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玫丹百香 » 丁香蓼有蜜吗

丁香蓼有蜜吗

发布时间: 2023-02-17 17:27:10

① 中草药:水丁香的功效与作用

水丁香
(《福建民间草药》)
【异名】丁子蓼、红豇豆、喇叭草(《中国药植志》),水冬瓜(《福建民间草药》),水苴仔、水黄麻(《闽南民间草药》),水杨柳(《四川中药志》),田蓼草、红麻草(《湖南药物志》),水蓬砂(《贵州植药调查》),水油麻、山鼠瓜(《福建中草药》)。
【来源】为柳叶莱科植物丁香蓼的全草。
【植物形态】丁香蓼
一年生草本。须根多数。幼苗时平卧地上,或作倾卧状,后抽茎直立,长20~50厘米。茎有棱角,多分枝,枝带四方形,至秋茎叶皆变紫红色,全体光滑无毛。单叶互生;叶片披针形,长4~7.5厘米,宽1~2厘米,先端渐尖,全缘,基部渐狭,叶柄长不及叶片之半。花腋生,通常1~2朵,无梗;花萼4~5裂,裂片卵形,长约2毫米,外面有细毛,宿存;花瓣与花萼裂片同数,椭圆形,长约3毫米,先端钝圆,基部狭,作短爪状,早脱;雄蕊4~5;子房下位,外面密被短细毛,4室,花柱短,柱头单一,头状。蒴果线状四方形,直立或微弯,两端截切,长15~20毫米,成熟时变成紫色;种子细小,光滑,棕黄色。花期7~8月。果期9~10月。
生长于水边。分布福建、浙江、江苏、安徽、湖南、湖北、四川等地。
【采集】秋季结果时采取。
【性味】苦,凉。
①《福建民间草药》:"甘,平。"
②《四川中药志》:"性凉,味苦涩,无毒。"
③《福建中草药》:"微苦辛,凉。"
【功用主治】利尿消肿,清热解毒。治水肿,淋病,痢疾,白带,痈疽,疔疮。
①《中国药植志》:"治红白痢疾。"
②《福建民间草药》:"利尿,消肿胀。"
③《泉州本草》:"清热解毒,利水通淋。治水肿,血淋,痈疽,疔疮,无名肿毒。"
③《贵州植药调查》:"清热,止咳。"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0.5~1两。外用:捣敷或煎水洗。
【选方】①治水肿:水丁香一两.酌加水煎,加些冰糖,饭前服,日两次。(《福建民间草药》)
②治淋病:鲜水丁香二两,加水二碗,煎成九分,泡糖或蜂蜜,内服。
③治妇女白带,头晕,肢软足酸:鲜水丁香一两半,白鸡冠花一两。加水二碗半,煎成-碗,去渣取汁,和猪小肚炖服,连服三次。忌酸辣食物。
④治痈疽肿毒:鲜水丁香,洗净,合酸饭及盐少许,共捣烂敷患处。(②方以下出《泉州本草》)
⑤治目翳:水丁香,煎水洗。(《湖南药物志》)
⑥治咽喉炎:鲜水丁香一两。加承煎,调糖内服。(《泉州本草》)
⑦治外伤出血,蛇虫咬伤:水丁香叶捣烂敷患处。(《湖南药物志》)

提醒您:水丁香 此中草药来源于网络,使用前请遵医嘱。

② 丁香蓼的主要价值

药用价值
【药材基源】:为柳叶菜科植物丁香蓼的全草
【制法】:晒干备用。
【性味归经】:苦,凉。
【功效】:清热解毒;利尿通淋;化瘀止血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利湿消肿。主治肠炎,痢疾,传染性肝炎,肾炎水肿,膀胱炎,白带,痔疮;外用治痈疖疔疮,蛇虫咬伤。肺热咳嗽,咽喉肿痛,目赤肿痛;湿热泻痢,黄疸,淋痛,水肿,带下;吐血,尿血,肠风便血;疔肿,疥疮,跌打伤肿,外伤出血,蛇虫、狂犬咬伤。
【用法用量】:0.5-1两,治痢疾,鲜品可用3-4两;外用适量,鲜品捣烂敷患处;煎汤,15-30g或泡酒。
【药理作用】:丁香蓼水提取物去除鞣质后分离得到没食子酸和诃子次酸三乙酯,体外抗菌试验证实对宋内、舒氏、鲍氏、志贺等痢疾杆菌及金葡球菌、绿脓杆菌等有较好的抑菌作用。 【中药化学成分】:本品含没食子酸(gallicacid)和诃子次酸三乙酯(triethylchebulaie)。
【选方】:
①急性肾炎水肿:丁香蓼、地胆草、车前草各30g,水煎服;或丁香蓼、星宿菜、爵床各30g,水煎服。
②泌尿道感染:丁香蓼50g,蒲公英、金丝草、猫须草各15g,水煎服。
③湿热白带:丁香蓼30g,苡米根、白鸡冠花各15g,白果10g,水煎服。
④急性喉炎:丁香蓼30g,爵床、金银花各15g,玄参10g,水煎服。
⑤痈肿:鲜丁香蓼适量,红糖少许,同捣乱,敷患处。
文献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生药材鉴定
性状鉴别:
本品全株较光滑。主根明显,长圆锥形多分枝。茎直径0.2-0.8cm,茎下部节上多须状根;上部多分枝,有棱角约5条,暗紫色或棕绿色,易折断,断面灰白色,中空。单叶互生,多皱缩,完整者展平后呈披针形,全缘,先端渐尖,基部渐狭,长4-7cm,宽1-2cm。花1-2朵,腋生,无梗。花萼、花瓣均4裂,萼宿存,花瓣椭圆形,先端钝圆。蒴果条状四棱形,直立或弯曲,紫红色,先端具宿萼。种子细小,光滑,棕黄色。气微,味咸,微苦。 显微鉴别:
【茎横切面】:表皮为1列类方形细胞组成,外被单细胞非腺毛,并有5个向外突起的棱角。皮层窄。外侧2-3列细胞为厚角组织,内侧3-4列细胞形大,壁薄;近内皮层有少数纤维散在,壁厚木化。内皮层明显。韧皮部窄。木质部导管单个或2-3个相聚散在,壁木化;射线宽1-2列细胞。贿财薄壁细胞类圆形,贿中部常中空。本品薄壁细胞含少数草酸钙方晶。
【叶横切面】:上、下表皮均为1列类长方形细胞组成,外被非腺毛及腺鳞。栅栏组织不通过中脉,海绵组织排列疏松。主脉维管束外韧型,韧皮部窄;木质部导管呈放射状排列。主脉上,下表皮内侧有数列厚角细胞,薄壁细胞含草酸钙针晶,簇晶。
中药化学鉴定:
取本品粉末1g,加乙醇15ml,回流30分钟,冷却,滤过。
滤液供下列试验:
1.取滤液少许,滴于滤纸上,喷以0.1%溴酚蓝的乙醇溶液,在蓝色背景上显黄色斑点。(检查有机酸)。
2.取滤液1ml,滴加1%三氯化铁溶液1滴,显蓝黑色。(检查没食子酸)

③ 这是什么植物

菱叶丁香蓼(Ludwigia sedioides)是柳叶菜科丁香蓼属下的一物种,为一年生浮叶草本植物,版
中文学名
菱叶权丁香蓼
拉丁学名
Ludwigia sedoides (Bonpl.) H. Hara
别称
黄花菱、危地马拉水丁香

④ 请问这种是什么什么草,谢谢。

接上一提问,所问的植物是草本植物~丁香蓼。

丁香蓼,别名:小回石榴树、小答石榴叶、小疗药,拉丁文名:Ludwigia prostrata Roxb.,是桃金娘目、柳叶菜科、丁香蓼属一年生直立草本;茎高25-60厘米,粗2.5-4.5毫米,下部圆柱状,上部四棱形,常淡红色,近无毛,多分枝,小枝近水平开展。叶狭椭圆形,先端锐尖或稍钝,基部狭楔形,在下部骤变窄,开花时以四合花粉直接授在柱头上;柱头近卵状或球状,顶端稍偏斜,具小尖头,表面有横条排成的棕褐色纵横条纹;种脊线形,花期6-7月,果期8-9月。

⑤ 请大神忙帮这是什么植物

是紫苏,又像藿香,看不清楚。

⑥ 丁香蓼属的形态特征

直立或匍匐草本,多为水生植物,稀灌溉木或小乔木(中国不产)。水生植物版的茎常膨胀成海绵权状;节上生根,常束生白色海绵质根状浮水器。叶互生或对生,稀轮生;常全缘;托叶存在,常早落。花单生于叶腋,或组成顶生的穗状花序或总状花序,有小苞片2枚,(3-)4-5数;花管不存在;萼片(3-)4-5,花后宿存;花瓣与萼片同数,稀不存在,易脱落,黄色,稀白色,先端全缘或微凹;雄蕊与萼片同数或为萼片的2倍;花药以单体或四合花粉授粉;花盘位花柱基部,隆起成锥状,在雄蕊着生基部有下陷的蜜腺;柱头头状,常浅裂,裂片数与子房室数一致;子房室数与萼片数相等,中轴胎座;胚珠每室多列或1列,稀上部多列而下部1列。蒴果室间开裂、室背开裂、不规则开裂或不裂。种子多数,与内果皮离生,或单个嵌入海绵质或木质的硬内果皮近圆锥状小盒里,近球形、长圆形,或不规则肾形;种脊多少明显,带形。染色体数n=8, 12,16,24 。
湿生草本;叶互生或对生;花单生于叶腋或簇生,或为顶生的穗状花序或头状花序;萼片4-6;花瓣小,4-6片或缺;雄蕊与萼片同数;子房下位,4-5室,有胚珠多颗;果为一长形的蒴果。

⑦ 丁香蓼的类属、形态、习性、分布及为害情况如何

丁香蓼(图43)。

图43 丁香蓼学名Ludwigia prostrata Roxb.科属分类柳叶菜科,丁香蓼属。形态特征高20~100厘米,茎近直立或下部斜升,具较多分枝,有纵棱,略带红紫色,无毛或疏被短毛。叶互生,叶片披针形或长圆状披针形,长2~8厘米,宽0.4~2厘米,先端渐尖,基部楔形,无毛或脉上被少数柔毛,叶柄长0.3~1.0(~2.0)厘米。萼片4~6,卵状披针形或正三角形,长0.2~0.5厘米,外面无毛或略被短柔毛。花瓣4,黄色,狭匙形,长0.1~0.2厘米,宽不到0.1厘米,无毛,基部有2苞片。雄蕊与萼片同数,花粉粒单一。花柱长约0.1厘米,子房密被短毛,柱头球形。蒴果线状圆柱形,5室,稀4室,长1.5~3厘米,宽约0.2厘米,褐色,稍带紫色,近无柄,成熟后室背果皮呈不规则开裂。种子斜嵌入于内果皮内,每室1~2行,淡褐色,长卵形,一端锐尖,长约0.1厘米,宽约0.03厘米,种脐狭,线形。生物学特性1)休眠与萌发种子具休眠期,但在冬季低温时休眠即已解除。丁香蓼为湿生、沼生杂草,萌发对温度、湿度、光照要求均比较严格。萌发的最适温度为20~30℃,偏高或偏低萌发均较少,发芽水分以土壤饱和至薄水为最好,水层2~3厘米尚能萌发,10厘米以上即不能萌发,干旱条件下也不能萌发。由于丁香蓼种子较小,萌发需要一定的光照,在土层1厘米之内能顺利出苗,1厘米以下则萌发很少,在秧田小苗阶段、移栽大田封行前发生较多,秧田大苗期、移栽稻田封行后即很少出苗。2)营养生长田间丁香蓼植株高矮相差较大,与水稻的相对高度从0.1~1.0,决定植株大小的因素主要是光照,田边及水稻栽插前期发生的丁香蓼因光照充足,生长较快,株高与水稻可同步增长,发生较迟的丁香蓼,随着稻田行间逐渐荫蔽,而长势越来越差。其次与土壤湿度有关,丁香蓼部分侧根可变成白色的呼吸根伸出水面,适生于淹水的环境,在土壤保水性能好、灌水充足的稻田生长较好,在长期干干湿湿、经常脱水的稻田长势较差。

丁香蓼具有较强的再生力,在地上茎叶折断后,基部节上发出须根,重新长出植株。3)开花结实丁香蓼花期8~9月,果期9~10月。高大、分枝多、接受光照强的植株结实率高,水稻行间生长矮小的植株结实率较低甚至不能结实。种子细小,蒴果开裂后落入田间,可随水传播。

分布与为害丁香蓼分布较广,几遍全国,但以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发生较多,尤以灌水条件好、土壤保水性能好的稻田为害较重。据在江苏里下河地区调查,严重发生田块,密度每平方米达100株以上,多度达30%,频度为100%,水稻分蘖减少、穗数、实粒数、千粒重均有所下降,减产30%以上。

⑧ 丁香蓼的常见种类

八肋丁香蓼
【中文名】:八肋丁香蓼
【英名】:falseprimrose
【别名】:毛草龙、水丁香
【科名】:柳叶菜科
【属名】:丁香蓼属
【产地】:美国南部地区、墨西哥
【特征】:多年生挺水或湿生草本。株高50~200厘米。全株被毛。叶互生,具短柄,披针形至线状披针形,先端渐尖,基部渐狭。花单生叶腋,黄色。蒴果圆柱状,绿色至紫红色。花期6~10。果期7~11月。
【应用】:水生植物,可装点水生园地。
细花丁香蓼
【中文名】:细花丁香蓼
【学名】:LudwigiaperennisL.
【科名】:柳叶菜科(Onagraceae)
【形态特征】:茎:茎四方,草本直立,有分枝,基部多为紫红色。
叶:单叶互生,线形或长披针形,长1~2公分,宽0.3~0.9公分,叶全缘,有短叶柄。
花:单生花,腋生。花瓣4枚,卵形黄色,花径最大不到1公分,具长花筒,雄蕊4枚
果:长圆柱形薄壁蒴果,具宿存花萼,光滑或具毛;成熟时呈紫红色,有短柄。
种子淡粉红色,长0.2公厘。
【鉴定特征】:1.著生于叶和茎交接处的淡黄色小花。2.娇小的长圆柱形果实。
【分布】:新营、盐水、柳营、东山、白河、麻豆、下营、六甲、官田、大内、楠西、南化等地。
卵叶丁香蓼
【中文名】:卵叶丁香蓼
【种拉丁名】:LudwigiaovalisMiq.
【科中文名】:柳叶菜科
【科拉丁名】:Onagraceae
【属中文名】:丁香蓼属
【属拉丁名】:Ludwigia
【中国分布】:安徽、江苏、浙江、江西、湖南、福建、台湾、湖北
【其它国家分布】:日本
【海拔】:40-200
【形态特征】:一年生草本
【最低海拔】:低海拔
【生长环境】:池沼旁、水边湿地
【是否栽培】:野生

⑨ 想了解这个红色茎杆,红色叶子,果实是四叶边是什么植物

丁香蓼,别名:小石榴树、小石榴叶、小疗药,拉丁文名:Ludwigia prostrata Roxb.柳叶菜科丁香蓼属一年生直立草本。清热解毒,利湿消肿。主治肠炎,痢疾,传染性肝炎,肾炎水肿,膀胱炎,白带,痔疮;外用治痈疖疔疮,蛇虫咬伤。

⑩ 请问这是什么植物

这是水龙,白花水龙或者黄花水龙 它的特点 节间簇生白色气囊(气生根)


学名:Ludwigiapeploidesssp.stipulacea 科属:柳叶菜科(Onagraceae)丁香蓼属

产地:分布于亚洲和美洲、台湾及内陆潮湿地区。

国内分布:浙江、福建、广东东部。

黄花水龙是多年生挺水型草本植物,花开在枝顶,呈黄色。城区河道种植的黄花水龙整朵花直径在5厘米左右,开花时间为每年5—6月。

繁殖与栽植:扦插。土壤以富含有机质之肥沃壤土为佳。扦插密植。

2植物特性

黄花水龙是生长在浅水的多年生浮叶植物,长可达5公尺,以不定芽繁殖。具匍匐茎或浮生茎,整株蔓生或挺立生长,整株无毛,茎中空,节间簇生白色气囊(气生根)。叶互生,长椭圆形,叶托大。花开于枝顶,腋生,萼片5枚,呈三角形,长6-12mm,花瓣5枚,金黄色,长9-17mm,雄蕊10。不结实。主要生分布於河川流水域边或低洼湿地。黄花水龙是多年生挺水型草本植物,花开在枝顶,呈黄色。城区河道种植的黄花水龙整朵花直径在5厘米左右,开花时间为每年5—6月。

热点内容
宗璞的丁香结 发布:2025-08-23 08:25:21 浏览:170
百合功效烹 发布:2025-08-23 08:19:22 浏览:919
绿色花卉名 发布:2025-08-23 07:51:46 浏览:164
上高县荷花 发布:2025-08-23 07:45:21 浏览:543
文人白蜡盆景 发布:2025-08-23 07:39:22 浏览:983
黄宾红牡丹 发布:2025-08-23 07:31:29 浏览:547
百合动漫游戏 发布:2025-08-23 07:30:04 浏览:594
名酿荷花 发布:2025-08-23 07:20:42 浏览:796
荷花节闭幕 发布:2025-08-23 07:18:36 浏览:378
仙人掌牡丹 发布:2025-08-23 07:12:34 浏览: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