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乱转
❶ 点绛唇 素香丁香 运用哪些手法描写丁香结合内容分析
一个方面是写丁香之形态,如“琉璃叶下琼葩吐”,另一个方面是写丁香之意趣,所谓“幽人趣”。而扣题的只有一句“素香柔树”。
首句“落木萧萧”,本是用来描写秋天景象的,这里被移用来描写丁香尚在含葩而未吐蕊时的环境和氛围,也是一种衬托。
全词的精彩之处全在其“豹尾”:作者大胆悬想,丁香之所以“结愁千绪”,也许是它在思忆江南的主人吧。至此,本无情之花卉植物,便化为了有情意之作者心志的寄托,一怀愁绪,满腔悲情,也就有了具体的着落。
文学鉴赏:
这阙词结合丁香素香特性,上半阙先用“落木萧萧”烘托悲凉气氛,接着以“琉璃叶下琼葩吐”,令人眼睛一亮。然后语锋一转,“素香柔树,雅称幽人趣”,表明高雅淡泊的志趣。下半阙则进一步阐述自己与世无争的心态:“无意争先,梅蕊休相妒。”
最后吐露心声:我不是“争先”,也“无意争先”,面对绵绵春雨,我“结愁千绪”,想起了当年的江南国主。从而抒发了作者在“落木萧萧”的环境下,琼葩独吐而又遭梅蕊相妒时,彷徨无主、孤寂苦闷的复杂情绪。
❷ 丁香功效与作用是什么
丁香有什么功效?
丁香具有温中、暖肾、降逆的功效。属于使用较多的中药。
丁香的功效与作用:
丁香属于中药,作为一种中药,具有温中降逆、补肾助 阳的作用,可用于脾胃虚寒,还可用于恶逆、呕吐、食少吐泻、心腹冷痛、肾虚等。 临床上可作为消化不良、慢性胃炎等消化道疾病的辅助治疗。
丁香作药用,必须在一定剂量、一定疗程的情况下使用。
使用丁香时要注意:
1、禁忌症:必须按一定剂量,按一定疗程服用。先决条件是要使用一定的剂量和疗程,必须在规范的、正规的医疗机构,并在专业中医师的处方下进行辨病用药。这种药物在使用过程中还有一些禁忌,比如不能和郁金同用,也有可能会有一些情况需要结合病人的病情,由专业的中医师咨询确认。
2、用法:不要喝浓丁香茶。浓重的丁香茶会使身体“兴奋”过度升高,对心脏血管系统、神经系统等产生不良影响。中枢神经兴奋、心跳加快、胃酸分泌增多,对冠心病、心房纤颤的冠心病、肠胃溃疡患者都有很大的危害。最好与白开水搭配,或直接喝点水,才能对身体有好处。
丁香能够抑制肠道的自发性收缩,并且可以对抗乙酰胆碱,对肠道的兴奋作用,因此在服用丁香期间,应该避免与乙酰胆碱同用。另外,丁香性温,有暖胃的作用,而郁金性寒,对胃肠道有一定的刺激,两者的药性相畏,同用容易影响药效,因此在配伍上需要注意。
❸ 关于丁香的诗句和作用
1.丁香花在古代诗文中的意义
代表爱情 丁香在唐宋时期就在我国广泛栽培,据说,除了它素雅清纯的美丽和沁人心脾的幽香之外,还因为它是爱情与幸福的象征,常被人们誉为“爱情之花”、“幸福之树”。
这在文人墨客的诗文中常有描写。小说《镜花缘》列为“十二友”的花卉中,丁香花是其中之一。
更有唐代诗人李商隐在《代赠》一诗中用“楼上黄昏欲望休,玉梯横绝月如钩;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的诗句,借丁香喻爱情,描述了年轻女子思念情郎的眷恋心情。唐诗人陆龟蒙作有《丁香》诗:“殷勤解却丁香结,纵放繁枝散诞春。”
借丁香花抒怀,寄寓情思。 古代人借丁香花抒发爱情,今天我国许多地方仍是如此,把丁香花视为爱情之花。
在云南,崩龙族和傣族人民,每逢春暖花开之际,都要举行一次传统的“采花节”(和田伯光没关系。)。
身着节日盛装的青年男女,争相上山采摘丁香花,赠送给自己的恋人,表示对爱情的坚贞不渝。有些地方还把丁香花作为定情之物或催办婚事之物。
在男女双方订亲以后,如果女方同意出嫁,就托人送一束丁香花给男方。男方收到女方送来的花束之后,要把花束放在即将成亲的新房中,不等花朵谢落,就要选定成亲迎娶的良辰吉日。
此外,说丁香是爱情之花,还因民间一直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 古时候,有个年轻英俊的书生赴京赶考,天色已晚,投宿在路边一家小店。
店家父女二人,待人热情周到,书生十分感激,留店多住了两日。店主女儿看书生人品端正、知书达理,便心生爱慕之情;书生见姑娘容貌秀丽,又聪明能干,也十分喜欢。
二人月下盟誓,拜过天地,两心相倾。接着,姑娘想考考书生,提出要和书生对对子。
书生应诺,稍加思索,便出了上联:“氷冷酒,一点,二点,三点。”姑娘略想片刻,正要开口说出下联,店主突然来到,见两人私定终身,气愤之极,责骂女儿败坏门风,有辱祖宗。
姑娘哭诉两人真心相爱,求老父成全,但店主执意不肯。姑娘性情刚烈,当即气绝身亡。
店主后悔莫及,只得遵照女儿临终所嘱,将女儿安葬在后山坡上。书生悲痛欲绝,再也无法求取功名,遂留在店中陪伴老丈人,翁婿二人在悲伤中度日。
不久,后山坡姑娘的坟头上,竟然长满了郁郁葱葱的丁香树,繁花似锦,芬芳四溢。书生惊讶不已,每日上山看丁香,就像见到了姑娘一样。
一日,书生见有一白发老翁经过,便拉住老翁,叙说自己与姑娘的坚贞爱情和姑娘临死前尚未对出的对联一事。自发老翁听了书生的话,回身看了看坟上盛开的丁香花,对书生说:“姑娘的对子答出来了。”
书生急忙上前问道:“老伯何以知道姑娘答的下联?”老翁捋捋胡子,指着坟上的丁香花说:“这就是下联的对子”。书生仍不解,老翁接着说: “氷冷酒,一点,两点,三点; 丁香花,百头,千头,寓头。”
你的上联“氷冷酒”,三字的偏旁依次是,“氷”为一点水,“冷”为二点水,“酒”为三点水。姑娘变成的“丁香花”,三字的字首依次是,“丁”为百字头,“香”为千字头,“花”为万字头。
前后对应,巧夺天工。书生听罢,连忙施礼拜谢:“多谢老伯指点,学生终生不忘。”
老翁说:“难得姑娘对你一片痴情,千金也难买,现在她的心愿已化作美丽的丁香花,你要好生相待,让它世世代代繁花似锦,香飘万里。”话音刚落,老翁就无影无踪了。
从此,书生每日挑水浇花,从不间断。丁香花开得更茂盛、更美丽了。
后人为了怀念这个纯情善良的姑娘,敬重她对爱情坚贞不屈的高尚情操,从此便把丁香花视为爱情之花,而且把这幅“联姻对”叫作“生死对”,视为绝句,一直流传至今。
2.丁香花在诗歌中的象征意义
丁香是古典诗词里常见的意象。 丁香花常见白色、紫色两种,外形单薄细弱,往往用来代表孤高、美丽和忧愁。 诗人将这种美赋予姑娘,“丁香一样的姑娘”,姑娘即丁香,丁香即姑娘。
古往今来以丁香为题写作留下的名诗名篇并不多,是因为丁香在文学领域是忧郁情结的代名词,是很伤情感的东西。但也有几首诗是很有影响力的:
一、代赠(李商隐):
楼上黄昏欲望休,玉梯横绝月如钩。
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
二、浣溪沙(李璟):
浣溪沙
手卷真珠上玉钩,依前春恨锁重楼。风里落花谁是主?思悠悠。
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回首绿波三楚暮,接天流。
三、现代诗人戴望舒所做《雨巷》,其意境来自于《浣溪沙》,而值得一提的是,戴望舒就凭借这首诗获得“雨巷诗人”的称号。
丁香花具有的象征意义:
1、象征纯洁美好
丁香花的花语和象征代表意义是纯真无邪、初恋、谦逊、忧愁思念、光辉,寓意着爱情和暗结同心的希望。
2、象征勤奋谦虚
丁香花寓意勤奋、谦逊,因此在校园中种植丁香花象征着学校的良好校风。
3、象征美丽高洁
在古典诗词中它象征着美丽,高洁,幽怨。 是古人所心中仰慕,并且放置在很高地位的花,在古代也可以象征人的品行高洁。
(3)丁香乱转扩展阅读:
丁香花自古以来的寓意:
丁香花拥有天国之花的光荣外号,因为它高贵的香味,自古就倍受珍视。是我国古典诗歌中常见的意象。我国古诗里有好些吟咏丁香的名句:“丁香空结雨中愁”,“丁香体柔弱,乱结枝欲坠”,“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等等。
诗人笔下的丁香一样的姑娘,容貌像丁香一样姣好美丽,品格像丁香一样高雅圣洁,心绪也像丁香一样忧愁惆怅。丁香花白色或紫色,颜色都不轻佻,常常赢得洁身自好的诗人的青睐。而受到这种花祝福而生的人,受天神所祝福,有光辉的人生。
参考资料来源:
网络-花语 (用花表达的语言)
网络-紫丁香 (植物)
3.有关丁香花的
丁香花一般都是四瓣的 一直流传有五瓣幸运丁香的说法 就说可以找到五瓣丁香的人会交好运的 丁香花绽开于百花争奇斗妍的仲春,芳香袭人,花繁色丽,十分惹人爱。
丁香属木 犀科丁香属,丛生大灌木或小乔木。原产我国东北、华北地区。
现仍有许多野生种,如 小叶丁香、毛叶丁香、红丁香、辽东丁香等等。丁香花原为紫色,故又叫紫丁香。
白花丁香是紫丁香的变种,花香比紫丁香浓烈,更受人们喜爱,常和紫丁香配在一 起,色彩和谐淡雅检验知识真理性的客观标准。提出辩证法是关于外部世界和,更具情 趣。
此外,经人们多年培植,还有佛手丁香,其花重瓣,香似茉莉;垂丝丁香,其花内 白外红,花朵倒垂,风姿秀丽可人;荷花丁香,其花黄白色,香味与女贞花相似,一派 素雅风韵;南了香,其花蓝紫色,十分雅致。 除了以上介绍的品种外,还有一种原产于印度尼西亚和非洲热带地区的洋丁香,在 我国也早有栽培。
但洋丁香与紫丁香不同科种,属桃金娘科丁子香属,常绿乔木知识来 自理性自身,只承认理性知识的可靠性,贬低感性知,树高可达十米以上。夏季开淡紫 色花,花蕾干燥后入药,称公丁香。
花后结果,果为长倒卵形或长椭圆形,称母丁香, 我国中药里用的丁香,就是母丁香。清人张秉成编著的《本草便读》中记载:“丁香有 公丁母丁两种。
公丁是花,母丁是实。……母者即鸡舌香,古方多用之。
今人所常用者, 皆公丁香耳。”丁香是温热性药品,有温胃降逆、达肾壮阳的作用。
丁香的花蕾还可以炼制成丁香油,是一种重要的香料。非洲的坦桑尼亚桑给巴尔岛 盛产洋丁香,在国际上享有盛誉,被称为“丁香之岛”。
丁香在唐宋时期就在我国广泛栽培,据说,丁香之所以令人喜爱,除了它素雅清纯 的美丽和沁人心脾的幽香之外,还因为它是爱情与幸福的象征,常被人们誉为“爱情之 花”、“幸福之树”。这在文人墨客的诗文中常有描写。
小说《镜花缘》列为“十二友” 的花卉中,丁香花是其中之一。更有唐代诗人李商隐在《代赠》一诗中用“楼上黄昏欲 望休,玉梯横绝月如钩;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的诗句,借丁香喻爱情, 描述了年轻女子思念情郎的眷恋心情。
唐诗人陆龟蒙作有《丁香》诗:“殷勤解却丁香 结,纵放繁枝散诞春。”借丁香花抒怀,寄寓情思。
古代人借丁香花抒发爱情,今天我国许多地方仍是如此,把丁香花视为爱情之花。 在云南,崩龙族和傣族人民,每逢春暖花开之际,都要举行一次传统的“采花节”。
身 着节日盛装的青年男女,争相上山采摘丁香花,赠送给自己的恋人,表示对爱情的坚贞 不渝。有些地方还把丁香花作为定情之物或催办婚事之物。
在男女双方订亲以后,如果 女方同意出嫁,就托人送一束丁香花给男方。男方收到女方送来的花束之后,要把花束 放在即将成亲的新房中,不等花朵谢落,就要选定成亲迎娶的良辰吉日。
此外,说丁香是爱情之花,还因民间一直流传着这样一个动人的故事。 古时候,有个年轻英俊的书生赴京赶考,天色已晚,投宿在路边一家小店。
店家父 女二人,待人热情周到,书生十分感激,留店多住了两日。店主女儿看书生人品端正、知书达理,便心生爱慕之情;书生见姑娘容貌秀丽,又聪明能干,也十分喜欢。
二人月 下盟誓,拜过天地,两心相倾。接着,姑娘想考考书生,提出要和书生对对子。
书生应 诺,稍加思索,便出了上联:“氷冷酒,一点,二点,三点。”姑娘略想片刻,正要开 口说出下联,店主突然来到,见两人私定终身,气愤之极,责骂女儿败坏门风,有辱祖 宗。
姑娘哭诉两人真心相爱,求老父成全,但店主执意不肯。姑娘性情刚烈,当即气绝 身亡。
店主后悔莫及,只得遵照女儿临终所嘱,将女儿安葬在后山坡上。书生悲痛欲绝, 再也无法求取功名,遂留在店中陪伴老丈人,翁婿二人在悲伤中度日。
不久,后山坡姑娘的坟头上,竟然长满了郁郁葱葱的丁香树,繁花似锦,芬芳四溢。 书生惊讶不已,每日上山看丁香,就像见到了姑娘一样。
一日,书生见有一白发老翁经 过,便拉住老翁,叙说自己与姑娘的坚贞爱情和姑娘临死前尚未对出的对联一事。自发 老翁听了书生的话,回身看了看坟上盛开的丁香花,对书生说:“姑娘的对子答出来 了。”
书生急忙上前问道:“老伯何以知道姑娘答的下联?”老翁捋捋胡子,指着坟上 的丁香花说:“这就是下联的对子”。书生仍不解,老翁接着说: “氷冷酒,一点,两点,三点; 丁香花,百头,千头,寓头。”
你的上联“氷冷酒”,三字的偏旁依次是,“氷”为一点水,“冷”为二点水, “酒”为三点水。姑娘变成的“丁香花”,三字的字首依次是,“丁”为百字头,“香” 为千字头,“花”为万字头。
前后对应,巧夺天工。书生听罢,连忙施礼拜谢:“多谢 老伯指点,学生终生不忘。”
老翁说:“难得姑娘对你一片痴情,千金也难买,现在她 的心愿已化作美丽的丁香花,你要好生相待,让它世世代代繁花似锦,香飘万里。”话 音刚落,老翁就无影无踪了。
从此,书生每日挑水浇花,从不间断。丁香花开得更茂盛、更美丽了。
后人为了怀念这个纯情善良的姑娘,敬重她对爱情坚贞不屈的高尚情。
4.《雨巷》中“丁香”的象征意义
丁香姑娘是一切转瞬即逝的美好事物的象征,美好回忆的寄托。诗人只是通过她来表达这种对于美好事物的飘忽短暂、转瞬即逝的痛惜和追忆,念念不忘却又无从把握,只剩下淅沥春雨中的深深追忆,只剩下物是人非之后的无可奈何。尽管全诗没有一句直白的情语,但情语却已洇染在委婉的景语之中。
《雨巷》创设了一个富于浓重象征色彩的抒情意境。在这里,诗人把当时的黑暗而沉闷的社会现实暗喻为悠长狭窄而寂寥的“雨巷”。这里没有声音,没有欢乐,没有阳光。而诗人自己,就是这样的雨巷中彳亍彷徨的孤独者。他在孤寂中怀着一个美好的希望。
希望有一种美好的理想出现在自己面前。诗人笔下的“丁香一样的”姑娘,就是这种美好理想的象征。
然而诗人知道,这美好的理想是很难实现的。她和自己一样充满了愁苦和惆怅,而且又是倏忽即逝,像梦一样从身边飘过去了。留下来的,只有诗人自己依然在黑暗的现实中彷徨,和那无法实现的梦一般飘然而逝的希望。
(3)丁香乱转扩展阅读
《雨巷》中,诗人用象征性的意象及意象群来营建抒情空间,传达内心情感,并且融会了中国古代诗歌,尤其是晚唐五代纤弱婉约诗词的艺术营养。不仅如此,这首诗在艺术上的成功之处还在于它的和谐的音律美。
《雨巷》在艺术上一个重要的特色是运用了象征主义的方法抒情。象征主义是十九世纪末法国诗歌中崛起的一个艺术流派,他们用世界末的颓废反抗资本主义的秩序。在表现方法上,强调用暗示隐喻等手段表现内心瞬间的感情。
这种艺术流派于五四运动退潮时期传入中国。戴望舒早期的创作也明显地就受了法国象征派的影响。他的创作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注意挖掘诗歌暗示隐喻的能力,在象征性的形象和意境中抒情。《雨巷》就体现了这种艺术上的特点。
诗里那撑着油纸伞的诗人,那寂寥悠长的雨巷,那像梦一般地飘过有着丁香一般忧愁地姑娘,并非真实生活本身地具体写照,而是充满象征意味地抒情形象。这些形象所指的全部内容不一定能够具体说出,但可以体味这些形象所抒发但朦胧的诗意。
那个社会现实的气氛,那片寂寞徘徊的心境,那种追求而不可得的希望,在《雨巷》描写的形象里,是既明白又朦胧的,既确定又飘忽地展示在眼前。想象创造了象征,象征扩大了想象。这样以象征方法抒情的结果,使诗人的感情心境表现得更加含蓄蕴藉,也留下了驰骋想象的广阔天地,感到诗的余香和回味。
朱自清先生说:“戴望舒氏也取法象征派。他译过这一派的诗。他也注重整齐的音节,但不是铿锵而是轻清的;也照一点朦胧的气氛,但让人可以看得懂。”“他是要把捉那幽微的精妙的去处。”(《中国新文学大系· 诗集·导言》)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网络-雨巷 (戴望舒诗作)
❹ 在古诗中“丁香”这一意象有什么含义
丁香是中国古典诗歌的传统意象,是美丽、高洁、忧郁的象征。自唐代开始,以丁香为题材的作品增多,它作为一种意象也进入诗人的创作视阈,其审美意蕴和情感、思想内涵也得到进一步的拓展。
1、高洁情趣的象征,独立人格的载体。
(1)杜甫 唐《江头五咏·丁香》
丁香体柔弱,乱枝结犹垫。
细叶带浮毛,疏花披素艳。
深栽小宅后,庶使幽人占。
晚堕兰麝中,休怀粉身念。
译文:
丁香很柔弱,结子又多,叶子和花都漂亮,但是是素色中的美丽,不是艳丽的。把丁香种在房子后面,为了是给有思想的人欣赏。
丁香自己呢?它早晚像兰麝一样发出芳香,但却不必想到自己会磨成粉的。
整首诗的意思是,一个柔弱美丽的生物,它该知道自己的特质,完成自我,虽然自我的最后完成恐怕是粉身碎骨,也不必多想了!
此诗前四句用白描的手法展示了一个清淡素雅的丁香形象:柔弱、枝繁、素艳。丁香花团锦簇,外朴而内秀,花色明丽,又香气馥郁,淡雅清幽,被人们称为“花中君子”。
后四句则写出了丁香高洁的内质。幽人指幽居之士,古代常指隐士。柔弱的丁香被赋予了高贵的品质、坚强的个性,它宁可粉身碎骨也不与世同流合污,遂成为作者独立人格的化身。杜甫晚年空怀壮志,无由抒发,便借柔软的丁香咏志,暗抒家国怀抱。
(2)王十朋 南宋《点绛唇·素香丁香》
落木萧萧,琉璃叶下琼葩吐。素香柔树,雅称幽人趣。 无意争先,梅蕊休相妒。含春雨。结愁千绪,似忆江南主。
译文:
树叶还是稀稀落落的,丁香树叶下丁香花就开放了,吐露出的素淡的香气环绕着树,雅士称赞这是幽居之士的乐趣。
丁香花没有想争夺春光,梅花不要嫉妒。她在春雨中愁绪满怀,好像在怀念江南故土。
这首词结合丁香素香特性,上半阙先用“落木萧萧”烘托悲凉气氛,接着以“琉璃叶下琼葩吐”,令人眼睛一亮。
然后语锋一转,“素香柔树,雅称幽人趣”,表明高雅淡泊的志趣。下半阙则进一步阐述自己与世无争的心态:“无意争先,梅蕊休相妒。”全词的精彩之处全在其结尾,作者大胆悬想,丁香之所以“结愁千绪”,也许是它在思忆江南的主人吧。
至此,本无情之花卉植物,便化为了有情意之作者心志的寄托,一怀愁绪,满腔悲情,也就有了具体的着落。
2、藉以抒发忧愁、幽怨之情。
(1)李商隐 唐《代赠》
楼上黄昏欲望休,玉梯横绝月中钩。
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
译文:
黄昏独上高楼欲望还休,楼梯横断情郎不来,一弯新月如钩。
蕉心未展丁香也郁结未解,它们同时向着春风各自忧愁。
这首诗是代妇人赠远人。前两句塑造了一个倚楼远望、肝肠寸断的思妇形象。后两句借用芭蕉与丁香这两个意象加深了春愁。
芭蕉的特征是叶大且长因而常常卷曲,于是就有了忧愁不展的象征意义。丁香结,指丁香缄结未开的花蕾。诗人以丁香之结,喻心情郁结不开。两种忧愁意象的组合,使思妇的春愁倍增。
“芭蕉不展丁香结”为思妇词开创了新的境界,对后来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
(2)李珣 唐 《河传·去去》
去去!何处?迢迢巴楚,山水相连。朝云暮雨,依旧十二峰前,猿声到客船。 愁肠岂异丁香结?因离别,故国音书绝。想佳人花下,对明月春风,恨应同。
译文:
去哪呢?遥远的巴楚之地,山和水相连。早上有云,晚上下雨,在十二峰面前,猿叫声传到了客船上。惆怅的心情像丁香的花苞。因为离别,家乡的音信全文。
想着佳人在花在,对着明月吹着春风,离恨应该和自己一样。
此词描述男子的离愁别恨。上片写离人去处虽然渺茫、遥远,但巴山楚水,朝云暮雨,十二峰前,总是相连,以喻离愁也似山水接连不断,愈远愈深愈长,更用随船的猿声,衬托离人的愁思。
下片开头三句直写因离别音书隔绝而愁肠百结。结尾三句,变换笔法,远扬开去,为妻子着想,她在花下明月春风之中,离恨该与自己一样。“一气舒卷,若断若连,有水流花放之乐,结得温厚”。
3、藉以烘托恋情。
(1)毛文锡 五代《更漏子·春夜阑》
春夜阑,春恨切,花外子规啼月。人不见,梦难凭,红纱一点灯。 偏怨别,是芳节,庭下丁香千结。宵雾散,晓霞晖,梁间双燕飞。
译文:
春的深夜静静的,春的思愁绵绵不绝,花丛外杜鹃鸟的声声啼叫,似在挽留西去的残月。相思的人不见踪影,相思的梦也难成,我那孤独的心,如红纱罩里的一点残灯。
最恨的是这时分别,在春暖花开的季节,阶下的丁香花繁叶茂,每一朵都似同心结。夜雾渐渐地飘散,朝霞在天边灿烂,梁间呢喃着亲亲的细语,飞来了一双春天的燕。
此词写女主人公相思怨情。上片写春夜相思。或直道情怀,或以景烘情,把相思孤独之情写深、写苦。下片写天晓后的怨情。
“偏怨别”二句,加一倍写怨深;“庭下丁香千结”一句,以景烘情;末三句,以乐写哀,浓化了主人公的怨情。全篇情景交融,含蓄深婉。
(2)毛文锡 五代《中兴乐·豆蔻花繁烟艳深》
豆蔻花繁烟艳深,丁香软结同心。翠鬟女,相与共淘金。 红蕉叶里猩猩语,鸳鸯浦,镜中鸾舞。丝雨隔,荔枝阴。
译文:
花苞和花繁茂,相互映衬,男女相爱永结同心。十六七岁女子,相约一起淘金。
红色芭蕉的叶子里猩猩在啼叫,鸳鸯栖息的小洲上,湖中倒映出鸾鸟在跳舞。
丝丝的细雨隔着荔枝树下避雨人的身影。
这首词写南方风光,较有情致。上片写豆蔻花繁,丁香软结,少女相约淘金,情景如绘。“豆蔻花繁烟艳深,丁香软结同心。”
用互文手法,借用同心的豆蔻花和丁香的忧愁之结来象征爱情忠贞的同心情结。下片芭蕉叶、猩猩语,这更具有强烈的地方色彩。尤其最后两句写出南方避雨荔枝树下的一个侧影。全词形象生动鲜明,意境颇佳。
4、藉以春光易逝、物是人非的感慨。
李璟 唐《摊破浣溪沙·手卷真珠上玉钩》
手卷真珠上玉钩,依前春恨锁重楼。风里落花谁是主?思悠悠。 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回首绿波三楚暮,接天流。
译文:
卷起珍珠做的帘子,挂上帘钩,在高楼上远望的我和从前一样,愁绪依然深锁。风里的落花那么憔悴,谁是它的主人呢?这使我越想越加茫然。
信使不曾捎来远方行人的音讯,雨中的丁香花让我想起凝结的忧愁。我回头眺望暮色里的三峡,看江水从天而降,浩荡奔流。
此词借抒写男女之间的怅恨来表达作者的愁恨与感慨。
上片写重楼春恨,落花无主;下片进一层写愁肠百结,固不可解。“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将丁香结化入雨中的境界,使象征愁心的喻体丁香花蕾更加凄楚动人,更加令人怜悯,感情十分浓郁、饱满。
词人在这首爱情题材的词中表达的是一种更深层次的忧患意识,作为在夹缝中生存的弱小国家的君主的一种对国家、对人生的忧思,借雨中的丁香抒发得淋漓尽致。
❺ 丁香在古代诗词中的含义是什么
含义:借喻女人的舌头。
出处:南唐 李煜 《一斛珠》
诗句:向人微露丁香颗,一曲清版歌,暂引樱桃破。权
翻译:含笑未唱,先露一尖花蕾船的舌尖,于是樱桃小口微张,流出了婉转如莺的清歌。
(5)丁香乱转扩展阅读
现代含义:
1、常绿乔木,又名鸡舌香,丁子香。叶子长椭圆形,花淡红色,果实长球形。生在热带地方。花供药用,种子可榨丁香油,做芳香剂。种仁由两片形状似鸡舌的子叶抱合而成。
2、指这种植物的花。
举例:冰心《我们太太的客厅》:“窗外正开着深紫色的一树丁香,窗内挂着一只铜丝笼子。”
3、指丁香花状的耳饰。
举例:《醒世恒言·乔太守乱点鸳鸯谱》:“第二件是耳上环儿。此乃女子平常日时所戴,爱轻巧的,也少不得戴对丁香儿。”
4、指丁香花状的纽扣。
举例:《桃花扇·却奁》:“两个在那里交扣丁香,并照菱花,梳洗才完,穿戴未毕。”
❻ 宝莲灯的有级丁香不是死了么为什么最后一集丁香有活了
她的残魂被二郎神收倒一个香炉里了,后来又给她塑体重生了
❼ 在诗文中 丁香一般代表什么意象
丁香是古典诗词中常用的意象,她象征的是淡雅、美丽、忧愁。诗人们总是喜欢用丁香来描写女子的忧与愁。李商隐的七言律诗《代赠》中,“芭蕉不展丁香结”用丁香的花蕾来象征诗中女子的愁心。的确,素白、淡紫的丁香花蕾不正像女子的心情、怨愁、神秘、纯洁,而不易被人看透。再说南唐的《浣溪纱》吧!“丁香空结雨中愁”则是用雨中丁香更形象的描绘那女子心中的愁,女子的情人远游,杳无音讯,每日与女子相伴的就只是那雨中的丁香和她自己心中的寂寞。
总而言之,在古典诗词中,出于各种原因的,就算手法不同也罢,丁香与愁是结下了不解之缘。
现代诗歌《雨巷》中也出现了一个如“丁香一样的姑娘”。诗人所写的“姑娘”其实并不是生活中的实景,指的是诗人的理想,“丁香一样的姑娘”表达的是诗人执意追求却又无法把握的彷徨与痛苦,在我的心目中她应是三、四十年代的女大学生,有清澈的眼神。过人的智慧,打着油纸伞,结着淡淡的忧愁。“丁香”充满象征意味的抒情形象,是诗人在大革命失败后内心朦胧的希望。
我想我心中的丁香姑娘,她应有着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比丁香刚毅、有自己明确的目标理想。
推荐于 2018-04-28
查看全部9个回答
— 你看完啦,以下内容更有趣 —
在古诗中“丁香”这一意象有什么含义
丁香是中国古典诗歌的传统意象,是美丽、高洁、忧郁的象征。自唐代开始,以丁香为题材的作品增多,它作为一种意象也进入诗人的创作视阈,其审美意蕴和情感、思想内涵也得到进一步的拓展。 1、高洁情趣的象征,独立人格的载体。 (1)杜甫 唐《江头五咏·丁香》 丁香体柔弱,乱枝结犹垫。 细叶带浮毛,疏花披素艳。 深栽小宅后,庶使幽人占。 晚堕兰麝中,休怀粉身念。 译文: 丁香很柔弱,结子又多,叶子和花都漂亮,但是是素色中的美丽,不是艳丽的。把丁香种在房子后面,为了是给有思想的人欣赏。 丁香自己呢?它早晚像兰麝一样发出芳香,但却不必想到自己会磨成粉的。 整首诗的意思是,一个柔弱美丽的生物,它该知道自己的特质,完成自我,虽然自我的最后完成恐怕是粉身碎骨,也不必多想了! 此诗前四句用白描的手法展示了一个清淡素雅的丁香形象:柔弱、枝繁、素艳。丁香花团锦簇,外朴而内秀,花色明丽,又香气馥郁,淡雅清幽,被人们称为“花中君子”。 后四句则写出了丁香高洁的内质。幽人指幽居之士,古代常指隐士。柔弱的丁香被赋予了高贵的品质、坚强的个性,它宁可粉身碎骨也不与
❽ 关于丁香的诗句及其象征意义
1.丁香花在诗歌中的象征意义
丁香是古典诗词里常见的意象。
丁香花常见白色、紫色两种,外形单薄细弱,往往用来代表孤高、美丽和忧愁。 诗人将这种美赋予姑娘,“丁香一样的姑娘”,姑娘即丁香,丁香即姑娘。
古往今来以丁香为题写作留下的名诗名篇并不多,是因为丁香在文学领域是忧郁情结的代名词,是很伤情感的东西。但也有几首诗是很有影响力的:一、代赠(李商隐):楼上黄昏欲望休,玉梯横绝月如钩。
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二、浣溪沙(李璟):浣溪沙手卷真珠上玉钩,依前春恨锁重楼。
风里落花谁是主?思悠悠。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
回首绿波三楚暮,接天流。三、现代诗人戴望舒所做《雨巷》,其意境来自于《浣溪沙》,而值得一提的是,戴望舒就凭借这首诗获得“雨巷诗人”的称号。
丁香花具有的象征意义:1、象征纯洁美好丁香花的花语和象征代表意义是纯真无邪、初恋、谦逊、忧愁思念、光辉,寓意着爱情和暗结同心的希望。2、象征勤奋谦虚丁香花寓意勤奋、谦逊,因此在校园中种植丁香花象征着学校的良好校风。
3、象征美丽高洁在古典诗词中它象征着美丽,高洁,幽怨。 是古人所心中仰慕,并且放置在很高地位的花,在古代也可以象征人的品行高洁。
(8)丁香乱转扩展阅读:丁香花自古以来的寓意:丁香花拥有天国之花的光荣外号,因为它高贵的香味,自古就倍受珍视。是我国古典诗歌中常见的意象。
我国古诗里有好些吟咏丁香的名句:“丁香空结雨中愁”,“丁香体柔弱,乱结枝欲坠”,“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等等。诗人笔下的丁香一样的姑娘,容貌像丁香一样姣好美丽,品格像丁香一样高雅圣洁,心绪也像丁香一样忧愁惆怅。
丁香花白色或紫色,颜色都不轻佻,常常赢得洁身自好的诗人的青睐。而受到这种花祝福而生的人,受天神所祝福,有光辉的人生。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花语 (用花表达的语言)网络-紫丁香 (植物)。
2.丁香花在诗歌中的象征意义
丁香是古典诗词里常见的意象。 丁香花常见白色、紫色两种,外形单薄细弱,往往用来代表孤高、美丽和忧愁。 诗人将这种美赋予姑娘,“丁香一样的姑娘”,姑娘即丁香,丁香即姑娘。
古往今来以丁香为题写作留下的名诗名篇并不多,是因为丁香在文学领域是忧郁情结的代名词,是很伤情感的东西。但也有几首诗是很有影响力的:
一、代赠(李商隐):
楼上黄昏欲望休,玉梯横绝月如钩。
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
二、浣溪沙(李璟):
浣溪沙
手卷真珠上玉钩,依前春恨锁重楼。风里落花谁是主?思悠悠。
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回首绿波三楚暮,接天流。
三、现代诗人戴望舒所做《雨巷》,其意境来自于《浣溪沙》,而值得一提的是,戴望舒就凭借这首诗获得“雨巷诗人”的称号。
丁香花具有的象征意义:
1、象征纯洁美好
丁香花的花语和象征代表意义是纯真无邪、初恋、谦逊、忧愁思念、光辉,寓意着爱情和暗结同心的希望。
2、象征勤奋谦虚
丁香花寓意勤奋、谦逊,因此在校园中种植丁香花象征着学校的良好校风。
3、象征美丽高洁
在古典诗词中它象征着美丽,高洁,幽怨。 是古人所心中仰慕,并且放置在很高地位的花,在古代也可以象征人的品行高洁。
(8)丁香乱转扩展阅读:
丁香花自古以来的寓意:
丁香花拥有天国之花的光荣外号,因为它高贵的香味,自古就倍受珍视。是我国古典诗歌中常见的意象。我国古诗里有好些吟咏丁香的名句:“丁香空结雨中愁”,“丁香体柔弱,乱结枝欲坠”,“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等等。
诗人笔下的丁香一样的姑娘,容貌像丁香一样姣好美丽,品格像丁香一样高雅圣洁,心绪也像丁香一样忧愁惆怅。丁香花白色或紫色,颜色都不轻佻,常常赢得洁身自好的诗人的青睐。而受到这种花祝福而生的人,受天神所祝福,有光辉的人生。
参考资料来源:
网络-花语 (用花表达的语言)
网络-紫丁香 (植物)
3.《雨巷》中“丁香”的象征意义
丁香姑娘是一切转瞬即逝的美好事物的象征,美好回忆的寄托。诗人只是通过她来表达这种对于美好事物的飘忽短暂、转瞬即逝的痛惜和追忆,念念不忘却又无从把握,只剩下淅沥春雨中的深深追忆,只剩下物是人非之后的无可奈何。尽管全诗没有一句直白的情语,但情语却已洇染在委婉的景语之中。
《雨巷》创设了一个富于浓重象征色彩的抒情意境。在这里,诗人把当时的黑暗而沉闷的社会现实暗喻为悠长狭窄而寂寥的“雨巷”。这里没有声音,没有欢乐,没有阳光。而诗人自己,就是这样的雨巷中彳亍彷徨的孤独者。他在孤寂中怀着一个美好的希望。
希望有一种美好的理想出现在自己面前。诗人笔下的“丁香一样的”姑娘,就是这种美好理想的象征。
然而诗人知道,这美好的理想是很难实现的。她和自己一样充满了愁苦和惆怅,而且又是倏忽即逝,像梦一样从身边飘过去了。留下来的,只有诗人自己依然在黑暗的现实中彷徨,和那无法实现的梦一般飘然而逝的希望。
(8)丁香乱转扩展阅读
《雨巷》中,诗人用象征性的意象及意象群来营建抒情空间,传达内心情感,并且融会了中国古代诗歌,尤其是晚唐五代纤弱婉约诗词的艺术营养。不仅如此,这首诗在艺术上的成功之处还在于它的和谐的音律美。
《雨巷》在艺术上一个重要的特色是运用了象征主义的方法抒情。象征主义是十九世纪末法国诗歌中崛起的一个艺术流派,他们用世界末的颓废反抗资本主义的秩序。在表现方法上,强调用暗示隐喻等手段表现内心瞬间的感情。
这种艺术流派于五四运动退潮时期传入中国。戴望舒早期的创作也明显地就受了法国象征派的影响。他的创作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注意挖掘诗歌暗示隐喻的能力,在象征性的形象和意境中抒情。《雨巷》就体现了这种艺术上的特点。
诗里那撑着油纸伞的诗人,那寂寥悠长的雨巷,那像梦一般地飘过有着丁香一般忧愁地姑娘,并非真实生活本身地具体写照,而是充满象征意味地抒情形象。这些形象所指的全部内容不一定能够具体说出,但可以体味这些形象所抒发但朦胧的诗意。
那个社会现实的气氛,那片寂寞徘徊的心境,那种追求而不可得的希望,在《雨巷》描写的形象里,是既明白又朦胧的,既确定又飘忽地展示在眼前。想象创造了象征,象征扩大了想象。这样以象征方法抒情的结果,使诗人的感情心境表现得更加含蓄蕴藉,也留下了驰骋想象的广阔天地,感到诗的余香和回味。
朱自清先生说:“戴望舒氏也取法象征派。他译过这一派的诗。他也注重整齐的音节,但不是铿锵而是轻清的;也照一点朦胧的气氛,但让人可以看得懂。”“他是要把捉那幽微的精妙的去处。”(《中国新文学大系· 诗集·导言》)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网络-雨巷 (戴望舒诗作)
4.丁香在古代诗词中的含义是什么
丁香是中国古典诗歌的传统意象,是美丽、高洁、忧郁的象征。自唐代开始,以丁香为题材的作品增多,它作为一种意象也进入诗人的创作视阈,其审美意蕴和情感、思想内涵也得到进一步的拓展。
从历代关于丁香的文学作品分析,丁香意象的意蕴是多样性的,有着丰富的人文或社会内涵:或为高洁情趣的象征,独立人格的载体;或借以抒发愁怨、忧伤之情;或烘托恋情等。但是,对丁香意象多义的解读不能忽视其幽怨的基本特质。丁香在古代诗词中的含义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高洁情趣的象征,独立人格的载体。
举例:《江头五咏丁香》
❾ 中国古代有关"丁香"的诗词有哪些
网上搜索了一下,有关丁香的古诗词还是挺丰富的。
江上悠悠人不问,十年云外醉中身。
殷勤解却丁香结,纵放繁枝散诞春。
——唐代:陆龟蒙《丁香》
楼上黄昏欲望休,玉梯横绝月中钩。
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
——唐代:李商隐《代赠》
丁香体柔弱,乱结枝犹垫。
细叶带浮毛,疏花披素艳。
深栽小斋后,庶近幽人占。
晚堕兰麝中,休怀粉身念。
——唐代:杜甫《江头四咏·丁香》
春夜阑,春恨切,花外子规啼月。人不见,梦难凭,红纱一点灯。
偏怨别,是芳节,庭下丁香千结。宵雾散,晓霞晖,梁间双燕飞。
——五代:毛文锡《更漏子·春夜阑》
别是南州种,寒花七里香。
玉笄骈宝髻,金粟缀银珰。
自得山林趣,不为时世装。
紫霞休骋瑞,未及野梅芳。
——宋代:薛季宣《丁香花》
冷艳幽香奇绝。粉金裁雪。无端又欲恨春风,恨不解、千千结。
曲槛小池清切。倚烟笼月。佳人纤手傍柔条,似不忍、轻攀折。
——宋代:韦骧《洛阳春·丁香花》
落木萧萧,琉璃叶下琼葩吐。素香柔树。雅称幽人趣。
无意争先,梅蕊休相妒。含春雨。结愁千绪。似忆江南主。
——宋代:王十朋《点绛唇·素香丁香》
数声鶗鳺。可怜又是,春归时节。满院东风,海棠铺绣,梨花飘雪。
丁香露泣残枝,算未比、愁肠寸结。自是休文,多情多感,不干风月。
——宋代:蔡伸《柳梢青》
百结愁肠不可排,花开微雨滴空阶。
更闻帘外虫声唧,恼乱妆楼十二钗。
——明代:刘祖满《丁香花》
小院回廊曲曲深,为谁频结雨中心。
东风吹到第几信,节序俄惊百五临。
簇簇紫茸如可咽,萧萧华发岂胜簪。
故园买去开还早,相伴溪梅水竹林。
——明代:陆深《清明日半轩前丁香盛开偶题》
香雪团团压碧枝,东风吹不落阶墀。
去年梅信休言早,寒素逢春也未迟。
——清代:金朝觐《白丁香》
攀来尚隔,望处偏清,算怎到花开,阑珊春已在长亭。滴粉搓酥,小红墙角倍分明。年年此际,笼归马上,递遍春城。
昨岁看花,有人秃袖,擘阮挨筝。怅新来梁间燕去,往事星星。只有邻花,不作路旁情。夜深难睡,缤纷花影,筛满空庭。
——清代:陈维崧《墙外丁香花盛开感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