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玫丹百香 » 郭怡宗画牡丹

郭怡宗画牡丹

发布时间: 2023-07-07 01:50:57

❶ 刘新春的画评两篇

——刘新春写意花鸟画赏析(辛民)
中国花鸟画作为一个传统的重要题材,在其现代艺术发展中一直没能像山水人物那样承担起沉重的使命感,但是,作为传统的视觉表现形式,其独具的艺术审美价值又是其它画种所不能取代的。
中国历史上许多画家寄情花鸟,这与对大自然的崇拜与亲和有关,也可能因其与社会现实的距离而免遭不测有关。当今时代,政通人和,文化繁荣,对艺术领域空前包容,呈现出缤纷多彩的喜人景象。刘新春在其花鸟画创作中诠释了一种新的笔墨语境,他的作品清新、明快,尽展一花一世界的艺术魅力和丰富内涵,更能给人一种直抵佛心的感悟。
赏读刘新春的写意花鸟作品,既可感受到传统水墨的无穷魅力,又能探寻到他在执著创新方面所作出的不懈努力。他能把在作品中流露的细腻情感融入到大自然的微妙流转之中,随物宛转,与心徘徊,通过其笔下的形象,表现出浓郁的田园风情,营造出精神栖息的港湾,表述着净化心灵的人文关怀。在笔墨语言的运用中,他擅长用色,其用色古艳清新,艳而不俗;色墨对比强烈,极具视觉冲击力和感染力。作品朴素生动,意趣盎然,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和现代审美情趣。
从刘新春的《素练风霜起》、《夏意》、《春意深深》在等画作中能看出,他继承了中国画以线为骨、以墨为韵、似与不似的传统特征,同时又倾注了他对大自然的一往深情,倾注了他对自然的无尽眷恋,他的创作是其真情的流露和对生活的讴歌与礼赞,其真情的融注,赋予了他画作的生命,因而,能与读者产生强烈的共鸣。
贴近生活,师自然,师造化是刘新春一贯坚持的艺术创作追求。他能对景写生,用自己的眼睛寻找美的发现;用自己的思维方式去认识世界;用自己独到的手段去惨淡经营,表现自己理想中的物象。他反对套用传统的模式和符号化,而是以自己的感悟和表现手法去创作。他认为:“现实生活是灵感之源,坚持写生,在生活的沃土中撷取激情和美的感受,才能创作出形神兼备,气韵生动,富有时代精神的的优秀作品”。
刘新春在深入体悟前人审美精神的同时,他能勤于思考不仅在创作中传承中国画的艺术精神,同时又能不囿于前辈的笔墨图式,他的作品不是表象上对古人的简单摹仿,而是极力表现对大自然的超越---既是物质的,也是精神的,更是个体生命意形式的外化。中国画对境界和笔墨的几近苛刻的要求,让画家必须超越技法层面的锤炼,优秀的国画家,不仅要有高超的技巧,还要具备丰厚的学养,人品,情操。正是因刘新春能做到身心学养兼修并进,加之他的天智,悟性与勤奋,方能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独特画风,既涵盖了中国花鸟画的传统格局,又较好的完成了传统图式的现代转换,渐趋形成了自己的笔墨语言符号。
刘新春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北京大品画院副院长、在他的创作中能够一方面学习前辈大家的艺术创造精神,另一方面承袭他们的品德和情怀,更把师长作为圣贤尊崇。这正是其能在艺术领域获取成绩的原因所在。古人道:“圣人含道应物,贤者澄怀味象”。董其昌说:“胸中脱去尘浊,丘壑自然内营”。刘新春是一位颇有天份和悟性的画家,他的写意花鸟作品已获得广泛的好评,得到藏家热捧和画界赞誉。近些年来,他的作品频频在大展中获奖,参展,说明其画作受到肯定。凭他的天质和秉赋,他会给我们带来更多的精彩。作为同道,我们充满祝福和期待。(辛民) ——浅述画家刘新春的花鸟画艺术(李子喜)
在我的印象中,刘新春是一个有个性的画家。他不善张扬,心性刚直,生活中保持着独善其身的规律,一些刚性的棱角保留的比较完整。所以,在绘画创作中,他的这种性格恰好得了发挥,达到了画如其人的艺术境界。其绘画有鲜明的个性,技法从传统中走出了创新的笔意,作品墨色润泽,意境幽远,画面新颖大气,得到了艺术界的普遍认可。
中国的花鸟画是历代文人墨客抒发情感的重要载体,它蕴含着东方神韵的精髓,画家作画时,意不在复制眼中之物,而在情感的倾诉和心性的抒发,要创作出好的作品,需要有深厚的传统功底和独特的生活体验,更要有一种虚静雅致的精神境界。刘新春的花鸟画创作具备了上述条件,他几十年来把克服急功近利和浮躁之气、尊重传统作为提高自己重要手段,学习八大及近代吴昌硕、齐白石、李苦禅等大师的艺术技巧入手,用传统涤荡浮躁之气,使身心笔墨渐入虚怀之境,进而达到“物我两忘,心手合一”的艺术境界。世纪之初,为使自己的学养得到提高,他参加了中国美协首届花鸟画高研班,得到了郭怡宗、张立辰、霍春阳、韩来文、郭石夫、贾广健等先生的指点,从名家的说教中深刻理解花鸟画与抒发情感的意义,所以他的笔触所传达的是情感的宣泄和对事物灵性的描绘,给读者呈现出愉悦的艺术享受。
意境是中国艺术独特的美学范畴。意境之“意”,包含着感情、认知、想象、意志和理想等多种主观因素,并以感情为基质融合这些因素。在中国花鸟画的创作中,意境始终是画家追求的一种境界,画面的意境美让很多画家为之绞尽脑汁。艺术意境的创造,绝非主观“内营”“心造”的产物,而是以境结情的结果。所以“有性情而后真”,以境结情是创造意境最重要的特殊化过程。刘新春先生的花鸟画在创作中,重视意境的营造,他把自己的情感用笔墨的符号精心地组织画面,以达到以境传情的目的。新春花鸟画的构图比较独特,仔细研读他的画,你就不难看出,他的很多作品都是满幅构图,画面很少留有空间。但是,他能用水墨和颜色皴擦出浓淡远近,营造出多维的立体空间,表现出曲径通幽的感觉。
“师法自然”,注重到大自然中汲取营养,把自然界中物象的特征及内涵和美的元素进行融汇加工,形成自己创作的素材,或使一些景物直接入画,是每一个成功的画家所走的必然之路。刘新春为了提高自己艺术技巧,他经常深入到生活之中,把师自然、师造化作为创作的一种追求,贴近生活,从生活中扑捉亮点 ,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认识世界,用自己独到的技法表现自己理想中的物象。在新春的作品中,很少见到传统的模式和程式化,所以,他的构图、笔墨形式以自己的感悟和表现手法为基点。他认为:“现实生活是绘画创作的灵感和源泉,坚持写生,在大自然中寻找激情和美的感受,才能创作出形神兼备、气韵生动,富有时代精神的优秀作品来。”
读刘新春先生的作品,一种久违的感觉从心底涌出。不仅为他那味道纯正,充满阳刚大气之美的画风所感动。纵观这些作品,总的感受是酣畅淋漓,秀润委婉,气韵十足。作品既显示出其深厚的传统功力,又颇具较强的时代气息。作品《竹韵》,画面清新自然,画面描绘出了荡涤尘埃之美和谦谦君子之风,水边的竹子随风摇曳,小鸟站立在竹的枝条上,表现了意趣深远的景致。有古风,有己意,笔墨精到,既有大家郑板桥先生的遗韵,却又另有一种风范。《荷花》中,作者描摹的是夏日荷塘之景,画幅中错落着浑然大块的荷叶,荷叶用浓、淡的灰墨写就,杂以湖蓝色的水草,莲蓬呈黄绿色,淡红色的荷,点缀着黑色的蕊尖。密实的叶脉下,是漾漾浮动的水波,有两只水鸭在尽情地游弋。该作品用笔奔放、泼辣,水墨淋漓,浓淡、干湿、轻重恰到好处,把荷塘的景色及荷花的高洁都表现得神韵毕显。《秋趣图》 是画家表现秋天收获季节的作品,画面构图清新,树的枝干斜垂下来,树叶浓郁繁茂,淡红的果子与线条流畅的竹子相对应,一只馋嘴的黄鹂站在竹干上,眼睛盯住散发香气的山果,画家把鸟的神态表现的活灵活现,由此体现了画家把握笔墨的娴熟功力。作品《雨后牡丹》给人以富贵大气的感受,画家用墨与颜色的对比展现出雨后牡丹的百媚之感,兀石之上站立着一只八哥,仿佛在嗅闻花的香气,也体现了自然之中动、植物和谐的美好现象,营造了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的诗画境界。《素颜》这幅作品可以说是画家的一幅精品力作,在这酣畅的画面中,刘新春先生把水与墨、墨与色的掌握表现的炉火纯青。画家通过墨色的对比、过渡与交融,精妙地构筑笔墨、造型与意境的和谐统一,营造出一种悠然、恬淡、闲静典雅,把荷花这富有灵性的物象符号渲染的淋漓尽致;另外,画家还独具心裁的将芦苇叠加到画面之中,竖的线条加上横向的叶子,使画面更有了韵律之感。我读过很多画家的画荷之作,那些作品大多带有传统的色彩,但像刘新春画荷的技法还是一种创新的手法,这也是在传统的画荷之路独辟出一条捷径,为写意花鸟画的创作增添了一种新意。由此我们相信,只要在自己的艺术道路上不断进取,他的花鸟画作品一定会得其雍容博大效果,在写意花鸟画创作上取得更大的辉煌成就。

❷ 中国十大国画花鸟画家是谁

1
任伯年
(1840—1896)

擅长花鸟及人物,画法工意俱佳,有独特个人风格。画历史人物,民间及风俗人情,造型奇古,线描劲健。

2
吴昌硕
(1844-1927)

其画笔墨淋漓,色彩浓郁,气魄醇厚,一振晚清萎靡干柘之风,开现代写意画派新景象。

3
齐白石
(1864-1957)

独特的大写意国画风格,开红花墨叶一派,尤以瓜果菜蔬花鸟虫鱼为工绝

4
黄宾虹
(1865—1955)

现代中国画坛上成就卓著的一代宗师,为“新安画派”的现代代表。

5
徐悲鸿
(1895-1953)

我国现代杰出的画家和美术教育家,中国美术史上的一代宗师。

6
潘天寿
(1897-1971)

精于写意花鸟和山水,偶作人物。尤善画鹰、八哥、蔬果及松、梅等。落笔大胆,点染细心。墨彩纵横交错,构图清新苍秀,气势磅礴,趣韵无穷。画面灵动 ,引人入胜。

7
林凤眠
(1900-1991)

林风眠擅长描写仕女人物、京剧人物、渔村风情和女性人体以及各类静物画和有房子的风景画。从作品内容上看有一种悲凉、孤寂、空旷、抒情的风格;

8
张大千
(1901-1984)

天才型画家,其创作达“包众体之长,兼南北二宗之富丽”,集文人画、作家画、宫廷画和民间艺术为一体。

9
傅抱石
(1904-1965)

画意深邃,章法新颖,善用浓墨,渲染等法,把水、墨、彩融合一体,达到翁郁淋漓,气势磅礴的效果。在传统技法基础上,推陈出新,独树一帜,对解放后的山水画,起了继往开来的作用。

❸ 中国工笔花鸟画的装饰性主要体现在哪几个方面啊

——略谈中国花鸟画的装饰美

中国绘画很重要的民族特征便是其绘画的装饰性,在信息时代的今天,如何保留、发展我们民族文化特征,了解研究中国花鸟发展演变过程中,关注人们对装饰美感的审美要求是十分必要的。
在中国绘画史上,新石器时代的彩陶,战国时期的帛画上,花鸟鱼虫的生动形象多以装饰纹样的形式出现。敦煌壁画、永乐宫壁画在线条、色彩的处理方面集中体现了绘画的装饰美感。宋元时期大批富有创作精神的花鸟画家,顺应时代的审美要求,将花鸟画推向艺术高峰,这个时期的精品在风格上都体现出强烈的装饰美感。宋人名作《出水芙蓉》作者把一朵满构图的荷花花瓣脉络细致有规律的描绘出来,在神形兼备的同时,注重了形式的装饰美感。近代绘画史上任伯年的《群仙祝寿图》是其艺术成熟期的代表作,作者用强烈的装饰变形手法将整幅长卷画在金碧辉煌的泥金纸上,画面形式与纸张色泽的统一构成了和谐的装饰美感。
中国花鸟画的装饰手法,是将自然形态,转化为艺术形态的提炼处理,尤其在工笔花鸟的创作上,没有装饰性就失去了艺术性。花鸟画大师于非an 先生所作的《白玉兰》,用石青作底,衬托出白玉兰的洁白高雅,画面上两只黄鹂鸟与大片石青兰对比,,映照出“玉树临风”精神内涵。于先生善用中国民族色彩规律,用朱砂画红叶,金粉钓边,石绿点苔,体现的也是民族化的装饰美感。
改革开放后,一大批花鸟画家更新创作观念,将西方色彩学及材料技法,引进到中国花鸟画的创作中,为现代花鸟画创作开辟了更为广泛的创作空间,郭怡 宗先生的《赤道骄阳》《紫荆花》等作品用的都是装饰性色彩。尤其是《与海共舞》中的芦花,在用石绿、赭石分染后,用银色的马克笔点出阳光下的闪闪芦花,是近代花鸟画创作中装饰美的典范。
我过去从事工艺美术设计工作,对中国民间艺术品,包括年画、刺绣、陶瓷、漆器乃至古建筑,体现出的装饰品味,尤为关注。这几年在花鸟画的创作实践中,一直思考如何把中国传统的装饰美感融汇到现代重彩的创作理念中,感到只画出自然状态下的植物、花鸟形态的式样,画面缺乏张力,缺乏现代设计的理念。为此,在最近创作的重彩画系列时作了一点尝试,《艳阳天》中为了突出正午阳光下牡丹花饱满挺拨的姿态,画面采用了几何形的构图方式,用直线分割画面增加力度;《三月雪》用银箔贴出大片几何形图式的枝杆,布满画面;《漂逝的白云》则强调了方形瓦片肌理;三幅画都采用了无机形与有机形的对比,衬托出花朵的生命力。在对比关系中加强具有现代意味的装饰美感。
中央美院郭怡 宗花鸟画创作高研班一年的学习,时间很短,留给我们的研究课题却是很多,我们的探索研究实验,都是为了在保留中国花鸟画民族精神的同时,运用更为广泛多样的手段,使现在花鸟画的样式,更为饱满,更为丰富,更具时代感。

热点内容
情人节卖玫瑰花经验 发布:2025-07-10 02:22:13 浏览:26
越南盆景图 发布:2025-07-10 02:22:04 浏览:998
血兰花主演 发布:2025-07-10 02:21:33 浏览:142
除了一朵朵 发布:2025-07-10 02:13:03 浏览:775
四川山梅花 发布:2025-07-10 02:12:23 浏览:754
樱花摸起来 发布:2025-07-10 02:06:01 浏览:628
七夕鱼浪漫 发布:2025-07-10 01:35:59 浏览:938
玫瑰蜂蜜红茶 发布:2025-07-10 01:22:41 浏览:439
盆栽荷花图 发布:2025-07-10 01:21:20 浏览:704
盆栽小白菜 发布:2025-07-10 01:13:17 浏览: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