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女丁香p
A. 雨巷中丁香姑娘具有怎样的象征内涵
雨巷中丁香姑娘看似指的是诗人所思慕的人,实则是用来作为梦中情人、革命或一切美好理想、事物的象征内涵 。
丁香自古以来便是淡雅、忧愁的象征,教师可以引入李璟《浣溪沙》中的“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李商隐《代赠》中的“ 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
两句古诗均以丁香结喻心情的郁结,塑造了一个愁肠百结的思妇形象。
“ 姑娘”和“美人” 在中国传统诗歌中往往代表着美好的理想与追求,如苏轼在《赤壁赋》中所运用的“美人”意象:“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
(1)美女丁香p扩展阅读:
《雨巷》中出现的“姑娘”就是全面具有中国古代诗人赋予丁香的上述性质的一个女性形象,她既具有丁香的美丽姿态和颜色,又具有丁香的高洁和芬芳,还具有(古代诗人赋予)丁香的忧愁与哀怨的特点。
这样一个宛如丁香魂魄所花的“姑娘”,一经诗人的想象而创造出来之后,也就似乎有了自己的生命。
《雨巷》不论是认为表达了失恋的苦闷和失望的爱情诗说,还是认为这是大革命失败后一部分青年知识分子找不到出路的“ 典型情感” 的言志说。
亦或是认为表现了诗人对于社会生活和人生旅途所产生的迷茫、哀怨和彷徨等复杂情感的哲理说,都反映了在该诗中蕴含着一种可遇而不可求、可望而不可及的追寻境界,即钱钟书先生所说的“企慕情境”。
B. 上世纪中国十大美女[有图最好]
上世纪十大非明星美女
潘素:字画美女,(1915--1992),字慧素,著名山水画家。早年习花鸟,中年转攻山水,晚年善金碧青绿山水及雪景山水。新中国建立前,曾任北平美术分会理事。建国后曾任北京中国画研究会理事,吉林艺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北京中山书画社副社长,北京工笔重彩画会艺术顾问,北京工笔重彩画会艺术顾问,第六、七届全国政协委员,民革中央委员,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理事等职。有《张伯驹、潘素书画集》行世。
罗仪凤:贵族美女(1914-1977)康有为外孙女,祖籍广东宝安。幼年随父罗昌、母康同璧出使英国、新加坡等国,16岁入燕京大学家政系就读。太平洋战争爆发后,被日军拘捕,经多方营救,约一年后获释。通晓英、法等多国文字,曾任教于北京贝满女中。1949年后长期随侍母亲。1974年病逝。
林徽因:博士美女(1904--1955)是中国著名的建筑学家和作家, 为中国第一位女性建筑学家,同时也被胡适誉为中国一代才女.三十年代初,与夫婿梁思成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中国古代建筑,成为这个学术领域的开拓者,后来在这方面获得了巨大的学术成就.从三十年代初至中日战争爆发,几年间他们走遍了全中国15个省,200多个县,实地勘察了2000余处中国古代建筑遗构.他们的工作为中国古代建筑研究奠定了坚实的科学基础,并写下有关建筑方面的论文,序跋等二十几篇,另有部分篇什为其与梁思成等合著的建筑论文.在文学方面,她一生著述甚多,其中包括散文,诗歌,小说,剧本,译文和书信等作品,均属佳作,其中代表作为《你是人间四月天》,小说《九十九度中》等.
陆小曼:多才美女(1903年 --1965年)陆小曼是个才女。1915年就读法国圣心学堂,她18岁就精通英文和法文。她是个画家,师从刘海栗、陈半丁、贺天健等名家,1920年和王庚结婚,1925年离婚.1926年与徐志摩结婚,同年参加了中国女子书画会,1941年在上海开个人画展,晚年被吸收为上海中国画院专业画师,上海美术家协会会员,曾参加新中国第一次和第二次全国画展。她擅长戏剧,曾与徐志摩合作创作《卞昆冈》五幕话剧。她谙昆曲,也能演皮黄,曾出演《春香闹学》、《思凡》、《玉堂春》等剧,在北京和上海名动一时。她写得一手好文章,有深厚的古文功底和扎实的文字修饰能力,建国后担任上海文史馆馆员,上海市人民政府参事室参事.1965年病逝。
萧红:激情美女(1911年6月1日─1942年1月22日),中国现代著名女作家。黑龙江省呼兰人,原名张乃莹,笔名悄吟、玲玲、田娣。被誉为“30年代的文学洛神”的萧红,是民国四大才女中命运最为悲苦的女性,也是一位传奇性人物,她有着与女词人李清照那样的生活经历,并一直处在极端苦难与坎坷之中,可谓是不幸中的更不幸者。然而她却以柔弱多病的身躯面对整个世俗,在民族的灾难中,经历了反叛、觉醒和抗争的经历和一次次与命运的搏击。她的作品虽没有直接描述她的经历,却使她在女性觉悟的基础上加上一层对人性和社会的深刻理解。她把“人类的愚昧”和“改造国民的灵魂”作为自己的艺术追求,她是在“对传统意识和文化心态的无情解剖中,向着民主精神与个性意识发出深情的呼唤”。萧红的一生是不向命运低头,在苦难中挣扎、抗争的一生,应该说直接影响其命运并引发她开始文学创作的是萧军的出现,并走进了她的生活。
袁震:病态美女(1907--1966)
安娥:忧郁美女(1905-1976) 田汉妻,后离异。原名张式沅,河北获鹿人。早年肄业于北平美术专门学校。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和中国共产党,担任北平团的工作。后赴大连从事革命宣传和女工运动。1927年到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1929年回国在上海中共中央机关工作。1976年逝世。
杨静:丁香美女(1926--)她的父亲是宁波人,她的母亲是广东人,她身上兼有两地人的特点与美丽:精致的五官,鲜明的轮廓,一双广东人的大眼睛被长长的睫毛覆盖着。小巧玲珑的身材,闪着光泽的浅棕色的皮肤,是个美人。她活泼好动的性格使她十分容易与人相熟。朋友见到她无不称赞,戴望舒也颇为得意。戴望舒和杨静只维持了8年多,当初杨静不顾家里的反对死也要嫁与戴望舒,后来出走还是她。有人说戴望舒爱上杨静,就是把她当成了《雨巷》中那个丁香般的姑娘。
关露:悲情美女(1907年7月14日—1982年12月5日)原名胡寿楣,又名胡楣,原籍河北延庆。生于山西太原。幼年家贫自学完中学课程,1927年至1928年,先后在上海法学院和南京中央大学文学系学习。1930年初,第一篇短篇小说《她的故乡》发表于南京《幼稚周刊》。 1980年后.因患脑血栓症,全身瘫痪。
张志新:倔强美女(1930--1975)生于天津一个大学音乐教师家庭;1950年高中毕业后被保送到河北天津师范学院教育系学习。1962年,张志新被调到辽宁省委宣传部当干事。1969年9月24日,张志新被捕入狱,先判处无期徒刑,后改判死刑。
C. 古人用丁香代表美女的舌 柔夷代表美女的手 请问出处是哪里
出自 李商隐 《代赠》
楼上黄昏欲望休,
玉梯横绝月如钩。
芭蕉不展丁香结,
同向春风各自愁。内
.....................................
“丁香空结雨容中愁”
出自 李璟《浣 溪 沙》
浣 溪 沙
李璟
手卷真珠上玉钩依前春恨锁重楼
风里落花谁是主思悠悠
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
回首绿波三楚暮接天流
.......................................
李商隐《代赠》诗:“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丁香花蕾丛生,喻人愁心不解。
“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则点出了“春恨”绵绵的缘由所在。青鸟是古代传说中传递信息的信使。青鸟不传信,于是有“丁香空结雨中愁”的叹息。丁香结是愁思的传统意象。李商隐《代赠》诗云:“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
D. 丁香的扮演者是谁
真名叫溪原是个模特。
在《欢乐喜剧人第四季》半决赛的顶配版中,程野说出了她的真实身份。原来她是模特出身,名叫溪原。
台上的她是温柔贤惠的丁香,台下的她也是一个非常开朗的小女孩,偶而的也会其微博中晒出一些自己的照片。
(4)美女丁香p扩展阅读:
《欢乐喜剧人第四季》一位拥有着超高颜值的美女吸引了大家的视线,她就是冬香。
说起这位冬香,无论是气质还是长相,都能算得上是本季喜剧人的女颜值担当了。虽然她的台词不多,记得全程只说了三句话,但是这丝毫不影响大家对她的关注度。
用程野的话形容她就是:“肤白貌美大长腿,倾国倾城长得美,你的眼睛好似一汪水,娶到家里我不后悔”。
3月29日深夜,溪原发布了一条动态,内容是:“冬香其实穿了导演捐赠的不太高的内增高垫”。这也引起网友们的争相评论,有的网友表示:“穿不穿也都好看”,也有网友表示:“不重要,重要的是好看”!更有网友直接夸赞她称:“身材比例太好”。
E. 丁香的图片和资料
图片的地址
http://image..com/i?tn=image&ct=201326592&lm=-1&cl=2&word=%B6%A1%CF%E3&t=3
丁香又名“百结”,原产我国,系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其叶似茉莉,其花为紫色,后几经培育,又有白色、红色等品种问世。丁香尽管姿容娟柔,但却毫不娇惯,极为耐旱,即使长时间不下雨,照样也能存活。虽然性喜沃土,但要植于贫瘠之地,照样也能茁壮生长,生命力可谓强矣。据考证,丁香栽培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三国时代的文学家曹植,就曾在《妾薄命》中说;“御印浥粉君傍,中有霍纳都梁,鸡青五味杂香。”鸡舌,即丁香的别名,可见此花历史悠久。
历代诗人对丁香的吟咏,更为这百结之花增添了无限情韵。杜甫的《丁香》五律,便是较早的一篇:“丁香体柔弱,乱结枝犹垫。细叶带浮毛,疏花披素艳。深栽小斋后,庶使幽人占。晚堕兰麝中,休怀粉身念。”如果说杜甫此诗是借花寄寓,那么陆龟蒙的《丁香》七绝则是托物抒怀:“悠悠江上无人问,十年云外醉中身。殷勤解却丁香结,从放枝头散诞春。”元人无好问的《赋瓶中杂花》,也是咏丁香的佳作;“香中人道睡香浓,谁信丁香嗅味同。一树百枝千万结,更应熏染费春工。”明人许邦才的《丁香花》则有自己的特点:“苏小西陵踏月回,香车白马引郎来。当年剩绾同心结,此日春风为剪开。”诗人通过想象,把昔日美女苏小小与眼前名卉丁香花联系起来,富于情韵。清人刘大櫆热情赞美说;“君不见,此花含吐如瓶瓴,欲开不开殊有情。一夜东风起萍末,纷纷霰雪铺檐楹。”丁香花清香宜人,花团锦簇,外朴而内秀,不独花色明丽,又兼香气郁夏,具有“花中君子”之美誉。
药用:性味归经 辛,温,归脾,胃,肾经。
功效应用
1,温中降逆:主治胃寒呕吐呃逆;或中焦虚寒,吐泻食少,每与温中止呕药同用。
2,温肾助阳:适用于肾阳不足,下元虚冷,男子阳痿尿频,女子寒湿带下等。
科别 木犀科
学名:Syringa oblata
别名 百结、情客
形态特征 为落叶灌木或小乔木。顶生或侧生圆锥花序,花序长 8厘米~20厘米或更长;花小芳香,白色、紫色、紫红色或蓝色。丁香在中国已有1000多年的栽培历史,是中国的名贵花卉。春季盛开时硕大而艳丽的花序布满全株,芳香四溢,观赏效果甚佳。现已成为庭园中著名的花木。全属约30种,中国产24种,分布以秦岭为中心,北到黑龙江,南到云南和西藏均有。现广泛栽培于世界各温带地区,有栽培品种1000个以上。
繁栽要点 用播种、扦插、嫁接、压条和分株法繁殖。落叶后萌动前裸根移植,选土壤肥沃、排水良好的向阳处种植。移栽3年~4年生的大苗,需强修剪,通常离地面30厘米处截干。每年注意灌水、施肥和修剪,春季可开出繁茂的花。
F. 关于丁香姑娘的诗句
1.作一篇有关“丁香姑娘"的诗
丁香花,清香优雅而又柔弱愁怨。而姑娘我们见过的就多了。正如《红楼梦》中所说“女儿是水做的”那样。姑娘一般在人心目中总是美好,柔媚如丁香般。但人与人之间是不同的,对姑娘的解读也是不同的。
我心目中的丁香姑娘虽有丁香般的颜色,丁香般的芬芳,丁香般的忧愁,但它们形似丁香又有别与丁香。她们不仅有女儿的妩媚也同样有男儿的阳刚;他们温柔贤惠而又临危不惧,他们多才多艺而又彼此珍重,她们朴实善良而又不安现状。勤劳持家,节俭大度。此乃人间之佳丽也。
这样的姑娘自古就有,那富有“沉鱼落雁,闭月羞花”之称的西施,王昭君,貂蝉,杨玉环。她们不仅仅是因为才貌就被称为四大美女的。她们也同样为我国古代当时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而这四位美女中最使我钦佩的莫过于王昭君了。她也有凭借美貌之时与其她三位相似之处,但她那自愿请行为和平而牺牲自我,为理想甘愿放弃一切的品质是其她三位所没有的。
塞外奇寒,离家千里,独在异邦,终身难归自然少不了昭君的凄婉迷茫,哀怨惆怅,而她一名弱女子却做到了驰骋疆场强悍男子有时也难做到的结果。她,把自己的深明大义,自己的才华美貌甚至一生都献给了和平。是的,他走了,放弃了荣华富贵到了邀远的匈奴。然而换取的是汉匈半个多实际的和平。百姓再也不必忍受战乱之苦,家园再也不会被肆意践踏了。这又岂是丁香一词所能形容的?
姑娘如水,典雅,柔媚。涓涓细流使人心情惆怅,但汹涌的江河,惊涛拍岸不也是由水组成的?那种似丁香而非丁香,独特新颖,深明大义,舍小我而顾大我的姑娘正式我心中所向往的。
2.徐志摩写的那个丁香姑娘的诗
那个是戴望舒写的,雨巷。
撑着油纸伞,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逢着
一个丁香一样的
结着愁怨的姑娘。
她是有
丁香一样的颜色,
丁香一样的芬芳,
丁香一样的忧愁,
在雨中哀怨,
哀怨又彷徨;
她彷徨在这寂寥的雨巷,
撑着油纸伞
像我一样,
像我一样地
默默彳亍着,
冷漠,凄清,又惆怅。
她静默地走近
走近,又投出
太息一般的眼光,
她飘过
像梦一般的,
像梦一般的凄婉迷茫。
像梦中飘过
一枝丁香的,
我身旁飘过这女郎;
她静默地远了,远了,
到了颓圮的篱墙,
走尽这雨巷。
在雨的哀曲里,
消了她的颜色,
散了她的芬芳
消散了,甚至她的
太息般的眼光,
丁香般的惆怅。
撑着油纸伞,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飘过
一个丁香一样的
结着愁怨的姑娘。
徐志摩的再别康桥
轻轻的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
作别西天的云彩。
那河畔的金柳,
是夕阳中的新娘;
波光里的艳影,
在我的心头荡漾。
软泥上的青荇,
油油的在水底招摇;
在康河的柔波里,
甘心做一条水草!
那榆荫下的一潭,
不是清泉,是天上虹;
揉碎在浮藻间,
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寻梦?撑一支长篙,
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满载一船星辉,
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但我不能放歌,
3.有关描写丁香姑娘的一段话 要原创
忽想起在我心灵的深处也应该有条雨巷,在雨巷的尽处,也应该有一个,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寂寥的雨巷,像雨中的丁香一样的芬芳,像丁香一样的姑娘。
思绪很醇香,犹如很久很久照片,淡淡,泛黄你两只小辫,坐在教室左手门旁,静静回望,幽怨回望,搓挼小小的一方丝绢,伫立在雨巷,微雨风中的丁香,摇曳的芬芳;时间多长才能淡忘?雪白雪白的天地,你一身红色厚厚的棉装,露着秀美的眼睛,像火一样的围脖,挂有一层淡淡的霜,从我身边刮过,清冷冰清,一缕丁香一样的馨香;岁月就似那条斑驳的青砖雨巷,如丝的雨,如丝相念一样的惆怅,打湿你的秀发,看不真你的的脸庞,你一声窗外的娇笑,一个很深的回眸,深长深长的一望,带着雨滴的绽放;记忆的雨巷,一头短发飘扬的甜笑,你约在那年,正月依门等过元宵节,人不来,笑中有苦涩的等待,一直是你酸楚的,可人的脸庞,一身长衣,一身运动装,素色金莲交织,你似仍旧徘徊在我记忆中的雨巷,呼不出来;再会,在北关无墙的城墙,失去,在北关无墙的城墙,记忆成为记忆,你应该在我心中的某个地方,在我心灵深处也应该有条雨巷在雨巷的尽处,也应该有一个,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寂寥的雨巷,像雨中的丁香一样的芬芳,像丁香一样的姑娘。
4.雨巷诗中丁香姑娘的形象内涵
“丁香一样的姑娘”,姑娘即丁香,丁香即姑娘。丁香可以象征诗人心中的理想,这种理想是高洁、美丽的。但这种理想即如丁香或姑娘一样,稍纵即逝,不可把握,给人暂时的安慰,留下的却是永久的怀恋和无限的惆怅。“姑娘”当然是有象征意义的。那么“姑娘”象征什么呢?诗中的“姑娘”,我们可以认为是实指,是诗人心中期待已久的美丽、高洁而忧郁的姑娘。但我们也可以把这位“姑娘”当做诗人心中朦胧的理想和追求,代表了诗人陷入人生苦闷时,对未来渺茫的憧憬。他的彷徨求索,就是为了寻找“姑娘”——理想。
“姑娘”可望而不可即,追求虽执著但“道阻且长”,“姑娘”永远“宛在水中央”。这就给抒情主人公的追求涂上了一层悲剧色彩。如果诗中的“我”是一位沉醉于爱情中的青年,这位“姑娘”正是他要追求的“寤寐思服”的佳人,抒情诗中的主人公往往就是诗人自己,诗中的形象往往就是抒情主人公的形象或形象的补充。从这一角度说,诗人和“姑娘”是二位一体的也不是没有道理。即“我”是实实在在的我,而“姑娘”是理想的“我”,未来的“我”,或另一层面的“我”。
戴望舒是一个理想主义者,他对政治和爱情作理想主义的苦苦追求,但其结果,却是双重的失望。
5.雨巷诗中丁香姑娘的形象内涵
“丁香一样的姑娘”,姑娘即丁香,丁香即姑娘。
丁香可以象征诗人心中的理想,这种理想是高洁、美丽的。但这种理想即如丁香或姑娘一样,稍纵即逝,不可把握,给人暂时的安慰,留下的却是永久的怀恋和无限的惆怅。
“姑娘”当然是有象征意义的。那么“姑娘”象征什么呢?诗中的“姑娘”,我们可以认为是实指,是诗人心中期待已久的美丽、高洁而忧郁的姑娘。
但我们也可以把这位“姑娘”当做诗人心中朦胧的理想和追求,代表了诗人陷入人生苦闷时,对未来渺茫的憧憬。他的彷徨求索,就是为了寻找“姑娘”——理想。
“姑娘”可望而不可即,追求虽执著但“道阻且长”,“姑娘”永远“宛在水中央”。这就给抒情主人公的追求涂上了一层悲剧色彩。
如果诗中的“我”是一位沉醉于爱情中的青年,这位“姑娘”正是他要追求的“寤寐思服”的佳人,抒情诗中的主人公往往就是诗人自己,诗中的形象往往就是抒情主人公的形象或形象的补充。从这一角度说,诗人和“姑娘”是二位一体的也不是没有道理。
即“我”是实实在在的我,而“姑娘”是理想的“我”,未来的“我”,或另一层面的“我”。戴望舒是一个理想主义者,他对政治和爱情作理想主义的苦苦追求,但其结果,却是双重的失望。
6.为什么用丁香形容姑娘
丁香姑娘出自戴望舒的《雨巷》: 那个像丁香一样结着愁怨的姑娘。 这些意象又共同构成了一种象征性的意境,含蓄地暗示出作者即迷惘感伤又有期待的情怀,并给人一种朦胧而又幽深的美感。
她美丽,高洁、飘缈、哀怨,象征着诗人对理想,人生和美好事物的信念和追求,也表现了空虚、幻灭和感慨的心境。现在多用来指美好的姑娘,或者淡淡忧愁的姑娘。
(6)美女丁香p扩展阅读:
这首诗写于1927年夏天。当时全国正处于白色恐怖之中,戴望舒因曾参加进步活动而不得不避居于松江的友人家中,在孤寂中咀嚼着大革命失败后的幻灭与痛苦,心中充满了迷惘的情绪和朦胧的希望。《雨巷》一诗就是他的这种心情的表现,其中交织着失望和希望、幻灭和追求的双重情调。这种情怀在当时是有一定的普遍性的。
《雨巷》创设了一个富于浓重象征色彩的抒情意境。在这里,诗人把当时的黑暗而沉闷的社会现实暗喻为悠长狭窄而寂寥的“雨巷”。这里没有声音,没有欢乐,没有阳光。而诗人自己,就是这样的雨巷中彳亍彷徨的孤独者。他在孤寂中怀着一个美好的希望。
希望有一种美好的理想出现在自己面前。诗人笔下的“丁香一样的”姑娘,就是这种美好理想的象征。然而诗人知道,这美好的理想是很难实现的。她和自己一样充满了愁苦和惆怅,而且又是倏忽即逝,像梦一样从身边飘过去了。留下来的,只有诗人自己依然在黑暗的现实中彷徨,和那无法实现的梦一般飘然而逝的希望。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网络-雨巷
7.描写丁香的诗句
1、点绛唇·素香丁香宋代:王十朋落木萧萧,琉璃叶下琼葩吐。
素香柔树。雅称幽人趣。
无意争先,梅蕊休相妒。含春雨。
结愁千绪。似忆江南主。
《点绛唇·素香丁香》是南宋著名政治家、诗人王十朋的一首词。此词上阕从两个方面落笔:一个方面是写丁香之形态,另一个方面是写丁香之意趣。
2、摊破浣溪沙·揉破黄金万点轻宋代:李清照揉破黄金万点轻。剪成碧玉叶层层。
风度精神如彦辅,大鲜明。梅蕊重重何俗甚,丁香千结苦粗生。
熏透愁人千里梦,却无情。《摊破浣溪沙·揉破黄金万点轻》是李清照的一首咏物词,现存最早的版本收录在《花草粹编》中3、摊破浣溪沙·手卷真珠上玉钩五代:李璟手卷真珠上玉钩,依前春恨锁重楼。
风里落花谁是主?思悠悠。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
回首绿波三楚暮,接天流。《摊破浣溪沙·手卷真珠上玉钩》是五代十国时期南唐中主李璟的作品。
4、眼儿媚·杨柳丝丝弄轻柔宋代:王雱杨柳丝丝弄轻柔,烟缕织成愁。海棠未雨,梨花先雪,一半春休。
而今往事难重省,归梦绕秦楼。相思只在,丁香枝上,豆蔻梢头。
8.描写《雨巷》中丁香姑娘的形象
诗中的我在寂寞的雨巷中“彷徨”,“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的一个姑娘,但这个姑娘同时又带着淡淡的忧愁,正如作者所说的“丁香一样的忧愁”她的心境和“我”的心境有相同的地方,仿佛是“我”的影子。作者希望她能找到出路,同时希望自己也能找到出路,但是连这最后的一点希望也消失了。“消了她的颜色,散了她的芬芳,消散了甚至她的太息般的眼光”。而“我”仍旧彷徨在这雨巷,仍旧“希望飘过一个/丁香一般的/结着愁怨的姑娘。”诗人将丁香般的姑娘写得那般清雅,凄美、飘渺、哀怨,使这个雨巷包含了丰富的内容,象征着诗人对理想,人生和美好事物的信念和追求,也表现了空虚、幻灭和感慨的心境。 a 以花喻人是古人的传统。丁香是传统的意象。古诗中的丁香是愁怨的化身。戴望舒笔下的丁香则突出了它的芬芳、颜色,从而成为美好的代称。 b五四时期西学东渐,西方的思想影响着当时的青年们。戴望舒受西方影响而产生的欣赏甚至崇拜女性的的态度,在中国古代是未曾出现过的。 小结:丁香姑娘就像一个完美恋人,同时也可以把她看作是作者美好理想、希望的象征,甚至可以象征着一切值得追求的美丽的事物。意象的多义性决定了主题的多义性,这是现代派诗歌的特点。(可以对比《再别康桥》,朦胧诗的主题加深体会)
打字不易,如满意,望采纳。
G. 雨巷中丁香姑娘的形象象征什么
丁香一样的姑娘象征着和戴望舒一样的知识分子要苦苦追寻的救国理想。他们在黑暗中摸索前行,苦苦寻找的救国之路,也象征着中国的希望。
诗歌描绘了一幅梅雨时节江南小巷的阴沉图景,借此构成了一个富有浓重象征色彩的抒情意境。在这里,诗人把当时黑暗阴沉的社会现实暗喻为悠长狭窄而寂寥的“雨巷”,没有阳光,也没有生机和活气。
而抒情主人公“我”就是在这样的雨巷中孤独的行走的彷徨者。“我”在孤寂中仍怀着对美好理想和希望的憧憬与追求。
(7)美女丁香p扩展阅读
《雨巷》写于1927年夏天,血腥的“四·一二”大屠杀之后。诗人时年22岁。曾因投身革命而被捕的诗人,面对笼罩全国的白色恐怖,在痛苦中陷于彷徨迷惘。他隐居在江苏松江朋友家,孤独中嚼味着“在这个时代做中国人的苦恼”,“夜坐听风,昼眠听雨”,在阴霾中盼望飘起绚丽的彩虹。
可生活贫乏,整天“窗头明月枕边书”,诗人只能在“旧时的脚印”、“青春的彩衣”和星光下的盘桓中寻求慰藉。个性的轻柔、忧郁和时代的重压,使《雨巷》成为现实黑暗和理想幻灭在诗人心中的投影,贮满了彷徨失望和感伤痛苦的情绪。
《雨巷》最初为人称道,一个重要的方面是它的音节的优美。叶圣陶盛赞这首诗“替新诗的音节开了一个新的纪元”,虽然未免有些过誉,但首先看到了它的音节的优美这一特点,不能不说是有见地的。《雨巷》全诗共七节。第一节和最后一节除“逢着”改为“飘过”之外,其他语句完全一样。
H. 丁香姑娘怎么描写
丁香花,清香优雅而又柔弱愁怨。而姑娘我们见过的就多了。正如《红楼梦》中所说“女儿是水做的”那样。姑娘一般在人心目中总是美好,柔媚如丁香般。但人与人之间是不同的,对姑娘的解读也是不同的。
我心目中的丁香姑娘虽有丁香般的颜色,丁香般的芬芳,丁香般的忧愁,但它们形似丁香又有别与丁香。她们不仅有女儿的妩媚也同样有男儿的阳刚;他们温柔贤惠而又临危不惧,他们多才多艺而又彼此珍重,她们朴实善良而又不安现状。勤劳持家,节俭大度。此乃人间之佳丽也。
这样的姑娘自古就有,那富有“沉鱼落雁,闭月羞花”之称的西施,王昭君,貂蝉,杨玉环。她们不仅仅是因为才貌就被称为四大美女的。她们也同样为我国古代当时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而这四位美女中最使我钦佩的莫过于王昭君了。她也有凭借美貌之时与其她三位相似之处,但她那自愿请行为和平而牺牲自我,为理想甘愿放弃一切的品质是其她三位所没有的。
塞外奇寒,离家千里,独在异邦,终身难归自然少不了昭君的凄婉迷茫,哀怨惆怅,而她一名弱女子却做到了驰骋疆场强悍男子有时也难做到的结果。她,把自己的深明大义,自己的才华美貌甚至一生都献给了和平。是的,他走了,放弃了荣华富贵到了邀远的匈奴。然而换取的是汉匈半个多实际的和平。百姓再也不必忍受战乱之苦,家园再也不会被肆意践踏了。这又岂是丁香一词所能形容的?
姑娘如水,典雅,柔媚。涓涓细流使人心情惆怅,但汹涌的江河,惊涛拍岸不也是由水组成的?那种似丁香而非丁香,独特新颖,深明大义,舍小我而顾大我的姑娘正式我心中所向往的。
I. 什么是美女美女的标准是什么
什么是美女
谈论这个题目,我想还是从我对美女这个概念有个模糊的认识的时候开始。说起来很悲哀,因为当时正赶上“文化大革命”,大家穿戴都一样,甚至长相都差不多,个个器宇轩昂,怒目圆睁。从这些人里往外挑美女,着实是件困难的事情。后来读了毛主席的《七绝·为女民兵题照》,才知道这就叫飒爽英姿,是那个年代美女的标准。“飒”这个字好理解,它的含义一直沿用至今。“爽”字的含义与过去相比,则有了较大的不同,现在它单指感官方面的痛快这一路,所以,我在日常生活中使用这个字时非常慎重。
但我仍然喜欢飒爽英姿这种提法。不是因为它已成为红色经典,而是在于它所包含的现实意义,即注重美女的内在气质,不扌到饬,不化妆。要知道现在有多少男士在出门前,由于等女伴描眉画眼,浪费了大量宝贵的时间。
至于50年代衡量美女有什么标准,我脑子里一片空白。我想,也顶多用俊俏二字。我翻过那时候的画报,发现那个年代的美女都打扮得特像苏联人,不是穿着列宁装,就是穿着布拉吉。后来一打听,才知道所谓布拉吉就是连衣裙的意思。但我认为,那个年代的美女很朴实,尽管打扮成那样,但并不觉得自己就变成了乌兰诺娃,大家心里想的还是怎么大干社会主义,以便早日进入共产主义,而不是去跳芭蕾。所以洋气归洋气,美女们追求的还是身心健康,因此脸蛋整天都是红扑扑的。那个年代的美女现在都变成了老人。
相比之下,民国时期的美女现在倒是满大街都是。所以,评判这个时代的美女并不费劲。但她们都不是真人,而是一册册书籍、日历和照片。我们可以从中看到各式美女,从缠着三寸金莲的贵妇人到电影皇后胡蝶。美女的种类多,关于这方面的讲究也多,比如国色天香,倾国倾城,可惜现在的人无缘见到这样的美女,她们的容貌居然可以跟国家相提并论。有一些标准听起来颇有梨园味,比如天仙、淑媛、丽姝,佳人等。还有一些形容总让人想起吃的东西,比如秀色可餐这种提法就比较直接,再比如柳叶眉,杏核眼,樱桃小口一点点,听起来也挺开胃。还有一些标准显得土气,比如如花似玉。我一读到这个词就想到被面。而且,这绝不是形容来自大户人家的美女的词汇,充其量是地主老财家的女儿。我这么说,不是因为不喜欢乡下,因为美是时尚,而我认为任何时尚都很势利。说白了,当年讲环肥燕瘦,这便是典型的长官意志,皇帝喜欢大家就必须跟着喜欢。
其实,农民家也出美女。但美女的农民父母想的是让美女长大后赶紧放猪种地,然后把她嫁人。如果美女生下来就把家里的积蓄全部拿出来去买化妆品,照弱柳拂风,楚腰纤纤掌中轻那方面培养,全家人的生计也许会由此成了问题。用庄稼人自己的话讲,那就是好看的脸蛋出不了大米。用毛主席他老人家的话讲,这就叫阶级烙印。当然,如果穷人家的美女被富人家的少爷看中了,这便是另外一码事,不在本文所要讨论的范围。
到了70年代,人们把美女概括成盘亮,条顺。盘指的是脸盘,亮就是漂亮的意思;条指的是身材,顺就是顺溜。依我之见,这个条件很严格,也很科学,接近改革开放之后选美的标准。以《阳光灿烂的日子》里的宁静为例,她的盘还算亮,但条就不太顺,走起路来墩墩的,算不得顶级的美女。马小军追求她,肯定还有其他方面的原因。说到电影,倒让我又想起一件事,那时候要议论谁家的闺女漂亮,总说长得跟电影演员似的。好在那时候还不兴女丑星,女笑星,所以女演员们看上去都很标致,至少在外表上挑不出什么大毛病。
改革开放以后,国人看到了朱丽娅·罗伯兹和辛迪·克劳馥,也知道了什么叫性感。于是,没有人再提柳叶眉了,也没人再提亭亭玉立了。人们开始重新确立一种偶像式的美女标准。其实,国人也有自己的传统性感观,只不过它们不是过于隐秘,就是显得过于陈旧,已经不像以往那么时兴了。比如缠足和旗袍,我们只是在个别时刻才能领略到它们的余韵。
记得有一次我去天津,朋友请我到茶楼喝茶听书。落座不久,幕布徐徐拉开,从后台出来一个穿着旗袍的说书女艺人。她先是客套一番,接着便往前跨了半步。这时,全场的客人竟齐声高喊:“好腿!”时隔多年后,说实话,我对腿已经没什么印象了,但那次演出的现场气氛还是令我大开眼界。
除了性感外,波霸,白领丽人,纯情,小可爱等也算是对80年代美女的评价。从这些评价可以看出,美女的分工开始变得越来越细,只要能占上其中的一样,也算是沾了美女的边了。但我觉得白领丽人这个提法最有意思,丽人这个词本来有些过时,但跟白领搁在一起,意思就不一样了。
我认为90年代是港台文化的天下。这使我总有这么一种感觉,那就是我既生活在时尚之中,又生活在时尚之外,很多东西,包括对美女的衡量标准我都说不上来。我得专门去问那些男生女生,因为时尚的事物只有他们说了才算。由此,我得知靓算是美女的标准之一,跟亮的意思一样,只不过靓字是外来的。酷的意思是冷峻,它告诉你看美女不但要看她的长相,还要注重她的神态和打扮。还有一些词我就不懂了,比如招眼儿,拉风,还有惊世骇俗。得,他们把美女说成惊世骇俗了,这提法本身就够惊世骇俗的。