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玫丹百香 » 牡丹玉兰图

牡丹玉兰图

发布时间: 2023-05-06 10:28:08

㈠ 玉兰花开富贵牡丹孔雀图代表什么意思

在中国,孔雀被视为优美和才华的体现。
对于佛教徒来说孔雀是神版圣的,它们是神话中“凤凰”权的化身,象征着阴阳结合以及和谐的女性容貌。孔雀的白头,又寓意夫妻恩爱,白头偕老,对爱情忠贞不渝。也宜用于结婚贺喜。从风水学上说,孔雀属阳鸟,百无禁忌。
牡丹又名洛阳花、富贵花,是中国特有的花卉之一,被誉为花中之王。牡丹雍容大度,花开富贵,是吉祥富贵的象征。
孔雀配牡丹,自然是喜庆吉祥富贵幸福的寓意。

㈡ 李伯涵的公益捐赠作品

李伯涵大师是个热心于公益事业的人,为公益事业捐赠了不少优秀的画作。
玉兰鹦鹉图、秋水芙蓉图、天竺水仙图、牡丹玉兰图、松鹰图、柳溪放鸭图、公社好风光图、篱边秋色图、丝瓜图、美人蕉鸡雏图、紫藤图、风竹图、梅花图、疏影横斜图、荷花图、花卉图、河塘图、梅竹图、松鹤杜鹃图、芍药稚鸡图、硕果千秋图玉、米毛豆图、梅花八哥图、百花争艳图、葡萄栖燕图、千山玉皇阁图、梅花水仙图、牡丹水仙图、玉兰杜鹃图、桃花春燕图、仙人掌图、金鱼图、鱼藻图、月季鸽子图

㈢ 牡丹画中的玉堂春代表的牡丹画图什么颜色

玉堂春,又称玉堂富贵。自唐代将玉兰、海棠、迎春、牡丹合缀成了“玉内堂春容富贵”,成形了中国皇家园林特有的荣华富贵的景象。玉兰有白玉兰、紫玉兰,色泽娇艳,有爱国,贞洁之意。海棠洁白,芽呈粉红,有游子思乡之意。迎春花即梅花,鲜红夺目,有“香自苦寒”的典故,预示寒冬即尽春到来。牡丹在百花中最为鲜艳,昭示成功,繁荣昌盛花开富贵……用色以钛白、粉红、大红、朱红、紫色、桔红、柠檬黄为主。草绿、熟褐、黑色为辅。根据画面所需再介入其它颜色。

㈣ 于希宁玉兰图的特点

于希宁被誉为“梅痴”。他绘画题材广泛,笔法精妙,尤以梅花超然卓群。历来以梅为题材的画家不乏其数,但在千色百态的梅花作品中仍然能够一眼认出于希宁的梅花,除了形式美、意境、章法等因素外,诉诸究竟是他笔墨的独特性。于希宁的梅花,或浓淡、焦清、虚实自如的横笔皴擦,或纯焦黑枯笔顺势勾皴复略点淡墨,多变的墨色与笔法,打破了传统梅花入画直枝过多的构图局限;改变前人简笔折枝的惯用笔法,赋予了梅花强烈的精神意境。用诗点画为其更妙之处,“我的诗常常是绘画内容的补充,它可以为‘画龙点睛’开光,也可以开创作之思路。在这方面我从寻益到爱益,从立意到创意,丰富心灵,迁想妙得,从突破前贤思路到突破自己思路,诗对我恩惠特多。”由画到诗,已是他的梅花独特性不可或缺的因素。 / p: L$ x7 z4 F3 R4 X r6
玉兰是历代国画中的常见题材,工笔名品亦非少。中国画史上奠定工笔花鸟画地位的大师级人物徐熙有《玉堂富贵图》,将玉兰、牡丹喻人追求富贵荣华(这应与他在李后主身边的一段宫廷生活有关),繁枝密花,构图饱满,极尽绚烂。而明代孙克弘的《玉堂芝兰图》,玉兰枝千勾皴平淡、轻松,很有特色,然而缺乏刚健笔意。现代于非闇的《玉兰黄鹂》刻画详尽,敷色厚重新艳,略有装饰味,但由此便与以虚为实的传统空间美感理念大相径庭。于希宁此作与前人不同,格调清高脱俗,很强调线的书写性和力度,中锋立骨,侧锋扫面,写枝干突出苍劲老辣之致,松紧适度,节奏鲜明,皴染厚实而不板,质感笔意俱足。他以细笔勾花,畅达生动,转折自然巧妙,挺秀婀娜,直如铁线篆。此作设色深浅过渡自然,花托赭墨深重,恰与纯白提醒的花片形成强烈对比,古朴鲜明兼济。其构图取折枝法,不画根杪,以突出表现最旺盛的中部,起承转合,成对角呼应,留白充分且不觉空虚,花枝粗细、高低、伸缩、藏露、虚实等恰到好处。尤其是左下位置的虚处理,颇具凌烟出尘之概,十分空灵,一如“此处无声胜有声”,实为寓意之所在,当视为特征性“画眼”。该作既有深厚的传统功力,又有强调书法用笔的诸多美感特色,较一般不擅书的工笔画家笔下的作品更多坚凝酣畅的气质韵味。作者以大写渴笔梅花称雄,有此工笔存世,“始信真放在精微”。其工放两得,而工者较少,尤为难得矣。余感之于怀,成五绝一首:“铁干昂风骨,琼花出世尘。岂随夸富贵,素洁领初春。”

㈤ 请问这是什么花

玉兰花

玉兰(学名:Yulania denudata(Desr.) D. L. Fu),园林观赏植物,戚银玉兰原产中国中部各省,现北京及黄河流域以南均有栽培。古时多在亭、台、楼、阁前栽植。现多见于园林,厂矿中孤植,散植,或于道路两侧作行道树。北方也有作桩景盆栽。玉兰另有药用价值高氏宴。

材质优良,核谈纹理直,结构细,供家具、图板、细木工等用;花蕾入药与“辛夷”功效同;花含芳香油,可提取配制香精或制浸膏;花被片食用或用以熏茶;种子榨油供工业用。早春白花满树,艳丽芳香,为驰名中外的庭园观赏树种。

㈥ 请问家庭装修用牡丹图案好不好

牡丹自古就是富贵之花,牡丹国色天香、富丽堂皇,寓意吉祥富贵、繁荣昌盛,是中华民族兴旺发达、美好幸福的象征。家里悬挂一副牡丹画是非常吉利,有风水意义的。

㈦ 边鸾 花鸟画之祖(唐)

边鸾(生卒年不详),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唐德宗时曾任右卫长史。边鸾是中晚唐时期的花鸟画大家。

边鸾擅长画花鸟、草木、蜂蝶、雀蝉,以画“折技花”最为著名,他的画法特点,唐代的画史《历代名画记》有记载:“边鸾善画花鸟,精妙之极,至于山花圆熟,无不遍写……花鸟冠于代,而有笔迹”。

“边鸾,京兆人也。少攻丹青,最长于花鸟折枝,草本三妙,未之有也。或观其下笔轻利,用色鲜明,穷弱毛之变态,夺花卉之芳妍。贞元中新罗国献孔雀解舞者,德宗诏于玄武殿写貌,一正背,翠彩生动,金羽辉灼,若连清声,宛应繁节。……写《玉兰图》连根苗之状精极,见传于世。近代折枝叶,居其第一。凡草木、蜂蝶、雀蝉,并居妙品。”宋代的画史《宣和画谱》也载他:“精于设色,无斧凿痕。”可见他精于写生,妙于设色。

他的用笔是“有笔迹”、“下笔轻利”,即是用轻利的墨线勾出物象的轮廓,再填以鲜艳的色彩,这种画法也就是现在我们所说的工笔花鸟画画法,故在他的笔下,花鸟草木的形象无不自然生动活泼明快。又如他所画的《玉兰图》,连根苗都画出来,而且画得非常精细,显示了他高超的写生能力,所以在当时他的“折枝花”“居其第一”。

根据宋人的记载,他所画的牡丹,花朵红淡、赋色润泽,有如真实的牡丹花形象。边鸾的花鸟画,多采用我国花鸟画特有的民族形式——“折枝花”式的构图形式进行创作。但他所应用的“折枝花”手法又别具一格,使画面充满了自然的天趣,令欣赏者回味无穷。

边鸾的一生创作甚丰,据《宣和画谱》记载,他有33件作品,其内容多为孔雀、鹧鸪、鹡鸰、白鹇、牡丹、梨花、桃李、木瓜等名贵禽鸟花木。他还把题材扩展到“山花野蔬”,丰富了花鸟画的内容。他给长安等地的寺观绘制的花鸟画,颇受当时人们的喜爱。

边鸾采用独具一格的工笔重彩法去创造他的花鸟画艺术,成为一代大家,历来被美术史家们奉为花鸟画之祖,对后代花鸟画家的影响很大。如唐末五代的花鸟画名家刁光胤,以及五代宋初黄筌画派,都直接承袭他的画风。

正如汤垕在《画鉴》中所言:“唐人花鸟,边鸾最为驰誉。大抵精于设色,浓艳如生。……要知花鸟一科,唐之边鸾、宋之徐、黄,为古今规式。所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是也。”

花鸟画艺术成就

边鸾是唐代最负盛名的花鸟画家,他的花鸟画艺术成就在唐代就被推崇为第一。张彦远的《历代名画记》称其“花鸟冠于代而有笔迹”,而评定同时代以花鸟画驰誉天下的梁广“笔迹不及边鸾”。朱景玄《唐朝名画录》认为边鸾花鸟画“居其第一,凡草木、蜂蝶、雀蝉,并居妙品”,其他唐代花鸟画家均不可与边鸾相提并论。后世学者对边鸾花鸟画也是推崇备至。北宋米芾性格率真洒脱。他的书画评论一针见血,有时近乎苛刻。譬如他认为赵昌花鸟画匠气十足,而他对边鸾花鸟画的评价却极高,认为“鸾画如生”。

边鸾花鸟画的艺术成就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全面提高了花鸟画技法的艺术表现力。边鸾花鸟画的艺术表现力超越了同时代的所有花鸟画家。形神塑造方面,边鸾着意于描绘花卉禽鸟的姿态和神情,追求形神兼备,达到了“穷羽毛之变态,夺花卉之芳妍”的艺术高度。其笔下禽鸟姿态万千、灵动自然,花卉娇艳多姿、活色生香。用笔设色方面,边鸾“下笔轻利,用色鲜明”,属于工笔渲染范畴。他在用笔上发展了盛唐以来轻利灵巧的一面,精工秀妍、轻健爽利;在用色上则大胆创新,突破成规,能做到根据具体物象“随时施宜”。边鸾笔下鲜活可爱、水色淋漓的花卉受到当时乃至后代人的喜爱。北宋董逌在《广川画跋》中这样记载边鸾的《牡丹图》:“然花色红淡,若浥露疏风,光色艳发,披哆而洁,燥不失润泽,凝结则信设色有异也。”南宋周密《云烟过眼录》评价边鸾的《五色葵花》:“花心皆突出,数蜂抱花心不去,活动精彩,真奇物也。”

传为边鸾所画的《梨花斑鸠图》,描绘了两只斑鸠栖息于梨花树枝上的情景。需要说明的是,边鸾真迹由于世事变迁而大多被毁。据《宣和画谱》记载,北宋内府所藏边鸾作品仅有33幅,而至清代更是“世不多见”,至今已经没有一幅可以考据确认的边鸾真迹传世。既然清代仍然有边鸾真迹可见,那么明人所画传为边鸾真迹的花鸟画作品应该是有所依据的,可以作为我们评析边鸾花鸟画艺术特点的佐证。

其次,拓展了花鸟画的表现题材。边鸾早年作为宫廷画师取得了优于民间画家的两个条件。一是他有机会接触大量宫廷收藏的花鸟画传世佳作。“贞观、开元之代,自古盛时,天子神圣而多才,士人精博而好艺,购求至宝,归之如云。故内府图书谓之大备”,虽经“安史之乱”破坏,但唐德宗时期的宫廷绘画收藏依然十分可观。因此边鸾有条件临摹古迹,承袭传统技法,提高花鸟画表现技能。二是边鸾经常出入宫廷苑囿,有观赏和写生禁苑内珍禽奇花的机会,孔雀和牡丹成了这一时期他描绘的主要对象。据《宣和画谱》记载边鸾此类题材的卷轴画有《踯躅孔雀图》《孔雀图》《牡丹孔雀图》《牡丹白鹇图》以及《牡丹图》等。尽管今天没有边鸾《牡丹图》真迹传世,但我们依然可以通过和边鸾同时代的周昉所作《簪花仕女图》中的画扇牡丹窥见边鸾所绘牡丹的规制。

边鸾离开宫廷后寄情于宫墙之外更广阔的山野田园,感悟和体验着更真实的自然造化。画史记载其“随时施宜,乃画带根五参,亦极工巧”。由此可见,边鸾艺术生涯后期师法自然,着意于对乡野花卉禽鸟的描绘。从《宣和画谱》所著录的边鸾作品来看,其题材涉及广泛,花木有17种,虫鸟兽有13种。

再次,边鸾花鸟画艺术成就中最重要的就是创造了折枝构图法。自魏晋南北朝以来,构图一直是中国传统绘画理论关注的问题。南朝谢赫《古画品录》中提出的“六法论”,其中“经营位置”就是指绘画创作中的构图问题。但是“六法论”只是将“经营位置”作为创作方法提了出来,而至于如何通过经营位置使得画面产生美的效果,谢赫并没有系统完整论述,需要画家在创作实践中不断探索。边鸾以折枝入画就是一种成功的探索,并由此创建了花鸟画构图的新模式。朱景玄赞誉边鸾“近代折枝花居其第一”,《太平广记》认为边鸾花鸟画“折枝之妙,古所未有”。折枝法作为具有特殊审美意蕴的花鸟画构图法,是指描绘花卉时只截取其中最具艺术特质的一段或者部分入画,近距离地展示局部的枝干和花卉,必要时根据画面需要再配以禽鸟昆虫。传为边鸾所作的《花鸟图》就采用了折枝构图的方式。

自边鸾创制折枝构图法后,唐宋画家纷纷袭用,几成风气。郭若虚《图画见闻志》中就有七位画家画折枝花鸟画的记载,《宣和画谱》更是记载了17位画家的62件折枝花卉作品。

绘画史上的地位

在中国绘画史上,边鸾有着特殊的历史地位。他是花鸟画在唐代独立成科并走向成熟的代表性画家。元代汤垕《画鉴》指出,“唐人花鸟,边鸾最为驰誉”,“要知花鸟一科,唐之边鸾,宋之徐、黄,为古今规式。所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是也”。清代《画花卉浅说》认为:“考厥绘事,唐之工花卉者,先以翎毛。肇端于薛稷、边鸾,至梁广、于锡、刁光、周滉、郭乾晖、郭乾祐辈出,俱以花鸟著名。五代滕昌祐、钟隐、黄筌父子,相继而起。”

边鸾花鸟画最直接的意义在于拓展了花鸟画的表现题材,并以成熟的折枝构图法催生了一个以花卉禽鸟为主要表现题材的画家群体,其中包括师边鸾花鸟、尤擅布色的扬州人陈庶,“尤以花、木、蜂、蝉、雀、竹为稀世之珍”的卫宪,工花鸟鹰鹘的白旻,擅画花鸟及鸡且极臻其妙的于锡,擅水鸟的强颖,禽鸟颇工其妙的周滉,以花鸟松石写真为能的梁洽,以及擅画竹的萧悦等。这个以边鸾为核心的画家群体,成为中、晚唐花鸟画创作的中坚力量。他们使单纯花鸟题材的作品成为花鸟画主流,迫使鞍马走兽题材的作品退居次要地位,标志着花鸟画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学者徐建融以承前启后、成就卓著并能代表一个时期的画学主流三条标准来衡量,指出中国古代花鸟画的发展经历了五次重大变迁,第一次就是中唐边鸾写生。

边鸾花鸟画也促成了以“黄家富贵,徐熙野逸”为标志的花鸟画第一个发展高峰的到来。晚唐、五代和两宋时期师法边鸾花鸟画的画家很多。晚唐花鸟画大家刁光胤和滕昌祐均接续边鸾,以擅画鲜丽精妙的花鸟画著称于世。最能反映边鸾风格的作品是传为滕昌祐所作的《牡丹图》,假山上方牡丹的出枝蕴含折枝法之妙。从牡丹的绘制技法而言,勾线轻淡柔和,敷色富丽雅致,讲究色晕之变化,深得边鸾花鸟画之精髓。

五代西蜀黄筌通过学习滕昌祐和刁光胤,承袭了边鸾花鸟画的优良传统。《宣和画谱》记载:“……筌所画,不妄下笔。筌资诸家之善而兼有之。花竹师滕昌祐,鸟雀师刁光,山水师李升,鹤师薛稷,龙师孙遇。”明代理论家张丑认为,黄筌花鸟画“富艳生动,旷古无对,盖边鸾之后一人而已”。两宋时期,“黄家体制”因得统治者推崇而成为花鸟画的样板。虽经北宋中期的花鸟画变革,其依然占据主流地位。北宋晚期的宋徽宗大力提倡“黄筌画派”风格,使延续边鸾花鸟画艺术内涵的工笔设色花鸟画成为宫廷画师创作的首选,宋徽宗本人也参与其中。见于《支那南画大成》(日本出版)的宋徽宗《临边鸾花鸟老鼠图》,在用笔和设色方面都较好地体现了边鸾花鸟画“下笔轻利,用色鲜明”的艺术特点。尤其图中的鼠毛,以细笔丝成,极具质感,生动具象地反映了边鸾花鸟画和两宋院体花鸟画之间的渊源。

对后世绘画影响最为深远的是边鸾花鸟画的折枝构图法。这种蕴含中国传统文化意韵的构图方式,自边鸾确立后得以长期延续,成为花鸟画创作的重要构图方式。折枝构图法虽然在画面中仅有花卉局部甚至只有一段折枝,却能使观赏者产生无穷联想,得到独具东方哲理式的艺术审美享受。画家在创作中也得以舍弃琐碎枝节,集中描绘花卉树木中最有艺术性的部分,使笔墨更直接、更集中地表现出花卉的动人情致和通人灵性,产生凝练和含蓄的艺术效果。翻阅历代画册,我们不难发现采用折枝构图法创作的花鸟画作品数量远多于全景构图的花鸟画作品。无论册页、手卷、扇面抑或鸿篇巨制,折枝构图法可谓无处不在。

边鸾花鸟画以写生自然的艺术态度,以高超的表现技法和新颖的折枝构图法,实现了花鸟画基本创作技法的成熟和对各种花卉禽鸟题材表现的自由。边鸾花鸟画不仅开辟了唐代花鸟画发展的新局面,推动了花鸟画在五代和两宋时期走向全面成熟和高度繁荣,还深深地影响着明清时期乃至于当今花鸟画的创作实践,同时也确立了边鸾作为花鸟画开创者的历史地位。

㈧ 名家牡丹国画有哪些

名家牡丹国画有:

1.清马逸《国色天香图》《国色天香图》是一幅富丽堂皇的工笔重彩花卉图。的牡丹花开娇艳,明丽动人,色彩丰富饱满,姿态优雅,设色极其讲究,勾线细致圆润。而花下奇石则用积墨与淡墨晕染相结合绘出。

以石绿、石青略染。兰花以重粉罩染,胭脂点蕊,素雅动人。地面以淡彩渲染,营造出空间的伸缩感。

2.《国色天香图》堪称“中国牡丹第一图”,是中国古代牡丹绘画最杰出的作品。清余稺《花鸟图册》此册共十二开。

构图简洁、高雅,设色明丽妍美,笔法工整细腻,飞蝶、蚱蜢、小鸟的造型准确,栩栩如生,说明画家有扎实的写生功底。此图册绘兰花、牡丹、宣花、百合花、荷花、秋菊、桃花、海棠、玉兰、梅花、腊梅等。

3.清郎世宁《仙萼长春图之牡丹》此图册分别描绘了牡丹、兰花、罂粟、萱草、荷花、梅花等艳丽多姿的花卉和体态生动的蝶、鸟。构图上取法中国传统花鸟画的格局,以虚托实,注重对所绘物象的突出。在表现技法上。

则充分发挥了欧洲绘画注重明暗及透视的特点,以工致细腻的笔触,刻画出花瓣、叶片以及鸟雀的羽毛质感和体积感,呈现出与传统的中国花鸟画迥然不同的艺术风貌。这种“中西合璧”的画风成为清代宫廷绘画艺术的一大特色。

受到了清皇室的青睐。

4.清恽冰《牡丹图·国色天香》作者以写实的手法,成功刻画了蒲塘秋日的丽景。整幅运用没骨法,萍藻以色彩直接点就,荷花则以粉红色点染花尖,旋即以清水迅速晕开,色阶层次丰富。

色调深浅过度自然,真实地展现出花瓣清淡雅丽之美。南宋徐崇思《牡丹蝴蝶图》花鸟画立轴红花绿叶占据整个画面,这种丰满的构图如肖像般使我们能直观地欣赏这娇嫩柔美的荷花。细腻的笔调把荷花的清纯高洁。

5.南宋徐崇思《牡丹蝴蝶图》花鸟画立轴红花绿叶占据整个画面,这种丰满的构图如肖像般使我们能直观地欣赏这娇嫩柔美的荷花。细腻的笔调把荷花的清纯高洁。

出淤泥而不染的品格表现得入木三分。这是宋人花卉小品中难得的上乘佳作。近现代陈之佛《牡丹富贵图》花鸟画立轴陈之佛的工笔花鸟可谓别具一格。他的创作,殚精竭虑,汇古创今,开拓了前无古人的新意境。

傅抱石给陈之佛的《寒梅小鸟》题过这样的两句诗:“雪个已矣瓯香死,三百年来或在斯”。意思是说自从八大山人朱耷及恽南田死了以後,这三百年来花鸟工笔画的创作大概就算得上陈之佛了。陈之佛在花鸟写画的创作上强调构图。

色彩等方面的形式美,并把丰富的图案技法融汇於绘画创作中,从而强化了花鸟画的艺术效果,创造出清新典雅,富有浓郁装饰特色的绘画风格。他的渊深的文学修养更使他笔下的花鸟画有诗一般的神韵,他创作的画面永远给人丰厚隽永的美的享受。

陈之佛的工笔花鸟艺术,融汇了中西绘画之长,既表现出富有强烈的民族传统色彩,又具有鲜明的时代气息,既严谨工细,一丝不苟,又生动多样,清新隽逸,他为工笔花鸟画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北宋佚名《牡丹图页》花鸟画小品图绘牡丹花后魏紫。

花冠硕大,重瓣层叠,娇艳华贵,左右以绿叶相衬。花瓣层次丰富,刻画入微,先用中锋细笔勾花瓣,然后用胭脂红层层渲染,以浅黄色点花蕊,以花青汁绿染花叶。此图页精工富丽,美不胜收,构图丰满。

设色艳而不俗。近现代于非闇《牡丹蜂雀图》花鸟画立轴画花木禽鱼,从宋人钩勒入手,雕青嵌绿,富丽绚烂。白描兰、竹、水仙,尤为清逸。兼擅治印。解放后任北京中国画院副院长,中国画研究院副会长。

于艺术事业,致力甚多。著非闇漫墨、都门钓鱼记、艺兰记、豢鸽记(有英译本)、中国画颜料研究、我怎样画花鸟画。卒年七十二。清钱维城《国色天香图》牡丹花鸟画立轴钱维城的《牡丹图》是乾隆皇帝旧藏。

后赐与大臣英和,其意义可与《石渠宝笈》等同。“此图用笔秀丽,艳丽的色彩渲染却十分素雅,体现了钱维城的审美趣味。所绘之花朵枝叶刻画极为精细,枝叶舒展婀娜。虽说钱维城的山水画很有名,但花卉亦也毫不逊色,而且留世花卉画作较少,此幅《牡丹图》更是色泽润藉,笔法俊逸,—派明丽清新。”据了解。

《秘殿珠林·石渠宝笈》内收录钱维城书画作品共一百六十件,数量之多足以说明清宫对其艺术造诣的赏识。此外,《清史稿》卷504更赞扬钱维城的花卉画作“花卉传色尤有神采”。清汪承霈《三春韶牡丹图》花鸟画横轴中华民族是一个崇尚美的民族。

自古就有种牡丹、赏牡丹之风。牡丹,花大色美、雍容华贵、芳香浓郁,自古就是富贵吉祥、繁荣昌盛的象征,家居字画装饰中悬挂一副国画牡丹图不但能够美化居室、陶冶情操。还能给居室带来吉祥之气。

因此牡丹装饰画成为家居装饰字画的首选。

㈨ 请问这是什么花是玉兰花吗

一、解答问题

根据图片信息及植物外形特征,可以看出这是玉兰花,它一般指玉兰,木兰科木兰属落叶乔木植物。

热点内容
襄樊插花 发布:2025-08-06 23:18:49 浏览:55
七夕书阁 发布:2025-08-06 23:10:29 浏览:986
三湘花卉大市场 发布:2025-08-06 23:09:50 浏览:524
茶室配盆景 发布:2025-08-06 23:06:20 浏览:159
盆景杀蛞蝓 发布:2025-08-06 22:52:57 浏览:435
葡萄架盆景 发布:2025-08-06 22:52:47 浏览:790
茶花小镇租房 发布:2025-08-06 22:52:37 浏览:744
点击樱花 发布:2025-08-06 22:51:38 浏览:216
桔子树盆景养殖技术 发布:2025-08-06 22:25:46 浏览:599
海棠绿化苗 发布:2025-08-06 22:16:17 浏览:6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