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玫丹百香 » 牡丹白描画

牡丹白描画

发布时间: 2023-06-17 03:00:03

㈠ 工笔牡丹白描底稿用啥打印

一般学校开工笔画学校会提供临摹教材,基础是白描,白描本身就是黑白的,然后再上彩色工笔画临摹或创作。如果是临作品,想要白描稿,可以用拷贝纸在原画上拷贝,在扩印成你所需要的大小就可以了。

㈡ 名家牡丹国画有哪些

名家牡丹国画有:

1.清马逸《国色天香图》《国色天香图》是一幅富丽堂皇的工笔重彩花卉图。的牡丹花开娇艳,明丽动人,色彩丰富饱满,姿态优雅,设色极其讲究,勾线细致圆润。而花下奇石则用积墨与淡墨晕染相结合绘出。

以石绿、石青略染。兰花以重粉罩染,胭脂点蕊,素雅动人。地面以淡彩渲染,营造出空间的伸缩感。

2.《国色天香图》堪称“中国牡丹第一图”,是中国古代牡丹绘画最杰出的作品。清余稺《花鸟图册》此册共十二开。

构图简洁、高雅,设色明丽妍美,笔法工整细腻,飞蝶、蚱蜢、小鸟的造型准确,栩栩如生,说明画家有扎实的写生功底。此图册绘兰花、牡丹、宣花、百合花、荷花、秋菊、桃花、海棠、玉兰、梅花、腊梅等。

3.清郎世宁《仙萼长春图之牡丹》此图册分别描绘了牡丹、兰花、罂粟、萱草、荷花、梅花等艳丽多姿的花卉和体态生动的蝶、鸟。构图上取法中国传统花鸟画的格局,以虚托实,注重对所绘物象的突出。在表现技法上。

则充分发挥了欧洲绘画注重明暗及透视的特点,以工致细腻的笔触,刻画出花瓣、叶片以及鸟雀的羽毛质感和体积感,呈现出与传统的中国花鸟画迥然不同的艺术风貌。这种“中西合璧”的画风成为清代宫廷绘画艺术的一大特色。

受到了清皇室的青睐。

4.清恽冰《牡丹图·国色天香》作者以写实的手法,成功刻画了蒲塘秋日的丽景。整幅运用没骨法,萍藻以色彩直接点就,荷花则以粉红色点染花尖,旋即以清水迅速晕开,色阶层次丰富。

色调深浅过度自然,真实地展现出花瓣清淡雅丽之美。南宋徐崇思《牡丹蝴蝶图》花鸟画立轴红花绿叶占据整个画面,这种丰满的构图如肖像般使我们能直观地欣赏这娇嫩柔美的荷花。细腻的笔调把荷花的清纯高洁。

5.南宋徐崇思《牡丹蝴蝶图》花鸟画立轴红花绿叶占据整个画面,这种丰满的构图如肖像般使我们能直观地欣赏这娇嫩柔美的荷花。细腻的笔调把荷花的清纯高洁。

出淤泥而不染的品格表现得入木三分。这是宋人花卉小品中难得的上乘佳作。近现代陈之佛《牡丹富贵图》花鸟画立轴陈之佛的工笔花鸟可谓别具一格。他的创作,殚精竭虑,汇古创今,开拓了前无古人的新意境。

傅抱石给陈之佛的《寒梅小鸟》题过这样的两句诗:“雪个已矣瓯香死,三百年来或在斯”。意思是说自从八大山人朱耷及恽南田死了以後,这三百年来花鸟工笔画的创作大概就算得上陈之佛了。陈之佛在花鸟写画的创作上强调构图。

色彩等方面的形式美,并把丰富的图案技法融汇於绘画创作中,从而强化了花鸟画的艺术效果,创造出清新典雅,富有浓郁装饰特色的绘画风格。他的渊深的文学修养更使他笔下的花鸟画有诗一般的神韵,他创作的画面永远给人丰厚隽永的美的享受。

陈之佛的工笔花鸟艺术,融汇了中西绘画之长,既表现出富有强烈的民族传统色彩,又具有鲜明的时代气息,既严谨工细,一丝不苟,又生动多样,清新隽逸,他为工笔花鸟画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北宋佚名《牡丹图页》花鸟画小品图绘牡丹花后魏紫。

花冠硕大,重瓣层叠,娇艳华贵,左右以绿叶相衬。花瓣层次丰富,刻画入微,先用中锋细笔勾花瓣,然后用胭脂红层层渲染,以浅黄色点花蕊,以花青汁绿染花叶。此图页精工富丽,美不胜收,构图丰满。

设色艳而不俗。近现代于非闇《牡丹蜂雀图》花鸟画立轴画花木禽鱼,从宋人钩勒入手,雕青嵌绿,富丽绚烂。白描兰、竹、水仙,尤为清逸。兼擅治印。解放后任北京中国画院副院长,中国画研究院副会长。

于艺术事业,致力甚多。著非闇漫墨、都门钓鱼记、艺兰记、豢鸽记(有英译本)、中国画颜料研究、我怎样画花鸟画。卒年七十二。清钱维城《国色天香图》牡丹花鸟画立轴钱维城的《牡丹图》是乾隆皇帝旧藏。

后赐与大臣英和,其意义可与《石渠宝笈》等同。“此图用笔秀丽,艳丽的色彩渲染却十分素雅,体现了钱维城的审美趣味。所绘之花朵枝叶刻画极为精细,枝叶舒展婀娜。虽说钱维城的山水画很有名,但花卉亦也毫不逊色,而且留世花卉画作较少,此幅《牡丹图》更是色泽润藉,笔法俊逸,—派明丽清新。”据了解。

《秘殿珠林·石渠宝笈》内收录钱维城书画作品共一百六十件,数量之多足以说明清宫对其艺术造诣的赏识。此外,《清史稿》卷504更赞扬钱维城的花卉画作“花卉传色尤有神采”。清汪承霈《三春韶牡丹图》花鸟画横轴中华民族是一个崇尚美的民族。

自古就有种牡丹、赏牡丹之风。牡丹,花大色美、雍容华贵、芳香浓郁,自古就是富贵吉祥、繁荣昌盛的象征,家居字画装饰中悬挂一副国画牡丹图不但能够美化居室、陶冶情操。还能给居室带来吉祥之气。

因此牡丹装饰画成为家居装饰字画的首选。

㈢ 怎样给工笔牡丹花上色

1.起白描稿,后用墨勾稿。正叶和枝干用墨重些,花和反叶、反瓣相对可淡些。稿子专关系到染色的效果,一定要认属真。
2.三绿统染叶子后,用淡墨加少许花青分染正叶,赭石加少许三绿染老干,白粉调成牛奶状,在纸的反面平涂花头。
3.草绿分染反叶,深绿染雌蕊子房,三绿、花青加赭石反复分染花头,直至有体积感。老干用墨皴染,染干时宜借用山水画的皴法,再加些干擦,使老干显得厚重苍老而滋润。枝叶经过反复地分染,使整个画面达到初步预想的效果。注意在染叶时,要留出叶筋的水线(叶子的反光部分)。
4.全面调整。花瓣的层次尽可能明显,重的地方用墨提醒。白粉提花丝,藤黄加白粉点雄蕊,点的时候一定要使笔吸饱,这样有沥粉的效果。用重墨提醒前面的叶和老干,进一步调整画面的虚实关系,不足的地方可作些艺术处理,直到自己满意为止。题款、钤印的部位要恰当,亦需全面认真考虑。

㈣ 白描可以装裱吗、我画了一幅白描牡丹、因为急着要、所以没时间上色、可以直接装裱吗

去画廊,只要给钱什么画都能装裱

㈤ 写意朱磦牡丹怎么画

牡丹的写意画法
牡丹古称木芍药,最早出现于秦岭一带,属野生花卉,后经千百年来人们的培养、育种,逐渐形成今天人们所看到的花卉模样。牡丹,素有“花中之王”的美誉。刘禹锡在《赏牡丹》中说:“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带动京城。”古往今来,牡丹以其雍容华贵、娇艳动人而独占人间第一芳。

花的画法
牡丹花的颜色众多,各种颜色几乎占尽。以半侧面红牡丹为例:先在调色盘中分别调好白色、红色(大红+曙红)、胭脂,用大白云笔先蘸白色,笔锋上蘸红色,笔锋向下,侧锋行笔,画出中间花瓣,约五笔,略呈弧状,左边向右行笔,右边向左行笔,花瓣要有向心力,且不可平摆而散。然后,笔锋上蘸胭脂,点花心,花心用笔要碎,色彩略重,率意自然。接着笔锋上再蘸红色,画后面花瓣,有整有碎,飘逸灵动,自然舒展,妩媚可人。最后画下边的大花瓣,用笔要大而整,体现牡丹花的雍容华贵。花朵的形态不可太圆,要圆中见方,边缘富有凹凸变化,以尽显自然之美。换笔蘸石绿,点画雌蕊,调蘸藤黄和白粉,略稠,根据花朵的朝向,三五笔一组点画雄蕊,勾上花丝,尽显花的灵性与生动。调汁绿,笔锋上蘸胭脂画花萼、花柄,这样,一朵牡丹花头就画完了。
画浅色牡丹花,如白、黄、粉红等,要用极淡的花青、汁绿或淡赭色,反衬花头边缘,以显出花朵的娇美姿态。

工笔墨紫牡丹的画法
第一步:中墨勾花、老干,重墨勾叶,淡墨勾反叶、叶柄、花茎。淡花青统染花瓣、正叶叶面。反叶的根部用淡花青小面积分染。老干用淡墨青皴染结构。梗正面平涂淡花青。茎顺着一边留水线分染淡花青。
第二步:花头继续用花青统染,花房、反叶、梗的反面平涂汁绿。托叶平涂檀香色。反叶用墨绿扩大面积分染,靠近主筋的地方留水线。茎用墨绿罩染后平涂汁绿。梗正面用花青勒1遍,外边缘留1条水线。正叶用花青继续分染,顺叶筋的部位留水线。水线要留在叶子偏亮的那一面。老干平涂赭石。花房用花青分染。蕊片平涂白色。
第三步:花头用墨青继续分染,染足后在花瓣边缘留水线平涂墨红(墨+曙红)。正瓣比反瓣要多平涂1次。花房用胭脂提染顶部,蕊片淡曙红复勒。正叶罩草绿,1次不足可再罩1次。芽孢、托叶用胭脂提染。反叶薄罩淡草绿后用淡胭脂从尖部淡淡的分染2次。茎、梗的亮面微提染淡胭脂。老干亮面皴染淡三绿。
第四步:花瓣整体罩染胭脂2次,遇到颜色有些闷的地方用淡墨青醒染,中墨复勾线条。正叶中墨复勾主筋后用浓胭脂勒主筋根部。反叶、梗、芽孢、茎用淡胭脂复勒同时勾出细叶脉。正叶细叶脉用淡墨青勾。老干重墨局部皴擦暗面后,中墨散锋点苔。粉黄色立粉法点花蕊,白粉勾花丝。浓白色细笔提染蕊片边缘。

工笔紫红牡丹的画法
第一步:中墨勾花头、反叶、枝梗、托叶、嫩叶、花萼等,重墨勾叶。淡米黄(藤黄+朱膘+墨)用五寸底纹笔平刷一层底色,芽绿色平涂反叶和枝梗以及嫩叶、花萼。稍浓芽绿平涂托叶。淡曙红平涂花头。淡墨平涂正面叶子。
第二步:淡墨分染花萼、反叶、杆。稍浓的淡墨三次统染花头、正叶。最深处用中墨分染。
第三步:中墨分染花瓣、正面叶筋。正面叶子的亮面开始留出水线。重墨提染花瓣根部,中墨在花瓣尖部稍许分染一下小结构的变化。藏在底层的叶子也用中墨统染,最深处可用重墨提染。嫩叶用淡朱膘由叶尖往根部统染。胭脂分三次分染托叶。反叶再次用草绿平涂后用薄四绿分两次分染。同时用四绿分染花萼、枝梗。
第四步:浓曙红分两次平涂花头,局部有些发闷可用淡墨再次统染一次花瓣的暗部,引出底层的墨色即可。淡胭脂分染枝梗。淡胭脂分染嫩叶。淡墨平涂正面叶子,四周都要留水线而中间的叶筋部分不需留出,体现叶子的厚度就可以了。浓粉黄点花蕊。淡胭脂在花药中间勾一条结构线。浓白色细笔勾出花丝。淡胭脂勾出枝梗上衔接处的小结构。淡胭脂复勒托叶、枝梗、反叶。花头的局部线条模糊处可用中墨细笔复勾一下,无需面面俱到的复勾,以免呆板。

工笔朱红牡丹的画法
第一步:中墨勾勒花头、反叶、枝梗 、嫩叶、萼片。浓墨勾正叶。用线上花头需灵动、枝梗需挺健、叶子需厚重。
第二步:画面上用底纹笔刷赭黄色(赭石+藤黄+少许三绿)底色,颜色不可过厚,如一次不足可淡淡再刷一次,底色一要求匀净方可。花头平涂朱红(朱磦+少许大红),大约涂三次以后平涂矾水固定底色。正叶和枝梗正面、萼片正面平涂中墨。反叶和枝梗反面以及萼片反面、嫩叶平涂淡墨。
第三步:花头用汁曙红分染一次后用深曙红继续分染,花头最深处用墨红色色(曙红+墨)提染。反叶、萼片以及花茎暗部用淡墨分染。正叶用中墨统染后用重墨分染暗面。正叶用花青统染后用墨青色(花青+墨)继续分染。枝干暗面用淡墨皴擦结构。正面梗用中墨复勒一次。花房平涂淡墨,蕊尖用白粉平涂。
第四步:正叶继续用浓墨分染,染足后用淡墨勾勒细叶脉并再次用淡墨整体平涂。中等浓度胭脂复勒主筋根部。
反叶用中墨提染暗面后薄薄罩一层清墨后用淡墨勾勒细叶脉,并用淡胭脂幅勒一次。花头用淡曙红平涂,遇到花瓣边缘留水线,这一步要细心谨慎,主要为了表现花瓣的厚度,能更好的表现朱红花头的凝重感。平涂结束以后再整体用淡曙红平涂(不留水线)一次。花房淡墨分染,蕊尖白粉提染,淡胭脂复勒。浓粉黄立粉点花蕊。脓白粉细笔勾花丝。

工笔粉红牡丹的画法
第一步:淡墨勾花头,中墨勾花萼、托叶、反叶。浓墨勾正叶及枝梗。用五寸底纹笔蘸大量淡淡的檀香色(藤黄+朱膘+墨+三绿)平涂底色。淡白色平涂花头。白色浓度不可太浓,以免设色时底色“吃色”。浓白色平涂花房中间的花籽的顶部柱状体。矾水平涂花头,固定一下底色,以后渲染时候可免底色上翻。藤黄+花青+朱膘调和成偏黄的芽绿平涂托叶、花房及花萼的反面。芽绿中再加点花青调和成偏绿的芽绿平涂反叶。
第二步:墨青(墨+花青)统染叶子:首先是淡淡的墨青统染,第一遍大约从叶子的根部向尖部分染到三分之二处渲染开去,随后再次统染,本次只需统染至二分之一处即可。第三次统染时颜色可调重一些,主要集中在叶子三根筋交织的地方,也就是叶子的根部。然后还是用墨青分染叶子,主要依据叶筋的走向来定,一般都是集中染色在叶子远过去的那一面。有一个比较机械的理解方法就是:叶筋向哪边鼓起来,色彩就染在哪边。譬如:叶筋往右上鼓起,那么色彩就染在叶筋的右上边。水线正好和叶筋相反,留在其对面。需要注意的是:反叶的渲染和正叶恰恰相反。因为正叶鼓起的地方正是反叶凹进来的地方。水线不可太现眼,能表现明暗的分别就可以了,除非是纯粹的重彩,否则不要用石绿等重色来勾勒水线。淡墨绿分染花房、花籽、花萼反面以及托叶根部,淡墨绿整体的统染一下反叶。花头:淡曙红统染花瓣,第一次需染至整个花瓣的五分之四左右。颜色需极淡,不可浓。反瓣正瓣都是从根部统染,这一步无需留水线。
第三步:花头:反面用淡曙红继续分染,此时可再根部留水线以区分正反面。正面稍浓曙红再次统染2次,统染的时候记得逐次将染色面积缩小。同时要注意花瓣之间的掩映关系,通常的被盖在下面的花瓣总要比上面的黯淡一些,交界处要少许的用淡曙红分染一下,就如西画中的投影一般。统染结束后用胭脂调和曙红再次分染,这次分染主要是集中在根部,致力于表现花瓣之间的空间关系以及一个花瓣本身的结构变化。染色时正面花瓣的染法同反叶,反面花瓣的染法同正叶,因为花瓣基本上都是向内卷,而叶子因为下垂基本上都是外翻的,所以二者的明暗关系处理上正好不同。叶子:草绿再次分染花房、反叶,然后用中等浓度的三绿从反叶尖部往根部回染。胭脂从上往下倒染花房。淡胭脂统染花萼和托叶。梗:反面平涂芽绿,正面平涂草绿。
第四步:花头:胭脂提染正面花头暗部,着重强调其明暗体积上的变化,不需太注重其固有色变化。反瓣分染此时已足,用淡胭脂整体薄薄统染一下,让画面显得润一些。全部分染结束后开始用白色从花瓣尖部往回倒染,本幅作品因为有底色,所以染色的时候稍微要重一点。如果是在白纸上画的话,可以薄染甚至不染。花头提粉不需太厚,厚了一是色彩不易染均匀,其次在太白了在强灯光获日光下看作品白色部分非常耀眼,和整体色彩严重脱节,反而显匠气。这一步是初学的朋友们很容易犯的毛病,所以在此特意说明一下。叶子:花萼正面以及叶子正面平涂草绿,一次不足可再涂一次,不可一次厚涂,以免色彩浑浊。梗的正面用花青在中间复勒一次,表现其中间部分微微凹进的体积关系。稍浓的胭脂分染花萼反面和托叶。明暗处理手法同牡丹正叶。
第五步:叶子平涂草绿以后因为色彩质量问题画面一般都会发“闷”,此时用淡墨青醒染叶子根部,让底层的墨青色彩“透”上来。浓胭脂在正叶中间一条主筋上复勒,只要复勒到二分之一处就可以了,且用笔不要超出开始勾勒的线条的宽度,此正面复勒是为了提神,不可过粗。淡淡的胭脂水复勒反叶、花萼、托叶等部位。胭脂要很淡,露出红意即可。此次复勒是为了表现反叶和梗等部位的红晕,所以复勾的时候可以有意识的往边上让一些,不需要完全和线条集中在一根线上,基本上是和墨线贴紧而并行的复勒。杆:平涂芽绿后边分染中等浓度三绿一边分染淡胭脂,同样用淡胭脂复勒。梗:背面用稍浓三绿局部填色,主要填在面积比较大的梗的分叉处,随后也用淡胭脂复勾。花头:浓白色再次提染花头尖部,此次提染面积很小,主要集中在最近处的花瓣的尖部即可。 花蕊:浓白色+藤黄调和成粉黄色,用小笔饱含颜料,中锋慢慢的点处花药,每一笔都要非常饱满,调色的过程中可以不用水,直接就是色彩之间互相调和。否则浓度不够花药就没精神了。干后用描笔蘸白色顺着花药的走向集中的往花房的根部勾花丝,运笔上可上重下轻。

工笔牡丹(赵粉)画法
第一步:淡墨勾勒花头,中墨勾反叶、枝梗 、萼片。浓墨勾正叶。中墨略侧锋勾勒老干。
第二步:正叶平涂草绿,反叶、嫩叶、芽孢、花茎平涂汁绿。老干平涂淡赭石。花房平涂汁绿。花头平涂淡白色。
第三步:花头用淡曙红统染染,初期不用分染花瓣上的细小结构,将精力主要集中在表现花瓣大的明暗及掩映关系上即可。正面花瓣统染4次左右,反面可减少1次或2次。反叶、萼片以及花茎暗部用淡墨绿色(草绿+少许墨)分染。嫩叶及萼片边缘用淡胭脂整体往根部倒染。正叶用花青统染3次左右。老干暗面用淡墨分染。
第四步:老干用中墨皴擦并分染后罩赭石,中墨复勒,淡墨点苔。正叶用墨青色分染叶脉,并提染染叶子的局部掩映关系。关系,染完后整体罩一层草绿色,如果不足可再次罩一层,但是不可一次过深以免伤了底色。中墨局部复勒模糊的线条。最后用淡墨青色勾勒细叶脉。反叶、萼片、花茎用淡四绿从亮部往暗部分染后淡胭脂水复勒。梗背面平涂三绿后草绿勒,正面花青勒,局部提染胭脂色,随后再用淡胭脂复勒一次。最后用淡胭脂勾勒细叶脉。花 头用曙红分染局部结构,最深处可用曙红略加胭脂提染暗处,这样的颜色比纯粹用浓曙红提染会显得沉稳一些。最后根据需要局部的亮面可提染白粉。花蕊用浓粉黄立粉点,淡朱磦中间细勾一条蕊线,白粉勒花丝。托叶及嫩芽用用胭脂从叶尖往根部分染,淡胭脂复勒。

工笔白牡丹的画法
一、白描。浅色牡丹花用淡墨勾花,中锋运笔,保持均匀力度。叶子和草本的茎都用重墨勾,宜挺拔。木本茎用中淡墨,勾出苍劲感,并有皴擦,体现其质感。
二、染底色。用白色晕染花瓣,边缘厚逐渐向根部变薄,不压墨线。叶子正面用淡墨晕染,注意前后层次。花青和藤黄调成草绿色罩染叶子反面和草本的茎。淡赭石染木本茎。
三、曙红晕染花瓣根部及暗部。用绿色罩染叶子,石绿色提染反叶叶尖,以及草本茎的一侧。木本上的小芽用胭脂提画并复勾。
四、调整。石青色点蕊,按生长规律,点出聚散变化。花心部分用淡黄色染,曙红勾线

工笔绿牡丹的画法
第一步:淡墨勾勒花头,中墨勾反叶、枝梗 、萼片。浓墨勾正叶。背景白云笔平涂藏青蓝(酞青蓝+墨+少许石青)。头平涂淡白色。
第二步:后面两朵花头用汁绿色(草绿+藤黄+少许朱磦)从边缘往中间统染,并前统染出花头之间的掩映关系。正叶平涂淡翠绿色(酞青蓝+藤黄+少许翡翠绿),反叶、花茎、枝梗、萼片、托叶、芽孢平涂汁绿。枝干平涂淡赭石色。背景继续平涂藏青蓝。
第三步:花头继续用汁绿色分染,并用淡白色提染亮面,花头最深处用老绿色(草绿+少许胭脂)分染。反叶、萼片以及花茎暗部用淡墨绿色(草绿+少许墨)分染。正叶用花青统染后用墨青色(花青+墨)继续分染。枝干暗面用淡墨皴擦结构。
第四步:老干用中墨皴擦并分染后罩赭石,中墨复勒,浓墨点苔后用“嵌宝法”点石青苔点。正叶平涂淡翠绿色后用中墨提染暗面,淡墨统染叶子的大组之间的整体明暗关系,正叶染完后可用中墨局部复勒模糊的线条。最后用淡墨青色勾勒细叶脉。反叶、萼片、花茎用淡四绿从亮部往暗部分染后淡胭脂水复勒。梗背面平涂三绿后草绿勒,正面花青勒,局部提染胭脂色,随后再用淡胭脂复勒一次。最后用淡胭脂勾勒细叶脉。花瓣灰面用淡翠绿整体罩染,暗面用墨绿色提染。亮面用浓白粉小面积提染一次。中等浓度翠绿从花瓣亮面留水线往根部提染,表现处花瓣的透明感觉。花蕊用浓粉黄立粉点,淡朱磦中间细勾一条蕊线,白粉勒花丝。托叶及嫩芽用朱磦统染后用胭脂分染,中等浓度胭脂复勒。

㈥ 哪位画家画牡丹最有名

王道中先生1954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师承于非暗、田世光两位花鸟画大师,他在绘画风格上继承了北宋院体花鸟画追求精密不苟、刻意求真、色彩绚丽、寓意祥瑞的装饰画风,是中国北方工笔重彩花鸟画的传人。主要作品有《王道中画集》、《王道中牡丹画集》、《工笔牡丹技法》、《工笔草虫白描画集》、《工笔花卉白描画集》等。

王道中的牡丹花鸟画可以分为两个时期。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王道中的牡丹花鸟画作品重写真,重“夺造化而移情,遐想若登临览物之有所得也”的怡情作用。王道中所画牡丹,以花形美丽,结构的扎实,门瓣、覆瓣开合有情,品种特征明显,色彩典雅为特点,并擅于以构图技巧来强调牡丹花头的如歌若舞的形态和去势,连叶子的翻转折叠、枝干的长法都具有传情达意的妙用。故而他的画不仅光彩照人,而且令人浮想连翩。

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王道中的工笔牡丹画更注重技法的探索和意境的表达。例如,工笔重彩画《燕子声声里,相思又一年》,以象征性的手法表现了周恩来总理诗词意境,寄托了生活在改革、开放新时期的中国人民对周总理的思念之情。《云想衣裳花想容》则是王先生为探索工笔花鸟画新的表现形式,以白描手法为主进行创作的。画中,牡丹花丛置身于气韵生动的云雾之中,临露绽开的白描牡丹,仅稍事渲染,却犹如淡装美人,楚楚动人。让人们领略到李白诗“云想衣裳花想容”的妙处。

牡丹是中国花鸟画重要的题材之一,历代善画牡丹的名家辈出,画技不同,风格多样,流派纷呈。《王道中牡丹画集》收有王先生在不同时期的作品50余幅。欣赏这些佳作,能让我们领略到中国工笔重彩花鸟画的博大精深。

㈦ 牡丹花叶子的形状

—— 牡丹,芍药科,多年生落叶灌木。叶通常为二回三出复叶,偶尔近顶枝的叶为三小叶。顶生小叶宽卵形,三裂至中部,裂片不裂或2~3浅裂。侧生小叶狭卵形或长圆状卵形,不等2裂至3浅裂或不裂。

牡丹叶片( 白描 )

㈧ 怎样把白描稿拓在厚的纸团扇上

可以拿铅笔把你画稿后面涂了,之纳坦念后复印。假如用复写纸,容易信亩弄脏,而且不好去除,拷贝后先用墨线洞困勾边,在将残留的脏用橡皮去除。

热点内容
古老丁香树 发布:2025-07-14 01:05:01 浏览:110
九九花卉节 发布:2025-07-14 00:55:18 浏览:600
蒲县兰花煤矿 发布:2025-07-14 00:55:10 浏览:310
色无月丁香手机在线 发布:2025-07-14 00:54:36 浏览:905
一朵的芬芳 发布:2025-07-14 00:40:24 浏览:703
画书签樱花 发布:2025-07-14 00:21:26 浏览:291
响奏百合吧 发布:2025-07-14 00:06:30 浏览:134
紫丁香与 发布:2025-07-14 00:05:23 浏览:839
牡丹区附小 发布:2025-07-13 23:54:58 浏览:682
七夕礼物套 发布:2025-07-13 23:53:50 浏览: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