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鹃花的由来
㈠ 杜鹃花的来历
来历:杜鹃花的记载,最早见于汉代《神农本草经》,书中将“羊踯躅”列为有毒植物。杜鹃花的栽培历史,至少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到唐代,出现了观赏的杜鹃花,此时杜鹃花就已移栽入庭园栽培,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772-846年)对杜鹃花情有独钟,不但写下了许多赞美杜鹃花的诗句,而且还亲自移植栽培,第一次移植未成活,写下了“争奈结根深石底,无因移得到人家”;820年终于移植成活,诗曰:“忠州洲里今日花,庐山山头去年树,已怜根损斩新栽,还喜花开依旧数。”据记载,唐贞观元年(785年)已有人收集杜鹃品种栽培,最有名的是镇江鹤林寺所栽培的杜鹃花。 杜鹃(学名:Rhododendron simsii Planch.):又名映山红、山石榴,为常绿或平常绿灌木。相传,古有杜鹃鸟,日夜哀鸣而咯血,染红遍山的花朵,因而得名。杜鹃花一般春季开花,每簇花2-6朵,花冠漏斗形,有红、淡红、杏红、雪青、白色等,花色繁茂艳丽。生于海拔500-1200(-2500)米的山地疏灌丛或松林下,为中国中南及西南典型的酸性土指示植物。该物种全株供药用:有行气活血、补虚,治疗内伤咳嗽,肾虚耳聋,月经不调,风湿等疾病。又因花冠鲜红色,为著名的花卉植物,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在世界各公园中均有栽培。中国江西、安徽、贵州以杜鹃花为省花,定为市花的城市多达七八个。1985年5月杜鹃花被评为中国十大名花之六。 网络参考资料:http://ke..com/link?url=YBoenRyF_5J2WhQrj2exLE5rcobLvI_-_D8AC5FnO_npGc_I1SUEP_q8Rlwhbfp6_jR77VzztlPB#1_1
㈡ 杜鹃典故的由来
闽东山区杜家村里有一户穷人家,家中三口人,母亲和两个儿子。大儿子年30余未婚,村里大都叫他杜大,弟弟叫杜二,年方十八九,兄弟以贩卖私盐为生,养活老母。杜大力大,一次可挑盐300斤,杜二力小,一担不过100斤,自己可勉强糊口。
有一天,杜大经过一处街坊歇肩的时候,由于担子太重,盐担滑下来,把一个小孩压死了。人命关天,杜大被官府抓去,关在监牢里,待判死刑。杜二一个人卖盐,奉养老母,十分困难。一次,杜大对来探监的弟弟说:“再过两天,找要被执行死刑了。”兄弟相抱痛哭。
弟弟说:“我去替死。我死只死一个,你死便死三个。因为我力气小,挣的钱,不能养活母亲,二人都会饿死。”说着弟弟把哥哥推出门外,自已进了牢房。
过了两天,杜二作了替死鬼。可是杜大怕事,出来后并没有回家事母,不知藏到哪里去了。杜二灵魂化作杜鹃鸟,到处飞叫:“哥哥回来!哥哥回来!”一边叫,一边口中滴出鲜血。鲜血滴处,长出了红杜鹃。此后,每年春天满山一片红杜鹃花,人们都说,这是杜二的红心与孝心。
(2)杜鹃花的由来扩展阅读:
关于杜鹃的诗句
送梓州李使君
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山中一夜雨,树杪百重泉。
汉女输橦布,巴人讼芋田。文翁翻教授,不敢倚先贤。
释义
万壑古树高耸云天,千山深处杜鹃啼啭。山中春雨一夜未停,树丛梢头流淌百泉。
汉女辛劳织布纳税,巴人地少诉讼争田。望你发扬文翁政绩,奋发有为不负先贤。
赏析
“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以如椽大笔,淋漓泼墨,勾勒出巴蜀层峦叠嶂的群山、无数险峻深邃的岩壑、高耸云天的林木,同时还有一片杜鹃热闹如沸的啼鸣,使万壑千岩为之振响。如同展开一卷气势磅礴的山水画,令人为之一振。
㈢ 杜鹃花名字的由来 有没有什么特别的用途 谢谢
杜鹃花又名映山红,山石榴,红踯躅.
杜鹃花素有"木本花卉之王"的美称,又称为"花中西施",是吉祥如意和幸福美好的象征.
杜鹃花十分美丽。管状的花,有深红、淡红、玫瑰、紫、白等多种色彩 。当春季杜鹃花开放时,满山鲜艳,像彩霞绕林,被人们誉为“花中西施”。五彩缤纷的杜鹃花,唤起了人们对生活热烈美好的感情,它也象征着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幸福生活。这就是我国人民热爱杜鹃的真谛。 相传,古代的蜀国是一个和平富庶的国家。那里土地肥沃,物产丰盛,人们丰衣足食,无忧无虑,生活得十分幸福。 可是,无忧无虑的富足生活,使人们慢慢地懒惰起来。他们一天到晚,醉生梦死,嫖赌逍遥,纵情享乐,有时搞得连播种的时间都忘记了。 蜀国的皇帝,名叫杜宇。他是一个非常负责而且勤勉的君王,他很爱他的百姓。看到人们乐而忘忧, 他心急如焚。为了不误农时,每到春播时节,他就四处奔走,催促人们赶快播种,把握春光。 可是,如此地年复一年,反而使人们养成了习惯,杜宇不来就不播种了。 终于,杜宇积劳成疾,告别了他的百姓。可是他对百姓还是难以忘怀。他的灵魂化为一只小鸟,每到春天,就四处飞翔,发出声声的啼叫:快快布谷,快快布谷。直叫得嘴里流出鲜血。鲜红的血滴洒落在漫山遍野,化成一朵朵美丽的鲜花。 人们被感动了,他们开始学习他们的好国君杜宇,变得勤勉和负责。他们把那小鸟叫作杜鹃鸟,他们把那些鲜血化成的花叫作杜鹃花。
除作观赏,有的叶花可入药或提取芳香油,有的花可食用,树皮和叶可提制烤胶,木材可做工艺品等。高山杜鹃花根系发达,是很好的水土保持植物。
㈣ 杜鹃花的起源地在哪里
要知道杜抄鹃花的起源地在哪里,首先要看在哪里最早找到有关杜鹃花的化石标本,其次还要根据杜鹃花种类的分布来推测。
在中国的西藏、四川、云南,以及日本、北美、奥地利、意大利和高加索地区均发现了杜鹃花的化石,时代均为白垩纪至第三纪中晚期。
依据化石记录报道,联系到杜鹃花在全球的分布,始祖类群起源的时代可能是在晚白垩纪至早第三纪的过渡期,这一推断是根据晚白垩纪土仑期植物群已有的杜鹃花科的记录。而中国杜鹃花种类最丰富,约有570种,因此,中国西南至中国中部最有可能是杜鹃属植物的起源地。
但也有外国学者认为杜鹃花属可能起源于北极地区,因为在那里发现了迄今最早的杜鹃花化石,并且杜鹃花属现存最原始的类群分布在这一地区。
㈤ 杜鹃花由来典故
杜鹃又名杜宇、子规,俗称布谷鸟。相传是古蜀国国君杜宇的精魂化身,啼时口角流回血答 相传,蜀国杜宇号称望帝,禅位后化为杜鹃鸟,每年春耕时节,杜鹃鸟飞来唤醒老百姓“快快布谷! 快快布谷!” "......故蜀人闻子规鸣,皆起曰,是望帝也(《说文·佳部》)”,鸣声凄切,动人哀思,昼夜不止,直叫得嘴边淌血,因而又名"思归"、“催归”。嘴巴流出的血,滴滴洒在地上,染红了漫山的杜鹃花。“杜鹃花与鸟,怨艳两何赊。疑是口中血,滴成枝上花。(成彦雄《杜鹃花》)”,此即成语“杜鹃啼血”、“子规啼血”的来历
㈥ 杜鹃花名字的由来
相传,古代的蜀国是一个和平富庶的国家。那里土地肥沃,物产丰盛,人们丰衣足食,无忧无虑,生活得十分幸福。富足的生活,使人们慢慢地懒惰起来。他们一天到晚,醉生梦死,嫖赌逍遥,有时连播种的时间都忘记了。
当时蜀国的皇帝,名叫杜宇,是一个勤勉的君王,他看到人们乐而忘忧,心急如焚。为了不误农时,每到春播时节,他就四处奔走,催促人们赶快播种,把握春光。
不过,杜宇积劳成疾,最终告别了他的百姓。可是他对百姓还是难以忘怀。他的灵魂化为一只小鸟,每到春天,就四处飞翔,发出声声啼叫:布谷,布谷。直叫得嘴里流出鲜血,鲜红的血滴洒落在漫山遍野,化成一朵朵美丽的鲜花。
人们被感动了,开始学习他们的好国君杜宇,变得勤勉和负责。他们把那小鸟叫作杜鹃鸟,他们把那鲜血化成的花叫作杜鹃花。
(6)杜鹃花的由来扩展阅读:
杜鹃繁叶茂,绮丽多姿,萌发力强,耐修剪,根桩奇特,是优良的盆景材料。园林中最宜在林缘、溪边、池畔及岩石旁成丛成片栽植,也可于疏林下散植。
杜鹃也是花篱的良好材料,毛鹃还可经修剪培育成各种形态。杜鹃专类园极具特色。在花季中绽放时即使杜鹃总是给人热闹而喧腾的感觉,而不是花季时,深绿色的叶片也很适合栽种在庭园中做为矮墙或屏障。
㈦ 杜鹃古时称谓
杜鹃花又名映山红,山石榴,红踯躅.
杜鹃花名字的由来,许多书上都有记载:
传说,古代周末内蜀王杜宇,号望帝,死后化身容为杜鹃鸟,在天空中徘徊翻飞,不停地叫唤"快回去,快回去",声音凄厉,就像在叫子女归来,所以又叫子规鸟.春天,杜鹃鸟啼叫时恰逢遍山花开,鸟鸣与花开正好在时间上巧合.另外,杜鹃鸟与红花又在颜色上巧合,所以此花被称为杜鹃花.
杜鹃花素有"木本花卉之王"的美称,又称为"花中西施",是吉祥如意和幸福美好的象征.
㈧ 杜鹃花来历150字!!!!!!!!
杜鹃(学名:Rhododendron simsii Planch.):又名映山红、山石榴,为常绿或平常绿灌木。相传,古有杜鹃鸟回,日夜哀鸣而咯血,染红答遍山的花朵,因而得名。杜鹃花一般春季开花,每簇花2-6朵,花冠漏斗形,有红、淡红、杏红、雪青、白色等,花色繁茂艳丽。为中国中南及西南典型的酸性土指示植物。1985年5月杜鹃花被评为中国十大名花之六。
㈨ 杜鹃花,也称映山红.谁知道它的由来,传说
相传在很久很久以前,浙西大明山上住着一对姐妹,姐姐叫杜姐,妹妹叫鹃花。她们俩长得非常漂亮,真比图画里的仙女还标致。
当鹃花长到十多岁时,父母不幸去世了,给她俩留下了一大笔欠债。自此以后,姐妹俩既要还债,又要生活,日子过得相当艰苦。为了早日还清欠债,姐妹俩没日没夜地纺纱织布。日子一天一天过去,姐妹俩手上的老茧也一天天增多,眼睛也布满了血丝。可辛苦一年,不但老债未还清,利加利,息滚息,新债又加了上去。这样一年又一年,欠债越来越多。
又一个年关到了,财主老爷带着一班狗腿子上山来向她姐妹俩逼债。姐妹俩向财主老爷苦苦哀求,乞求财主老爷开开恩,放宽期限。这时,财主老爷看到姐妹俩像仙人一样标致的容颜貌,眼珠一阵转动,就起了歹心,厚着脸皮嘻嘻一笑说:“我看你们俩个实在也拿不出钱还债,不过……办法倒也有一个,只要杜姐肯嫁给我,你们俩的欠债就一笔勾销。怎么样?”姐妹俩受到这样的耻辱,气得浑身发抖,嘴里不断地骂:“不要脸,不要脸!”财主老爷哼了一声说:“要么还钱,要么嫁人。你们不要敬酒不吃吃罚酒。”说完,带着一班狗腿子下山去了。
当天夜里,大约三更时分,财主老爷的抢亲队伍上山来了。来到姐妹俩居住的地方,踢开了她们的家门,一班狗腿子一涌而上,不由分说就把杜姐拖进了花轿。
花轿抬到了半山腰,杜姐在花轿里拼命的叫:“停下,让我再看看我的家,看看我的妹妹!”狗腿子想想谅她也逃不上天,就停了轿。杜姐一下轿,就朝山上跑。一跑跑到山崖上,仰天长呼一声:“地主老财,你不得好死!”就纵身跳下了悬崖。
这下可吓坏了狗腿子们,回家怎么向主子交待呢?呆了好一会儿,一个狗腿子说:“我们去把她妹妹抬去,反正也长得很漂亮。”于是,一班人重新来到杜姐家,对她妹妹说:“我们老爷很想你,你到了老爷家,穿得是绫罗绸段,吃得是山珍海味,有享不尽得荣华富贵,怎么样?”鹃花止住了泪,细细一想,自己是个弱小孤女,硬来是不行的。她就装着笑脸说:“嫁给你家老爷倒是可以,不过要答应我一个条件!”狗腿子一听,马上说:“好说,好说,只要你答应,什么条件都可以。”鹃花头一甩说:“让我去看一眼亲姐姐,给她叩个头。”“行,行!”说着,狗腿子跟着鹃花上山去了。
鹃花一步一步来到了姐姐跳崖的地方,看看狗腿子站在身边不便,就故作跪下叩头,一跪一叩头,就这样一个翻身纵入了悬崖中。
倾刻,崖下飞上来一对相当美丽的小鸟,叫着“姐妹苦,姐妹苦……”向林中飞去,那叫声如哭如诉,听了叫人毛发直竖。叫啊叫,嘴唇叫破了,滴下了滴滴鲜血,撒遍了满山。可真奇怪,凡是沾上鲜血的树丛,立时开出了一朵朵鲜红的花,小鸟飞到哪里,那里便是红花一片。
后来,人们怀念这俩个美丽又倔强的姐妹,就把这重鸟叫做“杜鹃鸟”,这种花叫做“杜鹃花”。
㈩ 杜鹃名字的由来
杜鹃又抄名杜宇、子规,俗称布袭谷鸟。相传是古蜀国国君杜宇的精魂化身,啼时口角流血 相传,蜀国杜宇号称望帝,禅位后化为杜鹃鸟,每年春耕时节,杜鹃鸟飞来唤醒老百姓“快快布谷! 快快布谷!” "......故蜀人闻子规鸣,皆起曰,是望帝也(《说文·佳部》)”,鸣声凄切,动人哀思,昼夜不止,直叫得嘴边淌血,因而又名"思归"、“催归”。嘴巴流出的血,滴滴洒在地上,染红了漫山的杜鹃花。“杜鹃花与鸟,怨艳两何赊。疑是口中血,滴成枝上花。(成彦雄《杜鹃花》)”,此即成语“杜鹃啼血”、“子规啼血”的来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