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玫瑰椅
㈠ 中国古代椅子都有哪些分类
交椅:起源于古代的马扎,也可以说是带靠背的马札。
圈椅:最明显的特征是圈背连着扶手,从高到低一顺而下,座靠时可使人的臂膀都倚着圈形的扶手,感到十分舒适,颇受人们喜爱。
官帽椅:官帽椅是由于像古代官吏所戴的帽子而得名。
玫瑰椅:这种扶手椅的后背与扶手高低相差不分,比一般椅子的后背低,靠窗台陈设使用时不致高出窗沿,造型别致。
靠背椅:椅子没有扶手的都称靠背椅。
㈡ 玫瑰椅及其名称的由来!
玫瑰椅是明代扶手椅中常见的形式,其特点是靠背、扶手和椅面垂直相交,尺寸不大,用材较细,故予人一种轻便灵巧的感觉。追溯起源,是吸取了宋代流行的一种扶手与靠背平齐的扶手椅并加以改进而成的。扶手与靠背平齐的椅子在宋画中一再出现,只需把两侧的扶手降低一些,其大貌就很像明代广泛流行的玫瑰椅。为了轻便适用,小型的椅子不需要有脚枨,而扶手的下降,更是合理的改进,免得把坐者的两肘架得过高以致感到不舒适。之所以称之为“玫瑰椅”,一说是那个时期文人士大夫遵从“玉文化”,故取“玫瑰”二字
,两字均为斜玉体(不是“王”字旁,是“斜玉”旁)。另一说法是在南方,称这种椅子为“美鬼椅”,因为坐上去很舒适。南方人称“鬼”有时是昵称,如称小孩子为“小鬼”。但是北方人不知道这种称呼,所以传到后来便成为“玫瑰椅”了。
㈢ 玫瑰椅的玫瑰椅介绍
南方制作的一种官帽椅,搭脑左右和扶手前端不出挑,故称南官帽椅,也称为专“玫瑰椅”。其中,有属许多是我国明式家具中椅子的代表样式。这种扶手椅的后背与扶手高低相差不分,比一般椅子的后背低,靠窗台陈设使用时不致高出窗沿,造型别致。常见的式样是在靠背和扶手内部装券口牙条,与牙条端口相连的横枨下又安短柱或结子花。也有在靠背上作透雕,式样较多,别具一格。是明式家具常见的一种椅子式样。
㈣ 大美中国古典家具!凳椅宝座篇
汉代之前,人们是没有坐具,通常采用的以茅草、树叶、兽皮等制成的席子,席地而坐。直到一种被称为胡床的坐具从域外传入中原,才有了真正意义上的椅凳。后进唐朝的全力发展,椅子才从胡床的名称中分离出来,直呼为椅子。
其中椅子演化为三大种类:凳、椅子、宝座,并又细分成多种名称和造型,下面列出部分说明:
1、凳主要有:方凳、圆凳、条凳、马札、脚凳、坐墩、杌凳、交杌、长凳。
2、椅子主要有:交椅、太师椅、四出头官帽椅、南官帽椅、圈椅、玫瑰椅、灯挂椅、皇宫椅等。
3、宝座
以上几类都有各自的分类和进化规律,但总体进化规律是由矮变高,由简入繁。在各个历史时期,中国古代的椅凳类家具风格和特色也有所不同。宋代的椅凳类家具造型纯朴纤秀、结构合理精细,垂足而坐的椅、凳、墩等高型家具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十分普及。明代在继承宋代工艺的基础上,推陈出新,在造型上讲究简洁朴实,符合人体功能需要。清代椅凳类家具则逐渐脱离明代风格,一味追求富丽华贵。
[一] 凳
凳,最早并不是我们今天坐的凳子,它是专指蹬具,相当于脚踏。它成为坐具,也是汉代以后的事。凳的形式有方圆两种,凳面的板心,也有许多花样,有影木心者,有各种硬木心者,有木框漆心者,还有藤心,大理石心者。宋代以后,用材及工艺都很讲究。凳主要有:方凳、圆凳、条凳、马札、脚凳、坐墩、杌凳、交杌、长凳等造型。
其中清红木坐凳它们既是实用的工艺品,又具有明确的社会功能,折射出时代的文化和艺术特征。不管是选材、色泽、质感,还是具体的形态、装饰、雕刻等,清红木坐凳在各方面都凸现出我国古人对美的深刻理解和执著追求,完整地表现了当时设计者独特的思想与气质,尤其是它们所独具的那种富贵而不俗、华丽而不滥、端庄而不呆、厚重而不蠢的特色,充分体现出清代宫廷皇室及民间普遍崇尚豪华气派、瑰丽多姿的时代特征和人文气息,富有深厚的文化内涵。也正因为此,与明清其它硬木家具一样,清红木坐凳才广为不同国籍、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士所欣赏,被公认为是人类文化中一项宝贵遗产而蜚声中外。
[二] 椅
椅子的起源,一般采用以下两条记载:宋人高承《事物纪原》引《风俗通》说:帝好胡服,景师作胡床,此盖其始也,今交椅是也。《后汉书.五行》载:灵帝好胡服、胡帐、胡床、胡坐、胡饭.....京都贵戚皆竞为之。依据这两段记载,椅子的出现当在汉灵帝时期,其前身是汉代时由北方传入的胡床。南北朝时出现了四条腿的扶手椅,唐代中期以后,因椅子逐渐增多,椅子才从床的名称中分离出来,始有椅子之称。现代所见古代椅子,都是明清的椅式,主要有靠背椅和扶手椅两类,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中国古代椅子,主要从唐以后出现,而椅子主要也从胡床的名称中分离出来,后直呼为椅子。其中椅子主要种类:交椅、太师椅、官帽椅(四出头官帽椅、南官帽椅)、圈椅、玫瑰椅、灯挂椅、皇宫椅等。
1、交椅
交椅是一种很古老的椅子,因椅子腿呈交叉状,故名交椅,是可以折叠的交足椅子。交椅出生于唐代,流行于宋代。交椅可分为直后背和圆后背两种,其交接部位一般都用金属饰件钉裹。明代的交椅以圆后背为多。
交椅可以折合,便于携带,其座面有皮制与绳编两种。据悉,皇帝出行打猎的时候,侍从随身替他扛着的椅子就是交椅,皇帝累了,就命侍从打开交椅坐上歇息。久而久之,交椅成了权力的象征。中国人在形容一个人的地位时常说坐第几把交椅,坐第一把交椅代表着至高无上的地位。比如,在历史名著《水浒传》中,宋江就坐了第一把交椅。
2、太师椅
太师椅产生于宋代,是唯一一个以官职来命名的椅子。过去,我们常说稳坐太师椅,指的就是这种椅子。关于太师椅的诞生有些传奇,相传有两种说法。
第一种说法:据宋代张瑞义的《贵耳集》记载,当时任太师的不是别人,正是后来害死岳飞的奸臣秦桧。一次,他坐在圈椅上休息时不慎头巾坠落,他周围的马屁精见状便命工匠制作了一种荷叶托首安在椅圈上。秦桧很高兴,太师椅也由此得名。
第二种说法:由文太史椅演化而来的太师椅。文太史指明代才子文征明,文太史椅是他日用的一把交椅。他死后此椅归文征明的曾孙文震孟所有。文震孟明末曾入内阁为相,系崇祯朝的太师。因太史与太师偕音,加上文震孟又官居太师,所以就把这种椅子叫作太师椅了。
3、官帽椅
官帽椅,因椅子造型酷似古代官员的官帽而得名,此种形式的椅具始于宋元明三个时期。官帽椅有四出头官帽椅和南官帽椅两种:
四出头官帽椅:是一种搭脑和扶手都探出头的椅子,这种搭脑出头的样式,模仿宋代所戴的帽翅形态而得名,故称官帽椅。现在称为四出头官帽椅。
南官帽椅:搭脑及扶手不出头的是南官帽椅。它除了搭脑和扶手都不出头外,余者与四出头官帽椅相同。南官帽椅出生于明朝,是依据明朝官帽样式而出现的一种家具椅。
4、圈椅
圈椅自五代《宫中图》和宋人画《会昌九老图》以后,见者不多,到了明代圈椅始又兴起。圈椅,俗称罗圈椅,就是言其后背搭脑与扶手,是由一条流畅的曲线组成。这条曲线圆滑、流畅似罗圈,它的椅背搭脑,与元代的圈交椅很相似,一条曲线顺势滑至前方,形成两只扶手。扶手两端或出头向外翻卷,或者不出头、直接与鹅脖相接而下,成为一个整体。
5、玫瑰椅
玫瑰椅又称小姐椅, 是古代小姐闺房的御用座具。古代女子坐在此种椅子上,必须坐姿端正、腰背挺直,坐椅面三分之一的位置,以体现大家闺秀的教养。
玫瑰椅在宋代名画中曾有所见,明代更为常见,是一种造型别致的椅子。玫瑰椅的基本造型是:椅背较低、背高度与扶手高度,相差无几。扶手、靠背与腿子,圆棍形居多。靠背无侧脚,直立于座面。玫瑰椅的座部以上部分,独自特色,以秀美著称。靠背上,大都有装饰,或用券口牙子,或用雕花板。在座面之上,大都设横枨,横枨中间或取矮老支撑、或取卡子花支撑、起到打破低矮靠背的沉闷感。明代玫瑰椅,多为圆腿。方腿圆棱的玫瑰椅,多为清代作品。
6、灯挂椅
灯挂椅,因其造型好似南方挂在灶壁上用以承托油灯灯盏的竹制灯挂而得名。灯挂椅是明代最为普及的椅子样式。也可以说是自五代和宋以来的普及样式。我们看《韩熙载夜宴图》中的灯挂椅,白沙宋墓中赵大翁夫妇所坐的灯挂椅,河北钜鹿出土的灯挂椅,其造型大同小异。灯挂椅的木质,民间多用据木和榆木,高级家具多用黄花梨、紫檀、鸡翅木等。
7、皇宫椅
皇宫椅产于清朝皇宫,是皇帝专用御制。古时的皇宫椅以雕龙画凤为主,是社会等级制度的象征。随着封建制度的消灭和社会的发展,今天的皇宫椅已经进入寻常百姓家。工艺制作上进行了大胆的创新和发展。现在的皇宫椅不单单雕龙画凤,还雕花鸟、人物和山水等题材。也由固定的两张发展到六件套、十件套等十几种规格,用材方面有黄花梨、紫檀、酸枝、楠木等材质。
[三] 宝座
宝座产于唐朝皇宫,后于宋、元两朝完善并定型,由明朝进入顶盛,古代为皇帝专用御制,是中国封建社会制度下的产物。
宝座大都形体较大,座面以下的做法采用床塌做法,多用弧腿膨牙、内翻马蹄的形式,突出其稳重大方的特点。宝椅多在宫廷中皇帝和后妃寝宫的正殿明间使用。后面摆一较大的带座屏风,两边放置香几、宫扇、香筒之类器物,显得格外庄重、威严。即使是摆在配殿或客厅,也要放在室内中心或重要位置,为皇帝和后妃专用。这类椅子很少成对,大都单独陈设。
宝椅大多以紫檀制作,取材厚重,造型庄重,雕饰精巧,为使用者增添威严之感。清式宝椅的特点是尺寸大,结构复杂,用料规范,做工精细,装饰瑰丽。宝椅上下内外,雕琢各种吉祥纹饰,显现出皇家的尊贵和豪华气派。
高居于殿堂台座之上的宝座为皇权的象征,是中国家具中等级至高的器具,从造型上可分为简练型和浓华型两种。
简练型宝座有简约雕饰,一般摆在书房等处;浓华型宝座的装饰比较华丽,通常摆在皇帝处理政务,接见重要宾客的所在。宝座大多采用名贵木材和特殊质料制成,工艺水平极高,留存至今极为珍贵。
古典家具陈设方式以榻为尊,椅次之。陈设物则以多为尊,依尊卑挨次为一榻两几、一椅两几、一椅一几。而在方位上,就上下来说,以上为尊;就东西来说,以东为尊;就里外来说,以里为尊。各人按身份而坐。
㈤ 中国古代椅子都有哪些分类
交椅:起源于来古代的马扎源,也可以说是带靠背的马札。
圈椅:最明显的特征是圈背连着扶手,从高到低一顺而下,座靠时可使人的臂膀都倚着圈形的扶手,感到十分舒适,颇受人们喜爱。
官帽椅:官帽椅是由于像古代官吏所戴的帽子而得名。
玫瑰椅:这种扶手椅的后背与扶手高低相差不分,比一般椅子的后背低,靠窗台陈设使用时不致高出窗沿,造型别致。
靠背椅:椅子没有扶手的都称靠背椅。
㈥ 何谓玫瑰椅
玫瑰椅为何取名玫瑰椅,可谓深明大义。
“玫瑰”专文化,源远流长。“玫瑰”在康熙字典里是指“属彩色的石头”。单就“瑰”字讲,一曰“美石”,另一曰“奇伟”,即珍贵的意思。《后汉书•班固传•西都赋》载:“因瑰材而究奇,抗应龙之红梁”,以“瑰”谓奇异之物。玫瑰椅只是北方匠师对这种椅子的称呼,而江南一带多称之为“文椅”。在北方的方言中,习惯叫比较矮小的东西叫“小鬼”,比如叫淘气、可爱的小孩叫“小鬼”。记得小时候去商店买东西,店老板(老板是北方人)就问我:小鬼,你要买啥东西?”刚开始这种扶手椅因为与一般椅子相比,靠背较低,体型矮小就被称为“小鬼椅”或“鬼子椅”(清朝李斗所著的《扬州书舫录》中提过),但是由于方言的不唯一性与不确切性,后来叫着叫着,变成了“美鬼椅”,即美丽的小椅子。
因为“美鬼”和“玫瑰”谐音,而且“玫瑰”一词与女子的婀娜多姿相呼应,所以“美鬼椅”后来便更名为“玫瑰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