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玫瑰白玫瑰张爱玲
❶ 解读张爱玲的“白玫瑰”和“红玫瑰
张爱玲在《红玫瑰和白玫瑰》中说:也许每一个男子全都有过这样的两个女人,至少两个。娶了红玫瑰,久而久之,红的变成了墙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还是“床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的一粒饭粘子,红的却是心口上的一颗朱砂痣!
是不是可以这么理解,每一个男人喜欢的白玫瑰是这样的女人:她可能清纯,她可能端庄、她可能淑女,她可能温柔,也有可能气质迷人。那么相对来说每一个男人喜欢的红玫瑰是这样的女人:她可能妖艳,她可能妩媚,她可能魅力无限,也有可能性感惑人。所以娶了白玫瑰,但是在内心的最深处还是心心念念着那个迷了人心智的红玫瑰;娶了红玫瑰,但是他的内心最深处却时常停留着那个温柔了时光的倩影。
这也许就是所谓的男人的劣根性吧,总是喜欢吃着碗里,看着锅里。其实这个世界上根本就不存在心无旁骛的爱着一个女人的男人吧,正是因为如此,那些全心全意爱着的女人才最可悲!或许张爱玲正是因为看透了男人的本质,才能总结得这么精辟吧!
作为时下的新兴人类,很多女人早就看透了男人的本质以及喜新厌旧的本能,所以对很多人来说结不结婚其实已经不重要了,自己活着开心最重要。在中国,男人拥有白玫瑰和红玫瑰就是多情并且有本事,是被赞扬的和羡慕存在,相反女人却不能,这又是何其的讽刺,所以在这样的社会里,也可以选择不成为任何男人的白玫瑰或者红玫瑰。
❷ 张爱玲的红玫瑰与白玫瑰各指什么
大家好,我是陌上小桑树,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那么张爱玲笔下的白玫瑰和红玫瑰到底是怎样的两种人呢?
白玫瑰的话更多的是象征的纯洁,象征着我们那纯真无邪的爱情,比如说朦胧时期的初恋以及那没有任何功利心的爱情。
而红玫瑰所象征的更多的是热情奔放的情人,如果具体指代的话呢,可能白玫瑰就是我们当初班级中的那个文静美好的恬淡女生。而红玫瑰则是那个热情奔放,激情似火的惹眼女生。
面对生活可能你会选择白玫瑰,因为它可以给你带来更加持久的生活,但是在长期平淡的生活之下,你又会去怀念那样一个热情奔放的红玫瑰。
可是娶了红玫瑰的话,那么就真的会好吗?或许激情总会褪去,那么在长久的相处之中,你又会怀念那一个白月光光白月光般的白玫瑰。
❸ 张爱玲经典语录白玫瑰与红玫瑰完整内容是什么
原文如下:
也许每一个男子全都有过这样的两个女人,至少两个。娶了红玫瑰,久而久之,红的变了墙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还是“床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的一粒饭粘子,红的却是心口上的一颗朱砂痣。
主题思想
在《红玫瑰与白玫瑰》中,张爱玲以男主人公佟振保为主线,牵扯出两个性格不同,角色相对的女性,并将她们置于同样的生存背景之下,通过她们角色的反转以及性格的变化,深刻揭示出当时中国女性共同的生存困境,且男权意识仍然主导着女性的生存。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和社会制度中,男权意识一直占据着主要地位,男性总试图按照自己的审美、价值观等因素对理想的女性制定行为和思想上的准则,而女性也渐渐地在这一套要求的束缚下不自觉变成了附庸、陪衬。
在男权意识主导之下,女人一旦威胁到男人,必定会受到惩罚,王娇蕊和孟烟鹂便是受害者。虽然在当时,有一部分女性曾试图冲破传统束缚,她们上新式洋学堂,穿新式洋装,出入各大交际场所,努力争取自己应有的权益,但性别仍然束缚着她们真正意义上的进步,就像王娇蕊,勇敢追求真爱,依然为传统所不容。
❹ 张爱玲的小说《红玫瑰与白玫瑰》
文章大致内容:《红玫瑰与白玫瑰》是张爱玲的作品,她用犀利的笔锋描写了一个男人和几个女人之间的故事,白玫瑰是他圣洁的妻,红玫瑰是他热烈的情妇。在我看来,这更是一个男人在不断寻找幸福的旅程。幸福向来不是从天而降,需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不断去追寻,只有在追寻的过程中才能发现爱、遗失爱、拥有爱。振保旅程的起点是巴黎,提起世界上众多的浪漫之地,就不得不说说巴黎,它美得叫人心醉,巴黎就像一个丰姿绰约、美貌绝伦的少妇,穿金戴银,显得格外奢华富丽。在这样一座城市里,爱情,随时随地都可能发生……从巴黎开始,振保便决定开始做自己世界的主人。而后在英国,一个有着古旧的亲切和苍灰的神秘国家。那阴湿的天气,那车水马龙的街市,以及那葱茏的树顶,沉重的楼屋,还有一切看似文明却又无比虚伪的燕尾服的绅士和如雪长裾的淑女……就在这里他遇见了他的初恋——英国玫瑰。英国玫瑰和他的相处算是愉快,可是他终究不属于英国这片土地。一场告别总要有份礼物,玫瑰要把自己的身体送给他,振保却无法收下。他承担不起这样一朵玫瑰的奉献,他宁愿来得轻松,去得轻松。 旅程的下一站是上海,一个繁华似锦的城市,充斥着洋文化,却在某些方面守着传统。穿着长袍的文人走路不急不缓,蹬着洋皮鞋的青年来去如风。女学生或辫两条麻花,或短发齐耳,蓝褂黑裙,三五个嬉笑而过。路上轿子洋车人力车马车车水马龙。洋行当铺药铺中英文牌匾交相辉映。新事物新思想新学科在几年间似破堤洪水一涌而入。有拥护新思想的激进派自然就有守旧派卫道士,白话文英文对文言文狂轰乱炸,烟草海报里的女人穿紧身短袖高叉旗袍艳丽的倚在桌边笑,耳边是尖细的女高音拌着女士烟味儿幻化出摩登的社会。那个时候的上海到处还看的到将被塞进坟墓的那个中国,还留着那么点儿封建制度礼教,却又被外国的侵入所带来的变革深深震撼。振保住在朋友王士鸿家里,自然而然遇上了朋友的太太——娇蕊,连名字都和花有些关联。小小的屋子藏不住她的娇艳,和振保的交往她还是主动了一些,娇蕊明白怎样可以去抓住一个人的心,对振保,她是一次冒险。当初和王先生结婚,她用“手忙脚乱抓了个”来说明,也许她和振保一样,一直在找寻一场激情,一次真爱。她以为振保可以给她一场幸福。振保也明白自己的立场,他喜欢的是“热的女人,放浪一点的,娶不得的女人”,而娇蕊这样一个有着“朋友的太太”的称呼,他知道是没有危险的,但也用表面的客气掩盖急速跳动的心脏。振保是被娇蕊“征服”的,他无力抗拒这样一个女子袒露的爱。终于有一天他躺在了娇蕊的床上。 有的时候,爱情并不能改变一些事实。当娇蕊说出了那句“我真爱上了你了”,她给自己想好了以后的路,可是振保没有。娇蕊说要和王先生离婚,振保只露出了那 “黯败的微笑”。他是爱娇蕊的,他也爱着自己。他爱自己的地位,前途,名声和未来。他不想在娇蕊身上赌上这些,他害怕,他逃避。在遇见艾许太太后,他突然发觉自己还要让自己的母亲满意。 振保大病了一场,他需要这样一场病让他静下来好好想想,他需要一场病来和过去的一段时间告别。娇蕊还是成了他旅程中路过的风景,有过短暂停留,却还要继续行程。 旅程的下一站,他找来了他的母亲帮忙。母亲介绍了烟鹂。爱过娇蕊后,他发现他很难再对别人有那样一份爱恋,又或者他需要的不是一个他深爱的人,而是一个可以维持他身份,陪他应酬,给朋友展示的妻。烟鹂是适合的人选,所以一切都顺其自然,结婚,生子。烟鹂以为只要努力了只要用心了就可以让振保爱上自己,可惜她错了,她出现在了娇蕊之后,这是她的不幸。振保不需要她的爱,也不需要她的肉体。他开始寻找他的情妇,只求欲望的满足,不求真实的爱。爱总是沉重的,不是简简单单就可以找到那份幸福,有太多的束缚太多的规则。爱过之后的忘记也是很难的,所以当振保在公车上遇见久违的娇蕊的时候,他只能客套的问句好,他希望她过得很好有个疼爱她的先生,这样他对当初的离开就不会太内疚。可是他又希望她还是一个人,这样也许代表着当初她对他的深爱,会让他有一点骄傲一点亏欠。男人很贪婪,他有一颗足够大的胸怀,可以装下他想要的,乐此不疲的事业、三教九流的朋友、幸福美满的家庭、各种品位的女人。也许这些都是无可厚非的,是正常男人的正常思维。事业可以充实其人生的价值,家庭可以在累的时候避风,想玩的时候随叫随到的朋友,至于女人,好象就复杂了许多,男人高兴了会找红颜吃饭,迷茫了会找知己聊天,偶尔放纵自己会留恋情人的温情,需要呵护了就会倒在妻子怀里…… 可是搞不明白他们要的是什么?他们什么也不缺少,惟独缺少了真爱,他们疯狂的给予拼命的索取,连自己也不知道那些是真那些是假。眼泪还是在他脸上不自主的流下,夹着说不清楚的味道。 振保继续着他寻找情妇的生活,不带一点隐藏的意味。他故意带着她们出现在烟鹂的面前,装做若无其事。烟鹂的痛苦越发明显,可是她又能怎样?她得不到他的爱。在振保和烟鹂之间隔着的就好象黄浦江。烟鹂太过单纯,以为自己的世界里只有振保,一切围着他转,烟鹂太过小气,总在一件事上反复纠缠,让振保的朋友都怕了他。而这样造成一个可怕循环,振保对她越是冷淡,她越小气越“作”,而这样只能让振保越加厌倦她。痛苦的烟鹂终于选择放弃,她开始寻找一种补偿的爱。可是她还是没有本事像振保那样处理地完美,她和裁缝那一段小心翼翼的交往最终还是失败。或许她只是借裁缝来试探振保对她的关心,哪怕有一点点她也会觉得满足,起码振保还是在乎她的。她也是在对振保宣战,她烟鹂并不是只会乖乖的在家,她也有她的欲望,她的美丽也会有人欣赏,这样的宣战很无力,也没有办法改变事实。 至于让人记忆深刻: 从巴黎到伦敦再到上海,沿途的风景很美,有过停留,有过错过。振保的旅程在这里戛然而止,就算继续下去,他也不会找到真正的那朵玫瑰。得不到的永远是最好的,振保要寻找的是人,不是神,所以这样的人却不会出现。没有一个女人完美到可以让振保满意,可以给他爱可以满足他的欲望,又可以被他拥有。他可以做他自己世界的主人,可是没有办法主宰这个世界。我想这本书要诠释的道理就是: 世界是公平的。这本书 挺有哲理的 使人懂得很多 挺好看的!!
❺ 书评|张爱玲《红玫瑰与白玫瑰》
张爱玲性格对作品的影响极深,由于张爱玲所处的环境较为封闭,因此其文学作品往往与张爱玲过往的经历相关,张爱玲根据自己所看所闻,经过艺术加工,从而形成了一部部文学作品。
在张爱玲的作品中,几乎没有一个女性是在父母的关爱中成长,作品中对于亲情的描写较少。同时,作品中对于“孤独”的表述较多,自身经历与精神状态致使张爱玲文学作品显现出苍凉、迷茫、不安的特点。张爱玲自身的性格特点造成其作品存在明显特征,作品中主人公形象心理往往表现出扭曲和矛盾的特点。
《红玫瑰与白玫瑰》这篇小说写于张爱玲的爱人胡兰成有了外遇,她离开胡兰成之后。小说中的红玫瑰王娇蕊是男主振保朋友的妻子,振保回了国,在一家外商公司谋了高职,租住老同学王士洪的屋子,邂逅了王士洪的妻子王娇蕊。
王娇蕊明媚任性、放浪却又不失童真。她会为了保持苗条而刻意只吃一点点主食,却放不下更容易让人肥胖的糖;她会在被人调侃脸上有肉的时候娇俏地说道:"那是我去年吃的羊肉";她会穿极绿的裙子搭配粉红色的内衬,却一点不显得违和。
从初见开始,佟振保就抑制不住自己对她的喜爱。于是在王士洪出去工作没多久,在王娇蕊有意无意的撩拨之下,他们就在一起了。很快,王娇蕊就深深陷入了对佟振保的爱之中无法自拔,她渴望和他永远在一起,还因此要求与王士洪离婚。
可是佟振保根本就没想过这些,虽然他心里也有她,但是他无法承受“与朋友之妻有染”这种消息对他名声带来的打击,无法接受这样一个浪荡的女人做他的妻子。尽管王娇蕊再三表明自己的真心和改过自新的决心。最终佟振保从她的世界抽身,而她却依然选择了离婚。在爱情与名声事业中,佟振保与大多数男人一样选择了后者,而王娇蕊却如大多数女性一样选择奔赴前者。
张爱玲笔下的这朵“红玫瑰”与她有着相似之处,因为她和她一样对爱情有着如火的热情,即使胡兰成是有妇之夫的时候,张爱玲仍然一心一意地爱着他。
可是当佟振保与王娇蕊再次重逢时,王娇蕊不仅变成了一个合格的妻子,更是个合格的母亲了。王娇蕊已经再次结婚并有了一个孩子,她的形象与初识时已全然两样,比以前胖了,看起来也不再是以前活泼放浪的样子了,她变得规规矩矩,是一个可以娶回家的女人了,却失去了以往的神采。
张爱玲在妙趣横生的情节里勾勒出在男权统治的社会下,女人们的生存状态和情感体验,“红玫瑰”和“白玫瑰”代表的是两个极端,却都生活在困境里面。“红玫瑰”是热烈而奔放的,她勇敢地追求自己的爱情,甚至可以不顾一切。可是最终还是没能摆脱世俗的枷锁,佟振保心中根深蒂固的男权思想仍然是当时社会的主流,男人们将道德的限制和行为的限制强加给女性,使她们总是生存在困境中,也因此她的求而不得似是必然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