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玫丹百香 » 张志文的牡丹画图片

张志文的牡丹画图片

发布时间: 2024-04-16 02:01:58

❶ 当代国画牡丹名家有谁

1、张志文

2004年3月16日,中央电视台国际频道的一则报道,震惊了世界画坛,推出了一个响亮的名字———张志文。报道说:河南画家历时5年之久,绘制了一幅构图完整、气势恢宏的500米牡丹长卷,名曰“华夏牡丹图”,创造了世界之最,申报了吉尼斯纪录,将在荷泽国际牡丹花会期间由中国牡丹博物馆隆重展出。

2、邵仲节

著名花鸟画家,美术教育家,斋号“师竹轩”。政协成都市第八届委员,民进成都市第五届委员,西南民族学院客座教授。从事美术教育和艺术创作60余年。擅长写意花鸟画,尤以牡丹著称,有“邵牡丹”之美誉。誉为中国牡丹画第一人。

3、李万

历二十年艰难曲折磨练,融汇中西方绘画技艺,炼成自己画作的个性与特色。多次应邀到东南亚地区、日本等地参加国际书画大展赛并累获奖誉。因牡丹花鸟画独具特色被书画界朋友赞称为“南国牡丹王”,广西省文联主席蓝怀昌先生特意挥毫书写了 “南国牡丹王”书法一幅赠与他。

李万现为桂林雅园书画院副院长、广西省美协会员,中国当代书画艺术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书法美术家协会理事,国家壹级美术师,获得中国花鸟四百强、当代书画名家、跨世纪艺术家、国际艺术家的荣誉和称号。

4、王雪涛

王雪涛是现代中国卓有成就的花鸟画大家,对我国小写意花鸟绘画做出了突出贡献。他继承宋、元以来的优秀传统,取长补短。所作题材广泛,构思精巧,形似神俏,清新秀丽,富有笔墨情趣。创作上主张“师法造化而抒己之情,物我一体,学先人为我所用,不断创新”。

画法上工写结合,虚实结合。他善于描绘花鸟世界的丰富多彩和活泼生气,又精于表现画家的心灵感受和动人想象。他注重写生,尤善于描绘大自然中的小生命,如蝴蝶、螳螂、蝈蝈、天牛、青蛙、蜻蜓、马蜂等,栩栩如生,引人喜爱。

5、苏伯群

苏伯群十几岁时开始习画,已有60多年的绘画历史。他的绘画创作以花鸟为主,尤擅长牡丹,在国内画坛有“苏牡丹”之称。

❷ 国画画家那个擅长画牡丹

我给你推荐一个:

闫霞,笔名,烟霞如云,号,聚贤庄庄主,1953年11月13生于西安,闫霞钟爱牡版丹权更爱画牡丹,把牡丹的精神渗入画中,国色天香,浓香欲醉人,思云梦雪,一帘幽梦,等作品神形兼备,在各种刊物上发表,多年来荣获奖项不计其数,被国际友人及军警和国家政府收藏,被称为书画风云人物,最具收藏潜力书画家,慈善书画家,国际知名文艺家,爱心大使,等等光荣称号,07年国家文化部为其颁发评估证书,被大家称为牡丹仙子
中国西部书画艺术支教队的创建人,领队
中国陕西美术家协会会员
中国名家书画院一级画师
中国陕西书画院院士
中国国家书画院副院长
中国西部书画名家网书画协会副会长
台北故宫书画院名誉院长
台北台北故宫书画院客座教授终身任期
中国陕西助残基金会理事
国际美术家联合会常务理事

❸ 洛阳牡丹国画大师有谁

王绣,女,汉族,1942年出生,哈尔滨市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1966年毕业于哈尔滨师范大学美术系。现任洛阳博物馆馆长、河南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洛阳市美术家协会主席。曾荣获国家文化部贡献奖,文化部全国优秀文艺工作者称号,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她的牡丹画作品气韵典雅,章法严谨,笔墨酣畅,妩媚动人,尤其在色彩的配置上独具匠心,形成了雅俗共赏的独特艺术风格,享誉画坛。

张志文1966年出生于河南洛阳嵩县纸房,自幼酷爱美术、痴迷丹青,作品多次参加省市和国家级的美展并获奖。
1998年开始创作世界第一牡丹画卷——500米《华夏牡丹图》。
2001年《华夏牡丹图》被列为十六大献礼作品,3月被洛阳市评为十大文明新事之一。
2002年《华夏牡丹图》(300米)在福建洛阳桥进行跨海大展,轰动海峡两岸,收藏家出高价购买被作者婉拒,三月,此画卷应邀在洛阳牡丹花会和河南省博物院展出。
2003年,作者深居家乡白云山野生牡丹园继续创作,同年3月《华夏牡丹图》完成500米,由家乡嵩县县委、县政府和洛阳市文化艺术研究会联合展出。8月此画卷联姻河南白云山与广州白云山成为友好景区。9月定居广州奇艺仙馆继续创作。
2004年,在广州大型名家书画艺术品交流会上500米牡丹画卷艳惊羊城,4月《华夏牡丹图》被列为中国牡丹博物馆开馆大礼,并被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华社、人民网、中新网、中国台湾网等媒体誉为“世界第一牡丹画家”。
2004年10月,广州顺德美术家协会、收藏家协会在顺德图书馆共同举办世界第一牡丹花画家张志文精品展。12月,作者在广州虎门举办世界第一牡丹花画家与中国岭南猴王作品展。
2005年1月,在中国十大名园之一“清晖园”举办世界第一牡丹花画家精品展。2月,在广州顺德榕桂鉴藏家俱乐部举办世界第一牡丹画家精品展。
2005年2月,在广州顺德榕桂鉴藏家俱乐部举办世界第一牡丹画家精品展。
2005年10月中国文联首选30位中国著名艺术家,在泰国曼谷举办中泰建交30周年大型国际美展。张志文与扬之光、林墉、刘大卫、邓琳、刘文西、王西京、何水法等应邀参加,并受到泰国总理的亲切接见。

❹ 国画牡丹谁画的做好

那得看你喜欢哪种画种,一般就是写意工笔,不同的画法不同的美感,有很多不知名的人画内的都不错的,包托容市面上一些行画效果也挺好的,我们老师说那叫俗,可是牡丹嘛又不是兰花,,没那么清新脱俗,它就是代表富贵(个人见解)。

❺ 张志文的人物评价

2004年3月16日,中央电视台国际频道的一则报道,震惊了世界画坛,推出了一个响亮的名字———张志文。报道说:河南画家历时5年之久,绘制了一幅构图完整、气势恢宏的500米牡丹长卷,名曰“华夏牡丹图”,创造了世界之最,申报了吉尼斯纪录,将在荷泽国际牡丹花会期间由中国牡丹博物馆隆重展出。一时,张志文这个名字不见经传的画坛新秀,伴着中国牡丹蜚声世界,誉满全球。
十年寒窗无人问
张志文,号白云山人,1966年生于河南省洛阳市嵩县一个贫苦家庭。但是,穷人家的孩子多有志。从上小学到中学,他就养成了一种坚韧不拔、积极进取的品格,加上如诗如画的家乡白云山风情,陶冶着他淳朴敦厚的品格,云蒸霞蔚的洛阳牡丹,赋予他亲和自然的兴趣,每逢学校放假,他都要赶到洛阳或到白云山去看牡丹,春天去看牡丹现蕾开花,夏天去看牡丹的睡姿眠态,雨天去看园艺师分墩、嫁接、栽植,冬天去看牡丹的睡姿眠态,春天去看牡丹流光滴翠,风天去看牡丹摇曳舞姿……“自然总是美的!”他感动了。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开始进一步感悟到:“在整个自然中,总有一种意识和自己的意识相适应,世界上没有一个活的机体,没有一件静物,没有一团天上的白云,没有一株园地上的花草,不在向他诉说着自己的秘密———蕴藏在一切事物中的无穷的秘密。” 对于自然的感知,是开启艺术殿堂的钥匙。他爱上描摹大自然的绘画艺术,并且爱得真切,爱得执着。上小学时,因为上课时经常描摹书上的插图,几次都被老师拧了耳朵。后来因为家穷辍学以后,帮娘烧锅时用火棍在地上画,上山放羊时,他从收音机里听到郑州有个办美术培训班的消息,第二天就赶去报名参加了学习,后来又一连参加了洛阳、郑州多次培训班学习,掌握了一些绘画的基本知识,他研习山水、人物、花鸟等国画艺术,逐步转为专攻牡丹画创作。每到牡丹盛开季节,他都要背起画夹到牡丹园里写生,进一下深入了解了牡丹生长的规律和阴晴风雨中牡丹的神韵风骨,积累了80余本写生画稿。此时,张志文已不再是用一双忙碌的眼睛去观赏牡丹,而是用一颗虔诚的心灵去与牡丹对话和交流。在他的眼睛中,牡丹一年四季都有诗的韵律在跳荡,画的丽彩在流溢,梦的意境在律动,时时催发他去将美的韵致锁定为永恒。为此,他购了徐渭、任伯年、吴昌硕、王雪涛、齐白石、张大千等著名国画大师的画册,认真研习他们的表现技法和风格,常常半夜三更不睡觉,有时外边鸡叫了,他才知道该睡了。就这样天长日久,画艺大进,许多作品开始在全国和省市获奖。 1991年,为了开阔视野,提升自己的艺术层次,他又先后到天津、北京、山东、上海、福建、广东、西安等地,一方面观赏体察了全国各地的牡丹盛景,一方面亲自聆听了孙琪峰、杨之光等许多画坛名师的教诲和指点,随后便于1998年深居白云山开始了他的世界第一牡丹长卷的潜心创作。
一举成名天下知
成功和付出总是相伴的。当他的牡丹长卷画到160米时,洛阳电视台、河南卫视台、河南日报、大河报对其作了专题报道,由此他被洛阳市评为十大文明新事人物。2003年当牡丹长卷画到300米时,他应邀到世界第一座跨海大石桥福建泉州洛阳桥首次展出,东南电视台泉州电视台、厦门电视台、海峡都市报、东南快报等40余家新闻单位争相作了报道,上万名观众蜂拥惠安洛阳格观赏长卷牡丹芳姿。厦门著名收藏家赵先生当场愿出25万元购买收藏,被其婉言谢绝。台湾诗人吟诗赞赏,美术教授陈登标惊叹:“真乃惊世奇才”! 2003年2月,张志文携卷返回家乡,再次深居白云山野生牡丹园继续进行牡丹长卷创作。3月,应邀在洛阳洛埔公园和河南博物院亮相展出。9月初,长卷创作到500米,嵩县县委、县政府、洛阳文化艺术研究会为其举行了500米长卷告成落笔庆典仪式。9月10日,他又千里南下抵达广州,受到广州市副市长戴治国、著名国画家杨之光等的接见,并得到钟木坤等几位著名企业家的赞助。随后500米牡丹长卷在广州芳村花鸟虫鱼大世界首次展出,中央电视台、中国新闻社、南方日报、广州日报等几十家新闻媒体以世界第一牡丹画卷现身羊城作了报道。2004年4月10日,当中国最大的牡丹生产、观赏基地山东荷泽正在建设中国第一座牡丹博物馆之时,张志文受博物馆之邀,先后两次在曹州牡丹园和刚刚开馆的牡丹博物馆展出,引来上万名游客驻足观赏。
国画艺术,贵于创新,也难于创新,而创作长卷更是难上加难。对此,张志文进行了长期的实践和探索。他重笔法、重用墨、重设色、尤重立意。“作画必先立意,意奇则奇,意远则远,意深则深,意古则古,庸则庸,俗则俗”。对此,他每创作一个画面,都要联系自己现实生活中对于牡丹的观察,去捕捉牡丹在风、晴、雨、露、霜、雪中的神采,初荣、盛开、凋谢时的情态。这时,牡丹的花株是葳蕤殷实还是挺健潇洒,是含露凝重、丰满厚实,还是玲珑挺秀,是富贵还是飘逸,色彩是浓烈娇艳还是清淡素雅,甚或是老干的峥峥倔骨、鳞芽萌动的勃然生机,都会一齐涌入他特定的创作思维空间,使其立意不仅别出心裁,而且又不失至真至美。然后又取与其适应的笔法画技,或秉承国画传统,或取西洋技艺,以其构思立意的形象去细心而灵活地经营画面,以多种多样的重叠掩映和变化,使其秩序组合穿插、花冠的聚散、动抛的呼应、叶的光质和反正配置,均能做到宾主呼应,聚散分明,取势得当。有时又根据画面的需要,配以兰草、迎春、竹石、翠鸟、蜂蝶等,搭物成章,以活生机,故而使长卷唱长,却能给人一种步移景换,但又浑然一体的艺术感觉。
500米牡丹长卷《华夏牡丹图》,是作者以自己对艺术的执着追求展现在世人面前的艺术奇葩和珍品。但是,艺术却是在不断地创新突破中步步成熟至美的,而艺术家的表现能力都是在痛苦蜕变中步步提升的。对此,张志文如是说:“画家人生,都蕴藏在自己的作品中,而艺术家的人生就应该成为一幅画。人生在艺术中永存,艺术在人生中至美,这是艺术家不断突破,多次蜕变才能达到的境界。”痴情丹青几十载的张志文终于圆了童年当画家的梦想。(余米 郑关生)

❻ 擅长画牡丹的画家有哪些是谁

吴昌硕任伯年齐白石了,潘天寿也有些

❼ 河南省画家金安,画牡丹作品

河南省画家金安画牡丹作品,古今中国画牡丹名人名家:慈禧太后、徐渭、黄泽金专、任伯年、吴属昌硕、齐白石、张大千、何香凝、潘天寿、王成喜、张志文、赵军、邵仲节、刘红芳、唐玉润、李耀庭、秦文、王俊萍、陈扬等画牡丹作品。

热点内容
巨型百合 发布:2025-05-05 02:29:56 浏览:883
粉洋兰鲜花 发布:2025-05-05 02:29:56 浏览:705
自创大盆栽 发布:2025-05-05 02:24:16 浏览:647
兰州玫瑰酱 发布:2025-05-05 02:21:56 浏览:983
香茶花6 发布:2025-05-05 02:14:05 浏览:575
艺正花和 发布:2025-05-05 02:08:14 浏览:161
厨房吊绿植 发布:2025-05-05 01:40:45 浏览:800
玫瑰花的象征 发布:2025-05-05 01:37:46 浏览:866
蓝雪梅花语 发布:2025-05-05 01:36:15 浏览:135
温州荷花邮政 发布:2025-05-05 01:35:25 浏览:3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