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亭酒楼
⑴ 求昆曲牡丹亭选段 皂罗袍 好姐姐
不知道网络怎么回事老是上传失败。你网络一下会有很多的,或者你留个邮箱我发给你
⑵ 关于戏曲的一些知识.
传统戏曲代表剧种之一——昆曲
昆曲,又称昆剧、昆山腔,是中国传统戏曲代表剧种之一,至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并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命名为“人类口头遗产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
昆曲的表演,是一种歌、舞、介、白各种表演手段相互配合的综合艺术,以声若游丝的笛为主奏乐器。它唱腔优美,在演唱上注重对声音节奏速度的控制,讲究咬字吐音,从而形成以缠绵婉转、柔曼悠远见长的独特风格。
昆曲的角色分工很多,老生分副末、老外、老生;小生分官生、小生、巾生;净分大面、白面、二面、小面;旦分老旦、正旦、作旦、刺杀旦、五旦、六旦、耳朵旦等。各行角色都在表演上有自己一套完整的表演程式。
昆曲剧目很多,共计有400多出折子戏。演出较多的有100多出,如《浣纱记—寄子》、《宝剑记—夜奔》、《鸣凤记—吃茶、写本》、《牡丹亭—闹学、游园、惊梦、寻梦、拾画、叫画》、《渔家乐—藏舟、刺梁》、《长生殿—定情、酒楼、絮阁、惊变、哭像、闻铃、弹词》。
中国的国粹——京剧
京剧是中国的国粹,是流行于全国的重要剧种之一。迄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
清乾隆55年(公元1790年),原来在南方演出的三庆、四喜、春台、和春4个徽调班社,陆续进京演出,同来自湖北的汉调艺人合作,相互影响,又接受了昆曲、秦腔的部分剧目、曲调和表演方法,并吸收了一些民间曲调,逐渐融合、演变,发展成为京剧。其音乐基本上属于板腔体,唱腔以徽调的二黄和汉调的西瓜为主,所以旧时称之为“皮黄”。另有西皮反调(即“反西皮”)、二簧反调(即“反二簧”)以及南梆子、四平调、吹腔、高拨子、南锣等唱腔。伴奏乐器以京胡为主,二胡、月琴、三弦为辅。有的唱腔及乐曲以唢呐、笛等伴奏。打击乐器有单皮鼓、檀板、大锣、小锣、铙钹、堂鼓、星子等。京剧表演讲究唱、念、做、打并重,常用虚拟动作,重视情景交融,声情并茂。
京剧自产生以来,曾有过许多名称,如“乱弹”、“簧调”、“京簧”、“京二簧”、“二簧(二黄)”、“大戏”、“平剧”(北京曾称为北平)、京戏等。京剧传统剧目有上千个,流行的有《将相和》、《群英会》、《空城计》、《贵妃醉酒》、《三岔口》、《拾玉镯》、《打渔杀》等。京剧名称计有:乱弹、簧调、京簧、京二簧、皮簧(皮黄)、二簧(二黄)、大戏、平剧、旧剧、国剧、京戏、京剧等。
京剧行当大体分为生旦净丑4个行当,每一个行当还都可以细分,如生分为老生,演中老年男性;小生,演青年男性;娃娃生,演小男孩;武生,演武戏中的男性。小生中又可分为扇子生,翎子生,武小生,穷生等。旦行中分为花旦、青衣和老旦。武戏中有武旦和刀马旦。一般情况下,各个行当有其相对应的角色。
京剧脸谱,是具有民族特色的一种特殊的化妆方法。由于每个历史人物或某一种类型的人物都有一种大概的谱式,就像唱歌、奏乐都要按照乐谱一样,所以称为“脸谱”。关于脸谱的来源,一般的说法是来自假面具。京剧脸谱是根据某种性格、性情或某种特殊类型的人物为采用某些色彩的。京剧脸谱的色画方法,基本上分为三类:揉脸、抹脸、勾脸。脸谱最初的作用,只是夸大剧中角色的五官部位和面部的纹理,用夸张的手法表现剧中人的性格、心理和生理上的特征,以此来为整个戏剧的情节服务,可是发展到后来,脸谱由简到繁、由粗到细、由表及里、由浅到深,本身就逐渐成为一种具有民族特色的、以人的面部为表现手段的图案艺术了。
京剧流派四大须生的余、言、高、马,都是在继承谭、孙、汪等前辈的基础上发挥自己的特长,在长期的演出中逐渐形成了简约明快的余派,委婉俏丽的言派,高亢挺拔的高派,潇洒飘逸的马派。四大名旦的梅、尚、程、荀则是在继承陈德霖、孙怡云、王瑶卿等前辈艺术的同时结合自己的本身条件发展成庄重深邃的梅派,矫健流畅的尚派,深沉含蓄的程派,自然质朴的荀派。三大名净的金、郝、侯则是在学习何桂山、黄润甫、金秀山等前辈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发展成以重唱工的金派铜锤、以“架子花脸铜锤唱”为特点的郝派架子花脸和以表现人物精气神为特征的侯派架子花脸。
河南的“靠山吼”——豫剧
豫剧又称河南梆子、河南高调,俗名“靠山吼”。它是河南省的地方戏曲,流行于河南、陕西、甘肃、山西等地。
豫剧在声腔上属梆子腔系,唱腔分为慢板、二八板、流水板和飞板。唱腔吐字清晰、行腔酣畅、节奏鲜明,加之极具口语化的唱词,深为观众喜闻乐见。其伴奏乐器分文武场面,文有二弦、三弦、月琴,后以板胡代替二弦。武场乐器有板鼓、堂鼓、大锣、小锣、手镲、梆子、手板等。
豫剧的角色行当为“四生四旦四花脸,八个场面(即一鼓二锣仨弦手,梆子手镲共八口)俩箱倌”,即四生、四旦、四花脸。四生是大红脸(又叫红净、戏生)、二红脸(又叫马上红脸)、小生、边生(又叫二补红脸);四旦是正旦(青衣)、小旦(花旦、闺门旦)、老旦、帅旦;四花脸是黑头(副净)、大花脸、二花脸、三花脸。
豫剧流派分祥福调、豫东调、豫西调和沙河调等四派。其中,豫东调和豫西调占主导地位。豫东调多用假嗓,声音高亢欢快,兼之多夹花腔,故它以表现喜剧风格的剧目见长。豫西调则多用真嗓,悲壮低缓,又多夹哭腔,故长于表现悲剧风格的剧目。
豫剧的传统剧目有600多个。其中常演不衰的有《对花枪》、《三上轿》、《提寇》、《铡美案》、《十二寡妇征西》等。创作改编的现代戏则有《朝阳沟》、《刘胡兰》、《李双双》、《人欢马叫》等。
广东民曲--粤剧
粤剧又称“广东梆黄”、“广东梆子”、“广东大戏”,是广东省地方代表戏曲之一。它结合广东本地民间曲调,吸取弋阳腔、昆山腔、秦腔、徽班等地方戏曲的优点,逐渐发展形成,流行于广东、广西、香港和澳门等地。
粤剧唱腔以梆子、二黄的板腔体为主,曲牌体为辅。同时保留了南音、粤讴、木鱼、龙舟、板眼等广东民间腔调。伴奏器材分管弦乐和打击乐两种。管弦乐以高胡、二弦、扬琴等乐器为主,打击乐则有沙鼓、卜鱼、高边鼓、大钹等。
最初粤剧的角色行当为末、生、旦、净、丑、外、小、夫、贴、杂10大行,后来简化为“六柱制”,即文武生、小生、正印花旦、二帮花旦、丑生、武生。 粤剧的表演粗犷、质朴。好的演员一般都具有耍筋斗、滑索、踩跻、运眼、甩发、髯口等绝活。
粤剧的传统剧目,早期有“江湖十八本”。清同治年间,又有《西河会》、《双结缘》、《雪重冤》等所谓“新江湖十八本”。清光绪中叶,则出现了偏于唱功的“粤剧文静戏”,如《仕林祭塔》、《黛玉葬花》。建国后,经过整理改编的剧目有《宝莲灯》、《平贵别窑》和《赵子龙催归》等。
全国戏曲的种类
彩调剧 藏剧 潮剧 楚剧 凤阳花鼓戏 广东汉剧 桂剧 汉剧 黄梅戏 徽剧 荆州花鼓戏 柳子戏 吕剧 山东梆子 绍剧 四川曲剧 甬剧 云南花灯 壮剧 越剧 粤剧 越调 豫剧 宜黄戏 扬剧 新疆曲子剧 湘剧 锡剧 婺剧 碗碗腔 天津文明戏 苏剧 曲剧 琼剧 青海平弦戏 秦腔 黔剧 祁剧 蒲剧 莆仙戏 评剧 瓯剧 闽剧 陇剧 龙江剧 辽南戏 昆剧 梨园戏 京剧 晋剧 吉剧 黄龙戏 淮剧 滑稽戏 花儿剧 沪剧 河北梆子 赣剧 二人转 二人台 川剧 北方昆曲 新城戏
声腔剧种
二黄、二人台、上党二黄、上党梆子、山西梆子、山东梆子、川剧、三角戏、义乌腔、弋阳腔、广东汉剧、云南壮剧、云南花灯戏、丹剧、木偶剧、巴陵戏、五音戏、文南词、中路梆子、内蒙大秧歌、凤台小戏、永济道情戏、白剧、白字戏、北昆、北京曲剧、北路梆子、皮黄、皮影戏、龙江剧、龙岩杂戏、东河戏、东路梆子、汉剧、宁河戏、乐平腔、正字戏、四平腔、四股弦、右词南剑调、西皮、西秦腔、西路花鼓、西调、西路评剧、壮剧、壮族沙剧、芗剧、吉剧、吕剧、竹马戏、老调梆子、庐剧、吹腔、乱弹、沪剧、评剧、苏剧、甬剧、祁剧、辰河戏、余姚腔、词明戏、含弓戏、阿宫腔、灵邱罗罗腔、河南越调、河南道情、河南曲剧、河北梆子、河北乱弹、京腔、京剧、青阳腔、青海平弦戏、武安落子、杭剧、扬剧、昆腔、陇剧、茂腔、绍剧、瓯剧、侗戏、宜黄戏、采茶戏、泗州戏、弦索腔、耍孩儿戏、陕西老腔、柳腔、柳琴戏、闽剧、闽西汉剧、南剧、姚剧、临剧、哈哈腔、胡琴腔、荆河戏、浑源罗罗、贵州花灯剧、高腔、高山剧、高拔子、高甲戏、高调梆子、唐剧、桂剧、秦腔、晋剧、邕剧、莆仙戏、海盐腔、海门山歌剧、海城喇叭戏、莱芜梆子、壶关秧歌、淮剧、淮红剧、黄梅戏、黄龙戏、黄孝花鼓、清戏、清音戏、粤剧、婺剧、楚剧、推剧、梨园戏、梆子腔、章丘梆子、铙鼓杂戏、湘剧、湘西苗剧、越剧、傣剧、琼剧、丝弦戏、滑稽戏、皖南花鼓戏、湖南花鼓戏、蒲剧、蒲州梆子、雷剧、锡剧、滇剧、蒙古剧、碗碗腔、瑞河戏、新疆曲子戏、赛戏、歌仔戏、僮子戏、蔚县秧歌、漫瀚剧、潮剧、徽剧、影子腔、黔剧、豫剧、襄阳剧、襄武秧歌、藏剧、赣剧、彝剧。
⑶ 盛世木莲又重华
---------重华/木莲
流年刻印的寓言,无海无边。我愿做你生命中一株红莲,为你绽放此生夺目的娇艳。
--------木莲
金戈铁马,镜花水月,容华刹那。那一池清莲,穿越红尘世间,联结我们的童话。
拿辩告 ---------重华
(一)夜凉如水,买醉因情
夜深人静,桃花楼,一片如水。那星星点点间,灯火阑珊,璀璨而奢华。
玄衣男子愤怒地拉起烂醉如泥却仍在喝酒的白衣少年,一个巴掌便直直地扇去。
“啪!”随着清脆的声音,响起的是那玄衣男子的咆哮:“重华,你特么就不是三王爷,你就是个孬种!明明喜欢人家不敢去追,丢我们皇族的脸!试探一下被别人拒绝,四年来拼命工作、一个人常常宿醉,也不关心自己的身体!你还是不是男人!”
“对,我就是孬种,那又怎么样?对,我就是试探一下被别人拒绝,就拼命工作、一个人常常宿醉,那又怎么样!重冽,你永远不会懂的,二王兄,你永远不会懂我有多少爱她,有多少痴情她!我恨不得将全天下拱手奉上,只要她开心!可是,可是......我们不可能啊!我是王爷呀!她一心只恋清欢之地,她是唯一让我分心的存在啊!我能怎么办?!如果我得不到那个位子,母妃怎么办?你怎么办?而且我也护不住她!”
白衣男子借着酒劲疯狂地将四年来所有的心事吐露出来,大吼着讲给他的二王兄重冽听,讲到后来,他已是崩溃,俊美的脸苍白一片,大滴大滴的泪水潸然而下。
谁都没看见,暗处有一名戴着面具的黑袍女子,如画的脸庞上一灶虚滴清泪缓缓划过。
那泪,勾起了绚烂的烟花,忆往昔的岁月。
涩涩地,却承载了他与她的曾经。
(二)梨园初逢,惊艳夺目
人人都道,那木家六姑娘清浅尔雅,眉目秀丽,通身萦绕着一股拒人千里之外的气息,如同高山上的雪莲花,漠然至极。
她一介女儿身,却志不在闺房刺绣,琴棋书画,相夫教子。她学识渊博,精通于军事兵法,用人之道;她对政治皇权了如指掌,将权谋诡计玩弄于股掌间,令所有人畏惧。
别的女孩子在十二岁还是稚嫩知初,千金脾气十足;她却早已成熟,在母亲病逝的情况下仍稳住后宅,让自己与小弟能在父亲新纳并极致宠爱的韦氏姨娘打压下有立足之地,甚至成为木府二把手,谈笑自若。
她有个好听的名字,木莲。她还是一名神医,江湖上的人都尊称她一声“莲娘”。
祯临三年间,年仅十七的皇帝还是个半大不大的少年。他带皇姐乐星公主、几位王爷去梨园看戏,也邀请了木府,蓝府和赵府一同前往,美名曰“独乐乐不如众乐乐”。
九五之尊发话,这忠君的木老爷怎敢不从?几乎是受宠若惊,赶忙带着倩夫人(即二姨娘韦倩)和木莲急急赴约。
出于对帝家的尊重,木府没有带任何侍卫,木莲也只带了丫环翠鸣。
然而那韦倩妩媚多情,自认为以自己的姿色和家境不应该只当个姨娘,想来想去都是那该死的木莲挡住了自己的青云之路,早已恨极了她,一直想方设法除掉那木六姑娘。而如今,圣上梨园之行,木莲也去,而且不带护卫,真真是天赐良机。她便想借此机会,悄无声息地除掉这个眼中钉,独霸木府,使自己儿子继承家业。
为此,那倩夫人足足准备了一个多月。
......
梨园,梨花粉中带白,白中红艳,娇媚又含羞欲滴,美不胜收。
金碧辉煌的大台上,随着帝的一声令下,那著名的《牡丹亭》拉开了帷幕。
戏子举步如和风拂柳,启齿似燕语呢喃。她们一汪清眸如水,一抹黛眉如烟,眉间锁一丝浅浅哀怨。那份清纯,那是哀婉,恰似春风碧于天的湖面上,有落花点点。“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一袭水袖,声音的悠扬,越调的婉转,入耳妙不可言,好似细雨淋漓,杏花扑面。
远远望去,烟雨迷蒙处,飞起一座如虹彩桥。
木莲静静地看着,双眸有些许迷离。
多久了,没有赏过这良辰美景?
日日夜夜,活于争斗。为了死去的母亲,为了弟弟,也为了自己。真得好累啊。
至于韦倩,她在今日如此大好时机不会有动作么?打死她也不信。又要斗姨娘了。
“好!”一阵阵消明鼓掌惊醒了沉思的木六姑娘。戏,演完了。祯临皇帝龙颜大悦,出手阔绰,一下便赏了戏班子两箱铜币。
“六姐儿,奴婢奉老爷之命,让您马上去竹木林一趟,有重要事情交代。”
一个素未谋面的丫环急冲冲的跑来,跪在木莲面前,急急地禀告。
是韦倩吧。这么多年了,还是如此老套的招式,也不换换。木莲眉一挑。
待那丫环退下,木莲吩咐翠鸣:“阿鸣,去招集受过我恩惠的江湖组织,埋伏在梨园竹木林。记得,要悄悄地。”
“奴遵命,莲娘保重。”翠鸣微微拂身,迅速不见了踪影。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倩夫人恃宠而骄也不是三五天了。木六小姐有自己的原则: 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斩草除根。
韦姨娘这条命,是不用留了。只可怜韦家忠君一世,唯一的掌上明珠也要死了。
自作孽,不可活啊!
竹木林幽静,连鸟鸣声都甚少听闻。环境也极为雅致,绕水而丽。
-------倒是个杀人放火的好地方。
刚刚想完,多名身着黑衣的蒙面彪形男子便齐齐现身,挡住了她所有的去路。
为首的一名目露凶光,道,“木六小姐,莲娘大人,好久不见。别来无恙?”
“你们是谁?”木莲故作无知,冷声质问。
“哈哈哈,您不须知道。”那男子大笑,恶狠狠地说,“您只须知道,今日就是您莲娘的死期!”说罢,那群黑衣大汉便齐齐亮剑,向木莲冲去。
“呵,你们倒是似曾相识。是铁剑帮的吧,韦倩那贱人能请到你们,想必做出了不少的牺牲。只不过鹿死谁手还不一定呢!”
木六姑娘微微地笑着,眸中满是不屑。
“帮手们,还不出来?速战速决!”
霎那间,灌木丛中跳出一群女子,头戴红巾,赫然便是江湖上鼎鼎有名的红凤组织。
她们手持红绫,翩起纷飞。速度之快,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动作之灵活令人自愧不如,自惭形秽。
上好的精英面前,区区铁剑帮的几个杂碎,根本不够看。只三两下,便已横七竖八躺了一地,呻吟声此起彼伏,连绵不绝。
“韦姨娘怕是要失望了。不过没关系。她很快就会去黄泉路上了呢。”木莲一身白衣,在满地血腥的衬托下显得纤尘不染,喃喃自语中却满是狠毒。
“凤女见过莲娘,大人万福金安。”一名身形窈窕的红衣女子见同伴们已经战斗完毕,对木莲行了个标准的致敬礼。
“哦, 不必道谢。我救了你一命,你也救了我一命,我们扯平了。”木莲好似才刚刚回神,懒懒地打了个哈欠,微挑眉梢。
“凤女告退,莲娘保重。”
不过片刻,这儿已重新宁静,便连那几个大汉,也被红凤组织带走了。
“竹下的公子,您可已经躲在暗处观察小女子好久了。您如此做,不知是劫财还是劫色呢?”木莲还是笑,却多了一份冷冽。
“莲娘大人,重华有礼了。”
清新好听的声音响起,从竹下走出一位白衣公子。他,便是先帝惠妃所出的三皇子--重华。武功一流,多才多艺,又与木六一般精通政治皇权,深谙诡计之道。
(祯临帝为淑德皇后所出,是重华的大哥)
传闻他即将被王朝祯临帝任命为储君,权倾朝野。
然而,此时此刻这位立下赫赫战功的飞龙王爷的内心世界......可远远没有表面那么平静,早已是汹涌澎湃,波涛起伏。
如果今天没有恰巧来竹林,并看到这“血腥暴力”的一幕的话,打死他他也不敢想象清浅淡漠的木家六姑娘便是江湖上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神医莲娘,更别提相信了。
可是,眼见为实。木莲的这份临危不惧,冷漠无情,谈笑自若,一尘不染,包括她轻而易举地请来凤女,无不都在告诉他,她便是莲娘。再加上她的谋略与魄力......
这女子太可怕了。
不过,这些并不重要。为什么,为什么看见木莲的时候他心跳如此之快呢?
哪怕是杀人时......?!
他好像情不自禁地想看不管什么时候的她,很想去了解她背后的一切......
难道,自己喜欢上她了么?
呸呸呸,怎么可能呢?重华被自己的想法吓了一跳,他可不信什么一见钟情!
在重华思绪万千时,木莲也在观察这位胆大包天的“偷窥”王爷。
只见一袭雪白的衣衫飘扬,俊美的容颜上有些许迷茫。他的眼睛如春日里还未融化的暖雪,闪亮,晶莹,晃眼,又带着不曾察觉的凌冽;他的唇色如玉,嘴角微抿,淡淡的笑容,如四月阳光,舒适惬意。墨玉一般流畅的长发用雪白的丝带束起来,一半披散,一半束敷,风流自在,优雅贵气。
当真是陌上人如玉,公子世无双。
心,蓦然漏了一拍。
怎么?美色当前,你连正事都忘了么?木莲压下悸动,自嘲地笑笑。
“呵,我当是谁,原来是三王爷啊。王爷看见了小女子所有秘密,就不怕招来杀身之祸么?毕竟,死人才不会泄密嘛!“
六小姐淡淡地说。
“哦?本王敢肯定木六姑娘舍不得也不会杀我,对吧?”重华玩味般的笑了。
“殿下怎么就如此肯定呢?”莲微恼。
她确实不会杀他,也不想杀他。一来他还有利用价值,二来看着这张人神共愤的脸,她也下不去手啊!但她精于掌握所有东西惯了,非常讨厌别人猜出她心中所想。毕竟,这种被别人掌控的感觉真特么不爽啊!
显然,重华很清楚这一点。
一向不恭的他竟没有再说,反而神色渐严。郑重地说:“木姑娘,看得出来你我都有求于对方,不如你来我府上做幕僚,我帮你解决问题。对于我们,百利而无一害。本王诚挚请求,不知木姑娘意下如何?”
“叫我六姐儿或莲姐儿就可以了,木家人便是如此叫的。”稍等片刻,重华便听到木莲如黄莺般动听的噪音响起。
不由心中一喜,他知道,她答应了。
“还是唤你莲儿姑娘吧!”
(三)王府共处,暗生爱慕
飞龙王府,莲花苑。
木莲一身青纱,眉目如画般悠然,一双纤纤素手白净修长,握着一本书卷。灵动的双眸此时微微呆滞,凝望窗外。
她自己也不知,是怎么被重华那混蛋拐进来的。明明他还撞破了自己的“好事”,利诱几句却被他忽悠来王府!还被他......被他给强吻了!!想到自己一世英名尽毁在三王爷手里,饶是再冷静自持,也不由柳眉倒竖,气鼓鼓地将书卷一丢,横躺在床上。
不知怎得,踏进门来的重华看如雪莲般的木六姑娘,想到了这么首诗:
窈窕身姿似水蛇,
黑发盘花挽奇香。
如莲似竹气脱俗,
绸随风起花满地。
当然,这些话他是不敢对她说的。
看她的样子,似乎还在气那天他的强吻。他不是情难自禁,是做戏给某人看好吗?!
“莲儿姑娘,你就莫气了。本王并非故意的,是为......总之,本王也不是什么禽兽,不会无缘无故轻薄你的。”
“呵呵,你不是禽兽,你是禽兽不如!”
木莲起身,毒舌地回了一句。
“.......本王不是故意的。”
即使被木莲呛得无法辩驳,重华也只能颠颠复复的说这一句话。谁叫他理亏在先呐!
“罢了,我倒也不想得饶人处不饶人。那天的事算了吧,我相信你不是故意的,因为我也注意到了某只眼睛。只是公子,既然我们互相利用,也该开始了。”
木莲见重华如此,倒是不好意思了,怎么说人家也是个飞龙王爷呀,总得给点面子是不是。她便机智巧妙地插开了话题。
“正是如此,本王今天之所以来这儿,也是为了此事。”
重华见木莲不在追究,也很高兴,忙不迭地说出来意。
“既然是同一条绳上的蚂蚱,那么王爷有何要求,小女子定当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哈哈,赴汤蹈火、在所不辞什么的倒是不用,只是需要姑娘帮个小忙即可。”重华不由爽朗地笑笑,显然被木莲“豪情壮志在心头”的说辞逗乐了。
“公子请讲。”
“本王要争皇位你知道吗?”重华单刀直入。
“有什么奇怪的吗?除了你的二王兄确确实实与世无争,一心一意扶你上位之外;皇上的六个弟弟,哪怕是看似玩世不恭的五皇子、看似‘天真可爱纯洁无瑕’的七皇子,又有哪个不想得那至高的王权呢?”木莲勾唇一笑。
“不愧是莲娘。在下敬佩。”重华已经无话可说了。木六小姐,太聪明了。
“这次,四弟要动手了。本王对他造成了极大威胁,他已经容不下本王了。暗卫探得,四弟准备拿本王此次负责的长江水利工程动手脚。此人诡计多端,一日不除,一日难以安生。”重华闭了闭眼,发出长叹。
“所以?”木莲已然猜出三王爷此次前来的目的了,“你想让我猜重凌会怎样出招,然后水来土掩、斩草除根?”
(重凌,四王爷,先帝静妃所出)
“对。”
“将所有资料给我,我会在明天给你答复。”反正一损俱损,木莲也不屑于隐藏实力了。就让重华看看她的水平,才能让他依赖她,更赏识她,不是吗??
重华显然有些惊讶,却没有多问,“好。”
一整个下午,木莲都将自己关在莲花苑中,苦苦钻研对策,连晚饭都没有吃。
重华有些过意不去,可是那毕竟是木莲的事,照理说他是管不着的。
再说了,木莲用功不是于他有利吗?问题是飞龙王爷就是那么纠结。
有的时候,当日落西山,晚霞扑面,心动而不自知。
“晓麟,吩咐厨房,做一些夜宵,呃,糕点之类的吧!”重华有些犹豫地开口。
“是。”作为三王爷的贴身暗卫,晓麟此刻是崩溃的。他跟了主子七年了啊!!就从来没有看见过主子对哪个姑娘如此上心过,还怕人家饿着!这真的是那个令人闻风丧胆的飞龙吗??!
少顷,莲花苑。
木莲此时的心情真的不亚于晓麟。
震惊,被雷到,不可思议,微微戒备,以及,说不上来的感动。
冷漠无情的飞龙王爷给自己送吃的?!
是自己江湖“莲府”的消息有误吗?这三王爷,也很贴心啊,至少对下属很好。她是莲娘,不会被表面所惑,可不管再怎么装,深更半夜送点心也太过了。毕竟自己都答应他了,不需如此做的。
下毒?重华绝对没有傻到这种地步啊!就算要除掉自己,那也要到事情解决完再动手呀!
这么一想,他应该是真的关心吧。
一阵暖流涌过,木莲叹了口气。她是真的要被吃死了吗?
对这个男人简直毫无办法了。
何苦如此呢,他们,是不会有未来的。
重华见木莲久久不说话,十分忐忑。
“莲儿姑娘,我没有别的意思,只是看你劳累,又没有吃晚饭,特地来送一些点心,希望你不要嫌弃。”三王爷暗恨不争气,俊脸染上了一层薄薄的红晕。
“谢过王爷,如果王爷不嫌弃小女,那便请一起用餐吧。”木莲知道这样并不合理,但还是想试一试重华的意思。
“好呀!”重华欣然应道。
木莲微微蹙眉,不再言语。
星辰闪耀,一轮明月之下,镌刻着雕花的木窗,栩栩生辉。
一瞥眸,窗中,少男少女的影子拉得很长很长......欢声笑语,可口酥软的点心,甜蜜的味道,无不彰显的岁月静好,盛世双人。
多年以后,当木莲回忆起这一幕,她才知道,原来那个时候她便已经动心了。
在第三天早晨,木莲将一整套的方案给了重华。“殿下所托,小女已竭尽全力。至于成败与否,便不是我可以妄下断论的。”
重华还能说什么呢?看过方案,他也只能再再再次感叹一句,不愧是江湖“莲娘”,不愧是帝国第一才女。
木莲总结的、挑错的、应对的、找茬的,他也只能用几个词语来概括:损人,毒辣,阴险,狡诈,对自己方百利而无一害。
最最重要的就是她切入中心,直捣黄龙。
“本王在此谢过姑娘。”
“不必。”
(四)重华中毒,京都变天
“木姑娘,奴婢奉三王爷之命,前来送姑娘前往东𣌀别庄。”一名漂亮的侍女走进房间,深深地对木莲鞠了一躬。
“嗯。”木六小姐今日盘了一个端庄得体的凌云髻,大家闺秀的气质览露无疑。“木府那儿如何了?王爷把我的事情办好了么?”
“韦姨娘死了。小姐家里现在是筱姨娘掌权,您的弟弟安好。”侍女恭敬地回答。
“哦,三王爷果然信守承诺。”莲娘满意地点点头。
“姑娘......您就一点儿也不担心王爷吗?王爷将您的安危放在第一,还亲自吩咐将您带往别院,使您免受牵连。您就.......毕竟,这一次,不是一般的凶险呢。” 侍女迟疑着,终究问了出来。
“你知道的,倒不是一般的多。我自是知晓此行凶险,但那是王爷自己选的,与我何干?况且,把我置往别院,也是我们的交易之一,是我帮他提出的附加要求。再说了,就算我担心,又有什么用呢?又不会因我的担忧而变简单。” 木莲极少极少说这么长的话,与其说是想讽刺婢女,倒不如说是想掩盖那一瞬的心慌。
......
日子依然一天天过去,木莲在东䂀别庄清闲依旧。养养花,逗逗鸟,煮煮茶,有时读读兵书,读读史卷,或去山坡上走一走。当然她还是干着老本行,救死扶伤。妙手回春之术引得江湖上的人更加口口称赞,“莲府”这个品牌也是越打越响,名扬万里。
只是她却不敢像以前那样对着窗外发太多的呆,因为在那时候,她总是想起在三王府上的那几天,想起重华的音容笑貌,想起他给自己带来的糕点,想起他柔情似水,他勤于政务的模样。她也不知道自己究竟是怎么了,感觉是中了魔,时不时会忆起重华。
难道,她是真的喜欢他了吗?
可是木莲没有太多的时间去想了,因为这天晚上,异变突生。
亥时,别院中来了一位不速之客。一名黑衣人打开了木莲房中的窗户,跌了进来。那人满身是血的样子,饶是经过大风大浪的莲娘都被惊吓了。当然,只不过片刻,她便恢复了镇静,并认出了这个人。飞龙王爷重华的贴身暗卫------晓麟!
不好的预感从心中油然而生,木莲颤颤巍巍地问:“你来何事?”
“木莲姑娘,求求你回去救救我家主子吧,我知道您不愿意卷入朝堂之争,帮我家主子出谋划策一次已经是网开一面。但求求你看在王爷对您还不错的份上,救救王爷吧。”
晓麟跪在地上磕着头,血涓涓而下。
“不要再跪了,快说,王爷出了什么事。”
木莲急切地站了起来。
“您给主子出的计策成功了,这一仗六王爷被王爷所打败,气不过就集结了自己所有的江湖力量去暗杀王爷。虽然王爷有金软甲护体没有死,但也已重伤,危在旦夕,我知道您是江湖神医,求求你救救主子吧。”
晓麟尽量简明扼要地说了王爷的情况,言辞极其的恳切。
“晓麟带我去救王爷。阿鸣,去府上集结人手,悄悄地赶往王府。”木莲在危急时刻任不慌张,有条不紊的吩咐好两人。
“是!”
王府。
木莲的动作出神入化,飞快到令人眼花缭乱,只片刻便已扎了七七四十九针。
“王命的情况过于危急,需要碧水天山上的雪莲花才可治愈。我现在只能勉强用我自己的独门秘书钓住他的生命10天。这10天里必须要拿到雪莲花,否则王爷会死。”
木莲揩了一把汗水,心急如焚。
“雪莲花岂是好求?”饶是王府之人再不懂医术,却也知道,雪莲花千年一开,还在碧水天山上,其珍贵不亚于凤毛麟角。
“我去求。你们都不知道雪莲花的习性以及样子,只有作为莲娘的我知道。”
木莲做了决定,谁也劝不动。
后来的事情,似乎是那么的顺理成章。
木莲找到了雪莲花,熬成汤药给重华喝。救回来重华的性命,可是自己却因为多处划伤而奄奄一息。
然后重华就疯了,跑到江湖上一个月都不知所踪。一个月后,木六的师傅来了,救回了自己爱徒的命。王府的所有人都知道绝对是王爷求来的。
再后来,重华向木莲表白了,可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木六小姐拒绝了。
第二天,她给木府的人和王府的人留下了一张纸条,写明自己要去江湖上闯荡,跟随自己的师傅去救活更多的病人,积累威名。
转眼间,便又是四年。
恰巧,那日木莲到酒家,便有了开头一幕。
(五)酒楼再会,忆起往昔
黑衣女子终究是现身了。
“我是木六。二王爷,你能回避一下么?我想跟三王爷说几句话。”她道。
重冽神色复杂,道“莲娘随意。”说完,便走下楼去,留给木莲和重华单独的空间。
白衣男子模糊的看着那张熟悉的面容,忽而眉头蹙起,忽而神色恍然,突然他惊喜地跳起来,“你是木莲!是莲儿!”
“你醉了。”木莲星眸中流出痛楚。
这人怎么这么傻呀,喜欢她就追她呀,何必为了不将她卷入皇权,隐藏这段感情,只是悄悄地试探,然后苦苦的这样折磨自己呢?
“我没有醉,我知道莲儿你回来啦,不要再离开我好不好,陪着我,陪着我!我愿意为你去死,我愿意尽我之力保你一世平安。”
已经20多岁的男人,竟笑得像个孩子。
“好,我不走了,不走了。”
木莲既像是对自己发誓,又像是对重华喃喃地担保。
“我们拉钩!”
祯临八年间,三王爷向皇上请旨,赐婚于其和木六。同年,木府六小姐下嫁于三王爷,成为三王妃。夫妻两人举案其眉,琴瑟和谐,百年恩爱。三年后,二十五岁的皇帝病逝,三王爷稳住朝堂,成功即位。同年,封木莲为皇后,吏册记载为“莲后”。重华是重氏王朝唯一一个一生只有一位妻子的皇。
再两年,莲后孕有一子一女,哥哥取名为重峥,妹妹取名为重荣。
峥嵘岁月,静好的年华中,我们遇见了,所以此生不悔,此情不渝。
后记*木莲
阿华,你一直觉得你自己爱我,而我不爱你;可是你却不知道,早在很久很久很久以前,我在竹木林看见你的那一刹,我便注定生是你的人,死是你的鬼, 会爱你一世,会与你此生纠缠不清,绵绵情意。
今夕何夕兮,搴舟中流。
今日何日兮,得与王子同舟。
蒙羞被好兮,不訾诟耻。
心几烦而不绝兮,得知王子。
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
⑷ 从东莞火车站到寮步镇坑口香市路牡丹亭大酒楼坐什么车方便到达
公交线路:826路,全程约12.9公里
1、从东莞火车站步行约690米,到达东莞火车站站前广场站
2、乘坐826路,经过15站, 到达香市路口站
3、步行约580米,到达牡丹亭大酒楼(新安...
⑸ 东莞寮步哪家酒楼有茶喝
很多啊,牡丹亭、悦莱、威隆、和兴,牡丹亭喝早茶的比较多。
⑹ 我的饭店叫‘贵芙蓉酒楼“希望各位人士帮我取12个雅间名称,谢谢!最好是三个字的。
梅花筑、 杏花轩、 桃花凳带源、 牡丹亭、 石榴堂、 莲花座、 玉簪宫、 桂飘香、 纤羡菊香苑、 芙蓉居、 枣竖芦山茶谷、 水仙阁。
⑺ 推荐几首好听的昆曲选段!
《惊梦》
《闹龙宫》
《西厢记》《关汉卿》
《夕鹤》
《贵妃东渡》
《辩冤》
《斩娥》
《出猎》
《下山》
《扫松》
《闹龙宫》
《白蛇传》
《奇双会》
《小商河》
《芦林》
《嫁妹》
《写本》
《酒楼》
《胖姑学舌》
《西游记·认子》
《占花魁·湖楼》
《红梨记·花婆》
《关汉卿》
《断桥》
《下山》
《档马》
《听琴》
《闹学》
《思凡》
《弹词》
《辩冤》
《游园》
《赠剑》
《天罡阵》
《棋盘会》
《盗仙草》
《芦花荡》
《牡丹亭》
《借茶》
《女弹》
《断桥》
《佳期》
《小商河》
《武松打虎》
《相约相骂》
《闹天宫》
《出塞》
《游园》
《佳期》
《寄子》
《夜奔》
《游园》
《天罡阵》
《小放牛》
《写真离魂》
《扫松》
《琴挑》
《挑华车》
《痴梦》
《夜奔》
《逼休》
《昭君出塞》
《夜巡》
《小宴》
《挑华车》
《四平山》
《玉簪记》
《戏叔》
《金不换》
《见娘》
《佳期》
《扫秦》
《百花赠剑》
《奇双会》
【小宴】
【下山乎高】
【酒搂】
【狮吼记】
【思凡】
【活捉】
【芦林】
【水淹七军】
【断桥】
【村姑小姐】
【渔家乐】
【奇袭白虎团】
【夕鹤】
【单刀会】
【长生殿】
《百花赠剑》
《琴挑》
【牡丹亭】
《牡丹亭》
《千里送京娘》
《夕鹤冲高》
【血溅美人图】
【夜奔】
【红霞】
【百花赠剑】
【琵琶记】
【桃花扇】
【夜巡】
【义侠记·杀嫂】散顷尺
【活捉】
【宦门子弟错立身】
【西厢记】
【长生殿】
【钟馗嫁妹】
【林冲夜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