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蕉久
① 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体现什么
“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的意思:蕉心未展丁香也是含苞未放,它们一同向着春风各自忧愁。体现了一对有情人不能相见的愁苦。
句中,以芭蕉喻情人,以丁香喻女子自己,隐喻二人异地同心,都在为不得与对方相会而发愁苦闷。
出自唐代诗人李商隐著作《代赠二首·其一》
【原文】
《代赠二首·其一》
楼上黄昏欲望休,玉梯横绝月如钩。
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
【译文】
黄昏独上高楼欲望还休,楼梯横断情郎不来,一弯新月如钩。
蕉心未展丁香也郁结未解,它们同时向着春风各自忧愁。
【注释】
⑴望欲休:远望黄昏景色,可是很快天黑了。月中钩:一作月如钩。
⑵玉梯横绝:华美的楼梯横断,无由得上。
⑶芭蕉不展:蕉心紧裹未展。丁香结:丁香开花后其子缄结于厚壳之中。
【作品赏析】
诗人用以景托情的手法,从诗的主人公所见到的缺月、芭蕉、丁香等景物中,衬托出她的内心感情。诗的开头四字,就点明了时间、地点:“楼上黄昏”。接下“欲望休”三字则维妙逼肖地描摹出女子的行动:她举步走到楼头,想去望望远处,却又凄然而止。
“月如钩”一本作“月中钩”,意同。它不仅烘托了环境的寂寞与凄清,还有象征意义:月儿的缺而不圆,就像是一对情人的不得会合。三四句仍然通过写景来进一步揭示女子的内心感情。第二句缺月如钩是女子抬头所见远处天上之景;这两句则是女子低头所见近处地上景色。
高下远近,错落有致。这里的芭蕉,是蕉心还未展开的芭蕉,稍晚于诗人的钱珝《未展芭蕉》诗中的“芳心犹卷怯春寒”,写的就是这种景象;这里的丁香,也不是花瓣盛展的丁香,而是缄结不开的花蕾。它们共同对着黄昏时清冷的春风,哀愁无边。这既是女子眼前实景的真实描绘,同时又是借物写人,以芭蕉喻情人,以丁香喻女子自己,隐喻二人异地同心,都在为不得与对方相会而愁苦。物之愁,兴起、加深了人之愁,是“兴”;物之愁,亦即人之愁,又是“比”。芭蕉丁香既是诗人的精心安排,同时又是即目所见,随手拈来,显得格外自然。
【作者简介】
李商隐(约813—约858),唐代诗人。字义山,号玉溪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人。开成(唐文宗年号,836—840)进士。曾任县尉、秘书郎和东川节度使判官等职。因受牛李党争影响,被人排挤,潦倒终身。所作咏史诗多托古以讽时政,无题诗很有名。擅长律绝,富于文采,构思精密,情致婉曲,具有独特风格。然有用典太多,意旨隐晦之病。与温庭筠合称“温李”,与杜牧并称“小李杜”。有《李义山诗集》。
② 芭蕉不展丁香结 同向春风各自愁,这句诗什么意思
这句诗的意思是:芭蕉的蕉心尚未展开,丁香的花蕾依然含苞;两个相爱的人身版处异地,都因春风拂权起了内心的离别愁闷。
出处:唐·李商隐《代赠二首·其一》
原诗:
楼上黄昏欲望休,玉梯横绝月如钩。
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
译文:
黄昏时分,一名女子登上高楼,想要眺望远方,却又怕苍茫暮色触动愁绪。玉梯横断,天上一弯新月洒下淡淡的清辉。芭蕉的蕉心尚未展开,丁香的花蕾依然含苞;两个相爱的人身处异地,都因春风拂起了内心的离别愁闷。
(2)丁香蕉久扩展阅读:
“诗缘情”是中国古典诗歌传统的诗学主张,古典诗歌多偏重情感渲泄,晚唐李商隐也不例外。他的爱情诗构思精致、深情绵缈。《代赠》一诗移情入景,借景抒情,将闺妇的相思之愁表达得淋漓尽致。首句“楼上黄昏欲望休”短短七字极写女子矛盾心理。这里,女子的相思之愁已见端倪。
二、三句写景,景无情,人却有情,故景中托情,“玉梯横绝,新月如钩,未展的芭蕉和含苞的丁香也和自己一样满含忧愁啊!”忧愁本无形,诗人将之定形,借芭蕉不展和丁香丛结形象地写出妇人的满腹愁肠。末句“同向春风各自愁”更是直接点明主旨,将思妇不可抑制的万缕愁思和盘托出,一股浓浓的感伤愁绪扑面而来。
③ “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这句诗什么意思
芭蕉不展丁香结:这一句用两个事物为意象,即芭蕉和丁香。芭蕉的叶子是从树梢中间逐渐长出来的,让人感觉它的“心”永远都舒展不开;丁香也是一种植物,花蕾像一枚枚钉子,花瓣常常不展开,像一个“结”打不开。因此,古诗人常用“蕉心”和“丁香结”为意象,表示愁思的情结含而不露。
同向春风各自愁:它们同样处在春风之中,但有各自隐含着自己的愁结不向人展露。
“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可理解为:芭蕉的蕉心没有展开,丁香的花蕾丛生如结不能解开;同是春风吹拂,而二人异地同心,都在为不得与对方相会而愁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