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玫丹百香 » 牡丹燕菜的传说

牡丹燕菜的传说

发布时间: 2023-01-24 16:32:19

⑴ 洛阳燕菜的文化传说

1、众所周知,洛阳牡丹兴盛于唐;而相传洛阳水席始于武则天称帝的武周时期,而“洛阳燕菜”的由来更有这么一个传说:武周年间,女皇武则天为视察龙门卢舍那大佛(传说是以武则天的容貌为样本)的凿刻,而驾临洛阳仙居宫,适逢城东关下园村长出一棵特大白萝卜,长有三尺,上青下白,重30多斤,菜农视为奇物,百姓视为“祥瑞”而敬献进宫。御厨们知道萝卜做不出什么好菜,但又慑于女皇威严,只得从命。他们反复琢磨,将萝卜配以山珍海味烹制成一品不失御膳风味的汤菜。女皇品尝之后,赞其清醇爽口,沁人心脾,观其形态酷似燕窝丝,当即赐名为“假燕菜”,女皇的喜好影响了一大批贵族、官僚,他们在设宴时都要赶这个时髦,把“假燕菜”作为宴席头道菜,即使在没有萝卜的季节,也想法用其他蔬菜来做成“假燕菜”,以免掉身价。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宫廷和官场的喜好又影响了民间的食俗,人们不论婚丧嫁娶,还是请客待友,都把“假燕菜”作为宴席上的首菜。由于白萝卜能适应多种原材料配制,既可用名贵的山珍海味,又能用一般的肉丝、鸡蛋作配料,其味酸辣香郁,十分可口,因此,酒楼菜馆竞相仿效,后来,人们把“假”字去掉,简称“燕菜”。随着历史的变迁和历代厨师的辛勤研制创新,“燕菜”日臻完善,其味道酸辣鲜香、别具一格,汤清口爽、营养丰富,成了洛阳传统名菜,所以又称其“洛阳燕菜”,流传至今。
2、1973年10月14日,周总理陪同加拿大总理特鲁多到洛阳访问,下榻当时的友谊宾馆。据《友谊宾馆志》说,中午周总理宴请加拿大客人,上了几道洛阳水席中的菜,其中就有流传千年的“洛阳燕菜”。当周总理看到“洛阳燕菜”,以及菜品上友谊宾馆大厨为了突出洛阳的特色,用蛋黄蒸糕精心雕啄雍容艳丽的牡丹花时,风趣地说:“洛阳牡丹怎么飞到桌子上来了?”在服务员介绍菜名“洛阳燕菜”后,周总理笑着说:“‘洛阳牡丹甲天下’,菜中也能生出牡丹花。应该叫‘牡丹燕菜’。”满座都鼓起了掌。自此,洛阳水席的菜谱名称发生了变化,从此“洛阳燕菜”改名为“牡丹燕菜”。这真可谓“菜以花名,菜以花传”,周总理的改菜名,让洛阳水席名声更隆。

⑵ 洛阳牡丹燕菜是菜,还是花茶啊

洛阳燕菜又称复牡丹燕菜,是河南制洛阳独具风格的传统名菜。属豫菜系。主料有白萝卜、海参、 鱿鱼、鸡肉。成品洛阳燕菜只见一朵洁白如玉、色泽夺目的牡丹花,浮于汤面之上,菜香花鲜。
“洛阳燕菜”又名“假燕菜”、“牡丹燕菜”,是一道具有豫西地方特色的佳肴,历来被列为洛阳水席(“洛阳水席”起源于唐代,有1000多年历史,全席24道菜,有八道冷下酒菜,四道大菜、八道中菜、四道压桌菜。)中的首菜。牡丹燕菜犹如盛唐时期艳装而出的妇人,甫一出场便吸引所有人的目光,一朵色泽夺目娇黄的牡丹花浮于汤面之上,花艳、菜香、汤鲜味美,酸辣香郁、爽滑适口。2018年9月10日,“中国菜”正式发布,“牡丹燕菜“被评为“中国菜”河南十大经典名菜。

⑶ 水席的历史发展

牡丹燕菜是洛阳水席中的首席菜品,也是历史悠久,最负盛名的一道菜肴。它的传说和洛阳牡丹一样, 都与一代女皇武曌有着深厚的渊源。武媚娘称帝后,天下风调雨顺,万民安康,常有祥瑞之物现于人间。 有一年,洛阳百姓将关外长出的一超级巨大白萝卜当作宝贝献给了女皇武老太太。老太太那个乐啊,认为是天降奇瑞,遂下令御厨将这“巨无霸”做成晚宴供其品尝。这可难为死了御膳房的大厨们,一破萝卜无论如何也做不出女皇想要的极品佳宴啊。(那年头,在皇帝身边当伙夫可真不好混)。奈何圣命难违,御厨们只能硬着头皮将众多山珍海味和加工后的萝卜混在一起乱炖,这和著名的重庆毛血旺,广东佛跳墙的做法如出一辙。就这样,御厨们绞尽脑汁儿,耗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后,一席“萝卜开会”终于上桌了。武老太太品尝后喜笑颜开,发现味道竟然不输给平日滋补的极品燕窝。从此,这一锅乱炖的萝卜宴竟然也被赐了个雅致的学名—“假燕菜”。(菜名总得配得上女皇的身份啊)。
从此,在武则天当政时期的京城洛阳,“假燕菜”被皇家贵族视为上品,与宫廷御宴享有同等地位。(这下可好,吃不起燕窝的平民百姓可以用萝卜代替了)。品“燕菜”成为风靡大唐的时尚之举。这宫廷流行的东西嘛,自然是好的,于是民间百姓也都开始纷纷效仿。久而久之,“假燕菜”就演变成了 “洛阳燕菜”。直至1973年10月14日,周总理陪同加拿大总理特鲁多到洛阳访问,下榻当时的友谊宾馆。据《友谊宾馆志》说,中午周总理宴请加拿大客人,上了几道洛阳水席中的菜,其中就有流传千年的“洛阳燕菜”。当周总理看到“洛阳燕菜”,以及菜品上友谊宾馆大厨为了突出洛阳的特色,用蛋黄蒸糕精心雕啄雍容艳丽的牡丹花时,风趣地说:“洛阳牡丹怎么飞到桌子上来了?”在服务员介绍菜名“洛阳燕菜”后,周总理笑着说:“‘洛阳牡丹甲天下’,菜中也能生出牡丹花。应该叫‘牡丹燕菜’。”满座都鼓起了掌。自此,洛阳水席的菜谱名称发生了变化,从此“洛阳燕菜”改名为“牡丹燕菜”。这真可谓“菜以花名,菜以花传”,周总理的改菜名,让洛阳水席名声更隆。
名称由来
其实,水席里面的每一道菜都有一个传说故事,这些故事还有待您去一一发掘~~
如果您要是到洛阳来,给您推荐个饭店,一个是位于洛阳市老城区西大街的杏花村水席楼,共有两个店面,好吃足量,价格也不贵。
还有一个是在洛阳市九都路上的神楚大酒店,里面的水席也不赖。
如果您想了解中国的文化,那么请您来洛阳。司马光说过“若问古今兴衰事,请君只看洛阳城”。。
洛阳水席的名称的由来,一是紧扣水席汤水多的特点,二是指似水流云的上菜顺序。它精美的造型、丰富的品种和严格的菜序,令人耳目一新,事之不忘。

⑷ 牡丹燕菜的来历60字

武周年间,武则天视察卢舍那大佛的凿刻到洛阳仙居宫,适逢城东关下园村长出一棵专大白萝卜,百姓视属为“祥瑞”而敬献进宫。御厨们将萝卜配以山珍海味烹制成一品不失御膳风味的汤菜。女皇品尝之后,赞其清醇爽口,,观其形态酷似燕窝丝,当即赐名为“假燕菜”,女皇的喜好影响了一大批贵族,他们在设宴时都要把“假燕菜”作为宴席头道菜,即使在没有萝卜的季节,也想法用其他蔬菜来做成“假燕菜”,以免掉身价。宫廷和官场的喜好又影响了民间的食俗,人们不论婚丧嫁娶,还是请客待友,都把“假燕菜”作为宴席上的首菜。后来,人们把“假”字去掉,简称“燕菜”。随着历史的变迁和历代厨师的辛勤研制创新,“燕菜”日臻完善,其味道酸辣鲜香、别具一格,汤清口爽、营养丰富,成了洛阳传统名菜,所以又称其“洛阳燕菜”。

⑸ 洛阳牡丹燕菜的介绍

洛阳牡丹来燕菜是洛阳历史悠自久的汉族传统名菜。传说唐代武则天时,洛阳东关下园墓地出产一种特大萝卜,重达几十斤,农民视为祥瑞,进贡宫廷,御厨将萝卜切成细丝。经多道加工,并配以山珍海味,制成汤羹,清爽可口。武则天食后赞不绝口,因感激当年在感业寺食萝卜救命之恩,即赐名“义菜”。因其形似燕窝,后改名“燕菜”,流传至今。

⑹ 介绍牡丹燕菜作文450

要说起我们洛阳的美食,最出名的应该就是洛阳的牡丹燕菜了。
牡丹燕菜的来头可是不小,就连这个名字的由来也是有一个故事呢。传说在武则天女皇登基后,天下太平,于是各路“祥瑞”奇出,连麦子稻穗都出了祥瑞。有一处出了个大萝卜,重达数十斤,农夫心中暗喜,这次献上去一定能得到奖赏,赶紧飞快的献给了武则天。御厨费尽心思精心调制,做了一道精美的饭菜,武则天吃后觉得颇有燕窝的风范,于是称之为“假燕菜”。后来民间逐渐传为“洛阳燕菜”。因为周总理在一次宴会上说燕菜里开出了牡丹花,因此得名“牡丹燕菜”。

这么出名的菜,做法却也不难。先把一个萝卜切成一些细丝,然后把萝卜丝浸入水中20分钟,把泡好的萝卜放到干淀粉里搅匀,然后再蒸笼上蒸五分钟。接着,在萝卜丝上撒精盐调味,再放到蒸笼上蒸5分钟。哈哈,素燕菜就大功告成!然后再适当放入一些荤菜,最后用红绿蛋糕分别做成两朵牡丹花即可。做出来的牡丹燕菜色香味俱全,一朵牡丹花在汤中间浮着,看起来十分奇特,看着就让我们这些“小馋虫”心里像猫抓一样,总想吃上一口来解解馋。

牡丹燕菜吃起来也是十分爽快。它是洛阳水席24道菜的第一道菜,洛阳水席每道菜的味道都是酸辣无比、香浓可口,一闻汤的味道,就令人食欲大开,让人喝了一口还想喝,简直都要上瘾了。牡丹燕菜能荣升为第一道菜,可见其色香味都是绝对诱人的。不过,牡丹燕菜里也有一些小骗局,比如说在汤里还有不少肉丝,令人一看就感觉肯定十分好吃。不过要是一吃你就会立马发现,哪里是什么肉丝,明明就是萝卜丝,却稍微“乔装打扮”了一下,可把我蒙骗了一次呢。可是这萝卜肉丝吃起来也别有一番风味,令人赞赏不已。

牡丹燕菜红红火火,我觉得这也寓意着洛阳人的生活也一定能够如同牡丹燕菜一样过得红红火火。牡丹燕菜刚入嘴时吃着辣,让人汗流浃背,但吃多了就会感到这滋味十分美妙。这就像我们学习,现在总觉得学习太苦了,但是书到用时方恨少,等我们都学有所成,自然会感到那美妙的滋味。因此我们现在也要好好学习,为自己的未来蓝图打下基础。

⑺ 急!!!求洛阳燕菜的历史

洛阳燕菜典故、历史
洛阳水席的头道菜是“牡丹燕菜”,原称为“假燕菜”,是洛阳独具风格的风味菜。所谓“假燕菜”,就是以它物假充燕窝而制成的菜肴。这个作假的源头也发生在武则天身上。
传说武则天称帝以后,天下倒也太平,民间发现了不少的“祥瑞”,如什么麦生三头,谷长三穗之类,武则天对这些太平盛事当然是满心高兴,十分感兴趣。一年秋天,洛阳东关外地里长出了一个大白萝卜,长有三尺,上青下白,这个异常庞大的白萝卜,理所当然被当成吉祥之物敬献给了女皇。武则天很是欢喜遂命皇宫御厨将之做菜,来一尝异味。 萝卜能做什么好菜呢,但女皇之命又不敢不遵,御厨没有办法,只好硬着头皮,对萝卜进行了多道加工,并掺入山珍海味,烹制成羹。武则天品尝之后,感觉香美爽口,很有燕窝汤的味道,就赐名为“假燕菜”。从此,武则天的菜单上就加了“假燕菜”, 成为武则天经常品尝的一道菜肴。 女皇的喜好,影响了一大批贵族、官僚,大家在设宴时都要赶这个时髦,把“假燕菜”作为宴席头道菜,即使在没有萝卜的季节,也想法用其他蔬菜来做成“假燕菜”, 以免掉身价。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宫廷和官场的喜好,极大地影响了民间的食欲,人们不论婚丧嫁娶,还是待客娱友,都把“假燕菜”作为桌上首菜,来开始整个宴席。后来,随着时代的推移,武则天的赐名逐渐湮没,后传入民间,日久天长,大家都叫做“洛阳燕菜”,流传至今。
洛阳燕菜别名
“国色朝酣酒,天香夜袭衣”,洛阳是著名的牡丹城,人们又将富有神奇传说,娇艳华贵的牡丹和燕菜结合了起来,使之更富有鲜明的洛阳特色。1973年10月14日,周恩来总理陪同加拿大总理特鲁多来洛阳参观访问, 洛阳的名厨王长生、李大雄为他们做了一道清香别致的“洛阳燕菜”只见一朵洁白如玉、色泽夺目的牡丹花,浮于汤面之上,菜香花鲜,赢得贵宾们的拍手叫绝,周总理也风趣地说道:“洛阳牡丹甲天下,菜中也能生出牡丹花来”。所以人们后来又把燕菜称为“牡丹燕菜”,菜以花名,花以菜传,两者相得益彰,名声更大了。(该菜2000年3月被国内贸易局评定为“中国名菜”推展品种)
希望对你有帮助!

⑻ 能不能介绍一下洛阳水席的做法

洛阳水席的上菜程序是:席面上先摆四荤四素八凉菜,接着上四个大菜,每上一个大菜,带两个中菜,名曰“带子上朝”。第四个大菜上甜菜甜汤,后上主食,接着四个压桌菜,最后送上一道“送客汤”。二十四道连菜带汤,章法有序,毫不紊乱。
八冷盘(前八品)
1.杜康醉鸡:选用一年左右的肥壮母鸡,采用盐水煮的方法煮至熟透离火,倒入锅中250g杜康酒加盖焖2~3小时,出锅后撕碎装盘即可。
2.五香牛肉:生牛腿肉洗净血水,切成500g左右的块,放入红卤锅中卤熟,切片装盘后淋上香油,撒上少许葱丝、香菜即可。
3.红油耳丝:熟猪耳切成丝,加葱丝、尖椒丝、红油、盐水、味精水、醋拌匀即可。4.椒盐鲫鱼:小鲫鱼洗净后放容器内,加入葱、姜、料酒、盐、味精、五香粉腌渍半小时,逐个沾匀细淀粉,下入六、七成热的油锅炸至酥焦捞出,装盘后撒上椒盐即可。
5.蒜泥黄瓜:黄瓜洗净切成菱形小块入容器内加入蒜泥、盐水、味精水、白糖水、白醋、香油少许,拌匀装盘即可。
6.菊花变蛋:变蛋去皮切成长瓣,在盘内摆成放射状菊花形,中间撒上少许姜末,浇淋上酱油、红油、香油即可。
7.姜汁脆莲:莲菜去皮切成薄片放清水中洗去鞣质,下入锅中焯一下捞出投凉,再放容器内加盐水、味精水、白醋、姜汁、香油少许拌匀装盘即可。
8.金钩芹菜:芹菜去叶,去根洗净,切成5cm长的段焯水后放容器内,趁热浇入以香油、海米、葱姜丝、干红辣椒丝、花椒油、盐、味精、白醋制成的炝汁,拌匀后装盘即可。
四镇桌(四大件)
1.牡丹燕菜:以洛阳城郊东关的大白萝卜为主料,去皮后纵切成5 cm长、0.1cm粗的细丝,先放清水中泡15分钟,控水后沾匀一层细绿豆淀粉,上笼蒸5~8分钟取出晾透,将粘连的萝卜丝撕开,拌入少许精盐,再上笼蒸5分钟即成为“素燕菜”。将“素燕菜”垫于汤盆底部,上面码上熟鸡丝、熟火腿丝、鸡蛋皮丝、笋丝、海参丝、鱿鱼丝等什锦配料,再用蛋黄糕切片在中间摆出一朵牡丹花,浇入清鸡汤,调入盐、料酒、味精,上笼蒸透入味,下笼后再调入香醋、胡椒粉、香油即可。
2.料子全鸡:将嫩光鸡表面抹匀蜂蜜水,投入七成热的油中炸至金黄色。将鸡放入汤盆内添入清汤,放入盐、料酒、味精、葱姜、大料、花椒,上笼蒸40分钟,下笼后调入胡椒粉、香油即可。
3.西辣鲤鱼:黄河鲤鱼1尾,初步加工后两侧刹上瓦棱形花刀,腌渍10分钟后煎至两面金黄,再用烧的技法配以干粉皮、干红辣椒、木耳、笋片、姜片、葱段,调以盐、料酒、味精、酱油制作而成。
4.蜜汁八宝饭:江米焯水后与什锦果脯、白糖拌匀,装碗内上笼蒸至软糯,扣于海碗内,再浇上糖汁即可。
八中件
1.烩海两样:水发海参批成斜刀片,水发鱿鱼剞麦穗形花刀,分别焯水后备用。以木耳、笋片为配料,以精盐、料酒、味精、胡椒粉、香醋、酱油、香油、大油、葱段、姜末为调料,用高汤烩制成质地脆嫩、酸辣可口的汤菜,最后勾流芡,淋香油盛入海碗内即可。
2.洛阳肉片(连汤肉片):猪瘦肉切片,上浆、滑油备用。以木耳、笋片、水发金针、水发大绿豆为配料,制作方法与口味与“烩海两样”类同。
3.烩杂拌:熟猪肚批成片,熟大肠切成段,熟猪肝切成片,水发肉皮批成斜刀片,配以木耳、笋片,制作方法与前二者相同,口味上不放醋,软烂可口,鲜香透辣。
4.焦炸丸子汤:红薯粉条煮透剁碎,掺入面粉、高汤,调入盐、料酒、酱油、味精、葱末、姜末、香油拌成稀稠适度的馅,再挤成小丸子炸至干焦捞出备用。以番茄丁、蒜苗段、水发大绿豆加高汤调料烩制成酸辣汤,撒上炸焦的丸子即可。
5.水漂丸子:鸡脯肉剁成茸,加蛋清、粉芡、盐、料酒、味精搅打成鸡糁,挤成小丸子汆熟,汤中调入盐、料酒、味精、胡椒粉、香油,连汤盛入汤盆内,再撒上香菜即可。
6.奶汤肚片:熟猪肚批成斜刀片,焯一下备用。以大油为底油,四成热时,放入少许面粉炒开,迅速添入高汤,调入盐、料酒、味精烧沸即成奶汤。将肚片放入奶汤中烩制入味盛入汤碗内,淋上芝麻酱、辣椒油即可。
7.蜜汁红薯:选用洛阳土产的红薯去皮后切成小菱形块,炸至外焦里熟备用。以白糖、清水、少许糖色,粉芡制成糖汁,盛入汤碗内,撒上炸好的红薯即可。
8、山楂涝子汤:以山楂泥、白糖、江米甜酒、清水烧沸制成酸甜汤,勾流芡推匀,再撒上雪花状的苹果即可。
四扫尾
1.虎皮扣肉:带皮猪五花肉先煮至八成熟,抹匀蜂蜜水下入七成热的油中炸成虎皮状捞出晾凉,改刀成0.5 cm厚的大片,皮朝下码入碗内,撒出姜片、葱段、花椒、八角。将高汤、盐、料酒、味精、酱油、白糖对成调味汁,浇入肉碗内上笼蒸至软糯下笼,扣入海碗内即可。
2.小酥肉:不带皮花肉切成片挂上全蛋糊,下入六、七成热的油中炸至焦硬,装碗后浇上以盐、料酒、味精、酱油、高汤兑成的调味汁,撒上花椒、八角、葱姜,上笼蒸至酥烂入味,下笼扣入海碗内即可。
3.烩假海参:又名洛阳水丸子。将红薯粉条煮透剁碎,红薯淀粉以清水泡透,二者掺在一起,加入高汤、肉末、木耳末、葱姜末、盐、料酒、味精、酱油、香油拌成有一定黏性的馅,用手挤成10 cm长、1 cm粗的条码在笼上,大火蒸15~20分钟下笼备用。高汤中放入盐、料酒、味精、胡椒粉、香醋烧沸,下入水丸子烩制一会儿,淋入香油,撒上蒜苗段、香菜盛装即可。
4.酸辣蛋汤:以青菜、番茄丁、木耳片、笋片、金针段、高汤烩成酸辣可口的汤,勾流芡推匀,淋入打散的蛋液,起蛋花时端离火口,淋香油盛入汤碗内即可。
前八品(冷)提前上桌。16个热菜的上菜顺序一般为:1、牡丹燕菜2、烩海两样3、洛阳肉片4、料子全鸡5、烩杂拌6、水漂丸子7、西辣鲤鱼8、焦炸丸子汤9、奶汤肚片10、蜜汁八宝饭11、蜜汁红薯12、山楂涝子汤13、虎皮扣肉14、小酥肉15、烩假海参16、酸辣蛋汤。

⑼ 关于美食的传说.急需!

早在武则天登基之年,朝中局势不稳,有许多老臣还是接受不了女子掌天下的朝政.
这时在洛阳西下池的地方,有一位农民在地里挖出了一个大萝卜,当时,觉得是个奇物.就把它献给了女皇,女皇一见,龙颜大开,说:天降祥瑞,滋我武氏天下.于是,命御膳房做一道菜献上.
但是,一个普通的萝卜做什么好呢?于是就把萝卜切成很细的死,经过九蒸九晒以后拿高汤煨,献给了武则天.武则天吃的时候说:今天的燕窝怎么和平时的不一样呢?传御膳房的厨师一问才知是那个祥瑞.龙颜大喜,于是取名为:洛阳燕菜.

到了1950年的时候,周恩来总理下榻洛阳友谊宾馆,为了表示对总理的爱戴,宾馆一位姓马的厨师,用水萝卜在汤上雕刻了一朵牡丹花.
周总理一见十分高兴啊,说:洛阳牡丹甲天下,汤中生出了牡丹花.从此,洛阳燕菜改名为牡丹燕菜.

要是外地游客到洛阳不品尝洛阳水席就不算真正来过洛阳,要是吃水席没吃牡丹燕菜就不算吃过水席!
这道菜现在已经是我们洛阳的三大特色之一,呵呵,什么时候来洛阳品尝品尝!!

呵呵,累死我了

⑽ 洛阳水席导游词

作为一名乐于助人的导游,时常要开展导游词准备工作,导游词是导游员进行实地口语导游的基础和前提。那么你有了解过导游词吗?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洛阳水席导游词,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洛阳水席导游词1

洛阳水席始于唐代,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是中国保留下来的历史最久远的名宴之一。

水席起源于洛阳,这与其地理气候有直接关系。洛阳四面环山,雨少而干燥。古时天气寒冷,不产水果,因此民间膳食多用汤类。之所以称为水席,一是它的每道菜都离不开汤汤水水,二是一道道地上,吃一道换一道,仿佛行云流水一般,故称水席。

所谓"水席"有两个含义:一是全部热菜皆有汤-汤汤水水;二是热菜 吃完一道,撤后再上一道,向流水一样不断地更新。

全席共设24道菜,包括8个冷盘、4个大件、8个中件、 4个压桌菜,冷热、荤素、甜咸、酸辣兼而有之。上菜顺序极为考究,先上8个冷盘作为下酒菜,每碟是荤素三拼,一共16样;待客人酒过三巡再上热菜:首先上4大件热菜,每上一道跟上两道中件(也叫陪衬菜或调味菜),美其名曰"带子上朝";最后上4道压桌菜,其中有一道鸡蛋汤,又称送客汤,以示全席已经上满。热菜上桌必以汤水佐味,鸡鸭鱼肉、鲜货、菌类、 时蔬无不入馔,丝、片、条、块、丁,煎炒烹炸烧,变化无穷。不过,在民间的水席做法仍然有很多种,比如有的最后一道菜是八宝。

洛阳人把水席看成是各种宴席中的上席,以此来款待远方来客。它不仅是盛大宴会中倍受欢迎的席面,就是平时民间婚丧嫁娶、诞辰寿日、年节喜庆等礼仪场合,人们也惯用水席招待至亲好友,人们亲切地称它为“三八桌”。它作为传统的饮食风格,和传统的牡丹花会、古老的龙门石窟,并称为洛阳三绝,被誉为古都洛阳的三大异风,成为洛阳人的骄傲。

洛阳水席可谓是店铺林立,各家口味不尽相同。据了解,截至20xx年,洛阳经营水席的大小饭店有上百家,兼营水席的数不胜数。但是,在外地专营的“洛阳水席”却很少,兼营水席的酒店也寥若晨星。业内一些人士认为,“洛阳水席”走不出去,根本原因有两个:一是资金问题,二是管理问题。据了解,“洛阳水席”主要专营店周转资金普遍紧张,企业再创业承受巨大压力。特别是到外地经营,更需要筹措大量资金,企业不敢冒这个风险。此外,政府相关部门没有鼓励企业向外拓展的优惠扶持政策,企业更是不敢轻举妄动“洛阳水席”专营店多是“老字号”的国有餐饮企业。在机制转换过程中,企业管理层过于求稳,缺乏向外进军的魄力。

同时,适应市场的新型管理人才缺乏,无力他顾。不仅如此,有着千年历史的`“洛阳水席”存在两大发展隐患:市场混乱、面孔陈旧具体表现为:水席市场鱼目混珠,质量参差不齐,从整体上影响了“洛阳水席”在顾客心目中的声誉。“洛阳水席”千百年来从宫廷走向民间,很多烹饪工艺失传,品种没有多大改变。在人们需求日益提高的现代社会,“水席”亟待改变千年一面的陈旧状况。俗话说:“打铁先得自身硬。”一些专家指出:“洛阳水席”要想中原突围,必须首先解决这些问题。在规范市场方面,“洛阳水席”应当通过协会作用,推行市场准入制,制定标准化操作规范,加强行业自律,规范市场竞争。在推陈出新方面,则需要不断挖掘、提升,满足当今人们的需求。

洛阳水席导游词2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独特的地方特产,我的家乡洛阳就有许多著名的风味小吃,如洛阳水席、烫面角、小街锅贴、浆面条、洛阳馄饨、铁谢羊肉汤等等等等,其中最好吃的莫过于洛阳水席了。

洛阳水席与洛阳牡丹、洛阳龙门石窟并称为洛阳三绝。洛阳水席来自民间,是洛阳一带特有的传统名吃,酸辣味殊,清爽利口。洛阳水席,故名思义,就是全部热菜都有汤-汤汤水水;另外热菜吃完一道再上一道像流水一样不断更新。

洛阳水席共设24道菜,包括8个冷盘、4个大件、8个中件和4个压桌菜,冷热、荤素、甜咸、酸辣全都有,而且都是用青花海碗舀制。24道菜有菜有汤,上菜的顺序也很有讲究,在桌子上先摆四荤四素八个凉菜,接着上四个大菜,每上一个大菜中间带两个中菜,这还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带子上朝"。接着上四个压桌菜,最后送上一道"送客汤"。

在这其中牡丹燕菜是铁定要出场的。我记得第一次吃牡丹燕菜时的情景:牡丹燕菜犹如盛唐时期艳装出场的妇人,刚一出场就吸引了我的目光,一朵色泽夺目娇艳的牡丹花浮在汤面之上,花艳、菜香、汤鲜味美、酸辣香郁、爽滑适口,味如燕窝,真是人间美食啊。

洛阳燕菜,漂亮吧。

我从网上看了燕菜的做法:原来它的主料居然是白萝卜,真的难以想像那细细的丝,吃起来好吃得不得了的燕菜居然是最普通的大萝卜做成的,我真是感叹厨师们的高超厨艺,也为我们洛阳有这样的美食感到骄傲。

闲话少说现在给大家说一下燕菜的做法:把大白萝卜切细丝,用绿豆淀粉拌匀,上笼屉蒸熟,然后把火腿丝等排在碗底,将蒸好的萝卜丝放入碗内,加入盐、料酒等调料上笼蒸20分钟后,扣入海碗,最后加盐及高汤等调料,放上牡丹花。

关于燕菜还有一个美丽动人的传说。武则天在洛阳居住时,东关的一户农民家里的地里长出一个几十斤的大白萝卜,农民觉得这是吉祥的象征,就献给了武则天。武则天命令御厨把它做一道菜,可是大萝卜能做出什么好吃的东西啊,做不出来美食惹怒女皇也不是好玩儿的,御厨们没办法,经过反复的琢磨,就把大白萝卜切成细细的丝,拌粉清蒸,再配上山珍海味鲜美的汤汁,做成了一道汤菜。女皇吃后是赞不绝口,因为口感很像燕窝,就赐名"洛阳燕菜"。

1973年10月,周恩来陪加拿大来洛阳参观。著名的厨师精心制作燕菜来招待远方的客人,要了两道,客人吃后一起称赞洛阳燕菜的好吃。周笑着说:"‘洛阳牡丹甲天下’,菜中也能生出牡丹花,应该叫它‘牡丹燕菜’。"周的改菜名,让洛阳水席更加的名声大振。

洛阳的水席太有魅力了,它让人吃了还想吃,如果外地游客来洛阳观光旅游,一定要来品尝洛阳的水席,如果不吃的话,那可就太遗憾了。

洛阳第三十届牡丹花会已经开始了,欢迎博友们来洛阳看牡丹,感受洛阳的文明和魅力。如果来洛阳一定来找我啊,我一定会当好向导,让您不虚此行。

洛阳水席导游词3

上个星期天,我和妈妈游完所有景点,跟着人们来到饭店里,准备吃一顿洛阳水席。

上菜了,服务员端来八盘菜说:"这是八道凉菜,各位请慢用。"这八道凉菜有肉、蔬菜,还有水果,味道还不错。

八道凉菜被我们一扫而光后,服务员端走空盘子,开始上十六道热菜——洛阳水席。

这里上菜的方式也不同,我们都是把所有菜一起上,而这里是一道一道上。第一道菜是牡丹燕菜,里面都是各种颜色的丝丝,其他的都是汤,色香味俱全,直让人流口水。

第八道菜是洛阳酥肉,在一大盘汤里,漂着几块骨头肉,正好够我们每人一个,也很好吃。

除了这些,还有很多好吃的菜。我发现这些菜中都有许多汤,原来洛阳以前气候干燥寒冷,所以人们喜欢汤类食物。

洛阳水席不愧是洛阳三绝之一,果然名不虚传呀!

洛阳水席导游词4

洛阳人对于汤水丰富的传统水席,有着外人难以理解的深厚感情。它不仅是盛大宴会中倍受欢迎的席面,就是平时民间婚丧嫁娶、诞辰喜庆等礼仪场合,人们也惯用水席招待至友亲朋。当地人还把水席看成是各种宴席中的上席,以此来款待远方来客。它作为传统的饮食风俗,和传统的牡丹花会、古老的龙门石窟并成为洛阳三绝,被誉为古都洛阳的三大异风。

洛阳水席的格式非常讲究,24道菜不多不少,8个凉菜、16个热菜不能有丝毫偏差。16个热菜中又分为大件、中件和压桌菜,名称讲究,上菜顺序也十分严格。客人到齐坐定后才上凉菜。8个冷盘分为4荤4素,冷盘拼成的花鸟图案,色彩鲜艳,构思别致。水席首先以色取胜,客人一览席面,未曾动筷就食欲大振。

冷菜过后,接着是16个热菜一次上桌。上热菜时,大件和中件搭配成组,也就是一个大菜和两个略小的中菜配成一组。一组一组地上,味道齐全,丰富实惠。在水席上,爱吃冷食的人,可以找到适合自己的凉菜,爱吃酸辣菜的人,水席菜能让你辣的冒汗酸的淋漓。有人喜食甜食,第四组甜菜足以让人吃的可口,吃的惬意。如果有人爱吃荤菜,席面上山珍海味、飞禽走兽应有尽有,尽可饱口福。不愿吃荤想吃素菜,以普通蔬菜为原料的素菜,粗菜细作,清爽利口。

汤水多是水席的特色,赴宴人汤菜交替食用,能让人感到肠胃舒适。看到鸡蛋汤上桌,了解当地风俗的人都知道,24道菜已全部上完,这碗送客汤说明水席到了尾声,宾主皆大欢喜,纷纷起身离席。

由于洛阳水席内容丰富,味道齐全,所以它的适用面比一般的宴席宽。上到王宫贵族,吓到庶民百姓,人们根据自己的经济实力点菜,丰俭随意,实惠大方。据说唐代时武则天就品尝过洛阳水席,食后赞不绝口。如今,许多品尝过洛阳水席的外国元首和中外宾客也对洛阳水席倍加赞赏。

洛阳水席的名称的由来,一是紧扣水席汤水多的特点,二是指似水流云的上菜顺序。它精美的造型、丰富的品种和严格的菜序,令人耳目一新,事之不忘。来此旅游的朋友不妨亲口尝上一尝,领略一下洛阳水席的风味。相信大家吃了都说好!

热点内容
梦见好多玫瑰花 发布:2025-08-26 11:31:33 浏览:9
玫瑰熊怎么做 发布:2025-08-26 11:31:33 浏览:514
二念茶花 发布:2025-08-26 11:23:06 浏览:84
牡丹江数字电视营业厅 发布:2025-08-26 11:18:26 浏览:355
霞草的花语 发布:2025-08-26 11:09:26 浏览:115
玉麒麟花卉 发布:2025-08-26 11:09:17 浏览:509
圆圈荷花图 发布:2025-08-26 11:09:16 浏览:785
盆栽摘叶吧 发布:2025-08-26 11:07:49 浏览:641
不上七夕 发布:2025-08-26 11:05:43 浏览:953
蟾和荷花 发布:2025-08-26 11:02:10 浏览:8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