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玫丹百香 » 牡丹皮用法

牡丹皮用法

发布时间: 2024-02-27 14:00:49

Ⅰ 丹皮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有哪些使用方法可以预防哪些疾病

丹皮有清热凉血、活血散瘀的功效,有促进血液循环、镇痛抗炎,抗血小板凝结的作用,适用于皮肤紫斑、吐血、夜间发烧以及有跌打损伤的人使用,通常与其他中草药煎成汤剂服用。

牡丹皮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

丹皮又名牡丹根皮、牡丹皮、丹根,丹皮的功效是清热、活血散瘀。丹皮的作用是治温热病热入血分,阴虚骨蒸潮热,血滞经闭,风湿热痹。丹皮用药禁忌是血虚有寒,孕妇及月经过多者慎服丹皮。

别名:牡丹根皮、牡丹皮、丹根。

性味:辛苦;凉;微寒

归经:心;肝;肾;肺经

功效:清热;活血散瘀。

主治:治温热病热入血分;发斑;吐衄;热泪盈眶病菌后期热伏阴分发热;阴虚骨蒸潮热;血滞经闭;痛经;痈肿疮毒;跌扑伤痛;风湿热痹。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9g;或入丸、散。

药材基源:丹皮为芍药科植物牡丹的根皮。

食用方法

丹皮生地鳖甲汤

材料:丹皮12克,鳖甲50克,生地30克。

做法:水煎服。每日l剂,分2—3次服。

功效:滋阴清热,凉血止血。适用于阴虚内热型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丹皮黄芪汤

组成:桂枝(三钱)、桃仁(三钱)、甘草(二钱)、桔梗(三钱)、丹皮(三钱)、生姜(三钱)、元参(三钱)、黄芪(三钱,生)。

用法:煎大半杯,热服。

功效:治皮肉壅肿,痈疽已成者。

加减:热盛,重用黄芪、天冬、地黄。

桂枝丹皮地黄汤

处方:桂枝3钱,芍药3钱,甘草2钱,丹皮3钱,地黄3钱,当归3钱。

用法:水煎大半杯,温服。

功效:主治脾虚肝燥,木郁克土,腹痛食减,渴欲饮水者。

加减:气虚,加人参;水寒土湿,加干姜、茯苓。

丹皮当归独活汤

组成:贝母 干葛 丹皮 防风 防己 川芎 甘草 泽泻 官桂 当归 人参 茯苓 独活 石膏

用法:加生姜5片,水煎服。入竹沥更妙。

功效:主治孕妇子痫。

桂枝丹皮桃仁汤

处方:桂枝3钱,芍药3钱,丹皮3钱,桃仁2钱,茯苓3钱,丹参3钱。

功效:主治经血凝滞闭结。

用法:水煎大半杯,温服。

加减:上热,加黄芩;中寒,加干姜;中气不足,加人参;血块坚硬,加鳖甲、(庶虫)虫;脾郁,加砂仁。

用药禁忌

1、血虚有寒,孕妇及月经过多者慎服丹皮。

2、《得配本草》记载:胃气虚寒,相火衰者,勿用丹皮。

3、《本经逢原》记载:自汗多者勿用丹皮,为能走泄津液也。痘疹初起勿用丹皮,为其性专散血,不无根脚散阔之虑。

Ⅲ 牡丹皮泡水喝l一次泡多少克

牡丹皮在平时是被用来入药的,具有活血化瘀以及清热凉血的作用,药用价值版是很高的,权在平时大多数人都是用牡丹皮来泡水喝的,不管是保健身体,还是用来预防疾病,在平时都是很受欢迎的,不过牡丹皮泡水喝的话,是有一些注意事项的,我们在平时一定要引起注意,避免损伤身体健康

Ⅳ 牡丹皮详细资料大全

牡丹皮,中药名。为毛茛科植物牡丹干燥根皮。产于安徽、四川、河南、山东等地。苦、辛,微寒,归心、肝、肾经,具有清热凉血、活血化淤、退虚热等功效。牡丹皮和牡丹酚的毒性小。

基本介绍

  • 中文学名 :牡丹皮
  • 别称 :牡丹根皮、丹皮、丹根
  • 界 :植物界
  • 门 :被子植物门
  • 纲 :双子叶植物纲
  • 目 :毛茛目
  • 科 :毛茛科
  • 属 :芍药属
  • 种 :牡丹
  • 分布区域 :安徽、四川、甘肃、陕西、湖北、湖南、山东、贵州
  • 采收时间 :秋季采收
  • 用量 :6-12g
  • 毒性 :小毒
入药部位,性味,归经,功效,主治,相关配伍,用法用量,使用注意,炮制方法,生理特性,产地,相关论述,

入药部位

毛茛科植物牡丹的干燥根皮。

性味

苦、辛,微寒。

归经

归心、肝、肾经。

功效

清热凉血,活血化瘀。

主治

热入营血,温毒发斑,吐血衄血,夜热早凉,无汗骨蒸,经闭痛经,跌扑伤痛,痈肿疮毒。

相关配伍

1.《本草经集注》:“畏菟丝子。” 2.《唐本草》:“畏贝母、大黄。” 3.《日华子本草》:“忌蒜。配地骨皮:除热。”

用法用量

6-12g。

使用注意

脾胃虚寒泄泻者忌用。

炮制方法

迅速洗净,润后切薄片,晒干。

生理特性

落叶灌木。茎高达2米;分枝短而粗。花期5月,果期6月。喜温暖湿润气候,较耐寒、耐旱、怕涝、怕高温,忌强光。喜上层深厚、排水良好、肥沃疏松的砂质壤上或粉砂壤土。盐碱地、粘土地不宜栽培。忌连作,隔3-5年再种,种子千粒重198g,适宜随采随播。生于向阳及土壤肥沃的地方,常栽培于庭园。

产地

主产湖南、湖北、安徽、四川、甘肃、陕西、山东、贵州等地。此外,云南、浙江亦产。以湖南、安徽产量最大。安徽铜陵凤凰山所产的质量最佳,称为凤丹皮;安徽南陵所产称瑶丹皮;重庆垫江、四川灌县所产称川丹皮;甘肃、陕西及四川康定、泸定所产称西丹皮;四川西昌所产的称西昌丹皮,质量较次。

相关论述

1.《本草纲目》:“牡丹皮,治手足少阴、厥阴四经银弯迟血分伏火。盖伏火即阴火也,阴火即相火也,古方惟以此治相火,故仲景肾气丸用之。后人乃专以黄蘖治相火,不知丹皮之功更胜也。赤花者利,白花者补,人亦罕悟,宜分别之。” 2.《本草经疏》:“牡丹皮,其味苦而微辛,其气寒而无毒,辛以散结聚,苦寒除血热,入血分,凉血热之要药也。寒热者,阴虚血热之候也。中风瘛疭、痉、惊痫,皆阴虚内热,营血不足之故。热去则血凉,凉则新血生、阴气复,阴气复则火不炎而无因热生风之证矣,故悉主之。痈疮者,热壅血瘀而成也。凉血行血,故疗痈疮。辛能散血,苦能泻热,故能除血分邪气,及症坚瘀血留舍肠胃。脏属阴而藏精,喜清而恶热,热除则五脏自安矣。《别录》并主时气头痛客热,五劳劳气,头腰痛者,泄热凉血之功也。甄权又主经脉不通,血沥腰痛,此皆血因热而枯之候也。血中伏火,非此不除,故治骨蒸无汗,及小儿天行痘疮,血热。东垣谓心虚肠胃积热,心火炽甚,心气不足者,以牡丹皮为君,亦此意也。” 3.《本草汇言》:“沈拜可先生曰:按《深师方》用牡丹皮,同当归、熟地则补血;同莪术、桃仁则破血;同生地、芩、连则凉血;同肉桂、炮姜则暖血;同川芎、白芍药则调血;同牛膝、红锋李花则活血;同枸杞、阿胶则生血;同香附、牛膝、归、芎,又能调气而和血。若夫阴中之火,非配知母、白芍药不能去;产后诸疾,非配归、芎、益母不能行。又欲顺气疏肝,和以青皮、柴胡;达痰开郁,和以贝母、半夏。若用于疡科排脓、托毒、凉血之际,必协乳香、没药、白芷、羌活、连翘、金银花辈,乃有济也。牡丹皮,清心,养肾,和肝,利包络,并治四经血分伏火。血中气药也。善治女人经脉不通,及产后恶血不止。又治衄血吐血,崩漏淋血,跌扑瘀血,凡一切血气为病,统能治之。盖其气香,香可以调气而行血;其闹告味苦,苦可以下气而止血;其性凉,凉可以和血而生血;其味又辛,辛可以推陈血,而致新血也。故甄权方治女人血因热而将枯,腰脊疼痛,夜热烦渴,用四物重加牡丹皮最验。又古方用此以治相火攻冲,阴虚发热。又按《本经》主寒热,中风瘛疭、痉、惊痫邪气诸症,总属血分为眚。然寒热,中风,此指伤寒热入血室之中风,非指老人气虚痰厥之中风也。其文先之以寒热二字,继之以瘛疭惊痫可知已,况瘛疭、惊痫,正血得热而变现,寒热又属少阳所主者也。” 4.《得配本草》:“丹皮、川柏,皆除水中之火,然一清燥火,一降邪火,判不相合。盖肾恶燥,燥则水不归元,宜用辛以润之,凉以清之,丹皮为力;肾欲坚,以火伤之则不坚,宜从其性以补之,川柏为使。” 5.《本草求真》:“世人专以黄柏治相火,而不知丹皮之功更胜。盖黄柏苦寒而燥,初则伤胃,久则伤阳,苦燥之性徒存,而补阴之功绝少,丹皮能泻阴中之火,使火退而阴生,所以入足少阴而佐滋补之用,较之黄柏不啻霄壤矣。” 6.《本经疏证》:“牡丹皮入心,通血脉中壅滞与桂枝颇同,特桂枝气温,故所通者血脉中寒滞,牡丹皮气寒,故所通者血脉中热结。” 7《神农本草经》:“主寒热,中风瘛疭、痉、惊痫邪气,除症坚瘀血留舍肠胃,安五脏,疗痈疮。” 8.《名医别录》:“除时气头痛,客热五劳,劳气头腰痛,风噤,癫疾。” 9.《药性论》:“治冷气,散诸痛,治女子经脉不通,血沥腰疼。” 10.《日华子本草》:“除邪气,悦色,通关腠血脉,排脓,通月经,消扑损瘀血,续筋骨,除风痹,落胎下胞,产后一切冷热血气。” 11.《滇南本草》:“破血,行(血)消症瘕之疾,除血分之热。” 12.《医学入门》:“泻伏火,养真血气,破结蓄。” 13.《本草纲目》:“和血,生血,凉血。治血中伏火,除烦热。”

Ⅳ 药方里的丹梅是什么

牡丹皮,中药名。为毛茛科植物牡丹干燥根皮。产于安徽、四川、河南、山东等地。苦、辛,微寒,归心、肝、肾经,具有清热凉血、活血化淤、退虚热等功效。牡丹皮和牡丹酚的毒性小。

牡丹皮的功效主治
牡丹皮,顾名思义,指的是牡丹的干燥根皮,别名又叫做丹皮、丹根,中医认为其性微寒、味辛苦,有清热和活血散瘀的功效,临床上适用于温热病、阴虚骨蒸潮热以及血滞经闭、风湿热痹等疾病症状的治疗。

1

牡丹皮的食用方法

丹皮芋头羹
材料:牡丹皮15g,芋头80g,猪瘦肉30g,淀粉适量
调味料:葱、盐各适量
做法:1、牡丹皮放入水中煮沸30分钟,滤取其清液备用。
2、芋头洗净,去皮切成小块。
3、将猪肉洗净,切成肉丝。
4、把肉丝、芋头分别炒过,再加入牡丹皮药汁,放入葱、盐煮至沸腾,然后用淀粉勾芡成羹状即可。
养身功效:清热凉血,活血散瘀。适用于肺癌、食道癌、胃癌、肝癌、结肠癌等属热毒较盛者以及吐血衄血、尿血或痰中带血、发热、舌绛、身发斑疹等。

大黄牡丹皮汤

大黄牡丹皮汤出自张仲景《金贵要略》,由大黄、牡丹皮、桃仁、冬瓜子、芒硝5味药组成,具有泻热破瘀,散结消肿的功效。

组成:大黄(18g) 牡丹皮(9g)桃仁(12g)冬瓜子(30g)芒硝(9g)。

用法:前四味药以水六升煮取一升,去滓,加芒硝,再煎数沸。

功用:泻热破瘀,散结消肿。丹皮赤芍粥

1.用清水将牡丹皮、赤芍洗净,去除泥沙、杂质,备用。

2.大米用清水洗净,备用。

3.把全部粥料准备就绪后,先把牡丹皮、赤芍同放进沙锅内,加进适量清水,用武火煎煮药汁,待药汁煎成后,去除药渣。然后将药汁、大米同放入沙锅内,先用武火煮沸,再用文火煮粥,煮至粥稠米烂,再加进适量砂搪,待温便可。此粥可作为主食,每天服食一次。随量食用。

Ⅵ 中草药:牡丹皮的功效与作用

牡丹皮
(《珍珠囊》·《本经》原作牡丹)
【异名】牡丹根皮(《纲目》),丹皮(《本草正》),丹根(《贵州民间方药集》)。
【来源】为毛茛科植物牡丹的根皮。
【植物形态】牡丹,又名:鹿韭、鼠姑(《本经》),白术(《广雅》),百两金、吴牡丹(《唐本草》),木芍药(《开元天宝遗事》),花王(《洛阳名园记》),洛阳花(《群芳谱》),铁角牛。
多年生落叶小灌木,高1~1.5米。根茎肥厚。枝短而粗壮。叶互生,通常为2回3出复叶;柄长6~10厘米;小叶卵形或广卵形,顶生小叶片通常为3裂,侧生小叶亦有呈掌状3裂者,上面深绿色,无毛。下面略带白色,中脉上疏生白色长毛。花单生于枝端,大形;萼片5,覆瓦状排列,绿色;花瓣5片或多数,一般栽培品种,多为重瓣花,变异很大,通常为倒卵形,顶端有缺刻,玫瑰色,红、紫、白色均有;雄蕊多数,花丝红色,花药黄色;雌蕊2~5枚,绿色,密生短毛,花柱短,柱头叶状;花盘杯状。果实为2~5个蓇葖的聚生果,卵圆形,绿色,被褐色短毛。花期5~7月。果期7~8月。
生于向阳及土壤肥沃的地方,常栽培于庭园。分布河北、河南、山东、四川、陕西、甘肃等地。全国各地均有栽培。
本植物的花(牡丹花)亦供药用,另详专条。
【采集】选择栽培3~5年的牡丹,于秋季或春初采挖,洗净泥土,除去须根及茎苗,剖取根皮,晒干。或刮去外皮后,再剖取根皮晒干。前者称为"原丹皮",后者称为"刮丹皮。"
【药材】①原丹皮
根皮呈圆筒状、半筒状,有纵剖开的裂缝,两边向内卷曲,通常长3~8厘米,厚约2毫米。外表灰褐色或紫棕色,木栓有的已脱落,呈棕红色,可见须根痕及突起的皮孔;内表面淡棕色或灰黄色,有纵细纹理及发亮的结晶状物。质硬而脆,断面不平坦,或显粉状,淡黄色而微红。有特殊香气,味微苦而涩,稍有麻舌感。
②刮丹皮
又名:粉丹皮(《滇南本草》),表面稍相糙,粉红色。其他均与原丹皮同。
上述二种药材,以条粗长、皮厚、粉性足、香气浓、结晶状物多者为佳。
主产安徽、四川、甘肃、陕西、湖北、湖南、山东、贵州等地。此外,云南、浙江亦产。以四川、安徽产量最大。安徽铜陵凤凰山所产的质量最佳,称为凤丹皮;安徽南陵所产称瑶丹皮;四川垫江、灌县所产称川丹皮;甘肃、陕西及四川康定、泸定所产称西丹皮;四川西昌所产的称西昌丹皮,质量较次。
西丹皮除上述正品丹皮外,在陕西尚用矮牡丹、紫斑牡丹的根皮。西昌丹皮品种复杂,除正品丹皮外,尚用黄牡丹、野牡丹、保氏牡丹、四川牡丹的根皮。
此外,四川尚产一种茂丹皮,为茂纹牡丹。云南所产的云南丹皮,则为黄牡丹和云南牡丹的根皮。
【化学成分】根含牡丹酚、牡丹酚甙、牡丹酚原甙、芍药甙。尚含挥发油0.15~0.4%及植物甾醇等。
【药理作用】①对中枢的作用
小鼠腹腔注射或口服牡丹酚,具有镇静、催眠、镇痛作用;使正常小鼠体温降低(腹腔注射或灌胃),对人工发热小鼠(注射伤寒和副伤寒杆菌所致)也有退热作用;还有抗电休克或药物引起的惊瞅的作用
②降压作用
静脉注射丹皮水煎剂(相当生药0.75克/公斤),对麻醉犬、猫和大鼠皆有降压作用;牡丹酚和除去牡丹酚的水煎液,在急性动物实验中亦有降压效力;实验性高血压("原发"型和肾型)犬或大鼠口服,都能出现一定降压作用,但作用出现较慢,可能由于在胃肠道吸收缓慢。
③抗菌作用
试管内对白色葡萄球菌、枯草杆菌、大肠杆菌、伤寒杆菌等有较强抗菌作用。牡丹皮对痢疾杆菌、伤寒杆菌等作用显著(试管内两倍稀释法),在pH7.0~7.6杀菌力最强。琼脂平板挖沟法等也证明对伤寒杆菌、痢疾杆菌、副饬寒杆菌、大肠杆菌。变形杆菌、绿脓杆菌、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肺炎球菌、霍乱弧菌等多种细菌都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牡丹酚在试管内对大肠杆菌、枯草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也有抑制作用。丹皮浸液在试管内对铁锈色小芽胞菌等10种皮肤真菌也有一定抑制作用。
④其他作用
牡丹酚对大鼠后肢足蹠浮肿有抑制作用,并能降低血管通透性,牡丹皮除去牡丹酚后即失去上述作用。用鸡胚实验表明,牡丹皮有一定抗病毒作用,但给小鼠灌胃、再感染流感病毒,则结果不一,故其抗病毒作用尚不能肯定。
喜马拉雅山产之喜马牡丹热浸液对各种动物子宫均有兴奋作用,但对蛙心则抑制,对兔、豚鼠肠管有解痉作用。药用牡丹之乙醇提取物,蒸去乙醇,对蛙心有洋地黄样作用,能兴奋子宫,抑制大鼠及兔肠管,轻度降低大白鼠血压,但无镇痛及抗惊厥作用(电休克及五甲烯四氮唑的休克)。
【炮制】牡丹皮:拣去杂质,除去木心,洗净,润透,切片,晾干。炒丹皮:将丹皮片入热锅内,不断翻炒至略有黄色焦斑时,取山,凉透。丹皮炭:取牡丹皮片入锅内,以武火炒至焦黑色,存性为度,喷淋清水,取出,凉透。
【性味】辛苦,凉。
①《本经》:"味辛,寒。"
②《滇南本草》:"性寒,味酸辛。"
③《本草备要》:"辛甘,微寒。"
【归经】入心、肝、肾经。
①《珍珠囊》:"手厥阴、足少阴。"
②《纲目》:"手足少阴、厥阴四经。"
③《雷公炮制药性解》:"入肺经。"
【功用主治】清热,凉血,和血,消瘀。治热入血分,发斑,惊痫,吐、衄、便血,骨蒸劳热,经闭,症瘕,痈疡,扑损。
①《本经》:"主寒热,中风瘈疭、痉、惊痫邪气,除症坚瘀血留舍肠胃,安五脏,疗痈疮。"
②《别录》:"除时气头痛,客热五劳,劳气头腰痛,风噤,癫疾。"
③《药性论》:"治冷气,散诸痛,治女子经脉不通,血沥腰疼。"
④《日华子本草》:"除邪气,悦色,通关腠血脉,排脓,通月经,消扑损瘀血,续筋骨,除风痹,落胎下胞,产后一切冷热血气。"
⑤《珍珠囊》:"治肠胃积血、衄血、吐血,无汗骨蒸。"
⑥《滇南本草》:"破血,行(血),消症瘕之疾,除血分之热。"
⑦《医学入门》:"泻伏火,养真血气,破结蓄。"
⑧《纲目》:"和血,生血,凉血。治血中伏火,除烦热。"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1.5~3钱;或入丸、散。
【宜忌】血虚有寒,孕妇及月经过多者慎服。
①《本草经集注》:"畏菟丝子。"
②《古今录偏方》:"忌胡荽。"
③《唐本草》:"畏贝母、大黄。"
④《日华子本草》:"忌蒜。"
⑤《本经逢原》:"自汗多者勿用,为能走泄津液也。痘疹初起勿用,为其性专散血.不无根脚散阔之虑。"
⑥《得配本草》:"胃气虚寒,相火衰者,勿用。"
【选方】①治伤寒热毒发疮如豌豆:牡丹皮、山栀子仁、黄芩(去黑心)、大黄(锉、炒)、木香、麻黄(去根、节)。上六味等分,锉如麻豆大。每服三钱匕,水一盏,煎至七分,去滓,温服。(《圣济总录》牡丹汤)
②治妇人恶血攻聚上面,多怒:牡丹皮半两,干漆(烧烟尽)半两。水二钟,煎一钟服。(《诸证辨疑》)
③治伤寒及温病应发汗而不发汗之内蓄血者,及鼻衄、吐血不尽,内余瘀血,面黄,大便黑;消瘀血:犀角一两,生地黄八两,芍药三两,牡丹皮二两。上四味,细切,以水九升,煮取三升,分三服。(《千金方》犀角地黄汤)
④治胎前衄血:丹皮、黄芩、蒲黄、白芍、侧柏叶。共为细末,早米糊为丸。空心白汤下百丸。(《秘传内府经验女科》)
⑤治妇人骨蒸,经脉不通,渐增瘦弱:牡丹皮一两半,桂(去粗皮)一两,木通(锉、炒)一两,芍药一两半,鳖甲(醋炙,去裙襕)二两,土瓜根一两半,桃仁(汤浸,去皮、尖、双人,炒)。上七味粗捣筛。每五钱匕,水一盏半,煎至一盏,去滓,分温二服,空心食后各一。(《圣济总录》牡丹汤)
⑥治肠痈,少腹肿痞,按之即痛如淋,小便自调,时时发热,自汗出,复恶寒,其脉迟紧者,脓未成,可下之,当有血,脉洪数者,脓已成,不可下也:大黄四两,牡丹一两,桃仁五十个,瓜子半升,芒硝三合。上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一升,去滓,内芒硝,再煎沸,顿服之。有脓当下,如无脓当下血。(《金匮要略》大黄牡丹汤)
⑦治悬痈生于谷道之前,小便之后,初发甚痒,状如松子,-月赤肿如桃,迟治则破,而大小便皆从此出,先服国老汤不消者:牡丹皮、大黄、贝母、白芷、甘草、当归各五钱。共为细末,酒调服二钱,空心吃。(《本草汇言》将军散)
⑧治下部生疮,已决洞者:牡丹方寸匕,日三服。(《补缺肘后方》)
⑨治金疮内漏,血不出:牡丹皮为散,水服三指撮,立尿出血。(《千金方)
⑩治腕折瘀血:虻虫二十枚,牡丹一两。上二味治下筛,酒服方寸匕。(《千金方》)
⑾疝气(觉气胀不能动)。用牡丹皮、防风,等分为末,每服二钱,酒送下。
⑿妇女恶血(血往上冲,脸红易怒)。用牡丹皮半两、干漆(烧至烟尽)半两,加水二杯,煎成一杯服下。
⒀伤损瘀血。用牡丹皮二两、虻虫二十一个(熬过),同捣碎。每天早晨服一匙,温酒送下。
⒁刀伤后内出血。用牡丹皮研细,水冲服少许。瘀血自尿中排出。
⒂下部生疮(已破口)。取牡丹末一匙煎服。一天三次。
【临床应用】①治疗高血压
取牡丹皮1~1.5两,水煎成120~150毫升,每日3次分服;或初次量用5~6钱,如无不良反应增至1两。治疗20余例,一般服药5天左右血压即有明显下降.症状改善;经服药6~33天,舒张压平均下降10~20毫米汞柱,收缩压平均下降20~40毫米汞柱。本组病例近期内均能使血压下降到正常范围或接近正常范围,症状亦随之消失或改善,但远期疗效有待继续观察。个别患者服药后有恶心、头昏等副作用,无需停药即能自然消失。
②治疗过敏性鼻炎
用10%的牡丹皮煎剂,每晚服50毫升,10天为一疗程,治疗31例,痊愈12例。又治疗9例,服药后症状很快好转,但无1例根治。
此外,用10%丹皮煎液内服(每晚50毫升),试治乳突凿开术后,因伴有变态反应而致迟迟不得干耳的患者6例,结果5例痊愈,1例减轻。
【附】牡丹的功用。在于清热凉血,活血散瘀,能治心、肾、肝等经的伏火(阴火,相火)。治伏火,许多人多用黄蘖;其实,牡丹更胜于黄蘖。李时珍指出:牡丹只取红、白两色的单瓣者入药,其他品种皆人工培育而成"气味不纯,不可用"红花者偏于利,白花者偏于补。

提醒您:牡丹皮 此中草药来源于网络,使用前请遵医嘱。

热点内容
用纸做的玫瑰花怎么做 发布:2025-09-14 05:10:17 浏览:829
梅花客车 发布:2025-09-14 05:08:59 浏览:584
木本海棠花图片大全 发布:2025-09-14 05:05:29 浏览:967
七夕磕cp 发布:2025-09-14 04:58:29 浏览:100
海棠花砸养 发布:2025-09-14 04:48:34 浏览:436
干荷花的英文 发布:2025-09-14 04:48:33 浏览:887
百香果玫瑰花茶功效 发布:2025-09-14 04:45:23 浏览:762
茶花分什么货 发布:2025-09-14 04:37:13 浏览:875
荷花大小描写 发布:2025-09-14 04:31:52 浏览:370
梅花k背景 发布:2025-09-14 04:31:50 浏览: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