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牡丹图片功效与作用
A. 野牡丹的介绍
野牡丹(学名:Melastoma candim D. Don):灌木,高0.5-1.5米,分枝多;茎钝四棱形或近圆柱形,毛扁平边缘流苏状。叶片坚纸质,卵形或广卵形,全缘,7基出脉,两面被糙伏毛及短柔毛。伞房花序生于分枝顶端,近头状,有花3-5朵;花瓣玫瑰红色或粉红色,倒卵形,长3-4厘米,顶端圆形,密被缘毛。蒴果坛状球形,与宿存萼贴生,长1-1.5厘米,直径8-12毫米,密被鳞片状糙伏毛;种子镶于肉质胎座内。花期5-7月,果期10-12月。生于海拔约120米以下的山坡松林下或开朗的灌草丛中,是酸性土常见的植物。产中国云南、广西、广东、福建、台湾,印度支那也有分布。(概述图片参考资料来源:1)
B. 请问这是什么花
这个是 紫苏。
别名:桂荏、白苏、赤苏等;为唇形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具有特异的芳香,叶片多皱缩卷曲,完整者展平后呈卵圆形,长4至11厘米,宽2.5至9厘米,先端长尖或急尖,基部圆形或宽楔形,边缘具圆锯齿,两面紫色或上面绿色,下表面有多数凹点状腺鳞,叶柄长2至5厘米,紫色或紫绿色,质脆。嫩枝紫绿色,断面中部有髓,气清香,味微辛。
C. 白花野牡丹功效与作用
白花也牡丹的可作为药材入药,有清热、解毒、收敛的功效,可用来治疗消化不良、肠炎、腹泻、痢疾等症状。白花也野牡丹属于观赏性植物,人们常将它作为观赏树种种植在公园,白花野牡丹适应力很强,具有一定的耐寒能力。
白花野牡丹功效和作用
白花野牡丹又被称为白花野牡,属于常绿灌木,最高能长到1.5米,它会在每年5~7月开花,到了10~12月便会结果,它的花朵呈白色,为两性花。白花野牡丹功效与作用在于可作为药材入药,有清热、解毒、收敛的功效。
将白花野牡丹和其他的药材搭配使用,可用来治疗消化不良、痢疾、腹泻、肠炎等症状,将白花野牡丹的叶子捣碎外敷还能治疗外伤。白花野牡丹的果实呈坛状球形,可以食用,但每次食用前需要先将果实放在盐水中浸泡。
白花野牡丹的介绍
白花野牡丹属于观赏性植物,适合孤植也适合群植,人们常将它作为观赏树种种植在公园或道路旁。白花野牡丹喜欢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中生长,我国南方地区多有种植,它对水分的需求量较高,种植时要及时给植株浇水。
白花野牡丹适应力很强,具有一定的耐寒能力,冬季能短时间的在较低温度中生长,但冬季温度过低时要做好防寒措施,以防植株被冻伤。白花也牡丹对土壤的要求不高,但最适宜在疏松、肥沃、排水性好的沙壤土中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