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栀子花治什么病
❶ 中药栀子的作用
栀子(花) 9~11月间摘取果实,除去果柄等杂质,入甑中微蒸或沸水(可加明矾)中微煮,取出后晒干。果实不易干燥,故应经常翻动使通风良好,以免发霉变质。根夏秋季采挖,洗净晒干。 栀子栽培2-3年开始开花结果。11-12月果实开始成熟,当果皮呈黄绿色时即可收获,选择晴天摘采,采回的栀子及时晒干或烘干即可。 性味归经 性寒,味甘苦;人肺、肝经。 功效主治 清肺止咳,凉血止血。主治肺热咳嗽,鼻,咯痰,肿毒等病症。 营养成分 栀子花含有三萜成分,栀子花酸A、B和子酸。另外,还含有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粗纤维及多种生素。 食疗作用 1.清热凉血 栀子花苦寒,能人血分而清邪热,是疮肿毒,肠风下痢,血热妄行等病症的辅助治疗食品。 2.化痰止咳 栀子花的有效成分能够抑制细菌生长,释痰液而通畅气道,具有化痰止咳的功效,可用作热痰壅而致咳嗽者的食疗品。 3.宽肠通便,防癌 栀子花含有纤维素,能促进大肠蠕动,帮助大便的排泄,预防痔疮的发作和直肠癌瘤的发生。 注意事项: 栀子花苦寒,脾虚泄泻,肾阳不足者慎食。 选方:①治伤风,肺有实痰、实火,肺热咳嗽: 栀子花三朵。蜂蜜少许同煎服。(《滇南本草》)②治鼻血不止: 栀子花数片,焙干为末,吹鼻。(《滇南本草》) 除观赏外,其花、果实、叶和根可入药。栀子含栀子甙、去羟栀子甙、鸡屎藤次甙甲酯及少量山栀甙,有清热利尿、凉血解毒、黄疸、血淋痛涩、目红肿痛、火毒疮、降血压等功效。 遇到下列病症,不妨用栀子花来进行治疗。 感冒高烧:栀子根60克,山麻子根30克,鸭脚村二层皮60克,红花婆根30克,煎服,效果很好。 黄疸性肝炎:用栀子根30—60克,加瘦肉煮食,半月左右,黄疸可退。 痢疾:用栀子根同冰糖炖服,效果很好,连服7天见效。 眼红肿痛:用栀子叶、菊花各9克,黄芩、龙胆、甘草各6克,用水煎服,连服15天,效果很好。 烂疮:用栀子叶榨汁,抹在红肿的疮处,7—10天效果显著. 声音暗哑:栀子花5-7朵,沸水冲泡,代茶饮。 胃脘痛:栀子7-9枚炒焦,加生姜适量,水煎服;栀子根30克、冰糖20克,炖服。 鼻出血:栀子花焙干,研为细末,每次取少许吹入鼻腔,用消毒棉塞压。栀子花、槐树花各10克,水煎15分钟,代茶饮。 感冒高烧:栀子根60克,山麻子根30克,鸭脚村二层皮60克,红花婆根30克,煎服,效果很好。 黄疸性肝炎:用栀子根30—60克,加瘦肉煮食,半月左右,黄疸可退。 痢疾:用栀子根同冰糖炖服,效果很好,连服7天见效。 眼红肿痛:用栀子叶、菊花各9克,黄芩、龙胆、甘草各6克,用水煎服,连服15天,效果很好。 高血压:用栀子叶泡茶喝,有降血压的作用。 烂疮:用栀子叶榨汁,抹在红肿的疮处,7—10天效果显著。 气管炎:栀子10克、鲜栀子根30克,水煎服。 声音喑哑:栀子花5-7朵,沸水冲泡,代茶饮。 肺热咳嗽:将鸡蛋3个煮熟剥去外壳,再与栀子花30克共煮半小时,每日分3次食用;栀子花15克用白糖30克腌半天,每取少许,泡茶饮。 疮疖红肿:栀子、蒲公英、金银花各12克,水煎、每日1剂,分3次服用。
❷ 栀子花有什么功效
1、化痰止咳:栀子花中富含的成分可稀释咽喉中的痰液,能明显的减少痰液。它非常适合回经常咳嗽的人群,能明显答的止咳。
2、凉血止血:栀子花具有凉血止血的功效,能降火、除烦,它很适合发热以及心烦等人群。能缓解心烦、心闷以及发热等不适感,对人们的身体健康有一定帮助。
3、润肠通便:栀子花里面含有大量的纤维素,它可以促进大肠正常蠕动,能帮助身体中的大便更顺畅的排出。很适合便秘的人群,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预防痔疮发生。另外,对于直肠肿瘤也能有效的预防,对人体健康十分有利。
(2)中药栀子花治什么病扩展阅读:
一般在4月清明前后或梅雨季节进行,4月份从3年生母株上选取1年生健壮枝条,长25~30厘米进行压条,将其拉到地面,刻伤枝条上的入土部位,如能在刻伤部位蘸上200ppm粉剂案乙酸,再盖上土压实,则更容易生根。如有三叉枝,则可在叉口处,一次可得三苗。一般经20~30天即可生根,在6月生根后可与母株分离,至次春可带土分栽或单株上盆。
移植苗木或盆栽以春季为好,在梅雨季节进行,需带土球。生长期保持土壤湿润,花期和盛夏要多浇水。每月施肥1次,开花前增施磷钾肥1次。翌年早春修剪整形,并及时剪去枯枝和徒长枝。
❸ 用栀子泡水喝有什么功效
不要用药随意泡水,那样会伤害身体,还要坚持几个原则,1,要结合你的身体实际2,要随天气的变化而变化3,要有专业医生指导4,最好是煮一下,泡水容易浪费药材。栀子,他不过就是清热药,没啥特别的作用,但是要注意,使用要适当,我建议最好不要用药物泡水,危险,毕竟身体健康是第一位的
满意请采纳
❹ 枝子是 中草药吗主治什么病
枝子是栀子
栀子(黄栀子、山 枝子、大红桅)
【药物名称】:栀子
【类 别】:果实类
【英文名称】:Cape Jasmine Fruit
【别 名】:黄栀子、山 枝子、大红桅。
【来 源】:为茜草科植物桅子Gardenia jasminoides Ellis的果实。
【植物形态】:常绿灌木,高达2m。叶对生或3叶轮生,叶片革质,长椭圆形或倒卵状披针形,长5~14cm,宽2~7cm,全缘;托叶2片,通常连合成筒状包围小枝。花单生于枝端或叶腋,白色,芳香;花萼绿色,圆筒状;花冠高脚碟状,裂片5或较多;子房下位。花期5~7月,果期8~11月。
【生 长 地】:全国大部分地区有栽培。南方各地有野生,生于山坡、路旁。分布于江西、湖南、浙江、福建、四川。
【采 制】:9~11月果实成熟显红黄色时采收
【化学成分】:含栀子甙(geniposide)、羟异栀子甙(gardenoside)、山栀甙(shanside)、栀子新甙(gardoside)、栀子甙酸(geriposidic acid)、栀子黄素(gardenin)、番红花甙-Ⅰ(crocin-1)、番红花酸(cro-cetin)、鸡s
【性 味】:性寒,味苦。
【功能主治】:泻火除烦,清热利尿,凉血解毒。用于热病心烦、花疸尿赤、血淋涩痛、血热吐衄、目杰肿痛、火毒疮疡、扭伤。
❺ 栀子的主治及其功效
栀子,苦寒,主产浙江、湖南。
主要的功效、作用和临床应用:
1、清热除烦:用回于热病所致的发热、答心烦不安、睡眠不宁,甚则谵言燥狂。常与淡豆豉或黄芩、黄连同用。如栀子豉汤、黄连解毒汤等。
2、清热利湿:用于肝胆湿热所致的阳黄症,即是黄疸型肝炎。常与茵陈蒿、黄柏等同用,如茵陈蒿汤、栀子柏皮汤;膀胱湿热小便短赤涩痛时配木通、滑石、海金沙同用,如八正散。此外可用于湿热所致的目赤肿痛、疮疡、乳疮等。
3、凉血止血:用于血热所致的吐血、衄血、尿血等症,常配茅根、生地、侧柏叶同用。
❻ 生栀子中药起什么作用
食用功效
栀子来源于茜草科植物栀子的干燥成熟果实。适用于外感风热型由表人里之感冒、流感、肺炎等病症,肝胆实火上逆所致的目赤头痛、胁痛口苦、耳痛耳鸣及肝胆湿热下注所致的小便淋浊、囊肿、带下等症,此外,还可用于热病神昏、中风偏瘫、感染性发热、急慢性肝炎、肺炎、上呼吸道感染及脑血栓、脑出血等疾病。
食谱精选
●栀子粥:取栀子仁3~5克,粳米50~100克。将栀子仁碾成细末,用粳米煮稀粥,待粥将成时,调入栀子末稍煮即成。每日服食2次,2~3 日为一疗程。具有清热泻火之效。适用于黄疸性肝炎、胆囊炎以及目赤肿痛、急性结膜炎等。注意不宜久服多食,平素大便溏泻者忌用。
●栀子连柏洒:取栀子30克,黄柏90克,黄连l5克,米酒800克。将上3味药轧成粗末,置锅中,加米酒煎煮数百沸,过滤去渣,装瓶备用。每日2次,每次30~50毫升。具清热,解毒,止血功效。适用于口舌生疮,牙龈出血。
●佛手栀子饮:取栀子30克,佛手50克。将佛手洗净,切成片,栀子洗净。同置锅中,加清水500毫升,急火煮开3分钟,改文火煮30分钟,滤渣取汁,分次饮用。有疏肝解郁,调畅气机之效。适用于阳痿,属肝气郁结型,伴急躁易怒、胸胁痞闷者。
现代研究
栀子煎剂及醇提取液有利胆作用,能促进胆汁分泌,并能降低血中胆红素,可促进血液中胆红素迅速排泄;对溶血性链球菌和皮肤真菌有抑制作用;有解热、镇痛、镇静、降压及止血作用。药理报道栀子苷是栀子的主要活性成分,具有抗炎、解热、利胆等作用。栀子富含色素类成分,而以藏红花素为主要成分的栀子黄色素近年来已得到广泛应用,藏红花素具有明显降血脂、抗癌作用,能从分子水平抑制原癌基因的启动以及癌细胞的合成从而有效抑制肿瘤的形成,并能有效抑制氧自由基及黄嘌呤氧化酶的活性,表现出抗氧化生物活性。
小贴士
栀子皮(果皮)能去肌肤之热;栀子仁(种子) 清内热,生用泻火,炒黑止血
❼ 栀子花有什么药效作用
栀子花有泻火除烦,清热利尿,凉血解毒之药效作用,花可做茶之香料,果实可消炎祛热。是优良的芳香花卉。栀子花喜光照充足且通风良好的环境,但忌强光曝晒。宜用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酸性土壤种植。可用扦插、压条、分株或播种繁殖。
栀子花叶色四季常绿,花芳香素雅,绿叶白花,格外清丽可爱。它适用于阶前、池畔和路旁配置,也可有作篱和盆栽观赏,花还可做插花和佩带装饰。
花芳香,通常单朵生于枝顶,花梗长3-5毫米;萼管倒圆锥形或卵形,长8-25毫米,有纵棱,萼檐管形,膨大,顶部5-8裂,通常6裂,裂片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长10-30毫米,宽1-4毫米,结果时增长,宿存;
花冠白色或乳黄色,高脚碟状,喉部有疏柔毛,冠管狭圆筒形,长3-5厘米,宽4-6毫米,顶部5至8裂,通常6裂,裂片广展,倒卵形或倒卵状长圆形,长1.5-4厘米,宽0.6-2.8厘米。花柱粗厚,长约4.5厘米,柱头纺锤形,伸出,长1-1.5厘米,宽3-7毫米,子房直径约3毫米,黄色,平滑。
(7)中药栀子花治什么病扩展阅读:
栀子花开败后结出的果实叫做“栀子”,是一味药食同源的药材,栀子所含的藏红花素和藏红花酸是一种罕见的水溶性类胡萝卜素可作为食品添加剂。
1、栀子以个小、皮薄、完整、仁饱满,内外色红色者为佳。习惯认为浙江产者最佳。生用、炒焦或炒炭用。生用走气分而泻火,炒黑则入血分而止血。
2、栀子果皮偏于达表而去肌肤之热;栀子仁偏于走里而清内热。
3、栀子的采收加工: 9~11月果实成熟呈红黄色时采收,除去果梗和杂质,蒸至上气或置沸水中略烫,取出,干燥。
❽ 中药栀子,治啥病能单独泡水喝吗
栀子苦寒,有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凉血解毒功效.善于清泻心.肺.胃火邪除烦.在肝胆湿热专郁结所致的黄属疸,发热中应用也很广.外敷可对外伤肿痛有止痛作用,也能治疗疖肿.脾虚便溏者不宜.能生用,也用于炒焦.炒炭煎服.能泡水喝.具有抗病毒作用.
❾ 栀子的主要功效是什么
栀子具有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凉血解毒的功效。临床主要用于治回疗三焦火热之证,比如心烦答、燥热、热扰心神出现的失眠等症状,外感病热引起的邪郁上焦、胸闷不眠、高热烦渴、肝郁吐血、鼻腔黏膜出血、喉咙肿痛、热毒疮疡、黄疸、湿热下注、血痢等疾病的治疗。另外对于身体出现的湿热黄疸、高血压患者的出血症状都有明显的降压、利胆、退黄、止血作用。现代临床对于身体治疗黄疸性肝炎、糖尿病、慢性湿疹、急性湿疹都可以通过栀子进行辨证治疗。
❿ 栀子是治什么的
清热复,泻火,凉血。治热病虚烦不眠制,黄疸,淋病,消渴,目赤,咽痛,吐血,衄血,血痢,尿血,热毒疮疡,扭伤肿痛。
①《本经》:"主五内邪气,胃中热气,面赤,酒疱皶鼻,白癞,赤癞,疮疡。"
②《本草经集注》:"解踯躅毒。"
③《别录》:"疗目热亦痛,胸心、大小肠大热,心中烦闷,胃中热气。"
④《药性论》:"杀蟅虫毒,去热毒风,利五淋,主中恶,通小便,解五种黄病,明目,治时疾除热及消渴口干,目赤肿痛。"
⑤《食疗本草》:"主瘖哑,紫癜风,黄疸积热心躁。"
⑥《医学启源》:"疗心经客热,除烦躁,去上焦虚热,治风。"
⑦《药类法象》:"治心烦懊憹而不得眠,心神颠倒欲绝,血滞而小便不利。"
⑧朱震亨:"泻三焦火,清胃脘血,治热厥心痛,解热郁,行结气。"
⑧《纲目》:"治吐血、衄血、血痢、下血、血淋,损伤瘀血,及伤寒劳复,热厥头痛,疝气,汤火伤。"
⑩《本草备要》:"生用泻火,炒黑止血,姜汁炒治烦呕,内热用仁,表热用皮。"
⑾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清热解毒,凉血泻火。治黄疸型肝炎,蚕豆黄,感冒高热,菌痢,肾炎水肿,鼻衄,口舌生疮,乳腺炎,疮疡肿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