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笔红牡丹
❶ 国画基础讲堂|牡丹“状元红”工笔染色过程
状元红:牡丹中的一个传统品种,花开紫红色,盛开端部粉白色,外瓣质硬,基部具紫红色晕。内瓣质硬,褶叠,稀疏,端部常残留花药;瓣间亦杂有少量雄蕊;雌蕊退化变小或稍瓣化。叶繁盛;花蕾小,圆尖形;花梗细硬而短,花朵直上或侧开。中花品种,株型中高,半开展。枝粗壮,一年生枝长,节间较短;鳞芽圆形,端部易开裂。
朱砂红是中国画固有的传统用色,它象征喜庆吉祥。墨叶与红牡丹搭配用色,对比强烈,色调和谐稳重,花更显得艳丽,使人看着舒服而不火气。因此,本幅状元红牡丹采用墨色染叶。
步骤一:画好底稿后用墨勾勒线条。因花头为红色,勾勒花头时可采用重墨。
以重墨勾叶子。
以中等墨色勾勒花萼、花梗和叶柄。
注意线条要勾得爽快,笔意连贯,一气呵成。
牡丹的枝干老干用枯笔中等墨色来勾勒。
步骤二:调淡朱磦,平涂花头。
用淡墨分染叶,要留出白线。注意要染出叶子的前后、深浅变化。
牡丹老干用中等墨色皴擦。
步骤三:用朱磦分染花头,正瓣颜色深,反瓣颜色略浅,要染出正反瓣深浅变化。同时也要注意花瓣边缘颜色浅,花瓣根部颜色深,中间过渡要自然。
调淡墨再次分染叶子,染出层次感。
调草绿分染花萼、花梗、反叶和叶柄。
用墨皴擦老干后,调赭墨提染。
步骤四:用曙红+胭脂调和,从花瓣的根部向花瓣边缘分染,用色要薄,可多分染几次,直至颜色达到预期效果。
画面干后,用胭脂+曙红分染花心。
用四绿分染花萼、花梗、反叶和叶柄。
用胭脂染苞壳,提染叶柄槽。
用赭石、胭脂分染部分叶尖。
花心处干后,用白粉勾花丝,然后用藤黄+白粉点花蕊。
步骤五:用重墨提染老干苔点,然后罩染石绿。
整理画面,题款、钤印。
❷ 工笔画白描好后需不需要上墨
看你画什么了,要看以后的色彩是什么调子,比如画红牡丹,可以用淡墨分染;如果是白牡丹,就不能用墨分染,可以用花青分染。
❸ 工笔红牡丹用墨打底,罩完大红色后画面翻白怎么办
1、双钩:来工笔画中,尤其自是工笔重彩画,双勾设色是最为明显的画种特征。“双勾”就是物体的体现是靠“线条勾勒”而出的意思(原为书法术语:法书上石,沿其笔面的两侧外沿以细线钩出,称为“双钩”)。
2、平涂:在一定范围内均匀填涂某一种没有浓度变化的色彩,称为平涂。工笔画的基础技巧之一。
3、统染:在绘制工笔的过程中,根据画面明暗处理的需要,往往需要几片叶子、几片花瓣统一渲染,强调整体的明暗与色彩关系,称为统染。
4、分染:工笔画绘制中最重要的染色技巧。一支笔蘸色,另一支笔蘸清水,色笔在纸上着色以后,再用水笔将色彩洗染开去,形成色彩由浓到淡的渐变效果。为了和统染有所区别,我们通常将小面积、局部的、较为细致刻划的渲染称为分染。
❹ 吴玉阳红牡丹工笔画常识
1.孙钰德入室弟子吴放的牡丹画怎么样
自2005年至今,一直追随写意牡丹绘画名师孙钰德先生,亲承教授,深得先生美学精髓。
现为孙钰德先生入室弟子,洛阳理工学院牡丹艺术研究所研究员,河南美术家协会会员,洛阳立体牡丹艺术创作培训中心主持。 作者多年来从事素描,水粉画,中国画的学习研究,积累了深厚的绘画功底;在众多表现题材中尤其对牡丹情有独钟,通过大量的观察写生,把西方素描绘画的语言模式融入中国画写意表现技法中,用现代人的视觉特征来营造画面,运用传统的点厾法和蘸色法来塑造各种牡丹花型:其层次变化多端,花瓣阴阳曲直翻转,立体感很强,逼真;用笔细里含放,刚柔相济,既有工笔画拖染成分,又有写意画之洒脱;恰当地处理了“形”与“意”的关系;既保持了其严谨造型,又飘逸活脱地挥写出牡丹花的润泽风姿,再现了牡丹那种雍容华贵,端庄瑰丽之风貌。
其作品追求厚重高雅,真实生动,别具一格,深受专家与大众的青睐,曾应邀去北京,杭州,宁波,郑州,西安等作画,其作品多次参加省市级美术展览,其代表作品有【幽谷怜姿影】【黄河琼浆润福田】【春日华暖】【紫气朝阳】【大地春晖】【富贵春风】等;并在【美术】【江苏画刊】【美术报】等专业杂志报刊上发表作品,部分作品已被国内外友人收藏。
2.王柳春的牡丹画
王柳春,生于1957年。毕业于中央美院国画系,他从小热爱绘画艺术。经多年的学习和努力,受到同道敬仰和赞赏。其牡丹和花鸟作品笔墨灵动,形神兼备。曾多次参加全国及省市各种美展,作品被美国、日本、泰国、新加坡、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友人广泛收藏。
王柳春的水墨牡丹,用笔轻盈快捷,挥洒自如,笔酣墨畅,用水用墨恰到好处,用墨如用色,利用墨分五色的特性去表现出阴晴风雨环境底下牡丹花、叶的阴阳向背、浓淡深浅,作品收放自如,清新脱俗,脱尽脂粉气,与其设色牡丹画相比之下,格调更显高逸,深得文人画追求笔墨趣味的真谛;同时又有工笔画的细腻,于不经意中见精微,在飘逸中有富贵气。花开富贵牡丹画既是对其水墨牡丹画的一种阐释,又是其内心感受的一种写照。在一幅幅的牡丹作品,深深映出了牡丹的富贵喜气。
王柳春的牡丹画确实性价比很高,因为没有很好的宣传等各种因素,所以王老师的作品价格一直没有起来,但作品的水准还是很不错的,近年听说王老师的作品在国内一家权威的字画网站代理出售。
3.李怀臣的白色牡丹用什么颜色调制
看这本书吧 有介绍
《当代画家技法表现丛书:李怀臣工笔牡丹》是讲解工笔牡丹技法图书。含工笔牡丹画史简述、牡丹分类资料介绍、牡丹花头、牡丹叶写生稿、工笔画用具简述、工笔绘画构图要诀,及花瓣、花苞、嫩叶、老干、常见配景的绘制步骤等,工笔牡丹技法有白色、粉红、黄色、紫色、水墨、复瓣牡丹多种不同手法表现的绘制步骤,并配有斗方、扇面、金笺等各种规格的创作作品,以及古代经典传统工笔画范例赏析。是一本实用性较强的技法图书。
4.赵汝杰的工笔牡丹画多少钱一尺
1. 赵汝杰,曾用名,鲁杰,别署孺子牛,1973年生,现为中国美协会员,中国工笔画协会会员,中国工笔画艺术研究院一级美术师,中国书画艺术家创作中心一级美术师。
2. 书画收藏不仅要看您收藏的是哪位书画家的作品,品相以及创作的时代也是应该参考的内容。
3. 书画收藏根据题材不同尺寸大小品相不同,价格和价值也不同。而根据画家的人生历程和学术成就价格差别就更大了。王道中老师应该是学术派的老师,作品具有收藏价值。
4. 书画收藏有的不见得非得知道价值多少,这和黄金有价玉无价是一个道理,只要您喜欢它就有它的价值,不见得非得知道它的价格,收藏字画建议您收藏一些有保障的,可以是名家的,但价格较高,但也可以向一些有保障的单位购买,例如可以承诺一年包退十年包换的,这样可以降低收藏风险,最大利益的保障收藏者利益。
5.许湛国画牡丹教学视牡丹的画法
注招,不只是一支笔,拖沓是有原因的,第二个是要小心,不要太着急,分层画,二楼的绘画,然后在80个百分点,第三个原因是油漆刷上的考虑模糊的,一般印象花卉颜色的粉红色和不占粘粉,白色粉末不太厚,比牛奶一样稍强,表示刷子头三分之一可以是颜色,太多的颜色和白粉病上浑浊,或没有白色粉,直接占彩色画,水粉控制写入笔记,在从头开始的笔的中间最好画笔不占从内部网画外花的颜色,以使致密光的中部以外,而且在与花的实际情况,然后等待后,80%的固定色彩,足以把重点,如果你花时间占经常画的颜色很容易,画不画到需要多积累,增加。
当然个别例外。
❺ 工笔牡丹花瓣黑红的颜色如何调配怎么染
1. 勾花的线条不要太粗,尽量做到流畅而婉转自如。花瓣的外边缘线要丰富专多变,转折线要圆滑流畅,花属瓣中间的结构线要稍微劲挺一些才好。如图所示
❻ 怎么把画好的绿牡丹修改画成红牡丹
教你怎样画牡丹一、牡丹的结构名称整株牡丹,由花、蕾、茎、叶、干、芽等组成。每年春季花后,芽胚即在干和嫩茎之间形成,到秋冬季节,芽苞渐大。到第二年初春芽衣张开,叶芽长出,到四月初,花苞从叶芽中抽出,花茎渐高,茎上分枝生叶,花茎高约一尺许,茎顶只生一花。叶柄长而互生,从下往上生出三至五批叶,每批为三叉九叶(因品种不同,多者一茎生十余批叶),到上端一叉三片,近花部分是单叶。花苞又分小蕾和大蕾。花蒂由上下两层萼片组成。上有大萼三片,下有小萼(复萼)六片。花头中心有雄蕊和雌蕊,雌蕊在花心正中,状如小石榴,雄蕊由蕊头和蕊丝两部分组成二、牡丹花头的画法花朵的概形和花瓣的排列牡丹花头,因品种不同而有单瓣、重瓣、和起楼之分,色彩也因品种而异,五彩缤纷,十分丰富。初学时,不管是临摹还是写生,都不能只盯着一瓣一叶,而要学会把握整体轮廓,做到“整体着眼,局部入手”,而且要在复杂多变的花形中,找出基本的结构特征,即找出花朵的概形。如正面俯视或背面仰视,花朵的概形近乎圆形,半侧或全侧,则成隋圆形。单瓣花似碟形,重瓣则像几个大小不等的碗碟重叠。初学画花头,可用铅笔或木炭条,以辅助线轻轻勾出大概外形,也可安排一下花瓣的大体层数,再用毛笔以色或墨点簇。花瓣的排列不宜上下左右大整齐,把花瓣点簇成“田”字形,就不好看,而应将上下层之间花瓣,作参差排列较有变化,三个瓣犹如“品”字结构(图2)。三、花瓣的用笔和用色(或墨)?? 花瓣的基本形状为下缘狭而呈圆弧形,上缘宽而多皱褶,因此可用较大的羊毫笔,先蘸白粉掺少量牡丹红(毛笔需先浸水湿透),在盘子上调成淡红,使笔尖、笔肚、笔根均含适量淡红,再以笔尖蘸少许较浓的牡丹红,在盘子上稍加整理(不宜过分调和,过之则平)就可以画了。若花瓣向上,则将笔尖朝下,笔根朝上,以侧锋横卧,一笔或两笔画成,画小瓣时,用笔尖笔肚着纸即可。画大花瓣时,笔要一揿到底,利用笔肚笔根的动作,使笔根上的淡红体现在瓣端,自然形成花瓣的浓淡效果。画多瓣时,运用蘸色的深浅,按花的结构层层点出,自然生动。因花朵姿态各异,要作上下左右多方位点簇练习,使运腕灵活,才能得心应手(图3)四、花蒂的结构与画法?? 花蒂是花瓣的外衣。牡丹花蒂由大萼与复萼两层构成。大萼位于花瓣之外层,紧贴花瓣,形如扣盅,共三片,初开萼片为嫩绿或嫩红。复萼环生大萼之下,如带状,呈绿色。花萼是承上启下的结构关键,不可忽视。如画墨牡丹,萼片用较深的墨色(比花瓣略深)。画色牡丹,可用汁绿蘸少许胭脂画,或在汁绿中略掺三绿也可。画时运笔要轻松快捷,流畅自然,不可反复描摹(图4)。五、花蕊的结构与画法?? 花蕊在花朵中占重要地位,犹如人的眼睛。在颜色上起对比、提神作用。画好花瓣、花萼后,再点以花蕊,才能组成完整的花冠。花蕊分雌蕊与雄蕊。雌蕊位于花心中央,形状如小石榴,愈长愈裂,开谢时已形成大料瓣形。雄蕊位于雌蕊四周,初开时花蕊丰满、排列整齐,呈中黄色。盛开时蕊露于外,较初开灵活,色为淡黄。将谢时,蕊渐干而卷曲,蕊色乳黄。雄蕊由蕊头和蕊丝(须)组成。蕊丝上按蕊头下接花心。蕊头形似米粒,画色彩牡丹时,用饱和的黄色点出,画时要有聚散,不要拘于一蕊一丝(图5)六、画牡丹花头的要点?? 牡丹花瓣依托花蒂,环花心而发,形成内紧外松、里小外大、内聚外翻的特点。因此,点簇花瓣时,首先要对花冠的朝向和正侧,做到心中有数。点簇时要掌握以下要点。 1.花心、花萼、花茎长势的一致性。即心、萼、茎应在一条直线或弧线上,不可偏心脱离。花瓣从花心长出,要有“归蒂连心”的效果。 2.注意花瓣的透视关系。从花冠概形中可以看出,花瓣排列分纵向和横向。从横向看,位于中间部位的一两瓣较宽,左右两侧渐狭,这就是透视变化。从纵向看,上下两层花瓣较长,而中间一层却较扁,这也是透视缘故。 3.点簇第一组(或第一层)花瓣时,要紧凑些,且成弧形排列。切忌一字排开,松散而难以成形(图 6)。七、点簇牡丹花头的步骤?? 牡丹花头的点簇练习,可分别用墨或色彩。画粉红色牡丹,用较大羊毫笔,先在白粉中调入少量曙红(牡丹红)或胭脂,用笔蘸饱后,再在笔尖上蘸适量曙红或胭脂,笔尖向内,先画里层淡瓣,再画中心深处,依次层层画出,浓淡相间方见精神。但要注意块面的统一集中,不要红一块、白一块,使画面过分散乱。花头点好后画花萼,待稍干再用藤黄点花蕊(图7)。八、侧面花朵画法?? 侧面花朵的概形呈扁圆,扁的程度随半侧或正侧而异。全侧面花一般看不到花蕊。画时只点瓣和萼片。画花茎时仍要注意和花头中心部位的自然连贯趋势,花茎扭曲或陡折都不美。点簇花瓣,用墨用色和用笔方法与图7相仿(图8)九、背面花朵画法?? 画背面牡丹,花的概形较圆,能见其大萼与复萼的全貌,看不到花蕊,花瓣层数变化也少些。但两层花萼的浓淡变化要认真对待,不可大意。花茎的添加也要和花头顺势,否则视觉上会很别扭(图9)。十、小蕾的画法?? 小蕾的形状似桃,三片大萼相包很紧,花瓣未露或将露出。小花蕾出现在群花之中,显得很有生气,既是盛开花朵的未来,又可在形体和色彩上起到丰富多变的作用,所以不可忽视。画时,用毛笔先调成汁绿,再在笔尖上蘸少许曙红或胭脂,笔尖向上,笔肚向下,画出大萼。继而画出下垂的复萼和花茎(图10)。十一、大蕾的画法?? 大花蕾,已见花瓣或见到花瓣的大部分以至全部,但不见花蕊或初见花蕊。大萼、复萼皆向后背,花瓣内紧外松,形成方形、梯形等不同的形象,非常生动。大花蕾形小色艳,与盛开花头形成对照与呼应。大花蕾生机勃勃,更加旺盛,是牡丹画面中不可缺少的。画时应昂首向上,切忌下垂倒挂。用笔、用色和画花瓣及小蕾萼片相仿,只是大蕾的花瓣与盛开花头相比,其花瓣外弧线应更紧凑些,卷褶少些(图11)。十二、初开花朵画法?? 初开花朵是大花蕾的继续和发展,花瓣已全露于外,排列整齐,花蕊初露,色艳欲滴,美丽动人。画初开花朵要注意外缘瓣的处理,卷褶变化比大花蕾更多,使其不要过圆过板,既表现出旺盛的生命力,又婀娜多姿(图12)。十三、盛开花朵画法?? 牡丹花是昼开夜合。第一天合的较紧,第二天合的较松,三天后更松且开合无定,因此,花瓣开合重迭无定,形象非常生动。一幅牡丹花,总是将盛开的花头作为主体,一朵或两朵,一组或两组,再配以大小花蕾或初开花朵,形成主辅、起伏,在绿叶扶持下,便可构成很有节奏感的画面。盛开花朵瓣形变化灵活、丰富,特别是外层花瓣,面积大而变化多,是画好盛开花头的关键。花蕊的表现也有别于初开花朵,初开时蕊头未放开,很少见其蕊丝。盛开时,蕊头松开能见其蕊丝。勾点蕊头蕊丝时,要有疏密变化,切忌机械刻板(图 13)十四、勾勒牡丹花的画法步骤?? 画牡丹,除点花点叶画法,还有勾花点叶法。第一步,先用墨线分浓淡勾出花的形态。勾勒时依花瓣的大小聚散、正反转侧,运用粗细、疏密不同的线条,做到有虚有实。特别是里层和外层花瓣交接部,外缘线不要全部勾死,要有笔断意联之感,才显生动自然。第二步,用墨或色点叶。勾花一般以表现浅色花为主,如白、黄等。因此,可在花头旁边点叶衬托,使浅色花朵更醒目。第三步,上色。画白花时,待墨线稍干,用羊毫蘸薄白粉,自花瓣的稍端向基部晕染,越靠近基部白粉越薄,直至用尽。然后用灰绿色自花瓣基部向外烘染,越向外越淡,消失在白粉里。画黄花,用赭墨勾花,晕染赭黄后,趁湿略点少量淡胭脂,色彩更显丰富沉着。第四步,勾叶筋、点花蕊。勾叶用花青蘸墨或纯墨。花蕊,可以不拘于黄色,而用赭墨、朱砂、胭脂等色点出,使其提神醒目(图14)。十五、花叶的结构?? 牡丹花叶发自花茎四周,为互生的二回三出羽状复叶,即在大叶柄上分生三个小叶柄,每个小叶柄又分生三张小叶片。一个生长完全的牡丹叶子称为“三叉九顶”(或“三叉九叶”),大叶柄长一尺许,呈十字形。春季开花时,牡丹上部叶子生长不完全,花头以下,每节有一张叶片或三张叶片,再下为五或七张叶片(图 15)。十六、叶片组合的名称?? 叶片因组合的数量不同而分单叶、组叶和批叶。一组生长完全的叶,由三张单叶组成。三组成为一批叶,共九张。每批叶经大叶柄与花茎相联(图16)。十七、叶片的画法?? 牡丹单叶可由三笔画成。用墨或色彩均可以,视需要而定。画色叶,用较大羊毫笔调汁绿,再以笔尖蘸适量花青,稍加整理,即可作画。中间一笔较长,两侧稍短小。用笔略侧,行笔宜轻松块捷。叶筋分主脉和侧脉。主脉发自叶柄,伸向叶尖。要在叶片墨色未干时用浓墨(或花青加墨)勾出。侧脉由主脉生发,伸向叶尖。勾勒时线条要细于主脉,侧脉不宜太密,画两、三组就足够了(图 17 十八、叶脉的几种勾法?? 叶脉的勾法,因风格和各人习惯而异。可分三种勾法:一是较为严谨的勾法,主脉、侧脉都伸向叶尖;二是侧脉伸向叶缘,较松散随意;三是侧脉有聚散,作变形夸张,富有装饰味。不论何种勾法,均以中锋运笔(图 18)。十九、牡丹叶的透视和姿式?? 花有正侧偃仰背之分,叶子同样有俯仰正侧之别。写意画牡丹叶子,表现正反卷褶,不必像工笔画那样详尽,只侧重态势、气氛。由于叶片联叶柄,叶柄发自花茎,并向前后左右四面分布,叶与叶,叶与茎干之间,自然就会出现互相遮掩的现象,如前叶遮花茎,花茎遮后叶等。且由于远近的空间位置不同,在形象上还会产生透视变化,形成俯视、仰视、平视等不同姿式。犹如雨伞的不同角度变化(图19、20、 21)。二十、嫩叶的画法?? 初生嫩叶、茎和花苞都呈暗红色。画嫩叶可用黄绿色蘸少许赭色或曙红点出(根据画面色调不同,也可用胭脂蘸少许墨画)。用胭脂或朱红勾叶筋。芽轩和花苞近处的嫩叶,多朝上,形体虽小,但很有生气。同一画面上,嫩叶勾色筋,老叶勾墨筋,两者之间要自然过渡,不要截然分开(图22)。二十一、花茎的结构与画法?? 花茎在画面上,很少全部显露,它往往被叶子或花蕾等遮掩,但它起着气势贯穿的桥梁作用,因此不可忽视。花茎位于花萼之下,老梗花芽之上,嫩茎长尺许,茎身生有批叶,少者一茎四、五批,多者一茎生十四、十五批不等。花茎颜色为嫩绿、嫩红。花茎有长短、粗细、壮弱之别,因品种而异。画花茎要用中锋,以流畅的线条画出圆润的质感和挺拨秀丽的姿态。用色先调嫩绿,再蘸适量胭脂一笔画出,要粗细得宜。不宜顿挫或陡折(图23)。二十二、花茎、叶柄的穿插?? 花茎顶端是蕾和花头,一般呈上发态势。牡丹花叶柄较长(一尺许,呈十字形)向左右前后伸展,因此和花茎纵横交错。画时,要注意穿插聚散。画面上往往大部分花茎和叶柄为花和叶片所遮挡,但仍需理解相互关系,以便在画好花头
❼ 如何调出国画中的牡丹红
深红牡丹:曙红(大量)+胭脂(少许),粉红牡丹:锌太白+曙红(比例1:1),紫红牡丹:锌太白+花青+曙红(1:1:2)。
中国画的颜料有两种性质,使用起来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其一种是植物质的,如花青、滕黄、胭脂、牡丹红等,性能是透明、质细,但年久会褪色;另一种是矿物质的,如朱砂、朱漂、头青至三青、头绿至三绿、赭石、石黄、白粉等,性能是不透明,有覆盖力,年久不褪色。
(7)工笔红牡丹扩展阅读
中国画的“画分三科”,人物、花鸟、山水,表面上是以题材分类,其实是用艺术表现一种观念和思想。
人物画所表现的是人类社会,人与人的关系;山水画所表现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将人与自然融为一体;花鸟画则是表现大自然的各种生命,与人和谐相处。三者之合构成了宇宙的整体,相得益彰。这是由艺术升华的哲学思考,是艺术之为艺术的真谛所在。
中国画讲究形式美,构图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也不受焦点透视的束缚,画面空白的运用独具特色。多采用散点透视法 ( 即可移动的远近法),使得视野宽广辽阔,构图灵活自由,画中的物象可以随意列置,冲破了时间与空间的局限。
❽ 工笔画背景着色
花白花也可以用你那种方法染底色,在每次刷好底色后,用毛笔沾清水洗白色的花,这样白的比较自然.在染色的时候染几次白粉就不会脏的.另外底色一定要调好,千万不能火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