茉莉花观后感50字
Ⅰ 小学三年级茉莉花读后感
珍惜生命,学会关爱 这是热爱生命的最好表现。父母给予我们生命,我们要好好珍惜。正所谓:孩子的生日是母亲的苦难日。如果我们不好好珍惜生命,能对得起生我们,养我们,在我们生病时无微不至的照顾我们的父母吗?
最近, 我看了一篇名叫《洁白的茉莉花》的作文,深受了很大的启发。
有一位刚满十三岁的小女孩,名叫柳溪。她那样单纯那样可爱,那样善良。但是,天有不测风云。就这样一个单纯,可爱,善良的女孩却染上了严重的传染病而住进了医院,从此过上了与人们隔绝的生活。
虽然柳溪住在医院,但这并不能阻止她对学习的渴望。她的数学成绩在班级是拔尖的,就是作文水平不好。所以,她在没来医院之前就和一位名叫杨杨的小女孩约好:杨扬每天都会把她精心培育的茉莉花端来,而柳溪就会按照茉莉花的生长过程和特点来写每篇观察日记。有助于写作的提高。
看到这,我便很惭愧,柳溪虽然得了严重的传染病,但她还一心想着学习。而我呢?每天轻松自在,却生在福中不知福,不认真学习,一心想着玩。我真应该向柳溪学习,学习她那热爱生命,为自己定下的目标勇于奋斗的精神。
柳溪最终离开了人世,但她的精神却将会激励我奋发向上!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小时候如果不好好学习,长大了就可能流浪街头,受到别人的鄙视。这样活着是没有意义的,浪费了自己的时间。所以小时就要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为自己的前途做好充分的准备。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让我们珍惜时间,热爱生命,从今天做起,从现在做起!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让我们生活变得五彩缤纷,充满乐趣。
Ⅱ 四年级作文观察茉梨花50字
茉莉花是多年生植抄物,个子不高,枝叶长得十分茂盛,向四周尽情的伸长,像一把伞似的。一到冬天,它就纷纷地把叶子撒到脚下的土地上,以积蓄更多的营养待到春天尽情地绽放。茉莉花的叶子(是椭圆形的,头顶是尖尖的,叶子的颜色是绿色的。茉莉花的花状呈喇叭形,立于树枝顶端,有五片花瓣,它的颜色是从紫色慢慢地变为白色,一日三变,像魔术师变法,变幻莫测。有时它还把头缩到叶子里面去呢,仿佛在和你玩捉迷藏。
Ⅲ 关于<茉莉花开>的观后感
现在正值侯咏“茉莉花开”的季节,在各大院线门口,不少年轻人抑或中年人,尤其是一对对年轻情侣们,都纷纷挤进院线大厅,感受并体悟着这部洋溢着忧郁的浪漫同时又充满人生洞察力的电影,中国的文艺片市场在2006年的四月的春天又闪现出久违的光芒。
好在《茉莉花开》在北京首映时,我参加该片在北大礼堂的首映式,也见到了侯导和部分演职人员,当时的气氛是比较热烈的,在一所以文化和思想内涵见长的大学观看这部同样以文化和思想见长的电影不啻于一场精神的圣宴。侯导与张艺谋一样都是电影摄影出生,他和张艺谋合作过很多著名影片,像《我的父亲母亲》和《英雄》等等,而这些影片也给侯导带来了电影摄影领域的巨大声誉;似乎电影拍多了,对电影这种文化表现手法有更深入的认知,同时也积聚了更多的用电影来展示自我思想的文化冲动,侯导花了两年时间拍摄了这部具有人性剖析和人生感悟意念的文艺电影,这是候导的第二部重要的电影,也是入围嘎纳电影节竞赛单元的电影。
在这样一个浮躁的时代,人们似乎失去了物质贫乏时代的平静与从容,人生的理想和生命的激情都湮没在物质进化的现代化进程中,人们过度地关注外在喧嚣的世界,而忽略了内在的精神感知,甚至在麻木的遗忘自我。人们总在说,这是个物质肆虐的年代,这是个精神式微的时代,我们是否真的丧失了感知精神和体悟人生的能力?从大家对《茉莉花开》的期待与推崇可知,被压抑的东西在经历长时间潜藏的积蓄后,总会以某一种形态释放出来,有如一种本真式的回归,在不经意的意念和非自觉的行为中展现。其实,我想每个人之所以能正常地生活,总会有其内在的理由,总会有其支撑其不断延续人生的驱动力。而能支撑人们信念的东西不可能来自外在的世界,而只能源于人内在的心灵,并借以情感、理想、归属感与存在感等精神的方式来实现。
在物质飙进过程中,《茉莉花开》所引发的人文启示,反衬出人们对于物质与精神关系一种新的介定,其实,从一个更超越的层面上说,我们一直生活在这样一种基本的介定之中,也时刻受到这种介定的影响和制约,我们很多的惶惑和内心冲突也都是源于这样关系介定的失衡。从各大院线票房和媒体评论所反映出的信息,我们都能感受到《茉莉花开》的热度以及其在人们心中的位置。虽然生活不会因一部电影而有太多的改变,惶惑与不安也将持续下去,但是至少还有一些人或者人心中某个地方会留有一片精神得以安放的空间,让人得以喘息和调整,获得一种内心的平衡。
我们无须为物质的诱惑承担太多的负担,也无须为精神的安放承受太多压力,前者的作用与意义并没有想象中那样大,本质上于人生也不会有太多的价值;后者源自内在心灵一种感知,有精神追求的人即使在不安中也能感受到精神之美的存在;而对于内心并没有太多精神追求的人来说,他们也总会找到足够多的替代方式,以获得另一种自在平衡。只是作为一个人来说,能感受到文化艺术之美,无疑是一件十分惬意的事情,否则内心的苍白与空洞只会为庸俗和占有所奴役,这样的人生并不美好,也不激动人心,也似乎难以给人留下一些恒久的记忆。
在喧嚣和感动交织中,茉莉花开放在人间四月天,为艺术之美而开放,为生活的意义和生命的价值而开放,为感知美的心灵而开放。
Ⅳ 音乐《茉莉花》欣赏课感想
它富有抄中国民歌的鲜明特点,有较强的旋律性,同样具有中国乐曲的婉转优美的特点。我喜欢萨克斯钻石般高贵,清亮细腻的音质,更喜欢茉莉花洁白无暇、芬芳馥郁、朴实无华、婉转秀丽的品质。茉莉花是迷人的,今天的茉莉花已经不再是中国的茉莉花,它属于全人类、全世界!
Ⅳ 茉莉花舞蹈观后感作文
春雨“沙沙沙”的下着,茉莉花又从老枝旁长出了新芽,抽出了嫩枝。茉莉花的苗非常纤内细,如同容细细的牛毛一样。小苗探了探头,好奇的望着这个无奇不有的大千世界。
第二天一早,你来到茉莉花旁,会发现,茉莉花已抽出了嫩绿的芽,小小的嫩叶上沾着几滴圆圆的小水珠,如同水晶珍珠般晶莹剔透,在阳光下熠熠闪光,水珠在绿叶上滚来滚去,像一个个顽皮的小孩一样,从叶子上滴下,落入泥土‘倏’地一下不见了。
几天以后,茉莉的新枝就又长高了一节。它贪婪地吮吸着春天的甘露,仿佛和其它花草比高低似的,同时也在向人们展示它那旺盛的生命力。
入夏以后,小茉莉渐渐长大。虽然它的茎不及小拇指粗,枝叶也很细,却顽强地生长着。它的叶子看上去是翠绿色的,雨后更是绿得发亮,那稚嫩的叶子仿佛用手一掐就会冒出水来。
不久,那翠绿的叶子间,就开出了一朵朵小而雪白的茉莉花。茉莉花的花瓣极小,给人一种小而淡雅的感觉,它的花瓣中有一个个小小的,嫩黄的花蕊。一阵微风吹来,茉莉花在风中摇曳,散发出一阵阵淡而不腻的清香,沁人心脾、令人陶醉。
Ⅵ 茉莉花舞蹈的观后感
茉莉复有着初绽的花朵,默制默地散发出阵阵清香,微风拂来,迷人的清香马上弥漫了我的房间,淫了我的胸膛,仿佛我的呼吸都带着茉莉的香气;它有着饱满的花苞,让人感觉似乎轻轻一碰,便会绽开一样;它也有着凋谢的花朵,虽然不会再为人们贡献出芬芳。但它的用处却很多。比如说,它可以化为肥料,为自己的母亲贡献出自己微薄的力量;它可以用来做香包,为喜欢它的女子们增添一丝典雅;它还可以制成花茶,为干渴的人们多一样解暑圣品。
茉莉花的花朵刚开始是出现在枝条的顶端,花苞的个数通常是3个或5个。花苞刚开始时是绿色的,像米粒般大小,三五天后就长到像绿豆大,颜色逐渐发白,一个星期左右就长到黄豆大了,花苞长出绿色的花托,变得洁白了,还能闻到一丝脉脉的香气。
Ⅶ 茉莉花开观后感,从爱情、事业、家庭方面分析
《茉莉花开》中的三个女人都是以悲剧的形式结束了他们的爱情故事然后步入属于他们的下一个人生阶段。看着三个女人坎坷的人生,我忽然想到那句:幸福的家庭是相似的,而不幸的家庭却各有各的不幸。反映在他们,就是每个人当时,年轻时都有对爱情执着的追求,而也正是他们的执着让他们很难走出选择的爱情,于是注定要在爱情的苦水中痛苦的挣扎一生,在对现实的不满和对往事的回忆中慢慢度过她们的余生,让她们的一生都生活在悔恨和痛苦中。《茉莉花开》跨越了半个多世纪,最后阿花和女人走入了“新生活”,留给阿花女儿的爱情经历又将如何呢,在面对与她们同样的情感时,阿花能够改变自己的女儿吗?故事到此结束,留给我们的是猜测和祝愿,祝愿那个可爱的女孩不要再经历她们的母辈同样的悲剧……
不知道,《茉莉花开》的导演想要讲述一个怎样的故事给观众,不知道,导演希望我们从中看出什么,正如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不同的人从中看出了不同的故事,同时得出了不同的对于爱情的重新审视。
《茉莉花开》,终究还是花开。纵使青春的我们还在彷徨和迷茫,虽然还在唱“我有心采一朵戴,又怕来年不发芽”,可我知道爱情的旅程也是成长的历程,所以,我怀着美好的期许,愿意经历成长的风雨,等待一个家的成立,守侯一份爱的果实。
Ⅷ 浮生六记读后感50字
天将本心酬浮生——读《浮生六记》
清秋夜雨,灯影映窗红。读三遍《浮生六记》,怔怔之久,感动着前人的一段恩爱悲欢。
罕有文人的爱情传说可以感动我。比如,李隆基杨玉环的悲剧华彩只令我惋惜,李清照赵明诚的颠沛流离只使我可怜,蒋鹿潭黄婉君的貌合神离只让我心疼,冒襄董小宛的九年恩好只叫我难过……
但,我感动于沈复与陈芸的爱情。我赞慕着他们的平常生活的诗情画意,我倾心于他们的真挚恩爱至死不渝,我仰望着他们一生平凡却心胸磊落,心无羁绊,超然脱于尘俗。
沈复,字三白,清乾嘉年间苏州人,出生于衣冠之家,父亲幕僚一生,先是生活小康,尔后家道中落。虽是平民百姓,没有功名,却是个多才多艺的知识分子。家计清贫,有段时间甚至是饥寒交迫,他和妻子陈芸却志趣高尚,情投意合,始至不渝。他们吟诗,作画,郊游,聚友,烹肴,兴趣昂然,意兴飞逸。 而后来,终于因为封建礼仪家教之害,历尽坎坷,最终天人永隔。芸死后,三白“从此扰扰攘攘,又不知梦醒何时耳”。
若不是贡生杨苏补于冷摊购得他的手稿《浮生六记》并于光绪三年(1877)付梓,后世则无人知晓世上曾有沈三白其人、其事。
而那时,《浮生六记》只残剩了四记,后二记已无踪影。
《浮生六记》,分为《闺房记乐》,《闲情记趣》,《坎坷记愁》,《浪游记快》,后两记疑是伪作《中山记历》和《养生记逍》。这是一本自传体散文集,四记穿插相联,所记所叙虽然都是日常琐事,平淡无奇,然情真意切,一点没有忸怩作态,更无学究之气,惟是灵秀冲淡,读来如一缕嫣然清风徐徐拂面。
翻开《闺房记趣》,沈三白描绘了一个清丽灵妙的女儿形象:“其形削肩长项,瘦不露骨,眉弯目秀,顾盼神飞,唯两齿微露,似非佳相。一种缠绵之态,令人之意也消。” 这是他年少时初见陈芸的情景。 那夜,芸给他吃自制的腌菜暖粥,吃的正香时,芸堂兄挤身而入,戏谑笑道:“我要吃粥你不给,原来是专门给你夫婿准备的!” 呵呵,当时沈陈二人就脸红了。读此处我亦莞尔微笑,美满姻缘一粥引之。
此后便是两人成亲,一段最幸福美好的时光。我一遍遍地被他们的真爱感动着。他们的爱情并不惊天动地,也非旷世绝恋,更非千古名唱。我只是为他们最平常最细微的日常生活中点点滴滴而深深感动。
夫妻饮茶谈诗论词,芸曰:“杜(甫)诗锤炼精绝,李(白)诗潇洒落拓;与其学杜之深严,不如学李之活泼。”
春光,三白欲携芸远出郊游,芸巧扮男装,见人问则以表弟对之。呵呵,竟无人识辨。
夏日,芸头戴茉莉花,三白戏谑说佛手为香之君子,茉莉为香之小人,何以亲小人而远君子,芸亦笑说:“我笑君子爱小人。” 夫戏妻谑,笑俗为雅。
读着读着,我忍不住羡慕沈三白,他有着那么美妙高超的妻,更情不自禁连声赞叹陈芸,芸于日常细琐之事,也处处透露着灵慧巧妙,体现着匠心独裁,诗情画意。这是多么颖慧的可爱的女性啊!
夫妻二人同亲戚扫墓山中,芸捡回一堆峦纹白石,拿回家,在宜兴长方盒中叠成一峰,若临水石矶状。自己动手种植白萍,石上植茑萝。到深秋,岩间茑萝悬壁,水中白萍大放,好一幅“流水落花之间”,却不见斧凿痕迹。
三白小酌,不喜多菜。她用二寸白磁碟六只,自制“梅花盒”。启盒视之,如菜装於花瓣中,一盒六色,二三知己可随意取食,食完再添。
书楼夏天太晒,芸用数根黑柱横竖搭错,中间以旧布条裹缝。既可遮拦饰观,又不费钱。
三白和朋友于外观花,发愁饭菜冷热。芸灵机一动,从城中雇来馄饨担子,推来烹茶暖酒热饭。酒肴俱熟,坐地大嚼,各已陶然。众曰:“非夫人之力不及此!”大笑而散。
瞧,好个秀外慧中的芸娘!她的聪明贤淑说不尽啊!难怪林语堂先生极力地赞美陈芸,“集古今各代女子的贤达美德”,说她是“中国文学中最可爱的女人”。
然而,我很奇怪的是,这样一位见识高超,有自己独到审美观的芸娘,却渐渐失去了夫家人的喜欢。
细读全书,方自明了。芸虽思想高超,却在处理人事方面,仍有欠缺。大家庭的弊害尽人皆知,小夫妻的恩爱往往成为遭妒之由。沈家的家教礼仪很严肃的,父母,兄弟媳妇都住在一起。初始,芸娘处处小心翼翼,后来渐渐放松了,在公开场合也和三白并起并坐,当然就有人看不顺眼,慢慢起了闲话。
有一年,三白随父亲在外任职,沈父说芸能笔墨,就代沈母写信。后来家中有了些闲言,沈母以为芸写信不清楚,就不让她写。沈父怒道:“想汝妇不屑代笔耳!” 芸怕沈母不高兴,便不解释。
三白在真州任职寄住时,弟弟启堂向邻居借钱,叫嫂子芸娘做担保。邻居索要,芸写信告诉三白此事,启堂反而怪嫂子多事。沈父也误以为是芸自己借钱却毁谤小叔子,又拆信见信中称姑(沈母)为令堂(你妈),翁(沈父)为老人(老头),更是勃然大怒,斥责芸大逆不道。芸怕伤启堂感情,竟不作解释。 读到此处,我既是同情她,又不免要责怪她,或许私下称呼“令堂”、“老人”便罢,于文字信中却实在不该。而对借钱之事不作解释,怕兄弟失和,想委曲求全,我也不赞同,该解释的就要解释,何必左右顾盼。超然大度的芸娘,独在家事上唯唯诺诺!可见封建家教之害人啊!
三白是个识情重义的人,也正因如此,反令自己陷入困顿。他帮朋友做保借钱,朋友却卷款而逃,不知所向。债主找上门来,扰攘终日。沈父怒不可遏:“我本衣冠之家,如何欠得小人之债!”此事难以释然,的确无可奈何。如此三五事,终于将三白和芸娘一同遣出家门,寄居于友人家萧爽楼。
移居萧爽楼两年后,沈父又接他们回家。然而,家道逐渐衰落,又加上纳妾憨园之事,芸经受打击身体衰弱,家人厌烦,她不得不悄悄随友人去乡下调养。而这一去,她竟病愁难融,终客死他乡! 读到《坎坷记愁》中,芸乘夜舟去乡下,与儿子逢森告别,逢森忽大哭叫:“吾母不归矣!”,后竟真成永诀!那一幕,直叫人扼腕悲叹,惨然泪下!
而憨园之事,是我最不可理解的——芸娘居然要主动给三白纳妾!
我真的不知道芸娘是怎么想的。难道是太爱三白,于是尽其所爱以爱之? 当她向三白提起纳妾事时,三白先是一脸茫然,然后极力反对。而芸居然兴冲冲地拉着三白跑去探视一个她看好的歌伎,名字叫憨园。反复推却不成,三白只好准备纳憨园妾。可是后来另一有钱势人将憨园纳走。芸痛悔不已,而姑翁尽责:“勾结娼家,败坏门风!”
唉,芸为三白纳妾实是庸人自扰,无聊之举,后人未必认为她这是大方宽容。何况,她与三白的感情深厚,志趣相投,而三白又不是富豪,一般的伎女懂什么才情风雅呢?
憨园之事,让我联想到清朝《水云楼词集》作者蒋鹿潭与其妾黄婉君的爱情悲剧。黄婉君也是个歌伎,蒋年近五十时纳为妾,虽然家境贫困,倒还算和谐。可惜后来蒋借钱未果,愁病交加,投水自杀了,一帮诗人朋友也没放过婉君,以“贫苦不安于室”为理由,逼她自杀徇夫。唉,看来,爱情需要物质基础,穷才子难以企望完美的爱情。
中国文坛里,有许多饥寒交迫的文人,如杜甫、柳永等等,则是这群寒士的头人。沈三白一生,坎坷太多。有段时间他甚至已到山穷水尽的状态,腰间挂着干饼,鞋湿泥泞,露宿野庙,四处借钱。而他在贫困逆境中仍豁达乐观,忍辱负重,不屈不挠地对待生活,实是寒士中的佼佼者!
不管是游幕经商,还是奔波劳碌时,他依然兴冲冲地,在困顿中保持着乐天,阅历了无数山水风光。过绍兴,游西湖,上寒山,阅徽州,登腾王阁,入广东,出函谷关,后一记甚至还记载去了台湾。浪游之愉,不一乐乎!他意兴飞逸地绘画《噗山风木图十二册》,石湖看月弹琴吹笛,与友人指点山水,评议风光,激扬胸怀,于众人赞叹之风光盛处,清醒地独出已见。
我满怀欣喜地读着《浪游记快》,心中一遍遍感叹着,看吧,尽管生活坎坷多磨,这依旧是多悠然自得的浪游!现代人的生活是多么地寂寞单调,身在困顿中已是疲惫不堪,何能够如三白那般超脱,笑看苦难,不亦快哉!
《浮生六记》文字如珠玉般清洁雅致,无论是在平静的顺境,还是身置坎坷逆境,我读出他们的艰苦,也读出他们金石般的意志,更读出了他们高尚超拔的精神品质。
芸娘对珠宝不在乎,往往大方送人,倒是对破书残画极珍惜。收集残书卷为“断简残编”;收集字画破损为“弃余集赏”。读此处,深深叹服芸娘,不爱红妆,只专心爱惜文艺,追求着更高的精神境界。
拮据陋室,依旧有着恬淡幽闲,在最平常的柴米油盐中,营造“夜半涛声听烹茶”的小情趣。连一块臭豆腐,居然也吃出至情至性,便是一种深厚的文化了。经过这种文化的陶冶,连苦难和沧桑都会显出平和的美丽。只是这种文化,我们几乎已难企及。
于贫寒生活中,一直保持陶然其乐之心;于喧嚣尘世中,始终不失豁达宁静之心。
“乡下七月,与芸于柳荫下垂钓。购菊花植遍,九月花开,陶然其乐。芸喜曰:‘他年当与君卜筑于此,买绕屋菜园十亩,课仆妪,植瓜蔬,以供薪水。君画我绣,以为诗酒之需。布衣菜饭可乐终身,不必作远游计也。’” 看他的文字,知道他是真正脱却了名缰利锁的人,记乐记趣真能见到乐从何来,趣由何出。夫妇二人把心力精神悉数放在自然万物、山籁林泉与及对对方兰心慧性、解颐妙语的发掘上,反而不在意现实物质生活的享受。
“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唐明皇与杨贵妃的华丽爱情离我们普通人太遥远,我们只有遥望羡叹。而三白与芸娘的爱情却如此活泼真切地让我眼眶湿润。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对幸福的解悟,于何时何地,都那么纯净明亮。俞平伯先生说:“《浮生六记》像一块纯美的水晶,只见明莹不见衬露的颜色,只见精微,不见制作的痕迹。” 沈三白冲淡灵动的文字,娓娓道来人生之趣、乐、愁、快,于最平常的生活中,解悟了平凡幸福的真昧。
宁静以致远,淡泊以明志。千年来,有几人可如此? 而三白与芸娘,真正达到了如此境界!
我想,在这尘烟嚣张的俗世之中,依窗点灯,随着沈三白清澈的书香笔迹,去发现点点滴滴的平常幸福,于热闹场中忽开冷眼,于坎坷愁境中豁然开朗,也是一种禅意呢。
后 记:
写完这篇文章,我突然找不到合适的题目,就如当时写蒋鹿潭一样,瞪目相看,竟有些不知所云。
中国古代文人的爱情传奇,绝大多数是悲剧。如范蠡与西施隐居太湖、梁祝化蝶等等,多是世人对其不幸的同情,来幻化成美好的结局。
世人的眼目多是关注着著名的传奇,而如沈复陈芸这样布衣人家的爱情,若不是记述于书,恐怕鲜于人知。尽管他们的爱情那么超拔脱俗,终究是渺小平凡的人家。
但,也正是这样的平常人的爱情,深深打动了我。于最细微无常之处,流露着对生活的热爱,对人生美丽境界的追求。
我想起《金刚经》里的一句:“心无所住。”心之广大,无边无际,反而不在乎何地停留。
沈陈的爱情便如此,不论身在何处,一样保持着最纯净的心灵,从容豁达。
所以,我将题目作为《天将本心酬浮生》,无论浮生如何坎坷、哀苦, 本心明澈,是无所住。
Ⅸ 我爱茉莉花日记50字
如果抄你问我最喜欢的花是袭什么花,我会毫不犹豫地告诉你——茉莉花。
茉莉花是多年生植物,个子不高,枝叶长得十分茂盛,向四周尽情的伸长,像一把伞似的。一到冬天,它就纷纷地把叶子撒到脚下的土地上,以积蓄更多的营养待到春天尽情地绽放。茉莉花的叶子(是椭圆形的,头顶是尖尖的,叶子的颜色是绿色的。茉莉花的花状呈喇叭形,立于树枝顶端,有五片花瓣,它的颜色是从紫色慢慢地变为白色,一日三变,像魔术师变法,变幻莫测。有时它还把头缩到叶子里面去呢,仿佛在和你玩捉迷藏。
这就是我最喜欢的茉莉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