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笔国画牡丹
① 国画牡丹叶怎样调色
国画牡丹叶是一种雍容华贵的绿色,所以这种颜色的调制最好建议采用黑色以及加上深绿颜色来进行合理的调配,才能达到更理想的绘画效果,让牡丹叶的颜色调制更具有艺术的美感,绘画效果更佳。
② 工笔牡丹的叶子怎么画怎么上色突出变化
要多上几次颜料,可以显出层次感,要经几次上色才能完成,可以通过添加或减少颜料的多少来显出深浅明暗的变化,要由浅入深的画,还要注意留白。
③ 牡丹画名家前十名
牡丹画名家前十名如下:
1、王雪涛画牡丹
王雪涛(1903-1982)是现代中国卓有成就的花鸟画大师。其笔下的写意花鸟,笔墨洒逸,赋色妍艳,风格独具,极富情趣。
2、于非闇画牡丹
于非闇(1889-1959),著名工笔画家、书法家。其工笔花鸟画的造型,重写生,尚形神,坚骨法,浓色泽,形成了浓丽有骨的风格,表现了繁茂向荣的生机,重振了两宋花鸟画的“写生”传统。
7、俞致贞画牡丹
俞致贞(1915-1995),女,我国20世纪涌现出来的一代工笔花鸟画大家、著名美术教育家,她先后从师国画大师于非闇和张大千,擅长工笔花鸟、草虫、蔬果。
俞致贞笔下的作品别具一格,给人以清新典雅、纯净秀美、生机盎然的视觉享受,开创了一代工笔花鸟画的艺术新风。
8、张大千画牡丹
张大千画花卉原本是取法于元明文人写意风格,但自1943年从敦煌临习壁画归来后,开始转变画风,致力于精笔工细、赋彩妍丽的画法、直朔唐宋诸家,所作牡丹较宋之前贤,别自俏立,独成一家。
9、齐白石画牡丹
齐白石生命的最后两年,体力、精力日见衰退,有时把笔作画连自己的名字“白石”都忘记怎么写了,但他仍然不断挥毫,尤以牡丹为多,仿佛在他的艺术里始终葆有企求富贵平安的善良愿望。
10、吴昌硕画牡丹
吴昌硕最擅长写意花卉,他以书法入画,把书法、篆刻的行笔、运刀、章法融入绘画,形成富有金石味的独特画风。
吴昌硕因以“草篆书”入画,状物不求写实,形成了影响近现代中国画坛的直抒胸襟,酣畅淋漓的“大写意”笔墨形式。吴昌硕善画牡丹,公推为清末以来第一人。
④ 工笔画黄牡丹的颜色如何配
先用中峰细笔勾花瓣,用胭脂红层层渲染,以浅紫色点花蕊,渲染花瓣。以紫罗兰染叶,先用中白云笔渲染,以浅紫色点花蕊,渲染花叶。主意花叶渲染时,要留水印。以淡酞青蓝染花叶,野团森用淡曙红染花瓣,然后用白色层层渲染花缘,由外向里染。以藤黄色点花蕊,最后用淡湖蓝罩染叶子。
画工笔画是感性的,不强调光线的,可以摆脱光线、环境等的束缚。一般强调的是物体的固有色。最后画中国工笔画主要是用毛笔,运用墨这种特殊的材料,宣纸,中国画颜料和胶矾。
(4)工笔国画牡丹扩展阅读:
颜色色颂亩料混合一般应用红,黄,蓝三种颜色色料互相混合。红色即是可让红色波长透过,吸收绿色及其馀附近的或灶颜色波长,令人感受到红色。黄色,蓝色也是同样道理。
当黄,蓝混合时,黄色颜料吸收短的波段,蓝色颜料吸收长的波段,剩下中间绿色波段透过,令人们感受到绿色;同样,红,黄混合时剩下560nm以上较长的波段透过而成为橙色。红,蓝色混合一起,成为紫色。
⑤ 给国画牡丹图起个什么名字
花开富贵、迤逦春风、洛阳之春、国色天香、、醉春风。
⑥ 国画基础讲堂|牡丹“状元红”工笔染色过程
状元红:牡丹中的一个传统品种,花开紫红色,盛开端部粉白色,外瓣质硬,基部具紫红色晕。内瓣质硬,褶叠,稀疏,端部常残留花药;瓣间亦杂有少量雄蕊;雌蕊退化变小或稍瓣化。叶繁盛;花蕾小,圆尖形;花梗细硬而短,花朵直上或侧开。中花品种,株型中高,半开展。枝粗壮,一年生枝长,节间较短;鳞芽圆形,端部易开裂。
朱砂红是中国画固有的传统用色,它象征喜庆吉祥。墨叶与红牡丹搭配用色,对比强烈,色调和谐稳重,花更显得艳丽,使人看着舒服而不火气。因此,本幅状元红牡丹采用墨色染叶。
步骤一:画好底稿后用墨勾勒线条。因花头为红色,勾勒花头时可采用重墨。
以重墨勾叶子。
以中等墨色勾勒花萼、花梗和叶柄。
注意线条要勾得爽快,笔意连贯,一气呵成。
牡丹的枝干老干用枯笔中等墨色来勾勒。
步骤二:调淡朱磦,平涂花头。
用淡墨分染叶,要留出白线。注意要染出叶子的前后、深浅变化。
牡丹老干用中等墨色皴擦。
步骤三:用朱磦分染花头,正瓣颜色深,反瓣颜色略浅,要染出正反瓣深浅变化。同时也要注意花瓣边缘颜色浅,花瓣根部颜色深,中间过渡要自然。
调淡墨再次分染叶子,染出层次感。
调草绿分染花萼、花梗、反叶和叶柄。
用墨皴擦老干后,调赭墨提染。
步骤四:用曙红+胭脂调和,从花瓣的根部向花瓣边缘分染,用色要薄,可多分染几次,直至颜色达到预期效果。
画面干后,用胭脂+曙红分染花心。
用四绿分染花萼、花梗、反叶和叶柄。
用胭脂染苞壳,提染叶柄槽。
用赭石、胭脂分染部分叶尖。
花心处干后,用白粉勾花丝,然后用藤黄+白粉点花蕊。
步骤五:用重墨提染老干苔点,然后罩染石绿。
整理画面,题款、钤印。
⑦ 工笔牡丹花瓣黑红的颜色如何调配怎么染
1. 勾花的线条不要太粗,尽量做到流畅而婉转自如。花瓣的外边缘线要丰富专多变,转折线要圆滑流畅,花属瓣中间的结构线要稍微劲挺一些才好。如图所示
⑧ 牡丹工笔画上色的步骤
牡丹工笔画上色的步骤:
1、墨勾勒花头、反叶、枝梗 、嫩叶、萼片。浓墨勾正叶。用线上花头需灵动、枝梗需挺健、叶子需厚重。
2、画面上用底纹笔刷赭黄色(赭石+藤黄+少许三绿)底色,颜色不可过厚,如一次不足可淡淡再刷一次,底色一要求匀净方可。花头平涂朱红(朱磦+少许大红...
3、花头用汁曙红分染一次后用深曙红继续分染,花头最深处用墨红色色(曙红+墨)提染。反叶、萼片以及花茎暗部用淡墨分染。正叶用中墨统染后用重墨分染暗...
4、正叶继续用浓墨分染,染足后用淡墨勾勒细叶脉并再次用淡墨整体平涂。中等浓度胭脂复勒主筋根部。反叶用中墨提染暗面后薄薄罩一层清墨后用淡墨勾勒细叶...
⑨ 工笔牡丹画的最出名的是那位大师
王道中先生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师承于非暗、田世光两位花鸟画大师,他在绘画风格上继承了北宋院体花鸟画追求精密不苟、刻意求真、色彩绚丽、寓意祥瑞的装饰画风,是中国北方工笔重彩花鸟画的传人。主要作品有《王道中画集》、《王道中牡丹画集》、《工笔牡丹技法》、《工笔草虫白描画集》、《工笔花卉白描画集》等。
王道中的牡丹花鸟画可以分为两个时期。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王道中的牡丹花鸟画作品重写真,重“夺造化而移情,遐想若登临览物之有所得也”的怡情作用。王道中所画牡丹,以花形美丽,结构的扎实,门瓣、覆瓣开合有情,品种特征明显,色彩典雅为特点,并擅于以构图技巧来强调牡丹花头的如歌若舞的形态和去势,连叶子的翻转折叠、枝干的长法都具有传情达意的妙用。故而他的画不仅光彩照人,而且令人浮想连翩。
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王道中的工笔牡丹画更注重技法的探索和意境的表达。例如,工笔重彩画《燕子声声里,相思又一年》,以象征性的手法表现了周恩来总理诗词意境,寄托了生活在改革、开放新时期的中国人民对周总理的思念之情。《云想衣裳花想容》则是王先生为探索工笔花鸟画新的表现形式,以白描手法为主进行创作的。画中,牡丹花丛置身于气韵生动的云雾之中,临露绽开的白描牡丹,仅稍事渲染,却犹如淡装美人,楚楚动人。让人们领略到李白诗“云想衣裳花想容”的妙处。
牡丹是中国花鸟画重要的题材之一,历代善画牡丹的名家辈出,画技不同,风格多样,流派纷呈。《王道中牡丹画集》收有王先生在不同时期的作品50余幅。欣赏这些佳作,能让我们领略到中国工笔重彩花鸟画的博大精深。
⑩ 名家牡丹国画有哪些
名家牡丹国画有:
1.清马逸《国色天香图》《国色天香图》是一幅富丽堂皇的工笔重彩花卉图。的牡丹花开娇艳,明丽动人,色彩丰富饱满,姿态优雅,设色极其讲究,勾线细致圆润。而花下奇石则用积墨与淡墨晕染相结合绘出。
以石绿、石青略染。兰花以重粉罩染,胭脂点蕊,素雅动人。地面以淡彩渲染,营造出空间的伸缩感。
2.《国色天香图》堪称“中国牡丹第一图”,是中国古代牡丹绘画最杰出的作品。清余稺《花鸟图册》此册共十二开。
构图简洁、高雅,设色明丽妍美,笔法工整细腻,飞蝶、蚱蜢、小鸟的造型准确,栩栩如生,说明画家有扎实的写生功底。此图册绘兰花、牡丹、宣花、百合花、荷花、秋菊、桃花、海棠、玉兰、梅花、腊梅等。
3.清郎世宁《仙萼长春图之牡丹》此图册分别描绘了牡丹、兰花、罂粟、萱草、荷花、梅花等艳丽多姿的花卉和体态生动的蝶、鸟。构图上取法中国传统花鸟画的格局,以虚托实,注重对所绘物象的突出。在表现技法上。
则充分发挥了欧洲绘画注重明暗及透视的特点,以工致细腻的笔触,刻画出花瓣、叶片以及鸟雀的羽毛质感和体积感,呈现出与传统的中国花鸟画迥然不同的艺术风貌。这种“中西合璧”的画风成为清代宫廷绘画艺术的一大特色。
受到了清皇室的青睐。
4.清恽冰《牡丹图·国色天香》作者以写实的手法,成功刻画了蒲塘秋日的丽景。整幅运用没骨法,萍藻以色彩直接点就,荷花则以粉红色点染花尖,旋即以清水迅速晕开,色阶层次丰富。
色调深浅过度自然,真实地展现出花瓣清淡雅丽之美。南宋徐崇思《牡丹蝴蝶图》花鸟画立轴红花绿叶占据整个画面,这种丰满的构图如肖像般使我们能直观地欣赏这娇嫩柔美的荷花。细腻的笔调把荷花的清纯高洁。
5.南宋徐崇思《牡丹蝴蝶图》花鸟画立轴红花绿叶占据整个画面,这种丰满的构图如肖像般使我们能直观地欣赏这娇嫩柔美的荷花。细腻的笔调把荷花的清纯高洁。
出淤泥而不染的品格表现得入木三分。这是宋人花卉小品中难得的上乘佳作。近现代陈之佛《牡丹富贵图》花鸟画立轴陈之佛的工笔花鸟可谓别具一格。他的创作,殚精竭虑,汇古创今,开拓了前无古人的新意境。
傅抱石给陈之佛的《寒梅小鸟》题过这样的两句诗:“雪个已矣瓯香死,三百年来或在斯”。意思是说自从八大山人朱耷及恽南田死了以後,这三百年来花鸟工笔画的创作大概就算得上陈之佛了。陈之佛在花鸟写画的创作上强调构图。
色彩等方面的形式美,并把丰富的图案技法融汇於绘画创作中,从而强化了花鸟画的艺术效果,创造出清新典雅,富有浓郁装饰特色的绘画风格。他的渊深的文学修养更使他笔下的花鸟画有诗一般的神韵,他创作的画面永远给人丰厚隽永的美的享受。
陈之佛的工笔花鸟艺术,融汇了中西绘画之长,既表现出富有强烈的民族传统色彩,又具有鲜明的时代气息,既严谨工细,一丝不苟,又生动多样,清新隽逸,他为工笔花鸟画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北宋佚名《牡丹图页》花鸟画小品图绘牡丹花后魏紫。
花冠硕大,重瓣层叠,娇艳华贵,左右以绿叶相衬。花瓣层次丰富,刻画入微,先用中锋细笔勾花瓣,然后用胭脂红层层渲染,以浅黄色点花蕊,以花青汁绿染花叶。此图页精工富丽,美不胜收,构图丰满。
设色艳而不俗。近现代于非闇《牡丹蜂雀图》花鸟画立轴画花木禽鱼,从宋人钩勒入手,雕青嵌绿,富丽绚烂。白描兰、竹、水仙,尤为清逸。兼擅治印。解放后任北京中国画院副院长,中国画研究院副会长。
于艺术事业,致力甚多。著非闇漫墨、都门钓鱼记、艺兰记、豢鸽记(有英译本)、中国画颜料研究、我怎样画花鸟画。卒年七十二。清钱维城《国色天香图》牡丹花鸟画立轴钱维城的《牡丹图》是乾隆皇帝旧藏。
后赐与大臣英和,其意义可与《石渠宝笈》等同。“此图用笔秀丽,艳丽的色彩渲染却十分素雅,体现了钱维城的审美趣味。所绘之花朵枝叶刻画极为精细,枝叶舒展婀娜。虽说钱维城的山水画很有名,但花卉亦也毫不逊色,而且留世花卉画作较少,此幅《牡丹图》更是色泽润藉,笔法俊逸,—派明丽清新。”据了解。
《秘殿珠林·石渠宝笈》内收录钱维城书画作品共一百六十件,数量之多足以说明清宫对其艺术造诣的赏识。此外,《清史稿》卷504更赞扬钱维城的花卉画作“花卉传色尤有神采”。清汪承霈《三春韶牡丹图》花鸟画横轴中华民族是一个崇尚美的民族。
自古就有种牡丹、赏牡丹之风。牡丹,花大色美、雍容华贵、芳香浓郁,自古就是富贵吉祥、繁荣昌盛的象征,家居字画装饰中悬挂一副国画牡丹图不但能够美化居室、陶冶情操。还能给居室带来吉祥之气。
因此牡丹装饰画成为家居装饰字画的首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