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玫丹百香 » 止吐丁香

止吐丁香

发布时间: 2023-03-30 06:59:38

1. 丁香的功效与作用_丁香的药用价值

导读: 的与专区,为您详细介绍的与、图片、丁香的药用价值、丁香的副等,要更多丁香的与作用相关知识,不妨来关注一下。

  • 丁香简介
  • 丁香图片
  • 丁香的功效与作用
  • 丁香的药用价值
  • 丁香的药用附方
  • 丁香的配伍应用
  • 丁香的食用方法
  • 丁香的副作用

丁香简介


丁香,为桃金娘科蒲桃属植物丁香,以花蕾和其果实入药。花蕾称公丁香或雄丁香,果实称母丁香或雌丁香。在花蕾开始呈白色,渐次变绿色,最后呈鲜红色时可采集。将采得的花蕾除去花梗晒干即成。

丁香图片


丁香的功效与作用


温中降逆;温肾助阳。主呃逆;脘腹冷痛;食少叶泻;肾虚阳痿;腰膝酸冷;阴疽。用于脾胃虚寒,呃逆呕吐,食少吐泻,心腹冷痛,肾虚阳痿。

1、《药性论》:治冷气腹痛。

2、《海药本草》:主风疳匿,骨槽劳臭。治气,乌髭发,杀虫,疗五痔,辟恶去邪。治奶头花,止五色毒痢,正气,止心腹痛。

3、《日华子本草》:治口气,反胃,疗肾气,奔豚气,阴痛,壮阳,暖腰膝,杀酒毒,消痃癖,除冷劳。

4、《开宝本草》:温脾胃,止霍乱。(治)壅胀,风毒诸肿,齿疳匿。

5、《本草蒙筌》:止气忒、气逆。

6、《纲目》:治虚哕,小儿吐泻,痘疮胃虚灰白不发。

7、《本草正》:温中快气。治上焦呃逆,除胃寒泻痢,七情五郁。

8、《本草汇》:疗胸痹、阴痛,暖 *** 。

9、《医林纂要》:补肝、润命门,暖胃、去中寒,泻肺、散风湿。

10、《本草再新》:开九窍,舒郁气,去风,行水。

11、《药材学》:治慢性消化不良,胃肠充气及子宫疝痛。

丁香的药用价值


【药名】丁香

【别名】丁子香(《齐民要术》)、支解香、雄丁香(《本草蒙筌》)、公丁香(《本草原始》)鸡舌香(《》)。

【性味归经】辛,温。

温中、暖肾、降逆。

【主治】治呃逆、呕吐、反胃、痢疾、心腹冷痛、痃癖、疝气、癣症。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3~1钱;或入丸、散。外用:研末调敷。

【用药忌宜】热及阴虚内热者忌服。李杲:“气血胜者不可服,丁香益其气也。”《本草经疏》:“一切有火热证者忌之,非属虚寒,概勿施用。”

丁香的药用附方


1、治伤寒咳噫不止,及哕逆不定:丁香一两,干柿蒂一两。焙乾,捣罗为散。每服一钱,煎人参汤下,无时服。(《简要济众方》)

2、治小儿吐逆:丁香、半夏(生用)各一两。同研为细末,姜汁和丸,如绿豆大。姜汤下三、二十丸。(《百一选方》)

3、治朝食暮吐:丁香十五个研末,甘蔗汁、姜汁和丸莲子大,噙咽之。(《摘元方》)

4、治霍乱,止吐:丁香十四枚,以酒五合,煮取二合,顿服之。用水煮之亦佳。(《千金翼方》)

5、治久心痛不止:丁香半两,桂心一两。捣细,罗为散,每于食前,以热酒调下一钱。(《圣惠方》)

6、治痈疽恶肉:丁香末敷之,外用膏药护之。(《怪证奇方》)

7、治食蟹致伤:丁香末,姜汤服五分。(《证治要诀》)

8、治鼻中息肉:丁香绵裹纳之。(《圣惠方》)

丁香的配伍应用


1、配五味子:五味子苦酸,平降肝经气火。二药合用,主治奔豚,其机在开在肾,皆所相宜。

2、配柿蒂、干姜:柿蒂下逆气。干姜补中阳,三药合用,胃寒去,逆气平,胃虚复。则呃逆自止。胸痞亦除。

3、配五味子,再伍以莪术(别名广茂):温肾散寒,平降冲逆,散结消瘀,举三治一,非此莫效。“

4、配黄连、乳汁:《》”葛洪《抱朴子》云,凡百病在目者,以鸡舌香、黄连、乳汁煎注之,皆愈。“黄连清火泻火,乳汁补肝明目,三药合用,标本兼顾,气血同治,亦补亦泻,故治百病在目者,以其目为精明之府,五脏六腑之精皆上注于目也,目生百疾,三药合用,皆主治之。

5、配柿蒂:和中降逆,温肾助阳,治虚寒呃逆最效,两药相合无主辅之分,有相佐之效而其他补助肾阳方中,亦多用之。是为佳对。

丁香的食用方法


1、丁香主要用于肉类、糕点、腌制食品、炒货、蜜饯、饮料的制作配制调味品。

2、胃寒呃逆,脉迟者,可与柿蒂、人参、生姜配伍。

3、久患心腹冷痛者,可与肉桂、干姜等相伍。

4、肾阳虚衰,阳痿遗精,阴冷不孕,腰膝冷痛者,可与肉桂、附子、鹿角胶等相配。

5、少腹寒疝腹痛者可与川楝子、附子、小茴香等相合。

丁香的副作用


无毒。在常规剂量内水煎服没有不适反应。长期水煎服也没有明显副作用。曾有报道丁香油、丁香酚局部使用,偶然有个别人发生过敏反应。

以上就是一些丁香的相关知识,如果想认识更多的中草药,请继续关注频道。

【丁香油】、【丁香】、【丁香花】、【】、【丁香树】

2. 中草药:丁香的功效与作用

丁香
(《药性论》)
【别名】丁子香(《齐民要术》),支解香、雄丁香(《本草蒙筌》),公丁香(《本草原始》)。
【来源】为桃金娘科植物丁香的花蕾。
【植物形态】丁香
常绿乔木,高达10米。叶对生;叶柄明显;叶片长方卵形或长方倒卵形,长5~10厘米,宽2.5~5厘米,先端渐尖或急尖,基部狭窄常下展成柄,全缘。花芳香,成顶生聚伞圆锥花序,花径约6毫米;花萼肥厚,绿色后转紫色,长管状,先端4裂,裂片三角形;花冠白色,稍带淡紫,短管状,4裂;雄蕊多数,花药纵裂;子房下位,与萼管合生,花柱粗厚,柱头不明显。浆果红棕色,长方椭圆形,长1~1.6厘米,直径6~8毫米,先端宿存萼片。种子长方形。
分布马来群岛及非洲,我国广东、广西等地有栽培。
本植物的树根(丁香根)、树皮(丁香树皮)、树枝(丁香枝)、果实(母丁香)、花蕾蒸馏所得的挥发油(丁香油)亦供药用,各详专条。
【采集】通常在9月至次年3月间,花蕾由青转为鲜红色时采收。采下后除去花梗,晒干。
【药材】
干燥的花蕾略呈短棒状,长1.5~2厘米,红棕色至暗棕色。下部为圆柱状略扁的萼管,长1~1.3厘米,宽约5毫米,厚约3毫米,基部渐狭小,表面粗糙,刻之有油渗出,萼管上端有4片三角形肥厚的萼。上部近圆球形;径约6毫米,具花瓣4片,互相抱合。将花蕾剖开,可见多数雄蕊,花丝向中心弯曲,中央有一粗壮直立的花柱。质坚实而重,入水即沉;断面有油性,用指甲划之可见油质渗出。气强烈芳香,味辛。以个大,粗壮、鲜紫棕色、香气强烈、油多者为佳。
主产于坦桑尼亚、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地。我国广东有少数出产。
【性味】辛,温。
①《开宝本草》:"味辛,温,无毒。"
②《纲目》:"辛,热。"
【归经】入胃、脾、肾经。
①《汤液本草》:"入手太阴,足阳明、少阴经。"
②《雷公炮制药性解》:"入肺、脾、胃、肾四经。"
【功用主治】温中,暖肾,降逆。治呃逆,呕吐,反胃,泻痢,心腹冷痛,痃癖,疝气,癣疾。
①《药性论》:"治冷气腹痛。"
②《海药本草》:"主风疳匿,骨槽劳臭。治气,乌髭发,杀虫,疗五痔,辟恶去邪。治奶头花,止五色毒痢,正气,止心腹痛。"
③《日华子本草》:"治口气,反胃,疗肾气,奔豚气,阴痛,壮阳,暖腰膝,杀酒毒,消痃癖,除冷劳。"
④《开宝本草》:"温脾胃,止霍乱。(治)壅胀,风毒诸肿,齿疳匿。"
⑤《本草蒙筌》:"止气忒、气逆。"
⑥《纲目》:"治虚哕,小儿吐泻,痘疮胃虚灰白不发。"
⑦《本草正》:"温中快气。治上焦呃逆,除胃寒泻痢,七情五郁。"
⑧《本草汇》:"疗胸痹、阴痛,暖 *** 。"
⑨《医林纂要》:"补肝、润命门,暖胃、去中寒,泻肺、散风湿。"
⑩《本草再新》:"开九窍,舒郁气,去风,行水。"
⑾《药材学》:"治慢性消化不良,胃肠充气及子宫疝痛。"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0.3~1钱;或入丸、散。外用:研末调敷。
【宜忌】热病及阴虚内热者忌服。
①《雷公炮炙论》:"不可见火。畏郁金。"
②李杲:"气血胜者不可服,丁香益其气也。"
③《本草经疏》:"一切有火热证者忌之,非属虚寒,概勿施用。"
【选方】①治伤寒咳噫不止,及哕逆不定:丁香一两,干柿蒂一两。焙干,捣罗为散。每服一钱,煎人参汤下,无时服。(《简要济众方》)
②治小儿吐逆:丁香、半夏(生用)各一两。同研为细末,姜汁和丸,如绿豆大。姜汤下三、二十丸。(《百一选方》)
③治朝食暮吐:丁香十五个研末,甘蔗汁、姜汁和丸莲子大,噙咽之。(《摘元方》)
④治霍乱,止吐:丁香十四枚,以酒五合,煮取二合,顿服之。用水煮之亦佳。(《千金翼方》)
⑤治久心痛不止:丁香半两,桂心一两。捣细,罗为散,每于食前,以热酒调下一钱。(《圣惠方》)
⑥治痈疽恶肉:丁香末敷之,外用膏药护之。(《怪证奇方》)
⑦治食蟹致伤:丁香末,姜汤服五分。(《证治要诀》)
⑧治鼻中息肉:丁香绵裹纳之。(《圣惠方》)
【临床应用】治癣
丁香16克,加入70%酒精至100毫升,浸48小时后去渣。每日外搽患处3次,观察31例病史在2年以上的体癣及足癣患者,一般在治疗1天后症状即见消退,2天后患处开始有皮屑脱落。病史较长或曾经其它癣药治疗而不能控制者,则于治疗后2~3天症状才开始消退,一般经3~5天亦能治愈。但有20%左右治愈后仍反复发作。一法用1:10的丁香煎液外涂,每日1~3次,治疗数种皮肤霉菌病共31例,结果8例临床痊愈,10例显效,8例有效,6例无效。有效病例通常在涂药后3~7日痒感减轻,炎症减退,落屑减少,以后局部症状逐渐好转。治疗期中如中断用药,效果多不明显或无效。疗效与病原苗未见明显关系,曾对6例治愈患者进行短期随访,1例于1个月后复发,6例经2~12月观察未见复发。

提醒您:丁香 此中草药来源于网络,使用前请遵医嘱。

3. 丁香的功效与作用

……

治足癣:丁香15克。加入70%酒精至100毫升,浸48小时后去渣,每日外搽患处3次。

治魂疰方(《本草汇言》) :本品3克,胆星、半夏、茯苓各6克,上为末,每早晚服3克,灯心汤下,泊鬼疰,身似痛非痛,似痒非痒,似寒非寒,似热非热,似醒非醒,形神默默,语言懒出,病名鬼疰,此心胃有伏痰所致。

治伤寒咳噫不昌,及哕逆不定(《简要济众方》) :本品一两,干柿蒂一两。焙干,捣罗为散。每服一钱,煎人参汤下,无时服。

治小儿吐逆(《百一选方》):本品、半夏(生用)各一两。同研为细末,姜汁和丸,如绿豆大。姜汤下三、二十丸。

治朝食暮吐(《摘元方》) :本品二十五个研末,甘蔗汁、姜汁和丸,莲子大,噙咽之。

治霍乱、止吐(《干金翼方》):本品十四枚,以酒五合,煮取二合,顿服之。用水煮之亦佳。

治久心痛不止(《圣惠方》) :本品半两,桂心一两,捣细。罗为散。每于食前,以热酒调下一钱。

治痈疽恶肉(怪证奇方》) :丁香末敷之。外用膏药护之。

治食蟹致伤(《证治要诀》) :丁香末,姜汤服五分。

治鼻中瘛肉(《圣惠方》) :本品绵裹纳之。

感应丸(《大同方剂学》) :本品45克,木香75 克,豆蔻20枚,巴豆(去心膜,研除油净如面j 70枚,干姜(炮)30克,杏仁(别研极烂)140枚,百草霜60 克。除巴豆粉,百草霜、杏仁外,余4味捣为细末,与前 3味同拌研细。用好蜡180克,焙化棉滤。更以好酒1升,于银器内煮蜡数沸,顷出候冷,去酒去蜡,用清油30克于铫内,熬令末散香熟,次下前已酒煮蜡,就锅内乘热拌和为丸,如绿豆大,每服20—30丸。

治体癣、手癣(《经验方》) :5%本品煎液擦患处。

丁香的副作用


【副作用】

(一)传统文献

《本草纲目》:无毒。

(二)毒理试验

LD50:

腹腔注射其煎剂的LD50为l.8g/kg。丁香油小鼠灌服的LD50为1.6g/kg。丁香酚小鼠口服的LD50为3g/kg,大鼠的为2.68g/kg。

毒性反应:

小鼠灌服其水提物l20g(生药)/kg,不引起死亡。中毒症状为呼吸抑制,后肢无力,翻正反射消失。给犬口服丁香油2g/kg可发生呕吐,口服5g/kg可发生呕吐而死亡。丁香酚有醌甲基化合物和苯氧自由基,是其在肝细胞中的中间代谢产物。此二物与细胞蛋白共价键结合而产生细胞毒作用。

病理检查:

口服丁香油死亡犬,镜检肝肾有瘀血、浊肿,部分肝细胞坏死,心肌浊肿。说明煎剂的毒性很小。丁香油有一定的毒性反应。

(三)临床观察

无毒。在常规剂量内水煎服没有不适反应。长期水煎服也没有明显副作用。 曾有报道丁香油、丁香酚局部使用,偶然有个别人发生过敏反应。

丁香油是什么

丁香油,为植物丁香的干燥花蕾经蒸馏所得的挥发油。丁香枝蒸馏的丁香油用制杀菌药、香料、漱口剂、牙痛的局部麻醉药、合成香草醛,还可作增香剂和增强剂。还可用于烹调、香烟添加剂、焚香的添加剂、制茶等。可作为药用,中药饮片“丁香”、“鸡舌香”、“公丁香”即为桃金娘科丁香的花蕾,性温,味辛。香气馥郁,味辛辣,常用于食品调味。

丁香油可以防腐,抗菌和止痛,很适合用来预防疾病和发炎,丁香本身是一种香料,,因此在烹饪时经常被添加到菜里,虽然最为人知的是它能快速治疗牙痛,但是在消化问题,及肌肉疼痛上,也同样具有疗效。他能治疗气喘,反胃,鼻窦炎,并且可作为镇定剂。丁香是一种很强烈的精油,一向被拿来消毒手术用具。未经稀释前,请勿涂抹到皮肤上。

丁香油分类


丁香油按作用可以分为

食用丁香油:用于烹调调香,可直接食用。

药用丁香油:可内服外擦,用法请遵医嘱。

香料用丁香精油:用于香熏疗法,浓度很高,食用可致命,请勿尝试!严格来说丁香油又可分为丁香叶油、丁香茎油、丁香花蕾油。在香料工业中,一般说丁香油大都为丁香叶油。

丁香油的功效与作用

【性味】 味辛;甘;性热。

【归经】 归脾;胃;肾经。

【功能主治】 暖胃;降逆;湿肾。主胃寒痛胀;呃逆;吐泻;痹痛;疝痛;口臭;牙痛。

【用法用量】 内服:以少许滴入汤剂中或和酒饮。外用:涂擦。

…… [内容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下一页

4. 丁香草药有什么功效

【药用部位】为桃金娘科植物丁香的花蕾。
【功能主治】温中,暖肾,降逆。治呃逆,呕吐,反胃,泻痢,心腹冷痛,痃癖,疝气,癣疾。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0.3~1钱;或入丸、散。外用:研末调敷。
【选方】
①治伤寒咳噫不止,及哕逆不定:丁香一两,干柿蒂一两。焙干,捣罗为散。每服一钱,煎人参汤下,无时服。(《简要济众方》)
②治小儿吐逆:丁香、半夏(生用)各一两。同研为细末,姜汁和丸,如绿豆大。姜汤下三、二十丸。(《百一选方》)
③治朝食暮吐:丁香十五个研末,甘蔗汁、姜汁和丸莲子大,噙咽之。(《摘元方》)
④治霍乱,止吐:丁香十四枚,以酒五合,煮取二合,顿服之。用水煮之亦佳。(《千金翼方》)
⑤治久心痛不止:丁香半两,桂心一两。捣细,罗为散,每于食前,以热酒调下一钱。(《圣惠方》)
⑥治痈疽恶肉:丁香末敷之,外用膏药护之。(《怪证奇方》)
⑦治食蟹致伤:丁香末,姜汤服五分。(《证治要诀》)
⑧治鼻中息肉:丁香绵裹纳之。(《圣惠方》)
【临床应用】治癣:丁香16克,加入70%酒精至100毫升,浸48小时后去渣。每日外搽患处3次,观察31例病史在2年以上的体癣及足癣患者,一般在治疗1天后症状即见消退,2天后患处开始有皮屑脱落。病史较长或曾经其它癣药治疗而不能控制者,则于治疗后2~3天症状才开始消退,一般经3~5天亦能治愈。但有20%左右治愈后仍反复发作。一法用1:10的丁香煎液外涂,每日1~3次,有效病例通常在涂药后3~7日痒感减轻,炎症减退,落屑减少,以后局部症状逐渐好转。治疗期中如中断用药,效果多不明显或无效。
【宜忌】热病及阴虚内热者忌服。

5. 丁香叶的功效与作用 丁香叶有什么功效

1、丁香叶有暖胃养胃的作用。具有暖胃、祛寒、减少不良反应、止吐、止打嗝的作用。此外,丁香叶制成药膏,敷在肚脐上,治疗胃寒或妊可娠呕吐症状。另外能有效抑制幽门螺杆菌的活性。

2、每天喝丁香茶可以预防胃癌的发生,尤其是对胃炎患者。用丁香叶泡茶也有消除口臭的作用。丁香叶的香味可以抑制口腔内的口臭。这也与祛胃寒的效果有关。

6. 丁香茶的作用是什么

1、丁香花茶具有除口臭的功效。

2、丁香性味辛温,丁香花茶具有温中降逆,温肾助阳,芳香健胃,驱风散寒,镇痛镇痉,止吐等功效,可治胃腹冷痛,呃逆,呕吐,慢性消化不良,子宫痛,疝痛等疾病。

3、具有增强消化功能的功效。

7. 丁香有什么作用

丁香分为观赏和药用的,药用丁香和观赏丁香是不同的。
药用丁香具有健胃、止吐及抗菌的作用,对于治疗呕吐、反胃、痢疾、心腹冷胀有很好的疗效。
观赏丁香具有独特的芳香,硕大而繁茂的花序,优雅而协调的花色,丰满而秀丽的姿态,不仅可以种植在路边,更是庭院、园圃不能缺少的植株之一。
另外丁香对部分的有毒气体有很好的抵抗作用,二氧化硫、氟化氢等。

热点内容
盆栽好看花 发布:2025-08-18 14:14:30 浏览:571
顺德花卉市场 发布:2025-08-18 14:09:37 浏览:112
山茶花开在 发布:2025-08-18 13:48:58 浏览:909
绿植哪个花香 发布:2025-08-18 13:37:51 浏览:565
牡丹老相机值钱吗 发布:2025-08-18 13:34:53 浏览:903
西安花卉价格 发布:2025-08-18 13:34:01 浏览:568
陶厂镇荷花 发布:2025-08-18 13:31:49 浏览:856
牡丹花泡水喝的功效 发布:2025-08-18 13:31:48 浏览:472
鹤壁七水樱花 发布:2025-08-18 13:30:20 浏览:782
樱花酱姜 发布:2025-08-18 13:17:37 浏览: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