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苗介绍
Ⅰ 占地牡丹苗是什么
叶,互生。花单生茎顶,花径10-30cm,花色有白、黄、粉、红、紫及复色,有单瓣、复瓣、重瓣和台阁性花。花萼有5片。 牡丹的分辨方法很多,按株型可分为直立型、开展型和半开张型;按芽型可分为圆芽型、狭芽型、鹰嘴型和露嘴型;按分枝习性可分为单枝型和丛枝型;按花色可分白、黄、粉、红、紫、墨紫(黑)、雪青(粉蓝)、绿和复色;按花期可分为早花型、中花型、晚花型和秋冬型(有些品种有二次开花的习性,春天开花后,秋冬可再次自然开花,即称为秋冬型);按花型可分为系、类、组型四级。四个系即牡丹系、紫斑牡丹系、黄牡丹系和紫牡丹系;二个类即单花类和台阁花类;二个组即千层组和楼子组;组以下根据花的形状分为若干型,如单瓣型、荷花型、托桂型、皇冠型等。
牡丹花(20张)牡丹为多年生落叶小灌木生长缓慢,株型小,株高多在0.5~2米之间;根肉质,粗而长,中心木质化,长度一般在0.5~0.8米,极少数根长度可达2米;根皮和根肉的色泽因品种而异;枝干直立而脆,圆形,为从根茎处丛生数枝而成灌木状,当年生枝光滑、草木,黄褐色,常开裂而剥落;叶互生,叶片通常为二回三出复叶,枝上部常为单叶,小叶片有披针、卵圆、椭圆等形状,顶生小叶常为2~3裂,叶上面深绿色或黄绿色,下为灰绿色,光滑或有毛;总叶柄长8~20厘米,表面有凹槽;花单生于当年枝顶,两性,花大色艳,形美多姿,花径10~30厘米;花的颜色有白、黄、粉、红、紫红、紫、墨紫(黑)、雪青(粉蓝)、绿、复色十大色;雄雌蕊常有瓣化现象,花瓣自然增多和雄、雌蕊瓣化的程度与品种、栽培环境条件、生长年限等有关;正常花的雄蕊多数,结籽力强,种籽成熟度也高,雌蕊瓣化严重的花,结籽少而不实或不结籽,完全花雄蕊离生,心皮一般5枚,少有8枚,各有瓶状子房一室,边缘胎座,多数胚珠,骨果五角,每一果角结籽7~13粒,种籽类圆形,成熟时为共黄色,老时变成黑褐色,成熟种子直径0.6~0.9厘米,千粒重约400克。 牡丹由野生变家种后,因环境条件变化及人工不断地选育和栽培,除花色、花型、花期早晚有变异外,而且在株的形态、根的长短、粗细、叶的色泽、形状等方面也发生了变异。
株型
因品种不同,牡丹植株有高有矮、有丛有独、有直有斜、有聚有散,各有所异。一般来说按其形状或分为五个类型; 1.直立型 枝条直立挺拔而较高,分布紧凑,展开角度小,枝知与垂直线的夹角多在30o以内。节间较长,新生枝年生长量在10~15厘米,一般五年生株高40~50厘米,高者达1米以上。如“首案红”、“紫二乔”、“姚黄”等。 2.疏散型 枝条多疏散弯曲向四周伸展,株幅大于株高,形成低矮展开的株形,枝条展开时与垂直线的夹角多在45o以上,新枝长,较软。如“赵粉”、“守重红”、“山花烂漫”、“青龙卧墨池”等。 3.开张型 枝条生长健壮挺拔,向四周斜伸开张,角度在上述两者之间,株形圆满端正,高矮适中,新枝年生长量6~8厘米,一般五年生株高在30~40厘米。如“状元红”、“银红巧对”、“金玉交章”等。 4.矮生型 枝条生长缓慢,节间短而叶密,枝条分布紧凑短小,年新枝生长量为2~4厘米,一般五年生株高15高厘米左右。如“美人红”、“罗汉红”、“海云紫”等为代表。 5.独干型 多为人工培植的艺术造型,具有明显的主干,主干高矮不等,一般在20~80厘米。主干上部分生数枝,构成树冠(有的无树冠),形态古雅,酷似盆景,生长较慢,一般成型期需8年以上。如“十八号”等。
根
牡丹根系发达,具有多数深根形的肉质主根和侧根。初生根始为白色,渐变为黄色至褐色,肉质白色,个别红色,肉质中心木质化,俗称“木心”。肉质部储有大量养份和水份供植株生长,一般来说,根深的植株枝叶茂盛,植株较高,根浅则枝短株型矮。牡丹因品种不同,其根型、数量也不一致,但大体上可分为三类: 1、直根型 此类型的根深(四年生的牡丹根可入土80厘米以上),但根条稀疏,没有明显的主根,仅有几十条粗细均匀的粗“面条根”,根光滑、皮百,根上极少分生小根,根(加工后称“丹皮”)产量高,质量好。如“凤丹”、“赵粉”、“二乔”、“墨魁”等。这类牡丹多为药用兼观赏两用品种。 2、坡根型 此类根条粗细长短不一,分生侧根较多,交叉生长,俗称“鸡爪根”,多数入土较浅,斜坡角度大。如“青山贯雪”、“白玉”、“黄花葵”等品种,此类牡丹产丹皮质量、产量低于直根型,不适于药用栽培。 3、中间型 此类根条稀密适中,无明显主根,生有多数粗细均称、根皮光滑的“面条根”,平均入土深度在70~80厘米,如“种生黑”、“姚黄”等,既可观赏,又可药用。
芽
牡丹的芽外由6~8枚鳞片所包,所以牡丹芽又称“鳞芽”。牡丹以鳞芽越冬。牡丹的芽按功能和分化程度分为花芽、叶芽、潜伏芽和不定芽四种。 1、花芽 牡丹的花芽为混合芽,能抽枝、长叶、开花。着生在枝条顶端的称为“顶生花芽”,开过一次花的枝条,花茎便自行干枯回缩一段。着生在干枯花茎下部的叶腋间的花芽称为“腋生花芽”或“侧生花芽”。花芽一般都比较肥大饱满,剥除鳞片,可见“花胎”(即鳞芽内部的幼小花蕾)。 2、叶芽 叶芽只抽枝长叶,多数着生在花芽下部的叶腋间,也有着生在枝条顶端的,较花芽瘦小,萌发后发育成枝条。 3、潜伏芽 潜伏芽着生在新枝的最下部,形状瘪小,如粟粒,俗称“狗鳖”。平时不萌发,在花芽、叶芽或枝条受伤后才能萌发,其寿命较长,可维持10~15年之久。 4、不定芽 着生在根茎处的芽叫做“不定芽”。出土后抽生为萌蘖枝,俗称“土芽”。不定芽萌发力特强,是接穗、更新老枝(股)和增加新股的主要来源。不定芽当年不开花,生长旺盛者,在顶部当年可发育分化形成花芽,翌年开花。 牡丹在芽因品种不同在形状、颜色等方面均有差异,形态百出,各有特征。大体上有圆锥型、珍珠型、扁圆型、长锥型、鹰咀型等;各形状之间又有大小、鳞片的多少、芽质瘪瘦虚实等差别;颜色也有青绿、黄绿、土红、土黄、银灰、棕褐和不同程度的紫红等色;另外还有花色和混和色,是秋季分辨品种的主要依据。因此,单靠芽的形状、颜色等很难识别牡丹的品种,需靠长期耐心细致的观察,才能掌握每一品种鳞芽的特性。
分枝
因当年生效枝上节间长短不同,着生芽数及新枝萌发力强弱也不同,分枝的习性也有明显差异但分枝上有以下类型: 黄牡丹
1、单枝型 当年生新枝节间长,着生芽较少,仅在基部1~2节部位或第1~3节部位上生芽,并且这些新芽中,当年仅有一芽萌发成为当年生新枝,该类型一般株高枝稀,如“姚黄”等。 2、稠枝型 当年生新枝节间短,着生新芽较多,一般3~5个,新芽发枝力强,每个新芽在当年都能抽出形成短枝,枝多较稠、丛生。这类品种的植株一般较矮,分枝密。如“瑛珞宝珠”、“丹炉红”、“脂红”等。
叶
牡丹叶互生,由叶片、叶柄组成。叶形、大小、色泽、质地等因品种而异可分为以下几类: 1、大形圆叶型 全叶大而圆,长40厘米以上,宽25厘米以上,小叶宽大,圆纯而肥厚,呈广卵形或卵形;侧小叶边缘缺少;叶面多平展。如“王红”、“大胡红”、“墨魁”、“首案红”等。 2、大形长叶型 全叶大小同前,但小叶较狭长,呈长椭圆形,质较薄,边缘缺刻少而尖,叶较稀而平展或下垂,如“银粉金鳞”、“冰凌罩红石”等。 3、小叶圆叶型 全叶较小,长约20~30厘米,小叶短而厚,边缘缺刻少而圆纯。如“葛巾紫”、“蓝田玉”、“美人红”等。 4、小形长叶型 全叶大小同上,但小叶较狭,边缘缺刻尖而上卷。如“脂红”、“烟龙紫”等。 5、中形叶型 全叶中等大小,长约30~40厘米,小叶长椭圆形,边缘缺刻多且较尖又上卷,叶多斜伸。如“假葛巾紫”、“状元红”、“大棕紫”等。 另外,还有特殊的叶形。如“三奇集盛”,每个叶柄上只生三枚不规律的圆形叶片,比一般品种少三分之二,为二回一出复叶;又如“肉芙蓉”、“大棕紫”,每一叶柄上着生三组叶片,分为顶五后六共十一枚小叶,比一般品种多二片。 牡丹叶的颜色以绿色、黄绿色为主,个别品种的叶有深浅不同程度的紫晕;有的叶面上还缀有紫色或黄色的斑点;叶背面多为灰绿色和浅灰色,个别的品种(如“鹤白”)茸毛特别多。
叶柄
牡丹的叶柄也有粗细、硬软、长短之分,长者可达40厘米,短者不过10厘米;叶柄凹处多为暗紫、紫红、灰褐、黄绿等不同颜色。叶柄的长短,特别是叶柄和枝条夹角的大小因品种不同差异较大,同时对花的观赏价值影响也较大,叶柄与枝夹角大,叶面平展或下垂,叶也较稀,如“墨魁”,花朵均着生在叶丛之上,形成花美叶秀,相得益彰的观赏价值;相反,叶柄较短,叶柄与枝条夹角较小,因枝叶紧密,花朵常藏在叶丛中,造成“叶里藏花”现象,大大降低了观赏价值。
花
牡丹花大色艳,品种繁多。有的品种花器齐全,萼片,雄蕊、雌蕊发育正常,如“似荷莲”、“凤丹白”等;但有的品种雄、雌蕊瓣化或退化,形成了多姿形美的花型,五彩缤纷的花朵。 根据花瓣层次的多少,传统上将花分为:单瓣(层)类、重瓣(层)类、千瓣(层)类。在这三大类中,又视花朵的形态特征分为:葵花型、荷花型、玫瑰花型、半球型、皇冠型、绣球型(传统上把皇冠型和绣球型称为起楼)六种花型。这种分类方法比较直观地反映了花朵的各种变化形态。
果实种籽
单瓣花结骨 果五角,每一果角结籽7-13粒,种籽类圆形。外果皮始为绿色,有毛,成熟时为蟹黄色,种籽为黄绿色,过熟时果角开裂,种籽为黑褐色,每公斤可称干种2400-3000粒。重瓣花一般结果1-5角,但种籽仅有部分成实,或完全不实;千瓣花类不结果和籽。 牡丹花花朵的形态特征分为:葵花型、荷花型、玫瑰花型、半球。
Ⅱ 新栽牡丹苗几年开花
牡丹苗一般需要3到5年的主枝才会发花芽 。
牡丹花株型
1、直立型:直立型牡丹枝条直立挺拔而较高,分布紧凑,展开角度小,枝与垂直线的夹角多在30°以内,节间较长,一般五年生株高40~50厘米。
2、疏散型:疏散型牡丹枝条多疏散弯曲向四周伸展,株幅大于株高,低矮展开,枝条展开时与垂直线的夹角多在45°以上。
3、开张型:开张型牡丹枝条健壮挺拔,向四周斜伸开张,株形圆满端正,高矮适中,一般五年生株高在30~40厘米。
(2)牡丹苗介绍扩展阅读:
牡丹作为观赏植物栽培,则始于南北朝。据唐代韦绚《刘宾客嘉话录》记载:“北齐杨子华有画牡丹极分明。子华北齐人,则知牡丹久矣。”又据《太平御览》谢康乐说:“南朝宋时,永嘉(今温州一带)水际竹间多牡丹”。
“牡丹”这一名称的出现,标志着牡丹栽培历史的开始。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说:“牡丹虽结籽而根上生苗,故谓“牡“(意谓可无性繁殖),其花红故谓“丹”。”
Ⅲ 牡丹苗怎么种植方法 牡丹花最简单种植方法分享
1、适宜光照。
牡丹喜欢阳光但不能暴晒,如果是地栽,要选在地势比较高的向东方向,如果是家庭养护则要放在向东的阳台。夏季光照强烈的时候要适当遮阴,如果长期在光照下暴晒,会导致叶片和花朵晒伤枯萎,甚至导致植株死亡。
2、水分管理。
牡丹是吸水不发达的肉质根,不能浇水过多。入夏后温度比较高,蒸腾速率大,可以适量增加浇水,等土壤干燥后浇。如果是雨季要注意排水,否则会导致土壤板结,也要及时松土,避免积水。冬季植物生长速度慢,一般不浇水。
3、施肥方法。
牡丹喜肥,一年要施肥三次。第一次施肥是在花前,可以促进开花,为开花提供充足的养分,第二次是在花后的半个月左右,补充消耗的养分,提高土壤肥力,第三次是在初冬,入冬前使用一次腐熟的有机肥,能够保证越冬,后期也不需要施肥。
4、修剪枝叶。
在牡丹春季萌发后,要对其枝叶进行修剪,一般留五枝左右,其他的全部剪去,可以使营养集中供养。秋冬季节修剪要剪去干花柄,生长不良的细弱枝和无花枝。如果是盆栽,则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进行修剪,原则是不互相遮挡,空间布局合理。
Ⅳ 微型牡丹苗有哪些特点
微型牡丹苗的品种选择:微型催花银槐腊牡丹技术对品种的要求非常严格,一般应具备以下特点:①花芽形成时间早,分化完全。这是催花成功的基础。②自然开花率高,丰花性强,花茎粗、壮、短、直,花态直上,花型以菊花型、蔷薇锋滑型、皇冠型为主,花色以红、紫红、粉、蓝色为主,自然花期早或中早型。③复叶大,小叶宽,以使叶花比例协调,增加观赏效果。④植株须根多,生长势强。
经笔者多年试验、实践,适于微型催花牡丹的品种有藏枝红、胡红、鲁菏红明改、似荷莲、娃娃面、淑女装、菱花湛露、胜葛巾、乌金耀辉等。
Ⅳ 牡丹花怎么养
1、光照要充足
牡丹是喜阳植物,但是不能在烈日下直接晒,好多花友的牡丹就是因为被晒死的。让牡丹能够接受充足的阳光,有利于花芽分化,促进花苞快速膨大,而且牡丹也会长得更加的健壮。春季的阳光是非常适合牡丹花的,因为春季的阳光比较温和,没有夏日的光照强度。所以,三四月份的光照是非常适合牡丹的,这个时间段就尽情的让牡丹去晒太阳吧。到了5月中旬或者6月,光照开始变强,尤其是南方地区,这时候就要注意了,不能再把牡丹放在烈日下去暴晒了,容易晒死。
总结:牡丹花怎么养,需要注意些什么?其实只要把根系养好,温度和光照适宜,养分跟上,牡丹就能够开花。并不是说牡丹只能开一次花,也不是说牡丹第二年就会死掉。只要按照它适宜的环境去养护它,它就能够不断的去开花,每年都能够开花,非常的好看。
Ⅵ 牡丹苗怎么种
栽植牡丹抄的时间以秋分前后为最好(春季栽植,很难开花)。此时是牡丹萌生新根的最盛期。这个时间栽上至封冻,新根可萌发20厘米左右,翌年萌芽快,生长旺盛。另外,牡丹是肉质根,入土深,喜高燥,恶低湿。喜透水性好的沙壤土地,黏土地、微碱性的土壤经改良后,也可栽植牡丹。
牡丹定植前最好将土地深翻50厘米,施足底肥,刨穴的深度要视植株的根系长短而定,使根系舒展,植株放进穴内时,根颈部可略低于地面10厘米,随填土随上提,提于根颈部离地面3厘米左右即可。填土时要分层捣实,使土壤和根系紧密接触,方易成活。我国长江以南引种栽培牡丹要注意抬高地势,增强排水能力;而北方引植牡丹,则要加强防寒措施,可加盖草及牛、马粪,以使牡丹安全过冬。
Ⅶ 牡丹苗怎么种
牡丹是我国名贵的观赏植物,也是很多爱花人士最喜欢的花卉种类,很多人都想在家里种植牡丹。种过牡丹的都知道,它一般是选用苗进行栽植,下面就给大家介绍牡丹花苗的种植技术方法。
一、牡丹花苗种植时间
很多人都以为牡丹花苗种植最佳时间是在春季,其实不是,牡丹苗最佳种植时间是在秋季,阴历的八月份到九月份是种植牡丹花的最佳时间,秋季种植牡丹最迟可推迟到阴历十月上旬(南方温度高,可适当推迟牡丹种植时间)。
二、牡丹花苗种植方法
1、土壤。种植牡丹应选择疏松、肥沃、透气性较好的砂壤土;
2、底肥。牡丹喜肥,种植牡丹花底肥是少不了的,可选择发酵好的农家肥、饼肥(比如,人畜粪、菜籽饼等)与土壤混合均匀备用;
3、栽植。根据牡丹苗大小来挖深浅适中的苗坑,将苗放入苗坑扶正填土捣实,土壤埋至与苗根顶部齐平即可。注意土一定要捣实,不然牡丹苗与土壤接触不好可能会将牡丹苗“吊死”;
4、浇水。牡丹苗栽植好后浇一次透水,冬季一般不用浇水,其他季节做到“不干不浇”即可;
5、追肥。刚栽的第一年无需追肥,第二年开始,每年至少追三次肥,花前肥、花后肥、越冬肥;
6、修剪。春分前后可剪去枯枝、伤枝、病枝及多余杂乱侧生枝条。
三、牡丹花苗种植注意事项
1、牡丹不适合在盐碱地中种植,应选择疏松肥沃的砂壤土来种植牡丹苗;
2、夏季高温天气牡丹苗要避免阳光曝晒,高温季节可通过遮荫网等方式来遮荫避免曝晒对牡丹苗造成的灼伤;
3、种植牡丹花苗特别要注意避免长时间积水,不然会造成牡丹花苗烂根死亡。
我们在选用牡丹苗种植时,一定要掌握好这些要点,特别是种植时间和方法非常重要,可以有效提高成活率。关于牡丹苗种植你还有什么要补充的吗?
Ⅷ 牡丹花苗多少钱一棵 牡丹繁殖养殖方法介绍
1、分株:牡丹花分株时将生长繁茂的大株整株掘起,从根系纹理交接处分开,一般每专3~4枝为一子株且有较完属整的根系,再以硫磺粉和少许泥将根上的伤口涂抹、擦匀,即可另行栽植。
2、嫁接:牡丹花的嫁接繁殖依所用砧木的不同分为两种,一种是野生牡丹,一种是用芍药根,常用的牡丹嫁接方法主要有嵌接法、腹接法和芽接法三种,操作方法也非常简单。
3、扦插:牡丹花扦插繁殖的枝条要选择由牡丹根部发出的当年生土芽枝,或在牡丹整形修剪时选择茎干充实,顶芽饱满而无病虫害的枝条作穗。扦插时插完一畦浇灌一畦,一次浇透。
4、播种:牡丹花播种前必须对土壤进行较细致地整理消毒,土地要深耕细作,施足底肥,穴播、条播均可,播种不可过深,播种后覆土与要面平,再轻轻将土壤踏实,随即浇透水。
5、压条:牡丹花压条时将枝条压倒或在植株上用土压埋,不脱离母株,土壤保持湿润,枝条被埋处生根,然后剪掉栽植,成为新株,这种方法主要有套盆培土压条法和双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