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花创意
① 求带有“牡丹”的名字昵称,或者有相关的意思的。
牡丹怨 牡丹泪 牡丹醉 洛阳国色 歆雅牡丹轩 梦中牡丹
牡丹亭下泪回 牡丹桂萼风 牡丹画中人答 卿丹 独孤红牡丹 唯美牡丹坊
··················
② 花可以做成什么食品
可以做鲜花饼
用料
糕点粉 100g
猪油 35g
白砂糖 10g
水 55g
糕点粉 80g
猪油 40g
玫瑰花馅料 210g
做法步骤
1、油皮食材混合均匀,并揉至光滑,
2、能够拉出面筋膜,
3、放置一旁松弛备用;
4、制作油酥部分,食材称量混合均匀,
5、并将油酥均等分割,每份15g备用;
6、取出松弛好的油皮均等分割每份25g,
7、制作馅料部分,所有食材称量混合搅拌均匀后,均等分割每份25g,放入冷藏备用;
8、擀片包裹油酥,松弛5分钟备用;
9、取出松弛好的面团进行擀制,一遍擀制牛舌状并卷起,放置一旁松弛5分钟备用;
10、采用相同手法将松弛好的面团进行二次擀制并卷起,放置一旁松弛5分钟备用;
11、进行包制馅料,取出松弛好的面团将两端折叠压片,
12、擀制薄厚均匀的面片包裹馅料,并收紧收口,
13、压扁,边缘插孔防止鼓泡,、
14、将做好的饼表面按压花纹,
15、放入烤箱中层采用上下火180烤制20分钟,风炉效果更佳。
③ 牡丹的插花技术
插花是一种室内装饰艺术。在我国最初源于佛教的供花,早在东汉年间的洛阳白马寺内,就有了在佛像前的瓶插供献应时花卉,以示虔诚之意,称为“佛花”。
唐宋以后,“佛花”逐渐摆脱了原来的宗教色彩,演变成一种花卉造型艺术,随着当时牡丹的兴盛,无论在宫廷寺院,还是在民间小宅,牡丹作为插花已是很普遍了。北宋文学家欧阳修在《洛阳牡丹记》中说:“洛阳之俗,大抵好花,春时,城中无贵贱皆插花。”这里的“花”指的就是牡丹。
那时,宫廷贵族的插花以华丽富贵,装饰趣味浓厚为主要特色,往往又以色丽型美的牡丹为主要花材,南宋文人张邦基在《墨庄漫录》中写道:“两京牡丹闻天下,花盛时,太守作万花会。宴及之所,以花为屏障,主梁、栋、柱、拱、以筒储水,簪花钉挂,举目皆花也。”这也许是我国最早用牡丹和“壁挂式”、“悬吊式”插花吧!
元代,已出现了以研究牡丹插花保鲜的技术,如元代俞宗本的《种树花》中记载:“芍药、牡丹摘下烧其柄,插瓶中后入水,其柄以蜡封之尤妙。”清代·邝 著的《便民图篡》一书中记述得更为详尽,“牡丹、芍药插瓶中,先烧枝断处,溶蜡封之,水浸,可数日不萎”,这些技术,我们至今仍在采用。
牡丹插花技术
牡丹插花是中国传统插花艺术的代表之一,它以牡丹花为主要素材(主题),以其它花材为陪衬,其寓意和意境十分讲究。例如以松表现高洁、长青、刚强;以竹表表现刚直、清高、平安;以梅表现坚骨、孤高、迎春;以荷表现一尘不染、洁身自好等;以兰表现脱俗清雅、与世无争等。而牡丹则表现吉祥、富贵、昌盛等。
牡丹插花的特点
线条造型:以自然式的线条型为主。线的表现力极为丰富,不同的线条,表现不同的形态。
讲究意境:如同国画的“画尽意在”。
崇尚自然:在艺术手段上,以装饰美反映自然美。由于牡丹插花讲究自然,因此,在构图上多采用不对称的均衡手法,避免机械的对称。每朵花和每片叶的姿态都要在作品中得到展示。在一件作品中,植物品种、用材数量、色彩变化均宜少不宜多。
花器的选择
牡丹插花所用花器较一般插花讲究些。无论瓶、钵、盘、鼎、壶、碟,还是箕、竹篮等等,都要选用精制的。如景德镇出产的彩瓷、青花瓷,北京出产的景泰蓝花瓶,汝州出产的青汝瓷,以及四川出产的竹篮等。用精美的花器来衬托牡丹的富贵、雍容。
花材的选切
在牡丹花枝与其它衬材的选切前,必须先考虑到花材的长短、姿态、色彩等方面。采切时,应选在清晨日出前,最好带露水采切,这样可以保持花的鲜度,若在花店选购时,也应以当天送来的鲜花为宜。根据创作意图的需要,可切取不同程度的花朵,如未绽的花蕾、半开的花苞、盛开的花朵并用,表现牡丹生命过程的自然变化。
插花枝法
在插花创作时,可根据自己的爱好和性趣来插,但是,在构图上,必须掌握插花的配置,即高低错落、疏密有致、虚实结合、仰俯呼应,上轻下重,上散下聚等等。如上轻下重,即花苞在上,盛花在下;浅色在上、深色在下;大花在下,小花在上。可采用L形、图形、放射形、S形插花构图。在色彩的配置上,要有一个主色调,色彩不宜过什。选用相近的颜色,注重调和色的配置。在对比色的配置时,要用中性色进行调和。
另外,还要注意色彩的感情效果,由于人们对大自然联想的精神因素,以及民族传统习惯等因素,人们对不同的色彩会产生不同的感情效果,如红色热情;白色纯洁、清高;黟以庄严、肃穆;蓝色沉静、雅爽;绿色安静、平和;黄色轻快、活泼等。
花材与花器的比例要适宜,大瓶插大花、小瓶插小花。插时,花数尽可能用单数。如三、五、七、九。一般为三朵花,一朵为主、二朵为次、三朵为从。使观者一目了然,主次分明。传统插花就在于花不在多、少而精、以姿韵取胜,有时一、二枝或数枝即可构成桂作。
当然,与优美造型,良好的质地和色泽的器皿,精制的几座,以及花、器、之间谐调统一,是一悠扬作品成功的关键。
插花保鲜
为了保持器皿中牡丹花的鲜度,并将花期延长,必须采取一些措施。下面介绍几种简便易行的保鲜方法。
水中剪切:将花枝主入水盆中剪切,可避免空气侵入枝茎导管内,阻碍吸取水分。
斜切法:将花枝切成斜口,增大它的吸水量。
灼焦法:将花枝剪口用火烧焦,防止枝梗中的液汁流出来,过早凋谢。并起到消毒杀菌的作用。
蔗糖保鲜法:用高浓度糖处理切花,可使切花吸水增加,防止蛋白质分解,而使老化延迟。
阿斯匹林保鲜:用250毫升水溶以一片阿斯匹林,可延长鲜花寿命。
油用牡丹的价值|油用牡丹的种植技术
牡丹全身都是宝,尤其是牡丹籽油的重要价值被卫生部认可后,油用牡丹生产才正式起步,现在说产业还为时尚早。正如前文所言,油用牡丹是铁杆庄稼,一旦种植,几十年不换茬,所以选择良种的思路不能动摇。当前,油用牡丹种苗价格在高位运行,前期介入的企业目前多以销售种苗获利来支撑发展,靠生产牡丹籽油获利目前还不现实。专家提醒,大家在种植油用牡丹之前,有几个问题一定要想清楚。
一要考虑投入产出比能否撑得住。油用牡丹是高投入、长周期的项目,前期风险务必充分考虑,三五年内只投入没产出,你的资金链能撑得住吗?一般来讲,地租每亩800元以上的地区原则上不适合大规模自有种植,因为单纯油用牡丹花色单一、花期短(只有15天左右),投入产出周期要4年,如果种植技术不过硬,周期还要长。当然,大城市近郊配合生态农业或休闲景观另当别论。
二要考察项目所在地是否有配套资源可借用。菏泽是全世界最大的牡丹种植基地,牡丹年产值不过3亿元,而洛阳牡丹仅观赏旅游一项,年产值就高达10亿元,虽然其种植面积远没有菏泽多,但有九朝古都的文化背景,有少林寺、龙门石窟等旅游资源可依托整合,由此形成洛阳牡丹独一无二的特色。你选择油用牡丹,能做出自己的特色,自己的品牌吗?没有特色,未来市场怎么办?
三要调研种植油用牡丹是否符合当地的产业方向。油用牡丹作为木本油料,涉及退耕还林、荒山绿化、水土涵养、新农业转型、林下经济、药材、林业合作社等多重政策性项目,在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扶持政策。种植油用牡丹前要了解当地的产业方向,省、市、县逐层调研,摸清各级政府的涉林涉农产业政策,让你的油用牡丹项目纳入政府规划,既能减轻资金压力,还可帮当地政府完成既定的产业发展,实现双赢。
四要确保技术到位,保障产量。发展油用牡丹的首要环节是种植管理,要确保种下的是良种壮苗,同时加强种植管理,提高苗木成活率。国家林业局牡丹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张延龙说,尽管牡丹抗性强,当花栽和当药栽的时候基本不用打药,即使得了病到秋天加强修剪就可以了,但如果作为油料作物大面积种植,就需要加强对病害的预防,否则会影响产量和品质。
五要考虑油用牡丹种下去后的变现途径。当前,很多牡丹籽油的生产还处于小作坊加工阶段,菏泽市一家万吨牡丹籽油自动化生产线由于原料不足至今未能投产,市场上牡丹籽油的品牌鱼龙混杂。一个企业如果掌握了牡丹深加工核心技术,能打造高附加值的产品,创造自己的独有品牌,那加入油用牡丹行业就有了生存、盈利和壮大的基础。
插花技艺中插花的配置方法
花在家居中占有美化的作用。可以没有,但是家居缺会空洞,无任何生气。现代家庭生活中,花占有越来越大的地位了,家庭插花也是方兴未艾。下面帮您介绍一下插花的配置方法。
1、上轻下重:花苞在上,盛花在下;浅色在上,深色在下,先后有序,浑然天成。
2、上散下聚:花朵枝叶,下部繁盛,根茎牢固;上部疏散,千姿百态。
3、高低错落:花朵的位置要前后高低错开,切忌插在同一横线或直线上。
4、疏密有致:花和叶忌等距离安排,而应有疏有密,富于节奏感。
5、俯仰呼应:要确立中心,周围的花朵枝叶围绕中心互相呼应,既突出主题又不乏均衡感。
6、虚实结合:花为实、叶为虚,有花无叶欠陪衬,有叶无花缺实体。即所谓红花尚须绿叶扶。
7、动静相宜:既要有静态的对称,又要有动态的错落。
8、亦庄亦谐:既要有古典的端庄、均衡,又要通过选材、构图的变化,营造出独特的艺术意境。
掌握以上六法,能使插花造型既有韵律又稳定,在动势中取得平衡,在装饰中取得自然。
除了掌握六法外,还要注意插花艺术的配置原则:
韵律变化原则 就是运用不同花卉种类、色彩、花型、花朵大小、高低、开放程度的差异,以及枝曲横斜的变化来增加 作品画面的韵律,同时要使这些变化符合客观规律和艺术构图要求,达到预期效果。
展现个性的家庭插花
说起插花,大多数消费者总觉得是件很艺术的事情,轻易不敢尝试。即使在花店里看到了美丽的鲜花,也只是欣赏一下,而少于购买。其实,装饰家庭居室的插花,可以很随意、很简单,不仅美化了家居,丰富了生活情趣,还能展现主人的个性。秋冬季节,百合、剑兰、郁金香、鸢尾等鲜花都可以选来点缀家居。
家庭插花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和很强的个性,随着空间的变化呈现出不同的装饰效果。客厅的桌花、茶几的插花注重的是欢快、明朗的感觉,书房里花则着意于小巧玲珑、雅致安静,卧室的插花,则以温馨、愉悦为佳,而其他地方,如钢琴或冰箱上,装饰性和趣味性比较强。
百合因花型丰满硕大、色彩淡雅恬淡而深得人们的喜爱,成为市场上的畅销花之一。准备一个敞口的玻璃花瓶,放入一大束百合,再点缀些修长宽大的绿色叶材,让百合花自然散开,形成花冠状,衬托在绿色叶片中,清爽而典雅。这样的一瓶花放置于客厅的沙发拐角处,让人颇有眼前一亮的感觉。若是家中有一个圆形浅钵状的容器,钵中放入些清水,水中亦可点缀些小饰物,然后找来一些枝杈,随意搭在容器上面,将百合花枝透过枝杈的间隙,插入水中。这样一个清新雅致的插花,不需花费多少时间,但制作的过程充满了乐趣,而且,可以表现主人别致的创意。摆放在茶几上,可以细细地回味欣赏。
其实,家中有很多细节的地方最容易被忽略,而主人的个性和生活态度往往在细节上被体现得淋漓尽致。选择细长小口的玻璃或陶瓷花瓶,插上一支精心修饰过的百合,用细长的绿色叶材做衬托,将其放置在冰箱或钢琴上,体现出主人简约淡雅的个性。或者,用几何型敞口浅底的玻璃容器盛水,放上几朵怒放的百合花,精致典雅的生活情调悠然而现,若是水中游动着一两条小金鱼,更可增加生活的情趣。
插花可以体现性格,例如用修长的敞口玻璃花器与美丽的龙柳配以饱满的百合,刚性的材质衬托柔美的花蕾,展现的是主人冷静、内敛的性格。其实,无论怎样,创意的灵感来源于对生活的发现。在家动手实现自己的构思并融进个性化的内容,也许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④ 洛阳部分红绿灯变成牡丹形状,你觉得这个创意如何
在我们的日常印象中,全世界的红绿灯都是一样的,全部都用圆圈表示。但洛阳一反常态,将城市里的部分红绿灯设计成了牡丹花的形状,以往的口号则变成了:红牡丹停、绿牡丹行、黄牡丹等一等。这种设计,是很有创意的,既好记,又符合城市文化,让等红绿灯也多了一份诗意。
符合洛阳“牡丹花城”称号,彰显地标文化很多人等红绿灯,都容易焦躁。现在红绿灯设计为牡丹花形状,一是新奇的事物总是可以调动人的兴趣,不再只盯着千篇一律的圆圈,会觉得更有意思;二是灵动的牡丹花,可以让人在等待的时候,更多了一份对文化古城的遐想,而不只是盯着数字的变动,等着颜色的变化。
总结好的创意,不会哗众取宠,而是符合本身文化特性,又符合事物的使用特性。牡丹红绿灯的设计,既不影响红绿灯本身的功能性,又符合洛阳城市名片,是一个值得借鉴和参考的设计。本身,城市与城市之间的同质性越来越严重,如何凸显自身,就是一个很难的课题。
⑤ 给国画牡丹图起个什么名字
花开富贵、迤逦春风、洛阳之春、国色天香、、醉春风。
⑥ 牡丹花的照相技巧内容
牡丹花原产于中国西部秦岭和大巴山一带山区,现在这一地区尚有野生单瓣品种存在。牡丹是我国特有的木本名贵花卉,花大色艳、雍容华贵、富丽端庄、芳香浓郁,而且品种繁多,素有"国色天香"、"花中之王"的美称,长期以来被人们当做富贵吉祥、繁荣兴旺的象征。牡丹以洛阳、菏泽牡丹最富盛名。下面由我为您整理出的牡丹花的照相技巧内容,一起来看看吧。
一、选择正确的摄影器材
人民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如果条件允许的话,肯定是要用单反相机拍啦!一般拍摄花卉,影友都喜爱用微距镜头,拍牡丹也不例外。不过因为牡丹花朵硕大,生长环境多变,所以,其实用什么镜头是没有关系的,不同焦距的镜头有不同的用处。用微距、长焦拍出的牡丹景深小,有利于虚化背景或合理分布主体与陪体(如叶、茎、根等)。用中短焦,有助于拍摄花与环境的结合,甚至广角也可以,拍出牡丹盛开的大场面。
没有单反咋办?不能为拍牡丹专门买个单反吧!既然您不是土豪,手机肯定有吧,手机肯定有拍照功能吧!只要能拍照,就有机会出美图!
用啥拍的问题解决了,接下来该解决怎么拍的问题了。拍摄之前,一些必要的小配件,能有助于您出大片。稳定的脚架(最好有贴地的超低使用功能)、快门线、滤镜、偏振镜、反光板、背景板(布)等!
二、了解花的习性与天气情况
4月中旬是洛阳牡丹盛开的季节。牡丹枝繁叶茂,一般茎高半米至2米,高者可达3米。牡丹为小灌木花卉,叶互生,花大、叶匀,拍的时候,要注意虚实、色彩搭配,要不然很容易拍成“标本”。牡丹为多年生深根性落叶灌木花卉,爱凉爽环境,怕高温闷热,了解这些特性有助于选择有利的拍摄时机。如晴好的天气里,早晨花朵精神抖擞、欣欣向荣,中午便无精打采,甚至垂头丧气,所以尽量选择凉爽的时间段拍摄。
大多数摄影师选择在日出后至上午八点前拍摄,一来有露水滋润花朵,二来易寻找逆光造型机会,能更好表现出花朵的质感与美丽。也可利用中午和下午的顶光,以低角度表现枝干来烘托牡丹,或利用闪光灯在夜幕降临之前表现牡丹与夕阳的交相辉映,光线柔和,暖意融融,逆光拍出的花朵很诱人,当然,花期刚过也能拍出残花败朵的魅力来。
三、讲究构图变化与构思创意
在确定拍摄主题后,要努力挖掘新颖的表现形式,发现有利于表达牡丹气质的花与苞,寻找合适的光比,处理好主体与背景的关系,着力表现和突出主体。构图应简洁,去除多余杂乱的部分,使用近与远、大与小、虚与实、藏与露等对比的方法,注意点、线、面的运用,选择不同的角度,达到突出主题丰富画面的目的`。
在布局上讲究主题突出,宾主呼应,画面完整,意境深远。如花朵在阳光下,背景是阴影或阳光照不到的地方,主体和背景光比大,能拍出低调并突出牡丹花朵,有较好视觉冲击力。观察中可有意识觅寻可以用拟人化手法表现的牡丹花造型,尝试用不同构图形式来“创新”表现花与苞,比如用框架式构图,把近景的牡丹花叶虚像作为框架,更能突出半开的牡丹花苞的美。再如,用长焦镜头、大光圈配合选择性调焦,柔化、虚化背景,让影像和谐生动,利用光比营造新颖、抓眼球的高调或低调影像作品。
四、巧妙运用自然光
在室外自然光下,拍摄光线大体分为顺光、逆光、侧逆光、侧光、顶光等,把握、应用好不同的光线,会营造出不同的氛围和视觉效果,是创新拍摄的一个有效途径。
光线有亮度强弱之分。强光下反差鲜明,这时用顺光和逆光拍有着明显不同的画面变化。以用逆光或侧逆光为上策。逆光拍摄时。产生的透射光像有色玻璃一样富有透明感,易勾画造型,使花色更鲜艳,富有立体感。
在傍晚日落或刚刚日出时的弱光下创作的最大特点是画面柔和、反差小,所以在构图时要特别注意主体和背景的搭配。曝光也要准确,那样才能恰到好处地表现影像层次,色彩也饱和浓郁。还有一个技法可以使用,即人为补光,如在室外薄云天气下,可以利用反光板提升画面趣味中心照度,突出主体,提高或减弱反差,增强画面艺术效果。
五、注意背景与呼应
拍洛阳牡丹除了拍好花朵,还要结合枝干、苞、叶等,最好找到相辅相成、互为陪衬的画面。纯粹拍花朵太直白了,缺乏内涵,很难表达牡丹的气质。拍牡丹可选择相应的风景、色块和线条美丽的建筑物等做配角,不过要注意主辅的合理配置、融合,不能喧宾夺主。
牡丹开放时,正是蜜蜂、蝴蝶活动的好时节。蜜蜂不时在牡丹花朵周围飞舞,是拍摄牡丹画面的最好搭档之一。
另外,可以用超低角度拍摄,以晴朗的天空为背景,获得高调影像的牡丹作品,也可以用大面积暗光为背景营造低调牡丹作品。
六、适当的后期处理
不管是数码时代还是传统摄影,都离不开拍摄之后的再创作,后期处理是创作一幅好照片的重要一环,现在手机上有各种修图软件,以往在电脑上需要几十步繁琐操作才能实现的效果,在手机上,一键即可实现。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每当春风荡漾,满城飘香之际,正是人们流连花海尽情摄影创作的天赐良机。今年的第35届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期间,洛阳各大牡丹观赏公园内品种繁多,花色齐全,而且很多公园或是免票,或是能刷旅游年票,或票价仅10元,这是摄影人进行牡丹摄影创作的最佳时机。还等什么,赶紧拿起相机,带上家人,奔赴洛阳花海,尽情拍摄创作牡丹作品吧。
另外,今年的牡丹摄影大赛正在进行中,学会了这么多牡丹摄影技巧,一定要出去多实践,多拍啊,或许大奖就是您的呢?
拓展阅读:
植物文 化
牡丹花被拥戴为花中之王,有关文化和绘画作品很丰富。她是中国固有的特产花卉,有数千年的自然生长和两千多年的人工栽培历史。其花大、形美、色艳、香浓,为历代人们所称颂,具有很高的观赏和药用价值,自秦汉时以药植物载入《神农本草经》始,散于历代各种古籍者,不乏其文。形成了包括植物学、园艺学、药物学、地理学、文学、艺术、民俗学等多学科在内的牡丹文化学,是中华民族文化和民俗学的一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文化完整机体的一个细胞,透过它,可洞察中华民族的一般特征,这就是“文化全息”现象。牡丹文化兼容多门科学,其构成非常广泛,它包括哲学、宗教、文学、艺术、教育、风俗、民情等所有文化领域。牡丹文化中所提供的文化信息,可以反映出民族文化的基本概貌,符合宇宙间的“全息律”。
诗画
牡丹文化的起源,若从《诗经》牡丹进入诗歌,算起距今约3000年历史。秦汉时代以药用植物将牡丹记入《神农本草经》,牡丹已进入药物学。南北朝时,北齐杨子华画牡丹,牡丹已进入艺术领域。
唐代,牡丹诗大量涌现,刘禹锡的“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脍炙人口;李白的“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千古绝唱。宋代开始,除牡丹诗词大量问世外,又出现了牡丹专著,诸如欧阳修的《洛阳牡丹记》、陆游的《天彭牡丹谱》、丘浚的《牡丹荣辱志》、张邦基的《陈州牡丹记》等,宋代有十几部。元姚遂有《序牡丹》,明人高濂有《牡丹花谱》、王象晋有《群芳谱》,薛凤翔有《亳州牡丹史》,清人汪灏有《广群芳谱》、苏毓眉有《曹南牡丹谱》、余鹏的有《曹州牡丹谱》、由于牡丹花花型优美,颜色绚丽、清雅,因此是当代画家们经常表现的题材,如余致贞、吴玉阳等。散见于历代种种杂著、文集中的牡丹诗词文赋,遍布民间花乡的牡丹传说故事,以及雕塑、雕刻、绘画、音乐、戏剧、服饰、起居、食品等方面的牡丹文化现象,数见不鲜。
国花
2019年7月15日,中国花卉协会在中国林业网、中国花卉协会网站和“中国花卉协会”微信公众号发出《投票:我心中的国花》,向公众征求对我国国花的意向。广大公众对国花高度关注,积极踊跃参与。2019年7月23日,中国花卉协会通报国花调查情况。通报称,截至2019年7月22日24时,投票总数362264票。投票结果统计显示,同意牡丹为国花的居首位,共288747票,占79.71%;第二名,同意梅花为国花的占12.30%;第三名,同意兰花为国花的占2.48%;第四名,同意荷花为国花的占1.89%。
国花是国家形象和民族精神的象征,是国家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201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中国社会稳定、经济繁荣、人民幸福,确定国花,时机成熟。
经组织专家研究讨论,中国应确定“一个国花”,确定国花的基本条件:一是起源于中国,栽培历史悠久,适应性强,分布广泛,品种资源丰富;二是花姿、花色美丽大气,能反映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性格特征;三是文化底蕴深厚,为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四是用途广泛,具有较高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
为了评选,中国花协专门于2019年2月成立了国花评审小组。6月29日,中国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与中国花卉协会在北京组织召开了国花评审专家研讨会,32名专家组成专家评审委员会,对确定中国国花进行研究讨论。此次投票已获得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的授权。投票一经发出,引起网友热议,大量网民投票参与。据相关媒体报道,7月17日,中国花卉协会的工作人员董燕向记者表示,截至7月16日晚上11点,总共有6万多的投票,投票者中百分之九十以上选择牡丹。此次投票“只是收集民情民意”,把意见收集起来供上级参考,国花最终由国家相关部门决定。
⑦ 为何说洛阳牡丹节的文化源头,其创意竟然是来自日本
洛阳这一个地方最出名的就是牡丹花。正因为洛阳这一个地方的牡丹花特别美丽,因此在洛阳这一个地方,它常常有一个牡丹花节。有人说,洛阳的牡丹花节源头来自洛阳,但是它的创意是来自于日本。根据中国历史的记载,我们发现洛阳牡丹花其本身就与中国历史有很多联系,而关于它与日本这一个国家的关系并没有记载。所以关于牡丹花节创意来自日本这一个说法,我们没有办法验证。
牡丹花在中国历史上就与洛阳存在着一定的联系,但是它的创意来自日本,这个没办法考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