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玫丹百香 » 牡丹亭注

牡丹亭注

发布时间: 2023-03-15 19:14:36

『壹』 汤显祖名作《原来姹紫嫣红开遍》原文是什么

一、出处:

明代戏曲家汤显祖所著《牡丹亭》。

二、原文:

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朝飞暮卷,云霞翠轩,雨丝风片,烟波画船,锦屏人忒看的这韶光贱。

三、译文:

这样繁花似锦的迷人春色无人赏识,都付予了破败的断井颓垣。这样美好的春天,宝贵的时光如何度过呢?使人欢心愉快的事究竟什么人家才有呢?

雕梁画栋,飞阁流丹,碧瓦亭台,如云霞一般灿烂绚丽。和煦的春风,带着蒙蒙细雨,烟波浩渺的春水中浮动着画船。只有像我这样被阻隔在深闺中的女子,才辜负了这大自然的美好春光啊。

四、注释:

画船:装饰华美的游船。

姹紫嫣红:形容花的鲜艳美丽。

(1)牡丹亭注扩展阅读:

作品赏析:

全曲雅丽浓艳而不失蕴藉,情真意切,充分地展示了杜丽娘在游园时的情绪流转,体现出情,景,戏,思一体化的特点。

整首曲子既是景语,也是情语。因事抒怀,叙事抒怀,紧密关联。人物的感情和景色交织在一起,映衬了主人公的对景自怜的伤感,其内心深处顾影自怜的哀愁在美好春光的感召下喷薄而出。

此曲表现了主人公杜丽娘游园恨晚、青春寂寞的悔怨,进而控诉了了封建礼教和封建观念对少女青春的无情摧残。而杜丽娘作为一个刚刚觉醒的少女,不禁感叹春光易逝,哀伤春光寂寞,渴望自由幸福的生活之情。

『贰』 汤显祖:牡丹亭全文 原文翻译注释及赏析

工尺谱: http://gongchepu.net/opera/201/

作者题词

天下女子有情,宁有如杜丽娘者乎!梦其人即病,病即弥连,至手画形容,传于世而后死。死三年矣,复能溟莫中求得其所梦者而生。如丽娘者,乃可谓之有情人耳。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梦中之情,何必非真?天下岂少梦中之人耶!必因荐枕而成亲,待挂冠而为密者,皆形骸之论也。传杜太守事者,仿佛晋武都守李仲文、广州守冯孝将儿女事。予稍为更而演之。至于杜守收拷柳生,亦如汉睢阳王收拷谈生也。嗟夫!人世之事,非人世所可尽。自非通人,恒以理相格耳!第云理之所必无,安知情之所必有邪!

万历戊戌秋清远道人题

【蝶恋花】〔末 [2] 上〕忙处抛人闲处住 [3] 。百计思量,没个为欢处。白日消磨肠断句,世间只有情难诉 [4] 。玉茗堂前朝复暮 [5] ,红烛迎人 [6] ,俊得江山助 [7] 。但是相思莫相负 [8] ,牡丹亭上三生路 [9] 。〔汉宫春〕杜宝黄堂 [10] ,生丽娘小姐,爱踏春阳 [11] 。感梦书生折柳,竟为情伤。写真留记 [12] ,葬梅花道院凄凉。三年上,有梦梅柳子,于此赴高唐 [13] 。果尔回生定配。赴临安取试,寇起淮扬。正把杜公围困,小姐惊惶。教柳郎行探,反遭疑激恼平章 [14] 。风流况 [15] ,施行 [16] 正苦,报中状元郎。
杜丽娘梦写丹青记 [17] 。陈教授说下梨花枪。 [18]
柳秀才偷载回生女。杜平章刁打状元郎。 [19]

【真珠帘】〔生 [20] 上〕河东旧族 [21] 、柳氏名门最。论星宿,连张带鬼 [22] 。几叶到寒儒 [23] ,受雨打风吹。谩说书中能富贵 [24] ,颜如玉,和黄金那里?贫薄把人灰,且养就这浩然之气 [25] 。〔鹧鸪天〕 [26] “刮尽鲸鳌背上霜 [27] ,寒儒偏喜住炎方 [28] 。凭依造化 [29] 三分福,绍接诗书一脉香。能凿壁 [30] ,会悬梁 [31] ,偷天妙手绣文章 [32] 。必须砍得蟾宫桂 [33] ,始信人间玉斧长。”小生姓柳,名梦梅,表字春卿。原系唐朝柳州司马柳宗元之后 [34] ,留家岭南。父亲朝散之职 [35] ,母亲县君之封 [36] 。〔叹介〕所恨俺自小孤单,生事微渺 [37] 。喜的是今日成人长大,二十过头,志慧聪明,三场得手 [38] 。只恨未遭时势 [39] ,不免饥寒。赖有始祖柳州公,带下郭橐驼 [40] ,柳州衙舍,栽接花果。橐驼遗下一个驼孙,也跟随俺广州种树,相依过活。虽然如此,不是男儿结果之场。每日情思昏昏 [41] ,忽然半月之前,做下一梦。梦到一园,梅花树下,立着个美人,不长不短,如送如迎。说道:“柳生,柳生,遇俺方有姻缘之分,发迹 [42] 之期。”因此改名梦梅,春卿为字。正是:“梦短梦长俱是梦,年来年去是何年!”

【九回肠】〔解三酲〕虽则俺改名换字,俏魂儿未卜先知 [43] ?定佳期盼煞蟾宫桂,柳梦梅不卖查梨 [44] 。还则怕嫦娥妒色花颓气 [45] ,等的俺梅子酸心柳皱眉 [46] ,浑如醉。〔三学士〕无萤凿遍了邻家壁 [47] ,甚东墙不许人窥 [48] !有一日春光暗度黄金柳,雪意冲开了白玉梅。〔急三枪〕那时节走马在章台内 [49] ,丝儿翠、笼定个百花魁 [50] 。虽然这般说,有个朋友韩子才,是韩昌黎之后 [51] ,寄居赵佗王台 [52] 。他虽是香火秀才 [53] ,却有些谈吐,不免随喜一会 [54] 。

门前梅柳烂春晖,(张窈窕)见君王觉后疑。(王昌龄)

心似百花开未得,(曹松)托身须上万年枝。(韩偓) [55]

【满庭芳】〔外扮杜太守上〕西蜀名儒,南安太守 [56] ,几番廊庙江湖 [57] 。紫袍金带 [58] ,功业未全无。华发不堪回首 [59] 。意抽簪万里桥西 [60] ,还只怕君恩未许,五马欲踟蹰 [61] 。“一生名宦守南安,莫作寻常太守看。到来只饮官中水 [62] ,归去惟看屋外山。”自家南安太守杜宝,表字子充,乃唐朝杜子美之后 [63] 。流落巴蜀,年过五旬。想廿岁登科 [64] ,三年出守,清名惠政,播在人间。内有夫人甄氏,乃魏朝甄皇后嫡派 [65] 。此家峨眉山,见世出贤德。夫人单生小女,才貌端妍,唤名丽娘,未议婚配。看起自来淑女,无不知书。今日政有馀闲,不免请出夫人,商议此事。正是:“中郎学富单传女 [66] ,伯道官贫更少儿 [67] 。”

【绕池游】〔老旦上〕 [68] 甄妃洛浦,嫡派来西蜀,封大郡南安杜母 [69] 。〔见介〕〔外〕“老拜名邦无甚德,〔老旦〕妾沾封诰有何功 [70] !〔外〕春来闺阁闲多少?〔老旦〕也长向花阴课女工 [71] 。”〔外〕女工一事,想女儿精巧过人。看来古今贤淑,多晓诗书。他日嫁一书生,不枉了谈吐相称。你意下如何?〔老旦〕但凭尊意。

【前腔】 [72] 〔贴持酒台,随旦上〕娇莺欲语,眼见春如许。寸草心,怎报的春光一二 [73] !〔见介〕爹娘万福 [74] 。〔外〕孩儿,后面捧着酒肴,是何主意?〔旦跪介〕今日春光明媚,爹娘宽坐后堂,女孩儿敢进三爵之觞 [75] ,少效千春之祝。〔外笑介〕生受你 [76] 。

【玉山颓】〔旦进酒介〕爹娘万福,女孩儿无限欢娱。坐黄堂百岁春光,进美酒一家天禄 [77] 。祝萱花椿树 [78] ,虽则是子生迟暮,守得见这蟠桃熟 [79] 。〔合〕且提壶,花间竹下长引着凤凰雏 [80] 。〔外〕春香,酌小姐一杯。

【前腔】吾家杜甫,为飘零老愧妻孥 [81] 。〔泪介〕夫人,我比子美公公更可怜也。他还有念老夫诗句男儿 [82] ,俺则有学母氏画眉娇女 [83] 。〔老旦〕相公休焦,倘然招得好女婿,与儿子一般。〔外笑介〕可一般呢!〔老旦〕“做门楣”古语 [84] ,为甚的这叨叨絮絮,才到中年路。〔合前 [85] 〕〔外〕女孩儿,把台盏收去。〔旦下介〕〔外〕叫春香。俺问你小姐终日绣房,有何生活 [86] ?〔贴〕绣房中则是绣。〔外〕绣的许多?〔贴〕绣了打绵 [87] 。〔外〕甚么绵?〔贴〕睡眠。〔外〕好哩,好哩。夫人,你才说“长向花阴课女工”,却纵容女孩儿闲眠,是何家教?叫女孩儿。〔旦上〕爹爹有何分付?〔外〕适问春香,你白日眠睡,是何道理?假如刺绣馀闲,有架上图书,可以寓目。他日到人家,知书知礼,父母光辉。这都是你娘亲失教也。

【玉抱肚】宦囊清苦,也不曾诗书误儒。你好些时做客为儿 [88] ,有一日把家当户。是为爹的疏散不儿拘,道的个为娘是女模 [89] 。

【前腔】〔老旦〕眼前儿女,俺为娘心苏体劬 [90] 。娇养他掌上明珠,出落的人中美玉 [91] 。儿啊,爹三分说话你自心模 [92] ,难道八字梳头做目呼 [93] 。

【前腔】〔旦〕黄堂父母,倚娇痴惯习如愚。刚打的秋千画图 [94] ,闲榻着鸳鸯绣谱 [95] 。从今后茶馀饭饱破工夫,玉镜台前插架书。〔老旦〕虽然如此,要个女先生讲解才好。〔外〕不能勾。

【前腔】后堂公所 [96] ,请先生则是黉门腐儒 [97] 。〔老旦〕女儿啊,怎念遍的孔子诗书,但略识周公礼数 [98] 。〔合〕不枉了银娘玉姐只做个纺砖儿 [99] ,谢女班姬女校书。〔外〕请先生不难,则要好生管待。

【尾声】说与你夫人爱女休禽犊 [100] ,馆明师茶饭须清楚 [101] 。你看俺治国齐家、也则是数卷书。

往年何事乞西宾 [102] ,(柳宗元)主领春风只在君 [103] 。(王建)

伯道暮年无嗣子,(苗发)女中谁是卫夫人 [104] ?(刘禹锡)

【双劝酒】〔末扮老儒上〕灯窗苦吟,寒酸撒吞 [105] 。科场苦禁 [106] ,蹉跎直恁 [107] !可怜辜负看书心。吼儿病年来迸侵 [108] 。“咳嗽病多疏酒盏,村童俸薄减厨烟。争知天上无人住 [109] ,吊下春愁鹤发仙 [110] 。”自家南安府儒学生员陈最良 [111] ,表字伯粹。祖父行医。小子自幼习儒。十二岁进学,超增补廪 [112] 。观场一十五次 [113] 。不幸前任宗师 [114] ,考居劣等停廪。兼且两年失馆,衣食单薄。这些后生都顺口叫我“陈绝粮” [115] 。因我医、卜、地理 [116] ,所事皆知 [117] ,又改我表字伯粹做“百杂碎”。明年是第六个旬头,也不想甚的了。有个祖父药店,依然开张在此。“儒变医,菜变齑” [118] ,这都不在话下。昨日听见本府杜太守,有个小姐,要请先生。好些奔竞的钻去。他可为甚的?乡邦好说话,一也;通关节 [119] ,二也;撞太岁 [120] ,三也;穿他门子管家 [121] ,改窜文卷,四也;别处吹嘘进身,五也;下头官儿怕他,六也;家里骗人,七也。为此七事,没了头要去 [122] 。他们都不知官衙可是好踏的!况且女学生一发难教 [123] ,轻不得,重不得。倘然间体面有些不臻 [124] ,啼不得,笑不得。似我老人家罢了。“正是有书遮老眼,不妨无药散闲愁。”〔丑扮府学门子上〕“天下秀才穷到底,学中门子老成精。”〔见介〕陈斋长报喜 [125] 。〔末〕何喜?〔丑〕杜太爷要请个先生教小姐,掌教老爷开了十数名去都不中 [126] ,说要老成的。我去掌教老爷处禀上了你,太爷有请帖在此。〔末〕“人之患在好为人师” [127] 。〔丑〕人之饭,有得你吃哩。〔末〕这等便行。〔行介〕

【洞仙歌】〔末〕咱头巾破了修,靴头绽了兜 [128] 。〔丑〕你坐老斋头,衫襟没了后头。〔合〕砚水漱净口,去承官饭溲 [129] ,剔牙杖敢黄齑臭 [130] 。

【前腔】〔丑〕咱门儿寻事头 [131] ,你斋长干罢休?〔末〕要我谢酬,知那里留不留?〔合〕不论端阳九 [132] ,但逢出府游,则捻着衫儿袖 [133] 。〔丑〕望见府门了。

〔丑〕世间荣乐本逡巡 [134] ,(李商隐)〔末〕谁睬髭须白似银?(曹唐)

〔丑〕风流太守容闲坐,(朱庆馀)〔合〕便有无边求福人。(韩愈)

『叁』 《牡丹亭》中的猥亵语

《牡丹亭》中的猥亵语

摘要:本文通过对“猥亵语”的定义,以及“猥亵语”与健康爱情描写的区分,对汤显祖《牡丹亭》中的猥亵语做了分类与列举。简述了《牡丹亭》中猥亵语的研究状况,并从时代背景、戏曲套式以及个人心理方面对其作出解释。

关键词:《牡丹亭》,猥亵语,解释

汤显祖的《牡丹亭》成书于万历二十六年,为汤显祖“临川四梦”中最得意的一部剧作。此书一出,“几令《西厢》减价”,受到时人及后世读者的推崇。由于汤显祖与莎士比亚均于1616年逝世,中国学者们更以“东方的莎士比亚”来称汤。有趣的是,“临川四梦”与大部分的莎剧有两个共同的特点:一是两者都是由既成故事改编而来,二是两者都含有大量的“猥亵语”。比较文学学界对于《牡丹亭》与莎剧的比较方兴未艾,且取得了有益的成果。鉴于已有论文为莎剧中的“猥亵语”做了大致的梳理,1本文秉承前者的观点和方法,为《牡丹亭》一剧中的猥亵语略做分类,并揣摩汤显祖写下这些猥亵语的原因。

“猥亵语”一词由梁实秋提出,梁为莎剧翻译大家,他为那些频频出现于莎剧中的“黄段子”命名为“猥亵语”。在古汉语《辞源》中,“猥亵”释为“琐碎、下流”。其中引有古籍例句:“李义府,为宰相,言词猥亵。”可见该词贬义鲜明,尤指身份地位高贵人士说的下流话。《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释“猥亵”之义有二:(1)<形>淫乱的,下流的(言语或行为)。(2)<动>做下流的动作。综上,我们将“猥亵语”解释为:带有粗俗、下流、淫秽性质的人的语言。

我们为“猥亵语”下了定义之后,再来将之与“文学作品中的爱情描写”做出区分。朱光潜先生在《文学中的十种低级趣味》一文中说:“文学的功用本来在表现人生,男女的爱情在人生中占极重要的位置,文学作品常用爱情的母题,本也无足深怪。”但爱情描写一定要经过作家艺术的表现,“爱情在文艺中只是一种题材,像其他题材一样,本身只像生铜顽石,要经过熔炼雕琢,得到艺术形式,才能成为艺术作品。”朱光潜先生举了《西厢记》的例子来说明恰当的爱情描写应有的品质:“《西厢记》里‘软玉温香抱满怀,春至人间花弄色,露滴牡丹开’几句所指的是男女交媾。普通男女交媾是一回事;这几句词不只是这么一回事,它在极淫猥的现实世界之上造成另一个美妙的意象世界。”2总结朱光潜先生的观点则为:文学作品中存在色情描写本无可厚非,但要通过艺术的表现,赋予其一定的形式,与实际人生见出距离,方可透露出美感而不致淫猥。我们同意这样的观点,以为杜丽娘梦中与柳梦梅的交欢以及后来的幽媾,都是符合人性的健康的爱情描写,读者通过这些香浓婉丽的诗词体会到杜丽娘爱情的温存。因此《牡丹亭》中的爱情描写与猥亵语迥乎有别,我们不认同道学家所谓“此词一出,令天下多少闺女失节”(黄正元《欲海慈航》),对其中有美感的爱情描写一并打杀。下文我们按照对猥亵语的定义,并排除掉健康的爱情描写,将《牡丹亭》全书中的猥亵语分类标出。

第一类,咒骂语。(1例)

【尾声】〔贴作背后指末骂介〕村老牛,痴老狗,一些趣也不知。

第七出《闺塾》

第二类,和性有关的双关秽亵语。(5例)

【梨花儿】小花郎看尽了花成浪,则春姐花沁的水洸浪。和你这日高头偷㫰㫰,嗏,好花枝干鳖了作么朗!〔贴〕待俺还你也哥。

【前腔】小花郎做尽花儿浪,小郎当夹细的大当郎?〔丑〕哎哟,〔贴〕俺待到老爷回时说一浪,〔采丑发介〕嗏,敢几个小榔头把你分的朗。

第九出《肃苑》

【风入松】大便孔似“园莽抽条”,小净处也“渠荷滴沥”。只那些儿正好叉着口,“钜野洞庭”;偏和你灭了缝,“昆池碣石”。虽则石路上可以“路侠槐卿”,石田中怎生“我艺黍稷”?······许了个大鼻子的女婿,“器欲难量”。······天呵,瞧了他那“驴骡犊特”;······你可也“靡恃己长”。三更四更了,他则待阳台上“云腾致雨”,怎生巫峡内“露结为霜”?······他没奈何央及煞后庭花“背邙而洛”,俺也则得且随顺乾荷叶,和他“秋收冬藏”。······

第十七出《道觋》

【前腔】〔末〕便依他处方。小姐害了“君子”的病,用的史君子。《毛诗》:“既见君子,云胡不瘳?”这病有了君子抽一抽,就抽好了。〔旦羞介〕哎也!

第十八出《诊祟》

【前腔】〔丑上〕帐莲深拥,压寨的阴谋重。〔见介〕大王兴也!你夜来鏖战好粗雄。困的俺垓心没缝。大王夫,俺睡倦了。

第三十八出《淮警》

【凤凰阁】〔看介〕“臣闻天子之守国,如女子之守身。”也比的小了。再看第三卷,到是主战。〔看介〕“臣闻南朝之战北,如老阳之战阴。”此语忒奇。

第四十一出《耽试》

第三类,粗俗语。(5例)

【前腔】······〔末〕俺看小姐一肚子火,你可抹净一个大马桶,待我用栀子仁、当归,泻下他火来。这也是依方:“之子于归,言秣其马。”〔贴〕师父,这马不同那“其马”。〔末〕一样髀秋窟洞下。

第十八出《诊祟》

【女冠子】〔末〕是寡妇床头土。男子汉有鬼怪之疾,清水调服良。〔净〕这布片儿何用?〔末〕是壮男子的裤裆。妇人有鬼怪之病,烧灰吃了效。〔净〕这等,俺贫道床头三尺土,敢换先生五寸裆?〔末〕怕你不十分寡。〔净〕啐,你敢也不十分壮。

第三十四出《詗药》

【字字双】〔丑扮疙童,持锹上〕猪尿泡疙疸偌卢胡,没裤。

【金蕉叶】〔净扶旦介〕且在这牡丹亭内进还魂丹,秀才翦裆。〔生翦介〕〔丑〕待俺凑些加味还魂散。〔生〕不消了。快快热酒来。

第三十五出《回生》

【前腔】笑花牵柳眠,笑花牵柳眠。〔贴〕昨日有个鸡,不着裤去了。

第五十二出《索元》

第四类,狎昵语(1例)

【胜如花】〔旦〕秀才忙待怎的?也曾落几个黄昏陪待。〔生〕今夕何夕?〔旦〕直恁的急色秀才。〔生〕小姐捣鬼。〔旦笑介〕秀才捣鬼。不是俺鬼奴台妆妖作乖。〔生〕为甚?〔旦羞介〕半死来回,怕的雨云惊骇。有的是这人儿活在,但将息俺半载身材。〔背介〕但消停俺半刻情怀。

第三十六出《婚走》

第五类,直露的性描写。(3例)

【后庭花滚】〔末〕合欢花。〔净〕头懒抬。〔末〕杨柳花。〔净〕腰恁摆。〔末〕凌霄花。〔净〕阳壮的咍。〔末〕辣椒花。〔净〕把阴热窄。〔末〕含笑花。〔净〕情要来。〔末〕红葵花。〔净〕日得他爱。〔末〕女萝花。〔净〕缠的歪。〔末〕紫薇花。〔净〕痒的怪。〔末〕宜男花。〔净〕人美怀。〔末〕丁香花。〔净〕结半躧。〔末〕豆蔻花。〔净〕含着胎。〔末〕奶子花。〔净〕摸着奶。

第二十三出《冥判》

【醉太平】睡则那,把腻乳微搓,酥胸汗帖,细腰春锁。

第三十出《欢挠》

【雁儿落】我为他启玉肱、轻轻送,我为他轻温香、把阳气攻,我为他抢性命、把阴程迸。神通,医的他女孩儿能活动。通也么通,到如今风月两无功。

第五十三出《硬拷》

有关《牡丹亭》中的猥亵语学界论之甚少,袁行霈版《中国文学史》和章培恒、骆玉明版《中国文学史新稿》对此皆只字不提,为《牡丹亭》作注并撰写了《汤显祖评传》的徐朔方为此还指责汤显祖,“当作家忘记了自己的职责时,使陈最良居然在杜丽娘面前说出‘君子抽一抽’之类的下流话(《诊祟》),陈最良的形象就被歪曲了。描写石道姑的《道觋》这出戏充塞了猥亵的双关语,使人难以卒读。”3徐朔方对石道姑的言辞还阐明了自己的主张,“本出所有词句都别有所指,流于猥亵,是作品中的糟粕。以后如有同样的情况,除难词略作解释外,不再注明。”4白先勇本着“只删不改”的原则筹划出《青春版牡丹亭》,而原剧中的石道姑等大量的猥亵语被通通删除。学者们谈到《牡丹亭》都是所谓的推崇“至情”,而对其中大量的猥亵语因避讳而视而不见。我们不惧浅陋,试着解释汤显祖在“这首至真、至纯、至美的爱情颂歌”,“中国戏剧史上令人心醉、心悸乃至心折的经典曲目”中写下众多猥亵语的原因。

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中言:“故就文辞与意象以观《金瓶梅》,则不外描写世情,尽其情伪,又缘衰世,万事不纲,爰发苦言,每极峻急,然亦时涉隐曲,猥黩者多。”而之所以会有很多的“猥黩”之语,是因为“而在当时,实亦时尚”。后面举例论述了晚明重“闺帏方药”的社会风气,“风气既变,并及文林”。5汤显祖《牡丹亭》成书于万历二十六年(1598)(徐朔方考),而《金瓶梅》的第一次出现是在万历二十四年(1596)袁宏道写给董其昌的信中。我们可以判断两书出于同时,最多也不超过20年,那么鲁迅先生对《金瓶梅》所作的晚明社会背景分析对于《牡丹亭》也同样适用。在晚明思想解放的大背景下,以《金瓶梅》为代表的“淫书”迭出,其中更有大量不堪的性描写,相比之下,《牡丹亭》中的猥亵语似乎倒显得平常而“清新”了。

另外《牡丹亭》作为一部戏曲,并不呈现出单一的文人化倾向,其中角色众多,妍丑同台,而台词中的猥亵语多由净、末、丑等角说出。如春香(贴)、陈最良(末)、石道姑(净)、李全(丑)、花郎(丑)等。李渔《闲情偶寄·词曲部·词采第二》言:“极粗极俗之语,未尝不入填词,但宜从脚色起见,如在花面口中,则唯恐不粗不俗;一涉生、旦之曲,则宜斟酌其词。无论生为衣冠、仕宦,旦为小姐、夫人,出言吐词,当有隽雅春容之度;即使生为仆从,旦作梅香,亦须择言而发,不与净、丑同声。以生、旦有生、旦之体,净、丑有净、丑之腔故也。”6可以说汤显祖正是通过这些净、末、丑之口将《牡丹亭》作为“一部兼悲剧、喜剧、趣剧和闹剧因素于一体的复合戏”7中““趣”和“闹”生动得表现出来。

最后,汤显祖出生在读书世家,承袭了四代习文的家风,5岁就能属对联句,10岁学古文词,对文选颇为喜爱。这在《牡丹亭》中时有表现,如“腐儒”陈最良所讲的《诗经》,石道姑出场的那段《千字文》等。徐朔方说《牡丹亭》第八出《劝农》所展现的田园牧歌式的情调中就有汤显祖任遂昌知县时的影子8,又有汤显祖的第一位老师陈良傅对其进行“仙道”的影响。9我们能否说“腐儒”陈最良的原型就是陈良傅呢?抑或就是汤显祖本人?我们在读书中倘若遇到某处诗文因谐音而导向猥亵,不也是会心一笑,并与朋友交流吗?如陈最良见《诗经》“既见君子,云胡不瘳”,想到“君子抽一抽”。“腐儒”之“腐”恐怕亦是人之常情吧,在这一点上丝毫也不损汤显祖的不朽文名,反而多了份亲切与可爱。

注释:

1.缪晶晶:《莎剧“猥亵语”雅俗论》,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年4月.本文关于“猥亵语”的定义以及相关研究方法多承袭此文。

2.朱光潜:《谈读书》,漓江出版社,2011年,第25、26页。

3.徐朔方:《汤显祖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134页。

4.徐朔方:《论牡丹亭》,《说戏曲》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第129页

5.鲁迅:《中国小说史略》,中华书局,2010年,第113页。

6.李渔:《闲情偶寄》,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第34页。

7.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第二版第四卷),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115页。

8.徐朔方:《汤显祖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96页。

9.同上,第11页。

参考文献:

1.汤显祖.牡丹亭[M].徐朔方、杨笑梅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

2.缪晶晶.莎剧“猥亵语”雅俗论[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3.金玉锦.在《牡丹亭》显示的石道姑之人物形象[J].韩国.全北大学中文系

4.嵇文甫.晚明思想史论[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8

『肆』 女子心灰意冷决绝的诗句

1. 关于很决绝的诗句

2. 关于决绝的诗句
关于很决绝的诗句 1.表达决绝的诗句
既不回头,何必不忘? 既然无缘,何须誓言? 今日种种,似水无痕; 明夕何夕,君已陌路……

——赵灵儿《仙剑奇侠传》

十里平湖霜满天,寸寸青丝愁华年。

对月形单望相护,只羡鸳鸯不羡仙。

——阮继志《倩女幽魂》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

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

——汤显祖《牡丹亭》

十里长亭霜满天,青丝白发度何年?

今生无悔今生错,来世有缘来世迁。

笑靥如花堪缱绻,容颜似水怎缠绵。

情浓渺恰相思淡,自在蓬山舞复跹!

——白衣卿相《别诗》

楼前相望不相知,陌上相逢讵相识?

借问吹箫向紫烟,曾经学舞度芳年。

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

比目鸳鸯真可羡,双去双来君不见?

——卢照邻 《长安古意》

心心复心心,结爱务在深。

一度欲离别,千回结衣襟。

结妾独守志,结君早归意。

始知结衣裳,不如结心肠。

坐结行亦结,结尽百年月。

——孟郊 《结爱》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霖铃终不怨。

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纳兰性德 《木兰词·拟古决绝词柬友》

阅尽天涯离别苦,不道归来,零落花如许。

花底相看无一语,绿窗春与天俱莫。

待把相思灯下诉,一缕新欢,旧恨千千缕。

最是人间留不住,朱颜辞镜花辞树。

——王国维 《蝶恋花》

平生不会相思,才会相思,便害相思。

身似浮云,心如飞絮,气若游丝。

空一缕馀香在返尘此,盼千金游子何之。

证候来时,正是何时?

灯半昏时,月半明时!

——徐再思 《折桂令》

潇湘月浸千年色,梦泽烟含万古愁。

别有岭头呜咽处,为君分作断肠流。

——韩溉 《水》

以上供参考。
2.形容决绝的诗句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 ——汤显祖 《牡丹亭》

楼前相望不相知,陌上相逢讵相识? 借问吹箫向紫烟,曾经学舞度芳年。 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 比目鸳鸯真可羡,双去双来君不见? ——卢照邻 《长安古意》

"阅尽天涯离别苦,不道归来,零落花如许。 花底相看无一语,绿窗春与天俱莫。 待把相思灯下诉,一缕新欢,旧恨千千缕。 最是人间留不住,朱颜辞镜花辞树。 ——王国维 《蝶恋花》"

曾虑多情损梵行,入山又恐别倾城,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 ——仓央嘉措

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晓风乾,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斜栏。难,难,难! 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角声寒,夜阑珊,怕人寻问,咽泪装欢。瞒,瞒,瞒! ——唐婉 《钗头凤》

天涯流落思无穷!既相逢,却匆匆。携手佳人,和泪折残红。为问东风余几许?春纵在,与谁同! 隋堤三月水溶溶。背归鸿,去吴中。回首彭城,清泗与淮通。欲寄相思千点泪,流不到,楚江东。 ——苏轼 《江城子·别徐州》
3.表达“决绝”的诗句有哪些
表达“决绝漏行禅”的诗句有:

1. 《凤栖梧》

柳永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然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栏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2. 《诗经·邶风·击鼓》

佚名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3. 《千秋岁》

张先 (宋)

数声鶗鴂。又报芳菲歇。惜春更把残红折。雨轻风色暴,梅子青时节。永丰柳,无人尽日飞花雪。莫把幺弦拨。怨极弦能说。天不老,情难绝。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夜过也,东窗未白凝残月。

4. 《绮怀诗二首其一带知》

黄景仁

几回花下坐吹箫, 银汉红墙入望遥。

似此星辰非昨夜, 为谁风露立中宵。

5. 《木兰花令(拟古决绝词)》

纳兰性德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西风悲画扇?

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霖铃终不怨。

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6. 《白头吟》

卓文君

皑如山上雪,皎若云间月;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

今日斗酒会,明日沟水头;蹀踱御沟上,沟水东西流.

凄凄复凄凄,嫁聚不须啼;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

竹竿何袅袅,鱼尾何蓰蓰; 男儿重意气,何用刀钱为。

古人表达“决绝”的诗句有很多,既有思念某人,毅然决然地为某人憔悴身躯的,如第一首中的“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又有喜欢对方,决定和对方一起白头到老的,如第二首中的“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更有往事随风,从此生死不相见的,如第六首中的“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

参考资料

360问答:/q/1370926028063292?src=140
4.有哪些形容决绝的诗句
1、《白头吟》

年代: 汉 作者: 两汉乐府

皑如山上雪,皎若云间月。

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

今日斗酒会,明旦沟水头。

躞蹀御沟上,沟水东西流。

凄凄复凄凄,嫁娶不须啼。

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

竹竿何袅袅,鱼尾何簁簁!

男儿重意气,何用钱刀为!

2、《燕衔泥》

年代: 唐 作者: 韦应物

衔泥燕,声喽喽,尾涎涎。秋去何所归,春来复相见,

岂不解决绝高飞碧云里,何为地上衔泥滓。衔泥虽贱意有营,

梁朝日巢欲成。不见百鸟畏人林野宿,翻遭网罗俎其肉,未

若衔泥入华屋。燕衔泥,百鸟之智莫与齐。

3、《十六拍》

年代: 宋 作者: 文天祥

乃知贫贱别更苦,况我飘转无定所。

心怀百忧复千虑,世人那得知其故。

娇儿不离膝,哀哉两决绝。

也复可怜人,里巷尽呜咽。

断肠分手各风烟,中间消息两茫然。

自断此生休问天,看射猛虎终残年。

4、《和谢康乐华子冈韵》

年代: 宋 作者: 曾极

隐仙无定在,馆宇非一山。

华子出商洛,巢云府渴泉。

嬴颠刘蹶际,师生自为贤。

颇哀区中人,峰岭起新阡。

决绝目下事,驾鸿凌紫烟。

身隐焉用文,灭迹隐空筌。

云仍散洲渚,世渔业相传。

笭箵挂虎落,舴艋当门前。

蹇予厌世议,企石听潺湲。

山空月明诗,足音自跫然。

5、《古怨诗》

年代: 明 作者: 何景明

陨叶辞旧枝,飘尘就歧路。

迟徊决绝意,言念平生故。

泥泥行间泥,零零蔓草露。

岂不畏沾污,为子无晨暮。
5.表示决绝的诗词
君知妾有夫,赠妾双明珠。

感君缠绵意,系在红罗襦。

妾家高楼连苑起,良人执戟明光里。

知君用心如日月,事夫誓拟同生死。

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

第一最好不相见,如此便可不相恋。

第二最好不相知,如此便可不相思。

第三最好不相伴,如此便可不相欠。

第四最好不相惜,如此便可不相忆。

第五最好不相爱,如此便可不相弃。

第六最好不相对,如此便可不相会。

第七最好不相误,如此便可不相负。

第八最好不相许,如此便可不相续。

第九最好不相依,如此便可不相偎。

第十最好不相遇,如此便可不相聚。

但曾相见便相知,相见何如不见时。

安得与君相诀绝,免教生死作相思。

回忆还没变黑白,往事已不再。

承诺不曾说出来,已经置身事外。

就像蝴蝶飞不过沧海,没有谁忍心责怪。

清水寒潭落叶浮,忍将往事下眉头。纵然桂魄都圆缺,况复萍踪不去留?

孤枕偏生蝴蝶梦,吟鞋怕上凤凰楼。此情应是长相守,你若无心我便休。
6.形容女子决绝的诗句
上邪

上邪!①

我欲与君相知,② 长命无绝衰。③

山无陵, 江水为竭,

冬雷震震, 夏雨雪④,

天地合, 乃敢与君绝!⑤

【译文】

天啊!我要和你相爱,一辈子也不断绝。除非是山没有了丘陵,长江、黄河都干枯了,冬天雷声隆隆,夏天下起了大雪,天与地合到一起,我才敢同您断绝!

【注释】

①这一首是情诗。 上:指天。邪 yé :古同“耶”,疑问词。上邪:犹言“天啊”。指天为誓,表示爱情的坚固和永久。

②相知:相亲。

③命:令,使。从“长命”句以下是说不但要“与君相知”,还要使这种相知永远不绝不衰。

④雨(yù):在这里作动词,降下,落下。

⑤除非高山变平地、江水流干、冬雷、夏雪、天地合并,一切不可能发生的事都发生了,我才会和你断绝。
7.表示决绝的诗词
君知妾有夫,赠妾双明珠。

感君缠绵意,系在红罗襦。 妾家高楼连苑起,良人执戟明光里。

知君用心如日月,事夫誓拟同生死。 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

第一最好不相见,如此便可不相恋。 第二最好不相知,如此便可不相思。

第三最好不相伴,如此便可不相欠。 第四最好不相惜,如此便可不相忆。

第五最好不相爱,如此便可不相弃。 第六最好不相对,如此便可不相会。

第七最好不相误,如此便可不相负。 第八最好不相许,如此便可不相续。

第九最好不相依,如此便可不相偎。 第十最好不相遇,如此便可不相聚。

但曾相见便相知,相见何如不见时。 安得与君相诀绝,免教生死作相思。

回忆还没变黑白,往事已不再。 承诺不曾说出来,已经置身事外。

就像蝴蝶飞不过沧海,没有谁忍心责怪。 清水寒潭落叶浮,忍将往事下眉头。

纵然桂魄都圆缺,况复萍踪不去留? 孤枕偏生蝴蝶梦,吟鞋怕上凤凰楼。此情应是长相守,你若无心我便休。

关于决绝的诗句 1. 表达决绝的诗句
既不回头,何必不忘? 既然无缘,何须誓言? 今日种种,似水无痕; 明夕何夕,君已陌路……

——赵灵儿《仙剑奇侠传》

十里平湖霜满天,寸寸青丝愁华年。

对月形单望相护,只羡鸳鸯不羡仙。

——阮继志《倩女幽魂》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

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

——汤显祖《牡丹亭》

十里长亭霜满天,青丝白发度何年?

今生无悔今生错,来世有缘来世迁。

笑靥如花堪缱绻,容颜似水怎缠绵。

情浓渺恰相思淡,自在蓬山舞复跹!

——白衣卿相《别诗》

楼前相望不相知,陌上相逢讵相识?

借问吹箫向紫烟,曾经学舞度芳年。

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

比目鸳鸯真可羡,双去双来君不见?

——卢照邻 《长安古意》

心心复心心,结爱务在深。

一度欲离别,千回结衣襟。

结妾独守志,结君早归意。

始知结衣裳,不如结心肠。

坐结行亦结,结尽百年月。

——孟郊 《结爱》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霖铃终不怨。

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纳兰性德 《木兰词·拟古决绝词柬友》

阅尽天涯离别苦,不道归来,零落花如许。

花底相看无一语,绿窗春与天俱莫。

待把相思灯下诉,一缕新欢,旧恨千千缕。

最是人间留不住,朱颜辞镜花辞树。

——王国维 《蝶恋花》

平生不会相思,才会相思,便害相思。

身似浮云,心如飞絮,气若游丝。

空一缕馀香在此,盼千金游子何之。

证候来时,正是何时?

灯半昏时,月半明时!

——徐再思 《折桂令》

潇湘月浸千年色,梦泽烟含万古愁。

别有岭头呜咽处,为君分作断肠流。

——韩溉 《水》

以上供参考。
2. 形容失恋的经典诗句有哪些
1、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出自唐代诗人李商隐的《锦瑟》原诗 《锦瑟》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译文 精美的瑟为什么竟有五十根弦,每弦每节都叫人思念似水华年。庄周翩翩起舞睡梦中化为蝴蝶,望帝把自己的幽恨托身于杜鹃。

沧海明月高照,鲛人泣泪皆成珠;蓝田红日和暖,可看到良玉生烟。悲欢离合之情,岂待今日来追忆,只是当年却漫不经心,早已惘然。

2、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出自唐代诗人元稹的《离思五首·其四》原诗 《离思五首·其四》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译文 经历过波澜壮阔的大海,别处的水再也不值得一观。

陶醉过巫山的云雨的梦幻,别处的风景就不称之为云雨了。即使身处万花丛中,我也懒得回头顾盼;这缘由,一半是因为修道人的清心寡欲,一半是因为曾经拥有过的你。

3、今日江头两三树,可怜和叶度残春。出自唐代诗人元稹的《离思五首》原诗 《离思五首》自爱残妆晓镜中,环钗漫篸绿丝丛。

须臾日射胭脂颊,一朵红苏旋欲融。山泉散漫绕阶流,万树桃花映小楼。

闲读道书慵未起,水晶帘下看梳头。红罗著压逐时新,吉了花纱嫩麴尘。

第一莫嫌材地弱,些些纰缦最宜人。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寻常百种花齐发,偏摘梨花与白人。

今日江头两三树,可怜和叶度残春。译文 爱在早晨的镜子里欣赏残妆,钗环插满在发丝丛中。

不一会儿初升的太阳照在抹了胭脂的脸颊上,仿佛一朵红花苏醒绽放又仿佛要化开了一般。山泉绕着街道缓缓流去,万树桃花掩映着小楼。

我(在楼上)悠闲地翻看道教书籍慵懒着没有起身,隔着水晶帘看(你在妆台前)梳头。著压(一种织布工艺)的红罗总是追逐时髦新颖的花样,绣着秦吉了(一种类似鹦鹉的鸟)花纹的纱布染着酒曲一样的嫩色。

(你说)不要首先嫌布料的材质太薄弱,稍微有些经纬稀疏的帛才是最宜人的。曾经领略过苍茫的大海,就觉得别处的水相形见绌;曾经领略过巫山的云霭,就觉得别处的云黯然失色。

即使身处万花丛中,我也懒于回头一望,这也许是因为修道,也许是因为你的缘故吧。当时百花齐放,我却偏偏摘了朵白色的梨花送给你这个皮肤洁白如玉的女子。

如今我就像那两三棵树一样静静地站在江边,可怜只有一树绿叶和我一起度过残春。4、梨园弟子白发新,椒房阿监青娥老。

出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长恨歌》原诗节选 《长恨歌》梨园弟子白发新,椒房阿监青娥老。夕殿萤飞思悄然,孤灯挑尽未成眠。

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鸳鸯瓦冷霜华重,翡翠衾寒谁与共。

悠悠生死别经年,魂魄不曾来入梦。临邛道士鸿都客,能以精诚致魂魄。

为感君王辗转思,遂教方士殷勤觅。排空驭气奔如电,升天入地求之遍。

译文 梨园歌舞艺人头发已雪白,椒房侍从宫女红颜尽褪。晚上宫殿中流萤飞舞玄宗悄然思念贵妃,孤灯油尽仍难以入睡。

迟缓的钟鼓声愈数愈觉夜漫长,星河泛白天快要亮了。鸳鸯瓦上霜花重生,冰冷的翡翠被里谁与君王同眠?阴阳相隔已经一年,为何你从未在我梦里来过?有个从临邛来长安的道士,据说他能用精诚招来贵妃魂魄。

君王思念贵妃的情意令他感动,于是道士尽力去寻找贵妃的魂魄。腾云驾雾如闪电,上天下地找了个遍。

5、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出自清代词人纳兰性德的《木兰花·拟古决绝词柬友》原词 《木兰花·拟古决绝词柬友》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霖铃终不怨。

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译文 人生如果都像初次相遇那般相处该多美好,那样就不会有现在的离别相思凄凉之苦了。

如今轻易地变了心,你却反而说情人间就是容易变心的。想当初唐皇与贵妃的山盟海誓犹在耳边,却又最终作决绝之别,即使如此,也生不得怨。

现在我身边的薄幸锦衣郎,还不如当年唐明皇许过比翼连枝愿。
3. 形容决绝的诗句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 ——汤显祖 《牡丹亭》

楼前相望不相知,陌上相逢讵相识? 借问吹箫向紫烟,曾经学舞度芳年。 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 比目鸳鸯真可羡,双去双来君不见? ——卢照邻 《长安古意》

"阅尽天涯离别苦,不道归来,零落花如许。 花底相看无一语,绿窗春与天俱莫。 待把相思灯下诉,一缕新欢,旧恨千千缕。 最是人间留不住,朱颜辞镜花辞树。 ——王国维 《蝶恋花》"

曾虑多情损梵行,入山又恐别倾城,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 ——仓央嘉措

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晓风乾,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斜栏。难,难,难! 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角声寒,夜阑珊,怕人寻问,咽泪装欢。瞒,瞒,瞒! ——唐婉 《钗头凤》

天涯流落思无穷!既相逢,却匆匆。携手佳人,和泪折残红。为问东风余几许?春纵在,与谁同! 隋堤三月水溶溶。背归鸿,去吴中。回首彭城,清泗与淮通。欲寄相思千点泪,流不到,楚江东。 ——苏轼 《江城子·别徐州》
4. 形容女子决绝的诗句
上邪

上邪!①

我欲与君相知,② 长命无绝衰。③

山无陵, 江水为竭,

冬雷震震, 夏雨雪④,

天地合, 乃敢与君绝!⑤

【译文】

天啊!我要和你相爱,一辈子也不断绝。除非是山没有了丘陵,长江、黄河都干枯了,冬天雷声隆隆,夏天下起了大雪,天与地合到一起,我才敢同您断绝!

【注释】

①这一首是情诗。 上:指天。邪 yé :古同“耶”,疑问词。上邪:犹言“天啊”。指天为誓,表示爱情的坚固和永久。

②相知:相亲。

③命:令,使。从“长命”句以下是说不但要“与君相知”,还要使这种相知永远不绝不衰。

④雨(yù):在这里作动词,降下,落下。

⑤除非高山变平地、江水流干、冬雷、夏雪、天地合并,一切不可能发生的事都发生了,我才会和你断绝。
5. 表示分手的诗句有哪些
1、唐·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 渭城曲》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2、唐·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3、宋·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4、唐·李白《赠汪伦》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5、唐代高适的《别董大二首·其一》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

《雨霖铃》是柳永著名的代表作。这首词是词人在仕途失意,不得不离京都(汴京,今河南开封)时写的,是表现江湖流落感受中很有代表性的一篇。这首词写离情别绪,达到了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词的主要内容是以冷落凄凉的秋景作为衬托来表达和情人难以割舍的离情。宦途的失意和与恋人的离别,两种痛苦交织在一起,使词人更加感到前途的暗淡和渺茫。
6. 表示决绝的诗词
君知妾有夫,赠妾双明珠。

感君缠绵意,系在红罗襦。

妾家高楼连苑起,良人执戟明光里。

知君用心如日月,事夫誓拟同生死。

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

第一最好不相见,如此便可不相恋。

第二最好不相知,如此便可不相思。

第三最好不相伴,如此便可不相欠。

第四最好不相惜,如此便可不相忆。

第五最好不相爱,如此便可不相弃。

第六最好不相对,如此便可不相会。

第七最好不相误,如此便可不相负。

第八最好不相许,如此便可不相续。

第九最好不相依,如此便可不相偎。

第十最好不相遇,如此便可不相聚。

但曾相见便相知,相见何如不见时。

安得与君相诀绝,免教生死作相思。

回忆还没变黑白,往事已不再。

承诺不曾说出来,已经置身事外。

就像蝴蝶飞不过沧海,没有谁忍心责怪。

清水寒潭落叶浮,忍将往事下眉头。纵然桂魄都圆缺,况复萍踪不去留?

孤枕偏生蝴蝶梦,吟鞋怕上凤凰楼。此情应是长相守,你若无心我便休。
7. 表示决绝的诗词
君知妾有夫,赠妾双明珠。

感君缠绵意,系在红罗襦。 妾家高楼连苑起,良人执戟明光里。

知君用心如日月,事夫誓拟同生死。 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

第一最好不相见,如此便可不相恋。 第二最好不相知,如此便可不相思。

第三最好不相伴,如此便可不相欠。 第四最好不相惜,如此便可不相忆。

第五最好不相爱,如此便可不相弃。 第六最好不相对,如此便可不相会。

第七最好不相误,如此便可不相负。 第八最好不相许,如此便可不相续。

第九最好不相依,如此便可不相偎。 第十最好不相遇,如此便可不相聚。

但曾相见便相知,相见何如不见时。 安得与君相诀绝,免教生死作相思。

回忆还没变黑白,往事已不再。 承诺不曾说出来,已经置身事外。

就像蝴蝶飞不过沧海,没有谁忍心责怪。 清水寒潭落叶浮,忍将往事下眉头。

纵然桂魄都圆缺,况复萍踪不去留? 孤枕偏生蝴蝶梦,吟鞋怕上凤凰楼。此情应是长相守,你若无心我便休。

『伍』 牡丹亭原文和翻译

牡丹亭原文和翻译如下:

1、《牡丹亭》原文:

“天下女子有情,宁有如杜丽娘者乎!梦其人即病,病即弥连,至手画形容传于世而后死。死三年矣,复能溟莫中求得其所梦者而生。如枯歼丽娘者,乃可谓之有情人耳。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梦中之情,何必非真,天下岂少梦中之人耶?必因如败或荐枕而成亲,待挂冠而为密者,皆形骸之论也。”

2、翻译:

天下女子的感情,难道还有像杜丽娘那样的吗?梦见那位情人就得病,一病而迅即不起,以至亲手描绘自己的画像传于世以后就死了。死去三年了,又能在冥冥之中寻求到所梦的渣伍人而复生。像杜丽娘这样,才可以称得上是有情的人了。

她的情在不知不觉中激发起来,而且越来越深,活着时可以因为情而死,死了又可以因为情而生。活着不愿为情而死,死而不能因为情复生的人,都不能算是感情的极点啊。

梦中产生的情,为什么一定不是真的呢,天下难道还缺少这样的梦中之人吗?一定要因为进献枕席才成为亲人,等到辞官后才成为亲近的人的,都是只看事情表面的说法啊。

3、赏析:

《牡丹亭还魂记》是明代剧作家汤显祖创作的传奇(剧本),刊行于明万历四十五年(1617年)。

该剧描写了官家千金杜丽娘对梦中书生柳梦梅倾心相爱,竟伤情而死,化为魂魄寻找现实中的爱人,人鬼相恋,最后起死回生,终于与柳梦梅永结同心的故事。

该剧是中国戏曲史上杰出的作品之一,与《崔莺莺待月西厢记》、《感天动地窦娥冤》、《长生殿》合称中国四大古典戏剧。

『陆』 牡丹亭记题词原文,注释,译文,赏析

作品:牡丹亭记题词

简介

本篇选自《玉茗堂全集》。作者汤显祖(1550—1616),字义仍,号海若,又号若士,别署清远道人,江西临川(今属江西抚州)人,明代戏曲家、文学家。文艺思想上反对程朱理学,批判拟古主义,主张戏曲“以意、气、神、色为主”,创作了传奇剧本《牡丹亭》、《紫钗记》、《邯郸记》、《南柯记》(合称“临川四梦”或“玉茗堂四梦”)、《紫箫记》五种。《玉茗堂全集》为诗文集,共四十四卷,包括文集、赋集、诗集、尺牍等,有明天启间、清康熙间刻本。《牡丹亭》一名《还魂记》,写南安太守杜宝之女杜丽娘携侍女春香游园遣闷,梦中和书生柳梦梅相爱,醒后感伤至死。三年后柳至南安养病,发现丽娘自画像,深为爱慕,丽娘感而复生,两人终结夫妻。剧本通过杜丽娘为追求爱情“梦而死”、“死而生”的情节,讴歌了“情”对“理”(礼教)的胜利,本篇即是对这一主题思想的高度概括。

天下女子有情,宁有如杜丽娘者乎!梦其人即病,病即弥连①,至手画形容,传于世而后死。死三年矣,复能溟莫中求得其所梦者而生②。如丽娘者,乃可谓之有情人耳。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梦中之情,何必非真?天下岂少梦中之人耶!必因荐枕而成亲,待桂冠而为密者,皆形骸之论也。

传杜太守事者,仿佛晋武都守李仲文、广州守冯孝将儿女事。予稍为更而演之。至于杜守收考柳生,亦如汉雎阳王收考谈生也③。

嗟夫!人世之事,非人世所可尽。自非通人,恒以理相格耳④!第云理之所必无⑤,安知情之所必有邪!

注释

①弥连:弥留,病重快要死了。 ②溟莫中:冥冥之中;溟(mínɡ):同“冥”,昏暗;莫(mù),同“暮”。 ③收考:拘捕拷问。 ④格:阻碍,限制。 ⑤第:只是。

译文

天下有情女子,难道有像杜丽娘这样的!在梦中梦见情人就病倒了,在弥留之际,用手画下她自己的容貌,传于人世而后死去。死后三年,还能在冥冥之中因其所梦的情人而复生。像丽娘这样的人,才可谓是有情人呀。感情不知从何而起,但是一往情深,活着的人可以因此而死,死了的人也可知敏以因此而复活。生而不可以死,死而不可以复生乎猛蔽者,都不是感岁州情之至。梦中的情,何必非要是真的呢?天下何曾少了如此做梦的人!必定要人介绍而结婚成亲,等到中了功名而后成为亲密的人,都是拘于人之形骸的观点。

传奇中的杜太守的事情,好像是晋朝武都太守李仲文、广州太守冯孝将的儿女之事。我只是稍加改变演绎。至于杜太守拘捕拷问柳生,也像汉雎阳王拷问谈生一样。

唉!人世间的事情,不是人世间可以穷尽的。如若不是通达之人,总是以“理”为由来拒绝、禁止!只是说理所必定没有的,又怎么知道人的至情就必定会有呢!

『柒』 牡丹亭记题词文言文翻译及注释

《牡丹亭记题词》是《汤显祖诗文集》卷三十三的一篇散文。《牡丹亭记》又名《牡丹亭还魂记》,或简称《牡丹亭》或《还魂记》,是汤显祖最得意的代表作。牡丹亭记题词文言文翻译及注释是如何呢?本文是我整理的牡丹亭记题词文言文翻译及注释资料,仅供参考。

牡丹亭记题词文言文原文

牡丹亭记题词

作者:汤显祖

天下女子有情,宁有如杜丽娘者乎!梦其人即病,病即弥连,至手画形容传于世而后死。死三年矣,复能溟莫中求得其所梦者而生。如丽娘者,乃可谓之有情人耳。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梦中之情,何必非真,天下岂少梦中之人耶?必因荐枕而成亲,待挂冠而为密者,皆形骸之论也。

传杜太守事者,彷佛晋武都守李仲文,广州守冯孝将儿女事。予稍为更而演之。至于杜守收考柳生,亦如汉睢阳王收考谈生也。

嗟夫,人世之事,非人世所可尽。自非通人,恒以理相格耳。第云理之所必无,安知情之所必有邪!

——选自上海古籍出版社排印本《汤显祖诗文集》

〔明〕汤显祖

牡丹亭记题词文言文注释

(1)弥连:即“弥留”,言久病不愈。《牡丹亭·诊祟》旦白:“我自春游一梦,卧病至今。”

(2)手画形容:指亲手为自己画像。见该剧第十四出《写真》。

(3)溟莫:指阴间。溟,同“冥”。

(4)荐枕:荐枕席。宋玉《高唐赋》:“闻君游高唐,愿荐枕席。”李善注:“荐,进也,欲亲近于枕席,求亲昵之意也。”

(5)挂冠:谓辞官。密:亲近。

(6)形骸:形体,对精神而言。意谓肤浅之说。

(7)晋武都守李仲文:《搜神后记》卷四:“武都太守李仲文丧女,暂葬郡城之北。其后任张世之之男子常,梦女来就,遂共枕席。后发棺视之,女尸已生肉,颜姿如故。但因被发棺,未能复生。”广州守冯孝将儿女事:冯孝将为广州太守时,他的儿子梦见一女子说:“我是前太守北海徐玄方女,不幸早亡,亡来今已四年,为鬼所枉杀。……应为君妻。”后来在本命年的生日,掘棺开视,女子体貌如故,遂为夫妇。事见《搜神后记》卷四,又见《异苑》及《幽明录》等。

(8)汉睢阳王收考谈生:《列异传》:“汉谈生,四十无妇,夜半读书,有女子来就生为夫妇,约三年中不能用火照。后生一子,已二岁,生夜伺其寝,以烛照之,腰上已生肉,腰下但有枯骨。妇觉,以一珠袍与生,并裂取生衣裾而去。后生持袍诣市,睢阳王家买之。王识女袍,以生为盗墓贼,乃收拷生。生以实对。王视女冢如故。发现之,得谈生衣裾。又视生儿正如王女,乃认谈生为婿。”又见于《搜神记》。

(9)通人:学通古今的人。

(10)格:推究。[2]

牡丹亭记题词文言文翻译

天下女子的多情,难道还有像杜丽娘那样的吗?梦见那位情人就得病,一病而迅即不起,以至亲手描绘自己的画像传于世以后就死了。死去三年了,又能在冥冥之中寻求到所梦的人而复生。像杜丽娘这样,才可以称得上是多情的人了。她的情在不知不觉中激发起来,而且越来越深,活着时可以为情而死,死了又可以为情而生。活着不愿为情而死,死而不能复生的,都不能算是感情的极点啊。梦中产生的情,为什么一定不是真的呢,天下难道还缺少这样的梦中之人吗?一定要挨到男女同席了才算是成亲,等到挂冠辞官后才感觉安全的,都是只看事情表面的说法啊。

记述杜太守事迹的.故事,模仿了晋代武都太守李仲文、广州太守冯孝将儿女恋爱的传说。我稍加改动而写成了这个剧本。至于杜太守拘押拷打柳梦梅,也就象汉代睢阳王拘押拷打谈生了。

唉,人世的事情,不是人世所能理解透彻的。自己不是学问贯通古今的人,所以常常用“理”去加以推究了。只是一味强调(杜丽娘死而复生与柳梦梅结合的事)从理的角度看一定没有,又怎么知道从情的角度看一定存在呢?

牡丹亭记题词作品赏析

它通过女主角杜丽娘与柳梦梅生死离合的爱情故事,热情歌颂了杜丽娘的至情,歌颂了反道学、反礼教,追求爱情自由的斗争精神。这篇题词作于1598年(万历二十六年),在作者在遂昌弃官返临川后数月写成。文中强调情的神奇作用,并以“情”驳“理”,表现了作者新的思想观点。

牡丹亭记题词作者简介

汤显祖(1550—1616),字义仍,号海若,又号若士,别称清远道人,临川(今属江西)人。1583年(万历十一年)进士,曾任南京太常博士、礼部主事等职。1591年(万历十九年),因抗疏抨击朝政,被贬广东徐闻典史。后调浙江遂昌知县。1598年(万历二十六年),弃官归家,不再做官。

汤显祖以戏剧名世,著有“临川四梦”,包括了《紫钗记》、《还魂记》(即《牡丹亭》)、《南柯记》、《邯郸记》,其中以《牡丹亭》最著名。

『捌』 牡丹亭记题词原文及赏析

原文

天下女子有情,宁有如杜丽娘者乎!梦其人即病,病即弥连,至手画形容传于世而后死。死三年矣,复能溟莫中求得其所梦者而生。如丽娘者,乃可谓之有情人耳。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梦中之情,何必非真,天下岂少梦中之人耶?必因荐枕而成亲,待挂冠而为密者,皆形骸之论也。

传杜太守事者,仿佛晋武都守李仲文、广州守冯孝将儿女事。予稍为更而演之。至于杜守收考柳生,亦如汉睢阳王收考谈生也。

嗟夫,人世之事,非人世所可尽。自非通人,恒以理相格耳。第云理之所必无,安知情之所必有邪!

译文

天下多情女子,难道还有像杜丽娘那样的吗?梦见那位情人就得病,一病就久病不愈,以至亲手描绘自己的画像传于世以后就死了。死去三年了,又能在冥冥之中寻渣运裤求到所梦的人而复生。像杜丽娘这样,才可以称得上是多情的人了。她的情在不知不觉中激发起来,而且越来越深,活着时可以为情而死,死了又可以为情而生。活着不愿为情而死,死而不能复生的,都不能算是感情的`极点啊。梦中产生的情,为什么一定不是真的呢,天下难道还缺少这样的梦中之人吗?一定要挨到男女同席了才算是成亲,等到挂冠辞官后才感觉安全的,都是只看事情表面的说法啊。

记述如简杜太守事迹的故事,模仿了晋代武都太守李仲文、广州太守冯孝将儿女恋爱的传说。我稍加改动而写成了这个剧本。至于杜太守拘押拷打柳梦梅,也就象汉代睢阳王拘押拷打谈生了。

唉,人世的事情,不是人世所能理解透彻的。自己不是学问贯通古今的人,所以常常用“理”去加以推究了。只是一悄羡味强调(杜丽娘死而复生与柳梦梅结合的事)从理的角度看一定没有,又怎么知道从情的角度看一定存在呢?

注释

弥连:即“弥留”,言久病不愈。《牡丹亭·诊祟》旦白:“我自春游一梦,卧病至今。”

手画形容:指亲手为自己画像。见该剧第十四出《写真》。

溟莫:指阴间。溟,同“冥”。

荐枕:荐枕席。《文选》宋玉《高唐赋》:“闻君游高唐,愿荐枕席。”李善注:“荐,进也,欲亲近于枕席,求亲昵之意也。”

挂冠:谓辞官。密:亲近。

形骸:形体,对精神而言。意谓肤浅之说。

晋武都守李仲文:《搜神后记》卷四:“武都太守李仲文丧女,暂葬郡城之北。其后任张世之之男子常,梦女来就,遂共枕席。后发棺视之,女尸已生肉,颜姿如故。但因被发棺,未能复生。”广州守冯孝将儿女事:冯孝将为广州太守时,他的儿子梦见一女子说:“我是前太守北海徐玄方女,不幸早亡,亡来今已四年,为鬼所枉杀。……应为君妻。”后来在本命年的生日,掘棺开视,女子体貌如故,遂为夫妇。事见《搜神后记》卷四,又见《异苑》及《幽明录》等。

汉睢阳王收考谈生:《列异传》:“汉谈生,四十无妇,夜半读书,有女子来就生为夫妇,约三年中不能用火照。后生一子,已二岁,生夜伺其寝,以烛照之,腰上已生肉,腰下但有枯骨。妇觉,以一珠袍与生,并裂取生衣裾而去。后生持袍诣市,睢阳王家买之。王识女袍,以生为盗墓贼,乃收拷生。生以实对。王视女冢如故。发现之,得谈生衣裾。又视生儿正如王女,乃认谈生为婿。”又见于《搜神记》。

通人:学通古今的人。

格:推究。

热点内容
梅花拇指画 发布:2025-08-21 18:23:43 浏览:126
在七夕的古诗 发布:2025-08-21 18:19:21 浏览:909
濮阳花卉市场在哪 发布:2025-08-21 18:07:02 浏览:985
七夕我们 发布:2025-08-21 18:06:58 浏览:462
肉桂的盆栽 发布:2025-08-21 17:56:14 浏览:198
礼服花卉图片 发布:2025-08-21 17:52:01 浏览:141
学习盆景网 发布:2025-08-21 17:21:59 浏览:875
盘锦海棠谷别墅 发布:2025-08-21 17:17:02 浏览:55
小鹿叮叮与一朵 发布:2025-08-21 17:12:43 浏览:399
宜宾盆景土 发布:2025-08-21 17:06:13 浏览:5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