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玫丹百香 » 鹿门归丁香

鹿门归丁香

发布时间: 2025-05-19 15:38:51

❶ 鹤园历史沿革


鹤园,位于人民路西侧韩家巷4号,与曲园、听枫园南北相邻,占地面积4.66亩,其中花园面积2.8亩。据《地方志》记载,鹤园在清光绪三十三年,由道员华阳洪鹭汀在此建造。据传,因俞樾题写的“携鹤草堂”匾额而得名。园未完成时,洪鹭汀离苏,园一度被农务局使用。后来归吴江庞屈庐,其孙庞蘅裳继而对其进行了修缮。鹤园共有五进,第四进(假三层)于民国12年建成,楼成后庞蘅裳从老宅迁入。庞蘅裳擅长书法,结交了许多名流文士。迁入前,园曾被词人朱祖谋租赁,他在四面厅前庭中种植了一株宣南紫丁香,并由邓邦述篆题“沤尹词人手植丁香”八字于花坛下方。第三进女厅曾被银行公会租用。园内宴饮频繁,邓邦述等人在此填词,汪东等人在此赋诗,曲会尤为盛行,吴梅、张紫东与“传”字辈少年常在此聚会,声闻林池。叶恭绰、张善仔、张大千、梅兰芳等也曾来访。民国31年,廉售给苏纶纱厂厂主严氏,曾作为纱厂办事处。解放后,严氏将园献给了人民政府,最初作为市政协办公之处。“文化大革命”期间,园被“三八战斗司令部”强行占领,园中匾额楹联几乎全部被毁坏。其后,园被印刷厂、物资局、汽车配件厂等使用。1978年,园复归政协。1980年,国家拨款10万元进行全面修复。园内池水居中,架以小桥,竹石花卉环绕四周,右廊左亭,隔池相望。北部主厅“携鹤草堂”又名“栖鸭堂”,旧有光绪年间长洲女子彭卫仲所书榜。鹤园前廊东西两侧,有砖额“岩扉”与“松臣”,为庞蘅裳自题,典出孟浩然《夜归鹿门山歌》中“忽至庞公栖隐处,岩扉松径长寂寥”句。廊前以白瓷片作鹤形铺地,抗日战争前曾饲养一只鹤于此。掌云峰为全园最高之石,字为汪东题。池东长廊曲折有致,与院墙构成几处小院,缀以花木,层次颇多,是全园的精华所在。廊间静寄亭居中设玻璃扇,分为内外,内亭昔有红木小桌,玻璃为面,可储水畜鱼龟。池西小扇厅,其摆设原均为扇形图案。北廊壁嵌金天翮撰《鹤园记》。


(1)鹿门归丁香扩展阅读

鹤园位于苏州市韩家巷4号,1963年被列为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❷ 杜甫写过哪些诗

《绝句》、《山行》、《江畔独步寻花》、《登高》、《江南逢李龟年》、《对雪》、《野望》、《春夜喜雨》、《望岳》、《月夜忆舍弟》、《春日忆李白》、《寒食》、《春望》、《登岳阳楼》、《赠李白》、《旅夜书怀》等。

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

杜甫少年时代曾先后游历吴越和齐赵,其间曾赴洛阳应举不第。三十五岁以后,先在长安应试,落第;后来向皇帝献赋,向贵人投赠。官场不得志,亲眼目睹了唐朝上层社会的奢靡与社会危机。

(2)鹿门归丁香扩展阅读: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他的诗歌在语言上,普遍认为具有“沉郁”的特点,语言和篇章结构又富于变化,讲求炼字炼句。

“沉郁”一词最早见于南朝,“体沉郁之幽思,文丽日月”,后来杜甫写更以“沉郁顿挫”四字准确概括出他自己作品的语言,“至于沉郁顿挫,随时敏捷,而扬雄、枚皋之徒,庶可跂及也”。

安史之乱爆发,国运衰微,加之仕途不济命途多舛,理想与现实的巨大差距也使杜诗诗风大有转变,趋近现实主义。

热点内容
茶花说语 发布:2025-05-19 19:00:04 浏览:783
音乐插花 发布:2025-05-19 18:56:45 浏览:85
丁香追逐者 发布:2025-05-19 18:56:20 浏览:377
七夕烧火柴 发布:2025-05-19 18:41:23 浏览:93
荷花蜂 发布:2025-05-19 18:41:15 浏览:479
丁香带入味 发布:2025-05-19 18:39:43 浏览:550
情人节衣柜 发布:2025-05-19 18:39:35 浏览:668
LM兰花 发布:2025-05-19 18:30:16 浏览:229
缸盆插花 发布:2025-05-19 18:29:36 浏览:443
lilac紫丁香 发布:2025-05-19 18:28:53 浏览:6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