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玫丹百香 » 牡丹江抉择

牡丹江抉择

发布时间: 2023-03-14 17:33:14

『壹』 以落后就要挨打为题,写一篇文章

我不是想向我国公众宣传这个道理,这个道理中国人都懂,太懂了,用不着宣传。一百多年来,无数仁人志士的鲜血,无数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无数次的割地赔款,已将“落后就要挨打”这句名言深深地铭刻在心里。不夸张地说,它可能是我们全力投入现代化建设的最强大的精神动力。

然而,救亡、图强的历史使命和现实抉择,并不能代替对文明走向和文化建设的历史性思索;活着的问题不能代替如何活着的问题;求生存不能代替追求有意义的生存。在现代化建设中如何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在经济增长中如何保证可持续性,都是我们面临的并非不急迫的任务。

正是基于这方面的考虑,本文试图分析一下“落后就要挨打”这句话中的逻辑,这个逻辑并未被透彻地分析过,而且在常常是紧迫的现代化事务中被遗忘。可是,也许正是它常常将我们引入现代性的误区。

“落后就要挨打”的观念是中国人在现代化过程中痛苦经历的总结。中国并不是自觉自愿地加入现代化的行列,而是被迫踏上现代化的征程。首先是因为“挨打”,反复的“挨打”,打掉了中国人天生的优越感,创造了中国人的落后感和自卑感,也创造了“落后就要挨打”的观念。

在前现代的文化生态中,并不是落后就要挨打,并不是挨打的都落后,也不是一挨打就产生落后和自卑的感觉。挨打的未必是落后民族,也可能是先进民族。在伯罗奔尼撒战争中,斯巴达打败了雅典,但并不能说雅典比斯巴达落后;中国历史上屡受北方蛮族的袭击,也就是经常挨打,但中国人从没有自己落后的感觉,没有感到自己不如打上来的人。

情况往往是,文明教化的民族之所有挨打是因为野蛮尚武的民族好斗,但好斗者并没有先进的文化。他们往往是在取得军事上的胜利之后,被所征服的文化所同化。中国历史上几次外族入侵均属此列。

文明教化的民族变得柔弱,经不起野蛮尚武的原始民族的打击,但是一当这些粗野民族掌握了军事上的胜利,夺得了政权之后,自己便进入了文明教化的程序之中,而逐步被同化、被文化、被教化,也开始变得柔弱,并再一次经受新的野蛮民族的打击。从这个历史上久已存在的文化相互交融的生态景观中,我们完全看不到“落后就要挨打”的逻辑。

然而,西方人掀起的现代化浪潮,是一个对自然生态和文化生态均进行毁灭性破坏的浪潮。它创造某种普遍性的标准,将进步、发展、富强、文明、先进、发达纳入一个单一的评价体系中来。它创造了“文明的”侵略性和侵略性的文明体系。它的价值标准和评价体系,通过扩张主义的商业贸易强行推广到全世界,人类于是进入一个全球时代,多元并存的文化生态景观开始走向凋零。

现代性打破了从前的文化生态格局,同时也创造了一种新的文化进化的逻辑,即社会历史发展的单向线性观。启蒙思想家试图将人类社会看成一个由低级向高级、由原始野蛮向文明开化的发展过程,全世界所有的民族、所有的文化,均可以纳入这一单一的发展轨道中来。正是有了这个单向线性发展的观念,才有了先进与落后、文明与野蛮、发达与不发达等一系列触目惊心的对比。

在“落后”这个词里,隐藏着许多现代性的观念前提。第一个,它假定人类的文化总体上处于一个动态的格局,相反,如果诸种文化只是静态的分布,则说不上先进与落后;第二个前提,它假定诸文化处在一个单向的运动过程中,相反,如果各自有不同的发展方向,则不能有意义的谈论先进与落后。落后与先进来自田径赛场上,大家都朝着一个目标一个方向跑,于是有的先进有的落后,如果没有一个共同的目标,没有一个共同的方向,即使大家都在跑也说不出谁先进谁落后。

由“落后”一词所带出的文明普遍单向线性发展观,是对文化生态观的反动。在文化生态观看来,评价一个文明不是通过标定它处在所谓的人类普遍历史发展轨道上的什么位置,而是依据它自身内在的活力,它处在自身生命周期的什么位置。因为每一种文明都像一棵树那样,有自己生长盛衰的历史,有自己生命的光彩和特色。对待文化生态景观的原则应该是,相互景仰、欣赏和容忍。怀特海说得好,人们希望他的邻居足够的相似以便相互理解,足够的不同以便相互羡慕和欣赏。这是人类发自本原的心声,是文化生态得以维护的根据。

文化是有生命的机体,它对环境有适应性,对环境的变化有调节的功能;它有同化和异化的功能,能够充分吸收养料,化解对自己有害无益的毒素。越是有生命力的文明系统,越是能够适应环境的巨大变化,并保证自己的独立和完整。

中国有着五千年的悠久文明历史,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一脉相承而没有中断的文明体系。中国的文明博大精深,自成一统。它适应这个特定的历史和地理环境,适应这个特定的民族和文化,平静而缓慢的进化、流动。它构成了一个稳定的文化生态系统,繁衍、生长不息。

在前现代的几千年历史上,不曾有任何一种力量能够打破这一稳定的文化生态系统,改变中华文明的内在走向。无论是内部危机导致的王朝更替,还是外族入侵这样的生存压力,都最终被整合掉、化解掉。内部的危机被平定,蛮族被同化。几千年绵延不绝,显示了这一古老文明蓬勃的生命力。

在西方世界侵略扩张的早期,它们也没有真正在军事上取得胜利。这一方面是因为大清帝国正值鼎盛时期,国富兵强,另一方面也是因为高速增长的市场经济体系还未为自己积攒下足够的家底。到了19世纪中叶,清王朝的统治本身出现危机,开始进入自身衰败的过程,而大工业已经在西方世界取得重大进步,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的侵略才开始奏效。

西方殖民势力在亚洲遭遇到了不同程度的抵抗,也产生了不同类型的现代国家。印度完全丧失抵抗力,完全成了英国的殖民地;日本完全西化,成为新兴的现代化强国,并继而让亚洲人民领受现代性之野蛮地侵略性;中国文化内聚力最强,抵抗力最强,但日益腐朽的清政权已无力抗拒欧风美雨的敲打,遂使中国沦为半封建半殖民的境地。

我在这里不想讨论中国从清朝以来的决策者们在面对不可阻挡的现代化浪潮到来之时,是如何一次又一次的失策,以致一个创造过高度辉煌文明的古国,成了今日贫穷落后的大国。从今天的眼光看,我们确实可以指出许许多多历史性的失误,指出它们究竟如何以及在多大程度上延误了我国的现代化进程。但所有这些依然只是功利性的眼光,而不是历史的眼光;是科学的精明的计算,而不是哲学的反思。

抛开现实的、功利的考虑不论,中华传统文明被迫中断而加入现代化的世界潮流之中,并不是一件真值得我们欢呼的事情,而应该看成文化生态上的一个大悲剧。它同世界各地其他许许多多土著人以及土著文化的灭绝一样,是现代性制造的严重的文化生态灾难。生态学一个基本的原则是,多样性导致稳定性。只有多样的文化才有可能造就繁荣而多样的生活环境,从而形成同舟共济、相濡以沫的局面,使人类和平而安宁的生活在这个星球上。今天,当所有的国家、所有的民族、所有的人民,全部加入这个本质上富于侵略性的现代化行列里来时,世界安有宁日乎?

事实上,今天被我们视为落后、愚昧的决策,许多却是传统文化做出的特定反应。今天看起来落后、愚昧,只是因为我们彻底地抛弃了这种文化传统。但是,它们之中有许多观念和精神正是现代生态主义者致力于寻求的新生活理想。

自“增长的极限”作为警世之钟长鸣了20多年后,人们开始感觉到“小的是美好的”。绿色经济学越来越推崇自给自足的区域经济和社区经济,反对跨地区的贸易往来;越来越推崇小规模的人性化的手工生产,反对非人性化的大工业和流水线;越来越推崇有限度的消费和节俭的美德,反对无限消费和铺张浪费。

再看前现代的中国,恰恰是一个大规模的贸易受到扼制、以农业手工劳动为经济活动的主体、以节俭为美德的绿色经济榜样。然而,在现代化快马加鞭之日,这样的中国受到嘲笑。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在其《国富论》(1776)中这样写道:“中国似乎长期处于静止状态,其财富也许在许久以前已完全达到该国法律制度所允许有的限度,但若易以其他法制,那么该国土壤、气候和位置所可允许的限度,可能比上述限度大得多。”中国并非不知道改变体制将会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但这样的改变将为背后更为深层的文化传统所不容。

技术的进步亦然。中国总是将自己的技术发展控制在一定的限度之内,并且主要不用来征服和控制自然界。这难道不令今天的后现代主义者大加称道吗?是的,中国发明了火药但不用于战争而用于民间娱乐(放焰火),这究竟是愚蠢还是伟大?中国具有足够的远洋航行的物质和技术条件,郑和下西洋航海技术水平之高超、船队阵容之庞大,令哥伦布们望尘莫及,但中国人不是用之去开发不属于自己的土地,去屠杀灭绝那里的土著,而是遍施德威,传播仁道精神,这究竟是愚蠢还是伟大?

与现代化落后问题密切相关联的是科学技术的落后问题。英国学者李约瑟毕生致力于研究中国的科技文明,指出在近代之前中国有着西方远远不及的技术成就。继之,他又提出了一个著名的问题史称“李约瑟难题”,即中国古代科学既然如此发达,为何近代科学不在中国首先出现?

李约瑟的问题如同他的中国科学技术史研究一样,隐含着一个单向线性的普遍的科学技术发展数轴,他的中国科技史研究主要是在这个数轴上排列中国人的成就,从而发现中国科技在前现代时期的“先进”性。因此,李约瑟难题只是现代性话语中的问题。它认为有一种普遍主义的科学,它忽视了前现代时期科学与文化系统之间不可分割的联系。

如果说西方文化和中国文化就象两颗树那样各自的生长着,那么,在一棵树上长出的东西为何没有在另一棵树上长出来,这样的问题并不是很有意义。我们根本没有一个超越的标准以衡量中国传统科学和西方近代科学哪一个更先进。落后只是一个现代性的概念,只是在近代科学引入中国之后,在中国被拖入普遍性的现代化进程之后,才出现了中国人在近代科学方面的落后。

这个落后首先是因为我们“后进”——中国不是近代科学的故乡,正如中国不是佛教的故乡一样。但后进可以变为先进,佛教在中国发扬光大而在故乡印度反倒受了冷落就是一例。因此有意义的问题倒是,中国人又不笨,为什么学习近代科学学得那样慢,为什么总不能出于兰而胜于兰。这方面倒是有许多社会原因可找。

『贰』 谁知道牡丹江八女投江的故事,帮忙说一下,谢谢

黑龙江省林口县境内,有一条激流滚滚的大河,它是牡丹江的支流,名叫乌斯浑河。那奔流不息的河水,不断地冲刷着流逝的岁月,但却永远不能冲刷掉中国人民对英雄的怀念,这是因为,有8位抗联女战士的英灵,在乌斯浑河河水里长存。 1938年春, 日本帝国主义在不断扩大侵华战争的同时,也加紧了对东北抗日联军的围攻。在松花江下游地区,敌人集中了第四师团、第八师团、伪满靖安军和兴安军等共5万余人,向抗联第二路军各部发动了规模空前的“讨伐”。在“讨伐”中,敌伪采取了分割包围、“篦梳”进攻的战术。为了破坏抗联战士的生存条件,把他们活活困死,敌人还在抗联营地的周围实行“集家并屯”的政策,逼迫群众迁徙,进行经济管制。 在艰难困苦的条件下,东北抗日联军没有向侵略者屈服。为了冲破敌人的包围,抗联第二路军决定由牡丹江畔驻地向西部的五常、舒兰一带远征,开辟新的抗日根据地。 5月,抗联第二路军开始了远征。在远征军的队伍里,有一个由30多位女战士组成的抗联妇女团,她们跟随第二路军第五军第一师行动。 远征的道路充满了艰险。前面,有敌人的重兵阻截,后面,有敌人的重兵追击。远征军出发后虽然也打了一些胜仗,但为了保存力量,部队在大多数时候,只能避开敌人,在荒无人烟的深山老林中前进。 8月中旬,抗联第五军经历了干难万险,终于到达了五常县的冲河,与那里的抗联第十军会师。但敌人很快发现了抗联的行踪,派出重兵向五常县抗联驻地发动了凶恶的进攻。战斗异常激烈,第五军一师全体官兵英勇反击,打退敌人的多次进攻,最后因部队伤亡严重,被迫决定返回松花江下游地区。这时,第五军一师仅剩下了100余名官兵。 妇女团的战士,跟随抗联一师千里转战,历尽了艰难。在战斗中,她们不怕牺牲,勇敢向前;在行军时,她们不畏艰苦,从不掉队。在人迹罕见的深山老林里,她们风餐露宿,攀高涉险,部队断粮时,她们就采野果野菜,甚至啃树皮吃野草;她们的衣服被荆棘剐破,成了披在身上的布条;她们的鞋子被碎石磨穿,垫上些干草继续穿。在频繁的战斗和艰苦的行军中,她们以极大的毅力克服了种种困难,几千里的远征,没有一个人中途退逃。这些英勇的抗联女战士,大部因战斗或疾病,牺牲在远征的途中,返回牡丹江畔时,全团仅剩下8个人了。就是这8位经历了艰苦战斗磨练的女战士,在乌斯浑河留下了中华儿女以身报国的事迹。 8月下旬,抗联一师袭击了敌人在大青川、冲河的营地后,向远征出发地刁翎东返。9月初,抗联一师100余人在头道河渡过牡丹江,这里离回师目的地已经不远了。经历了长途跋涉和无数次战斗,战士们这时都很疲惫,但他们都盼望着早日到达刁翎,重整旗鼓,再与日寇决一死战。 10月中旬,抗联一师进入林口县境内。一天夜里,部队行进到三家子北部乌斯浑河沿岸的柞木岗山下。此时已是深秋,冷风嗖嗖袭来,很快就把战士们身上几乎成了布条的单衣吹透,使他们本已疲惫的身体,不住地颤抖。为了抵御寒冷,战士们拾来树枝,点燃了一堆堆簧火,大家围坐在簧火旁,背靠着背地打起了瞌睡。8位女战士,相互依偎着,开始,她们还想彼此说点悄悄话,可没说上两句,就都支撑不住沉重的眼皮,渐渐地进入了梦乡。 第二天拂晓,簧火已被露水弄灭,寒风把战士们吹醒。新的一天开始了,抗联战士又要踏上征程。正当大家整装待发的时候,突然从柞木岗下传来了枪声。原来,是一个姓葛的汉奸发现了山上的火光后向敌人告密,日军守备队和伪军连夜扑来,这时已到了柞木岗下。 柞木岗紧傍着乌斯浑河,抗联战士要想突围,只有渡河一条路。在这紧急的时刻,抗联一师指挥员为了女战士的安全,命令师部参谋金石锋带领她们先行渡河。 这时,乌斯浑河正涨大水,河里浪花翻滚,激流中充满了漩涡,河床也比平时宽多了,原来的渡口,现在连个影子也找不到。金参谋只好先让女战士们隐蔽起来,自己下水试探,寻找最安全的渡河路线。 金参谋游到河对岸后,正用手势招呼女战士,突然枪声大作,敌人向一师大队发起了进攻。抗联指挥员一边组织火力反击,一边向柞木岗山上撤退。 战斗打响的时候,妇女团的战士已经在河边的柳条丛里隐蔽好了。但她们见敌人向一师大举进攻,心中都很忧虑。在这危急关头,妇女团政委冷云果断地向大家发出战斗命令。她把战士们分成3个战斗小组,从各自隐蔽处同时向敌人开枪,决心把敌人吸引到河边方向,给大队的同志们创造突围的机会。 敌人本以为抗联战士不会冒险去渡乌斯浑河,所以没有想到河边还会有抗联战士。正当他们向柞木岗山上进攻时,突然遭到妇女团的射击,当场有几人被打翻在地。敌人回头向放枪的地方望去,这才发现河边有隐蔽的抗联战士,于是分出一部兵力,恶狠狠地向妇女团扑来。 冷云见敌人果然上钩,心中十分高兴。她带领女战士们继续向敌人射击,不断地击毙击伤敌人。敌人被河边的妇女团打得恼火起来,顾不得再向山上进攻,全部调头向这边压来。 山上的抗联战士这时都十分着急,他们都知道,妇女团的处境极端危险。大队指挥员命令部队停止撤退,调头向敌人发起冲锋,准备迎救妇女团的同志。但敌人很快发现了抗联大队的意图,于是用重机枪组成火力网,隔断了抗联大队与妇女团的联系。抗联大队虽然发起了几次冲锋,但终未能冲过敌人的火力网。 河边的冷云等女战士,见战友们又都返回来向敌人冲锋,已经牺牲了多人,不禁心中着急,她们不愿战友为了自己而死在敌人的机枪下,盼望有更多的人能够活着冲出包围。当大队战士又一次向敌人发起冲锋的时候,8位女战士齐声高喊:“同志们!冲出去!保住手中枪,抗日到底!”她们一连喊了3次,声音一次比一次高。大队战士听到了她们的喊声,心中像刀绞一样疼痛,都不忍抛下她们撤退,但敌人的火力越来越猛,战土的伤亡越来越多,为了保存抗日力量,指挥员含泪下令大队撤退。 看着战友们终于撤走了,8位女战士的脸上,都浮出了欣慰的笑容。 敌人见抗联大队已经撤向山的深处,知道来不及追了,就发狠要报复河边的这些抗联战士。从刚才妇女团的喊声中,敌人知道对手只是几个女战士,于是决心要活捉她们。他们凭着人多,一步步向河边逼近。 这时,8位女战士早已把个人的生死置之度外了。几个月的转战,有多少个亲密战友倒在了她们的身边?她们曾为战友的牺牲而流过多少泪水?但是她们谁也没有胆怯过,而是等待着献身祖国的时刻。她们知道,这个时刻终于来了。她们决心追随牺牲的战友,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献上一腔热血,献上年轻生命。 敌人狂喊着冲了上来,8位女战士沉着应战。她们不断地从灌柳丛后面向敌人射击,一颗颗仇恨的子弹,直透敌人的胸膛。但她们毕竟势单力薄,敌人很快就冲到了她们的近旁。正当敌人高兴的时候,冷云大喝一声:“打!”4颗手榴弹同时飞向敌人头顶。敌人来不及躲藏,只听几声巨响,冲在前面的敌人血肉横飞,死的死,伤的伤,剩下的也都吓得趴在了地上。后面的敌人不敢再向前冲了,就用机枪疯狂地向河边的灌柳丛扫射,子弹像阵阵急雨,从抗联女战士的头顶呼啸而过。 在弹雨中,女战士们冷静地检查自己的武器,清点着已经不多的子弹。她们知道,机枪扫射过后,敌人就会发起新的冲锋,为了多消灭几个敌人,她们要等待敌人走近时再射击。 敌人的机枪停止了扫射,战场上突然静得出奇。太阳已经从东方升起,照耀着乌斯浑河翻滚的波涛,闪烁着点点银光。在河的西岸,弥漫着一片硝烟,河滩上的枯草,大部已被炮火燃着,一丛丛灌柳,也被机枪扫得枝折叶落。女战士们手里紧握着步枪,冷峻地注视着阵地的前方,在那一张张被战火熏黑的脸上,充满了坚毅的神色。 敌人又开始进攻了。这次,他们先用迫击炮向河边的灌柳丛轰击,企图把抗联女战士逼出隐蔽处。炮弹不断地在战士的身旁爆炸,河边的柳条丛全部被烧着了。女战士的前面和两侧,几乎没有一点隐蔽物,地形十分开阔;她们的身后,就是水深流急的乌斯浑河。 炮火停止了,敌人从3面向河边逼来。女战士们一面向敌人射击,一面准备好手榴弹。她们的子弹很快打光了,并且已有人负伤。敌人乘机拥了上来,8名女战士,把8颗手榴弹投向了3个方向,冲上来的敌人又被炸倒了一片。在手榴弹爆炸的浓烟掩护下,女战士们搀扶着伤员向河沿退去。 在乌斯浑河的东岸,金参谋看到了8位女战士,为了让她们尽快找到渡河地点,他向空中连放了3枪,大声呼喊她们的名字,挥动着手臂,指点渡河的位置。 8位女战士走近了河沿,她们也看到了金参谋,但是,她们却都不会游泳。若是平时乌斯浑河没有涨水,她们可以趟水过去,而现在正值乌斯浑河汛期,河水比平时深了许多,更何况她们的体力已经在战斗中消耗得所剩无几,还有受伤的战友,要想渡过河去,几乎没有一点可能。 这时,敌人又冲上来了,他们嚎叫着,渐渐逼近抗联女战士。女战士们的子弹早已打光,只剩下3颗手榴弹。她们的前面,是面目狰狞的敌人;她们的背后,是水流湍急的乌斯浑河。此时此刻,她们只有两条路:一是被敌人活捉,一是冒死渡河。 面临生与死的抉择,女战士们却没有丝毫的犹豫。她们珍惜生命,因为她们是那样年轻:指导员冷云,23岁,193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班长杨桂珍,18岁,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朝鲜族战士安顺福,23岁,中共党员;班长胡秀芝,战士郭桂琴、黄桂清、李凤善(朝鲜族),年龄都在20岁上下;小战士王惠民,只有13岁,还是个天真烂漫的孩子呢!但是,她们更珍惜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她们愿用年轻的生命去捍卫民族的尊严,用青春的热血去换取祖国解放事业的成功。 望着战友们眼睛里闪烁出的神圣光芒,冷云坚定地说:“同志们!我们是抗联的战士,我们宁死不能做俘虏!虽然我们没有子弹了,但是我们还要用自己的生命去与敌人作最后的抗争。乌斯浑河就是考验我们意志的战场,无论谁能渡过河去,都要继续抗日,为牺牲的战友报仇。渡不过去,为祖国的解放事业而死,是我们的最大光荣!”她的话声刚落,战士们就纷纷响应:“一定要过河,宁可站着死,决不跪着生!” 这时,敌人离她们已经很近了,他们一边向前逼近,一边怪叫着:“投降吧!你们跑不掉了!”冷云、安顺福和杨桂珍猛然向前冲出,用力把最后3颗手榴弹甩进了敌群,敌人被炸倒了一片。乘着敌人的慌乱,8位女战士手挽着手踏进了乌斯浑河。 她们挺起胸膛,一步一步向河的深处走去。敌人见没能活捉这些抗联女战士,气急败坏地向她们射击,并架起了迫击炮向河面上轰击。一颗子弹飞来,小战士王惠民受伤向前栽去,冷云一把把她抱住,但敌人射来的子弹又击中冷云的肩头。胡秀芝扶住了冷云,安顺福抱起了王惠民,8位战友继续向前。河越来越深,水流越来越急,女战士们几乎站不住了,但是她们没有回头,面向着河对岸,不肯停下脚步。 当女战士走到河中心的时候,突然,敌人的一排炮弹落在了她们的身旁,在巨大的爆炸声中,乌斯浑河面上掀起了几支高高的水柱。爆炸过后,乌斯浑河恢复了平静,但水面上,8位女战士的身影却消失了。 抗日联军的8位女英雄,在乌斯浑河的急流中壮烈牺牲。她们实现了自己的诺言:“宁可站着死!决不跪着生!”她们的生命是短暂的,但她们的光辉事迹,却永远留在了中国人民抗日斗争的史册上,她们的名字,将永远铭刻在人们的心中。

『叁』 牡丹江哪个理发店剪烫女生短发比较好,推荐比较好的师傅和价位

海诺” 做的不错 在牡丹街西六条路 价钱也适合学生族消费

“抉择” 也不错 理发师是韩国人 做出来的很好 在长安街西六条路

两家都做过 都可以 但是抉择有点偏贵。。。

我本人认为不要做离子烫 因为做那个很不自然 你想直的话还不如做自然直,那个有自然有好看 还可以养发 这只是我的建议 那俩家自然直也很棒!

离开牡丹江有半年了 今年过年回去过 那里还是老样子 呵呵!

理发师也是原来的 你应该可以放心的去了

热点内容
盆栽bella分手 发布:2025-08-21 20:38:17 浏览:771
情人节主题图标 发布:2025-08-21 20:33:33 浏览:503
荷花奖购票 发布:2025-08-21 20:17:07 浏览:326
花卉纹锦 发布:2025-08-21 20:14:10 浏览:130
良乡官道花卉 发布:2025-08-21 19:58:04 浏览:383
绿植下压钱 发布:2025-08-21 19:42:12 浏览:814
快手盆景桩 发布:2025-08-21 19:28:35 浏览:729
七夕发表 发布:2025-08-21 19:19:39 浏览:574
西兰花孕 发布:2025-08-21 19:18:55 浏览:715
北京出名的花艺 发布:2025-08-21 19:10:39 浏览: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