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鹦鹉分类
❶ 国内可以养什么鹦鹉
国内可以养什么鹦鹉
国内可以养什么鹦鹉,目前我们国内鹦鹉还是非常常见的,生活中鹦鹉的品种是非常多的,有的是可以养的,有的是违法的。那么,在我们国内可以养什么鹦鹉有哪些呢?接下俩就和我一起来看看吧。
国内可以养什么鹦鹉1
第一种是虎皮鹦鹉
这是最普便的'一种小型鹦鹉。它羽毛艳丽。易于饲养繁殖,适合新手饲养。
第二种是牡丹鹦鹉。
大家注意了,牡丹鹦鹉分为头类和面类两种,只有面类是合法的。因为头类也合法过一段时间,所以也非常普遍易得,但在2012年,又被加入保护名录。头类和面类虽然体型和大小颜色都很像,但他有一个明显的区别。头类有一个红红的嘴,而面类是粉色的或者是淡黄色的。头类因为非法所以价格便谊,买的时候一定要看清楚。
第三种是玄凤鹦鹉,又叫 鸡尾鹦鹉。
是一种中形鹦鹉。它性格温顺,手养亲人。但是毛色没有虎皮,牡丹艳丽,只有灰色,黄色,白色三种,虽然还有一些更细小的分类,但是一样大同小异。
原始灰
珍珠玄凤
黄化玄凤
不过玄凤鹦鹉体质较弱。黄化更是弱,新手还是先养前两种练练手好。
国内可以养什么鹦鹉2
1、虎皮鹦鹉
虎皮鹦鹉属小型攀禽品种,原产于澳大利亚的内陆地区,野生的虎皮鹦鹉栖息于林园、草地等处。结群活动,以植物种子等为食,繁殖期为6~1月,营巢于树洞中,每窝产卵4~8枚,孵化期为18天,性情活泼且易于驯养,一般为家养宠物为主。
2、牡丹鹦鹉
牡丹鹦鹉亦称情侣鹦鹉、爱情鸟等,国内现有9个品种,为较珍贵的人工繁育鸟,常见的品种有琉璃腰牡丹鹦鹉、黄领黑牡丹鹦鹉、金红桃牡丹鹦鹉、小樱哥牡丹鹦鹉及蓝牡丹鹦鹉等品种。
3、玄凤鹦鹉
玄凤鹦鹉又名鸡尾鹦鹉,是世界上最常见的中型鹦鹉之一,野生种群产自澳洲,繁殖数量多使得玄凤鹦鹉相当的普遍,手养幼鸟十分活泼,喜爱亲近主人。有许多的变种,较常见的是灰色、白色、珍珠等品种。
国内可以养什么鹦鹉3
1、虎皮鹦鹉
虎皮鹦鹉,又名娇凤,属于小型攀禽类品种,主要以植物种子为食。虎皮鹦鹉喜食带壳的饲料,平时以谷子、稗子、小米或鸡蛋小米为主,每天应喂点青菜,牡蛎粉或骨粉作为常备饲料(也可在笼内放一个整块的墨鱼骨任其啄取)。因虎皮鹦鹉体型偏小,不建议喂食油葵等大中型鹦鹉食用的食物。虎皮鹦鹉品种分类比较多,主要分为原始种、蛋白石种、灰翅种、肉桂翅种、黄/白化种、鱼鳞种、派特种、黄脸种、冠羽种、华乐种、鞍背种、德克萨斯亮体种、板岩种、炭黑种(国内不常见)、黑脸种、斑驳种、半边种、暗翅种、彩虹种、大头种(又细分为国血、台血、欧血)。
原始绿虎皮
原始蓝虎皮
2、玄凤鹦鹉
玄凤鹦鹉,又名鸡尾鹦鹉,国内多称玄凤鹦鹉,是世界上最常见的中型鹦鹉之一。玄凤主要以谷物,以及不同类型的灌木,杂草,树木,草生的浆果和种子。家养玄凤主要吃混合种子粮,适当的辅以蔬菜、水果。国内常见的玄凤分为原始灰玄凤、黄化玄凤、珍珠玄凤、派特玄凤、肉桂玄凤、华乐玄凤、黑牛玄凤、白子玄凤。家养的玄凤鹦鹉可以训练说话、放飞、做游戏、吹口哨等技能,训练好的玄凤可以用口哨吹歌曲。
原始灰
3、牡丹鹦鹉
牡丹鹦鹉,一般是指牡丹属内的所有物种的总称。当前国内可以合法饲养的牡丹鹦鹉为面类牡丹,头类牡丹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禁止私人饲养和交易。头类牡丹和面类牡丹很容易区分开来,一般来说有白眼圈的都属于头类。牡丹鹦鹉主要以各种植物种子、水果、蔬菜、一些草及种子为食。常见的面类牡丹分为紫罗兰,黄桃,绿桃,花桃,紫闪,蓝闪,蓝银,澳桂,澳桂闪,美桂,薰衣草,伊莎,绿松石等。
头类牡丹鹦鹉,很明显的白眼圈
❷ 这是什么鹦鹉
牡丹鹦鹉(拉丁学名:Agapornis.,别名:情侣鹦鹉),鹦鹉科牡丹鹦鹉属动物,2016年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它分布于非洲和马达加斯加群岛,世界各地均有养殖。 牡丹鹦鹉体长13~17厘米,体重40~60克,喙红色,眼及蜡膜白色,头部黑褐色,颈部有赤黄色的环带;上胸浅绿色,背部和翼为绿色,翼端呈黑色,尾绿色,脚灰色;体形较壮,羽色美丽,以绿色和红色居多,寿命约10~15年。牡丹鹦鹉生活在热带丛林中,常集小群生活,一般在树洞中营巢繁殖。
中文学名
牡丹鹦鹉
目
鹦形目
别称
情侣鹦鹉、爱情鹦鹉、爱情鸟
科
鹦鹉科
界
动物界
更多
90%的人还看了
牡丹鹦鹉图片
牡丹鹦鹉叫声反映心情
红牡丹鹦鹉多少钱一只
棕头牡丹鹦鹉寿命
外形特征
牡丹鹦鹉属的鸟类体长13-17厘米,体重40-60克。喙红色,眼及蜡膜白色。头部黑褐色,颈部有赤黄色的环带。上胸浅绿色,背部和翼为绿色,翼端呈黑色,尾绿色,脚灰色。另有棕头牡丹鹦鹉,头部棕褐色,俗称棕头牡丹。身型矮胖且有一条短尾,喙部相对较大,大部份牡丹鹦鹉都是绿色的,而且人工配种及变种使很多的颜色出现。该属物种体形较壮,羽色非常美丽,以绿色、红色居多,这类鹦鹉是鹦鹉中体形最小的一种,甚至比虎皮鹦鹉的体形更小,却习惯归类于中型鹦鹉。[1]
只有一部份的情侣鹦是雌雄二型的(即雌雄的外型有明显得差异),包括黑领牡丹鹦鹉、灰头牡丹鹦鹉及黑领牡丹鹦鹉。其余品种都不能够从外表分辨性别。[1]
物种分类
牡丹鹦鹉属(9种)
中文名称 学 名 命名者与年代
1 灰头牡丹鹦鹉 Agapornis canus Gmelin, 1788
2 费氏牡丹鹦鹉 Agapornis fischeri Reichenow, 1887
3 尼亚萨湖牡丹鹦鹉 Agapornis lilianae Shelley, 1894
4 黑脸牡丹鹦鹉 Agapornis nigrigenis W. L. Sclater, 1906
5 黄领牡丹鹦鹉 Agapornis personatus Reichenow, 1887
更多
生活习性
栖息环境
主要栖息在海拔1500米以下的干燥林地内,从次沙漠地带的干燥草原、热带草原林地、岩石地形区、河流旁的林地、棕榈树林到农作物区都是常活动的范围,主要的栖息处都在水源区附近。[1]
生活特点
牡丹鹦鹉因其深情的天
❸ 牡丹鹦鹉的形态、生活习性和饲养管理有什么特点
牡丹鹦鹉也叫情侣鹦鹉、黑头鹦鹉、蜡嘴鹦鹉等。在分类学上隶属于鹦形目、鹦鹉科、情侣鹦鹉属。野生原始种计有9种,除一种分布于马达加斯加岛外,其余8种分布于非洲坦桑尼亚、乌干达、埃塞俄比亚、苏丹等地。
形态:体长为16厘米左右,体重40~50克。嘴红色,虹膜黑褐色,头部颜色有红、灰、黑三种,眼周及蜡膜呈白色,颈部有赤黄色的环带,上胸橙红色,背部和翼绿色。翅覆羽及飞羽翠绿色,翼端黑色。尾短圆,呈绿色。脚为对趾型,灰色。雄鸟身体较雌鸟细长,雌鸟的体形比雄鸟大。雄鸟头小颈粗,前额较突出。雄鸟的骨盆较窄,雌鸟骨盆较宽。牡丹鹦鹉经过人工饲养,已经培育出100余个品种。
生态:栖息于热带丛林及草原中,常集群生活。鸣声嘈杂,双翼鼓动迅速。但飞翔距离不远。以植物的种子、果实、嫩芽为食,尤喜食各种甜浆果。营巢于树洞、建筑物的裂缝或岩石的缝隙内。喜欢咬剥树皮、树叶,并将它撕碎后垫入巢内。每窝产卵4枚左右。双亲共同孵化18天左右出雏,两性共同哺育1个月后出巢。
饲养:选用金属笼,大小如金丝雀笼。饲料主要是稻谷、粟子、碎玉米、黍和小米以及麻籽、葵花籽、花生米等。但油脂饲料不能喂得太多,否则会引起脱羽。青绿饲料是青菜、苹果等。青菜不能缺少,供应不足会产下不受精的卵,有时还会造成啄羽现象。冬季和繁殖季节可适当增加脂肪含量高的食物以提供足量的能量,但要防止得肥胖症。通常可把稗子、稻谷、粟子按3∶2∶2的比例混合喂给,还应加喂麻籽、葵花籽、牡蛎粉、青菜和水果。做好清洁卫生,及时清理粪便,每周清洗笼子1~2次。笼底应铺细沙。饮水要清洁,经常供水浴。饲料要及时添加,供给的青菜、水果要新鲜,吃剩的青菜、水果要及时取出,同时要保证饲料不霉变。除了换羽期,牡丹鹦鹉可常年产卵。一般雌鸟一年可产卵3~5窝,每窝产6~8枚,孵化期在17~19天。在整个孵化过程中,雄鸟坚守在巢外看护并饲喂雌鸟,雌鸟只是在吃食、饮水和排粪时才出巢。雏鸟出壳后需经35~40天才离巢,离巢后仍需亲鸟饲喂2周后才能独立生活。可自制一个80厘米×60厘米×40厘米的鸟笼用于繁殖用。鸟笼需用12号的铅丝编制,网眼的直径不得超过2厘米,以防鸟钻出飞走。内放一个20厘米×16厘米×16厘米大小的人工巢箱,箱的前面开一直径为6厘米的圆形出入口,口下设一木台,供鸟进出时蹬踏。巢箱木板要厚实些,底部留3~5个直径为0.5厘米的圆孔,以便于通气和排出多余的水。大笼成群饲养容易繁殖,高3米、长3米、宽2米的笼舍,可饲养20对。笼内多设栖木纵横交叉,供鸟攀爬栖息。用硬木制成,长20厘米、宽16厘米、高25厘米的人工巢箱,1/3处开6厘米直径的洞。洞口有小台板供进出,人工巢箱里面可分上下层,下层铺3毫米厚的干燥木屑。巢箱挂在高处,并供干草,由鸟自己衔入垫巢。也可用粗毛竹横挂,每节竹筒打一个洞供筑巢。总之,巢箱要多于饲养的对数。繁殖期间,尽量减少干扰,少惊动。饲料增加骨粉、钙粉、多种维生素和鸡蛋、玉米粉合成的粉料。雌雄鸟自由配对后,相亲相爱,互相理毛喂食,完成交配后产卵。雏鸟出巢后,双亲继续饲喂10余天即可分笼,让亲鸟继续繁殖第二窝。
❹ 世界上所有鹦鹉种类的名称
*大绯胸鹦鹉*绯红金刚鹦鹉绯红金刚鹦鹉属于鹦鹉科,亦称红金刚鹦鹉。分布于南美洲的亚马逊河流域。*琉璃金刚鹦鹉食物主要是植物果实、种子和嫩芽,巢营于树洞中。*虎皮鹦鹉虎皮鹦鹉属于鹦鹉科,又叫娇凤、彩凤。原产澳大利亚,后经人工培育,已成为世界性笼养鸟,各国都有饲养,这种鸟羽毛华丽,易于饲养,可大量繁殖供人们玩赏。*灰头鹦鹉灰头鹦鹉属于鹦鹉科,产于四川、云南。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灰头鹦鹉属于小型鹦鹉。全长约30厘米。体羽以绿色为主,上体草绿色。头部铅灰色;后颈和颈侧有一铜绿色领环;*亚历山大鹦鹉亚历山大鹦鹉属于鹦鹉科,主要分布在印度中部和北部、尼泊尔、不丹、巴基斯坦以及阿富汗的东部和南部。亚历山大鹦鹉的嘴峰为玫瑰红色,体羽大部分绿色,色泽鲜艳。。*小五彩鹦鹉小五彩鹦鹉属于鹦鹉科,亦称青海鹦哥。原产于马来半岛和南美群鸟。小五彩鹦鹉体长约20厘米,体重120-130克。额部、头顶和颊部呈淡橄榄绿色,枕部和颈上部有紫褐色和黄绿色的环带。背部、翼及尾绿色,胸部红色,胁部绿色并有红色横斑。嘴红色,脚暗灰色,足4趾,2趾向前,2趾向后,呈对趾形。*牡丹鹦鹉牡丹鹦鹉属于鹦鹉科,亦称情侣鹦鹉。计有9个品种,均产于非洲。我国常见的有黑头牡丹鹦鹉和棕头牡丹鹦鹉两种。牡丹鹦鹉体长一般在15厘米左右,体重40-50克。嘴红色,眼及蜡膜白色。头部黑褐色,颈部有赤黄色的环带。上胸浅绿色,背部和翼为绿色,翼端呈黑色,尾绿色,脚灰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