茉莉花杆上长白毛
Ⅰ 茉莉花枝条上出现白色而且不长叶子
任何植物生长的主要条件是光照 温度 水分 养分 通风。你所说的白色介壳虫可能性较大,不通风透光湿度大的环境易于发生病虫,针对几个条件对照分析即可。以下也是摘别人的东西供参考!
茉莉花的养殖方法:1.栽植盆栽茉莉花,盛夏季每天要早、晚浇水,如空气干燥,需补充喷水;冬季休眠期,要控制浇水量,如盆土过湿,会引起烂根或茉莉花繁殖多用扦插,也可压条或分株。 茉莉花扦插繁殖,于4-10月进行,选取成熟的1年生枝条,剪成带有两个节以上的插穗,去除下部叶片,插在泥沙各半的插床,覆盖塑料薄膜,保持较高空气湿度,约经40-60天生根。 茉莉花压条繁殖,选用较长的枝条,在节下部轻轻刻伤,埋入盛沙泥的小盆,经常保湿,20-30天开始生根,2个月后可与母株割离成苗,另行栽植。生长期间需每周施稀薄饼肥一次。春季换盆后,要经常摘心整形,盛花期后,要重剪,以利萌发新枝,使植株整齐健壮,开花旺盛。 2.光照与温度 每年霜降前入温室,越冬室温为5-10℃,5℃以下受冻害,0℃以下易死亡。最适生长温度为20 -25℃、春季谷雨后移出温室,出房前先在室内向阳处逐渐经受锻炼,慢慢出房,出房后先置于背风向阳处,适应室外环境后放开管理。3.浇水与施肥茉莉的浇水原则为“不干不浇,浇必浇透”。上盆后浇1次透水。春、秋季根据天气情况,一般2-3天浇1水,每天可喷水保持空气湿润。夏季每天上午喷1次水,下午4点后浇1次水。冬季在温室内要减少浇水量,否则易烂根。茉莉喜肥,出房后1个月,就可以开始浇矾肥水,随着天气温度的升高,植株生长势的增强,肥水浓度可逐渐加大,雨季可施干肥。花前及花期可追施磷、钾肥,以促花繁味香。追肥在每茬花后进行1次。盛花期停止追肥。冬季入室后停止施肥。4.整形修剪3月可对茉莉整形修剪。首先修去过密枝、干枯枝、病弱枝、交叉枝等,然后将留下的枝条短剪,留枝条长15厘米,促新枝生长,有利开花。若想使茉莉开好花、开大花,春季第1茬花蕾应抹掉一部分,或摘枝条—部分嫩尖。每次花后应及时摘除残花,使养分集中供下次花开。 花谚说:“晒不死的茉莉,阴不死的珠兰”,所以最适合光照强烈的楼房阳台盆栽。你买回来之后没有开花,可能是因为没晒太阳吧!
茉莉花是一种长日照偏阳性花卉,且喜炎热潮湿,性畏寒。
修剪
花谚说:“茉莉不修剪,枝弱花少很明显”、“修枝要狠,开花才稳”,但人们栽培茉莉花,往往注重肥水而忽视修剪,甚至越冬后的枯枝也舍不得剪去,以至于枝干细弱,叶片萎小、株型不雅、花也不盛。
茉莉花的修剪,除春季将越冬后的细弱枝条剪去,只留下粗壮基部以待新芽萌发外,夏季修剪很重要。花败后的枝条要及时留下3-5节,剪去顶梢,以促使萌发新亚。保证花旺。
Ⅱ 室内绿植杆上长白毛,如何是好
如果是腐烂,必须清除干净。发个图片过来看看
Ⅲ 茉莉花茎上有绒毛,这是为什么啊
这个是茉莉花的生态学习性,不能将其剪掉,否则会伤害其茎杆。这个茎杆的绒内毛的作用很大:1.是一容种保护组织,可以增加茎杆表面的粗糙程度,使得食草动物不愿意去啃食。2.细小而多的绒毛依附在茎杆表面,增大了表面积。可以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风力较大的时候,可以分散掉一些风力,使得茎杆不容易折断。3.这些绒毛可以感觉到细微的环境的变化,如温度、水分、湿度等。4.减少茎杆皮孔水分的散失。
Ⅳ 哪位大神知道茉莉花上生的这种白色绒毛是什么如何治理
可能是白色介壳虫或者白粉虱造成的虫害。
蚧壳虫的个体形态微小, 外被蜡质或绒、粉, 多为白内色,而且不易被容发现、繁殖迅速、抵抗力强, 在花卉上防治难度大。花木受害后会出现叶片变黄, 生长受阻等症状, 当危害重的时候,枝梢会枯死, 看看
Ⅳ 花茎上长的白毛是什么
花茎上长类似鱼鳞的白色毛是介壳虫。
介壳虫是同翅目,盾蚧科的昆虫,雌虫无翅版,足权和触角均退化;雄虫有一对柔翅,足和触角发达,刺吸式口器。大多数虫体上备有蜡纸分泌物,即介壳。介壳虫全世界已知有6000多种,我国记载的介壳虫有14科650多种,其中有160多种被认为是农业害虫,常见于卉和果树上,常群集于枝、叶、果上,吸取植物汁液为生,严重时会造成枝条凋萎或全株死亡。常见的有吹绵蚧、樟蚌圆盾蚧、糠片蚧、朝鲜球坚蚧、桑白蚧、康氏粉蚧等6种。
可用40%氧化乐果1000倍液,或50%马拉硫磷1500倍液,或255亚胺硫磷1000倍液,或50%敌敌畏1000倍液,或2.5%溴氰菊酯3000倍液,喷雾。每隔7—10天喷1次,连续2—3次。
Ⅵ 茉莉花上长了一些白色的蛛网一样的东西是怎么回事花的叶子全部干枯脱落了我该怎么办
茉莉白绢病是复茉莉最严重的制一种病害。发病严重时,造成植株枯死,影响产量很大。症状发病部位主要在近地面的茎基部。病茎基部暗褐色,其上长有白色丝绢状菌丝体,多呈辐射状,边缘尤其明显。后期,在病部结生许多茶褐色油菜籽状的菌核。天气潮湿时,菌丝体会扩展到根部周围的地表和土隙中,也结生有菌核。后期,受病植株的茎基部完全腐败,并导致茎叶萎蔫,植株枯死。
防治措施
1、及时清除病株残体,集中销毁,均匀喷洒“护树将军”消毒杀菌,减少和消灭菌源。
2、加强管理,严格检疫,杜绝病源。
3、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可于植株茎基部及其周围土壤洒施50%代森铵1000倍液,隔7~10天后再洒施一次,以杀灭土壤中的病菌。应用适量“新高脂膜”乳液+50%多菌灵1000倍液,洒施植株茎基周围土壤,以抑制病害蔓延。
4、生物防治。利用抗生菌哈茨木霉(Trichodermaharzianum)防治茉莉花白绢病有良好的效果。先培养好木霉的菌种,然后混合到灭菌过的麸皮上,配成木霉制剂。木霉制剂使用时,再与细土均匀混合施到土壤中,土壤要保持一定的湿度,促使木霉在土壤中大量生长和繁殖,以抑制白绢病菌的生长,从而达到防病的目的。
Ⅶ 家里的茉莉花的树枝上有白色的东西 想问一下这是什么问题 该怎样处理(有图)
是树脂
Ⅷ 茉莉花的枝干上长了很多白毛,怎么回事啊请高手指教!谢谢!
发霉了
Ⅸ 茉莉花茎靠根的地方长很多白色的东西
这是茉莉白绢病!
在高温潮湿的气候条件下,茉莉靠近地面处的根茎部位常变褐腐烂,并逐渐蔓延扩展,腐烂皮层可用手拉离。病部常有明显的白色绢状菌丝,并有油菜籽大小,白色、黄色或褐色的菌核。白绢状菌丝和菌核在周围土表也可见到。茉莉受害后,叶片枯死脱落,严重时整株死亡。
茉莉白绢病由小菌核菌属的一种真菌引起。主要以菌核和菌丝体随病残组织在土壤中生存,并随水流和菌土转移传播。其菌核在土壤中可存活4年以上。相邻植株间传病,主要以菌丝体在土中蔓延造成。在使用病土栽植、连作、高温潮湿时,发病严重。
茉莉白绢病的防治措施:
1、使用无菌土栽培,病土须经热力灭菌(在高压锅中蒸2~3小时)日常管理中,不要浇水过多。2、发现病株及时拔除烧毁。轻病株可将病部刮除干净,伤口处涂以硫磺粉或木炭粉。并用高锰酸钾或多菌灵进行土壤消毒。
3、加强管理,严格检疫,杜绝病源,家庭盆栽应在购买时注意检查。
4、病初高锰酸钾或多菌灵溶液对周围土壤进行消毒,大田可喷施1%波尔多液或0.3波美度石硫合剂,或50%可湿性退菌特药土进行防治。发病较重时,喷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100
0倍液,或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
5、用82木霉麸皮生物制剂,拌以细土,混合于盆土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