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鹦鹉种鸟
㈠ 牡丹鹦鹉养殖方法(牡丹鹦鹉繁殖注意事项)
1、家养牡丹鹦鹉繁殖技巧。
2、牡丹鹦鹉养殖方法。
3、牡丹鹦鹉繁殖需要注意什么。
4、笼养牡丹鹦鹉怎么繁殖。
1.配对方法:牡丹鹦鹉9月龄左右,就可以为其挑选合适的种鸟进行配对。
2.种鸟配对成功后,牡丹鹦鹉就会进行繁殖。
3.准备繁殖箱:在牡丹鹦鹉进入繁殖期前,要为其准备一个大小合适的木质繁殖箱。
4.加强营养:可以给牡丹鹦鹉食量喂些蛋小米,促进发情,补充营养。
5.在孵化期可以增加豆类饲料占比,并喂一些保健砂。
㈡ 牡丹鹦鹉有几种
1、桃面爱情鸟(桃脸牡丹、小鹦、蔷薇鹦鹉)。桃面爱情鸟是国内最普遍的小型鹦鹉之一,也是最体型最大的爱情鸟(体重约50至60公克),是一般入门者最常选购的鸟种之一,属非常流行的玩赏鸟,羽色美丽,品种繁多,有不同色系的变种,叫声吵杂但不太刺耳,雌雄难以辨别,与主人从小有良好互动的手养鸟喜爱亲近人,在野外共有2种亚种。桃脸牡丹鸟体为绿色,前额、眼睛後方的细窄条状羽毛为红色;头顶、鸟喙和眼睛之间、脸颊、喉咙和胸部上方为粉红色;身体两侧、腹部和尾巴内侧覆羽为黄绿色;尾部为亮蓝色,尾巴上方绿色,内侧蓝色;翅膀内侧覆羽为绿色,并带点浅蓝;鸟喙黄白色,虹膜深棕色。幼鸟的鸟喙会带有黑色,头部为灰粉红色,要4个月後才能长成和成鸟一般的体色。
2、面罩情侣鹦鹉(黑头牡丹、伪装情侣鹦鹉)。面罩情侣鹦鹉 颜色鲜艳,体长如棕头牡丹,头较大,显得体态短小。野生的面罩情侣鹦鹉 头部为黑色,犹如戴上黑头罩,这也是它的英文名字(masked lovebird)的由来。它的颈部和胸部为黄色,背部、翅、尾和腿是绿色。跗跖很短,脚灰色较粗大。黑头牡丹鹦鹉的显著特征是白眼圈和红色的喙。
3、费希氏情侣鹦鹉 (现在国内大多数人称为棕头牡丹)。体长14厘米左右,体形胖乎乎如桃面牡丹鹦鹉。尾短圆,眼的周围有白圈,头部颜色棕褐色,嘴部红色呈蜡状,颈部有赤黄色的环带。上胸浅绿色,背部和翼为绿色,翼端呈黑色,腰部蓝色,尾绿色,脚灰色。黑脸情侣鹦鹉(黑颊牡丹鹦鹉)。鸟体为绿色,额头、前额为红棕色;眼睛和鸟喙之间、脸颊、喉咙为黑棕色;头部后方和颈部为暗黄绿色;胸部上方为橘红色,到了胸部下方渐渐变为黄绿色;腹部和尾巴内侧覆羽黄绿色,尾部为浅绿色;眼睛外有一圈粗宽的白眼圈,鸟喙红色,虹膜棕色。幼鸟体色较暗,鸟喙带有黑色。
㈢ 牡丹鹦鹉鸟是什么样子的
这是桃脸黄牡丹鹦鹉
叫声比较刺耳,咬人会比较痛。
【图片和资料均来自网络】
如有不对欢迎纠正
望采纳
㈣ 牡丹鹦鹉繁殖
牡丹鹦鹉经过7个月左右的饲养,都可以进行配对上窝进行繁殖了。 牡丹鹦鹉一年中除炎热的夏季外,其它季节都可以繁殖。一般雌鸟每窝产蛋6-8枚,孵化期约19天。孵化过程中,雄鸟守在巢外看护并饲喂雌鸟,而雌鸟除取食、饮水和排粪时出窝外,其余全部时间始终坚持孵化。雏鸟出壳后由亲鸟饲喂,35-40天方能离巢,50天左右才可独立生活,6个半月达到性成熟。繁殖的方法: 第一, 配对。1 雄1雌放同一笼内。 第二, 安窝。使牡丹鹦鹉有产蛋、孵化的场所。 牡丹鹦鹉的窝为两层,在上层应放一些碎木屑等物。木屑是为了让牡丹鹦鹉在窝内孵化时“磨牙”用,防止牡丹鹦鹉用喙咬窝或咬其它木质结构造成损失。 牡丹鹦鹉
窝安放的位置;窝要安放在笼的侧面,左侧右侧都可,但一定要在上方,开口向里,观察门在外,这样便于观察。 牡丹鹦鹉母鸟第一窝一般产2-3个蛋,若营养好、管理得法有时也可产4-5个蛋,头窝蛋的孵化率一般为70%左 右。笼内最好放一小块烧过的蜂窝煤块供鸟食用。蜂窝煤经过高温后达到了消毒的目的,消过毒的物质鸟吃后不易生病。另外,煤块中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和矿物质,既省钱,又可补充鸟体对某些营养成分的需要。鸟舍应放在环境安静,无干扰的地方,不要有杂音,不要有环境污染,注意空气流通、新鲜。 繁殖牡丹鹦鹉是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情,不过,很多人还是认为这事有点难度,至少已经不止一次的听说有人认为牡丹根本不能在家庭饲养条件下繁殖,现在就把繁殖牡丹中应当注意的几个问题说一下: 选种的时候最好不要在养鸟人那里购买所谓的“一对”鸟。这里的一对很多时候只是他们所配的同色的两只,特别是在购买一些稀少颜色的时候,这样的两只很可能是同一窝的鸟,甚至连性别都可能相同~~想想这样繁殖的后果!买鸟的时候可以自己挑选自己喜欢的颜色组合,不一定非要同色,兰色配绿色的,后代出现了深绿色和黄绿色两种,如果你只是自己养着玩的话,这样最好了,很快你的鸟舍中就会出现很多种颜色的鸟,这应当是每个爱鸟者的乐事;但是如果你为了繁殖出售的话,还是注意纯色问题吧。 牡丹鹦鹉
关于如何选择父母代种鸟的问题,大家可以使用:桃脸牡丹鹦鹉遗传计算器 牡丹鹦鹉一般一次生3-5颗卵,但是头几颗卵雌鸟是不会立刻孵化的,大家一定要注意,千万别认为这是雌鸟弃卵,也不要随便打开巢箱观察,他们的孵化时间是以最后一颗卵产出后孵化开始算起,一般在28天左右,以隔一天产一个卵算,他们的实际孵化期要一个月多一些,而在后期雏鸟快出壳时,雌鸟的孵化又会显的漫不经心,这可是要出壳的征兆,如果你认为这是雌鸟弃卵的话,那可是大错特错了!还有就是巢箱里要多垫些锯末,至少要10厘米厚,而且巢箱要足够大,我的巢箱是30*28*28的规格,如果你用虎皮的小巢箱繁殖牡丹的话,恐怕不容易成功。 牡丹鹦鹉
繁殖期间要注意不要缺青菜,用黄瓜和油菜效果不错,菠菜很容易失水干枯的,而且鸟也不太喜欢吃。 牡丹鹦鹉在孵化时最好不要惊动雌鸟,其实你也不需要验蛋,想想验蛋后你能做些什么呢?如果非要打开巢箱,也一定要在白天,如果在傍晚的话,那么后果很可能是导致雌鸟一夜不入巢。
㈤ 牡丹鹦鹉和大头鹦鹉的区别
牡丹鹦鹉和大头鹦鹉的区别如下:
1、形态特征不同
牡丹鹦鹉:体长13-17厘米,体重40-60克。喙红色,眼及蜡膜白色。头部黑褐色,颈部有赤黄色的环带。上胸浅绿色,背部和翼为绿色,翼端呈黑色,尾绿色,脚灰色。另有棕头牡丹鹦鹉,头部棕褐色,俗称棕头牡丹。身型矮胖且有一条短尾,喙部相对较大,大部分牡丹鹦鹉都是绿色的。
大头鹦鹉:通常幼崽的毛发长度都会稍短,待第一次换毛后会有更好的表现,二次换毛后会展现出大头虎皮鹦鹉最美的姿态,换毛后的变化取决于种鸟血线和基因,也因个体而异。
2、分布范围不同
牡丹鹦鹉:牡丹鹦鹉属共有9个种,8种分布于非洲中南部地区,坦桑尼亚北部、赛伦盖提国家公园、卢旺达、布隆迪、从笼中逃脱的鸟在各地都有族群,大多栖息於坦桑尼亚、肯尼亚等沿海地区。灰头牡丹鹦鹉分布于印度洋,包括马达加斯加群岛及其附近岛屿。大头鹦鹉:原始品种产大洋洲,大头为人工改良品种。
牡丹鹦鹉生活习性
牡丹鹦鹉因其深情的天性而得名。牡丹鹦鹉会与伴侣形影不离,相依相偎,而且多是会厮守终生。
野生的牡丹鹦鹉生活在热带丛林中,常集小群生活,一般在树洞中营巢繁殖,以各种植物种子、水果、桨果、蔬菜、一些草及种子为食。黑领牡丹鹦鹉亦会食无花果。在非洲南部地区,该鸟常集群危害农作物及果园,遭到当地农民驱赶。
㈥ 牡丹鹦鹉品种辨别
牡丹鹦鹉体长一般在15厘米左右,体重40-50克。喙红色,眼及蜡膜白色。头部黑褐色,颈部有赤黄色的环带。上胸浅绿色,背部和翼为绿色,翼端呈黑色,尾绿色,脚灰色。另有棕头牡丹鹦鹉,头部为棕褐色,俗称棕头牡丹。
这种鹦鹉鸟体为绿色,额头、鸟喙和眼睛之间、脸颊、喉咙为橘红色;头顶和头部后方为橄榄绿色;胸部上方和颈部为橙黄色;身体两侧、腹部、尾巴内侧覆羽黄绿色,尾部上方为蓝色;翅膀内侧覆羽蓝绿色;眼睛外有一圈粗宽的白眼圈,鸟喙红色,虹膜棕色。幼鸟体色较暗,鸟喙带有黑色。
虎皮鹦鹉头羽和背羽一般呈黄色且有黑色条纹,翅膀花纹较多,毛色和条纹犹如虎皮一般,所以称为虎皮鹦鹉。虎皮鹦鹉属于鹦鹉科中的小型品种,其羽毛颜色光艳,性情活泼且叫声清脆、天真可爱、易于驯养,在我国是大众鸟友最喜欢的鸟种之一。头部呈圆,喙部有钩曲,喙上方有蜡膜(多数虎皮鹦鹉的性别可通过蜡膜颜色来分辨)。虎皮鹦鹉腿部比较短,四趾,其中第二三趾向前,第一四趾向后,易于其攀树、攀物。
鸟体为黄绿色;头部后方、颈部两侧、背部上方和翅膀覆羽为浅棕色,每片羽毛均带有黄色和黑色;喉咙和面部为黄色;脸颊下方带有不同程度的蓝紫色,喉咙部分有3个黑色点状;胸部羽毛带有细窄的黑边。主要飞行羽覆羽为浅蓝色;飞行羽为灰绿色并带有浅色的条纹;内侧灰色并且带有白色的斑纹;尾巴上方中央的羽毛为蓝绿色,尖端黑色,内侧黑色。鸟喙橄榄黄色,蜡膜蓝色;虹膜白色。母鸟的蜡膜为灰棕色或肉色,仅带有一点点浅蓝色,到了繁殖季则会变为深棕色。幼鸟体色较深,公母幼鸟的蜡膜都为粉红色,需要3到4个月才能长成像成鸟般羽色。
虎皮鹦鹉平均寿命是7年。体长16~18厘米,体重35克。前额、脸部黄色。颊部有紫蓝色斑点。上体密布黄色和黑色相间的细条纹。腰部、下体绿色。喉部有黑色的小斑点。尾羽绿蓝色。虹膜白色。嘴灰色。脚灰蓝色。雄鸟鼻包为淡蓝色,雌鸟为肉色。
成年鸟头顶较圆平,嘴壳甚强大,上嘴壳基部为蜡膜覆盖,上嘴壳弯曲如钩状;体羽色彩艳丽多变,常见色有黄、绿、蓝、白、蓝绿、浅黄等色,因头、颈及背部的羽色中多具有黑色或暗褐色横纹,而得名虎皮鹦鹉。足趾为对趾型,第二三趾向前,第一四趾向后,适宜在枝头攀缘。更适宜握物和取食。尾型尖长,中央尾羽延长如箭。成鸟雌雄区别在于蜡膜的色彩,雄性蜡膜呈青蓝色,雌鸟蜡膜为肉褐色。成鸟蜡膜及嘴壳基部较为枯燥,无光泽。足趾浅肉色。
㈦ 牡丹鹦鹉种鸟怎么选
身体健康、品种纯正、羽色无杂。最关键是要明确辨别出是一公一母。
牡丹鹦回鹉雌雄鉴别
答1、 头型(看):雄鸟头型为背儿头、头尖、并且头稍小;雌鸟头型为扁平、圆滑、头纯圆,与雄鸟比较头稍大。
2、 体型(看):雄鸟体瘦、毛紧、好动、性凶,眼圈距头顶距离较远,眼显小;
雌鸟体较胖、毛稍松,不太好动,眼圈距头顶距离较近,眼显大
。
3、 卧杠姿态:雄鸟在栖杠上为立势、昂首挺立,并且显矫健;雌鸟卧杠为伏卧式,趴在栖杠上,温顺。
4、 尾羽尖(看):雄鸟的尾羽尖较尖,为V型;雌的尾羽尖分叉则为W型。
5、 泄殖腔(摸):雄鸟的泄殖腔表现耻骨间间距小、并表现有兴状突起(即尖状物);
雌鸟的泄殖腔为两耻骨之间间距大,尤其成鸟一中指可以伸进,
并且扁平,无突起状,此法鉴别特别准确,经验丰富者从小鸟即可无误
㈧ 牡丹鹦鹉繁殖的忌讳
在牡丹鹦鹉繁殖期间,饲主需要注意的一些事项
1、第一个注意事项就是:在牡丹鹦鹉产蛋和孵蛋期间,饲养者禁止触碰鸟蛋。有的饲养者第一次看到牡丹鹦鹉生蛋,比较好奇,于是在母鸟生出蛋后,将蛋拿出来观察。或者在验蛋的时候,不注意戴好手套,将气味留在鸟蛋上。但是这样做往往会造成牡丹鹦鹉弃蛋,有些脾气暴躁的牡丹鹦鹉甚至还会将蛋啄破食之。因此,饲养者千万要记住这一点,不要随便触摸鸟蛋。
2、除了在牡丹鹦鹉繁殖期间不能触碰鸟蛋之外,牡丹鹦鹉种鸟也是不能随意触碰的,除非种鸟出现疾病,如果是这种情况,饲养者还需立即封窝,让牡丹鹦鹉停止繁殖。但是如果牡丹鹦鹉种鸟一切正常,则饲养者注意不要在它们产蛋或孵蛋的时候触碰它们,否则可能会遭到牡丹鹦鹉的狠狠攻击,同时牡丹鹦鹉还可能会遭受到惊吓,并且弃窝,甚至还可能会出现卡蛋情况。
3、牡丹鹦鹉在孵蛋期间往往会很安静,只有在需要进食的时候才会发出一些声响,这是正常现象,饲养者不必过于担心。切不可为了查明种鸟的情况而频繁的打开繁殖箱,这样的举动也是会导致脾气暴躁的牡丹鹦鹉出现放弃孵蛋或产蛋的情况的,相信各位饲养者都不喜欢这种情况发生,所以一定要谨慎以上几点。
上述就是爪爪博士总结的一些在牡丹鹦鹉繁殖期间的一些饲养禁忌,为了牡丹鹦鹉可以顺利产蛋孵蛋,以及安全迎接雏鸟的到来,饲养者一定要注意以上几点。
㈨ 牡丹鹦鹉什么是种鸟
牡丹鹦鹉的种鸟和其它鸟儿一样,首先要体格健壮颜色纯正,繁殖能力强。选择种鸟要从小培养,选择体格健壮活波爱动的留下来,经过遴选留下强的淘汰弱者,然后还要继续观察它们的繁殖能力,受精卵低破壳率低的也要淘汰,所以说留一对好的牡丹鹦鹉种鸟儿不容易啊,个人经验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