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山湖落
Ⅰ 牡丹(毛茛科 芍药属)栽培技术是怎么样的
Paeonia suffruticosa Andr.
牡丹雍容华贵,国色天香,自古尊为花中之王。有“富贵花”之称,为名贵的观赏花木。
[形态特征]
落叶灌木,枝条从地面丛生而出,分枝粗而短,节部和叶痕明显。肉质根系,无横生侧根。叶互生,纸质,通常为二回三出复叶,具长柄。花单生枝顶,大,萼片5,绿色,既有单袜败瓣,亦有重瓣。花色丰富,有黄、白、红、粉、紫、绿等色。花期4~5月,蓇葖果,密生黄褐色毛,种子黑色(见彩图99)。
我国栽培牡丹的历史悠久,栽培品种繁多,目前全国牡丹园艺品种总数超过500种,名品主要有:姚黄、魏紫、墨魁、豆绿、二乔、白玉、蓝田玉、胡红、脂红、洛阳红、状元红、首案红、一品朱衣、璎珞宝珠、赵粉、露珠粉、娇容三变、酒醉杨妃、白雪塔、昆山夜光、大棕紫、葛巾紫、烟笼紫、墨撒金、青龙卧墨池等。关于我国牡丹品种分类的研究,目前还没有一致的看法,有的主张分为3类11型,亦有的主张分3类10型。
[分布]
原产我国西部及北部,是暖温带、温带树种。集中分布于陕西秦岭及河南伏牛山地区,栽培悠久,分布广,尢以山东菏泽、河南洛阳及安徽亳县栽培最负盛名。当代世界其他各国栽培观赏的牡丹最初均由中国引种。
[习性]
牡丹对气候要求比较严格,“宜冷畏热,喜燥恶湿,栽高敞向阳而性舒”基本概括了牡丹的生态习性,总的来说性喜温暖、干凉、阳光充足及通风干燥的独特环境。颇能耐寒,能耐-20℃低温,很不耐热,日平均气温超过27℃,极端最高气温超过35℃,生长不良,枝条皱缩,叶片枯萎脱落。肉质根系,土壤平均相对湿度以50%左右为宜。萌蘖力强,容易分株,但不耐移植。
[繁殖与栽培养护]
牡丹的繁殖可以采用分株、嫁接、扦插和播种等多种方法。其中最常用的是前两种方法。
分株繁殖简单易行,但繁殖系数较低。先将4~5年生的大丛牡丹整株挖出,去掉根上附土,放阴凉处晾2~3天,待根稍变软后视其相互连接的情况,找出容易分离之处,用手掰开或用刀劈开,株丛大的每株可分4~5株,然后栽植。分株应在秋季进行,因9月中、下旬以后,生长趋于停止,逐渐进入休眠期,但这时根部却未完全停止生长。此时正值秋分,分栽牡丹根部最易愈合,容易长出新根,翌年就能开花。如果分根迟了,根部伤口难以愈合,翌年早春发芽后,生长、开花都需要水分、养分,但地下部分尚未长出新根,对水、肥的吸收能力不能满足地上部分的需要,就会使植株发生萎蔫乃至死亡,大多数栽植牡丹多年不开花,其原因之一就是分株过晚造成。如果过早分株,亦不适宜,因此时气温较高,栽后仍能萌发新叶,消耗养分,影响翌年生长和开花。若春季分株,此时天气渐暖,地上部分迅速萌发,地下部分伤口尚未愈合,会造成营养失调,不仅当年不能开花,而且生长衰弱,还会影响翌年开花。
嫁接繁殖多以芍药根作砧木,选用大株牡丹根际上萌发的新枝或枝干上1年生的短枝作接穗。用劈接或嵌接法进行嫁接。嫁接于秋季进行。
扦插繁殖选择根际萌发的枝条为插穗,长15厘米左右,用300毫克/升吲哚丁酸处理后插于苗床,扦插深度为插穗的1/3或1/2。插后立即浇水,以后经常保持床面湿润,并进行遮荫。
播种繁殖用于培育新品种,种子九分成熟时采收即播种,这种方法第二年春季发芽整齐,若种子老熟或播种过晚,第二年春季多不发芽,要到第三年春季才发芽。播种苗床要高,以防积水,播后覆草保持土壤湿润。
牡丹告清颤为肉质根,栽植时要选择疏松、肥沃、深厚的沙质壤土,并选择地势高燥、排水良好的地方。栽植宜在中秋,俗称“牡丹生日”,挖苗时注意少断细根,宜随挖随栽。如需长途运输,宜先晾根1天,再行打包装运。栽培要对根部进行适当修剪,剪去病根和折断的根,再用0.1%硫酸铜溶液或5%的石灰水浸半小时进行正歼消毒,然后取出用清水冲洗后再栽,栽植深度以根茎交接处与土面齐平为好。
牡丹喜肥,要想使牡丹花大色艳,避免“隔年开花”的现象,每年至少需施3次肥:第一次为花前肥,在2月解冻后;第二次为花后肥,在5月上旬;第三次在入冬前。
为使牡丹生长健壮,年年开花,花多色艳,还要进行整形修剪,包括定干、修枝、除芽、疏蕾等项工作。牡丹栽植2~3年后,即可进行定干,决定植株留枝干多少。对长势弱、发枝数量少的品种,一般剪除细弱枝,保留强枝,对生长势强,枝干较多的品种,以留3~5干为宜。对长势特强,生长旺盛的品种,可以修剪成独干式的“牡丹树”。牡丹的花芽从每年7月下旬开始分化,到9月下旬分化完成,由于它们是在当年生新枝的顶端分化花芽的,因此修剪工作应在春末夏初花谢以后立即进行。在花坛内地栽的牡丹每株可保留5~6根丛生的主枝,将其余的主枝全部剪掉,用老枝上的叶片来辅养新枝的萌发和生长,并为花芽分化提供同化养分。对多年生老株还要通过修剪来更新,最好在9月上中旬落叶之前进行。另外,每年需进行除芽和剪除冗枝、病虫枝、内向枝、交叉枝、平行枝、重叠枝,以保证植株生长均衡,开花繁茂。
牡丹的耐寒力有一定限度,在北温带地区需埋土防寒越冬,埋土的厚度一定要超过枝顶10~15厘米,以防花芽受冻。翌年早春开花之前如果花枝过密过多,应将低矮的花枝疏剪掉,使花头稠稀适度,防止“叶里藏花”。一些花型巨大的品种,开花以后常常下垂倒伏,应设立支杆来进行绑扎。
牡丹也适宜于促成栽培,通过温度的控制,可使在元旦、春节开花。其方法是将牡丹于节前35~60天上盆,搬入温室后逐步升高温度,白天20~25℃(超过25℃要开窗通风),晚上10~15℃,并增加相对湿度,每隔10天施1次稀薄肥液,也可用0.2%~0.3%的磷酸二氢钾喷叶面作追肥,如花芽不萌动,可用300~500毫克/升赤霉素液涂抹鳞芽,可促使萌动,这样经过40~45天,最多60天即可开花。如开花提前,可将盆花移入低温(5~15℃)室内暂时贮放。
牡丹的主要病虫害有:牡丹灰霉病、叶霉病、轮斑病、斑点病、锈病、疫病、根腐病、根结线虫病、日本龟蜡蚧、吹绵蚧、桃蚜、家白蚁等。防治方法:①发病初期喷洒或灌浇百菌清、波尔多液、代森锌、甲基托布津等任一种药剂数次。②大田用杀线虫剂处理土壤,盆栽施呋喃丹埋入土中,浇水,杀灭各种害虫。③在蚁群活动季节,施灭蚁灵,消灭白蚁。④介壳虫、蚜虫若虫期喷洒氧化乐果、辛硫磷、亚胺硫磷、西维因等任一种药剂。
[观赏与应用]
牡丹是我国的传统名花。株形端庄,枝叶秀丽,花姿典雅,花色鲜艳,白、黄、粉、红、紫、墨绿、蓝色一应俱全,更兼具芳香,姿色俱超群不凡,远在唐代就已赢得了“国色天香”的赞誉。“花开花落二十日,一城之人皆若狂”,便是当时的首都长安在观赏牡丹时盛况空前的真实写照。千百年来,牡丹以其雍容华贵的绰约风姿,深为我国人民所喜爱,被尊为群芳之首、百花之王和中国名花之最,歌咏传记,不胜枚举。
牡丹在造园中具有重要地位。庭园中多种植于花台之上,称为“牡丹台”,若在山旁、树周,分层栽植,配以湖石,颇为别致。若成畦栽植,护以低栏,其间缀以湖石,亦甚优美。多数公园则别辟一区,以牡丹为中心,以叠石、树木、草花相互配合,构成以牡丹为主景的园中之园,称为“牡丹园”。
牡丹盆栽应用更为灵活方便,可以在室内举办牡丹品种展览,也可在园林中的主要景点摆放,还可成为居民室内或阳台上的饰物。
牡丹还可作切花栽培,经催延花期可以四季开放,如投放港澳及东南亚市场,经济效益极高。
Ⅱ 作文:春天的牡丹湖
春天的牡丹湖作文:抄
每当春天来临,我都仿佛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情不自禁的走到家乡的小河边,因为小河的美丽迷住了我。
远远的就会听到小河欢快的流水声,哗啦哗啦的奔腾着,奏出了一首春天的畅想曲。走进一看,河水清澈见底,小鱼自由自在的在河里穿梭嬉戏,小虾在河里时而跳出水面,时而在水中欢快的追赶。洁白的小石子也清晰可见,绿色的水草掩映着,和小鱼小虾构成了一种美景,让人向往。
小河的水面是平静的,静的像一面大镜子,把河的两岸很多柳树和绿的醉人的小草,还有蓝天、白云、小鸟都倒映其中,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只有一阵风吹来,河面才会泛起均匀的波纹。
春天的小河总会招来很多小朋友,他们在岸边奔跑,笑声闹声响成一片。他们偶尔也会把手和脚伸入小河,洗掉手上的灰尘,感受小河的凉爽,好像一下子变得轻松了似的。小河也好像有人陪伴了一样更加欢快了。
我喜欢春天的小河,因为它给我带来了快乐,给世界带来了无限生机。
Ⅲ 带“落”的七言诗句
“落”开头的七言诗句
1、有时自发钟磬响,落日更见渔樵人。——出自唐·杜甫《崔氏东山草堂》
2、溪上人家凡几家,落花半落东流水。——出自唐·王维《寒食城东即事》
3、游丝软系飘春榭,落絮轻沾扑绣帘。——出自清·曹雪芹《葬花吟》
4、落花游丝白日静,鸣鸠乳燕青春深。——出自唐·杜甫《题省中院壁》
5、清风无力屠得热,落日着翅飞上山。——出自宋·王令《暑旱苦热》
6、晓木千笼真蜡彩,落蕊枯香数分在。——出自唐·李贺《新夏歌》
7、落花芳草无寻处,万壑千峰独闭门。——出自唐·刘长卿《过郑山人所居》
8、花开花落不长久,落红满地归寂中。——出自南北朝·陈叔宝《玉树后庭花》
9、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出自宋·黄庭坚《登快阁》
10、落落精神终有立,飘飘才思杳无穷。——出自唐·杜牧《送刘秀才归江陵》
11、相思弦断情不断,落花纷纷心欲穿。——出自唐·卢仝《楼上女儿曲》
12、落日欲没岘山西,倒著接蓠花下迷。——出自唐·李白《襄阳歌》
13、落叶纷纷满四邻,萧条环堵绝风尘。——出自唐·刘长卿《酬屈突陕》
14、落雪临风不厌看,更多还恐蔽林峦。——出自唐·可止《小雪》
15、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出自清·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
16、惆怅眼前多少事,落花明月满宫秋。——出自唐·吴融《华清宫四首》
17、妆成丽色唯花妒,落尽啼痕只镜知。——出自唐·罗隐《粉》
18、西宫南内多秋草,落叶满阶红不扫。——出自唐·白居易《长恨歌》
19、排岸远樯森似槊,落波残照赫如旗。——出自唐·李山甫《上元怀古二首》
20、落日无情最有情,遍催万树暮蝉鸣。——出自宋·杨万里《初秋行圃》
21、一尊欲访罗浮客,落叶空山正掩门。——出自明·高启《咏梅九首》
22、池馆寂寥三月尽,落花重叠盖莓苔。——出自唐·李中《暮春怀故人》
“落”结尾的七言诗句
1、杨柳风多潮未落,蒹葭霜冷雁初飞。——出自唐·赵嘏《长安月夜与友人话故山》
2、若比江南更牢落,子山词赋莫兴哀。——出自唐·吴融《彭门用兵后经汴路三首》
3、去年为尔逐黄雀,雨多屋漏泥土落。——出自唐·冯著《燕衔泥》
4、叶心朱实看时落,阶面青苔先自生。——出自唐·杜甫《院中晚晴怀西郭茅舍》
5、忆君不见坐销落,日西风起红纷纷。——出自唐·白居易《山石榴寄元九》
6、黄菊紫菊傍篱落,摘菊泛酒爱芳新。——出自唐·杨衡《九日》
7、狡兔空从弦外落,妖蟆休向眼前生。——出自唐·李朴《中秋》
8、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出自唐·李华《春行即兴》
9、玉宫桂树花未落,仙妾采香垂佩缨。——出自唐·李贺《天上谣》
10、心似蛛丝游碧落,身如蜩甲化枯枝。——出自宋·黄庭坚《弈棋二首呈任渐》
11、桃花细逐杨花落,黄鸟时兼白鸟飞。——出自唐·杜甫《曲江对酒》
12、树头蜂抱花须落,池面鱼吹柳絮行。——出自唐·韩偓《残春旅舍》
13、经随羽客步丹丘,曾逐仙人游碧落。——出自唐·武三思《仙鹤篇》
14、彩树转灯珠错落,绣檀回枕玉雕锼。——出自唐·李商隐《富平少侯》
15、摩娑故纸叹凋落,老眼昏花犹可认。——出自元·唐珙《题王逸老书饮中八仙歌》
16、百花长恨风吹落,唯有杨花独爱风。——出自唐·吴融《杨花》
17、此时忆著千里人,独坐支颐看花落。——出自唐·陆龟蒙《春思二首》
18、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出自唐·高适《塞上听吹笛》
19、春来却羡庭花落,得逐晴风出禁墙。——出自唐·郑谷《长门怨二首》
20、千年万岁不凋落,还将桃李更相宜。——出自唐·贺知章《望人家桃李花》
21、鹧鸪惊鸣绕篱落,橘柚垂芳照窗户。——出自唐·刘禹锡《龙阳县歌》
22、昨日看花花灼灼,今朝看花花欲落。——出自唐·鲍君徽《惜花吟》
23、露晞明朝更复落,人死一去何时归。——出自两汉·佚名《薤露》
24、高阳酒徒半凋落,终南山色空崔嵬。——出自唐·罗隐《曲江春感》
25、满衣冰彩拂不落,遍地水光凝欲流。——出自唐·殷文圭《八月十五夜》
26、如梦如仙忽零落,暮霞何处绿屏空。——出自唐·韩琮《牡丹》
27、巴人泪应猿声落,蜀客船从鸟道回。——出自唐·刘禹锡《松滋渡望峡中》
“落”在中间的七言诗句
1、虚空落泉千仞直,雷奔入江不暂息。——出自唐·徐凝《庐山瀑布》
2、马蹄踏水乱明霞,醉袖迎风受落花。——出自宋·刘因《山家》
3、唯馀芳草滴春露,时有残花落晚风。——出自唐·刘沧《经龙门废寺》
4、谁家无事少年子,满面落花犹醉眠。——出自唐·陆龟蒙《春思二首》
5、多少天涯未归客,尽借篱落看秋风。——出自明·唐寅《菊花》
6、手折衰杨悲老大,故人零落已无多。——出自唐·刘长卿《七里滩重送》
7、鸟啼花落人声绝,寂寞山窗掩白云。——出自唐·权德舆《题柳郎中茅山故居》
8、梧桐叶落雁初归,迢递无因寄远衣。——出自唐·杜牧《闺情代作》
9、梦残舞榭还歌榭,泪落岐王与薛王。——出自清·冒襄《和阮亭《秋柳》诗原韵》
10、孤舟一夜宿流水,眼看山头月落溪。——出自唐·陈羽《夜泊荆溪》
11、东风吹落战尘沙,梦想西湖处士家。——出自元·刘因《观梅有感》
12、半醒半醉日复日,花落花开年复年。——出自明·唐寅《桃花庵歌》
13、闲身行止属年华,马上怀中尽落花。——出自唐·薛能《曲江醉题》
14、半床落月蛩声病,万里寒云雁阵迟。——出自清·曹雪芹《残菊》
15、秋到任他林落叶,春来从你树开花。——出自唐·寒山《诗三百三首》
16、日落狐狸眠冢上,夜归儿女笑灯前。——出自宋·高翥《清明日对酒》
17、昨日春风欺不在,就床吹落读残书。——出自唐·薛能《老圃堂》
18、芙蓉湖上芙蓉花,秋风未落如朝霞。——出自清·纳兰性德《送荪友》
19、闲行放意寻流水,静坐支颐到落晖。——出自唐·贯休《山居诗二十四首》
20、红丝毳落眠汀处,白雪花成蹙浪时。——出自唐·崔珏《和友人鸳鸯之什》
21、桃溪惆怅不能过,红艳纷纷落地多。——出自唐·韩愈《闻梨花发赠刘师命》
22、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出自宋·林逋《山园小梅·其一》
23、况是故园摇落夜,那堪少妇独登楼。——出自唐·翁绶《关山月》
24、琅琊冷落存遗迹,篱舍稀疏带旧村。——出自唐·李建勋《游栖霞寺》
25、自嫌流落西归疾,不见东风二月时。——出自唐·杜牧《隋堤柳》
26、庭户无人秋月明,夜霜欲落气先清。——出自宋·张耒《夜坐》
27、一夕轻雷落万丝,霁光浮瓦碧参差。——出自宋·秦观《春日》
28、较量武艺论勋庸,曾发将军箭落鸿。——出自唐·章孝标《咏弓》
29、经年不见君王面,花落黄昏空掩门。——出自唐·刘媛《长门怨》
30、红颜流落非吾恋,逆贼天亡自荒宴。——出自清·吴伟业《圆圆曲》
31、流落天涯谁见问,少卿应识子卿心。——出自唐·韦庄《钟陵夜阑作》
32、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出自唐·白居易《长恨歌》
33、天寒水鸟自相依,十百为群戏落晖。——出自宋·秦观《还自广陵》
34、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出自宋·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其二》
35、沉吟日落寒鸦起,却望柴荆独自回。——出自宋·朱熹《次韵雪后书事二首》
36、五叠六叠势益高,一落千丈声怒号。——出自清·袁枚《到石梁观瀑布》
37、可怜黄河九曲尽,毡馆牢落胡无影。——出自唐·鲍溶《塞上行》
38、湘山木落洞庭波,湘水连云秋雁多。——出自唐·郎士元《夜泊湘江》
39、迢迢碧落断氛埃,霞堂云阁几重开。——出自唐·武三思《仙鹤篇》
40、绿池落尽红蕖却,荷叶犹开最小钱。——出自宋·杨万里《秋凉晚步》
41、心关桂玉天难晓,运落风波梦亦惊。——出自唐·薛逢《长安夜雨》
42、云是昆仑山顶石,海风吹落洞庭湖。——出自唐·程贺《君山》
43、一院落花无客醉,半窗残月有莺啼。——出自唐·王建《李处士故居》
44、浐川桑落雕初下,渭曲禾收兔正肥。——出自唐·薛逢《猎骑》
45、长川不是春来绿,千峰倒影落其间。——出自唐·吴融《富春》
46、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出自宋·文天祥《过零丁洋》
47、吟蛩鸣蜩引兴长,玉簪花落野塘香。——出自宋·周密《西塍废圃》
48、秋堂零泪倚金瑟,朱颜摇落随光阴。——出自唐·刘复《长相思》
49、孤城铁瓮四山围,绝顶高秋坐落晖。——出自清·孔尚任《北固山看大江》
50、五更惆怅回孤枕,犹自残灯照落花。——出自唐·司空图《华下》
51、扰弱新蒲叶又齐,春深花落塞前溪。——出自唐·薛涛《赠远二首》
52、秋馆池亭荷叶后,野人篱落豆花初。——出自唐·李郢《江亭晚望》
53、人情自厌芳华歇,一叶随风落御沟。——出自唐·王继鹏《批叶翘谏书纸尾》
54、僧采树衣临绝壑,狖争山果落空阶。——出自唐·贯休《山居诗二十四首》
55、春尽闲闲过落花,一回舞剑一吁嗟。——出自唐·吕岩《七言》
56、风吹白草人行少,月落空城鬼啸长。——出自唐·吴融《彭门用兵后经汴路三首》
57、半醉半醒日复日,花开花落年复年。——出自明·唐寅《桃花庵歌》
58、幽人吟望搜辞处,飘入窗来落砚中。——出自唐·子兰《对雪》
59、犹有渔人数家住,不成村落夕阳边。——出自唐·张泌《洞庭阻风》
60、谁爱落花风味处,莫愁门巷衬残红。——出自唐·李中《春苔》
61、碧落千山万仞现,藤萝相接次连溪。——出自唐·寒山《诗三百三首》
62、渡头年少应官去,月落西陵望不还。——出自唐·李涉《杂曲歌辞·竹枝》
63、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出自宋·赵师秀《约客》
64、飞花落絮满河桥,千里伤心送客遥。——出自唐·钱起《送孙十尉温县》
65、琴剑酒棋龙鹤虎,逍遥落托永无忧。——出自唐·吕岩《七言》
66、尽日问花花不语,为谁零落为谁开。——出自唐·严恽《落花》
67、不知红药阑干曲,日暮何人落翠钿。——出自唐·花蕊夫人《宫词》
68、我今落拓何所止,一事无成已如此。——出自清·纳兰性德《送荪友》
69、花开易见落难寻,阶前闷死葬花人。——出自清·曹雪芹《葬花吟》
70、自嗟落魄无成事,明日春风又一年。——出自唐·来鹄《鄂渚除夜书怀》
71、斜谷云深起画楼,散关月落开妆镜。——出自清·吴伟业《圆圆曲》
72、零落栖迟一杯酒,主人奉觞客长寿。——出自唐·李贺《致酒行》
73、卞侯墓下迷芳草,卢女门前映落花。——出自元·高启《清明呈馆中诸公》
74、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出自宋·杨万里《宿新市徐公店》
75、荆江日落阵云低,横戈跃马今何时。——出自清·纳兰性德《送荪友》
76、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出自唐·白居易《琵琶行》
77、市朝迁变秋芜绿,坟冢高低落照红。——出自唐·李群玉《秣陵怀古》
78、门掩落花春去后,窗含残月酒醒时。——出自宋·石象之《咏愁》
79、应似园中桃李树,花落随风子在枝。——出自唐·白居易《母别子》
80、谁谓吾徒犹爱日,参横月落不曾知。——出自宋·黄庭坚《弈棋二首呈任渐》
81、歌管楼台声细细,秋千院落夜沉沉。——出自宋·苏轼《春宵》
82、细数落花因坐久,缓寻芳草得归迟。——出自宋·王安石《北山》
83、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出自唐·高适《燕歌行》
84、手把花锄出绣帘,忍踏落花来复去。——出自清·曹雪芹《葬花吟》
85、风吹落叶填宫井,火入荒陵化宝衣。——出自唐·刘禹锡《荆门道怀古》
86、每叹芳菲四时厌,不知开落有春风。——出自唐·李绅《朱槿花》
87、幽丛自落溪岩外,不肯移根入上都。——出自唐·吕岩《大云寺茶诗》
88、幽深有径通仙窟,寂寞无人落异花。——出自唐·贯休《山居诗二十四首》
89、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出自清·曹雪芹《葬花吟》
90、三月残花落更开,小檐日日燕飞来。——出自宋·王令《送春》
91、可惜狂风吹落后,殷红片片点莓苔。——出自唐·周朴《桃花》
92、庭木萧萧落叶时,溪声雨声听不辨。——出自唐·陈润《宿北乐馆》
93、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出自唐·白居易《琵琶行》
94、江头落日照平沙,潮退渔船阁岸斜。——出自宋·戴复古《江村晚眺》
95、尽出花钿与四邻,云鬟剪落厌残春。——出自唐·杨郇伯《送妓人出家》
96、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出自金·元好问《论诗三十首·其四》
97、一时惊起流莺散,踏落残花满地红。——出自唐·花蕊夫人《宫词》
98、田园寥落干戈后,骨肉流离道路中。——出自唐·白居易《望月有感》
99、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笑傲凌沧洲。——出自唐·李白《江上吟》
100、高城落日望西北,又见秋风逐水来。——出自唐·郎士元《郢城秋望》
101、万点落花舟一叶,载将春色过江南。——出自明·陆娟《代父送人之新安》
102、愿奴胁下生双翼,随花飞落天尽头。——出自清·曹雪芹《葬花吟》
103、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出自唐·杜牧《九日齐山登高》
104、去春零落暮春时,泪湿红笺怨别离。——出自唐·薛涛《牡丹》
105、一片西风作楚声,卧闻落叶打窗鸣。——出自清·查慎行《寒夜次潘岷原韵》
106、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出自宋·郑思肖《寒菊》
107、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出自唐·李白《望庐山瀑布水二首》
108、破落田园但有蒿,摧残竹树皆无主。——出自唐·韦庄《秦妇吟》
109、遨欢任落风前帽,促饮争吹酒上花。——出自宋·宋祁《九日置酒》
110、不知落日谁相送,魂断千条与万条。——出自唐·孙鲂《杨柳枝词五首》
111、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出自唐·白居易《琵琶行》
112、日落辕门鼓角鸣,千群面缚出蕃城。——出自唐·岑参《献封大夫破播仙凯歌六首》
113、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出自唐·白居易《长恨歌》
114、坐时衣带萦纤草,行即裙裾扫落梅。——出自唐·孟浩然《春情》
115、银河飞落青松梢,素车白马云中跑。——出自清·袁枚《到石梁观瀑布》
116、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出自宋·王禹偁《村行》
117、万里金瓯失壮图,衮衣颠倒落泥涂。——出自宋·文天祥《金陵驿二首》
118、徒言南国容华晚,遂叹西家飘落远。——出自唐·贺知章《望人家桃李花》
119、异乡流落频生子,几许悲欢并在身。——出自唐·刘长卿《戏题赠二小男》
120、阳乌落尽酒不醒,扶上西园当月楼。——出自唐·僧鸾《苦热行》
121、三峡江声流笔底,六朝帆影落樽前。——出自宋·米芾《望海楼》
122、始知人老不如花,可惜落花君莫扫。——出自唐·岑参《韦员外家花树歌》
123、错怨狂风飏落花,无边春色来天地。——出自清·吴伟业《圆圆曲》
124、檐前下视群山小,堂上平分落日低。——出自唐·王仁裕《题麦积山天堂》
125、御苑残莺啼落日,黄山细雨湿归轩。——出自唐·郭震《寄刘校书》
126、愿随夫子天坛上,闲与仙人扫落花。——出自唐·李白《寄王屋山人孟大融》
127、灞陵车马垂杨里,京国城池落照间。——出自唐·许玫《题雁塔》
128、千金骏马换小妾,笑坐雕鞍歌落梅。——出自唐·李白《襄阳歌》
129、谁家花落临流树,数片残红到槛前。——出自唐·成彦雄《暮春日宴溪亭》
130、何言一去瓶落井,流尘歇灭金炉前。——出自唐·刘复《长相思》
131、云低远渡帆来重,潮落寒沙鸟下频。——出自唐·吴融《富春》
132、无名无位却无事,醉落乌纱卧夕阳。——出自唐·刘威《旅怀》
133、游人不管春将老,来往亭前踏落花。——出自宋·欧阳修《丰乐亭游春·其三》
134、楼台处处迷芳草,风雨年年怨落花。——出自明·曾棨《维扬怀古》
135、日落水流西复东,春光不尽柳何穷。——出自唐·杜牧《柳长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