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丁是丁香吗
A. 桂丁香和桂子是一种植物吗
桂丁,来源于樟科植物肉桂的幼嫩果实。具有温中散寒,治胃脘寒庸呕哕的作用【异名】肉桂子(《百草镜》),桂子(《中药志》),桂丁香(《上海饮片炮制规范》)。 所以是一样的!
B. 同样命名为丁香,白丁香和桂丁香分别是什么有什么特别的作用吗
白丁香为文鸟科动物麻雀的粪便,性味苦温,有化积消翳之功效。
桂丁香又名肉桂子,为樟科植物肉桂的未成熟果实及花萼,有温中止痛之功效。
桂丁,中药名。为樟科植物肉桂的幼嫩果柄。分布福建、台湾、海南、广东、广西、云南等地的热带及亚热带地区均有栽培,其中尤以广西栽培为多,大多为人工纯林。
白丁香,中药名。为文鸟科动物麻雀的粪便。分布于我国几遍及全境平地。
桂丁药材性状
本品略呈倒卵形,长5-12mm,直径6-7mm。幼果椭圆形,直径约3mm,被宿萼包裹,表面黄棕色,先端稍平截,上有一微凸的花柱残基。宿萼杯状,边缘有不明显的6浅裂,表面暗棕色,有皱纹,下部延长成萼筒,少数连有果柄。气香,味辣。以肉厚、香气浓者为佳。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白丁香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桂丁
C. 丁香和桂丁的区别在那
丁香和桂丁的区别:形状不同;主产地不同;功效不同。
1、形状不同
丁香:花蕾略呈研棒状,长1~2cm,红棕色至暗棕色。分花萼与花冠两部分。花萼萼管圆柱状略扁,长0.7~1.4cm,直径0.3~0.6cm,基部渐狭小,表面粗糙,富油性,萼管上端有4片三角形肥厚的萼片。
花冠近圆球形,直径3~6mm,具花瓣4片,互相抱合。将花蕾剖开后,可见多数雄蕊,花丝向中心弯曲,中央有一粗壮直立的花柱。芳香气强烈,味辛,有麻舌感。以个大、饱满、鲜紫棕色、香气强烈、油多者为佳。
丁香:
桂丁:略呈倒卵形,长5~12mm,直径6~7mm。幼果椭圆形,直径约3mm,被宿萼包裹,表面黄棕色,先端稍平截,上有一微凸的花柱残基。宿萼杯状,边缘有不明显的6浅裂,表面暗棕色,有皱纹,下部延长成萼筒,少数连有果柄。气香,味辣。以肉厚、香气浓者为佳。
2、主产地不同
丁香主产于坦桑尼亚的桑给巴尔岛以及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地,我国广东、广西、海南等地有栽培。
桂丁:生于常绿阔叶林中,但多为栽培。分布福建、台湾、海南、广东、广西、云南等地的热带及亚热带地区均有栽培,其中尤以广西栽培为多,大多为人工纯林。
3、功效不同
丁香为芳香健胃剂,可缓解腹部气胀,增加胃液分泌,增强消化能力,减轻恶心呕吐,水煎剂对葡萄球菌、链球菌、大肠杆菌、伤寒杆菌、绿脓杆菌等有抑制作用。
桂丁:具有温里散寒,止痛,止呃的功效。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公丁香(丁香)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桂丁
D. 桂丁和母丁味道一样吗
桂丁,是一种樟科植物肉桂的幼嫩果柄;母丁,是桃金娘科植物丁香的近成熟果实。两者都具有“味辛、性温”的特点,但是桂丁会有略微的甘甜。
E. 洋桂子是什么中药
樟科植物大叶清化桂(Cinnamomum cassia BL.var.macrophyllum Chu.var.nov.),树皮入药为肉桂,又称南玉桂,为常用中版药。有补火助权阳、引火归源、散寒止痛、活血通经的功效。其嫩枝为中药桂枝;干燥幼果为中药桂子。其形状似公丁香,所以又称桂丁香,桂丁,呈圆锥形,长0.6-1.2cm。顶端宿萼6浅裂。表面暗棕色,有皱纹。质松,易压碎,油性差。气芳香,味微甘而辛辣。 有些地方容易把它和桃金娘科常绿乔木植物的花蕾公丁香混淆,公丁香原产于原印尼的摩鹿加岛及坦桑尼亚的桑哈巴尔岛。现在印尼的槟榔屿、苏门塔腊、爪哇以及马来半岛、越南和大洋洲等国家和地区均产。我国海南省及雷州半岛、广东、广西等地有栽培。药材主产于坦桑尼亚、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地。是我国传统进口"南药"之一,始载于《药性论》。所以又称为洋桂子。性辛,味温。入肺、脾、胃、肾四经。功效:温中、暖肾、降逆。主治:治呃逆、呕吐、反胃、痢疾、心腹冷痛、痃癖、疝气、癣症。
F. 丁香和桂丁是一样吗
不是一种东西哦
丁香:强烈芳香,味辛。桂丁:味涩微苦,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