10倍液涂干进行预防。一旦发病,选择20%三氯杀螨醇乳油500至600倍液能达到很理想的效果。

『伍』 西洋杜鹃有哪些病虫害症状

西洋杜鹃易受褐霉病为害,尤其在高温多湿的梅雨季,必须及早预防,可用波尔多回液或答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喷洒。对于褐斑病,发病初期喷洒7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50%多菌灵500~800倍液,80%绿亨2号700倍液,隔7~10天一次,连续防治3~5天,而黄化病主要是缺铁、缺镁等原因造成的,可10天左右喷一次绿亨铁王或铁达灵等铁肥2000~3000倍液或1%硫酸镁溶液,用食醋及发酵好的淘米水也有一定效果。夏秋季易受红蜘蛛和军配虫为害。红蜘蛛多发生于夏秋为害叶片,使叶片呈灰白色,可用40%乐果乳油1500倍液喷杀。

『陆』 杜鹃花常见病虫害小叶病的方法方法有哪些

是一种生理性病害

(1)病害症状枝条顶端节间缩短,叶片簇生,新生叶片版明权显变小,约为正常叶片的1/3~1/2,叶色缺绿,出现黄褐色锈斑;叶缘向背面翻卷,叶尖变成黄色或黄白色;生长速度缓慢,着蕾率明显降低,花期延迟或开不好花,甚至导致植株死亡

(2)发病原因土壤中缺锌所致缺锌后,植物体内不能正常形成生长素,首先抑制了生长点部位的细胞分裂和伸长,导致节间缩短叶片簇生另外,小叶病在闷热的天气也最易发生,而且速度特别快

(3)防治措施喷施800~1000倍液的硫酸锌溶液或与1%尿素混喷,每隔7~10天喷1次,连续喷2~3次另外,经常松土,改善土壤通气状况,增强根系活力,促进营养物质的吸收

『柒』 西洋杜鹃花的养殖方法

鹃花属中性花卉,喜温暖、半阴、凉爽、通风、湿润的环境。要求疏松、肥沃、富含腐殖质的偏酸性(黄土)的土壤,pH值在5.5至6.5之间,忌用碱性或黏性土壤。适宜生长温度是12℃至25℃,夏天要遮阳防晒,冬天要防冻保暖,最好移入室内,特别是西洋杜鹃等比较娇嫩的杜鹃,更要重视养护。现将笔者几年来栽培杜鹃花实践经验体会,介绍给大家参考: 1.杜鹃花的根须像头发丝一样细,粗的主根很少,它既怕干又怕湿,尤其是怕重肥。如果浇水过多,根就泡在水中,过干,枝叶萎缩,叶瓣脱落,对植株威胁很大,至于浇了重肥,则会危及生命。 2.花谢后,必须剪去残花,避免结实消耗营养,新枝萌发后,适当疏枝,根据植株长势而定去留。 3.杜鹃最适宜种在泥质盆里,因为泥盆吸水透气,有利于根系生长发育,枝叶繁茂。 4.盆栽杜鹃花放置地点有讲究,一般应放在东南方向阳台,而且要通风,尽量少移动。不通风则易患黑斑病,大批落叶。 5.杜鹃对光照要求也应适度,夏季避免直射光。施肥应掌握薄肥勤施,能淡莫浓,每月在盆土上施一次有机复合肥。每10天喷一次磷酸二氢钾,作根外施肥。适时浇水,还可在水中放入食用醋,以增加酸度。 6.及时疏蕾疏叶,把长得过多过密的花蕾和叶片去掉一部分,使其空气流通,养分集中到花蕾。在花蕾形成后,要加重营养,适量多施点磷钾肥,否则花蕾会转化为叶苞。 7.杜鹃花落叶和不开花的主要原因有:夏天直射光过强,严寒冻伤、浇水太多,施肥太浓,放在室内时间过长,放在空气不流通或阴暗潮湿地方,淋酸雨等,所以养护过程中要避免这些情况。 8.翻盆换土,不需要年年进行,一般2年至3年一次,尽量少损伤根须,时间应在花谢后或秋季,同时喷洒托布津,以预防病害。 9.杜鹃花的虫害主要是红蜘蛛、蚜虫等,可用杀灭菊酯等喷杀,效果较好,如三天后不死,再喷一次。病害主要是黑斑病,由环境闷热、缺乏光照引起,可采取措施一方面促使空气流通,另一方面喷洒波尔多液、多菌灵。 10.杜鹃花繁殖方法主要是扦插。在芒种前后选用新枝,长5厘米至10厘米,在分叉点上剪下,剥去下部叶子,留顶叶3片至4片,将枝条的1/3插入土中,喷足水,盖上塑料薄膜。平时要加强管理,一年后移栽

『捌』 杜鹃花的病虫害防治方法有哪些

杜鹃复花常见虫害有红制蜘蛛,用1000倍的三氯杀螨醇液防治,每周1次,连续3周。5~10月有军配虫危害,气候干燥蔓延很快,可用40%乐果1500倍液喷杀。常见病害有叶斑病,可用70%托布津1000倍液或20%粉锈宁4000倍液喷洒。我国北方地区常因水和土壤呈碱性,致使杜鹃叶片缺铁而黄化,即称失绿病,可及时喷施0.2%~0.5%硫酸亚铁溶液,也可自制矾肥水,每50克水加0.1%硫酸亚铁或几滴食醋常年施用,效果良好。

『玖』 西洋杜鹃花如何养护

1、浇水的时间最好在早晚,在炎热的夏季不宜在中午浇水,这个时候浇水就是一种伤害,因为花的根部受到突然袭来的冷水的刺激之后会使花卉受到伤害,浇水要遵循几条原则,选择不干则不浇水,一旦发现发干发白就要浇透,绝对不要浇水只浇一半的习惯。

2、夏季萌发新枝的时候消耗的水分比较多,而且 空气干燥气温较高,每天需浇足1-2次水。有时候一连几天不下雨,盆土发干的话我们就要向盆土周围地面多喷水,这样能够增加周边的空气湿度。

3、入秋后气温有点低,空气比较干燥,蒸发量也很大,要经常向盆土中浇水保持盆土湿润,等到10月份花盆入室之后,浇水量要慢慢的减少。

4、光照方面的话西洋杜鹃比较喜欢温暖有光的条件,但是不能处于暴晒的环境下,最佳生长的温度保持在12-25度,其中4-9月以18-25度为最佳,到翌年3月以12-8度为最佳。



(9)西洋杜鹃花病虫害视频扩展阅读

西洋杜鹃产地生境:西洋杜鹃在荷兰、比利时育成。温带,亚热带广布。是长日照植物,但它喜半阴,怕强光直射。直射光过强,叶子会失绿,使叶边缘呈褐红色。最适光照为10000-20000lx,30000lx以上或3000lx以下对西洋杜鹃生长不利。

西洋杜鹃的生长适温为12-25℃,4-9月以18-25℃为宜,10月至翌年3月以12-18℃为宜,温度在0-4℃时,西洋杜鹃处于休眠状态。

『拾』 杜鹃花主要有哪些病虫害

1.病害:(1)褐斑病:是杜鹃的主要病害。发病初期叶面上出现褐色小斑点,后逐渐扩展成暗褐色大型斑块,病斑上散生许多黑色或灰褐色小点。受害叶片变黄,极易脱落,不仅影响当年开花,而且对来年花蕾发育也有很大影响。梅雨季节发病较重。发病后应及时清除病叶,并喷洒50%托布津800倍液防治。

(2)杜鹃饼病:主要发生在嫩叶、嫩芽和嫩茎上。嫩叶受害后病部明显肿大,背面凹下,正面隆起,呈半球形,所以又叫叶肿病。初期病斑呈淡红色,后变成黄褐色,表面产生白色粉状物。后期病斑变成褐色,严重时全叶肿大,或者畸形卷曲,最后枯萎脱落。是一种真菌性病害。一年有2次发病,一次为春末夏初,另一次是秋末冬初,以春季发病最重。在病部产生白色粉末物之前摘除病叶,并喷洒65%代森锌600倍液防治。

此外尚有花腐病、叶枯病、煤烟病等。

2.虫害:(1)军配虫:成虫体小而扁平,长3.5~4.0毫米,黑褐色。前翅折叠时形成“X”形花纹,翅面密布网状纹。若虫体暗褐色,身上有明显的刺状物。成虫、若虫群集于寄主叶背主、侧脉附近吸食为害。被害叶面上出现黄白色斑点,同时在叶背还可见到很多黑褐色虫粪和(脱)皮壳。可喷洒50%西维因可湿性粉剂500~700倍液;50%辛硫磷或50%杀螟松乳剂1000~1500倍液防治。

(2)短须螨:主要在叶背主脉附近刺吸汁液,7~9月为发生盛期,常引起杜鹃大量落叶,严重影响生育和观赏。

此外还有叶蜂、介壳虫和蓑蛾等。

3.生理病害:杜鹃黄化病是一种生理性病害,发病的原因主要是:土壤碱性;杜鹃喜酸性土壤,若栽植在碱性土中会使杜鹃叶片发黄,甚至枯死。缺铁;培养土中铁元素不足,叶绿素合成受到影响,叶片变小,呈黄白色,尤以幼叶表现最为明显。二者有连带关系,碱性往往导致缺铁。养护不当;光照过强或不足、浇水过多、施肥过量或不足、土壤黏重等,都会引起生理障碍,使杜鹃生长不良,叶片出现黄化、脱落等现象。对黄化病应针对上述原因,对症下药。如因缺铁引起的黄化,可喷洒或浇灌0.2%硫酸亚铁水溶液,每隔7天浇1次,连续浇3~4次,叶片即由黄转绿;对因土壤碱性引起的黄化,要对土质进行酸化处理,可以换用以腐叶土为主的酸性培养土;如因养护不当引起的黄化,则需采取综合性养护措施。

热点内容
梅花产地 发布:2025-07-11 01:34:12 浏览:895
盆景附土草 发布:2025-07-11 01:34:12 浏览:47
梅花网董事 发布:2025-07-11 01:23:10 浏览:440
荷花镇桃子 发布:2025-07-11 01:21:51 浏览:602
玫瑰花蜜语 发布:2025-07-11 01:21:16 浏览:352
樱花笔会 发布:2025-07-11 01:01:49 浏览:302
垂钓盆栽 发布:2025-07-11 01:00:13 浏览:473
美女送给乞丐一朵花 发布:2025-07-11 01:00:11 浏览:929
水培盆栽批发 发布:2025-07-11 00:55:52 浏览:275
七夕表情图 发布:2025-07-11 00:55:02 浏览: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