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玫丹百香 » 丁香玉舌

丁香玉舌

发布时间: 2025-10-18 04:00:59

丁香花的特点

丁香,丁香属。 亦名丁子香、鸡舌。 原产马鲁古群岛,我国广东、广西、海南等地有栽培。
丁香属于常绿乔木。叶对生,革质,卵状长椭圆形。夏季开花,花淡紫色,聚伞花序。果实长倒卵形至长椭圆形。
丁香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干燥丁香花蕾入药,称“公丁香”,性温,味辛,功能温胃降逆,主治呃逆、胸腹胀闷等。花蕾提取的丁香油为重要香料。
特点:干燥的丁香花蕾略呈短棒状,长1.5~2厘米,红棕色至暗棕色;下部为圆柱状略扁的萼管,长1~1.3厘米,宽约5毫米,厚约3毫米,基部渐狭小,表面粗糙,刻之有油渗出,萼管上端有4片三角形肥厚的萼;上部近圆球形,径约6毫米,具花瓣4片,互相抱合。将花蕾剖开,可见多数雄蕊,花丝向中心弯曲,中央有一粗壮直立的花柱,质坚实而重,入水即沉;断面有油性,用指甲划之可见油质渗出;气强烈芳香,味辛。以个大、粗壮、鲜紫棕色、香气强烈、油多者为佳。显微鉴定: 花托部位横切面,表皮为1列扁平细胞,外被较厚的角质层。皮层较宽,外侧散有2~3列径向延长的油室。中柱有20~50个小型双韧维管束,断续排列成环,维管束外围有少数木化纤维;内侧为薄壁细胞组成的通气组织,有大型细胞间隙。中央为轴柱,有约17个细小维管束。本品薄壁细胞含细小草酸钙簇晶。
丁香还有一定的观赏价值,可在园林等地供人们观赏,花色美丽

❷ 关于丁香花的资料有哪些

丁香花通常有四瓣,据说找到五瓣丁香的人会走运。这种花在春天的中期盛开,散发出迷人的香气,花色繁多,色彩艳丽,非常吸引人。丁香属于木犀科丁香属,可以是灌木或小乔木。它原产于中国的东北和华北地区,现在仍有许多野生品种,如小叶丁香、毛叶丁香、红丁香、辽东丁香等。丁香花原本是紫色的,因此也被称为紫丁香。
白花丁香是紫丁香的变种,花香更加浓烈,更受人们喜爱,常与紫丁香搭配,色彩和谐雅致,更具情趣。此外,经过多年的培育,还有佛手丁香,其花重瓣,香似茉莉;垂丝丁香,其花内白外红,花朵倒垂,风姿优美;荷花丁香,其花黄白色,香味与女贞花相似,一股素雅的风韵;还有南了香,其花蓝紫色,非常雅致。
除了上述品种,还有一种原产于印度尼西亚和非洲热带地区的洋丁香,在中国也有栽培。但洋丁香与紫丁香不同科种,属桃金娘科丁子香属,常绿乔木,高度可达十米以上。夏季开淡紫色花,花蕾干燥后入药,称为公丁香。花后结果,果实为长倒卵形或长椭圆形,称为母丁香,中国中药中使用的丁香就是母丁香。清人张秉成编著的《本草便读》中记载:“丁香有公丁母丁两种。公丁是花,母丁是实。……母者即鸡舌香,古方多用之。今人所常用者,皆公丁香耳。”丁香是温热性药品,有温胃降逆、达肾壮阳的作用。
丁香的花蕾还可以提炼成丁香油,是一种重要的香料。非洲的坦桑尼亚桑给巴尔岛盛产洋丁香,在国际上享有盛誉,被称为“丁香之岛”。
丁香在唐宋时期就在中国广泛栽培,据说,丁香之所以受人喜爱,除了它素雅清纯的美丽和沁人心脾的幽香之外,还因为它是爱情与幸福的象征,常被人们誉为“爱情之花”、“幸福之树”。这在文人墨客的诗文中常有描写。小说《镜花缘》列为“十二友”的花卉中,丁香花是其中之一。更有唐代诗人李商隐在《代赠》一诗中用“楼上黄昏欲望休,玉梯横绝月如钩;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的诗句,借丁香喻爱情,描述了年轻女子思念情郎的愁苦心情。唐诗人陆龟蒙作有《丁香》诗:“殷勤解却丁香结,纵放繁枝散诞春。”借丁香花抒怀,寄托情思。
古代人借丁香花抒发爱情,今天中国许多地方仍是如此,把丁香花视为爱情之花。在云南,崩龙族和傣族人民,每逢春暖花开之际,都要举行一次传统的“采花节”。身着节日盛装的青年男女,争相上山采摘丁香花,赠送给自己的恋人,表示对爱情的坚贞不渝。有些地方还把丁香花作为定情之物或催办婚事之物。在男女双方订亲以后,如果女方同意出嫁,就托人送一束丁香花给男方。男方收到女方送来的花束之后,要把花束放在即将成亲的新房中,不等花朵谢落,就要选定成亲迎娶的良辰吉日。
此外,说丁香是爱情之花,还因民间一直流传着这样一个动人的故事。
古时候,有个年轻英俊的书生赴京赶考,天色已晚,投宿在路边一家小店。店家父女二人,待人热情周到,书生十分感激,留店多住了两日。店主女儿看书生人品端正、知书达理,便心生爱慕之情;书生见姑娘容貌秀丽,又聪明能干,也十分喜欢。二人月下盟誓,拜过天地,两心相倾。接着,姑娘想考考书生,提出要和书生对对子。书生应诺,稍加思索,便出了上联:“氷冷酒,一点,二点,三点。”姑娘略想片刻,正要开口说出下联,店主突然来到,见两人私定终身,气愤之极,责骂女儿败坏门风,有辱祖宗。姑娘哭诉两人真心相爱,求老父成全,但店主执意不肯。姑娘性情刚烈,当即气绝身亡。店主后悔莫及,只得遵照女儿临终所嘱,将女儿安葬在后山坡上。书生悲痛欲绝,再也无法求取功名,遂留在店中陪伴老丈人,翁婿二人在悲伤中度日。
不久,后山坡姑娘的坟头上,竟然长满了郁郁葱葱的丁香树,繁花似锦,芬芳四溢。书生惊讶不已,每日上山看丁香,就像见到了姑娘一样。一日,书生见有一白发老翁经过,便拉住老翁,叙说自己与姑娘的坚贞爱情和姑娘临死前尚未对出的对联一事。自发老翁听了书生的话,回身看了看坟上盛开的丁香花,对书生说:“姑娘的对子答出来了。”书生急忙上前问道:“老伯何以知道姑娘答的下联?”老翁捋捋胡子,指着坟上的丁香花说:“这就是下联的对子”。书生仍不解,老翁接着说:
“氷冷酒,一点,两点,三点;
丁香花,百头,千头,寓头。”

❸ 古人用丁香代表美女的舌 柔夷代表美女的手 请问出处是哪里

出自 李商隐 《代赠》

楼上黄昏欲望休,
玉梯横绝月如钩。
芭蕉不展丁香结,
同向春风各自愁。内

.....................................

“丁香空结雨容中愁”

出自 李璟《浣 溪 沙》

浣 溪 沙

李璟

手卷真珠上玉钩依前春恨锁重楼
风里落花谁是主思悠悠

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
回首绿波三楚暮接天流

.......................................

李商隐《代赠》诗:“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丁香花蕾丛生,喻人愁心不解。

“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则点出了“春恨”绵绵的缘由所在。青鸟是古代传说中传递信息的信使。青鸟不传信,于是有“丁香空结雨中愁”的叹息。丁香结是愁思的传统意象。李商隐《代赠》诗云:“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

❹ 丁香在古代诗词中的含义是什么

含义:借喻女人的舌头。

出处:南唐 李煜 《一斛珠》

诗句:向人微露丁香颗,一曲清版歌,暂引樱桃破。权

翻译:含笑未唱,先露一尖花蕾船的舌尖,于是樱桃小口微张,流出了婉转如莺的清歌。

(4)丁香玉舌扩展阅读

现代含义:

1、常绿乔木,又名鸡舌香,丁子香。叶子长椭圆形,花淡红色,果实长球形。生在热带地方。花供药用,种子可榨丁香油,做芳香剂。种仁由两片形状似鸡舌的子叶抱合而成。

2、指这种植物的花。

举例:冰心《我们太太的客厅》:“窗外正开着深紫色的一树丁香,窗内挂着一只铜丝笼子。”

3、指丁香花状的耳饰。

举例:《醒世恒言·乔太守乱点鸳鸯谱》:“第二件是耳上环儿。此乃女子平常日时所戴,爱轻巧的,也少不得戴对丁香儿。”

4、指丁香花状的纽扣。

举例:《桃花扇·却奁》:“两个在那里交扣丁香,并照菱花,梳洗才完,穿戴未毕。”

❺ 《本草精荟》:温中降逆:丁香的功效与应用

丁香为桃金娘科常绿乔木植物丁香的花蕾,又称 公丁香 。花蕾采集下来,干燥后像钉子一样,且香气甚浓,故此得名,也叫 丁子香 。而它果实成熟后,外形像鸡的舌头一样,所以叫鸡舌香,也叫母丁香。一般入药,多用其花蕾,即公丁香,因其芳香性挥发油含量较多,药效更强一些。我国广东地区有栽培,通常在花蕾由青转为鲜红时采收,除去花梗,干燥入药。常生用。

一、丁香的功效:

丁香味辛,温。归脾、胃、肾经。功效能 温中降逆,温肾助阳 。其特点即温中,又助肾阳补命门,被誉为“胃寒呕逆之要药”。

常用于 脾胃虚寒,呃逆呕吐,食少吐泻,心腹冷痛,肾虚阳痿 等证的治疗。

名家名著摘要:

《药性论》:“治冷气腹痛。”

《蜀本草》:“疗呕逆甚验。”

《日华子本草》:“治口气,反胃;疗肾气,奔豚气,阴痛;壮阳,暖腰膝。”

《本草纲目》:“治虚哕,小儿吐泻,痘疮胃虚灰白不发。”

《玉楸药解》:“丁香辛烈温燥,驱寒泻湿,暖中扶土,降逆升陷,善治反胃肠滑,寒结腹痛之证。”

《本草备要》:“辛温纯阳。泄肺温胃,大能疗肾,壮阳事,暖阴户。治胃冷壅胀,呕哕呃忒,痃癖奔豚,腹痛口臭。”

二、丁香的配伍应用:

1.用于胃寒呕吐、呃逆、腹泻等证。丁香温中散寒,尤善降逆止呕,为治疗胃寒呕吐、呃逆之要药。治虚寒呃逆,常配伍柿蒂、人参、生姜,即 丁香杮蒂汤

若治胃寒呕吐,食少便溏,常配伍砂仁、白术、半夏等药。

若治脘腹冷痛、腹泻,丁香还常与肉桂相须配伍,可互增疗效,即 丁挂散

今有 丁桂儿脐帖 ,即以丁香配伍肉桂、草茇等药加工而成,外用贴于小儿脐部或少腹,有健脾温中,散寒止泻之效。

丁香还可用于因脾胃虚寒、运化无权所致的消化不良、口臭等证。即可单味应用,也可配伍桂花、藿香、砂仁、佩兰等芳香化湿之药。

2.用于肾阳虚,阳痿脚弱,腰腿寒湿等证。丁香能温肾助阳,常配伍附子、肉桂、巴戟肉等药。

此外, 丁香还是一味上好调味香料 ,在多种食品调料和白酒的加工中,都会用到,多为秘法,不外传也。

三、丁香的用法用量:

丁香辛温芳香甚烈,较适合做散内服或外用,也可入煎剂。无论何种用法,剂量都不宜过大。入煎剂常用量几克即可;外用适量。

四、丁香的应用注意:

丁香辛温而燥,易伤阴分,故 阴虚内热或因热而呕吐、呃逆者忌服

自古有丁香畏郁金之说,今以证实,二药不但可以配伍应用,且别具良能,相得益彰。

汪昂言:“热症忌用。”

~

——中医实战笔记20.9.14夜

#中医实战笔记#

热点内容
婚礼摆台插花 发布:2025-10-18 05:42:24 浏览:452
荷花酒配方 发布:2025-10-18 05:36:06 浏览:570
下列花卉中 发布:2025-10-18 05:31:40 浏览:995
兰花苑东路南 发布:2025-10-18 05:21:56 浏览:708
野生兰花的生长环境 发布:2025-10-18 05:20:37 浏览:875
描写玫瑰花的成语 发布:2025-10-18 05:14:41 浏览:576
心上百合之恋 发布:2025-10-18 05:07:30 浏览:404
手绘花插花 发布:2025-10-18 05:06:50 浏览:368
插花班招生 发布:2025-10-18 05:04:33 浏览:42
花艺设计书籍 发布:2025-10-18 04:53:38 浏览: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