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玫丹百香 » 牡丹李明

牡丹李明

发布时间: 2021-02-07 09:49:44

Ⅰ 描写牡丹花的现代诗

【古今菊花诗】
唐·元稹《菊花》

秋丝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晋·陶渊明《和郭主簿》:

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 怀此贞秀姿,卓为霜下杰。

唐太宗《赋得残菊》:

阶兰凝暑霜,岸菊照晨光。 露浓希晓笑,风劲浅残香。
细叶抽轻翠,圆花簇嫩黄。 还持今岁色,复结后年芳。

唐·杜甫《云安九日》:

寒花开已尽,菊蕊独盈枝。 旧摘人频异,轻香酒暂随。

唐·白居易《咏菊》:

一夜新霜著瓦轻,芭蕉新折败荷倾。 耐寒唯有东篱菊,金粟初开晓更清。

唐·吴履垒《菊花》

粲粲黄金裙,亭亭白玉肤。 极知时好异,似与岁寒俱。
堕地良不忍,抱技宁自枯。

唐·李商隐《菊花》

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黄。 陶令篱边色,罗含宅里香。
几时禁重露,实是怯残阳。 愿泛金鹦鹉,升君白玉堂。

宋·苏轼《赵昌寒菊》

轻肌弱骨散幽葩,更将金蕊泛流霞。 欲知却老延龄药,百草摧时始起花。

宋·杨万里《咏菊》

物性从来各一家,谁贪寒瘦厌年华? 菊花白择风霜国,不是春光外菊花。

宋·范成大《重阳后菊花》

寂寞东篱湿露华,依前金屋照泥沙。 世情几女无高韵,只看重阳一日花。

宋·陆游《九月十二日折菊》

黄花芬芬绝世奇,重阳错把配萸技。 开迟愈见凌霜操,堪笑儿童道过时。

宋·梅尧臣《残菊》

零落黄金蕊,虽枯不改香。 深丛隐孤芳,犹得车清觞。

宋·朱淑真《菊花》

土花能白又能红,晚节犹能爱此工。 宁可抱香枝头老,不随黄叶舞秋风。

金·元好问《赋十月菊》

秋香旧入骚人赋,晚节今传好事家。 不是西风若留客,衰迟久已退梅花

明·沈周《菊》

秋满篱根始见花,却从冷淡遇繁华。 西风门径含香在,除却陶家到我家。

明·唐寅《菊花》

故园三径吐幽丛,一夜玄霜坠碧空。 多少天涯未归客,尽借篱落看秋风。

董必武《赏菊》

名种菊逾百,花开丽且妍。 秋容圃外淡,春意眼前旋。
造化功谁与?勤劳智自专。 赏心邀客共;歌咏乐延年。

陈毅《秋菊》

秋菊能傲霜,风霜重重恶。 本性能耐寒,风霜其奈何!

杨东彪《野菊花》

褪去浮华和雕饰
天的宽阔和地的无垠
渲染云朵落地的快乐

以太阳的微笑迎接太阳的微笑
饱满的对话
碰撞出一缕缕宁静的目光
质朴的对白无需言语

往往是由一朵启程
被风轻拂或卷动
都一样跑满山坳
雨水赋予了纯净的血
纤细的枝
同样是昂头的脊梁

诗人叩动生活
舒展旷野
却遗落了旷野的魂
别样的精彩
在背离尘嚣的地方湿润
【红楼菊花诗】

《红楼梦》里菊花诗可为一绝,请欣赏红楼艺苑内的菊花诗

忆菊

怅望西风抱闷思,蓼红苇白断肠时。空篱旧圃秋无迹,瘦月清霜梦有知。
念念心随归雁远,寥寥坐听晚砧痴。谁怜我为黄花病,慰语重阳会有期。
----蘅芜君
访菊

闲趁霜晴试一游,酒杯药盏莫淹留。霜前月下谁家种?槛外篱边何处秋?
蜡屐远来情得得,冷吟不尽兴悠悠。 黄花若解怜诗客,休负今朝拄杖头。
----怡红公子
种菊

携锄秋圃自移来,畔篱庭前故故栽。昨夜不期经雨活,今朝犹喜带霜开。
冷吟秋色诗千首,醉酹寒香酒一杯。 泉溉泥封勤护惜,好知井径绝尘埃。
----怡红公子
对菊

别圃移来贵比金,一丝浅淡一丛深。萧疏篱畔科头坐,清冷香中抱膝吟。
数云更无君傲世,看来惟有我知音!秋光荏苒休辜负,相对原宜惜寸阴。
----枕霞旧友
供菊

弹琴酌酒喜堪俦,几案婷婷点缀幽。隔坐香分三径露,抛书人对一枝秋。
霜清纸帐来新梦,圃冷斜阳忆旧游。傲世也因同气味,春风桃李未淹留。
----枕霞旧友
咏菊

无赖诗魔昏晓侵,绕篱欹石自沉音。 毫端蕴秀临霜写,口角噙香对月吟。
满纸自怜题素怨,片言谁解诉秋心? 一从陶令平章后,千古高风说到今。
----潇湘妃子
画菊

诗余戏笔不知狂,岂是丹青费较量?聚叶泼成千点墨,攒花染出几痕霜。
淡浓神会风前影,跳脱秋生腕底香。莫认东篱闲采掇,粘屏聊以慰重阳。
----蘅芜君
问菊

欲讯秋情众莫知,喃喃负手叩东篱:孤标傲世偕谁隐?一样开花为底迟?
圃露庭霜何寂寞?鸿归蛩病可相思? 休言举世无谈者,解语何妨话片时。
----潇湘妃子
簪菊

瓶供篱栽日日忙,折来休认镜中妆。长安公子因花癖,彭泽先生是酒狂。
短鬓冷沾三径露,葛巾香染九秋霜。高情不入时人眼,拍手凭他笑路旁。
- ---蕉下客
菊影

秋光叠叠复重重,潜度偷移三径中。窗隔疏灯描远近,篱筛破月锁玲珑。
寒芳留照魂应驻,霜印传神梦也空。珍重暗香休踏碎,凭谁醉眼认朦胧?
----枕霞旧友
菊梦

篱畔秋酣一觉清,和云伴月不分明。登仙非慕庄生蝶,忆旧还寻陶令盟。
睡去依依随雁断,惊回故故恼蛩鸣。醒时幽怨同谁诉:衰草寒烟无限情!
---潇湘妃子
残菊

露凝霜重渐倾欹,宴赏才过小雪时。蒂有余香金淡泊,枝无全叶翠离披。
半床落月蛩声病,万里寒云雁阵迟。明岁秋风知相会,暂时分手莫相思!
自己找!

Ⅱ 洛阳牡丹 诗句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刘禹锡《赏牡丹》
绝代只西子,众芳惟牡丹.——白居易《牡丹》
天下真花独牡丹.——欧阳修《洛阳牡丹记》
三月牡丹呈艳态,壮观人间春世界.——杜安世《玉楼春》

Ⅲ 哪位画家画的牡丹图最好,哪里能买到

江河的牡丹抄图

画家徐熙画的《牡袭丹图》

王雪涛善画公鸡牡丹。

姜思周: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清代画家,擅长牡丹,钩勒、设色俱绝。嗜酒,醉后逞笔。

陈半丁(1877-1970),名年,以字行,一作半痴,又字静山,浙江绍兴人,居北京。曾在北平艺术专科学校任教。新中国成立后任全国政协委员、北京中国画院副院长等职。工山水、人物、花卉,以花卉见长。初得任伯年、吴昌硕之法,后吸收明清诸家法,有秀润苍古之趣。代表作品有《牡丹》、《菊花》等。

李 明 字:石煜,1963年出生于浙江杭州。现为杭州民进书画院院委会主任委员、院长·高级画师,中国书画家协会理事,中国硬笔书法艺术家协会理事,杭州市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牡丹画院名誉院长,中国东方美院客座教授,中华民族文化艺术研究所研究员(教授)、一级美术师。 九八年,因作品《富贵骄子》在全国书画邀请展的众多牡丹精品中一举夺魁。故,在北京被评为“全国百杰书画家” 并授予其荣誉称号。他独创了,自明清以来中国画牡丹花技法的新流派,难能可贵,实属宗师式画家。

好的字画是可遇不可求,只要做有心人,才可有机会,才会心想事成.

Ⅳ 牡丹花画家李明

李明,字、石煜,1963年出生于浙江杭州,大学本科毕业,90年深造于书法学院研究生班。现任中国民主促进会杭州民进书画院院长、国家一级美术师,德国 J-P-R-S大学终身名誉教授,全国及省市多家书画家美术家和文艺界联合会名誉主席、名誉会长、副主席、副会长、全国委员、理事,中国牡丹画院名誉院长,中国东方美院客座教授,中华民族文化艺术研究所研究员、教授。
自3岁起受家传熏陶,酷爱书画艺术。作品擅长中国花鸟画兼工中国山水画、人物画、篆隶书法、篆刻。早在八十年代初至九十年代有近百幅作品在国内外大赛中获奖或参展出版,九十年代中期至两千年以来,有大量作品、个人传略散见于国内外近千家报刊杂志、电台、电视、文博美术藏馆及20余万个网页媒体。
九八年及两千零四年,因国画牡丹作品独具风格,在众多参赛候选作品中,脱颖而出,名列榜首。故,在北京被评为“全国百杰书画家”、“中国书画百杰”,被誉为“李氏国花创始人”。
两千零七年底,应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有关部门特邀,出访欧洲举办个人《中国书画艺术作品展》,并在德国J-P-R-S大学校园内举行为期一周的《中国书画艺术》巡回演讲,促进了中德两国人民友谊的进一步发展。
出版发行《李明国画作品选》、《李明国画选》、《李明书画艺术》、《李明书画》等。

Ⅳ 李明画的牡丹花多少钱一尺

价格高低,但凡艺术品都得市场说了算,有的买高档的,有的买低档的。另外相同与不相同的字画在不同的人眼里价格都是不一样的,但是无论谁的书画都有好差,都有值钱与不值钱的,有贵的和相对便宜一点的,所以不能笼统用平方尺来论,只能说某一张是多少钱一平方尺。润格也没有什么准头,只是一种参考,主要还是靠自己的判断和对他的书画的了解,以及当时的市场的炒作情况而定。一幅字画,在不同地点、不同时刻、不同的拍卖人手里,价格都会不一样。比如,同一个人的书画有的值10元或者20元一平尺,有的值50元或者100元一平尺,有的值1000元/平尺,有的2000元平尺,有的可能3000平尺、······,甚至1万、几万平尺······;而且换另一个拍卖商、中介又是别一种情况······所以是很难判断的,更不是绝对的一个价格。任何个人的评价都只是片面的、个人的观点。有特色的、名人的,有特别喜欢的买家想要,这些都可能使得价格更高。但是如果只是因为某个人现在有职务,或者纯粹是炒作才使得书画价格高;那么等他退了,或者没有人炒作了,价格很快会降下来,甚至不值钱。其他任何艺术品均如此。只要是还好,都有收藏价值。这里特别提出的是——润格是不靠谱的一种参考,主要还是看市场,还有自己对作品的了解,就像我上面说的。不好意思,主意还是要自己拿,别人说的都只能作为参考。一己之见,说得不对请原谅

Ⅵ 假如你是李明,在荷牡丹花会之前给你的笔友LIly写风信,介绍荷泽的牧丹并邀请她来

Dear Lily
How are things going. Heze international peony fair is coming. Will you please come and visit when you are free? I am sure you will get to know more about Heze and have a good time here. Heze is famous for peony and peony is its national flower. It has a long history with hundreds of kinds. The peony garden is very beautiful which is full of all kinds of peonies. When you come, I will be your guide. I'm sure you will be satisfied with it.
Yours
Li Ming

Ⅶ [我花开时她花杀——记杭州民进书画院院长、著名画家李明先生]

有什么问题吗?

Ⅷ 牡丹花的历史

牡丹是芍药科、芍药属落叶亚灌木。位居十大传统名花之首,誉为“花王”。“牡丹花品冠群芳,况是其间更有王。四色变而成百色,百般颜色百般香。”牡丹雍容华贵,端庄典雅,国色天香,契合了人们祈盼美好,富贵的心愿和对平安、祥和的向往,是国人兴旺发达、吉祥如意、繁荣昌盛的象征。其色、姿、香、韵个佳。花开时节、万紫千红、千姿百态、花香怡人。花调之后,依然气宇轩昂,婀娜多姿。寒冬叶落,更现枝干苍奇,苍桑挺拔,铁骨铮铮。 1、牡丹的栽培史 1.1野生到引种栽培阶段 牡丹、芍药均为芍药科芍药属的植物,二者花形相似,但前者为木本,后者为草本。在秦以前的典籍中,只有芍药而无牡丹的记载。 人们最早是从药用价值认识了牡丹。在1972年甘肃武威市柏树乡考古发现的东汉早期圹墓医简中,有用牡丹治疗“血瘀病”的处方,是迄今已有资料中有关牡丹的最早文字记栽。牡丹名字来自明代李明珍《本草纲目》:牡丹虽结籽而根上生茎,故谓‘牡’(即分株繁殖),其花红故谓‘丹’。牡丹别名又称:木芍药、富贵花、鹿韭、鼠姑、百两金、唐狮子、据宋朝余仁中本《顾虎头列女传》有画面描绘了庭院中栽植的木芍药,顾虎头即顾恺之(约344—405年在世),由此可知牡丹观赏栽培始期距今约有1600年。 1.2逐步发展时期 隋朝时已出现了不少牡丹品种,如“飞来红”、“天外红”、“一拂黄”、“颤风娇”等,这些栽植于御苑,这是中国牡丹由乡间进入城市、由民间田园进入皇家宫苑之开端,自此牡丹开始了她的“富贵历程”。 唐代牡丹栽培技术有了长足的进步,同时,牡丹至少有了5种颜色:殷红、深紫、桃红、通白、黄色、还出现了重瓣品种唐代宫廷中还注重牡丹插花,并对摆设环境、剪截工具、容器、几架都有严格要求。在欣赏牡丹插花的同时,还要绘画、奏曲、饮酒赋诗,唐代牡丹能如此迅速发展,国都长安人们喜欢牡丹如痴如狂, 与唐代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有着密切关系。生活情调的热烈使长安人喜欢一切暖色调的事物。牡丹的国色天香,雍荣华贵,正迎合了大唐盛世人们的心态。同时,帝王文人雅士带头喜爱牡丹,更形成了深厚牡丹文化氛围,不断掀起观赏牡丹、咏颂牡丹的热潮。唐代国都长安牡丹兴盛。逐渐波及到其它地方,首先,洛阳牡丹得到发展,长安牡丹也南下杭州,此外东北牡丹江一带也曾有过牡丹栽培。 1.3兴旺发展时期 宋朝牡丹进入了历史上辉煌的阶段,尤对牡丹的珍爱不逊于唐人,北宋时洛阳成为全国牡丹栽培中心,至南宋时天彭(今四川彭州市)牡丹享有盛名。当时人们已熟悉牡丹习性,栽培技术更达到前所未有的水平。栽培规模扩大了,出现了牡丹专类园,并形成了庞大的花会,花市。牡丹的切花保鲜技术也进一步提高。用蜡封花枝切口,再将装花的竹笼用菜叶填充,覆盖运输时尽量不颠簸,花朵能保鲜数天。这个时期有不少牡丹种植高手用自然变异(芽变、枝变)和天然杂交进行新品种选育。嫁接技术这时开始出现,并受到重视。人们用野生牡丹或实生苗为砧木,进行分株繁殖。其中嫁接技术在当时世界上是最先进的园艺技术,在欧阳修著文总结牡丹嫁接技术的800年后,英国人罗伯特·福琼于1845年来华搜集我国珍贵植物资源时,首次把我国南宋时用芍药根嫁接繁殖牡丹的技术带回国,这才解决了引种牡丹在英国生长不良的问题,为欧洲牡丹的发展提供了技术基础。
宋代人们不仅继承了唐人爱牡丹的传统,还开始撰文系统地总结牡丹种植经验。986年僧人仲休撰《越中牡丹花品》为牡丹作谱,现已残缺不全。0034年欧阳修撰《洛阳牡丹记》是现在看到的世界上最早一部牡丹专谱,他不但系统介绍种花、爱花、赏花的盛况,还相当专业地记述了牡丹的育种方法,花型演化趋势,特别对播种选育新品种方法进行了详细的总结。
元朝,牡丹与中华文明一同处于暂时性的低潮。
明代,牡丹在全国范围内有一个较大发展,栽培中心转移到亳州,曹州还有国都北京,江南的太湖周围、西北的兰州,临夏等地也繁盛起来。牡丹在私人宅第、农家院落获得大发展。据《亳州牡丹史》记载,园艺品种增至340余个,黄、白、粉、红、紫、黑、蓝、绿等花色已基本齐全。由于宫廷用花需求,牡丹催花技术也进一步发展。明末亳州牡丹衰落。
明末清初,曹州(今菏泽)取代亳州成为牡丹栽培中心,至今菏泽仍是全国乃至全球牡丹生产基地,并有“曹州牡丹甲天下”的美誉,曹州城因各地花农广植牡丹芍药,以养花为业,正如“曹州园户种花,如种黍粟,动以顷计。东部二十里,盖连畦接畛也。”(余鹏举《曹州牡丹谱》),这也是第一部全面介绍菏泽牡丹的专谱,再后,赵孟俭原著,赵世学新增《桑篱园牡丹谱》记载曹州牡丹240个品种,据清时老花农王文德记忆,曹州历史上最高栽培面积达33.3hm2,品种300多个。曹州牡丹有较大规模种植,早已形成商品。曹州牡丹集中在城东北一带,这里牡丹园星罗棋布,且多为明代所建,著名的园子有桑篱园、绮步园、玉田花园等。清代、人们对牡丹喜爱更甚,冬季赏“富贵花”成为宫廷中固定制度,因此“变花催花法”常用不缀,而菏泽花农,为取求利,每年秋冬季将牡丹从青岛经水陆远至广州,在当地就地催花出售,至今,菏泽人仍每年到广州、北京、上海、重庆等大中城市作冬季催花,且不断摸索,改进催花品种和技术,并实现了牡丹“花随人意开”,周年开花的技术。
1.4全面发展新时期
解放后,尤其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菏泽牡丹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品种达1156个,种植面积达8万余亩,发展规格化种苗基地200亩,专业种植户1.58万户,从业人员3.5万人,并以花为媒,广交朋友,成功举办了17届牡丹花会。尤其近几年牡丹要求量扩大,供不应求,每年出口达百万株。在牡丹资源方面,又从日本美国、汉国等引进纯黄、纯墨、正红等品种,用于定向授粉作杂交试验,发生自己的优等品种。
1978年以来,菏泽先后在各大城市举办花展。1978年1月在澳门举办:中国牡丹花展览会,观众达40万人次,被称为“四百年首见”。1992年在法国波尔多国际花卉博览会上获银奖。
在’99昆明世博会上,获奖牌111枚中的奖牌中81枚,高居奖牌榜首。在2002年参加了广州陈村举办的首届全国冬季牡丹催花大赛中参展了近百个品种,获金奖5枚、银奖26枚、铜奖35枚,在牡丹界引起很大反响,2003年春在北京新东安市场展览了600余盆盆栽牡丹,20余个品种受到北京市民的好评,在各届花博会上,也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Ⅸ 李明的代表作有那些

李明,斋来号寻常斋,源1971年9月出生于安徽怀远。
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
蚌埠市书协主席团主席,淮河魂书法群体主要成员之一,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书法院硕士研究生。
中学时就在祖父教导下对黄公望、四王、龚贤等前人大师作品悉心临摹。
1994年高中毕业后从师于“天下第一驼”祁峰先生学习书法、水墨画。
现主要从事山水、花鸟画的创作。
近几年对焦墨山水画产生浓厚的兴趣。
创作了大量以甘肃名山名胜为题材的焦墨山水画,职业画家,现居新疆乌鲁木齐市。
作品《太行浩气》获第八届全国美展获奖作品,《长龙卧雪》获全国第八届群星奖铜奖,《邙岭艳阳秋》获第三届全国画院优秀作品展最佳作品奖。
代表作:《淇河源》《邙岭夕照图》《邙岭归棹图》《云山深秀图》《新绿》《峡江放舟》《山居图》《空坝双流图》《大河春汛》《大河朝晖》等等
李明的部分代表作品收藏在博宝商城,值得去欣赏一下

热点内容
北京花艺师招聘 发布:2025-08-18 22:45:42 浏览:753
樱花炮乔巴 发布:2025-08-18 22:44:08 浏览:641
云南兰花交易网 发布:2025-08-18 22:38:14 浏览:911
花卉高盆 发布:2025-08-18 22:28:52 浏览:234
元宵情人节双节 发布:2025-08-18 22:12:42 浏览:872
狗狗玫瑰花 发布:2025-08-18 22:02:57 浏览:576
傻明兰花豆 发布:2025-08-18 21:44:16 浏览:851
好一朵兰花作文 发布:2025-08-18 21:35:30 浏览:478
q七夕节是 发布:2025-08-18 21:33:55 浏览:650
喜半阴花卉 发布:2025-08-18 21:27:17 浏览:5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