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树图
㈠ 丁香花的资料和图片
丁香,高1.5-4米,树皮灰褐色,小枝黄褐色, 初被短柔毛。后渐脱落。嫩叶簇生,后内对生,卵形,倒卵容形或披针形,圆锥花序,花淡紫色、紫红色或蓝色,花冠筒长6-8mm。花期5-6月。
生长习性喜阳,喜土壤湿润而排水良好,适庭院栽培,春季盛开时硕大而艳丽的花序布满全株,芳香四溢,观赏效果甚佳。是庭园裁种的著名花木。
(1)丁香树图扩展阅读
丁香生长环境:主要分布于亚热带亚高山、暖温带至温带的山坡林缘、林下及寒温带的向阳灌丛中。生山坡丛林、山沟溪边、山谷路旁及滩地水边,海拔300-2400米。
栽培品种属庭园普遍栽培。喜光,喜温暖、湿润及阳光充足。稍耐阴,阴处或半阴处生长衰弱,开花稀少。具有一定耐寒性和较强的耐旱力。
对土壤的要求不严,耐瘠薄,喜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忌在低洼地种植,积水会引起病害,直至全株死亡。落叶后萌动前裸根移植,选土壤肥沃、排水良好的向阳处种植。
㈡ 丁香树的图片
丁香树(clove
tree),
为木犀科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其单叶对生,椭圆或披针形;花两性,漏斗状,顶生;花小芳香,有白色,紫色,紫红色或蓝色;许多小花组成硕大的圆锥形花序,布满整个枝叶,浓香袭人,极具观赏价值。常见的品种有白丁香,紫丁香,佛手丁香等。
㈢ 丁香什么时候开花
丁香的开花时间因为其品种不同,所以开花的时间也不相同,但大部分开花版时间在4月到5月之间还有秋季权7月到那8月之间。
丁香花量大,多呈白色、紫色、黄色等,颜色丰富艳丽,花香而甜,也是一种极具观赏价值的花卉。
观赏性的丁香
春天的时候开各种颜色的花,多生长在我国温带地区,观赏性极大,可以簇生成花海,给人以美的享受。
香料和药用的丁香
此种丁香是热带植物,原产于印度尼西亚的马鲁古群岛及其周围岛屿,多用于制作香料和研制药物。
公丁香
公丁香是一种不会开花的丁香,只有花蕾,花蕾晒干以后可以制作香料。
母丁香
母丁香,是指一种成熟的丁香果实,和花一样可以制作香料。
丁香喜好阳光,湿润,但耐旱,所以浇水不宜过多,但是在春季比较干旱的时候可以在芽萌动和开花的期间各浇透水一次,储备足够的水分。
要求肥沃,排水性优良的砂质土壤即可,丁香不喜大肥所以不需要多施肥,否则影响开花。
丁香的开花生长还需要每隔3年左右就翻盆,换新土。翻盆时要修剪根系,去除长根,老根。
㈣ 丁香花的资料
紫丁香(Syringa oblata)亦称“华北紫丁香”、“丁香花”。木樨科。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叶对生,圆卵形至肾形,通常宽大于长,厚纸质,无毛。春季开花,花紫色,密集成圆锥花序,有香气。蒴果。原产中国北部,现广为栽培。用分根、压条、扦插或嫁接法繁殖。可供观赏;花可提取芳香油;嫩叶晒干后可代茶,叶有清热解毒、消炎的功能。变种白丁香花(var.affinis),花白色。(《辞海》词条)
紫丁香,木樨科(Oleaceae)丁香属(Syringa L.)。顶生或侧生圆锥花序,花序长8-20厘米或更长;花小,芳香,白色、紫色、紫红色或蓝色。紫丁香在中国已有1000多年的栽培历史,是中国的名贵花卉。春季盛开时硕大而艳丽的花序布满全株,芳香四溢,观赏效果甚佳。现已成为庭园中著名的花木。全属约30种,中国产24种,分布以秦岭为中心,北到黑龙江,南到云南和西藏均有。现广泛栽培于世界各温带地区,有栽培品种1000个以上。用播种、扦插、嫁接、压条和分株法繁殖。落叶后萌动前裸根移植,选土壤肥沃、排水良好的向阳处种植。移栽3年-4年生的大苗,需强修剪,通常离地面30厘米处截干。每年注意灌水、施肥和修剪,春季可开出繁茂的花。
㈤ 丁香树的图片
丁香树是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小枝近圆柱形或带四棱形,具皮孔。分枝方版式假二叉分枝(权实质为合轴分枝一种),冬芽被芽鳞,顶芽常缺。叶对生,单叶,稀复叶,全缘,稀分裂;具叶柄。
生长于温带及寒带,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圆球形树冠。单叶对生,卵圆形,圆锥花序,白色、紫色,花冠筒状,芳香。蒴果9月成熟。
喜光,喜温暖、湿润及阳光充足。稍耐阴,阴处或半阴处生长衰弱,开花稀少。具有一定耐寒性和较强的耐旱力。对土壤的要求不严,耐瘠薄,喜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忌在低洼地种植,积水会引起病害,直至全株死亡。
(5)丁香树图扩展阅读
丁香树属于双子叶植物纲。
双子叶植物纲植物胚具子叶2片,主根发达,多为直根系,茎内为开放型维管束,环状,有形成层和次生组织,叶除少数外,均为网状脉,花部通常5~4基数,花粉多具3个萌发孔。
其他的双子叶植物和单子叶植物的花粉都是单沟或单沟衍生的样式;而真双子叶植物分支的花粉则为三沟或三沟衍生的样式,其花粉的沟上会有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细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