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伯龙牡丹
1. 中国近代的画家排名.
1、齐白石
齐白石(1864年1月1日—1957年9月16日),原名纯芝,字渭青,号兰亭,后改名璜,字濒生,号白石、白石山翁、老萍、饿叟、借山吟馆主者、寄萍堂上老人、三百石印富翁,祖籍安徽宿州砀山,生于湖南长沙府湘潭(今湖南湘潭),近现代中国绘画大师,世界文化名人。
2. 近代画家有哪些
齐白石(1864-1957),湖南湘潭人,二十世纪中国画艺术大师,二十世纪十大书法家,画家之一,世界文化名人。代表作品《虾》、《蟹》、《牡丹》、《牵牛花》、《蛙声十里出山泉》等等
张大千(1899~1983),1899年(清光绪二十五年己亥)5月10日(农历四月初一),他出生在四川省内江县城郊安良里象鼻嘴堰塘湾的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为二十世纪中国画坛最为传奇的国画大师。代表作《来人吴中三隐》、《石涛山水》、《梅清山水》、《巨然茂林叠嶂图》。
林风眠(1900—1991)现代画家、美术教育家。代表作《海滨》
关山月原名关泽霈,中国现代中国画家。代表作《嘉陵江码头》、《岷江之秋》、《黄河冰封》及《祁连放牧》
石鲁(1919-1982),1919年12月13日生于四川省仁寿县,原名冯亚衍。中国现代中国画家。代表作《金瓜》、《打倒封建》、《说理》。
徐悲鸿 (1895-1953) 现代画家、美术教育家。代表作品《八骏图》、《愚公移山》。
刘海栗,原名盘,字季芳,号海翁。祖籍安徽凤阳,1896年3月生于江苏常州。早期油画代表作《夕阳》、《河边》、《湖光》、《塞纳河桥》、《林间信步》、《北京前门》等。
3. 甘肃天水当代的画家有那些
阿老 白雪石 陈少梅 程十发 陈大章 陈半丁 陈金言 崔子范 慈禧 曹克家 陈大羽 董寿平 戴熙 丁蕉 傅抱石 傅小石 冯超然 丰子恺 冯远 范曾 黄独峰 黄君璧 黄宾虹 何家英 黄石 何镜涵 侯有墨 何海霞 郝大欣 胡佩衡 胡絜青 韩美林 黄均 黄胄 黄永玉 蒋兆和 金鸿钧 金默如 贾又福 林墉 陆抑非 刘奎龄 林风眠 梁树年 陆俨少 刘继卣 李燕 娄师白 李苦禅 刘大为 李可染 溥伒 溥佐 启功 秦岭云 丘 齐良迟 齐白石 孙其峰 石鲁 史国良 孙菊生 唐云 吴昌硕 王云 王个簃 王成喜 吴镜汀 温国良 王雪涛 吴湖帆 黑伯龙 吴冠中 吴作人 汪国新 萧朗 熊伯齐 徐悲鸿 徐世昌 谢稚柳 许麟庐 杨春华 杨光华 颜伯龙 张伯英 张登堂 张世简 周怀民 周思聪 张大千
4. 徐枯石的生平简介
1927年在北平弘达学院读高中,1932年以优异成绩考入北华美术专科学校国画系(中央美术学院前身)。教授是齐白石、徐悲鸿、李苦禅、王雪涛、王梦白、颜伯龙、王青芳、张牧野、侯子步等人。在三年的学习期间,深得齐白石、李苦禅大师的青睐,并为其更名为:徐枯石。毕业后留校任助教、讲师。
1937年“七七事变”后回山东开始抗日救国工作。曾任鲁中公学、泰南中学、干部学校教师,从事统战与教育宣传工作。解放后,被调往济南成通纱厂(国棉四厂)从事职工业余教育工作。期间在济南与于希宁等人创立了山东国画研究会,推动了山东书画事业的发展。六十年代被打成右派回到原籍新泰。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予以平反,被山东省委统战部安排到泰安定居。任泰安市政协、泰安市老年活动中心文联美术家协会特邀顾问,泰山书画院艺术顾问等职。
当国画家戴林教授就任于北京师范学院美术系,国徽设计的参与者张仃大师红遍海内外时,那位曾在三十年代毕业后执教于北平北华美专的老同学徐枯石却默默无闻,或许历史就是这样无情,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人生轨迹。相信每个人对社会所做的贡献,历史终究会还以公正,徐老对绘画艺术的贡献——“八十变法”,必定会对后来的美术爱好者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纵观枯石先生的作品,内容充满了清新脱俗,宁静淡雅,他笔下的草木花鸟雅俗共赏。其“雅”,表现在透过画面我们可以看到更深层次的内涵,那就是对人生观、价值观的态度,充满了人生的乐观、豁达,折射出健康、向上的力量,赋予人们一种不屈的意识,坚强的意志。其“俗”,表现在更接近于生活,更贴近于实际,业内业外人士见其作品,都十分喜爱,似乎是原生态再现,枯石先生的作品,最忠实的尊重了自然,顺从了自然,他作品中的菊花、竹叶、藤萝、梅花、荷叶、松树、雁来红、牵牛花、牡丹等栩栩如生,难怪他北华美专的老师张丕振(师承齐白石、于非阁、吴镜汀等)曾在一幅合作图中这样写道:“枯石仁弟画荷苗甚佳余补蟹,西河村人”;他作品中的喜鹊、八哥、鸭子、麻雀、燕子、鹤、鹰、鹅、鸡等,特别是雏鸡,更是形象逼真,凡见其作品者,无不为之动容,倍爱有加,特别是孩童,拥有此作,以为自豪。在毛斌、李庆训主编,中国文化出版社出版的《徐枯石花鸟画集》中,孙菊生、宗惟成、魏启后、吴休、杨象宪、王培东、郭志光、傅家宝、张志中、霍春阳、何应辉、戴顺智、刘艺、邓远坡、张志民、贾光健、尹沧海等名家名师都给予了枯石先生的作品高度评价,《美术报》的副总编、浙江省美协副秘书长、杭州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浙江画院特聘画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王平先生更是对徐枯石先生的作品给出了客观、真实的介绍。
5. 1918年民国时期的茂盛画的花鸟画花鸟有吗
来源多方的绘画风格
与延续院画风格的花鸟画相比,京城画坛的花鸟画风来源多方。有的采用八大的疏放画风;有的创作融陈淳、徐渭于一体;有的借鉴海派雅俗共赏之妙,并富于金石趣味;还有的继承李鱓、华嵒等扬州八怪的意趣。
萧愻(1883-1944),字谦中,号大龙山樵,一作龙樵,安徽安庆人。早年随同乡姜筠、陈昔凡学画。“后姜筠赴京师供职,兼开馆卖画,萧愻乃以弟子随从”。山水似姜筠,并多为其代笔。曾出游西南、东北名胜,行万里路,开阔艺术视野。1920年萧愻“复回北京,见展览会中石涛、半千、瞿山画,气韵雄厚,遂一舍旧习,自创一格,用笔苍厚,设色浓重”,实施“中年变法”,自成一派,其艺术创作以山水为多,与京派其他画家进行合作时,兼有合作花鸟画的作品。
萧愻《松芝图》纸本设色 90.2╳35厘米 首都博物馆藏
此幅《松芝图》为祝寿之作。款署“戊寅(1938)四月。萧愻”钤“龙山萧愻”白文印。又题“博岩仁兄将此以寿,晴荪先生五十大庆。萧愻再纪之。”钤“谦中”朱文印。画面左下角钤“龙樵壬申五十岁”朱文印。萧愻画松深受梅清影响,他曾说“画松形式要古拙,梅渊公画松,论者称为神品,学者参看渊公之画,自有进益。”
王云(1888—1934)江西丰城人。字梦白,号破斋、骂斋、彡溪渔隐、彡道人。随父流寓到浙江衢州,于上海学商,不久就放弃了。学画得黄山寿、任伯年、吴昌硕指授。来平后得以博览宋元旧迹及近代名作,得金城推荐,任北京司法部录事。陈师曾劝其改画李鱓、华喦。入中国画学研究会,任北平艺术专科学校教授。为人率真有风骨,姚华作《王梦白小传》,赞其为“树风骨,尚意气、甘穷困不悔者”。
曾洞滚凳有亲历者回忆,王梦白“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中国画坛上是位名震京师的大画家,那时他的声望比齐白石、陈师曾还高”。惜其英年早逝,画名渐湮。
王云《猴图》纸本设色 125×66.5厘米 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藏
王云喜画猴,他笔下的猴多以浓淡墨干笔表现猿猴蓬松的皮毛,细笔勾勒猿猴的面部与手爪,显示其灵动。此图以老辣的线条、迅急的用笔绘出古藤缠绕的老树,画面正中,一只母猴背负小猴在松枝上行进,尽显母兽对幼儿的爱护之情。其余的猿猴或攀爬藤蔓,或蹲坐休憩,有动有静,作品内容丰富,繁而不乱。画面一角钤“王云”白文印。
王云《花卉成扇》纸本水墨 径30厘米 首都博物馆藏
图绘水墨牡丹。淡墨勾花头,重墨写茎,浓淡墨画叶片,重墨勾叶筋、花蕊。与《丝瓜昆虫》相比,笔墨更为松活,风格更近陈白阳。上题“一春花信几曾探,又值清明三月三。木笔山茶都过了,牡丹鲜艳数江南。梦白并题。”扇面背面题写诗词,年款为甲戌(1934)。
徐宗浩(1880—1957)字养吾,号石雪,江苏武进(今常州)人,久居北京。善画山水、花鸟,工篆刻,书法赵孟頫。1920年与金城、周肇祥等人组中国画学研究会,1926年金城逝世后,金开藩另立“湖社”。中国画学研究会由周肇祥任会长,徐宗浩任副会长。晚年被聘为文史馆馆员,殁后家人遵照遗嘱,将其所藏书画精品悉数捐公。著有《石雪斋诗稿》、《竹谱》等,“所题画竹诗千余首无一雷同”。
徐宗浩《松菊图》纸本设色 103×34厘米 首都博物馆藏
图绘苍松黄菊。一株苍松斜伸,占据画面一侧。与松树的倾斜方向相反的是松后的一块巨石,巨石后是呈临风浥露之姿的黄菊。松干粗壮虬曲,结疤似松鳞,松针密置;菊花花茎劲挺,金英傲霜,菊叶以青色写就,更添风雅之致。署款“乐山仁兄大雅鉴,石雪居士徐宗浩写。”钤“宗浩长寿”白文印。
汪溶(1896—1972)字慎生,号满川村人,安徽歙县人,备液生于浙江兰溪。1913年赴上海谋生。1924年赴京。纳旅1934年起于京华美术专科学校、辅仁大学美术系、北平师范大学工艺系任教。1954年后历任中央美术学院民族美术研究所副研究员、北京中国画院画师、院委。擅长写意花鸟画,师法华新罗。早年于京津、济南等地多次举办个人画展。
汪溶《芦鸭图》纸本设色 47×27厘米 首都博物馆藏
图绘水中芦鸭。画面中心偏下方,两只悠闲的芦鸭正在凫水,河水清澈,水中摆动的鸭掌清晰可见,在平静的水面搅起层层水波。芦鸭身后是随风飘荡的芦苇和空茫的水岸。图中的芦鸭以深浅墨写就,芦苇以浓墨画出,几笔浓淡墨横扫表现风中芦苇,芦苇后方以淡赭色晕染出一片坡岸,渲染出夕阳余晖中芦鸭晚渡的田园景致。上题“夕阳无限好,家凫带浪归。芦花风飒上,烟霭自依稀。慎生题并画”。
此作尤为难得的是,诗堂上张伯英的题诗“秋水芙蓉老,秋风霜叶红。双凫溪上宿,无意慕春风。子才仁兄正,辛巳(1941)冬,伯英”,钤“张勺圃”白文印。此行楷书,融合北碑之势与行书之流畅。
颜伯龙(1898—1954)名云霖,字伯龙(以字行),号长白布衣。吉林人,居北京,师法王云。工花卉翎毛,取法钱选、王渊、华嵒、恽寿平。绘画注重写生,画风清雅秀逸。在当时与王雪涛、汪慎生、邱石冥齐名。颜伯龙曾说“要研究我的画,须先研究透新罗山人的画。”
颜伯龙《花鸟》纸本设色 136×33厘米 首都博物馆藏
画作兼工带写,绘柳树、月季及禽鸟。画面上方柳条倒挂,叶片似碧绿丝绦;月季正值花期,花朵茂盛娇艳,蓓蕾如星;柳枝上三只姿态各异的小鸟正在歇息,全图笔法松活,色彩娇艳,翎毛刻画细致。上题“十日红帘不上钩,雨声滴碎管弦楼。梨花已老春将去,愁白三公一夜头。戊辰(1928)夏,伯龙子写。”钤“长白布衣”白文印。
颜伯龙《花鸟成扇》纸本设色 径30厘米 首都博物馆藏
图绘松树、紫藤,麻雀、红羽鸟。扇面小虽,内容丰富,技法多样,工写结合。松树、紫藤安排在扇面的下方,鸟儿停驻其上,唯有一只小麻雀从远处飞来,为其他鸟儿所瞩目。两只红羽鸟,笔法工致,色彩艳丽,位于扇面的中心,引人注目。署款“庚辰(1940)秋,颜伯龙。”钤“伯龙”朱文印。
曹克家(1906-1979),又名汝贤,北京人。1924年上海中华职业学校师范染织科毕业,1933年国立北平艺专国画系毕业。解放后,曾任教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后任轻工业部工艺美术公司创作员。著有《怎样画猫》。
曹克家《观望》纸本设色 101.3×32.9厘米 首都博物馆藏
图绘猫、石和花卉。一只顽皮可爱的黑白花色的幼猫在巨石之下观望飞来的飞蛾,巨石上下黄菊与海棠盛开。上题“观望。曹汝贤画猫,半丁补写秋花、飞蛾、寿石。”钤“山阴道人”白文印、“山阴陈年”白文印、“半丁合作”朱文印。曹克家对猫观察细微,在其《怎样画猫》一书中,他谈到自己画猫最注重刻画眼睛,“可以说猫的动、静完全决定于眼睛。或有人问:画背面看不见眼睛的猫怎样决定一切?背面的猫虽然看不见眼睛,但是内在确实有它的两只眼睛存在,并且起着它注视的作用。故此我们在起稿之先扔须按照猫的意识所在和企图方向假定它的眼睛位置,然后再画其他部分。如此画出来的猫虽无眼睛,但是神有所注自能生动。”了画出绵软的猫毛,他极其讲究作画的用笔的方法和工具。因此他笔下的猫刻画细腻、生动传神、富有情趣、惹人喜爱。画猫时,他先以浓淡色渲染出身体的结构,然后用破笔层层绘成。
(连载)
倪葭
2004年毕业于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专业,获硕士学位。2012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学专业,获博士学位。曾供职于首都博物馆,现为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副研究员、典藏部副主任。
主要从事美术学、博物馆学研究。因多年从事博物馆藏品管理与研究工作,所以选择京派绘画作为研究重点;在博物馆学中侧重藏品科学管理及文创衍生品的研究。已出版专著二部,发表论文近五十篇。
负责2015年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民国京派绘画研究》(2015-2017年度)课题。
免责声明
本文来自腾讯新闻客户端创作者,不代表腾讯新闻的观点和立场。
点击展开全文
打开腾讯新闻,阅读体验更好
血糖7.0以上,饭后一个习惯,血糖高连夜改善!
广告
长兴
打开
腾讯新闻
参与讨论
血糖7.0以上,饭后一个习惯,血糖高连夜改善!
广告
长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