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野丁香
A. 丁香叶是什么
丁香叶为东北地区特色药材,具有广谱抗菌和抗病毒的作用,是一味极具开发回潜力的中药.。
答朝阳丁香本品完整叶展平后呈阔卵形,长6~12cm,宽4~10cm,长大于宽或近等长,先端渐尖,并具短突尖。主脉棕黄色,老叶脉紫色。叶柄长约2~3.5cm,基部膨大,稍带紫色。气微,味苦。紫丁香及其原亚种 完整叶展平后呈阔卵形,长4~9cm,宽4~10cm,宽度大于长度。叶柄长1~3cm。
B. 丁香 究竟是"木樨科"还是"桃金娘科"的
丁香分为观赏丁香和药用丁香,不是同一种植物。
我们平时在公园看到的专丁香是木属犀科丁香属多个品种的丁香的总称,可提取芳香油,也是蜜源植物,不包括杂交种共有35种,杂交种全世界有数百种,主要分布于中国、朝鲜、喜马拉雅地区、欧洲东南部、日本、阿富汗。在我国广泛分布,拥有丁香属81%的野生种类,如华丁香,藏南丁香、云南丁香、西蜀丁香、毛丁香、四川丁香、垂丝丁香、松林丁香、皱叶丁香等,在中国植物志和中国植物图形库都可以查到。
药用的丁香是桃金娘科丁香的花蕾。原产印度尼西亚、马达加斯加、马来西亚、菲律宾和印度,上世纪50年代后在我国海南也有栽培,但是不属于中国的植物物种,所以中国植物志和中国植物图形库都查找不到这种丁香的信息,只收载于和中药相关的书籍,如中国药典、中药大辞典等等书籍中。
C. 小叶丁香怎样管理
小叶丁香,英文名为Sytingamicrophylla,别名又叫四季丁香、二度梅、野丁香等。科属为木犀科丁香属,属于落叶灌木,形态特征高约 2.5m,幼枝灰褐色,被柔毛。叶卵圆形或椭圆状卵形,全缘,有缘毛。圆锥花序疏松,侧生淡紫红色;花期4月下旬至5月上旬;秋季7月下旬至8月上旬。
小叶丁香喜充足阳光,也耐半荫。适应性较强,耐寒、耐旱、耐瘠薄,病虫害较少。以排水良好、疏松的中性土壤为宜,忌酸性土。忌积涝、湿热。
小叶丁香花宜在早春芽萌动前进行移栽。移栽穴内应先施足基肥,基肥上面再盖一层土,然后放苗填土。栽后浇一次透水,以后再浇2—3次水即可,喷施新高脂膜,提高成活率,适时喷施促花王3 号,能把植物营养生长转化成生殖营养、抑制主梢疯长,促进花芽分化,多开花。
3月中旬发芽前,要对小叶丁香进行整形修剪,硫除过密枝、细弱枝、病虫枝,中截旺长枝,使树冠内通风透光。花谢后如不留种,可将残花连同花穗下部两个芽剪掉,以减少养分消耗,促进萌发新枝和形成花芽。落叶后,还可以进行一次整枝,以保树冠圆整美观,利于来年生长、开花,每次修剪后给伤口涂抹愈伤防腐膜,使其伤口快速愈合。
小叶丁香适应性强,平时只要注意除草,雨季防涝,干旱时注意浇浇水,便可顺利生长。丁香不喜大肥,切忌施肥过多,以免引起枝条徒长,影响开花。一般每年或隔年入冬前施一次腐熟堆肥即可,适时喷施新高脂膜保肥保墒。小叶丁香花病虫害很少。主要害虫有蚜虫、袋蛾及刺娥。可用800一1000倍40%乐果乳剂或1000倍25%的亚胺硫磷乳剂喷洒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