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如何剪
⑴ 牡丹要怎样修剪
催花牡丹培育出花叶并茂的牡丹盆花,消耗了大量的贮存养分,在花后植株内养分亏缺专的同时,新生吸收属根很少,甚至没有,因此花后植株地上部分与地下器官的代谢极不平衡,常因地上叶片蒸腾过大且根系吸水不足而使植株萎蔫,以致死亡。因此要对催花后的牡丹植株施以必要的修剪,以平衡器官的正常生长发育。
(1)除残蕾:开花、结实是牡丹年生长周期中的一部分,其花后子房的发育、种子的形成均需消耗一定的养分,因此在花后要及时去除残蕾,终止其生长发育,从而减少养分的消耗。
(2)修剪:催花后的牡丹植株移到室外进行复壮栽培之前,虽然经过炼苗培育,但其自身在室外还是不能正常生长。在室外地上叶片蒸腾加大,而根系没有恢复正常吸收功能,表现最明显的是水分代谢不平衡。因此,要适当修剪植株的枝叶,降低蒸腾,以缓解地上与地下的水分平衡关系,同时对根系也进行修剪,去除断根、烂根,防止病害的发生。一般剪叶要去除叶量的1/3~1/2。
⑵ 牡丹如何修、剪
每年复清明前后要进行制修枝、拿芽,每株选7—10个粗壮枝条,每枝留有一个花芽,其余全部去掉。随着树龄的啬、树冠的扩大,可适当增加分枝,扩大树冠增加开花量。每年早春牡丹发芽时和秋分后应各施肥一次,以腐熟的饼肥、大粪干、和畜、禽等有机肥料为好,忌施碱性肥料。北方春季干旱应及时深锄保墒,夏秋多雨应及时铲除杂草疏松土壤。
⑶ 牡丹要怎样整形修剪
牡丹属芍药科芍药属,原产于中国的西北地区,栽培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牡丹花朵硕大,色泽艳丽,芳香宜人,品种繁多,自古以来就有“花中之王”、“国色天香”的美称,深受中国人民的喜爱,并已成为世界著名花卉之一,广泛应用于园林中。
可在公园和风景区中重要部位建立牡丹专类园,在古典园林或庭院中筑花台种植;与建筑相配植可构成牡丹亭、牡丹榭等园林景观;还可用来布置花境、花带。盆栽观赏,灵活方便,用花期调控手段可四季开放。牡丹也是作切花的好材料。牡丹是落叶灌木,丛生状,枝多而粗壮,高达2米。二回羽状复叶,阔卵形至卵状长椭圆形,先端3~5裂,基部全缘,叶背有白粉。
花单生枝顶,花大;花型有多种;花色有紫、黄、白、深红、粉红、豆绿等。花期4月下旬至5月。牡丹的品种很多,据不完全统计,现在全国牡丹品种约800个以上。不同品种的株形差异较大,直立形牡丹品种,枝条展开角度小,向上直伸,通常节间长,生长势强;开张张牡丹品种,枝条开展角度大,向四周伸展,株幅大于株高,生长势较弱;半开张型牡丹品种,介于二者之间。牡丹喜光,但不宜太阳直晒;要求肥沃、湿润及排水良好的土壤;喜温暖而忌酷热,喜凉爽气候而不耐严寒。一般年平均温度10~20℃为合适,最低不少于-22℃,最高不高于41℃的地方都可栽培。最好选有大树遮阴的地方栽植。牡丹喜肥,栽植时应施腐熟基肥,开花后,入冬前多施有机肥。牡丹为合轴分枝,枝条丛生,粗短。根蘖性强。夏秋分化型,花单生枝顶。一年一次生长,生长量小。
在黄河中下游地区,3月萌芽,3~4月新梢生长,4月下旬开花,5~6月枝条停止生长,6~8月花芽分化,为混合芽,10~11月落叶。牡丹的整形方式很简单,通常顺其自然生长,稍加人工的干预,整剪成多丛枝自然圆头形。无论嫁接或分株繁殖的苗木,在定植后2~3年内,每株选留5~6个丛生主枝,整形带可顺其自然分枝而定。同时,将内向冗长枝、交叉枝及并行枝剪去。若枝条不够,可利用根基萌蘖枝培养。以后根据株丛生长情况,在主枝上逐年选留合适的侧枝,侧枝选留不宜多,避免重叠和交叉。
树形不必讲究圆整,以姿态自然为宜。牡丹是夏秋分化型,而且花芽是混合芽,由当年生枝的腋芽分化,翌年在混合芽抽生的新梢顶端开花,因此修剪工作多在休眠季、春季及花谢后进行。牡丹的养护修剪次数较多,但每次的修剪量都很小,归纳起来一年4次。第一次修剪在花后,及时将残花剪去,以免结实浪费营养(除收获种子例外),花下的叶片可全部保留以使枝条充实。第二次修剪在5~6月,剥去新梢上部的叶芽,也可用别针将上部叶芽捣毁。摘芽应根据植株的强弱、分枝情况进行。每枝可留1~2个饱满芽,其他全部摘除,如果有足够的开花枝,则每枝仅留一芽即可,每个芽开一朵花。如果株丛不整齐需留分枝,则在一个枝条上最多留两个芽,否则留枝过多,既破坏株形,又分散营养,使花朵变小。较弱的枝条,可不让其开花,摘去所有的花芽,以待植株强壮后,则可开出硕大美丽的花朵。第三次修剪是主要的一次修剪,在冬末进行。首先将枯死枝、弱枝、病虫枝、伤残枝疏除;然后每个枝条留1~2个分枝,每个分枝在其中部饱满芽的上方短截,截留长度以留2~4个芽为宜。
同时要检查花枝是否过密过多,如果过密,应将低矮的花枝疏剪掉,使花枝稠稀适度,防止“叶里藏花”。最后一次修剪是在翌年3~4月新梢开始生长时进行,刨开根际土壤除去根蘖,又称除土芽。牡丹的根蘖很多,呈紫红色,生长势很强,会与主枝争夺营养,促使株丛衰老,同时也影响观赏效果。如此时不除去,只会白白消耗养分,俗称“芍药打头,牡丹修脚”就是这个意思。由于萌蘖陆续长出,所以除蘖的工作应连续进行2~3次。牡丹寿命较长,如果精细养护管理,可达百年以上。
俗话说“老梅花,少牡丹”,以5~15年生的枝条开花最好,因此,必须注意更新修剪,才能抽生好的年龄轻的花枝。通常每隔2~3年将老枝、弱枝自基部疏除,选方向适合而茁壮的萌蘖枝留作更新枝。除此以外,还要注意一些花径较大的品种,开花时花朵常常下垂倒伏,应该设立支柱给予支撑。
⑷ 牡丹怎么修剪方法
早春修剪:抄早春时,需要检查牡丹花袭枝条上的小芽,只保留顶部的2~3个嫩芽,其余的全部摘除。花谢后修剪:花期之后,要将花瓣、枯萎的叶子全部摘除。入冬前修剪:入冬前,将植株上的重叠枝、交叉枝、病虫枝全部剪掉。冬季植株正好进入休眠期,此时修剪是最好的时间。将植株上的重叠枝、交叉枝、病虫枝全部剪掉,对于细弱的枝条可剪短,可以促进其复壮。对于徒长的枝条,进行短截,可以减少养分的消耗。
⑸ 牡丹花怎么剪枝啊
在进抄行牡丹花的枝条修剪的袭时候,首先去除掉已经枯掉的枝条、病枝、烂枝,然后判断强弱枝条,剪除掉细弱枝和一些多余重复的枝条;
在花朵开放凋谢后进行修剪掉残花,这样既可以保证维持新花朵正常开放的养分,又能使植株保持比较美观的姿态。看到有花芽并且强健的枝条保留下来,防止养分的过量消耗,不能到供给需要的地方。
选择在秋冬季节清除掉牡丹花上的残叶,残叶如果不能被及时的清理掉,会增加来年病虫害发生的可能。
(5)牡丹如何剪扩展阅读:
养护
牡丹喜欢阳光,每天接受阳光照射的时间可以长达6-8个小时,在夏季正中阳光强烈时期要适当为其遮阴,避免受到强烈的阳光暴晒,否则会晒伤枝叶。
牡丹在18-26℃的温度条件下生长最佳,它无法抵御寒冷,所以在冬季低温时要将它放入室内养护,同时要做好保温工作。
在夏季气温比较高水分挥发快的情况下,可以增加水量但盆内不要出现积水,以免会造成根部腐烂的现象,在冬季进入休眠期后就要停止浇水。
⑹ 牡丹要怎么修剪
牡丹修来剪整形一般可在花谢之源后进行。一是摘除过多和过密的新芽;二是对栽培2~3年以后,长势旺盛而又发枝强的品种,一般截短过长的枝条,每株保留3~5个充实饱满、分布均匀的枝条,每个枝条保留2个外侧花芽,其余的应全部剪除,如果枝条过少则花朵稀疏,枝条过多,花芽过密,消耗养分过多,影响开花;三是对长势弱、发枝力差的品种,只剪除细弱枝,保留壮枝;四是春季应及时剔除从根颈部长出的萌蘖,使养分集中在枝干上,促进生长和开花。
牡丹枝条很脆,极易折断。在花朵初开时常因花头过重致使枝条弯曲,易被风吹折断,故应及时设立支柱,使花枝伸展,支柱可涂成绿色,以增添美观。
⑺ 请教高手,新买的牡丹如何修剪
这个阶段的牡丹通常不修剪,因为花芽都在枝条顶端,修剪会剪掉未来的花朵,修剪通畅在春季开花以后。
⑻ 盆栽牡丹花怎样剪枝
牡丹花花期过后如何管理:花谢后及时摘花、剪枝,根据树形自然长势结专合自己希望的树形下剪,属同时在修剪口涂抹愈伤防腐膜保护伤口,防治病菌侵入感染。若想植株低矮、花丛密集,则短截重些,以抑制枝条扩展和根蘖发生,一般每株以保留5-6个分枝为宜。
⑼ 牡丹开花后怎么修剪
牡丹开花之后主要修剪的是残花,将开败的残花直接剪掉,不建议留种。播版种繁权殖比较繁琐。修剪的方法很简单,直接带着花柄一起剪掉就行。注意不要修剪叶片,合理修剪能节省很多养分,帮助恢复。修剪之后就可正常管理。到五六月份的时候还要修剪一次,此时主要修剪的是它的叶芽。将新枝上端的叶芽剪掉,促使养分更集中,后期下方的花芽才可更好的开花。
⑽ 盆栽牡丹花开完后怎么修剪
牡丹花花期之后,要将花瓣、枯萎的叶子全部摘除,这样可以减少盆中养分的消耗,内有利于花芽的分。容花芽分化比较明显的时候,只保留枝条两侧的芽,将顶部的嫩芽全部剪掉。
冬季植株正好进入休眠期,此时修剪是最好的时间。将植株上的重叠枝、交叉枝、病虫枝全部剪掉,对于细弱的枝条可剪短,可以促进其复壮。对于徒长的枝条,进行短截,可以减少养分的消耗。
牡丹花早春时,会从休眠中苏醒,逐渐过渡到生长期,此时检查枝条上的小芽,只保留顶部的2~3个嫩芽就可以其余的全部摘除。另外,检查根茎部是否长出萌蘖,及时挖除。
(10)牡丹如何剪扩展阅读:
养护
牡丹花是喜肥植物,要想让牡丹花花大色艳,避免隔年开花的现象,要注意施肥的时机。新种植的牡丹花半年之内禁止施肥,半年后开始施肥。
充足的光照对牡丹花的生长十分有利,但不可长时间烈日暴晒。适宜的生长温度为15~25℃,25℃以上植株休眠。植株在开花前期间,要及时通风,避免温度过高,影响植株的生长。
根据盆土的大小浇水,花盆较小的出室之后浇水的频次应适当增加,夏季阴雨天气要及时将盆中积水倒掉,以免根部腐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