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作为香料
㈠ 丁香在香料中起什么作用
丁香气芳香浓烈,味辛辣、有麻舌感,常用于扣蒸、烧、煨、煮、卤等菜肴。如丁香鸡、丁香牛肉、丁香豆腐皮等。 在肉制品加工中的应用中主要起调味、增香、提高风味的作用,其次能祛腥膻、脱臭异。 因其味极其浓郁,故不可多用,不然,则适得其反。一般来说,5000克鲜汤中丁香用量应控制在5~15克之间。
㈡ 为什么丁香是天然食用香料
别名丁子香,为桃金娘科植物,是常绿乔木,它的叶、花、果及茎枝均可蒸取丁香油,作为芳香、镇痉及驱风剂。其主要成分含丁香油,油中主要是丁香油酚、乙酰丁香油酚等。它的含油量约14%~21%。花蕾可入药,花蕾又称公丁香。
丁香丁香原产印度尼西亚的马鲁古群岛,现在我国广东、海南、云南等省都有栽培。丁香是调味品,其香气浓郁,开胃并具有辛辣感,主要是丁香油和丁香酚的作用。丁香还可消除异味,添香曾味,是较好的天然食用香料。
丁香花芬芳袭人,为著名的观赏花木之一。欧、美园林中广为栽植。在我国园林中亦占有重要位置。园林中可植于建筑物的南向窗前,花时,清香入室,沁人肺腑。丁香还有杀菌和抗氧化的作用,可用于牙膏、肥皂、香水的原料。也可入药,有温脾胃、降逆气,驱风止痛等功效。
我国栽培丁香历史悠久,据考证,至今已有二千多年,早在三国时期,大文学家曹植就曾在《妾薄命》中写道:“坐者叹息舒颜,御金裛粉君傍,中有霍纳、都粱,鸡舌五味杂香,进者何人齐姜,恩重爱深难忘”。宋代王十朋称丁香“结愁干绪,似忆江南主”。历代咏丁香诗,大多有典雅庄重、情昧隽永的特点。北宋周师厚《洛阳花木记》(1082)中记载,当时洛阳已栽培丁香。明代高濂在《草花谱》(1591)中记述了丁香的繁殖“接、分俱可”。清代陈湨子在其《花镜》(1688)中指出丁香“畏湿而不宜大肥”。20世纪30年代陈善铭发表了《中国之丁香》,对中国原产的22种丁香的分类、分布等做了详细的记述。
丁香宜栽于土壤疏松而排水良好的向阳处。一般在春季萌支前裸根栽植,株距3米。2~3年生苗栽植,穴径应在70~80厘米,深50~60厘米。每穴施100克充分腐熟的有机肥料及100~150克骨粉,与土壤充分混合作基肥。栽植后浇透水,以后每10天烧1次水,每次浇水后要松土保墒。栽植3~4年生大苗,应对地上枝干进行强修剪,一般从离地面30厘米处截干,第2年就可以开出繁茂的花来。一般在春季萌动前进行修剪,主要剪除细弱枝、过密枝,并合理保留好更新枝。花后要剪除残留花穗。一般不施肥或仅施少量肥,切忌施肥过多,否则会引起徒长,从而影响花芽形成,反而使开花减少。但在花后应施些磷、钾肥及氮肥。灌溉可依地区不同而有别,华北地区,4~6月是丁香生长旺盛并开花的季节,每月要浇2~3次透水,7月以后进入雨季,则要注意排水防涝。到11月中旬入冬前要灌足水。危害丁香的病害有细菌或真菌性病害,如凋萎病、叶枯病、萎蔫病等,另外还有病毒引起的病害。一般病害多发生在夏季高温高湿时期。害虫有毛虫、刺蛾、潜叶蛾及大胡蜂、介壳虫等,应注意防治。
㈢ 丁香可以用来制香吗
丁香当然可以用来制香。
丁香,一般指丁子香,是桃金娘科香料植物。
丁子香是世界名贵的香料植物,用于烹调、香烟添加剂、焚香的添加剂、制茶等。丁子香在中国50年代引种,初获成功,能正常开花结实,但产量极不稳定,单株花蕾产量差异极大,有时达10倍之多,为此丁香高产栽培技术及利用优良母株进行无性繁殖技术值得深入研究。
以花蕾和其果实入药。花蕾称公丁香或雄丁香,果实称母丁香或雌丁香。在花蕾开始呈白色,渐次变绿色,最后呈鲜红色时可采集。将采得的花蕾除去花梗晒干即成。
较适于海拔600米以下的海洋性气候的环境,在湿热森林低地生长。
原产于热带,喜热带海洋性气候。喜生于高温、潮湿、静风、温差小的热带雨林气候环境中。较不耐低温和干旱,大风对丁子香的生长极不利,宜肥沃、深厚、疏松的土壤,一些热带火山岩土质是适合丁香生长的土壤类型。中国海南种植区,其年均气温23.1℃至24.4℃,月平均最高气温26.0℃至28.4℃,月平均最低气温16.7℃至18.8℃,年降雨量1330至2530mm。温度低于5℃时,嫩叶受害,落蕾,落花,达3℃时植株死亡。丁子香幼树喜阴,不耐烈日曝晒,生长缓慢,成龄树喜阳光,阳光充足才能早开花开花多。丁子香地上部枝叶茂密,树冠大,而根群浅且纤细,故支撑力小,不抗风。喜土层深厚,肥沃,排水良好,pH5至6的砂壤土。
㈣ 中药丁香能不能做调料丁香能做调料吗
丁香做调料可以起到调味、增香、提高风味、祛腥膻、脱臭异的作用,平时还可以用来泡茶喝。丁香是桃金娘科植物的一种,它的果实与花还有根都能入药,也可以当调味品食用,很多人在做菜时都喜欢加入适量的丁香。
丁香在调料中主要起调味、增香、提高风味的作用,其次能祛腥膻、脱臭异。中药中,丁香为温里药,能温运脾胃。丁香平时能用来泡茶喝,这是它的常见食用方法之一,平时可以取丁香二克,花茶三克,把它们一起放到茶杯中,冲入沸水,焖泡三分钟以后取出饮用,一次放入的茶叶与丁香可以反复冲泡多次,最后泡的没味了可以直接扔掉,这种丁香茶能温中暖肾也能缓解牙痛。
香料丁香在古代常被叫做鸡舌香,之所以又称为丁香,是因为其形状似钉子,且有香气。据说古人常把其含在口中可以治口臭,使口气清新
㈤ 做卤水最香的三种香料
做卤水最香的三种香料是丁香,八角,香叶。
1、丁香
丁香是桃金娘科属的花蕾,所以它也被称为公丁香。丁香闻着有浓郁的话梅香味,在各种食材中,丁香具有有增香的作用,在所以的香料中排名前三,所以丁香的使用特别广泛。但是由于丁香的香味过于浓烈,为了避免压住食材本身的鲜香味,1kg食材对于0.5-0.8克的丁香是最合理的。
2、八角
八角又被称为大茴香,它是木兰科八角属的果实。八角闻着香味超级浓郁,所以不管卤什么菜,放适量的八角,可以去除食材中的腥臭味、异味,并且赋予食材的香味。
但是由于八角香味过于独特,所以八角的用量也不宜过多,一般1kg食材放1克八角即可。而在市场上,有很多假八角,我们在买八角时,一定要买颜色偏黑,而且有八个角的八角,这种八角的香味才是最浓烈的。
3、香叶
香叶也被称为月桂叶,它是樟科月桂属植物的叶子,香叶闻着有浓郁的混合型香味,不管放在什么肉中,它既能去除肉中的腥、膻、臭、邪等等异味。
还能大幅度增加肉的香味,特别是放在猪肉、鸡肉中,增香的效果更加的明显。而香味基本没有苦涩味,所以香叶的用量可以偏大,一般1kg食材,放1.8克的香叶即可。
卤料增香的关键
1、香料包要及时更换,香味不浓的情况下,香料包用3次就换掉,香味很浓,可以用3-6次。
2、香味淡的时候,我们可以把香料打碎,装入卤料包,这样出香效果好,缺点容易造成香料味过重,卤料包我们选择孔大一些的,这样更不利于香料味进入卤水。
3、卤水表面需要有一层封油,油的厚度在1-2里面厚,这个油我们可以用菜籽油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