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潭丁香鱼
❶ 平潭特产
平潭的特产有平潭鱼丸、平潭油羹、平潭水仙花、平潭丁香鱼、平潭贝雕、平潭紫菜、草燕等等。平潭是临海地区,当地的海鲜非常丰富,有很多独具当地特色的特产干货和特产美食。
平潭特产
蝴蝶干是平潭的特产,也被称为淡菜干,把淡菜肉摊开来晒干以后,形状很像蝴蝶,所以被称为蝴蝶干。
草燕很多人都没听说过,其实是石花菜,生长在礁石上面的,煮出来是透明状的,放置后的口感吃着和果冻一样,很清爽。
平潭贝雕是具有独特艺术的工艺品,是利用各种贝壳的原物、原色、原纹用各种工艺手法加工而成的,很具观赏性。
❷ 福州特产有什么
福州特产有什么
想必有些同学经常遇到一个问题,那就是不知道带什么特产回家。接下来我为您带来了福州特产有什么,欢迎阅读!
1、闽侯橄榄
橄榄是福州特产,早在唐朝就被列为贡品。初吃福州橄榄,只觉又苦又涩,而回味后却觉得清香、甘甜。福州橄榄产地主要分布在闽江下游两岸,以闽侯、闽清两县的产量最多。橄榄营养丰富,尤富含钙质。橄榄可解酒,解毒,减肥,瘦身,中医学上用为清肺利咽药,主要治疗咽喉肿痛。人们常以橄榄炖肉吃来舒筋活络。咸橄榄研末用开水冲泡或炖汁有消积化气的作用。
2、十香果
福州十香果,又名大福果,俗称“烤扁撖”,以加工过程中需拷扁以利浸糖而得名。产品颗粒膨大,肉质丰满,色泽鲜艳,果纹细致,造型优雅,质地脆嫩,气味芳香,甘甜可口。
3、闽侯南屿笋丝
南屿笋丝是南屿的一大特产,味道极佳,夏天吃了更是清爽解口,与海鱼一起吃,简直可以说是人间美味,而笋丝还经常被当做宴请宾客的一道菜。
4、罗源肉松
罗源肉松一直是福州老百姓最受欢迎的.佐餐小菜,又因适宜保存、便于携带,“走亲访友肉松在手”渐成熟悉的场景。罗源肉松食之酥香甜脆,油而不腻,入口自溶,鲜美可口,不愧为罗源的名品之一。
5、七境茶
七境茶是福建省福州市罗源县的特产。罗源七境茶因其耐泡,且汤色嫩绿明亮、香味持久,而深受市民喜爱。七境茶为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由于采制精细、工艺考究、毫香突出,具有“香高、口爽、色翠、耐泡”四绝特色。
6、定海湾丁香鱼
定海湾丁香鱼优良的品质,使得连江人对其有着特殊的偏爱,形成独特的食用风俗:连江很多地方现在还过“夏节”,立夏这天,家家户户采用定海湾丁香鱼做佐料,并和磨好的米浆一起制成“锅边糊”当做过节的佳肴。平常也经常用米浆拌定海湾丁香鱼放在锅里做成“夏饼”,喷的,味美又富营养。此外,定海湾丁香鱼还作为地方的特色产品馈赠亲朋好友。
7、马祖酥
马祖酥,也叫“起马酥”,是闽东地区非常流行的一种甜食。主要是面粉和鸡蛋为原料,和面后切成片油炸,味道非常香甜可口。
8、连江鲍鱼
(1)活体连江鲍鱼:鲍壳质地坚硬;软体部分比例高,肉质肥厚,呈黄白色,富有弹性;腹足吸附力强。
(2)干制连江鲍鱼:形态完整,外观呈不透明状麦芽糖色,肉质肥厚且有韧性,外表稍有白霜,有碳烤的清香。
9、棺头镇海蜇皮
海蛰又名水母、白皮子,腔肠动物,海蜇呈伞形,在水中漂浮,产于我国沿海各地。海蜇按产地分,有南蜇、东蜇、北蜇等品种。南蜇以福建、浙江所产最好,个大,浅黄色,水分大、脆嫩。海蛰是一层胶质物,营养价值较高,一般人群都能吃,具有清热化痰、消积化滞、润肠通便之功效。
10、琅岐红蟳琅岐红蟳
琅岐红蟳琅岐红蟳是福建福州马尾区的特产。红蟳外壳坚硬,纤维细腻,肉质肥美。据《福州名产志》记载,琅岐红蟳颇为名贵,曾被列为贡品。昔日,福州产妇坐月子首选琅岐红蟳补身子。福州市沿海岸边都产有青蟹,以平潭‘金蟳’和琅岐的‘红蟳’最为名贵,久负盛名。
11、福州马蹄糕
马蹄糕是一种广东,福州及闽南地区的汉族传统甜点名吃之一。以糖水拌合荸荠粉蒸制而成。荸荠,粤语别称马蹄,故名。其色茶黄,呈半透明,可折而不裂,撅而不断,软、滑、爽、韧兼备,味极香甜。
12、菜头饼
菜头饼是福建福州汉族传统佳点,选用该地方出产的白萝卜作馅料,清甜爽口,别有风味,是喜庆宴席常用的糕点。圆形略扁,中间微凹完整,螺纹层次清晰。起酥均匀,皮馅分布匀称,无杂质。口味具有猪油及萝卜的香味,清甜爽口,皮酥,馅松润,无异味。 ;
❸ 平潭岛蓝眼泪的成因
PS:每年的蓝眼泪出现季节也刚好是平潭岛的旅游旺季,这时候的民宿经常都是爆满的,想要看蓝眼泪的朋友一定要提前至少一周预定民宿,到时候可以直接问下老板这段时间有没有蓝眼泪出现。入住的时候要提醒老板,晚上要是有蓝眼泪一定要提醒你们前往,要不然到时候错过就可惜了。蓝眼泪是靠缘分才能看到的,希望看完小白写的攻略能让你成为那个有缘人吧!
❹ 平潭岛蓝眼泪的成因是什么
2019年4月26日至28日期间的蓝眼泪就连龙凤头海滨浴场都能看到,而且量级非常的大,是蓝眼泪出现这几年都少见的。小白在五一期间回家后才从老妈的口中了解到,那几天白天不仅是南风天而且还是大雾天气,这才导致了这次的蓝眼泪大爆发。而五一期间每天都是北风天,这就已经大大降低了蓝眼泪出现的概率了,再加上天气跟温度都不是很适合,蓝眼泪在20度左右的天气最容易出现,所以五一期间没有出现蓝眼泪也是在小白的预料当中。
小贴士:蓝眼泪其实是一种微生物,而且是自带荧光的生物,还被称为“海荧”。因为它的身体中含有发光腺这种比较少见的构造,再加上海浪的拍击以后就随之产生了蓝色的光。蓝眼泪被冲上岸以后,只能生存大概几十秒的时间,可以说是昙花一现,一旦光芒消失了也就意味着它生命的终结。
❺ 关于平潭县的风俗习惯
平潭县的风俗习惯:
清明节:人们都到祖先坟上扫墓,刈除杂草,修整林木,刷新碑铭,压钱纸、红纸签;基督教徒多用红纸剪成十字架压在坟上。
头年墓(或前年有新丧),要在清明当日或前一两天祭扫。有“不孝子,清明不祭(扫)祭谷雨”之说。遇虎年,一般忌清明日扫墓,要提前或推后一两天祭扫。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机关单位、学校团体常在清明节期间,组织公务员、教师、学生等,到烈士陵园扫墓,以表缅怀敬仰之意。
立夏:是小麦上场时节,群众有制作面食过节的习俗,意在庆祝丰收。
中元节:七月十五日为中元节,俗称“七月半节”,又称鬼节,是祭祖的节日。
尾中元:农历七月二十九日,正逢渔区夏汛结束,旧时渔民多备香烛供品到妈祖庙、龙王庙拜谢海神。50年代后,此习渐除。
重阳节:九月初九重阳节,也叫重九节。旧时重阳登高,有避邪去祸之意。儿童多在这天竞放风筝。1988年福建省政府将此日定为“敬老日”、“老人节”。
冬至:也叫冬节。平潭民间有两项主要活动,一是祭拜祖先,一是“搓圆”(做冬节埘)。两项活动都在冬至前一天进行。先是祀祭祖先(基督教、天主教徒无此习俗),至晚餐后,各家各户点起红烛,摆上红橘,男女老幼围坐一起开始搓埘。埘分糯米甜埘和薯粉咸埘。旧时搓前要放鞭炮。而且在簸箕圈沿插上时花(旧称“瓷官人”),还要特别搓几粒染红的小埘,待次晨煮熟粘在门框两边及猪背鬃毛上,寓合家平安、五谷丰登、六畜兴旺、万事如意之愿。煮埘一般要在冬节早晨,放完鞭炮后,合家人吃埘当早餐。平潭有些地方沿袭福清习俗,新嫁女儿的人家,第一年冬节应给女儿、女婿送冬节花、红橘,俗称“搓圆花”,表示祝福。新丧人家冬节不搓埘,由邻居或亲友赠送,要奇数,丧家以食糖回赠。
除上述节日外,民间尚有许多宗教节日,如佛教徒要过农历四月初八的浴佛节、七月十五日的盂兰盆节、十二月初八的腊八节等;基督教、天主教徒要过复活节、圣诞节等。
❻ 平潭有什么美食
平潭美食
咸酥花生 选用平潭地产的“扣仔”(小花生)仁,放入盐水及五香、白糖中浸泡,两小时后晒干。先将细沙倒入锅中,炒到微温后,再将浸泡过的花生仁倒入锅中,文火不断翻炒,咸酥香脆。
薯粉羔 薯粉与冰糖水泡透,,捣拌成浆,加白糖、八果置于加油热锅中,反复煸调成糊状后起锅。再加熟芝麻、花生、枣仁和色料等。待冷却凝结成状,切块后可食。呈半透明,香甜可口,为消夏上乘小吃。
草燕 平潭岛盛产富含琼脂海藻的石花菜,多在夏季采集。加醋熬成糊状,过滤去渣,倾入薄铁盆中,加糖、置于水中冷却,凝成软状后可食。因其状呈透明如燕窝,故名草燕。清凉爽口,乃清夏佳品。外售果冻,实不如也。
九重粿 用米浆、薯粉加入适量五香末、蒜叶、食盐等,调成糊状浆,然后入蒸笼,蒸熟一层又加一层,故称九重。冷却后切成菱形扁块,入油锅炸熟即食。平潭九重粿素以片薄,炸透面著称,咸香可口,香而不腻。
菜头粿 以腌萝卜丝去汁沥干,与薯粉、米粉拌成浆,加入调味的生虾仁、蟹黄、鲜肉丝、梅梨(荸荠)丝,稍发酵入瓶蒸熟。食时切片油煎,色呈花黄,味道鲜美。
米梭 用糯米粉磨浆,沥干做皮,包白糖、豆沙馅、搓成圆饼,再粘上湿透的糯米或粳米,入笼蒸熟。富有弹性,清甜可口,粘而不腻。
塌头粿 以绿豆粉、蕃薯粉、糯米粉加糖,掺水拌成浆,盛于酒盏内酒醋蒸熟。冷却后,中心微凹,故称塌头。其色透明如玉,清凉爽口,宜作清暑小吃。
薯粉油茧 薯粉油茧以熟番薯渗薯粉舂成粉皮,裹以芝麻花生糖馅,捏成饺状入油锅炸熟,色泽鲜黄,香甜可口,可与广东、香港油角媲美。学名现称“天长地久”是也。(其实以讹传讹,“天长”乃鱼面,“地久”或谓油茧乎?)
肉夹饼 将芝麻光饼掰成两半,夹以红糟熟猪肉,或海苔均可。这种风味小吃流传福州、福清等地,唯平潭肉夹饼具备香、酥、脆优点。现在各中小学门口均常见。1元钱,夹肉、夹香干、夹火腿肠(改名“热狗”了,哈哈)。
豆粉滚[米时]与油浮[米时] 用糯米或粳米磨成浆,沥干、搓成圆[米时],内包豆沙或砂糖八果馅,状如汤圆,入汤煮熟,捞起沥干,倒入炒熟的碗豆粉中一滚,即成豆粉滚[米时]。入口香甜,别有风味。另用包着豆沙馅的米[米时],挤压成饼,入锅油炸,呈金黄色,即成甜香可口的油浮[米时]。
薯粉[米时]和薯粉丸 用去皮蒸熟的番薯掺入薯粉,入臼舂成有弹性的粉团,包裹鱼肉虾三丁鱼馅(也有以贝肉、紫菜、 肉,肉丁、葱菜作馅),捏合成荷包形或圆形,煮、蒸、炸均宜。
另用上述粉团,不包馅,直接掺合咸肉丁、炒花生片、芹菜段等,撮成小块下锅,咸香味美,俗称薯粉丸。薯粉米时和薯粉丸均为平潭地道风味食品,看似寻常,别具特色,入席款客,甚受欢迎。
烧卖 平潭烧卖类似北方的“烧麦”,但用料及制法不同。先将番薯及薯粉加工成粉皮,选用蟹黄、虾仁、紫菜、鲜肉丁加佐料炒熟为馅肉,尔后装馅入皮,捏成“白菜形”,竖列笼中蒸熟。形态美观,皮薄馅美,入口酥香,兼有小笼包与锅贴之优点。民间列入宴席佳肴。
赤尾煎饼 二、三月,春寒未尽,平潭盛产毛虾,俗称“赤尾”。将赤尾与薯粉,芹葱及佐料调成糊状,油煎成薄饼。入口爽滑,鲜美异常,风味不凡。
春卷与春饼 春卷平潭又叫“春饼酵”,采用精粉加蛋花、食盐打成面筋稀浆,用平底锅温火煎成薄纸状之春饼皮。另以豆芽菜、韭菜、肉丝、鱼丁、牡蛎、蛤肉、缢蛏、虾仁、紫菜等炒熟作馅。用春饼皮卷成筒状即可食。其味鲜美不腻。若用油炸,春卷呈金黄色,更有香脆之感。
葱饼 平潭葱饼选料和制作均十分考究,是本地很有名气的风味小吃,有“葱饼出炉满街香”这说。用精面粉发酵起酥,制成层皮,以肉丁、虾仁、葱珠、紫菜、香菇末、冬菜等作馅,成扁圆饼状,贴炉内烤熟。出炉时香气四溢,色呈金黄,入口酥嫩适中,留齿生香。
平潭美食——文字介绍
蛎煎 蛎煎又称蛎粕,以新鲜牡蛎调油、味精、香葱、芹菜、拌入薯粉成糊状,入锅铺平,两面油煎,状如薄饼。香酥清甜,可与闽南、台湾之“蚝煎”媲美。
紫菜蛎饼 大米混合黄豆磨浆,以韭菜、紫菜、牡蛎、肉丁等为馅,油炸成扁圆食品。色呈赭黄,外酥内嫩,香鲜可口,有海岛特色的风味小吃。若麦皮加花生油炸,色味俱佳。俺以前是吃高手:)
炸糟鳗 取五公斤以上鲜海鳗,顺骨纹斜切成长方形薄片,用老酒、红糟等调料浸润半小时,另将精面粉拌蛋,加少许红糟汁搅匀,便可下锅油炸。红里透亮,糟香四溢,鲜嫩香酥,并无腥味,咸中带酸甜,蘸上辣酱下酒尤佳。
香炒黄吉 黄吉,学名龟足,俗称皇冠、笔架、乃贝中珍品。取鲜黄吉入香油锅中煸炒适度,入调味汁、香葱等,一熟即食。原味鲜嫩,入口清爽。
炒黄螺片 先将黄螺置于热汤中浸泡至七成熟,去泡沫,螺肉切成薄片,加调味,滑油爆炸,入口鲜脆香嫩。
炒西施舌 西施舌为平潭海贝珍品,肉味甘美,营养丰富,汤汁尤为滋补。先入淡水吐沙,换水数次,去壳取肉,清水漂洗干净。瀑油煸炒,芡入糖醋薯粉,呈玉白色,肉嫩而脆。用西施舌煨汤,味亦佳。
油爆石拒 石拒属章鱼科,学名长腕蛸,平潭叫做“石遇”。秋冬常穴居近海水域沙泥岩礁处。平潭苏澳镇一带乡民多用钓具诱捕。食用时,用木砸数百下,待肉质松软,将其脚切成横断面小段,用旺火重油爆炒,肉脆味丰。民间烹调的石拒羹,亦清醇可口。
煸炒沙田 龙肠学名海沙蚕,俗称“沙田”。平潭浅海滩涂盛产。食用时,先泡入淡水吐沙,再用筷子翻出内脏,清水洗净。下锅重油煸炒,加香葱、米醋调羹。其状剔透如玉,鲜脆爽口,回味无穷。
爆炒章鱼 章鱼简称蛸,生八腕,又名“八带鱼”。烹调时,先将生章鱼放在石板上磨,去其泡沫污腻,清洗后将首足分切寸许长。入锅时,先下头,后下脚,加调味品,重油爆炸,搅几下即熟。传统吃法,多薄撒薯粉糖醋,故又称芡粉炒章鱼。“八珍炒糕”里常有它的影子。
清炖竹蛏 将竹蛏垂直插入碗中,浇上清汤,入锅蒸熟。起锅时倒入少许白酒及适量味精、精盐,使其保持原味。汤白味香,鲜嫩清淡。
芡粉蛏片 取地产缢蛏,去掉半边壳,浸入调味汁约五分钟后取出,薄撒薯粉于蛏肉上。蒸熟后复下锅油煎至呈黄色取出。再淋上调味粉汤汁,色黄味美,清嫩可口。
蟹羹 蟹羹平潭俗称“[虫戈]羹”,选用鲜肥梭子蟹,剥壳后放入沸汤中搅动,待蟹肉脱落,再加入蛋花、肉丁、葱花、香醋、芡薯粉为羹。其色晶莹透亮,五彩纷呈;其味鲜嫩微酸,食后大开胃口,为海岛独特佳肴。
焖烧[虫戈]白 将新鲜梭子蟹蒸熟,取蟹肉,配以切成条状的白菜叶,加老酒等佐料慢火焖烧,撒上少许香油、葱花,色泽洁白,清淡荤香。
桂花[虫戈] 用肥梭子蟹蒸熟,剔出蟹肉蟹黄,入锅煸炒,再拌入鸡蛋花,加香葱、银耳、老酒等佐料,出锅后香气扑鼻。状如盛开桂花,故称桂花 ,色味俱佳,为平潭一宗特色名菜。
赤螯清汤 俗称“赤螯”(车蛾),为蛤类珍品。其肉鲜美滋阴,营养价值高。平潭浅海沙滩产品尤佳。鲜活赤螯经“吐沙”后,加少许食盐,姜片煨汤,色如乳,味清甜,有清胃解腻效用。
冬白[虫戈]汤 [虫戈] ,俗称梭子蟹,冬春之际膏腴肉厚配以卷心冬白菜(大白菜,冬白),清汤略加调味,清香甘醇,余味犹丰。
蝴蝶赤肉汤 贻贝,俗名壳菜,为平潭一大特产。粒大肉肥,生剖晒干,呈黄褐色蝴蝶状,称“蝴蝶干”。平潭蝴蝶干炖赤肉,为宴席名菜。清水温火慢煨至烂熟,其色橙黄清澈,汤汁鲜美,富有营养,有滋阴健胃功效。
清蒸鲙鱼 鱼俗称鲙鱼(鲑鱼、鳜鱼),盛产于平潭浅海。近年网箱养殖成功。活鲙鱼运销港澳大受青睐。选地产鲜活鲙鱼,刮鳞剖腹,留肚,在入姜片、上等老酒、酱油、葱段、冬菜等调料,放入瓷盆加盖清蒸。鱼肉鲜嫩、汤汁清香,为滋补佳肴。
八珍焖薯粉 焖薯粉又称“焖蛋”,是平潭民间传统佳肴,堪称一绝。采用精白薯粉搅成糊状,放在油锅里煸炒,再加入虾仁、咸肉丁、蟹肉、蟹黄、酥花生片、梅犁(荸荠)、丁、鱼丁、黄花菜、紫菜、葱花等佐料及调味品,经温水搅炒成胶状即成,色晶莹如玛瑙。因荤素搭配得当,爽滑嫩软,十分可口。
紫菜灴肉 生长的[石覃]菜(原产于流水镇潭水一带为上品)乃本地一大特产,衍生于激流礁石上,冬春季落潮采收。状如丝带,色若紫缎,味同甘饴,乃海珍上品。头水紫菜特别细嫩,晒干可久贮备用。煨焖紫菜加赤猪肉,其香扑鼻,美味舒心,为筵席佳肴。(小孩吃紫菜小心哦,容易缠喉)
鱼丸 平潭鱼丸,因注重选料和制作工艺而名闻遐迩。多以新鲜黄鱼,马鲛鱼、鳗鱼、小参鲨等海鲜为主料。鱼肉剁碎,加适量的姜汁、食盐、味精等调料,捣成鱼泥,调进薯粉或面粉,搅匀,挤成小圆球,入沸汤煮熟。其色如瓷,富有弹性,脆而不腻。平潭鱼丸分为包馅、满天星、清水丸、皱沙鱼丸四大类,十多品种;有的将鱼泥加工为鱼撮、鱼饼、鱼面,炸煮均宜。雅称“落水情人”是也。
鱼卷 鱼饺
鱼肉剁为茸泥,拌以肉丁、虾仁、梅梨(荸荠)等为馅,外用鱼面薄皮或新鲜鱼皮包卷面成,经油炸即可。色黄味香,内嫩外酥。
鱼饺是用鱼面薄皮包肉馅,形同水饺,煮熟,其味清爽,鲜嫩。
鱼面 鱼片
鱼面是平潭岛特有佳肴。以黄鱼或马鲛鱼为主料。将鱼肉捣成稀糊状,加少量食盐与调味品,粘上适量研末薯粉,碾成薄皮,切为细丝煮熟,捞起冷却。烹调时,配肉丁、虾仁、葱段、胡椒粉等佐料,入高汤煮滚即成,色、香、味俱佳,嫩中带脆,味荤且清。炒烹皆宜。若将薄片切成块状,则称为“鱼片”。
金蟳糯米饭
东庠岛生产的锯缘青蟹,俗称“金蟳”,相传达室为古代皇宫御膳的海珍品,亦民间上等补品,幼儿学步时食之健身,效果尤佳。因其楼息于激流礁石之间,螯大有力,冬至前后膏腴味美。金蟳糯米饭是平潭宴席名菜。其制用:用活金蟳泡在老酒里,“醉”后切块,加香菇、冬菜调味佐料,装入瓷盆,上覆湿透的糯米,加盖入锅蒸熟即成,色艳味醇。世界之大,恐怕只有平潭东庠产此尤物了,正宗金蟳现市场价每斤数百元,(注:加上粗大的草绳后的重量),比熊掌还珍贵了。
要说平潭美食,海洋珍品尤具地方特色,海坛素有“海产八珍”之说,即鲍鱼、干贝、海蜇、鱼翅、鱿鱼、鲥鱼、海参、鱼肚。许多也只是闻其名而不尝其味。但如干贝之肉丰味美,鲥鱼之细嫩鲜甜,鱼肚之顺滑爽口感之好非言语所能表达。
平潭四面环海,海产丰富,就近取材,就地加工,生猛海鲜及原汁原味的特点非别处可比。如本港产的石斑鱼、海蛎、鳗鱼、丁香鱼、文蛤、红鲟、对虾、紫菜及各种贝类。它以蒸、煎、炒、爆、炸为主要烹饪方法,制出独一无二的海坛风味,具有清、香、淡、脆等特点,款式繁多,乡味浓郁,老少兼爱,深受欢迎。
❼ 平潭kua跨海村是什么片区
跨海村位于平潭县北厝镇西部,毗邻北厝镇娘宫村与先建村,与娘宫村同处平潭“门户”重要位置,距离平潭海峡大桥仅1公里,距离北厝镇约7公里,305省道由村口而过,现在建金井大道、金井一路将构筑四通八达的交通网,交通将十分便利。跨海村面积约5平方千米,辖区海域面积万亩有余,耕地500多亩,全村人口2500多人,总户数由近700户,常住人口约1600多人,共有16个村民小组,村民主要以养殖海蛎及农耕为主,大部分村民外出打工、经商。跨海行政村下辖有跨海、南、北后沃、南、北橹匙伍个自然村,村庄分布较分散(南、北橹匙位于娘宫村西北面,背山面海,距离行政村约4公里;南后沃搬迁至平潭竹屿口附近,距离近10公里);辖区内自古有猴屿、萝萝屿两岛屿,面积均有数百亩,海岛虽无人居住,但绿树成荫风景迷人,海岛周边渔产丰富,时有村民出海讨产;鸡公山、寨尾山环抱跨海村,森林密布,林业、石料资源亦然丰富;北后沃自然村地势较高,前后都能触及山、海,站于村庄可纵观全村、及大片金井湾片区,空气清新,环境怡人,具有深厚的旅游潜能;村庄通讯设施较完善,移动及联通手机信号无盲点,电信设施遍布全村;全村通电通水通路(除南后沃自然村原址外:南后沃自然村已举村搬迁至平潭县竹屿口附近20余年,现仍归跨海村管辖)。平潭综合实验区开发建设以来,跨海村被征海域近万亩,耕地被征数百亩,拆迁房屋30余座,整个行政村的局面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村民们的大力支持下,征地拆迁工作顺利、有序地推进着。现如今,辖区内有金井湾安置房、中荣搅拌站、中福建材城、垃圾焚烧厂(全县垃圾运往垃圾场必经跨海村)、协和医院、金井一路、中交二航局等企业和在建项目落地,建设氛围十分热烈。
跨海村与芬尾社区、里美社区、北湖社区、塘屿社区、华光社区、草屿社区、新城社区、坛西社区、坛南社区相邻。
跨海村附近有澳前台湾小镇、平潭石牌洋景区、石头厝、平潭仙人井景区、龙凤头海滨浴场、国彩村等旅游景点,有平潭水仙花、平潭鲍鱼、平潭坛紫菜、平潭贝雕、平潭丁香鱼、平潭紫菜等特产,有平潭贝壳画、福州软木画、中医诊法(福州萧氏外科)、茶亭十番音乐、聚春园佛跳墙制作技艺等民俗文化。
❽ 福建平潭有一种很小很好吃的咸鱼干叫什么鱼啊!以前有个平潭的同事,每次回家都带好多鱼干,然后每天下
应该是丁香鱼。
❾ 平潭常见鱼
平潭丁香鱼
【简介】平潭特产丁香鱼虽然个体小,但营养价值很高,系小型经济鱼类。
【主要产地】福建省,福州市,平潭县
【生长环境】
平潭县岛屿多,海岸线蜿蜒曲折,其类型有基岩侵蚀海岸、红土侵蚀海岸、沙质塘积海岸、沙泥质和混沙质塘积海岸。淡水与咸水经过交汇平衡,水质清新,营养盐含量适中。
【产品特征】
它体圆状而侧扁,身长2——3.5厘米;背部青绿色,腹部银白色;眼大,吻圆突;无棱鳞,无侧线。其个体虽小,闻之似丁香花味,体形似渔家女耳垂的金丁香,故雅名丁香鱼
❿ 平潭特产有哪些(平潭特产小吃)
1、平潭特产有哪些。
2、平潭特产小吃。
3、平潭特产可以带走的。
4、平潭特色美食。
1.平潭的特产有平潭鱼丸、平潭油羹、平潭水仙花、平潭丁香鱼、平潭贝雕、平潭紫菜、草燕等等。
2.平潭是临海地区,当地的海鲜非常丰富,有很多独具当地特色的特产干货和特产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