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玫丹百香 » 玫瑰病害图

玫瑰病害图

发布时间: 2025-08-13 10:07:44

1. 请问哪位大神知道这是玫瑰花什么病

这个是浅粉色,另外花苞摘的晚了,开的有点大。

2. 玫瑰花常见病害

玫瑰花在生长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以下常见病害:

  1. 黑点病

    病原菌:由盾座菌科的Diplocarpon rosae引发。

    高发季节:高温多湿的季节。

    主要影响部位:叶片、叶柄和茎部。

    症状:形成黑色圆形病斑,叶片受害后会黄化脱落,严重时影响植株的光合作用和生育能力。

  2. 白粉病

    病原菌:属于真菌性病害,Sphaerotheca pannosa是病原菌。

    主要侵染部位:幼叶、嫩茎和花蕾。

    症状:病斑呈现白色粉状,严重感染时叶片会变得脆、萎缩并干枯。

  3. 枯枝病

    病原菌:由真菌性病原菌引起。

    感染途径:通常通过伤口进入植株,如修剪、低温寒害或嫁接等活动导致的伤口。

    主要影响部位:茎部,部分或全部坏死。

    易感植株:大轮种玫瑰、营养不良或曾患黑点病的植株更易感染。

  4. 根头癌肿病

    病原菌:由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引发。

    主要侵袭部位:玫瑰的茎部和根部。

    症状:接触土壤部位肿大形成瘤状,严重影响植株的生长直至死亡。

为了预防和控制这些病害,建议定期检查植物健康状况,合理修剪,保持良好的通风和排水,以及定期施用合适的肥料和防治剂。

3. 玫瑰常见病害有哪些

玫瑰花的主要病害有锈病、褐斑病、黑点病、白粉病、枝枯病、根头癌肿病等,主要虫害有毛虫、红蜘蛛、蚜虫、卷叶蜂、牧草虫、天牛等。

1、黑点病:

是玫瑰栽培最常见之病害,在高温多湿时期发病最严重。发生于叶、叶柄和茎部,植株受感染时,叶片出现黑色圆形病斑,尤其以接近地面之成熟叶片受害最多,罹病叶片会逐渐黄化而脱落,发病严重时,全株大部分叶片脱落,无法行光合作用,造成生育不良。

2、白粉病:

主要感染幼叶、嫩茎和花蕾等部位,其感染部位会出现白色粉状病斑;严重感染时叶片会变脆、萎缩卷曲而干枯。

3、枝枯病:

又为溃疡病,为真菌性病原菌所引起,经由伤口进入植株,使茎部全部或部分坏死,进而往上或往下坏死,使患部上位之枝叶生长不良或枯死。

4、根头癌肿病:

由土壤细菌性病原菌所引起,主要侵害玫瑰茎部和根部,常发生于植株与土壤接触的部位,受感染的部位肿大形成瘤状物而环绕茎部,使植株生育不良而至死亡。

5、毛虫等虫害:

金龟子、大袋蛾主要危害玫瑰嫩梢和叶片,红蜘蛛、蚜虫、蚧壳虫主要吸食玫瑰汁液。

(3)玫瑰病害图扩展阅读:

病害防治

白粉病

白粉病多发生于嫩叶,其他老叶、花茎、花托等以至枝条也普遍受感染。受感染时,叶子呈现凸起,凸处颜色变淡有白粉状物,叶片形成凹凸不平逐渐蜷曲,病菌蔓延,整个叶背蒙上一层灰白色的霉,严重时,花蕾、花梗、整个枝杆、叶片全蒙上一层霉,新生芽、叶均蜷曲。

该病多发生于晚秋至早春,在昼夜温差大、湿度高时候容易发生。于夜间温度15℃,而且湿度高达90%时,最适于病菌孢子的产生、发芽及感染,白天27℃的高温而且40%~70%的低湿度下,则是适于孢子的成熟散发,遇到这种情况,就要及早喷药预防。白粉病是靠空气流动来传播孢子。

防治方法:定期喷药,用腈菌唑600倍液、百菌清800倍等药剂防治。每7~10d喷1次药,且时常喷水于叶片可以有效降低白粉病的发生。尽快的剪去发病枝叶,以减少再传播的机会。

霜霉病

霜霉病主要危害叶、新梢、茎、花梗和花瓣。先侵染生长点,叶片变为紫色至棕黑色,染病叶片初现不规则小斑,后逐渐枯萎或脱落,病梢干枯。花、花梗、花瓣染病出现近似的斑点。湿度大时各发病部位均易出现灰白色霉层。干燥时见不到病原,但湿时长出大量霉层,即病菌孢囊和孢子囊。温室主要发生在春秋两季,若昼夜温差大,温室不通风,湿度接近饱和,叶缘吐水或叶面结露,则持续时间长、发病重。

防治方法:应选用抗病品种,并精心养护,将相对湿度控制在85%以下,注意通风,不偏施过施氮肥。初次发病及时喷洒72%克露等。

蚜虫

蚜虫一年四季都会发生,干燥时为害。发生的初期需尽快灭除,尤其新芽发育旺盛的时期,喷施多种杀虫剂都有较好防治效果。重点喷药部位是生长点和叶片背面。常用的药剂为蚜虱净等,还可用敌敌畏熏蒸,效果更好,但成花后不能使用。

红蜘蛛

红蜘蛛吸取叶片中的叶绿素,减少玫瑰光合作用的效率,且蔓延迅速,很快可使叶片受害,植株发育停止。多发生夏季,高温干燥时最易发生。发生初期,可用螨即死600倍液喷雾,或用锐螨净1000~1500倍液喷雾防治,效果好。




4. 玫瑰锈病是什么

玫瑰锈病是玫瑰上的1种主要病害。分布于沈阳、包头、河北、北京、济南、南京、上海、杭州、桂林、连云港等地。该病发生严重时,叶片枯焦、落叶,影响生长和开花。发生严重的地区,发病株率在50%以上。

症状

主要侵染叶片和芽,其次为害花和嫩茎。发病初期病芽和病叶出现浅黄色不规则斑。以后病芽和病叶正反面都产生杏黄色粉状物(夏孢子堆),病芽不能正常生长,逐渐死亡。被害叶焦枯,提早落叶。

病原

Phragmidium rosaerugosae K.和短尖多孢诱菌〔Phragmidium mucronatum(Pers.)S.〕属担子菌亚门多孢锈菌属玫瑰多孢锈菌真菌。该菌为单主寄生菌。锈孢子近圆形,黄色,表面有小突起。夏孢子椭圆形,黄色,表面有细刺。冬孢子圆柱形,褐色,有横隔膜4~7个,顶部为圆锥状突起。孢子柄铲形,无色。锈菌还为害蔷薇、月季、杜鹃、七姊妹等(图10-6)。

图10-6 玫瑰锈病病原

1.冬孢子 2.夏孢子

发病特点

以菌丝在玫瑰芽、病叶上越冬。翌年春季病芽上的锈孢子是病叶的主要侵染源。4月下旬病芽出现橘黄色夏孢子堆,夏孢子借气流传播,可重复侵染(锈孢子只侵染1次)。该菌为单主寄生。发病适温25℃左右。6~8月发病严重。在四季温暖而又多雨的地区发病重。在冬季寒冷时间长和夏季高温对该菌有抑制作用,则发病轻。

防治方法

(1)加强园田管理。及时清除病枝病叶,以减少病源;增施磷、钾肥,促进生长,增强抗病性。

(2)药剂防治。春季及时摘除病芽,或在玫瑰萌动前喷晶体石硫合剂50~100倍液,以预防病害发生,并兼治越冬的蚜、螨。注意病情调查,适时喷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防治锈病的药剂品种很多,应交替使用。

热点内容
干松子盆栽 发布:2025-08-13 11:18:53 浏览:777
开车樱花 发布:2025-08-13 11:04:51 浏览:313
兰花惹蚊虫 发布:2025-08-13 10:56:09 浏览:463
海棠花开的日子mp3 发布:2025-08-13 10:53:54 浏览:1
七夕鹊桥相会图片 发布:2025-08-13 10:44:51 浏览:355
植物花语录 发布:2025-08-13 10:41:48 浏览:46
中通牡丹 发布:2025-08-13 10:37:30 浏览:896
金毛狗花语 发布:2025-08-13 10:35:09 浏览:897
玫瑰病害图 发布:2025-08-13 10:07:44 浏览:46
婷婷色婷丁香 发布:2025-08-13 10:01:10 浏览:7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