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玫丹百香 » 绿牡丹有卖

绿牡丹有卖

发布时间: 2023-04-28 18:01:10

Ⅰ 绿牡丹多少钱一盒

绿色烟盒的牡丹是上海卷烟厂在文革前生产的,现在早已经停产了。烟盒在收藏回品市场卖30元左右
现在答的牡丹烟有6种规格,分别是低焦油版,红软包,红硬包,白色真国色硬包,蓝色真国色硬包和红色真国色硬包。前四种是上海产的后两种是同为上海烟草集团成员的天津卷烟厂产的。售价分别是软4块,硬4.5。真国色都是5块
楼上说的有错误,牡丹香烟现在还在生产。你们当地买不到是因为你们当地烟草搞地方保护主义,中低档烟指标中没有牡丹。烟草不发牡丹各个烟店当然就没牡丹可卖了

Ⅱ 请问哪里有绿牡丹卖重庆地区,非常急,花卉圆有卖的吗温室培养的花在重庆哪些地方有

1.重庆市花卉交易市场 重庆花卉交易市场 重庆市花卉交易市场项目地处渝中区交通要道菜袁公路旁的大坪大黄路108号,与重庆火车站、重庆长途车站相距不到2千米改答裂,水陆空交通便利。 地址:重庆市渝中区较场口118号 联系人:李诞生 电话:023-63704374 传真:023-63704640 2 . 重庆市九州花卉苗木市场 电话: 61607129 详细地址: 大黄路108号 省市区: 重庆市 邮政编核闭码: 400012 3 . 重庆市渝北区花卉市场 联系: 童述华 地址: 龙溪红石支路 行业: 暂未添加 邮编: 401147 电话: 67913798 4.重庆皇田花卉市场-----重庆最大花卉交易市场 皇田花卉市场正式落户渝北区现代农业科举并技园区 那几个地方应该都有卖的

Ⅲ 江山哪里有卖绿牡丹茶叶的速度回答。谢谢!

江山绿牡丹虽然不是四大名茶之一轿搭,但是知名度还是很高的。我在杭州逛中弊街的时候也看到有。江卖帆族山城里有卖的地点是:汽车南站,原中山路小学门口那条街也有,县河东路等等。

Ⅳ 介休的特产是什么

介休的特产是什么

介休市位于山西省腹地,太原盆地偏南。北、东北部分别与汾阳市、平遥县接壤,东南与沁源县毗邻,西南与灵石县相连,西北与孝义市相望。下面我给大家带来介休的特产,欢迎大家阅读。

一、绵黄芪

“黄芪之出绵上者,其片折之柔如棉,故谓之绵黄芪。”

“产绵上者良,故名绵芪。”

在中国的很多药典和笔记中,绵山的黄芪都是黄芪中的上品。

黄芪这种中药材是“补气诸药之王”,在非常多的中成药、验方中只要涉及到补气的药方,可以没有人参,但必然会有黄芪、而品质最好的黄芪就是出产在我们介休绵山一带的“绵芪”、“绵黄芪”。

你要不知道该做什么,享誉中药药典中的“绵芪”难道你不知道该怎么办吗?

二、三七、党参

介休有一座绵山,一座狐岐山,一座银锭山,这三座大山都是聚宝盆。今天工业化介休时代的人可能只知道烧焦炭、贩煤,对不起,你没文化能怪谁?你想赚快钱又没赶上好时候是活该!

但是,介休就是有出产这么好的三七,这么好的党参,你不知道,但是著名的曾国藩的弟弟曾国荃却知道。

曾国荃在山西当巡抚的时候,修编《山西通志》其中的物产篇,以极高的评判标准对山西各地的物产进行了筛选,对最佳物产进行了编辑,其中介休的三七、党参榜上有名!

你可以说我没见过世面,那几根破草当宝贝,但是你不能说曾国荃这位朝廷的封疆大吏没见过世面吧?

介休三七、党参,我都告诉你这是好东西了,你要想不到该怎么办,那你就不能怪介休了!

三、古法和香

这是个有技术含量的介休特产,从康熙年间开始,介休就有了出产香的记载,到光绪年间洪山香房共有一百四十家,最多达到二百家,形成了造香、贩香、贴牌生产、专制包装、跑经济等一个完整的造香产业链,兴盛了一百多年,市场从东北三省、陕西甘肃,两湖、江浙,到日本、马来西亚、新加坡等东南亚诸国。

介休洪山的古法和香,是中国和香北派的典范,我最近写了一本书正在校对,书名《介休洪山古法和香文化漫谈》,一百多页的小书,写的我把自己都感动了。其实是洪山古香房的那些先辈把我感动了,真牛逼的手艺!

你说你不会造香?那还不简单?卖香你总会吧?卖香也不会,那不好意思,没本事造香,也没本事卖香,那你是真没本事,别怪介休没有给你留下好物产。

四、洪山陶瓷和琉璃

洪山真是个好地方,古名狐岐山,《山海经》、《水经注》上说“狐岐之山,胜水出焉。”

洪山的陶瓷和琉璃,那是美轮美奂的代名词。

别的我就不说,洪山陶瓷是集定窑、耀州窑之大成,堪称自成一派。2014年到2015年,一个黑釉油滴小茶碗在淘宝上可以卖到200块钱一个,就那还经常断货。古董贩子排队等着洪山陶瓷出窑,就为了洪山陶瓷那宋辽金三代的玩意儿。

卖不了黄芪、三七、党参,卖不了古法和香,卖陶瓷你总行吧?这东西利润也不小,你要连这个也觉得不会卖,唉,那我就实在是没说的了,只能给你再推荐点儿别的了。我老人家也是在是个雷锋式的好青年,这么苦口婆心!

五、绵小米

绵小米是我给起的名字,很多介休老人都知道介休最好的小米不亚于沁州黄,这就是口传的“兴地小米”。但是实际上南槐志的农民说他们村的小米更好,然后长寿村的农民也说他们村的小米最好。

其实大家都不要争,一座巍峨神奇的绵山,养育了太多优质的物产,这些村儿都是因为有绵山的庇护,所以才能出产这样优质的小米。前几天淘宝“乡甜农场”的负责人来介休,就在介休看中了介休的小米,啧啧,你看看人家一个外地人跑到介休来都能看中介休的小米,都敢运作介休的小米,捣腾了三十多年焦炭、煤炭的介休人却说“介休有啥特产?介休有狗屁特产!”好让人觉得脸红!咱们能不能有点实干主义的精神,别老是怨天尤人好不好?

唉,看到这儿好多人说,你说的全TM是农产品,那得有人种才能卖啊!没人种我咋卖?

好吧,你要真脑子转不过弯而来,我就给你说点儿不需要种的介休特产。

六、八大碗

“八大碗”相传是李世民当秦王的时候,在介休收服尉迟恭、大战宋金刚旗开得胜之后,李世民同志犒赏三军的时候发明的。跟着“八大碗”一起发明的还有一段大名鼎鼎的“秦王破阵乐”,瞅一瞅,看一看,介休的特产真丰富,不仅有吃的,还有音乐,呵呵,当然了“秦王破阵乐”要外卖还是有点儿难度的,不过对于脑瓜子活泛的亲也未必就是不可能从中赚钱的。

“八大碗”这种套餐食品介休现在就有人做,卖不了地里产的,锅灶上出的东西总可以吧?就算有个天气渐暖的因素,但是人能让尿憋死了,那可就真是笑话了。

七、汉槐酒、咸亨涌黄酒

汉槐酒传说是介休原来有一家酒馆,就在一棵老汉槐旁开设,自家酿造的酒,色泽青黄,类似于有点竹叶青的意思,入口甘冽。这种酒据说在介休卖了几百年,建国以后才绝迹的。介休历代县志的物产篇中都会记载这种酒。好好看看这段简单的记载,商机就在这么短短的几句话里。

再说说咸亨涌的黄酒吧!

咸亨涌是义安的一个老字号的黄酒酒坊,当年阎老板在世的`时候就经常念叨咸亨涌的黄酒怎么怎么的好喝。后来有介休的老先生就说,现在代县大名鼎鼎的黄酒,其实就是学了咸亨涌的配方才让黄酒落户代县的。说着说着,我又给懒人说出一点商机来。

什么?你没看到商机?我勒个去,那你丫也太懒了吧,商机唉——,我要一句话给你说明白了那就太没技术含量了吧,何况我这样说其实已经跟一句话说明白一样了吧?

后边儿的说点儿略有技术含量的物产吧,其实多动动脑筋,理解一下这句话,你就知道那些你不能想明白的物产,其实很容易搞定。法国有个流行大师说过一句话:“时尚就是把过去的时尚元素重新整合。”

好好体会这句话,想明白了你会受用一生的。

八、绿牡丹

我数了数,介休历史上栽种过的名花有三十三种之多,其中最最最有名,最最最传奇的就是“绿牡丹”。当年我跟着阎老板屁股后面混的时候,见过老先生们整理的一堆文献里面说:介休独产绿牡丹,唐时武则天收天下牡丹于洛阳,特遣官于介休移绿牡丹数珠藏于洛阳。

看过老先生们这段记载,我一直以为“绿牡丹”是一个传说。去年的时候去洛阳牡丹节看牡丹,我就跟导游开玩笑,你们这儿又绿牡丹吗?

结果导游妹妹跟我说啊,有啊,您好了不起,居然知道绿牡丹这种奇异的品种。

我勒个去,后来我就真见到了,绿牡丹!真的是绿牡丹!这就是一千多年前武则天那老娘们儿从我们介休移走的绿牡丹!

现在这种品种属于国家级科研项目的品种,有现成的种子。我就想啊,一千多年前绿牡丹能在介休独长,它是属于介休这块土地的,一千年后它要是回归上天曾经赐给它的故土,那它得开成什么样?

这玩意儿对于我这种只能玩儿转笔杆子的人来说,技术难度亚历山大啊,但是对于祖祖辈辈跟土地打交道的农民伯伯们来说,应该不是什么难度太大的事儿吧?

九、义棠铁器

请注意,铁器是我们司空见惯的生活用具之一。但是能够作为物产记载进《山西通志》这样的府志里面的铁器,那就说明义棠的铁器在清朝的时候是真的很有名,就跟大同的铜火锅一样有名的道理是一样一样的。

这时候很多80、90后可能就要蒙圈了,哈哈哈,谁让你丫不会做饭,对厨房知识知道的有限呢?

随着工业化的快餐文化的发展,我们的很多生活用具都变成了铝的、不锈钢的、合金的等等金属的。但是,很多营养学专家就说,这种铝的、合金的东西长期使用是对健康不好的,比如说把,南方现在很多的酱油就专门要添加锌,为嘛呢?因为他们的锅碗瓢盆之类的炊具都是铝的、不锈钢的,营养学家说,要用铁锅、铁瓢,不然会缺锌,要不就是在酱油里面添加锌。这就好像很多营养学家建议人们把炒勺、笊篱之类的炊具换成铜的一样,可以在日常的做饭过程中为膳食适当的补充微量元素铜的摄入。

不知道你有没有从中看到义棠铁器这个金字招牌的前途在哪里。我们再多说点有逼格的事情。

最近几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雅文化”在不断的渗入到中产阶级、知识分子群体中,于是人们过去拿功夫茶具喝茶的讲究上又叠加了一个用铁茶壶煮水、煮普洱茶的玩儿法。于是乎,我爷爷的爷爷手里用的那样事儿的铁壶,变矮,变小了,变的有花纹了,变的讲究器形了,于是价格也猛涨起来,现在的一把精致铁壶,能卖我爷爷的爷爷那样的五十把铁壶。这就是文化的力量和价值啊!

十、布、丝绢

县志上记载宋安村、段屯一带出产布匹、丝绢。没错,这种江南一带的特产,在介休就是这么被当成物产记录进来的。

我要说的重点不是我们应不应该搞纺织业,重点是请你注意,粗产品的价值是不如加工品的价格的。那么我们的问题就来,既然我们有这样的文化背景,那我们是不是可以搞点儿小资情调、中国传统文化的东西和介休的布、丝绢文化结合起来?我前面引述了“时尚就是把过去的时尚元素重新组合”。有时候不得不感叹,有些商机就是给那些动手能力强的人准备的。我前几天在某宝上买了个夏天装钱、卡、手机的手包,棉麻的,就是钱包一样的款式,唯独是扣子是个铜的,上面有个“福”字纹,168元啊!为了一个中国风在手,168个人民币我就咋给了江苏人!

介休的动手能人们,你们开发一个这样的包包,我给你们168个人民币多好啊,肉烂在锅里啊!

;

Ⅳ 牡丹传说故事

关于牡丹传说故事

关于牡丹传说故事1

北宋末年,金兵入侵中原,有位姓卞的率部途经洛阳,时令正值隆冬季节,满眼百草枯黄,千树凋零的凄凉景象。

急欲催马征程,马鞭折断,便顺手在路旁撇了一段枯枝,打马向东而去。

几经转战,一天他率部来到江苏省盐城的便仓镇,己是人困马乏,亟待休整。下马,环顾四周,将权作马鞭的枯枝插入地下,以令所部在此安营扎寨

翌年的春天,那段插入地下的枯枝竟抽出了嫩芽,展出了新叶,随着谷雨过后,又神奇地开出了鲜艳美丽的花朵。当地百姓闻得此事,从方圆百里纷纷赶来观花烧香。经药农辨认,方知是一株牡丹。人们奔走相告:大宋有望,大宋有望。并将此牡丹称为枯枝牡丹。后来,当地人捐款筑台,兴建了枯枝牡丹园,将此牡丹供奉其中。

关于牡丹传说故事2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书生很爱好养花,人们便送他一个外号,叫他花相公这花相公的花园正靠着大马路,南来北往的人,都夸他的花养得好。花相公听了,心里也喜滋滋地直点头。

一天早上,花相公正在花园里浇花,忽然,从园口走来一液烂个白胡老头。花相公笑着走上前,问道:老爷爷,您看我这花园怎么样老头摸了摸胡子说:好归好,就是少棵绿牡丹。花相公听后,又问道:老爷爷,您说上哪儿能弄到绿牡丹呢老头说:有是有,就怕你受不了苦,找不着。花相公说:老爷爷,您说吧,只要能找到凯灶绿牡丹,就是上刀山,下火海,我也不怕!白胡子老头听后,说:好吧,既然你一定要去找,我就告诉你。于是白胡子老头便如此这般地把找绿牡丹的方法和他说了一遍。

花相公听后,回家带上了银子,骑着马上了路。他按照白胡子老头指的路,顺着大道一直往前走。走啊走,走啊走,不知走了多少天,走了多少路,银子花光了,粮食吃完了,后来,连马也卖了,但,仍然没找到绿牡丹。正在他左右为难的时候,一抬头,发现前面果园里,有个老头摘杏子。他急忙走过去,双手抱拳,作了一揖,对老头说:老爷爷,您行行好,告诉俺上哪儿去才能找到绿牡丹老人听后,叹了口气说:唉,就是告诉你,你也去不了!花相公一听,双膝脆在地上,再三央求老人,让老人告诉他那绿牡丹长在哪里。老人见花相公找绿牡丹心切,便说:想找到绿牡丹要过三关:一是,路上要过黑水湖。那湖里的水啊,黑得象锅底一样,凉得刺骨。这湖上一没有桥,二没有船,只有一根独木头横在湖面上,走不好,人就掉进湖里淹死了。二是,要过蒺藜山。那山上的蒺藜刺,个个都有一尺多长。山上没路,只能从蒺藜空中过。人要过蒺藜山,弄不好,恐怕连脚也会扎个稀糊子焦烂。三是,要过落魂涧。那涧又深又陡,人站在涧底下往上望,只能看见一线天。要想越过涧去,只能抓住一根又细又长的树根荡过去。弄不好掉下来,不光没有了命,连尸首也会跌成碎渣渣!

花相公听完老汉的话,说:老爷爷,谢谢您的指教。为了找到绿牡丹,我什么都豁出去了!说完,就照老汉的指点,又上了路。

他走啊走,走啊走,不知走了多少时候,果然看见前面有个黑水湖。放眼望去,那湖水确实黑得惊人,黑色的波浪翻滚着,一眼望不到边。湖面上,只有一根又细又圆的木头搭在上面。双脚踩在木头上,只打颤,花相公顾不了这些,把眼一闭,趴在木头上,拚命地往前扒水游去。身子不时浸在湖水里,那湖水凉得象锥子刺在骨头里。他咬着牙,忍耐着,又游了好长功夫,好容易才过了黑水湖。上了湖岸,他又继续往前走。走啊走,走啊走,不知过了多少时候,前面果然来到了蒺藜山。抬头看,山上的蒺藜刺,真的都有一尺长。一走不好,身子摔倒在蒺藜山,闹孙漏就会被扎得皮开肉绽。可是,为了找到绿牡丹,他睁大双眼,两脚专拣蒺藜空走。走这蒺藜空,要走得稳,站得牢,踩得准才行。因此,走起来很慢很慢。他一直走了两天两宿,好不容易才走过了蒺藜山,找到了前行的路。花相公脚不停地顺路走了一程又一程,这天来到了一条深山涧里。抬头一看,这大山涧又长又深又陡,只有一根又细又长的树根从山上挂下来。为了找到绿牡丹,花相公忍着满身的伤痛,双手攥着树根,两脚蹬着山崖,使劲往上爬起来。他爬啊爬,爬啊爬,手勒破了皮,他不叫苦;脚割开了口子,他也不抱怨。不知爬了多久,突然看见眼前一闪,一条铮亮的大路横在眼前。花相公心里话:这下可找着路了。他急忙跳下树根,顺着大道往前走去。走了不多远,进了一个小村子,看见村头上有个老头坐在小板凳上晒日头。那老头一见花相公走来,就站起身来说:你这位相公,大概来找绿牡丹的吧花相公惊奇地说:正是。老爷爷,您知道那绿牡丹在哪儿吗老头说:你别急,先跟我进家歇歇脚,吃点饭。吃饱了,我就领你去找。花相公一听,恣得蹦了起来,跟着老头就去了。他在老头家,急忙窜火地吃了点饭,就跟老人家找绿牡丹去了。

老头领着花相公,来到他家的花园里。只见那花园里,开着一色绒绒的牡丹花。花色迷人,香味扑鼻。花相公叫这满园的绿牡丹给迷住了。他左求右求地告老人给他棵。老头说:这样吧,我叫我七闺女把你送回家去。到家三年后,你家中的花园里也就有绿牡丹了。花相公听后半信半疑。这时,只见老头把手一招,叫出了他的七个闺女来。花相公一看,这七个的个量、面貌都一个样儿。老头把排在末后的七闺女叫过来,对花相公说:你让她背着,要紧闭着眼,不叫你睁,不要睁开。起先,花相公还不好意思让大闺女背。但是,想到为了得到绿牡丹,自己千难万险都不怕,便一硬头皮,趴在七闺女的背上,把眼一闭,让她背着就走了。只听,耳边风声直响,飞沙走石,不一会儿,风停了,声住了,双脚也试着落地。那七闺女叫他睁开眼。他睁眼一看,哟,已进了自己的家门。花相公的爹娘一见走了多日的儿子回来了,还领来个俊闺女,欢喜得不知怎么好。他们问明了原由,当天就给他俩办了喜事。

第三年头上,那俊闺女生了个女孩子,又白又胖,俊得活象一朵牡丹花。孩子长得出奇的快,不到三个月工夫,就会走,会说、会笑、会叫人了。

这天,女孩子跟他爷爷上街耍,不小心叫石头一绊,一下子摔倒在地,摔死了。爷爷见了,便放声嚎啕大哭起来。他抱起死了的孙女回了家,不知跟儿媳妇说些什么好。媳妇说:人已经死了,哭也不会活了。花相公一看孩子死了,也跟着放声大哭起来。媳妇又对正在大哭的花相公说:孩子死,哭也哭不活。你把她埋在咱花园里的百花中间。想她时,就在清早上、日出以前,围着她的坟子左转三圈,右转三圈。孩子就会出来和你见面。说完,那媳妇一打影也不见了。

花相公一见眨眼工无,死了孩子,又失去了媳妇,更放声大哭起来。一边哭,一边照媳妇的嘱咐,抱起孩子走到花园里,在那百花中间挖了个深深的土坑,把她埋在里头。然后,又哭着回了家。

第二天,一大早,他就起床子,他照媳妇临走时留下的话,日出前,就来到花园中间,围着自己孩子的坟,左转了三圈,右转了三圈。刚转完,就见那坟呼啦一下裂开了,从坟子底下长出一棵绿杆绿叶的牡丹花来。一眨眼,那花的叶间又冒出一个个花骨朵,接着便开出了朵朵绿绒绒、香喷喷的绿牡丹花。

从此,花相公家的花园里,便有那名贵的绿牡丹花。

关于牡丹传说故事3

记不清是哪朝哪代了,洛阳有个名叫常大用的小青年。此人貌似书生,实乃花痴他自幼喜好牡丹,平生最大梦想,乃是赏遍天下牡丹。

一次,常大用无意中听人提及曹州牡丹甲齐鲁,于是他跋山涉水来到曹州(今山东荷泽),想看看这里的牡丹是怎么个甲法。有感于他的热诚,好心人给了他一个情报:曹州城有个姓徐的.达官贵人,家中后花园里种着许多稀罕牡丹。常大用很高兴,马上找到这位达官贵人,要求借住在他家的后花园里。

当时正值早春,天气乍暖还寒,牡丹花时未到,枝叶刚刚吐绿。常大用天天在花园里徘徊,迟迟不愿离开。过了段日子,牡丹长出了饱满的花苞,可常大用的荷包却瘪下来了。为了糊口,他不得不把衣服典当出去,换钱度日。即便如此,常大用仍然乐呵呵地在花园里转悠,静待牡丹吐芳。

只爱牡丹不爱钱,常花痴实在精神可嘉。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一天清晨,常大用又到花园中探视牡丹,忽见花丛边站着一位美貌姑娘和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太婆。

呀!徐府的小姐来赏花了,我得赶紧躲回书斋!常大用是个知书达理的好青年,谨记圣人教诲非礼勿视,因此不敢多做滞留,迅速跑回了住处。

傍晚,估摸着小姐该走了,常大用又来到了花园,却见这一老一少仍在。难道这小姐也是个爱花之人常大用忍不住躲在树后,偷偷地看那个姑娘,只见她雪肤花貌,嫣然含笑,如同仙女一般。

这下,常大用的魂儿都被勾没了!见那美女彩裙飘飘,不见了踪影,急切的他快步追上去,想再看上一眼。转过一个假山,刚与那位美女对上眼,话还没说上半句,半路里杀出个程咬金,那个老太婆凶神恶煞地拦住了他:狂生大胆!竟敢戏弄名门闺秀,待我回去禀告大人,拿你官府问罪!

常大用惊慌失措,连连赔礼。哪知那姑娘却嫣然一笑,帮他解围,对老太婆说:让他走吧!

回到书斋后,常大用越想越怕,生怕那老太婆真的找官府的人来捉他。可越是怕,还越是想,想那小姐的绝世风姿,想再见她一面。想来想去,可怜的书生竟然害起了相思病,一病三天,不见好转,脸色苍白憔悴。

这天深夜,常大用正躺在床上呻吟,突然房门一响,那个老太婆手端一个碗走了进来。走到床前,将碗递给他,说道:常公子,这是我家葛巾娘子亲手给你调制的毒药,你快喝了吧!

常大用吓得坐了起来,结结巴巴地说:我、我、我与小姐无冤无仇,她何故加害于我

老太婆说:少废话,叫你喝你就喝!

常大用念及那姑娘的音容笑貌,把心一横:难得小姐能想起我,与其相思成病,不如服药而死!于是接过碗一饮而尽。老太婆含笑而去,常大用也和衣睡下。

说来奇怪,一碗毒药下肚,常大用不但没死,反而更加精神了!一觉醒来,他感到神清气爽、浑身轻松,这才知道自己喝的不是毒药,而是灵药。于是他高兴地穿衣起床,兴冲冲地跑到花园中,希望能再遇见那位葛巾姑娘,好向她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

赶巧,葛巾姑娘也正在园中赏花,见常大用前来,她笑着问道:公子的病痊愈了吧常大用感激地说:多亏小姐亲手调制的那碗毒药啊!

两人正在说笑,却见那老太婆朝这边走来,葛巾忙说:此处非你我谈话之地。翻过这花园的高墙,四面红窗者,即是我的闺房。君若有意,今晚不妨前来。说罢匆忙走开。

当晚,常大用便趁着夜色,溜到葛巾的闺房与其相会。两人正待缠绵,忽听见窗外有女子的笑声,葛巾慌忙将常大用推到床下:玉板妹子来了,你赶快躲起来!常大用隔着床缝偷偷一看,只见进来的那名女子花容月貌,与葛巾不相上下。

那玉板硬拉着葛巾去她房中对奕,通宵不曾回来,常大用失望不已,怅惘而归。好在葛巾明白他的心思,主动变换幽会地点,来到常大用的住处与他相会。常大用走了桃花运,又惊又喜,竟直把他乡作家乡,连洛阳也不想回了。

如是几日,葛巾对常大用说:总这样偷偷摸摸不是办法,不如咱俩私奔算了,省得别人说闲话。常大用求之不得,便再顾不得赏牡丹,日夜兼程赶回洛阳,打扫门户,迎娶葛巾。家人见他娶回个这么漂亮的媳妇,高兴万分,邻居们也纷纷前来道贺。

却说这常大用有个弟弟,名叫常大器,年方十七,尚未成婚。葛巾见他相貌堂堂,颇有才华,便与夫君商量:还记得我那个玉板妹子吗许给你弟弟如何常大用当然没有意见;常大器听说玉板是个美人,更没有意见。于是,葛巾派老太婆驱车去曹州接来了玉板,安排她和常大器结了婚。

常家兄弟抱得美人归,喜不自胜。葛巾和玉板心灵手巧,持家有方,很快带领常家奔了小康。两年以后,葛巾和玉板各生一子,小日子过得更幸福了。

按说,生活这么美满,常大用可以没事儿偷着乐了,可他不!他的心中总有一个疑惑,那就是:妻子是何来历

葛巾曾告诉他:自己姓魏,母亲乃是曹国夫人。常大用不信,他心想:曹州并无魏姓世家;再说了,倘若妻子真是大户人家的闺女,为何她的父母对女儿私奔不加追究

一日,不知哪里来了一群强盗。他们围住了常大用家的小楼,为首的一个气势汹汹地喊道:我们有二事相求:第一,我们这儿有五十八个兄弟,请给我们每人五百两银子;第二,听说贵府两位娘子世间少有,请出来让我们看看。

常家兄弟见歹徒不但劫财,还要劫色,气愤异常,断然相拒。强盗们恼羞成怒,聚柴围楼,恐吓常家兄弟,若不答应他们的条件,便要一把火烧了常家。

说话间,葛巾和玉板不顾常大用阻拦,盛装出楼。她们站在台阶上,高声叱道:我们姐妹都是仙女下凡,岂怕你们不成就算给你们黄金万两,你们敢要吗

强盗们当然不信,不退反进。葛巾和玉板一挥衣袖,只见这群强盗东倒西歪,立站不稳。于是,这五十八名好汉钱也不讨了,色也不劫了,屁滚尿流,赶紧窜逃。

邻居们见这两个美貌女子轻轻松松,打倒一群壮汉,深感诧异,皆传二人乃是花妖。

常大用屡闻谣传,疑窦丛生,又不便追问葛巾,便托故独自前去曹州寻访。到了曹州,他去拜访了原先借住的徐家,偶见墙壁上挂着一幅《赠曹国夫人》诗,便急问主人曹国夫人是谁。主人笑着将他领到后花园,指着一株高大的紫花牡丹说:这便是曹国夫人,只因此花艳丽无双,为曹州第一,人们便给它取其名。

常大用惊骇莫名,失魂落魄地回到了洛阳。到了家,他也不说话,只装作无意地把《赠曹国夫人》诗诵了一遍。葛巾闻听惨然变色,她叫出玉板,抱起孩子,哭着对常大用说:三年前,我被你的深情打动,这才以身相报,和你结为夫妻。而今你既然点破真情,再聚在一起还有什么意思!

玉板也泪如雨下,说:姐姐,我们花仙岂容得他人猜忌,我们信守天令,走吧!说罢,葛巾和玉板将孩子向远处一掷转身飘然而去。奇怪的是,那孩子一落地就不见了。

数日后,两个孩子落地的地方长出了两株牡丹,一紫一白,花大如盘。常家兄弟为了纪念葛巾和玉板,便将它们取名葛巾紫、玉板白。

Ⅵ 洛阳哪有按斤卖的牡丹种子国花园有卖吗

牡丹是我国特有的木本名贵花卉,花大色艳、雍容华贵、富丽端庄、芳香浓郁祥散,素有"国色天香"、"花中之王"的美称,长期以来被人们当做富贵吉祥、繁荣兴旺的象征。“洛阳地脉花最宜,牡丹尤为天下奇。"源自北宋名家欧阳修的《洛阳牡丹记》,对洛阳牡丹给予了极高的称赞。并在对比了中国各地的牡丹后,谨芹氏得出了"洛阳者为天下第一"的结论。自此,"洛阳牡丹首改甲天下"之说便流传于世。对中国人来说,牡丹的意义已超出了花本身,成为中国人精神生活的一部分。洛阳功有道贸易有限公司立足本土,发扬牡丹文化,繁荣旅游产品,依托专业牡丹基地精选洛阳牡丹珍贵品种的种子,寓名“富贵籽”,取富贵吉祥之意,作为收藏和馈赠佳品,为您的洛阳之旅增添情趣和美好纪念。富贵子【魏紫】“魏紫”是牡丹四大名品之一,出自五代洛阳魏人博家。此花花朵绚丽,芳香浓郁。有“花后”之称。花朵硕大,层叠高耸,状如皇冠。花瓣最多,外瓣2轮,形大质硬,内瓣细碎,密集卷皱。【豆绿】“豆绿”是牡丹四大名品之一,花色最绿、花期极晚是其特色。此花绣球型,初开绿色,盛开黄绿或黄白,花瓣质厚,不易盛开,花径14厘米左右。花头下垂,晚花品种,常被称为“绿牡丹”。【赵粉】“赵粉”是牡丹四大名品之一,此花出自清代赵家花园。因花为粉红而得名,旧时称“童子面”。花型多样,花量大,清香宜人,盛开犹如水中荷花,花朵硕大,粉面含春,深受人们的喜爱。【蓝田玉】“蓝田玉”是国花牡丹的传统名贵品种。皇冠型,有紫晕;花粉色,微带蓝;花径15cmX5cm。形大,开花丰满,内瓣卷曲密集,具浅紫色脉纹,基部具紫色晕。【火炼金丹】“火炼金丹”是牡丹中的珍品,花型属于楼子台阁型,开花量较少,花开后藏于页下,花色细腻润泽,与国旗上的红几乎相同,故又称“国旗红”相传此花是太上老君的三颗金丹所变。【姚黄】“姚黄”是牡丹四大名品之一,出自宋代洛阳邙山司马坡姚崇家。此花初开鹅黄色,盛开金黄色。光彩照人,古人以“花王”誉之。花形大面丰满,皇冠型,花梗长直,亭亭玉立,气味清香。

热点内容
盆景凌霄花 发布:2025-08-13 17:20:15 浏览:576
荷花泥有虫 发布:2025-08-13 16:42:01 浏览:709
漂亮花卉图片大全 发布:2025-08-13 16:33:26 浏览:427
插花绣球花蔫了怎么办 发布:2025-08-13 16:15:29 浏览:165
七夕收个礼物 发布:2025-08-13 15:44:37 浏览:173
花艺补贴 发布:2025-08-13 15:44:37 浏览:984
泰山灵芝盆景 发布:2025-08-13 15:25:54 浏览:598
情人节旁边 发布:2025-08-13 15:25:53 浏览:366
春咏花卉 发布:2025-08-13 15:04:02 浏览:101
绿植大圆叶 发布:2025-08-13 14:56:58 浏览: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